第一篇: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
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非农经营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过去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不清晰并且相对封闭,其集聚生产要素能力受到限制,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集体经济收
益管理不规范和监管不到位,使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的收益人却得不到应有的收益,引发农民不断上访。为适应农村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昌平区坚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公开、公正、公平和群众公认等原则,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和实践资产股份化、管理公司化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经济管理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促进了发展和稳定,取得了初步成效。
×年上半年,昌平区在东小口镇白坊、狮子营两个集体经济实力强、又不稳定的村进行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分别于××年月、××年月、××年月启动了第二批个村、第三批个村和第四批个村的改革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个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其余个村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一、改革的基本做法
(一)组建工作机构和队伍,筑牢工作基础。建立区、镇、村三级工作体系。区级成立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全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进行指导、协调、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从区有关职能部门抽调名干部组建了个驻村工作队,深入到改革村指导工作。镇级成立相应的改革领导小组,并成立清产核资、人口清查等工作组。村级“两委”班子在区、镇两级领导小组和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在人员到位的基础上,对所有参与改革的区、镇、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先后组织次培训会,培训达余人次,并适时组织实地考察学习,使其全面、准确掌握改革的有关政策、操作规程等。
(二)清产核资,摸清底数。由驻村工作队、镇(街道)、村经管财务人员和村党员代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组成清产核资、人口清查工作组,对村内账目和全部实物等集体资产(包括集体土地、树木、较大固定资产及出租出借物等)逐一进行清理、核实;对年成立合作社以来村民的人口变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对入社原始股金进行核查,并登记造册。将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数、每户原始股金清查及核实结果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向村民张榜公布,征求村民意见;根据村民意见和政策规定进行核实、完善后,再向村民张榜公布;对村民提出的具体问题再进一步核查,核查结果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布给村民作为村集体经济底数。
在完成改革的个村进行的清产核资工作中,累计清查资产万元,清查土地亩,重新确认可量化净资产万元。
(三)制定方案、量化股权。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召开村民座谈会,广泛听取村民对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了解村里实际情况和演变过程。然后,由镇(街道)改革领导小组对老股金处理、集体净资产量化配股、股东界定、奖励政策提出方案,对历史遗留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拟定解决办法,起草成《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并将《意见》发给村民,使村民对照《意见》自己测算股份,一般三个月。在村民理解、熟悉《意见》的基础上,再次召开村民座谈会,对《意见》进行讨论、修改,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向村民张榜公布,进一步征求意见。对村民提出的具体问题和特殊情况,按政策规定,研究解决办法,政策没有统一规定的交村民代表或村民讨论、表决,确定解决办法,并向全体村民公布。在对《改革意见》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对改革的具体内容、操作方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做到改革方案、方法公开、公正、可操作性强。
在股权设置上,扣除原始入社股金按原始股倍返还后的集体净资产用于量化股权,设集体股和个人股。其中:集体股不超过,为集体组织成员共同共有,其收益由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主要用于处理遗留问题、村级事务管理及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必要的社会公益性支出;个人股主要由户籍股和劳龄股组成,户籍股按人口平均量化配股,劳龄股按劳动力的劳龄配股,同时设独生子女奖励股,使集体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
(四)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公司化管理。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经济合作社章程》、《经济合作社董事、董事长、监事、监事长选举办法》、《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章程》等制度,召开股份合作制创立大会,通过《经济合作社章程》、股东按本人持有股份选举产生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以及董事长、监事长,如需要设置总经
理,由董事会聘任。然后,办理相关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发放股权证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管理。
二、取得的初步效果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变革性尝试。它破除了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村相适应的新型生
产关系,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了农村城镇化。
(一)变农村集体资产的抽象所有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具体的按股所有,并受益,使农民得到实惠。
改革后,通过股份合作制方式,使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按股份量化给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并将村集体资产形成的收益逐年按股份分配下去,使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利益。据统计,××年,昌平区完成改革并已经进行分红的个村,分红总额万元。其中分红最多的白坊村共发放红利万元,村内股东个人分得红利最高为万元,户分得红利最高为万元。狮子营村徐士荣由于旧村拆迁前房宅已卖,没得到补偿,生活困难。产权改革后××年全家分红万元,他说:“要不是产权制度改革,我就要饭去了。”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行,破除了过去农民群众对集体资产抽象所有、共同共有、实际上很难保障应得利益的体制怪圈,形成了农民真正所有、人人按份享有的良性局面,真正体现还权于民、还利于民。
(二)使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得到有效保全,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实施产权制度改革中,通过清产核资,使各村明晰了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及债权、债务情况,特别是理清了过去多年来形成的一些陈账,处理了呆坏账和不良资产。同时,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应收款进行了追缴,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今后的发展清了家底、除了包袱。如狮子营村通过清产核资就追回欠款万元,处理不良资产万元。
