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一、调整自身心理机制,作好思想准备
随着班主任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求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面对班级和学生,而且为了群体管理的需要,常常要求学生按照某中规定去做。首先,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应该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很多非正式场合,我们没有必要(也很难)让学生整齐划一。学校毕竟不是军营,对活泼可爱、富有朝气的学生,我们在强调共性的同时,更要接受他们的个性,而且要给予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其次,在管理学生,尤其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可以适当淡化问题严重性。因为,中学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等迅速增长的时期,因此而引发的一些让老师烦心的问题,实际上都是这个年龄特征所表现的普遍性的生理或心理现象,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我们除了进行一些必要的疏导之外,没必要诚惶诚恐,更无须对某些行为劈头盖脸地猛批。除非紧急情况,否则让自己冷静下来后再做处理,或者对事件进行冷处理常常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二、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强化学生自我管理
首先要想办法让学生乐意去做班干部。让他们觉得担任班干部是个很难得锻炼机会。班主任不仅要经常与班干部沟通思想,提升他们的觉悟,而且对一些组织能力强、品学兼优的班干部,要帮助他们组成团结而有威信的班级领导核心,并在班级当中树立他们的形象和威信。班主任对班干部要有信任的态度,让他们对班级的事务畅所欲言,懂得自己的职责又能协调与其他班级干部的工作,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其次,要让每个岗位的干部知道要做什么,以及如何把本职工作做好。一方面,班干部的职位不能让他只挂个名不做事,要让他们有事可做,不能让他们长期闲着,否则就会养成惰性,失去他的领导作用。
第三,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不仅班干部的任免要民主,而且要对班干部的工作加以集体评价,每一届班委期满,就组织全班同学对每个岗位的班干部进行民主评议,诚恳地指出他们的工作优劣得失。在评价班干部的时候,特别要顾及小干部工作的重要性。
三、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营造一个理想的班级氛围,班主任的工作是大量的,它不仅要求我们班主任自身要有良好的素质和休养,较强的协调能力,而且还要懂得既会在较高层面的思考,又会把具体事务细节处理恰当。
要善于发掘学生中偶发的亮点,树立正面榜样。
心理研究表明,同龄人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影响比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还大。所以,班主任要注意在同学中发掘他们的亮点,而这些亮点往往在不经意间闪现,如果不细心观察,难以被察觉。所以,我们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特别要在活动中去发现。
第二篇:浅谈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浅谈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姓名: 马化民
单位: 叶县仙台镇大李庄小学
内容摘要:
一、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树立班级集体主义精神
二、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三、借助校内外教育力量,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的三边教育
四、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五、开展经常性的班级教育活动
六、力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关键词:教育
培养
管理
班集体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也是良好的班风的创建者。因此班主任的素质对于学生来说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的直接影响力。受社会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小学生并不是纯朴天真,而是令教师对其难以管理。然而对学生管理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未来人的培养,关系到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否得到正常开展。所以我在接任的每个班级首先就抓好班集体的管理工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我多年的工作实践,现将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感受浅谈如下:
一、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树立班级集体主义精神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促进少年儿童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是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条件,也是使班级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
工作中,我十分注意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对一个散沙似的班集体,教师不要去责备学生,而是先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然后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调动学生主人翁精神。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大胆发言,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之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为集体争光。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将代表着全班、代表着整个集体,使每个学生明确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后,教师就组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让每个学生发言:“想把自己所在的班集体定位在一个什么位置”进行讨论;然后针对学生自己的实际说出自己的心声:“你打算怎样维护和帮助整个班集体建设?”师生共同讨论,群策群力,制定出一个低、中、高循序渐进的奋斗目标,让全班中每个成员都凝聚在一起,共同去完成目标。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与求成,而要分期分批完成,鼓励有进步的学生先达目标。对于那些后进生不要责备,让他们一天比一天有所提高,接近目标就行。
二、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制定出了完整的奋斗目标后,就要有一个检查与督导机构,由教师工作特点决定老师是班级的全权指挥者,对所有事情全部包干。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在师生有共同奋斗目标后,教师不再是指挥者,而与学生同样是目标的实施者,检查与督导的功能就交由班委与学生共同去检查与完成督导目标的完成情况。
这时,班集体中就要组建一个健全的班委。选择班干部时需要一个了解过程。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选择干部。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设计班级板报、布置教室、开展文体活动、参加公益劳动、召开主题班会等活动,从中发现并选拔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班干部。选定班干部后,班主任就要针对每个干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的培养,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尽快地提高。在工作上,班主任不仅要根据每个小干部的特点,分配给他们适当的工作,还要在工作方法上给予具体指导。班主任对待小干部,既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又要看到他们的不足。当小干部犯了错误的时候,要及时予以批评、帮助,切不可放任不管或姑息袒护,否则,会失去广大同学对班主任和小干部的信任,也不利于小干部的成长。班主任不仅要重视小干部的教育和培养,还应注意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个同学都得到担任社会角色的机会,受到锻炼。如,“卫生角”主任、图书组组长、板报编辑、路队队长等。班委会要实行轮换制,以使更多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集体主义思想和竞争意识。
三、借助校内外教育力量,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的三边教育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是一种单项的“培养”活动,这样遏制了学生的发展。工作中,我倡导“教师式的学生与学生式的教师”,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师生双方经常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求得新的发展,以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由学生在校时间的限制,许多学生在校非常遵规守纪,但回到家中却不十分听话守规矩,特别到了社会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显得更调皮捣蛋,据这一特殊现象,我针对学生在校中自立的奋斗目标,把它反馈到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名之士心中,与他们沟通、交流意见。
