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引领和服务集团的转型升级
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引领和服务集团的转型升级——记
陈文山与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
两年前,集团适时正确地提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战略目标。在集团化经营、产业结构调整、“走出去”战略实施、“两个转移”推进、“五位一体”管理落实等各项工作的强力推动下,在“爱岗敬业,珍惜岗位;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这个紧扣时代主题及集团发展形势的企业文化理念引领下,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作等重大投融资项目的支撑下,集团已基本由单一的工程承包运营时代逐步迈进到了集投融资、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总承包为一体的大型建设企业集团运营时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在集团快速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里,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该怎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塑造好集团形象,传播好集团声音,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行为凝聚和统一到集团的战略布局上来。换句话说,也就是在集团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该怎么搞,是摆在广大党务政工干部和思想宣传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5月4日上午,在纪念从思想和精神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的“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集团党委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深入探讨并系统性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山明确指出:集团的宣传思想工作要着眼两个层面,抓住五个重点。两个层面即一是要宣传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要紧紧围绕集团的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搞好服务,做好文章。五个重点分别是宣传思想工作要统观全局,把握主旋律,要讲发展(成绩)、讲转型、讲文化、讲人才和讲管理。陈文山通过回顾建工历史、剖析当下形势、展望未来发展,结合大量工作实例,阐明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以及为什么要讲、该怎么去讲。
讲发展,就是正视既有成绩,强化发展信心。在建工集团60余年的发展史中,集团享受过计划经济时代的政策优待,经历过经济转型期的阵痛,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充分竞争中迎风破浪,屡创辉煌。集团用不到10年的时间完成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完成的资本原始积累,实现了几代建工人没有实现的梦想。纵向来看,在过去的一年里,集团净资产总额已达到120多亿,实现经营额700多亿,完成投资额突破200亿,实现利润总额10个多亿,人均收入高达7.6万元,国际国内各项指数排名大幅上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较上一年度稳中有升;横向看,集团2.5%的产值利
润率比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还多,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发展成绩。此外,集团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良性互动,互促发展;通过大量建盖职工住宅,成功破解了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建工人的“建房人没房子住”的悲情魔咒;尤其振奋人心的是,在近期的棚户区改造融资工作中,集团在三大省级平台中率先完成35亿资本金的筹集工作,再次彰显了发展实力。成绩是实力的表征,实力是信心的源泉,我们不能因成绩而骄傲,但必须要因成绩而自信,今天的建工人,应该大胆跳出自我认知的历史牢笼,正视当前的发展成绩,进一步增强发展自信,勇立改革潮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讲转型,就是把握发展大势,推进转型升级。如果要问是什么促成集团取得了近几年一系列骄人的成绩,答案无疑是转型。这几年,集团以领导班子思想转型,带动集团发展方式转型,促进企业形象转型取得了长足进步。集团先后提出了集团化经营理念,发挥集团大平台优势,高端介入,不断强化与各大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和政府单位间的战略合作,实现由经营项目向经营资源转变,跳出了一般性压价投标的恶性竞争怪圈,正式由规模效益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同时,集团还围绕效益至尊理念进行了以主业为基础的产业链延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利润链的闭合,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而且,集团高瞻远瞩,全面
介入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大额、长期、低息的贷款融资促进了集团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的显著提升,促使集团赢利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以前,集团的赢利95%来自工程承包,近两年,集团赢利的70%以上都是依靠投融资带动),进入到以投资促生产经营、以投资引领发展的新时代。
讲文化,就是挖掘深层动力,做实文化建设。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显示: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当集团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集团领导班子适时明确地将“做正确的事,批判错误的事”这一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延伸和具体化为“爱岗敬业、珍惜岗位;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简短的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集团发展的现实要求。“爱岗敬业、珍惜岗位”不仅是对所有干部职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饱含了基于集团发展自信之上的一种感恩式的呼吁;让人不自觉地去找寻有关企业和个人、付出和回报、自我工作岗位和社会就业形势各种关系之间的平衡和道德反思。“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作为道德和法律的完美结合,不仅是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下做事创业的通行准则,同样也是集团转型升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必须遵循的生产经营规范。作为一种既符合社会治理要求,又贴合集团发展实际的企业文化理念,它没有口号式的炫美语词,有的只是对广大干部职工健康成长的勉励和
