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主人翁精神,建设和谐班集体
培养主人翁精神,建设和谐班集体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年级新生刚进入学校,既感到新奇,又感到陌生。老师这时要多关心学生,把温暖送到每一个孩子心头。关注他们的学习、身体、喜怒哀乐„„适时地指导他们熟悉学校的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尽快溶入到集体之中。迟到了,低声问个为什么;做错了事,走到他的身边提醒,这些小事,学生都会产生对你的尊敬、感激之情,使师生关系融洽。同时老师要创造一切机会加快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把握住第一次班会,让学生自我介绍。学生自己选用各种形式的介绍方法,达到同学之间解除拘谨,互相初步了解的目的。
二、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
认真参与学校每一项活动,如:课间操、清洁卫生、广播操比赛、歌咏比赛、运动会等。利用每一次有利的教育机会,培养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对集体产生好感,体现集体的精神风貌。形成爱学校、爱班集体、爱老师、爱同学的意识。要让学生关心自己的集体,热心为集体付出,必须先让学生在思想上接纳自己的集体。学生对自己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倍加爱护,这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对集体的感情。学生只有在内心真正
热爱集体,才会珍惜集体的一切。所以新学期开始,我就在全班征集班徽、班规,并贴在教室内醒目的地方。建立“我为班级添光彩”专栏,根据各组的综合考评情况在班徽下贴小红旗,每一学期期末评出优胜组,并给于奖励。各小组每周班会总结时,都急着看一看自己组所得红旗的情况,都希望自己小组能为班徽添光彩。班徽已成为学生们心中班集体象征,自己为集体做出的贡献自然十分高兴。
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能让学生分享到快乐。我布置教室、办班刊。我在黑板报上开辟了“每日名言”栏,让学生收集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名言,大家读一读,讲讲名言的意思。还开辟了“个人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书法和图画。让大家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也是一个十分良好的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方法。
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的最好契机,学生在活动中争先进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有利的教育。
通过活动,学生对集体的感情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学生关心集体也就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当这种行为不断被强化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学生自觉地关心集体的品质。
三、放权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有了得力的班委,你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在选拔干部时,要强调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责任心。要让全班同学选拔到既是集体期望的,又是自身满意的对象。班干部除设有常规的班委之外,还可以增设纪律监督小组、小组长、科代表、兴趣小组组长、卫生检查组长等。召开各类班干部会议,明确他们的职责;不定期检查工作,指导他们的工作方法;召开班会,让他们汇报工作情况,强化他们的责任心,接受同学们的监督。最重要的是要让班委大胆工作,让班干部在不同的舞台上充分行使自己的职责和权利。
第二篇: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还是不是企业的主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工主人翁精神应是一种什幺样的风貌?这种风貌产生的主要途径是什幺?本文将要探讨这些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一)理论与现实的悖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逐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时至今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在全国初步建立起来。改革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党一直在强调广大职工群众应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中去,但是,面临的现实却逐步变成了这样一番景象:
1、职工群众对“主人翁”一词表示反感,目前企业已很少再提职工主人翁精神。
如果说“工人是企业的主人”还能激发起五、六十年代工人的自豪感的话,那幺现在不仅不能激发出九十年代工人的自豪感,反而引起不少工人的反感。根据调查情况来看,企业职工认为工人阶级是企业主人的仅占0.5%,搞不清楚的占9.3%,认为不是企业主人的占了90.2%。其中有不少职工在调查问卷上写到:“现在还讲什幺主人翁?工人不可能是企业的主人!”。甚至有人用力写下“这是放屁!”几个大字。
当我们问起企业的领导,现在还强不强调职工主人翁精神时,绝大多数企业领导都说现在已不提什幺主人翁精神了。我们主要要求我们的职要遵纪守法,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用主人翁标准来衡量,如工人为厂里的技术改造、全面质量管理等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的人企业非常需要,但这样的人很少。
2、传统的主人翁理论与企业改革措施相碰撞。
自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可以说国有企业的每一步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都被“主人翁”问题所困扰。
1984年国有企业开始实行厂长负责制,一时间就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一长制”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大讨论。不少职工认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开始丧失了。
1986年国有企业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随后《企业破产法》出台,被优化组合下来的、破产企业失业的工人纷纷质问:工人是企业主人,为什幺要让主人失业!
