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降低办公室中的噪音
如何降低办公室中的噪音工作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安静的办公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办公室在工作期间会相当的吵杂,电话声、电脑声、打印机声、手机铃声等不绝于耳,这样我们就会用到各种装修隔音材料,使得我们的工作区域各自相对独立,我们可能会在墙体,吊顶等地方安装隔音棉,隔音是一种吸音材料,通过对各种频段的声波吸收,从而达到隔音的目的,有了隔音棉,我们在办公室商讨事情再也不担心会影响到别人了。
如果办公室靠近种市场,或者是川流不息的公路,人声鼎沸的商场,那么我们会遇到各种喇叭的轰鸣,人来人往的吵杂声,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应用到隔音玻璃,我们要对窗户做隔音处理,我们会在 原有的窗户上在加一层窗户,这种窗户必须加装隔音玻璃,假如我们在对窗户处理过后还是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对正对外面的那堵墙加装隔音毡,因为墙体也是可以传播声音的,我们加装隔音毡过后就可以缓解外面的噪音。
在办公室里,我们会产生各种电器生意,空调声、电脑机箱、饮水机、电灯产生的电流声,长期呆在这种环境中,就会产生各种生理问题,耳鸣目眩等。这个情况一般都是轻微的症状,只要不继续听 到这种声音就会痊愈,那么我们的应对措施就是在办公室里使用一些吸引棉,吸收到这种嗡嗡声,这种情况就迎刃而解。
作者:洛阳佳林装饰
第二篇:环境保护和降低噪音措施
第十七章、环境保护和降低噪音措施
一、环境因素识别、辨识、评价
1、环境因素的识别
(1)、对施工过程中已经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确认;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
(2)、环境因素识别以生命周期分析和污染预防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工艺流程统计分析及问答调查等方法对涉及到的全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有关大气、水体、废弃物、放射性、辐射、土地、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环境因素,并分析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环境因素识别步骤
(1)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地区分布、环境法规、环境等级要求的不同,制定环境因素识别工作计划,填写《初始评审环境影响及环境因素调查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登记表》,汇总所有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及评价登记表》。
(2)、公司工程环境技术部将项目经理部《环境因素及评价登记表》汇总,填写《环境因素汇总表》,然后根据《环境影响重要度量化表》打分排序,从中初步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
(3)、重要环境因素判定依据:(满足其中任何一条规则视为重要环境因素)。①、凡不符和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行为,如声、光、电、磁、粉尘在本地区的影响;
②、潜在的化学品泄露、燃料隐患等; ③、有毒有害废弃物未做合理处置的;
④、虽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排放率高或排放量大的。
3、环境因素的应急响应
项目经理部对重要环境因素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填写《潜在事故与紧急事态记录表》。
4、环境因素的更新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新工程开工前都要对工程环境因素做出识别和评价,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重新评价和辩识:
①、当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化时; ②、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后;
③、施工场所及施工工艺设备发生变化时; ④、发生其他变化时。
二、施工现场资源管理
1、合理用料
(1)、对于板材和线材,各施工班组在下料时应综合考虑下料尺寸,按长短、大小及凹凸形状的不同合理搭配剪裁,尽可能减少边角余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必要时,工程技术人员应亲临现场指导、交底,确定合理的下料方案。
(2)、对于水泥砂浆、油漆和涂料等,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统一调配,每次配量应尽量接近其有效期内的使用量,就少不就多,费工不费料。