期望,有的只是对企业科学发展、永续经营的寄托和追求,对于有着坎坷历史而今又在书写辉煌明天的建工人来讲,显得实在而充满力量。
讲人才,就是盘活人才资源,强化核心竞争力。陈文山多次强调:“建工集团不是资源型企业,没有金山银山,只有一帮亲如一家人的兄弟。……在信息化和后工业化的今天,企业的终极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一语道破集团发展的关键和企业竞争的实质。近年来,集团一直将人才战略作为集团的第一战略,深入践行省委提出的盘活干部人才队伍这盘棋的要求,不断健全“选、育、用、留”人才机制,持续优化集团人才结构。2013年,集团大胆突破传统用人理念,一事一议引进高端紧缺型人才,遴选80后年轻干部上岗锻炼,开展对任职三年以上中层副职及年轻干部的考核考评,扎实推进对新进员工20%的末位硬性淘汰,进一步优化了集团中层领导干部的结构,有效强化了广大领导干部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使用导向深入人心,让“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用人理念成为共识。可以说,集团在着力推进转型升级的同时,同步打开了选人用人工作的新局面,有力地盘活了集团的人才资源,强化了集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讲管理,就是持续优化管理,筑牢发展基础。企业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客观上要求管理方式要进行
同步优化、转型,今天的建工集团必须彻底摒弃规模效益化发展方式下的粗放管理,逐步向精细化、专业化管理道路迈进,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与之匹配的管理架构和管控制度建设。集团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赢利模式的转变,在原来三总师的管理架构上增设了三总监;目前,正在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与集团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承包商各类角色相对应的管控和考核评价体系。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出效益、促发展,只有持续的优化管理,才能切实筑牢发展基础,确保基业长青,所以集团所属二级企业必须及时找准自身定位,转变发展思维,明确管控重点,找准赢利模式,制定发展规划,不能用运营商的思维做投资商的决策,更不能用承包商的管控手段包打天下,管理开发商和运营商。
座谈会最后,陈文山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率先转型,要有先人一步的敏感性和因势而动的灵活性;要发挥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引领和服务作用,各级党组织书记、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各级各类宣传阵地要切实负起责任,从思想转型入手,推动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型,要找准工作亮点、抓住工作重点、讲好工作要点,要以集团的大好发展形势唤起每一个建工人拼搏奋进,要以建工的成长壮大让社会各界为我们加油、喝彩!
第二篇:以创新创效引领转型升级
以创新创效引领转型升级
——山西建邦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克难增效纪实 羊年伊始,山西建邦集团技术中心被山西省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太原海关联合批准为省级技术中心。这标志着建邦集团对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管理,正在使创新创效品牌化。同时,这也是建邦集团近年来不断创新、逆势求生的一个缩影。
技术创新立品牌优势
以建邦集团董事长吴晓年、总经理张锐为代表的公司高层认为,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当前钢铁企业步入白热化竞争的时期,要实现逆势求生,必须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大力开发品种钢,实现品种转型,使建邦的生产指标、技术操作、经营理念、品牌效益迅速迈入先进行列。
2014年全年,建邦集团实施技术创新项目518个,总投资2375万元,实现降本增效4926.03万元。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得益于工艺技术、操作创新,学习、消化、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探索和落实一切可以节能降耗的新方法。例如,炼钢厂对白灰烧制废弃的下脚料实现综合利用,使吨钢石灰消耗降低10kg,钢铁料消耗、吨钢炼制费、转炉石灰消耗分别步入行业先进工艺指标行列,转炉少渣冶炼、提碳降锰、以铬代锰等技术攻关降低生产成本近20元/吨;轧材厂ф12mm、ф14mm棒材实现四切分,轧材生产效率提高30%,采用低温轧制、控轧控冷工艺,使每吨轧材轧制费同比降低近50元。通过上述一系列工艺改造、技术创新,建邦集团去年全年降低生产成本超2亿元。
在坚持创新创效的思路引领下,建邦集团的拳头产品之一“JB”牌球墨铸铁成为全国第一品牌;拳头产品之二“JB”牌Ⅲ级以上全系列抗震螺纹钢和盘螺,产量与质量实现双提升,进入晋南和西南第一品牌阵营;矿用锚杆钢已全部进入山西省五大煤业集团;管桩用30MnSiPC钢棒已在晋、陕、豫、甘市场享有很高的信誉,占有率稳步提升,全年增效2000余万元。
品种转型抓牢炼钢关键
建邦人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品种钢的开发生产,炼钢是关键,钢坯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品种钢的产品质量。一年多来,建邦集团炼钢厂紧紧围绕品种转型展开技术攻关,在炼钢厂内部,少渣冶炼、氧枪枪龄等技术攻关小组纷纷形成“对准先进指标追比赶超”的势头。他们从工艺过程控制、生产组织、物料准备和人员培训等各方面下功夫,使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四恒”,即“恒重量、恒温度、恒成分、恒拉速”,最终保证了品种钢生产质量的稳定,为公司品种转型发展战略迈出了坚实一步。
操作创新出业绩,炼钢年增效益上千万元。炼钢厂冶炼车间开展转炉少渣冶炼技术攻关,通过提高装准率、优化枪位控制、优化炉渣结构等措施,在保证脱磷率前提下平衡渣量、碱度等因素,降低造渣料消耗,进而减少转炉渣量,实现转炉合理范围内少渣冶炼,最大限度降低钢渣带走的铁元素,减少钢铁料损失。少渣冶炼攻关后,造渣料累计消耗比攻关前降低10.24kg/t,石灰消耗比攻关前平均降低8.43kg/t。依此计算,减少石灰消耗一项降低成本2.77元/吨钢,因渣量减少而减少的铁料带来效益2.23元/吨钢,其余造渣料效益约0.39元/吨钢,转炉少渣冶炼综合效益为5.4元/吨钢,全年可产生效益1296万元。
技术攻关威力显,炼钢提高生产率。氧枪作为转炉炼钢核心设备,负责将高纯度氧气以超音速射流的形式吹入金属熔池,为炼钢生产提供所需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进而完成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快速紧张的生产节奏、并不稳定的铁水条件和原材料质量,加之操作失误等多种因素,氧枪粘钢损坏现象经常出现,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严重影响了炼钢的生产节奏,限制了产能的发挥,同时给转炉生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在炼钢生产过程中,氧枪粘钢的危害极大:由于吹炼过程中氧枪枪位受控制不稳或加料时机把握不好等原因,均易造成化渣不良,炉渣流动性差,甚至出现严重的返干现象,使炉渣不能很好地覆盖金属液面。裸露在外的钢液,受氧气射流的作用发生飞溅,造成枪头粘钢,极易造成氧枪损坏。