通过我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学生入学求知积极性高涨,学习气氛活跃。自我管束能力加强,使教师的工作从繁杂琐碎之中脱离出来,安心教书育人。
四、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能使每个学生心情舒畅、愉快,都积极投入班集体生活之中,使班集体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因此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调动全班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建立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主要靠班主任在集体中的导向作用,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创造性的劳动。
班主任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平易近人、可亲可敬,学生就会乐于接受班主任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师生之间情感建立起来,就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奠定基础。班主任要努力倡导同学之间建立团结友爱的关系,只有这样,同学之间才能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气氛。这样,不仅会增强班集体自我教育力量,还会大大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五、开展经常性的班级教育活动 开展经常性的班级教育活动是培养班集体的重要途径。经常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各项活动,使班集体富有吸引力,凝集力。活动是班集体生命力的依托。活动越丰富精彩,班集体越团结,越朝气蓬勃。班主任应在课外或校外组织小学生开展文体或科技活动、参加必要的集体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小学生在参加班级的共同活动中,可以密切相互之间的交往,增进团结和友谊,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亲自探索、亲自实践以发挥自己才能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活动中可以使他们得到欢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六、力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教育就是培养人,培养人决不是一日之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学生树立一点好的风气和培养一些好的品德,需要经过反复的提倡和引导;要使学生有质的突破,先得有量的渐变;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独立的、有意识的人,他们的进步与成长不是绝对稳定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复和变化,这一切不但需要时间,尤其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坚持。因为所有的爱和道理,良好的制度,妥善的方法,模范的行动,如果只有一阵风,不付诸实行,不坚持到底,那么一切将等于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的又一基本方法。
总而言之,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上只是我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上的一点经验,教育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多学习,多研究,进一步提高班集体管理工作的领导艺术,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第三篇:浅谈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浅谈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青州经济开发区徐集小学
闫 霞
今年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我满怀信心的一定要把这个班级管理好,而且我很自信,学生一定会和我成为朋友,并且一定会很听话的。可是事与愿违,这个班乱哄哄的,学生也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听话,一会儿有孩子打架,碰着这了,磕着那啦!一会儿又有孩子来报告,某某学生什么东西丢啦„„哎呀,我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啊,怎么办呢!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
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为了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我根据自己的做法,略谈几点,望各位同仁赐教:
一、选拔班干部,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一个好的班集体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因而选拔优秀的班干部至关重要。一接任这个班级,我们班就对班干部进行了选举,五年级的孩子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所以采取了选举的办法,让学生们选出自己认为能带领好班级的学生,此次选举很成功,票数比较集中,极个别的票数在2—3票,说明班干部的人选学生们都很认可。学校组织一些活动,如主题班会、手抄报、墙报等,都要把班干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他们分工,让班干部都
明确自己的职责,各负其责,带领同学有序开展各项活动。我在其中只是做个引导者,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谈一谈得失,为以后再搞活动积累经验,在班级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好的一方面,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二、纪律委员的选择
除班级原有班干部队伍外,我决定每月由五名名同学担任纪律委员,周一至周五,每天一名!这个学段的学生自律能力很差,因此要求纪律委员对班级同学一天的表现跟踪督促,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纪律委员轮流上岗,第一个月的纪律委员由班委同学担任,因为班委同学比较负责,起到一个带头作用;而第二月的纪律委员是同学们主动提出来的,要争取锻炼机会,主动为同学服务。目前已经是第三批纪律委员在管理班级,这一批纪律委员中多数是主动要求的,还有个别是我指定的。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三批纪律委员的本身素质是自上而下的,但
是管理和总结的水平却越来越高,因为后来的纪律委员每天都能从前面的纪律委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如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总结的技巧等。
三、爱孩子,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爱是教育的基础,我们要用爱心来感化学生,关心爱护他们。作为班主任,要了解每一个孩子,给孩子公平的爱。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多花时间去照顾每个孩子,与他们交流,和他们成为朋友,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是个很容易亲近的任,这样他们就会听话,就会改点自己的坏毛病,养成好习惯。
我一接这个班的时候,就让孩子们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养成二十条》,孩子们不仅牢记在心,并且付诸于行动,孩子们个人的卫生,个人的书桌,校园的卫生,班级纪律等都维持的很好,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
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 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
以“小红花”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3、建立互助组:
以互助小组、1+1小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
4、奖励和批评: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四、善于表扬,巧妙批评
“没有规矩,哪成方圆”是对就是对,是错就是错,对的要奖励,错的就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惩罚。现在的课程改革,教师不敢对学生说“不”了,只怕这样伤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不过这样的做法就比较偏激了。人追求完美是对的,但人无完人,何况是孩子,关键是犯了错误就必须得到教师引导而有所改变,每次犯错误应该都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一个脚印,孩子的成长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脚印组成的。
五、多和家长沟通交流