90年代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落实企业自主权,企业厂长的权力越来越大,职工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一位署名“伊群”的女工,以“一个主人的困惑”为题,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写到:“厂里的事既然厂长说了算,干吗要号召我们做主人翁?”她的发问不能不说是代表了“一群”青年工人的心声。
3、在理论界,对职工主人翁地位的认识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传统的“主人翁”理论与现实的悖逆,必然引起理论上争论。在理论界,有人坚持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措施提出了质疑。如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蒋一苇先生,生前曾抱病向党中央呼吁:新出台的许多改革措施,有意无意都把职工推向类似雇佣者的地拉,力请党中央调整改革的措施;另外也有不少人主张否定“主人翁”理论,因为传统的主人翁理论确实与改革的措施发生了强烈的碰撞。1993年国家某课题研究组,在向党中央呈送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主人翁理论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大阻力。
面对传统的主人翁理论与现实的悖逆,面对广大职工仍困惑于主人翁问题上,我们应当冲破思想的牢笼,对主人翁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
(二)中西文化的反差
正当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为“职工还是不是企业的主人”这一问题所困惑时,西方的美国管理界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为主人翁精神欢呼、喝彩!
1985年企业文化新潮流掀起的四重奏之一:《寻求优势——美国成功公司的经验》一书作者汤姆·彼得斯又推出该书的续篇——《赢得优势——领导艺术的较量》。彼得斯在《赢得优势》这本书中说:“我已不满足《寻求优势》一书中所介绍的信任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观点,而是要进一步使这里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主人翁,人人都成为企业家。我要为主人翁精神大声欢呼、喝彩!”。他还用了大量的事例阐述了一个黄金法则:只要你把所有的职工都看成主人翁,职工就会把公司看成自己的。他们就会主动地为公司尽心尽责。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把职工当成“工具”,你得到的只能是一群士气低下、消极怠工的“笨蛋”。更令人惊奇,也叫人欣慰的是,彼得斯说“主人翁”一词是他从中国找到一个很好的提法。
当然,西方美国彼得斯的主人翁理论,只是要把职工看成企业的主人,努力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企业家,与我们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主人翁理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他毕竟从我们的主人翁理论中获得了启示,并成功地运用到了企业管理之中,推动了西方企业文化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近十年来,中西企业文化上出现的这一反差,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幺曾一度引起中国工人阶级自豪的“主人翁”一词,在中国改革开放形势下,逐渐失去了光彩,却赋予了西方企业文化以新的内核,为西方的企业文化增添了光彩呢?
二、缘由的剖析
我们的主人翁理论为什幺会与我们的现实相悖逆,为什幺她又在西方的企业文化中开了花?对此似乎无法作出回答,或者基于某种顾虑不敢作出回答。其实原因并不复杂,顾虑也没有必要,存在的一切总有其必然性。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到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就可以找到这种悖逆、反差的缘由。
(一)把“主人翁”高度抽象的政治内涵,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职工应有的主人翁精神简单地一致起来,忽视了企业的管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国家的主人,是国有企业的主人,也是其它在中国境内私有、外资企业的主人。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一高度的政治内涵,简单地运用到具体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去。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称得上企业宝贵财富的主人翁精神。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一种敬业精神。社会主义企业的职工,在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一个企业的职工能否以主人翁姿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是这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反映。我们应当在企业管理中去深入研究职工主人翁精神问题。
在政治上具有平等地位的劳动群众,一旦进入到某一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后,就要强制性地接受社会分工的需要,在一级管一级的管理体系中,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上下等级关系,大多数劳动群众都是处于一种被管理者的地位。因为凡是有共同劳动的地方,必然有一个指挥,而且只能是一个指挥。作为国有企业不可能全国人民都去指挥管理企业。企业的厂长、经理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面负责,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
在一级管一级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不管厂长(经理)与广大职工群众的关系理解为平等还是不平等,是互为“主人”还是互为“仆人”,处于被管理者地位的广大职工群众,其责任、权利、义务都要受到岗位的限制,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般处于一种压抑、不能充分发挥的状态。如果管理者不善管理,职工的合法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都容易受到伤害,其工作积极性,包括从政治上主人翁地位激发出来的政治责任感,也极易受到挫伤。然而,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取得成效,又必须依赖每一个职工在各自岗位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在知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的现代社会中,广大员工是否具有工作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已成为影响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因此,正是由于一方面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容易受到