建邦集团的炼钢人从铁水条件入手,全面控制石灰、白云石等辅助材料质量,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对转炉炼钢氧枪粘钢损坏原因进行历史数据分析,针对主要原因进行预防处理,有效解决了氧枪粘钢损坏问题,大大延长了氧枪枪龄,有效降低了炼钢设备运行成本,提高了炼钢生产效率。
精控合金成分全方位降本
为降低公司生产成本,炼铁厂高炉使用经济料,由此带来铁水Cr含量高,因Cr在铁水中是相对难氧化元素,且其氧化物Cr2O3使炉渣黏稠,对转炉化渣脱磷造成极大困难。面对公司整体利益和炼钢技术难题,炼钢厂厂长组织开会分析、钻研讨论,出外向专家寻求理论支撑,内部联合技术中心和轧钢厂共商举措,最终决定充分利用钢水中残余Cr元素,试行合金成分以铬代锰进而降低合金Mn含量。生产实践表明,以铬代锰是降低炼钢生产成本、实现残余元素综合利用的有效手段。
根据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建邦集团技术人员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将部分钢种Mn含量下限范围进行适当下调,并稳定钢中铬含量在合理区间,为确保以铬代锰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技术攻关后,折算硅锰合金消耗降低0.85千克/吨,相应硅铁合金消耗升高0.19千克/吨,综合合金消耗降低成本3.88元/吨。粗略估算,参与以铬代锰的钢种年产量为180万吨,则每年创造效益698.4万元。
合金成本大概占炼钢成本的30%~55%,作为炼钢成本组成大项,降低合金消耗可以有效控制炼钢生产成本,以铬代锰后进一步降低合金消耗的攻关势在必行。通过总结以铬代锰降合金的技术经验,根据钢中各种元素对碳当量和性能的影响关系,炼钢厂、技术中心、轧钢厂经过讨论,最终达成通过提碳降锰技术攻关实现 “提碳、降锰、降硅”的多措施、全方位综合降成本方案。
提碳降锰,通过合理提高成品成分碳含量控制,在保证碳当量前提下,有效降低合金锰含量,进而降低合金成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岗位操作人员窄成分控制水平稳步提高,碳控制在0.23%~0.25%范围内的比例在93%以上,带来效益约12.6元/吨钢,全年累计效益为3024万元。
除此之外,建邦集团坚持挖潜增效,2014年炼钢厂转炉装准率达到93%,最高日产量突破8200吨,钢铁料消耗、石灰消耗、铁水消耗均刷新历史纪录,钢坯合格率达到99.98%,多项工艺技术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炼制成本实现“破四见三”(突破保持多年的400元/吨以上的炼钢钢坯加工成本),累计增加效益约7000余万元。
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管理做细、产品做优、实力做强的不竭动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能想到,建邦人就一定能做到!”总经理张锐相信,在创新创效精神的指引下,建邦集团的未来值得期待。
第三篇:新泰“三高”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新泰“三高”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新泰讯近日,新泰市山能机械工业园内总投资8.76亿元的中传重装减速器项目顺利竣工,正进行设备调试。截至目前,园区内聚集了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大型焊接、掘进机等8个大项目,预计“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百亿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据了解,包括山能机械工业园在内,新泰市矿山设备制造产业规模以上相关企业达67家。建设一个千万吨级的煤炭采掘企业需要的所有设备,在一个县级市就能一次性配齐,这样完备的产业链条,在全国是唯一的。
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项目,没有大项目、好项目就没有大发展。新泰秉承这样的招商理念,通过引进高端高质高效的“三高”项目,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当地举全市之力,实施全员招商、蹲点招商、节会招商、企业招商等措施,去年至今共引进国内项目19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3个,到位资金112.6亿元;外商直接投资3400万美元,同比增长986%。尤为可贵的是,新泰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为严把招商项目质量关,新泰市去年年初成立了项目审查委员会,制定出台了项目审核实施办法,从产业政策、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财政贡献率、节能环保等方面严格把关,对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予立项。去年一年,先后有4个大项目未通过审核立项,涉及投资3.5亿元。
以高新项目建设作为引才载体,以高新项目带动人才引进,也是新泰一大特色。去年年底,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钟诚博士引荐钟路华、和国荣、杜振宁3名博士在新泰联合建立了生物技术研发基地,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投产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微生态发酵基地。眼下,全市已有7名国家“千人计划”高端人才落户新泰投资创业。
为发展“三高产业”,全市大力实施骨干企业递进培植工程,筛选确定了山能机械、泰丰集团等一批主业突出、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优先保障各类生产要素,集中做大做强,着力打造百亿级集团、十亿级企业竞相发展格局。据统计,目前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92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45家。在新泰投资的央企和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达到35家,投资总额200多亿元,极大地提升增强了全市的产业层级和发展后劲。
第四篇: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后,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悄然涌动:美国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英国着眼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建英国未来”;欧盟宣布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
此时此刻,中国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关系到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否拥有新的引擎,也关系到在未来竞争中能否获得新的优势,在现代化路途上能否取得新的成就。
在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浙江,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酝酿,在这场变革中,浙江的民营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与低:做精高新产业,提升传统产业