我们要做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目的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的效果。现在不是有个公式5+2大于7的说法,也就是说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其教育功能要远远大于七天的教育,现在我们都面临着5+2=0的危险,有些家长由于受到社会功利性的影响,也把一些消极的思想毫无顾忌的传输给了孩子,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 的不一致。特别是在农村5+2=0的现象更加严重,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与家长多联系,了解家庭的教育方法,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补救。
通过对班级的管理,虽然没有取得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是也积累了些许的经验,这些经验就是我的财富。作为班主任,我将不断学习新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走在时代的前沿,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和一名称职的小学班主任。
第四篇:如何组织和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如何组织和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我有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深知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细心和繁琐的工作,需要老师辛勤的耕作和不断地浇灌,才能让棵棵幼苗在班集体的土壤里茁壮成长。2012年9月,我接管六年级班主任,教他们数学。这班是学校出了名的难管班,有的怕学,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小偷小摸,甚至顶撞老师。但大多学生有礼貌,乐于助人,我想,只要正确引导,一定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体做法如下:
一、身体力行抓常规。一个班级能否正常的发展,班风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一开始本人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制订出适合本班的班风“团结友爱、拼搏进取”,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对照自己,约束自己,检查自己。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奠下基础。
二、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六年级学生,他们的心理趋向成熟,培养良好的个性,保护自尊,树立自信,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我不仅注重养成他们良好学习习惯,更要让他们学会学习,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通过“一对一”互帮互助互学,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通过“我当班长了”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加班级管理,培养学生主人公的意识,体会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巨大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今天好事我做了吗”活动,让学生做好事从小事做起,好事无大小,每天力求做一到两件好事,并进行记载表扬,做得多的一学期做了近四百件,少的也有几十件,调皮的学生也积极做好事,反而各方面表现变积极了,不好的毛病慢慢改掉了。只要有劳动任务,所有学生都抢着做,为学校和其他班级做了大量的工作。
三、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热情。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光靠老师逼和学生“一对一”帮扶是不行的,我专门开了主题班会,让每个同学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学习的,然后集体讨论,畅所欲言,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己买资料做习题,他们每天做的作业,老师都及时批改,对做得好的,学习效率高的及时鼓励,并表彰为本周学习之星。学生的学习劲头高涨,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课堂上全部完成,课后基本不布置作业,让学生做自己的作业,在评比,一般的学生每门课都能做几套资料,由于学生全是自主学习,老师只是引导,不加压力,所有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原来的学困生也不甘示弱,进步很快,整个班上出现了比学赶帮的学习气氛,为全校树立了榜样。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发掘了学生巨大的潜能。他们在超越他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班集体。
四、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通过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让家长明白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的大多数习惯,都是在家庭养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学生的表率。在家长面前,我从不批评学生,而是表扬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让他们找出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的差距,确定每个孩子今后努力的方向,成效显著。学生随手扔纸片、将水果皮乱扔的不良习惯几乎没有,学校的包干区我基本不插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总是干干净净。
当然,我深感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尚需不断地磨练提高。我希望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能吸取到更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把班级管理更好。
第五篇: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是指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主观条件:是指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7)有效的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4.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1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5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优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话 5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8学历与非学历的淡化。6怎样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教师方面教师是组织者,起主导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5发扬教育民主,6发扬教学民主,7主动与学生沟通,交往,8正确处理师生矛盾,9提供法制意识,9加强师德建设
学生方面: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老师 环境方面: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加强学风教育 7.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道德素养:待事业:忠于民的教育的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8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9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三部分。
10.习得性无力感:简称无力感,是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动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11.学制:指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13.怎样掌握科学概念
1以感性材料作为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4突出有关特征,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运用与实践中。1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15.教师热爱学生的要求
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3,全面关怀学生,4关爱全体学生,5理解和宽容学生,6解放学生,7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16.动机的因素
1主观因素:1需要2成熟与年龄特点,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4志向水平和价值观5焦虑 客观因素:1庭环境与社会环境,2学校教育 17.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