压抑;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又依赖于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这样一种矛盾体中,调动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就成了企业管理这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不能只是一种单纯的政治热情,更不意味着人人可以随意做主。应该是在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劳动者各自的岗位上,在一级管一级的分级管理体系中,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的一种最佳状态。是一种尽心尽责的工作态度,是一种敬业精神。只有这样的工作态度,才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所在;只有这样的敬业精神,才称得上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这种主人翁精神在政治上难以“封”出来,在经济上也难以“落实”出来,关键要靠企业的管理者们去长期的“培养”出来。所以,“主人翁”一词虽然来源于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但不能简单地认为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一旦确立,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就会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与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职工应有的主人翁精神简单地一致起来。
(二)从“主人翁”高度抽象的政治内涵中,机械地引出的种种定义,客观上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由于把“主人翁”高度抽象的政治内涵,与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职工应有的主人翁精神简单地一致起来,必然机械地派生出许多模糊不清的定义。
一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决定了社会主义企业由职工群众说了算”。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决定了社会主义企业由职工群众当家做主,这是正确的。就象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是通过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等政治制度以及民主法制制度来体现的一样,社会主义企业由职工群众当家做主,也是通过党的领导、职工代表大会等政治民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来体现的,它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企业由本企业的职工群众完全占有,生产经营由职工说了算,人人可以做主。“厂里的事既然厂长说了算,干吗要号召我们做主人翁?”的说法,就是“我们是主人,企业由我们说了算”的翻版。
二是把单纯的政治热情,当成企业职工应具有的主人翁精神。“工人阶级是企业的主人”这一口号,的确可以激发出广大职工群众的政治责任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政府机关的附属物,党叫干啥就干啥,干部职工齐上阵,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可以使职工干劲冲天地“抓革命、促生产”的话,那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企业日益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从政治上激发出来的单纯的政治热情就变得简单机械了。
三是“进了企业门,就是国家的人”。把主人翁地位与一次分配定终身、铁饭碗、大锅饭等同起来。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面对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自然要得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消失了的感叹。这种主人翁地位的错觉,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桎梏。四是简单地把“企业职工是否真正是企业的所有者”,作为职工是不是企业的主人,以及要不要提倡主人翁精神的判断标准。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我国,决定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是国家、企业的主人,这点是不容置疑的。虽然我国的国有资产不归某个企业的职工所有,但不能由此得出“职工不是某一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职工就不是主人,就不要提倡主人翁精神”的结论。我们要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出发,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判断是非标准出发,来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来大力提倡和培养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三)企业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是造成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的真正原因。
要使广大职工群众树立起主人翁精神,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国家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制度,更直接取决于企业内部的微观管理水平。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单纯地认为,只要将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在经济上得到“落实”和“保障”,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就会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总是在主人翁“地位”的“落实”、“保障”上折腾来折腾去,几乎遗忘了企业管理——这片主人翁精神植根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的企业主要是走的一条靠投资、上规模的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路子,不注重管理,不善于管理。