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和传统产业一起,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两大驱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现在已到了关键时刻,传统企业需要全面转型,而转型就是要通过创新技术、管理和体制来实现。”
浙江的民营企业众多,但大部分处于“低、小、散”的状态,经不起大风大浪冲击。
所以,转型升级,不能为转型而转型,应该根据省情,根据我省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把传统制造业转成先进制造业,主要是打造两条微笑曲线:第一条是企业微笑,提升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两端一翘,企业微笑;第二条是产品微笑,提升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两端一翘,产品微笑。打造两条微笑曲线的重点是上新设备新工艺新品种,开拓新市场,彻底改变传统制造业几十年一贯制的老设备老工艺老品种老市场。第二步有了两条微笑的产业就是先进制造业,要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双轮驱动双翼齐飞。与消费者同时同在同享。转型升级后的企业与产业应该分不清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总是把制造、服务、信息都能融在一块儿了。
第一个途径就是提升制造水平,国际一流的制造装备,快速响应市场的制造模式,工艺流程的改进
第二个途径就是提升研发水平,这是我们浙江企业的软肋。很多企业装备上来以后,但是研发一直跟不上,产品还是难以做到高端,所以号称是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第三个途径就是提升营销水平,核心是品牌的打造,这是最难的环节,也是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传统产业升级需要‘龙头效应’,需要在品牌、研发、科技、管理、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模式,实现自主品牌的跨越式发展。”长期在纺织服装行业摸爬滚打的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说,“随着产业调整进程加快,中国纺织业必将迎来吐故纳新、大浪淘沙的5年。我们将坚持以价值为核心的品牌建设,不断挖掘、提升传统产业新价值。”
赵林中代表坚定地说。
政府应该引导企业整合,加快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化,让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合力。在行业里,龙头企业以其品牌、资本、销售渠道、整合中小企业,组成“小巨人”企业或是企业集团。对于各个企业来说,也是优势互补。
通过整合,可以实现分工合作,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大量的中小企业走向联合,主动“”,成为企业集团的组成部分,甘做大企业的配套,也能使资本、产能充分发挥。事实上,民营企业的整合,在我省已经有了自发整合的先例。在民营企业整合上,正泰集团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乐清是低压电器企业集中的地区,正泰和30多家低压电器企业进行整合,开始是松散的加盟形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后来进行资产评估,30多家企业入股正泰,实现产权整合,从一个传统的家族式企业成为现代化的企业集团。
民企整合,就像原来大家都各开一辆小汽车,而联合起来,就成了大家一起努力开好一列火车,汽车开得再快,也比不上高铁的速度。
所以,走向联合,是民营企业转型路上,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步。企业已经遵循市场规律自发做了,现在,政府更要在未来的经济产业规划中,要顺应这种时势,引导中小企业去进行整合。
“从国家到地方,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全国政协委员、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说,各地投资热情高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各种资源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聚。
胡成中委员认为,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要警惕投资一拥而上所带来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同时,明确各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同阶段要实现的发展目标以及所采取的策略,做好整体规划,重点突出,分类扶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及时制止无序扩张,为部分盲目发展的产业、行业“退烧”。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作为资源小省浙江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吕祖善认为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一矛盾,关键是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符合浙江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服务业,对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大省同时又是资源小省来说,尤为重要也尤为迫切。
浙江目前已经把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去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占GDP的比重达到43.2%,浙江省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左右。
要实现这一目标,吕祖善认为,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把消费结构升级与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型服务业联动发展的路子,突出发展一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企业。