(三)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同步改革,理清了党支部、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使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方式不断创新,执政能力不断加强。
在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中,建立起机构制衡或机构加职务制衡的机制,使党支部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实现了由支配人、财、物的经营者变成服务、监督的掌舵者,党支部围绕着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需求,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要求,进行引导性服务、监督、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已被改造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是依法独立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和法律的规定,村委会严格尊重股份制企业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不再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直接的管理和干预,而是集中精力搞好全村社会事务的管理、发展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化解村民矛盾及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
(四)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使用的监督制约机制,从体制和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了农村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
经过改革,建立了既相互配合又有制约监督的民主管理体制,使干部处在企业股东、监事会等的监督之下,把财权、事权合理分解,使权力真正掌握在农民群众的手中。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土地出租、购置较大固定资产、公益性工程等)均需经股东们表决同意,村干部(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只能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支配村集体资产的集体股部分,而且按年初计划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的预案定向支出,用后公布帐目,使他们在各种有效的监督之下只能将权力用来为股东服务,而无法以权谋私。在已经完成改革的村,各股份合作制企业新当选的董事会成员及村两委班子都非常注重自身形象,自觉廉洁自律。改革完成的村用于招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较改革前都有了大幅度降低。
(五)调动了村民加快发展本村经济的积极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了组织保障,村民主动参与,几套班子各司其职,形成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农民变成股东后,比以往更加关心村里的经济发展状况,积极为村经济发展献言献策,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通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用股份制改造共有的集体所有制,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党企分开,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村委会、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民主决策,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相互制衡监督,又密切配合的新型村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了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竞争和发展村级经济的能力,从而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后,以往农村存在的各种矛盾,尤其是村民和“两委”之间的矛盾明显减少,形成了为加快发展的合力。
(六)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推动了试点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明确界定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员身份,保证了失地农民和农转非人员对原集体资产收益的分配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了稳定地生活来源,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维护了农村的稳定;通过设置独生子女奖励股,促进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老人按照劳动贡献拥有相对多的股份,解决了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还发现以下问题:基层干部对改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推进改革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村干部和农民股东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对新型农村管理体制还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对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监督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下一步,昌平区将从方面进一步完善改革的各项工作。
(一)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在改革前和改革中,按照分类指导、按需培训的原则,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解等形式,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使基层干部、党员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熟悉规律,学会方法,切实增强领导、组织、推动改革的意识。在改革完成后,及时举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干部培训班。
(二)加大对改革村的指导和监督。区镇有关部门加大对试点村的指导和监督,督促改革村认真落实股东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日常财务工作的民主监督。区经管部门对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运营状况进行动态监测,镇经管部门审核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年初预算方案、平时预支分红方案、年终收益分配方案。通过对改革村的指导和监督,保证改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良性运营和股东收益的最大化。
(三)结合改革实践,逐步研究涉及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组建农村体制改革课题组,结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后村经济组织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预期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解决思路和办法,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程序和模式。
第二篇: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