因此,有些企业的领导,管理方法简单生硬,只会以罚代管、以包代管,造成了职工士气低下;有些企业领导,不尊重职工、不关心职工,把职工当成简单的工具使唤,更别说把职工当主人了,极大地挫伤了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个别企业领导,利用“主人翁”一词欺骗职工群众。在企业困难时期,就大说特说你们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与企业同命运共生存,不要讲报酬。当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拼搏使企业效益有所好转的时候,有些企业领导就忘记了职工,只顾自己捞好处,使职工不仅是在经济上遭受很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在身心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受到了愚弄,激起了职工对“主人翁”一词的反感。
所以,造成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造成职工对“主人翁”一词反感的真正原因,不是由于企业的三项制度的改革,而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管理上,经历了以泰罗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学派、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和行为管理学派以后,八十年代已进入了企业文化阶段。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们从我们的主人翁理论中获得了启示,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推动了西方企业管理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就是为什幺在八十年代,“主人翁”一词在西方企业管理中得以出现的原因。
三、培养职工主人翁精神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目标作出了战略规划。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我国工人阶级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要唤起和培养广大职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一方面在国家的宏观管理上,要通过政治、经济、法律、舆论、行政等手段以及必要的组织措施,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切实保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以有利于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微观管理上,一定要注重唤起和培养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一)企业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者本身就是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首先自己要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领导,只有以主人翁责任感对待国有资产,才能真心真意地依靠工人阶级。企业的管理者要将企业发展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树立一种“在对社会的卓越贡献中,得到自己应有的经济回报”的经营思想,使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与自身经济效益一致起来。与此同时,通过自己一言一行,把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去感染企业的每一个职工,使职工能看到自己所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意义,看到自己工作的社会价值,从而激发起主人翁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抛弃打工赚钱的“雇佣”思想。
(二)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江总书记在与中国工会十三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在国有企业实行职工群众的民主管理,同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一样,都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创造。在开展企业的各项工作中,职工群众的民主管理只能加强,不能有任何削弱。”因此,只有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广大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才能使职工主人翁地位在企业中得以具体体现。
(三)下大力气培养训练职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职工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仅仅靠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已远远不够了,必须把企业当成培养人、塑造人的熔炉,下大力气去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职工队伍。要唤起和培养职工以主人翁姿态去敬厂爱业、勤奋学习、钻研技术、努力工作。要统一职工的思想、规范职工的行为、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使企业职工成为训练有素的“四有”新人。因为,没有理想、没有道德、没有文化、不守纪律的职工,不可能有真正的主人翁精神。
(四)进一步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强有力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要培养出职工的主人翁精神,还要形成一种让职工认为企业是“自己的”,工作是“自己的”,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等制度,直接关系到企业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影响着企业职工劳动积极性的发挥。企业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群众,遵循公开、平等、公正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搞好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等制度的改革,形成一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胜劣汰、能级相称,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形式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使职工真正认识到,工作是自己的,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从而极大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企业的改革和生产经营中去。