(3)、拆旧的砖瓦、木料等,尽可能清理出来,只要不影响产品质量,都要加以利用。所有的边角余料只有在确实无利用价值时才能作为废料处理。
(4)、现场材料保管应防雨、防潮、防腐、防火、防污染、防泄漏、防偷盗,确保材料不被随便浪费。
(5)、项目经理部加强材料成本考核工作,对浪费行为予以处罚,对节约者给予奖励。
2、施工节约用水
(1)、施工用水应做到随用随开,避免洒、漏,严禁“跑、冒、滴、漏”,并力求循环用水,如洗手的水可用来湿润地面等。
(2)、场地或墙面清洗时,应先洒少量水后清扫、吸尘,再用湿布料或拖把擦拭,严禁用水冲洗。
(3)、及时更换漏水龙头及水管,临时接水时应确保沿路水管密封、不泄漏。(4)、尽可能利用水池和水桶,减少直接用水龙头作业。提高水的利用。
3、施工节约用电
(1)、施工设备严禁空转,用完后应随手关闭电源。(2)、施工照明应做到适当,避免过强或过弱,人走灯关。(3)施工现场严禁使用电炉等高用电量的电器。
三、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
1、粉尘
(1)、产生粉尘的作业
①、切割金属、木材、石材及瓷砖等;②、打磨木面、石面、墙面及地面等;③、搬运、倾倒粉质材料(如水泥、石灰等);④、室内场地扬尘;⑤、露天场地风沙、扬尘等; ⑥、电焊产生的烟尘。(2)、个人防护
在有粉尘的环境中作业,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口罩、眼镜、安全帽等,直接与水泥石灰等粉质材料接触时还应戴手套,无关人员应撤离现场。
(3)、环境保护
①、切割及打磨时,只要可能,应加水(或油)冷却,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②、切割及打磨设备应有防护装置,特别是木料开锯及金属砂轮切割时,应有挡板,以减少颗粒的飞溅及粉尘的扩散。
③、批量的切割活动,只要可能应集中安排在一个固定的房间进行,以减少粉尘的扩散。
④、搬运粉质材料(如水泥、石灰)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撒,室内关闭风扇及迎风边窗户,水泥等存放时应保持包装完整,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⑤、室内应经常洒些水,以保持一定湿度。同时,应经常清扫,保持地面干净,减少地面扬尘。
⑥、室外堆放河沙、石灰等可被风吹散的细颗粒材料时,应放置避风处,或设挡风墙。
2、噪声
(1)、产生噪声的作业 ①、切割、打磨石材和型材; ②、锯、刨木材,特别是开料; ③、空气压力机等;
④、射钉枪、电焊、电锤、电钻及敲打等。(2)、个人防护
在重噪声区(如切割、打磨石材、锯、刨木材、钻眼等)的作业人员应戴耳塞,无关人员应尽量撤离现场。
(3)、环境保护
重噪声的作业应尽可能安排在隔音效果好的房间进行,并关闭门窗。这种作业应根据周边环境安排合适的作业时间,办公区应避开办公时间;尽可能选用新设备,如推广新型汽钉枪;用瓷片切割机局部替代切割机等,以减少设备噪声或采取屏蔽措施。
3、废水
(1)、产生废水的作业
①、切割、打磨石材和瓷砖等; ②、清洗场地、工具等; ③、生活用水。(2)、环境保护
节约用水,切割和打磨时尽量采用滴水,保持湿润不过量;清洗场地时,应洒水清扫,避免用水龙头冲水,以减少废水的产生。
施工产生的废水应保持一定距离的流水区,切割和打磨的废水先用盆或凹板接住后再冒出,让废水自然沉淀之后,注入下水道,避免注入雨水管。
生活废水应注入城市下水管道,以统一处理,生活废水不能注入雨水管。
4、废气
(1)、产生废气的作业 ①、油漆作业; ②、墙体涂料; ③、打胶作业; ④、清洗作业; ⑤、电、气焊作业等。(2)、个人的防护
①、油漆的调配、喷刷及乳胶漆的打磨人员应戴防毒面具、眼罩、口罩、穿工作服或防护服;
②、其他作业人员应戴口罩; ③、无关人员应撤离现场。(3)、环境保护
①、油漆调配应固定人、固定房间并统一调配,以控制油漆气味的传播源; ②、油漆作业应尽可能是独立作业,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必要时应配置通风设备以减少废气对人身体的危害;
③、可移动的家具应尽可能在厂家作油漆,以减少现场的废气污染; ④、油漆、涂料等可产生废气的材料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选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以减少废气的污染;
⑤、电气焊烟尘应尽可能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作业,并对可能点、引燃的物质予以隔离。
四、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管理
1、管理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实际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管理,按照“分类回收,集中存放,统一处理”的原则进行。
2、收集和存放
(1)、现场各施工班组至少每班清理一次场地,分类收集固体废弃物,并存放至项目经理部指定的存放区域。生活垃圾由个人收集并存放至指定区域,不得随意乱丢和倾倒。
(2)、项目经理部在工地现场指定专门的垃圾存放点,并分区标识。垃圾分区一般分三类,即有毒有害区、不可回收区和生活垃圾区。对有毒有害的垃圾只要可行,就用容器存放,单独堆放地面,清理运走时再统一用编织袋打包。