---以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为例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要求。根据区政府召开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永顺镇党委、政府确定了2008年进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09年稳步推进,2010年逐步扩大,2012年全部完成的总体规划,按照“确保稳定,积极稳妥”的原则开展此项工作。
一、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永顺镇共有村级经济组织25个,其中村委会建制21个,合作社建制4个。村内主要是农民的村21个,已经完成整建制农转居的村4个。符合改革条件,人均净资产在5000元以上的村24个;不符合改革条件的村1个。
(一)邓家窑村改革试点顺利完成
邓家窑村作为永顺镇村级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自2008年初开始,就按照“稳步推进,确保稳定”的原则开展工作,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该村的改革工作现已顺利完成。
邓家窑社区合作社注册资本金1500万元,村委会持股比例25%,持有资本金375万元。社员股东的持股比例为75%,持有的资本金为1125万元;社员股东的股本均来自资产量化时的基 本股,涉及股东人数763人,共计基本股654.8股。股东代表会的职数为30人,是经过股东投票选举产生。在随后召开的股东代表会上又顺利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理事会由理事长1名和理事4名组成;监事会由监事长1名和监事2名组成。
(二)正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开展情况
2009年永顺镇正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村有小潞邑、杨庄、北马庄3个村,各村的进度是:
小潞邑村的改革实施方案,经过了几次领导小组会的细致讨论研究,并且征求区经管站进行政策把关,实施方案(讨论稿)已基本确定,并上报镇党委审批得到批复。2009年9月11日在北京日报已经进行了劳龄登记的公告,目前劳龄登记工作已经结束,初步统计约4185个劳龄年;村里同时还在进行资产评估工作,该项工作已近尾声;待镇党委批复实施方案后,就推进下一步的工作。
杨庄村人口摸底工作已经完成,两委班子也召开了几次会议,并邀请区主管部门领导进行政策把关,实施方案(讨论稿)已基本确定,准备上报党委审批。资产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由于资金尚未足额到位(计划量化资产4个亿,刚到位1亿),也影响了资产评估工作的速度。
北马庄村劳龄登记的公告是在2009年10月15日在北京日报刊登的,现在村里正在进行劳龄登记和资产评估工作。两委班子就改革实施方案也进行了磋商,将在进一步讨论的基础上,准 备起草实施方案。
二、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工作机构健全。
永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由张宝贵副镇长主管此项工作,并专门组建了镇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设专职工作人员2名,负责指导全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在进行改革的村也要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有村支部书记任组长,负责改革全面工作,成员由两委班子、村干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财会人员及熟悉村里情况的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
永顺镇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组织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工作小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市、区两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材料、书籍,掌握精神实质,明确提出了要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大家心要往一处想,劲要往一块使,有困难大家一起克服。为顺利推进改革工作,特别发放“致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封信” 为改革做好正面宣传,创造良好氛围。
(三)积极稳妥、因村制宜,严格操作程序
对具备改革条件的村,积极推进、扎实工作、加快改革步伐,确保改革一个成功一个。在改革模式上,结合各村实 严格执行《通州区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办法》(通政办发[2004]48号)中规定的“十条程序”,确保规范操作,特别是在资产评估中,必须聘请有资质的社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坚持依法依规,严格落实相关政策,不能以“民主”等任何借口突破政策法规的界限;对于没有法律规定和政策依据的,必须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决策,杜绝暗箱操作和少数人说了算的情况发生。
三、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经验
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动、提高了农民民主参与意识,形成了一种责权明确、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使农民切实的分享到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活,为村级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在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一)支部书记亲自抓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拿邓家窑的产权制度改革来说,该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作为“一把手”的党支部刘书记功不可没,自产权制度开始就对参与改革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各项要求,改革的每个环节都亲自抓,认真组织两委班子成员讨论、研究、把关,直至改革工作完成,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二)两委班子成员群策群力是改革成功的保障。永顺镇自启动农村产权制度以来,就要求两委班子成员“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向一处想”。改革实施方案制定阶段,大家“公”字当头,放弃私心,决口不谈自己的亲戚朋友的利 益是否得到保全;在宣传、讨论实施方案阶段,不遗余力,讲解改革的好处,方案的切实合理性;在合作社领导机构选举阶段,大家积极的想办法、出主意,目的是怎样做好选举各个环节的工作。在改革的各个环节,大家群策群力是改革成功的保障。
(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改革成功的措施
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贯穿于改革成功的各个环节。在人员摸底调查阶段,工作人员详实的将村里各类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为制定实施方案奠定了基础;在实施方案制定阶段,提出的“保密”要求,即在讨论制定实施方案草案会议上会议内容要求参会人员必须保密,不允许私自到经济组织成员间散布实施方案的内容;在宣传实施方案阶段,大家不遗余力的进行了正面宣传,使实施方案得到经济组织成员认知和支持;在合作社领导机构是村内人员重大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诸多方面的利益关系选举阶段,大家严格按照要求组织选举工作。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改革成功的重要措施。
(4)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成功的基础
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在民主参与的前提下,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贯穿于整个改革过程中。从实施方案的讨论形成草案到最后表决通过,基本股、劳龄股的个人份额严格的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股东代表选举办法及选举结果、合 作社领导机构的选举办法及选举结果及股东代表通过的合作社章程等环节的情况都进行张榜公告。总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是改革成功的基础,才可取得预期的成效