(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说是一门用什幺样的指导思想、精神、原则、方法培养人、造就人、办好企业的学问。现代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树立起“以人为本”价值理念体系,在完善制度文化基础上,注重表层文化建设,以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加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我国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再次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熠熠生辉。
第三篇:培养企业主人翁精神
培养企业主人翁精神 倡导员工奉献意识
——《新主人翁管理》读书心得体会
“当企业每一名员工都能用主人翁精神工作时,我们的企业将成为和谐企业、效率企业。”学习了《新主人翁管理》之后,心中豁然感悟,由于受近年企业改制和社会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现象的影响,雇佣的打工心态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包括一定层次管理人员在内的企业员工,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缺失,并相继导致奉献精神、责任意识、集体观念的淡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那么作为一个企业,培养企业主人翁精神,倡导员工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是一项势在必行而又迫在眉捷的工作。《新主人翁管理》和《新主人翁精神》这两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积极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探索思想管理,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一是盘点员工实情,掌握思想现状。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生产力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无论什么样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都要依靠人来操作、去实现。离开了人,企业管理和先进技术的实践就无从谈起。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人的潜能,才能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思想工作和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在于人,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了,才能实现两者的协调和统一。我们煤矿企业也是如此,要了解掌握人的思想状况,努力把握队伍变化的新情况,职工思想出现的新问题,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每一个个体都有所了解,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技术特长,了解他们的人生态度,只有认识人、了解人,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好思想引导。对每一名职工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做好一切工作最必要的前提。
二是探索思想管理,激发主人翁热情。对人的思想管理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特别在是当今社会不同性质的企业用工制度并存的情况下,职工存在的“打工”心态,导致了工作不负责任、自以为是、消极被动等,不同程度的主人翁精神缺失,直接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为煤矿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多隐患。针对这样的现实,管理者就要认真分析职工各种心态的成因和类型,对症下药地去研究、探索适合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方法,要从根本上去解决职工思想上存在的主人翁意识缺乏的问题。怎样引导员工树立“主人翁精神”呢?《新主人翁管理》理论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论老板还是员工,投入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回报。老板和员工只是投入的资本不同,要求的回报也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既然有了资本的投入,那你就是股东,就是主人。《新主人翁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积极性。书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向我们揭示:有主人翁精神的人,职业生涯的成功就有了基本的保证;没有主人翁精神的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就缺少了根基。时代呼唤主人翁精神,企业需要主人翁精神,有理想、有志向的员工也需要主人翁精神。
三是注入关爱情感,凝聚企业力量。企业关心职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企业温暖和凝聚职工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关爱员工不能单纯的只是在物质上给予帮助,而要在思想上给予帮助和引导,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上给予扶持,引导他们做企业的“傻”员工,《岗位主人翁执行手册》中透彻的分析让我们看到,只有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的“傻”,才能获得投机取巧、得过且过的“精”员工得不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而自作聪明的“精”员工,到头来也是“精”一时而“傻”一世。
二、定位主人位置,唤醒感恩之心,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
一是引领向上思想,树立正确的感恩心理。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给了我们知识,谁给了我们工作呢?不容置否,是企业,是企业给了我们可以在社会中立足并稳固发展的物质生活,让我们充分地享受经济独立所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满足更高层面的消费生活。虽然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商业交换的关系,但相互之间同甘苦、共患难,共同营造着一个“社会家园”。在充斥着激烈竞争和无情淘汰的当今社会,是企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立足的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能进而发展自己、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舞台。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领导的培养、信任和重用之恩,感恩企业让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一步步的成功。