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鼓励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着力构筑一批服务业发展重要平台。大力建设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科创园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重点建设一批跨区联动、资源共享、层次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突出发展一批服务业发展重点区域,引导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等中心城市和地级市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大与小:建设四大平台,扶持中小企业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与发展空间从何而来?在浙江,一张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已清晰勾勒出来:要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四大平台”,实现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府秘书长王仁洲认为,要大力搞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形成浙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支撑点,还要继续发挥众多民营中小企业力量,推动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这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基本力量。
“在四大平台建设上,建议加大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集中资源和技术,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财经委主任丁耀民建议,在政府层面,要精细规划,整合资源,注重将已研发的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同时,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出台相应政策措施给予扶持,还要清除各种不必要的门槛,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引导企业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呵护他们茁壮成长。
陆与海:做强陆域经济,发展海洋经济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此前,国务院已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舟山来说,是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国人大代表、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认为,要借鉴学习世界先进沿海、海岛城市的发展经验,做好规划布局,重视产业培育,特别是港口物流等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依托港口岸线等资源优势,大力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引导船舶企业做大做强海洋工程产业等,使舟山成为我国科学管理、开发和保护海岛海洋、促进海岛地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新认为,发展海洋经济不仅会给沿海地区带来经济繁荣,还会拉动陆域经济发展。“希望我省进一步做深、做强海洋经济,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推动沿海产业带建设和沿海地区加快发展,鼓励支持山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依靠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经济总量逐年攀升,2010年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排在第四位,但资源和陆域小省的约束使传统产业上升空间有限,制约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跳出有限的陆域空间,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财富,是浙江的必然选择。
“我国海岸线总长居世界第四,海域面积辽阔,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但海洋经济在我国处于成长阶段,发展现代海洋产业的空间很大。山东、广东、浙江是国内经济发达省份,海洋经济的延伸将对我国经济起到支撑作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浙江早在1993年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大省,此次《规划》将浙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定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海陆统筹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及清洁能源示范区。
在传统海洋经济方面,浙江落后于广东和山东,需要通过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走上
一条大开大合的转型升级之路。浙江计划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7200亿元,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提高到15%;最终发展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域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地。
“浙江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油气、港口、海水养殖等资源,舟山群岛正在发展渔业和旅游业,有很多岛屿可以开发利用。我们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还不成熟,需要全盘规划。”肖金成对记者说。
浙江目前完成以“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一核,即以宁波—舟山港海域及其依托腹地为核心,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
宁波—舟山港是全国货物吞吐量最大的组合港,依托深水岸线资源和港口优势,浙江将规划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基地、国际集装箱物流基地,同时配套发展新型临港工业、海洋新能源产业等,加强在原油、矿石、煤炭、粮食等重要物资储运中的战略保障作用。
在产业布局上,浙江“两翼齐飞”,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近岸海域为北翼,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温台沿海产业带及近带海域为南翼,与福建海西经济区接轨。“三圈”即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过增强现代都市服务功能和科技支撑功能,为产业升级服务。同时形成九个沿海产业集聚区,推进舟山、温州、台州等地诸多岛屿的开发和保护。
与此同时,浙江将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整体产业层次。目前正在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包括石化成套设备、潮汐能设备、海水淡化设备、核电设备、港口机械等,并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和海洋勘探开发领域形成规模,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要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海陆联动发展,建设综合实力较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空间配置合理、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据悉,浙江将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海洋开发,在温州、台州进行改革试点,清理不利于民营资本进入海洋开发的政策性障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之前一直被国有企业垄断的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石化工业以及海岸线、滩涂、小岛、海域等海洋空间资源的集中连片开发。