四、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满足现状,在思想上存在推着走的想法。
2在不是特别稳定的村和班子主要领导掌控能力不强的村,支部书记作为操作此项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怕丢权,怕失位”的思想比较严重,深怕改革后失去现实的位子和权力。
3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发展存在不足,主要是经营收益有限,现行的福利体制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如果改制了,分红的压力特别大,集体经济组织无法完成分红指标,甚至出现改革后还达不到改革前的收入水平,那样就会引发股东的不满情绪,加速领导干部失去目前的位子和权力。
(二)群众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看到别的村改革成功了,特别是看到经营前景好的村,分红的水平较之改革前更高了,村民从心里愿意本村也改革,尤其是得到股权后,真正可以实现利益永久和长远。但就各村具体情况而言,群众特别是岁数大的人员,经常提出的问题是改革后的利益是否会降低,如果降低,就对改革存在疑虑。
(三)在改制工作中的工商注册环节的问题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中,房产的比例相当大,而在社区股份合作社在工商注册中,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还存在没有房产本的集体房产无法进行工商注册的障碍,要想将这种房产注册,只能注册为公司制,在注册公司后,又面临着税收监管力度加强的情况,也就是说可能要多交很多税金,这又是村干部不愿接受的结果。因而,改制中在注册社区股份合作社时,对集体经济组织货币存量的要求就很高,可是动用大额资金又受到利息损失和大额存款制度的限制,因此我们还在摸索探讨可行的办法。
五、关于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有关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对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坚决克服存在于部分干部思想中的对于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抛弃“等、看、拖”等消极思想,去除怕“失权、失利、失位”等错误认识,克服“怕难、怕乱、怕麻烦”等畏难情绪。树立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促进发展、改革保证稳定的正确观念。启动改革的村要建立主要领导及熟悉农村政策、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的专职工作班子,在镇领导小组及改革办公室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村改革的各项工作。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镇村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各项法规、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改革。镇级将负责对各村主要干部进行培训,村级要对本村工作人员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培训。镇包村领导及包村干部及相关部门人员为指导员,指导各村抓好培训与改革。
(三)明确工作责任,抓好工作落实。
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列入镇党委、镇政府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村也要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明确相关责任人抓好落实。一是各村要认真学习研究,针对本村情况,提出改革计划,上报镇党委;二是要求启动改革的村,要以书面形式上报镇党委审批,不启动的村要说明原因;三是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对于年内完成或启动村级改革、成效显著的村,将予以表彰奖励。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新事物,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一是通过“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这样的产权改革,让农民成为集体经济的投资主体,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二是通过产权改革,在相关的法规制度的约束下,让农民成为决策主体,实现决策过程向民主化、科学化转变,提升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三是通过产权改革,让农民成为经营主体,维护农民的根本权益。四是通过产权改革,让农 村中各种资源、要素流动起来,拓展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五是通过产权改革,有利于明晰集体和个人的产权,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六是通过产权改革,有利于解决由农村向城市化发展中的多种矛盾,维护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2009
年11月 陈新全
第三篇: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我镇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就一年来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镇已完成和基本完成两个村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分别是河防口(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庄(社区股份合作社)。河防口村已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部过程,已完成法人登记手续并召开了股东代表大会,发放了股权证。**庄村产权制度改革已进行到草拟股份合作社章程、准备进行法人登记阶段。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机构,做到责权明确
为全局把握、统筹指导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主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成立了**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办公室。
同时,为加强直接领导,经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会研究决定,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的**庄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三个工作组,负责本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的具体工作。
另外,由于此项工作涉及农户多、工作量大,镇、村领导小组成员采取分片入户的方式,深入到农民家中,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和解释答疑工作,从而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重视宣传培训,做到村民自觉拥护
在**庄村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期,由于农民对改革意义、内容等不了解,部分村民曾持反对意见,针对这种情况,镇、村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挨家挨户进行讲解说明,最后,村民完全赞同并支持改革。
另外,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和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许多农民已经认识到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转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这种发展模式将给他们带来切实利益。
(三)多方协调沟通,把工作做细做实