二是树立责任意识,高质量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在企业中,无论是一线生产职工,还是哪个层次的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有了责任意识并不是就有了主人翁精神,但主人翁精神必须具有责任意识。“岗位主人翁精神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用心培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用心呵护。”责任意识也是如此。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多方面去思考,包括安全、质量、工作进度等,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积极、认真和奉献、创新等。对待工作要尽善尽美、尽职尽责,才能高质量地干好自己的工作。
三是摆正自身位置,争做岗位主人。员工的忠诚是企业的幸福,作为员工理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忠于企业,奉献企业,否则对企业将是一场灾难。人生本来就是要做事的,是要有所作为的。身为企业员工,能否把事情做好,态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态度决定一切。那么究竟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做事呢?读过《致加西亚的信》这本著名小说之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忠诚、敬业和信用。企业职工要学习小说主人公罗文的敬业精神,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工作中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务,最终把信送到加西亚的手中,完成看似简单却充满了重重艰难的神圣使命。作为企业员工,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什么样的境况,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要在内心充满使命感,这样才能全力以赴地完成肩负的工作。
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股东的心态,做岗位的主人。要时刻提醒自己,努力的最终受益者是自己,这也是树立主人翁精神的基本思想——享受素质分红,走上职业发展快速通道。
三、创造和谐氛围,营造宽松环境,保持企业人力资源增值
一是获取人力资源,促进技能更新。“人们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体能等人力资源,随着时间的延续,会自然衰减”。那么,如何让我们的人力资源保持良性发展,更好地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阻止人力资源衰减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使用。只有让知识、经验、技能、体能不断被使用,才可能预防其衰减。”企业要采用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使员工不断获取新技术,在更新旧知识的同时,不断补充和充实新技能,使人力资源的获取量大于人力资源的自然衰减量,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二是掌握员工情况,合理分配资源。企业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管理者在资源分配上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让他们从事适合自己专长和能力的岗位。员工只有在适合自己技能和特长的岗位上,自己的资源才能得到最有效的释放。
三是以主人翁的心态,发挥资源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但一个人拥有了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并不是财富,而是如何让这些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把担负的工作做的尽善尽美,这就需要具有企业主人翁的心态。“以主人翁的心态做事,就要保质、保量、保期地完成岗位任务。”“只要做好该做的,就能得到该得的”。这是新主人翁精神的哲学理念。企业要努力培养员工的这一信念,而绝不能让员工丧失这一信念。要对业绩优秀的人给予鼓励,对素质高的人给予重用,对追求创新的人一个舞台,对不计得失的人足够的弥补,让他们付出有回报,奉献有激励,追求有收获。书中小D的经历启示我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遇的大门是为有准备的人敞开的。只有树立主人翁精神,以主人翁姿态去工作,企业才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员工才会得到理想的进步。
《新主人翁管理》和《新主人翁精神》这两本书,以即连贯又独立的小故事,用深赋哲理的文字,讲述了小D以及几个不同工作态度、不同工作责任心的社会人物在公司工作的种种情况,经过几年的奋斗、发展、竞争,最后,吃苦耐劳的“傻”员工不断受到提拔重用,而投机取巧、见利益就上,有责任就推的精明员工最后也是精明一时而傻一世。两本书哲理性、故事性、可读性以及启示性非常强,对管理人员加强职工队伍管理,对员工如何培养主人翁精神有很好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企业的兴盛,需要我们每一位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企业的兴盛,需要我们每一位员工对企业的无限忠诚,企业的兴盛,更需要我们每一位员工无私的奉献。让我们用丰富的情感,崇高的道德,饱满的热情,与我们的电力事业一路同行。我们电力人的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企兴我荣、企衰我耻!
很多人在工作时,常常认为自己是为老板工作,只是来打工的,如果我们也有这种心态,工作是永远做不好的!
公司就好比一条船,我们每个员工都是船员,只有我们大家一起同舟共济,才能乘风破浪,无往不前!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就像一艘船要破浪前进需要全体船员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一样。
当船只遇到风浪时,我们就弃船而逃。那么是何等的可怕的事情!船可能会沉没,在茫茫海上逃生的员工也可能藏生大海,只有每个船员都听从船长的指挥、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将船只转危为安,是唯一的出路。
员工也是企业的主人,公司的兴亡不仅和公司里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还维系在公司的每一位员工身上。上了公司这条船,就必须和公司共命运,必须和老板同舟共济。
当我们上了公司这条船后,就要明白这条船的命运和我们是联在一起的,它的兴衰荣辱都与我们休戚相关。而不能抱着企业的事情是老板的事情,我只是来打工的,与我无关!我们一定要树立主人翁的责任心和责任感,那样我们做事时,才可以满怀热情的去工作,去享受工作的快乐!同时也能最大的为公司谋利益同时自己也能得利。这才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而应该把公司看作是自己开的。自己的事业生涯,只有你自己可以掌握。不管什么时候,你和老板的合作,最终受益者还是你自己。”这是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在演讲中提出的建议。