内与外:扩大国内需求,转变外贸方式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大宗原材料价格飞涨,国际上贸易壁垒也在不断增加,海外市场需求疲软,企业出口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全国人大代表、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庄启传说,只有将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并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代表、委员们表示,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外需不足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企业必须痛下决心,实现经济转型,使过多依靠出口拉动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经济。
“我国内需市场庞大,但日益高昂的物价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到境外购物。”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建议,对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降低关税,加大进口,将境外购买力转化为国内消费,让百姓购物更方便、更实惠。,就是实现以出口导向战略为主向出口导向战略与进口替代战略并举的转化,进而使出口
导向产业和进口替代产业互相补充、互相支持。所谓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进而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发展,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政府和企业是推进转型升级的两种不同的力量。从根本上说,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离开了这一微观基础,产业转型升级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现产业转型又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政府主要是创造、提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或环境。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变化的条件。只有两种力量结合,双方互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就浙江的情况而言,应对当前的挑战,确保浙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还是激发企业加快产业升级的动力。
第五篇:宣传思想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指导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总体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水平,努力为实现全区“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打牢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全街干部群众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实际,把学习宣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推进理论武装工作,促进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再创工作新局面。
一是抓好***中心组学习,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结合先进性教育,举办系列报告会,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和思想水平,争创优秀党委中心组。
二是继续推进理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做好理论宣传和理论普及工作。
三是结合“城中村”改造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人的思想状况,开展专题报告会和理论调研工作。
(二)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鼓舞和激励全街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而奋斗。
积极营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浓厚氛围,围绕“十一五”规划的启动,结合全街2006年经济工作,展示全街各战线的新举措、新成效,组织和策划宣传战役:一是以重点项目、商贸业、休闲观光业和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的经济宣传;二是以深化“清洁武汉、美化家园”活动,围绕就业和社会保障,整治“三违”等环境建设活动的宣传报道;三是组织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四是新、老典型的宣传报道,包括产业和企业、社会和社区、干部和群众的先进典型;五是建立完善新闻宣传网络、媒体互动网络,加大新闻宣传的反馈和协调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报道。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活动,宣传“十五”成就,展望“十一五”蓝图,有针对性地开展“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以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加强舆情信息收集和管理,实现“直报道”,及时掌握社会和网上的舆情动态,及早发现社会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努力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继续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讲社会公德、做文明武汉人”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过好民族传统节日的好风气。围绕“清洁洪山、美化家园”活动的深入开展,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综合整治工作,提升市容环境水平。做好新一轮的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推荐工作,积极完成区文明办交办的其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