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我镇多次和区农委、区经管站进行沟通联系,并多次请他们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培训,并且在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经管站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帮助我们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并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协调沟通,切实把每项工作都做细做实,这为整个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取得成效
我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它从根本上破除了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将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
另外,农村中在市场风浪中长期闯荡、懂经营、会管理的经济精英被选进董事会、监事会,走上企业的经营管理岗位,对于我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经验与不足
(一)成功经验
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思路明确。为搞好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领导机构,抽调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确定了“全面动员、深入开展、注重落实”的总体思路,并不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是主导产业突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围绕我镇的主导产业“红肖梨”,做大做强红肖梨品牌,并且以此为依托,带动更多农民走集约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是制定奖励政策,促进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按照镇党委、政府专门会议决定,对在我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镇里将进行表彰和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大家投身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二)存在不足
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体上搞得不错,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面不是很大,还没有在全镇广泛推开。另外,村里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明年工作计划
明年计划再进行两个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初步确定为椴树岭村和邓各庄村,改革工作预计于明年4月份正式启动。
第四篇:xx县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XX县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截止目前完成67个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完成股权配置的村94个,完成清产核资的村287个,完成成员身份界定的村242个。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支持,精心安排部署
2017年8月,我县召开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主管副职及农经站长和县直党政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同时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了《关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指导意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程序说明》等方案,并印发了《XX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训材料》。2018年7月又出台了《XX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县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底先行开展第一批试点的XX村、XX村、XX村、XX村四个村完成改革,在此基础上提出到2018年底再完成156个村。
按照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实施要求,我们及时调整领导组织,建立了双组长负责制。按照市委要求,我县出台了井办字[2018]36号文件,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县委书记和县长为双组长,县委副书记为常务组长。
二、加强保障措,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方案要求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程序说明》建立了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台账,根据工作进度随时搜集归整会议和请示、报告等各种文本、公示图片档案资料,做到农产改工作安排部署、工作进展和档案资料规整、整理同步进行。县筹措100万元用于扶持产权制度改革,对试点村和清产核 资、成员身份确定、股权配置、改革完成村给以重点扶持倾斜。
为使股改各项措施落地,我们狠抓责任落实,一是会同县督考办加强对各乡镇村的督促检查力度;二是会同县纪委和县监察委加强对实施意见落实的追责问效;三是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区片督查,召开不同类型的现场观摩会,抓两头带中间;四是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乡镇开展交叉互查,互相学习、交流、促进、提高。
三、坚持宣传培训,营造持续改革氛围
我们坚持培训先行,自去年冬天以来,开展集中培训7期,直接培训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和主管副职、农经站长,重点村会计1690人,11830人次。对上级的政策文件、具体业务操作等有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和学习,直接培养业务骨干,培养“明白人”。并且针对具体表格填写请市农牧局杜书文站长对清产核资报表进行专门讲解;针对相关政策请市农工委苗处长答疑解惑具体讲解。印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资料汇编1700多本。同时我们坚持每月深入基层分乡镇分片区有针对性的落实培训,并直接培训到乡镇包村干部和村书记、村会计,确保培训到位。我们还通过组织骨干到陕西渝林、承德、灵寿、行唐、栾城、晋州等先进地区学习,并且以会议、研讨、座谈等形式,组织乡镇村相关人员学精吃透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操作程序,并通过党员联系户和村民代表联系户的形式带头宣讲渗透股改知识,充分统一思想、打消顾虑。此外还专门印制宣传明白纸18000余份,制作宣传条幅500多条,书写墙体固定标语200多条,制作宣传展牌100多块,制作专题片5部。运用电视台、村有线广播等各类媒体,反复播放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知识。从而营造了浓厚的改革氛围,让改制这一新生事物入心入脑,变成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四、典型促动,加强督导
为切实营造比、学、赶、帮、超的互动争先氛围,我们依靠选树培育各类典型辐射带动的做法,通过及时跟进督导,现场点评,整体推进。选树培育测鱼镇和XX乡农经站为主导,结合实际抓督导,紧盯目标,扎实推进的典型,提倡乡镇农站聘用农村老会计专抓产权制度改革的好做法,巡回村指导业务,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清产核资和人口清查同步推进;选树XX村清产核资“玻璃房”透明作业,取信于民的清产核资典型;为缓解换届与股革的矛盾,选树XX镇推行的“双推进双约谈问责”机制为样板,该镇党政一把手亲自推动,主管副职、农经站长亲自检查落实,镇纪委介入,约谈落后村的包村干部、村书记或村主任,启动问责程序。为加强责任心,培育XX乡以主管副职任村组长的办法,确保农产改和换届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依靠典型带动,综合施策,全面推动我县的产权制度改革步入快车道。要求每一个乡镇都要抓出像XX村一样的清产核资典型至少2个,切实用现身说法带动改革,教育村民,理顺干群财产关系,化解干群矛盾。