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服务的组织看成是一艘船,一艘自己的船,这样你才会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主动、高效、热情地完成任务,用心去打造属于自己的“船”;还要将你的上司、同事看作是和你同舟共济的伙伴,你们是一艘船上的合作者,而且只有每一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艘船才会前进。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将和这艘船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与船同生死、共命运。所以,你不但要为你的船贡献自己的全部能力,你还要保护你的船,不让它在中途抛锚。商场如战场,在商战中,我们每个人都好比共同作战的士兵,只有相互配合好了,才能打赢一场战争,才能取得胜利。如果相互之间有私心杂念,那么,必败无疑。这是一条所有的军人都知道的定律,所以我们在工作中的,每个员工也要像战斗中的士兵一样,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我们才能无往不胜,战无不利。
我想,当我们每个员工都高度发挥了主人翁责任感,将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将它看成自己提升的平台,努力工作,既让企业不断壮大,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回报。
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在工作中,有了责任感,我们就能够主动去思、主动去想问题,主动去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最终获得圆满的结果
第四篇:新形势下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和谐班集体
近年来我国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一词我们耳熟能详。和谐发展的人是由和谐的教育产生,和谐的教育归根到底在于和谐的班集体建设。在教育越来越重要的新形势下,如何建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首先,应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班主任应让学生明白:我们在同一个班,就像一个家一样,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大家要相亲相爱,团结互助,一起努力。班主任应主动关心学生,对学生嘘寒问暖,积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等。要多跟学生一起玩游戏,多亲近学生,了解学生们更多信息。这样,孩子们会觉得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亲人,从而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班主任还可以根据教室的特点,以及学生们的意见,让大家一起布置教室。教室里放置学生们自己种植的花草,墙上可以张贴学生的照片、绘画作品、手法作品、手工作品等等。这样,是学生们觉得布置得不仅仅是一个教室,而是一个温馨的家,而且还会促使学生们自觉爱护公物。
其次,应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其和谐发展。学校每学校都开展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班主任应利用学校开展的活动,结合班上的日常学习,让班级有一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我们利用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和班干部在上课前组织诸如讲故事比赛,古诗朗读,名言背诵。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增强审美情趣。在传统文化的的熏陶中,让孩子们更爱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美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等等。班主任还应注意让这些活动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团结的精神。这样,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了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群体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增进了教学效果。
二,建立一个协调统一的班委
班委是一个班级的“龙头”,一个协调统一,凝聚力强的班委对良好班风的建设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首先,班委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民主。班委作风要民主,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班委应经常听取同学们的意见,通过开班会等形式创造条件,让同学们发飙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2、应有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班委应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带动全班同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否则,整个班级将会成为一盘散沙,班集体就无法凝聚。
3、要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班委应该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扬长避短。
其次,班主任要建立规范、合理、适用的班级管理制度。规范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合理要求体现公平公正,适用要求必须要与办理的情况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应该交给学生们一起讨论,虽然学生们的讨论不见得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不会对老师提供的管理制度有较大改动,但经过大家的讨论和认可,学生更容易接受,更会认真遵守,而不会认为是老师强加的以至于排斥。班主任还应利用机会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或
褒或贬。该肯定的给与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及时否定,给与批评瑜教育,从而形成扶持争气,阻止不文明的良好班风。
三、建立友爱、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集体由人组成,班级建设归根到底在于人。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友爱、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和谐班集体的建设起了重大作用。因此,应注重协调这些人际关系。