1改善人际关系,2保护自尊心3讲究谈话艺术4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5注重个别差异 18.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问题小而精,2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关,3适当的难度,4启发性 19.素质教育的内涵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0.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21.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4探索个别化教学 22.皮亚杰把儿童品德分为哪几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2权威阶段(他律6-8)3可逆性阶段(自律8-10)4公正阶段(10-12)23.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4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的参与学习的行为。
25.问题解决: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26.教学评价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的过程。27.群体群聚力: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28.班主任的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2有效的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4学会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6,建立学生档案,7操作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9个别教育工作,10班会活动的组织,11,偶尔事件的处理。
29.良好态度和品德的培养途径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适当的奖励和惩罚。30.怎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制度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31.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 3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 2能力是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区别,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是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32.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1社会支持策略,2学校发展策略,3自我维护策略 33.课程标准的意义
在国家方面:1标准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在学校教育方面,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力依托,3在教材方面,标准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4在教学层面上,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新标准 5在教室层面上,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6在学生层面上,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希望。34.影响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 3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实践,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及个性特点。36.教师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1计划,2行动,3考察,4反思
37.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
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遗传和环境具有不可控制,不能选择的特性,而学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养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8.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作用: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影响表现,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因素:1个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暗示,4情绪唤醒
39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再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40.意志.指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41.教育机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42.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是,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是偏少的现象。43.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44学校文化的形成
1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4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的过程。45.讲授法的运用要求
1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2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3提供语音表达能力,4组织学生听讲,5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46.如和何控制中小学的侵犯行为
1宣泄法,2惩罚法,3移情,4认知干预,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47学习策略饿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4生成性,5有效监控6个人效能感原则 48.直观效果的提高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2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49上好课的要求
1目标明确,2内容准确,3结构合理,4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50.教学的一般任务
1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能,3发展学生体能,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科学的世界观 51简述教育研究基本过程的步骤
1选择研究课题,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3制定研究计划,4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教育南京论文与报告的撰写。52.操行评定的步骤
1学生自评,2小组评议,3班主任评价,4信息反馈 53道德修养的方法
1加强学习,2勤于实践磨练,3树立榜样,4确立可行目标,5学会反思,6努力做到慎独 54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表达自己的感受,2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55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在创造,在组织,4教材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56.如何有效的复习
1要得当,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间隔复习,4循环复习
2要合理,1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2复习方法多样化,3运用多种感官参与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要适宜,要掌握复习的量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注意用脑卫生。57.创造性思维的措施有哪些
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4组织创造性活动,5开设创造性课程,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58.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59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3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规章制度,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60.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1认知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全面系统的理解课程标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