推广XX乡的“138”工作模式,统一改革1个口径,坚持民主公开、严格程序、因村制宜3个原则,把握成立组织、宣传发动、制定方案、清产核资、身份界定、配置股权、成立机构、注资运营8个关键步骤。严格按照《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实施办法》,规定开展工作,明确改革任务、步骤和时限。规范各阶段工作流程,确保清查核实工作真实、全面、程序规范,登记报表数字准确、内容完整、符合逻辑。
通过典型培育,涌现出四个乡镇整体推进,目前,XX镇25个村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并成立合作社;XX镇全镇18个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和人口清查工作;XX乡9个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和人口清查工作。
五、上下联动,及时沟通
为方便工作交流,通报工作情况,在县农工委和乡镇党委政府及农经站相关工作人员中建立了微信群,建立和开通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材料上报电子邮箱和专线电话。实行周报制度,每周一上报上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和了解基层情况。同时每半月一排队,以简报形式全县通报。做到了各种报表、材料、会议落实情况及时上报;同时积极上报农产改活动进度信息,制作发放工作简报5期,并在县报、石家庄今日头条、石家庄报刊登XX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
六、业务指导,两轮驱动
我们高度重视清产核资工作的业务指导,把培育明白人,启用明白人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通过县农工委业务指导组牵总带动,依靠县乡两级的“双层”和“两支点”工作法,实现两轮驱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清产核资工作顺利进行。“双层”即建立乡镇农经站和包村乡镇干部双层负责机制。农经站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清产核资业务指导。包村干部主要负责行政推动和村清产核资的领导管理工作。两种人员两位一体,合力推进。“两支点”即建立对乡镇农经人员实行轮岗实训制度和组建专业工作队伍。轮岗实训就是每月从三个乡镇分别抽调一名农经人员,集中驻农工委办公,快训上岗。采取边干边学的办法,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县农工委从全县乡村选聘经验丰富的老会计组成清产核资业务咨询指导工作队,巡回全县乡村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七、运用时间任务倒逼机制,采取产权制度改革一张图管理作战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从深化农村改革的站位,看待产权制度改革。要求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推动上 坚强有力,工作方式方法上科学有序,确保任务目标如期实现。以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为抓手,挂图作战,运用锈花工夫和工匠精神,抓铁有痕,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抓好产权制度改革的每一环节的工作。采取个个击破的方法,逐乡镇挨个村地抓,全覆盖,要总帐。针对进度慢的村,认真查找原因,加油发力,制定个性化措施迎头赶上。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乡镇已完成改革任务,有的已完成两项清查工作,进入折股量化阶段,有的乡镇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少、业务不熟练,力量配备不足,工作进展缓慢;二是上报材料和报表不规范、不及时;三是存有畏难情绪,主要是受今年的农村两委换届影响,乡镇村普遍存在求稳怕乱的思想。四是工作摆布不好。乡镇工作千头万绪,目前扶贫攻坚、美丽乡村等中心工作较多,工作开展起来捉襟见肘,力量显得不足,难以集中力量应对。五是资金不到位,整体推动不快。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抓好落实: 1.从有关乡镇抽调业务人员,组成业务指导工作队,到业务力量薄弱乡镇指导工作,帮助整理档案,做出示范样板。
2.落实半月一通报制度,会同县督考办对工作进展迟缓,长时间没有起色的乡镇真督实促,建议县列入重点督办对象,启动督办程序,跟踪问效。
3.引导各乡镇正确处理农产改工作和乡镇换届的关系,合理投放力量,安排人员,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基本完成换届工作的乡镇要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产改工作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措施,加快工作进度。
4.加强档案资料管理。要切实把农产改档案管理摆上位,做到档案资料管理与农产改各步骤诸环节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业务工作进展到哪里,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就服务到哪里,跟踪到哪里。要求各乡镇责成专人,统一管理各村的农产改档案资料,村需上交的档案资料要规定时间集中上交,并由村会计集中时间到乡镇农经站规整。严格标准、从严规范,切实提高档案资料收集归整的真实性、及时性,保证档案资料质量。
按照时间进度,咬定时间节点和工作目标,倒排工期,强力推进,确保9月底完成90%村清产核资工作,年底全面完成;到年底完成150个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对完成改革村进行回头看,特别是档案资料务求完善、规范。
2018年9月20日
第五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培训资料(整理稿)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训资料
大家好!根据区委、区政府要在全区开展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专项培训的要求,按照会议的安排,在这里我同大家一起就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进行共同学习。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及意义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通过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深化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实现“地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其本质是还权赋能,即把农村产权,特别是农民的自主权、处置权还给农民,赋予农民将其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成为资产、资本,进行市场流通增值的能力。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给农民带来带来很多好处,概括起来说有两点:
一是解决农村产权明晰问题,强化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对农村产权的自主权,特别是处置权。
二是激活农村生产要素,赋予农村产权商品属性,促进其流动增值,赋予农民利用农村产权自主发展的能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具体地说:要凭农村产权证书维护权益;要凭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领取耕地保护基金;要凭农村产权证书对产权进行流转;要凭农村产权证书抵押融资;还有:我们区搞的生态移民工程,就是要农民自愿放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城安居兴业,也是建立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没对农村产权进行确权,就谈不上放弃农村产权;用农村产权进行股份运作,不对农村产权确权,农民又拿什么入股。
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则
(一)严格保护耕地。
十分珍惜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二)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也就是要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权属落实到法定行使所有权的集体组织;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
(三)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也就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变成改革的主体和改革成果受益的主体。