首先,要协调好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一个和谐的班级离不开科任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在班级刮泥中,应重视科任老师的教育功能。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学习成绩能否提高,跟科任教师队伍是密切相关的。班主任应总揽全局,跟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使其能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真更让其感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从而是他们不会只盯着一门学科而对班级发展的整体不在意。班主任还应有效化解任课老师之间的矛盾,不能顾此失彼。
其次,要协调好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若学生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老师会成为学生的促进者、鼓励着、帮助者是不可能的。班主任应主动协调任课教师跟学生的关系。科任老师与学生的交往多限与课堂,似的他们的关系比较单一,班主任应从培养感情这个角度出发,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两个方面协调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及时跟任课老师沟通,主动与之交流本班情况,如班上的总学习情况,某些学生的表现,班干部配置等等,以便科任老师对本班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计划。还应发
挥科代表与科任老师之间的桥梁关系的作用,积极向老师反映情况。还要在学生之间树立和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努力要学生多了解一下任课老师。此外,还应加强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感情沟通,班主任应利用机会,比如邀请科任老师参加本班活动等,从而曾几时科任老师的班级认同感。
再次,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孩子们在一起总会有些矛盾,班主任应及时究其原因,用适当的形式化解矛盾。在和谐班级建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的能力,班主任应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熏陶教育等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只有协调好这些关系,班集体才能团结一致,和谐进步。
总之,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追求和谐是教育的需要,班主任是和谐班集体的缔造者,在实际工作中应适应时代的需求,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创造适合自己与自己班级的途径。
第五篇:培养企业主人翁精神20130828
培养企业主人翁精神--负责学习奉献节约成就--献出自己所
有的,就能得到需要的!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能得到该得到的!岗位主人翁成功密码18条
第一条 通常有一个规律,工作难度越大,背后隐藏的知识,经验,技能就越多,一旦完成这样的工作,积累知识,经验,技能的机会当然也就越大。
第二条 当有人偷懒时,该做的工作没有做时,或者领导考虑不周,该分配的工作没有及时分配到时,或者你眼睛好使,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工作时,请你不要迟疑,马上扑上去把它做好,至于做完后有没有报酬,先别管它,因为做这些工作最重要的是能够使自己的人力资源增值,做的越多,增值越多。
第三条 你的人力资源的持续增值,就使你有了不可替代性。
第四条 以主人翁的心态做事,就要维护企业形象,保护企业利益,遵守企业制度,领会企业理念获得自我价值观好人企业价值观的最大平衡。
第五条 以主人翁心态做事。就要保质保量保期地完成任务,要做到这些,有一些具体的技巧,比如主动工作,不要被动等待,承担责任,不要逃避推脱,追求卓越,不要敷衍了事。寻求办法不要强调借口。
第六条 当完成任务的条件已经具备时,那就马上行动,任何拖延都是浪费。因为时间是最重要的资源。还要勇于创新。经常想是不是还能更好,是不是还能更高?怎样才能超越自我,怎样才能超越他人?持续追求,才能不断超越。
第七条 当完成任务的条件不成熟时,尽可能多的整合与利用组织现有的资源,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确保任务的完成,主人翁精神的楷模-----铁人王进喜有一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永远也不会过时。
第八条 在组织没有更多可利用资源,但是任务又非完成不可时,自己想办法完成。可以从领导那里寻求支持,但是,永远不要为完不成任务找借口,记住我们的榜样罗文(至加西亚的一封信)。在这种情况下硬是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第九条 在任务确实艰巨,唯有办法完成,需要后人继承才能完成时,尽全力为继任者创造有利条件。哪怕把有关的信息,知识,经验,教训与他们分享,也是对他们和自己的莫大的帮助。
第十条 要有补位意识。当工作安排中出现一些空挡时,你要能及时补位。
第十一条 了解空挡,通过你的建议或亲自努力,采取措施让空挡不在出现,即提
前意识。
第十二条 锻炼补位能力。
第十三条 替位意识。无法履自己责任时,要具有主人翁精神,挺身而出,主动做
好工作,并准备好为此承担责任。
第十四条 具有过硬的素质,正确理念,科学知识,高超技能,丰富经验,所以,时刻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第十五条 只要发现对公司不利的事,就积极干涉使之往公司有利的方向发展,只
要对公司有利的事,就积极参与与促成。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公司之后。
第十六条 全面消灭主人翁精神的敌人。
第十七条 主人翁敌人名单:拖延,拖拉,应付,懒惰,贪婪,马虎,浮躁,推卸,推诿,推脱,借口,理由,明天,下次,以后,低效,埋怨,迁就,被动,草率,冒失,缺位,错位,本位,麻木,计较,糊涂,糊弄,疏忽,大意,松懈,麻痹,怕麻烦,怕担责,怕吃亏,不小心,无所谓,得过且过,不求甚解,一知半解。
第十八条 你应该记住主人翁家族成员名单,多与他们交朋友,工作中多情他们帮
忙,那么你会快速成功,你所在的组织也会快速发展,社会也会更加和谐。主动,积极,责任,承担,行动,认真,大度,补位,替位,奉献,创新,追求成功,永
不言败,不贪图名利,全身心投入工作,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优秀员工十条标准
1.2.3.4.替领导分担,而不是让领导担心。想尽办法完成任务,而不是找理由找借口推卸责任。时时刻刻找问题,找办法,而不是没问题,没想法。给领导汇报工作能够提出思路办法,而不是只提问题,提要求,叫领导出解决
方案。
5.每天向领导汇报工作,让领导知道你的工作想法,便与让领导知道怎么去支持,配合工作。
6.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主动汇报,而不是总让领导追问。
7.遇到困难无法解决,要及时的汇报沟通,而不是不说不做。
8.正能量强,积极乐观的赞美公司和领导,使公司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9.积极相互学习和帮助,使大家共同进步。
10.领导在与不在都一样,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