(四)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宽、系统性强,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各地的实际、改革的难易程度,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学规则、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所以,我们区在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时是先在区位不同、条件不同的7个村进行试点,待试点成功后再全面推开的。
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是基础,流转是重点,增值是关键。工作
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
关于农村产权,有些同志可能只知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集体林地使用权,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权项,那就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国土和林业部门将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代表区人民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造册,核发所有权证书(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组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在确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的好处宣传到位,特别应强化农民对农村产权的处置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让农民真正参与到改革中来,按照村民自治的办法,讨论制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异议的处理办法(如:宅基地超面积部分,应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大会决定将超出部分确给集体还是农户),成立议事监督会,参与、监督产改工作;要严格按照区上制定的确权程序,每个步骤都走到位,在操作过程中要一把尺子、一个口径、规范操作,对调查结果进行重复公示(先进行初次公示,异议处理业务部门审核后再次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体现改革工作的透明性。
对于农民不理解的方面还要多加解释(如:过去农村承包土地是以产量定面积,而此次颁证是以实测面积为依据,导致过去的产量面积与现在的实测面积不一致,且实测后人均面积差异较大;对人地矛盾问题,要明白农村土地承包方式是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内部增加或减少人口,与家庭的承包土地面积是没有关系的,只要家庭没有灭失,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积不因人口增加或减少而变化。还有就是有的因结婚增加人口,在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无机动地的情况下一再要求分地的。《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同时,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在区级业务部门、镇村组干部、议事会成员及农户的支持配合下,目前,我区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已接近尾声。截止2010年1月31日,全区12个街乡镇、105个村(社区)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农户7.8167万户。向村组集体颁发集体土地所有证1300余本;向农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8167万本,林权证4.6494万本,集体土地使用证5.2798万本,房屋所有权证5.5179万本。但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
1、没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有些村的产改确权方案没通过群众表决。
2、没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承包地实测过程中,有的村组干部为了工作方便,一味追求进度,在没通知农户到现场指界的情况下对承包地进行丈量,到调查结果公示时,农民对调查结果有异议,导致工作重复,反而影响工作质量和进度。
3、有的干部没完全吃透政策就对农户进行解释,造成农民上访,电话都打到市上去了。耕保基金搞试点时已明确,只对耕地发放耕保基金,未考虑园地的耕保基金,有的干部就对农民解释发多少就多少,事实上市上在制定政策时,本着不让试点单位吃亏的原则,试点村组2008年耕保基金已按台账面积发放的不再补发,2009年耕保基金可按实测面积予以补
足。
4、由于工作量大,有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过于粗心,导致发放耕保基金时农户的基础信息不完备,名字错误或身份证号码缺位,无法入库。
为保证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质量,下一步将按照“不重不漏、据实确权”的原则全面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一定要做到“五个一致”:台账、土地、证书、合同和耕地保护基金一致。对未按帐实相符原则落实到位的要坚决纠正和及时完善,对已完成外业未完成内业处理的要及时处理、公示、颁证,对因各种原因还未完成的要采取措施及时完成,达到耕地保护基金的发放要求。
(二)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为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由市政府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筹集”的原则,由市和区(市)县共同筹集。
根据成国土资发[2009]429号文件精神,耕地保护基金的发放要按照承包地确权颁证在先,发放耕地保护基金在后的工作程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未经实测确权颁证的承包地,不得发放耕地保护基金。
耕地保护基金发放对象是指具有承包经营权并且承担了保护承包耕地责任的农户。
发放耕地保护基金的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旱地、菜地及可调整园地等。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后,大部分耕地用于种植水果,国土部门已将这部分土地登记为园地,而不是可调整园地,存在农业部门与国土部门对耕地认定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如按国土部门认定标准发放耕地保护基金,我区此类园地约31万亩将不能享有耕地保护基金,在区委、区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鉴于龙泉的特殊情况,市委、市政府已同
意将我区园地纳入耕保基金发放范围。
耕地保护基金按照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进行分类发放。补贴标准为:基本农田400元/亩,一般农田300元/亩,提取耕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10%)后农民实际领取的标准为基本农田360元/亩,一般农田270元/亩。
计算办法: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区(市)县人民政府按照村民小组基本农田、一般农田面积的分类面积,先计算出该村民小组统一的耕地保护基金发放标准,再按照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的耕地(含园地)面积,将耕地保护补贴发放到农户。
耕地保护基金发放的方式:根据《耕地保护合同》,国土部门将农户的耕地保护补贴金额直接划入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卡或存折,信用社对其账户进行监管,用于农民购买农民养老保险,农户中家庭成员符合参加农民养老保险条件的可平均分享。
(三)推动农村产权流转
1、促进农用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用途不改变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支持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二是坚持“三个不得”的原则。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三是坚持“稳定、分权、搞活”的原则,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经营使用权。四是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的原则,土地流转要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的经营相结合,实行相对集
中、连片开发,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2、依法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的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经该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可以通过使用权出让、出租等方式进行流转,按照规定用于工业、商业、旅游业、服务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租赁性经营房屋等经营性用途及建设农民住房。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应当进入土地有形市场采取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等方式公开交易。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出让方式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与同用途的国有土地一致。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政府要按一定比例收取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配套费及耕地保护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照省、市有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规定统一管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收益。
2009年10月,黄土镇长伍村九社就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委托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其一宗面积为29.7061亩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挂牌方式进行了流转,土地流转收益530余万元,增加了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性收入,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的规模。
3、建立城乡统一的房屋产权流转制度,推动农村房屋产权自由流转。包括买卖、赠与、作价入股、抵押、租赁等,逐步实现城乡房屋同证、同权。农户出卖、出租住房后,不得再申请新的宅基地。乡镇集体企业房屋转让后应做好清产核资工作,所得收益为企业的集体资产。经区(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修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参照划拨土地补交出让金标准向土地所有权人交纳相关费用后,自主上市流转。
总的来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解决产权明晰的问题,产权明
晰后,彻底落实农民的自主权和处置权,农民是否流转完全按农民意愿,根据市场规律办事。政府的职责是建立健全流转的服务体系,为农村产权流转创造条件。
我们区已成立了“四权合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12个街镇乡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下一步将积极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产权交易、产权收储、流转担保、纠纷调处5大流转机制,制定完善各类农村产权交易规则和交易流程,强化农村产权流转监督,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建立健全各类农村产权依法有序顺畅流转和交易的机制。促进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体建设用地集中使用、流转,推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农村产权不断增值。
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都有限制性规定。目前,农村产权不能直接作为抵押物,其融资需要通过“担保”中间环节实现,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直接抵押融资。因此,我们将组建区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促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
农村产权流转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充分体现农民的自主性。确权后,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由农民自愿进行流转。
2、建立健全街镇乡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规范流转的程序。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后不得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四)促进农村产权增值
1、对于山区:区委、区政府鼓励农民按照成委发 [2008]1 号文件精神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含自留地 <山>)、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含宅基地),参与生态移民富民惠民实践,进城安居兴业,实现充
分安居、充分就业、充分保障和可持续发展,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条件。万兴乡大兰村就是最好的例证。
依据:成委发 [2008]1 号文件规定:农户可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农户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由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其承包经营的土地,也可以将其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区县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对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须给予合理补偿;农户自愿放弃原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权予以注销,由区县人民政府对其房屋按不低于当地征地补偿标准的价格进行补偿,或按征地补偿标准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住房进行房屋置换,其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国土部门指标储备库,土地交由原集体经济组织复垦。
2、对于坝区:
(1)对坝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区域,通过做好宣传工作,把一家一户承包经营的土地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产权增值。可以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自己搞。农民既有土地流转的收益,同时还可以进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当产业工人,获得务工收益,黄土镇洪安村就是很好的例子。
(2)对坝区区位条件好、产业发展充分、级差地租高、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可借鉴“龙华实践”的成功模式,成立农民股份合作社,农民将农村产权流转给合作社,置换为集体经济股份,由农民股份合作社对农村土地及其收益统收、统管、统分,实现承包土地规模经营,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农民转变为市民(股民),实现充分安居、充分保障和充分就业,通过长期享有集体分红权,实现持续增收。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2010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