(3)、项目经理部还应在现场指定区域,作为可回收固体废弃物的存放点,最好是室内,设置可回收固体废弃物的存放点,其中包括可重复利用类和可再生类,要分开存放并适当标识。
3、处理
项目经理部应有专门的垃圾处理人员负责垃圾的定期处理,针对不同类别,其处理方式为:
可重复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由项目经理部及时安排利用,只要不影响产品质量,施工人员不得拒绝使用回收料。
可再生类固体废弃物,由项目经理部安排转卖至有经营资质的废旧物品回收公司。
不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由有经营资质的渣土消纳公司处理。
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由垃圾处理人员分类打包,交回公司或交至业主处。
五、施工现场噪声监测管理
1、公司主管部门监测
公司工程环境技术部每个月应至少对施工现场的噪声进行一次抽查。
公司工程环境技术部使用声级计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包括《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期》及GB1252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等)的要求进行监测,发现不符合应发出《纠正措施通知单》、《预防措施通知单》。
2、政府监管部门监测
工程施工期间至少联系政府监管部门进行一次噪声监测,有顾客投诉时,增加频次。
这类监测由公司环境技术部部负责联系并配合政府监管部门进行,发现不符合,由公司环境技术部发出《纠正措施通知单》、《预防措施通知单》。
3、不符合整改
项目经理部在接到《纠正措施通知单》、《预防措施通知单》后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完毕后通知项目管理部组织复查。
六、环保意识教育
项目经理部应广泛开展环保教育,通过班前会、总结会及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培训的老师可以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其他管理人员或从公司或外部聘请专业老师。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有应注意的环境保护的注意事项,化学危险品安全和防泄漏以及环保方面的水、气、声、渣的控制等。
第三篇: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12.1减少噪声措施
(1)现场提倡文明施工,控制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自觉性。
(2)选用低噪音和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有噪音设备(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或吸音板,减少噪音的扩散。
(3)对产生噪音、振动的施工机械夜间施工,必须经环保部门批准,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
12.2降低环境污染
(1)施工中切实搞好施工区环境卫生工作,采取门前三包的措施,确保场内洁净。施工现场及时清理各种杂物,做到施工场地内整洁。(2)在工程的施工作业中,注意及时洒水降尘。
(3)水泥及其他飞扬的细颗粒材料在运输及卸运时做到宁慢勿散,防止遗洒飞扬,减少扬尘和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施工现场在生活区设置临时冲水厕所(男女分厕),并设化粪池,然后排入城市下水管道。现场不允许随地大小便,已有厕所和临时厕所均派专人值勤打扫。
(5)食堂餐具洁净、消毒,食物的存放和加工进行分类,食堂炊事人员定期进行体检,保证没有传染病。每天保证开水供应,茶具保持洁净和消毒。
(6)施工现场必须消除老鼠、苍蝇、各种传染病等有毒、有害烟尘的灭害措施。
(7)施工现场垃圾有专车清运,倾倒在指定地点,并与主管部门签订卫生管理责任书。
(8)施工出入口及行人便道、单位出入口均设清扫人员,经常清扫,并洒水湿润施工便道。
(9)工地汽车出入点均设置冲洗台,用水枪将外出的车辆冲洗干净,确认不会对外界的环境产生污染后,方可让车辆出门。装运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10)施工现场必须道路畅通,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场地内不得大面积积水,泥浆、污水、废水必须经硬壁沉淀及其他必要处理,未经处理不得排入下水道。废浆和淤泥使用封闭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
第四篇:减少噪音措施、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减少噪音措施、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1、防尘、防噪措施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空气质量标准》,控制施工产生的空气悬浮颗粒量。
杜绝现场废水、废物、噪声、扬尘等污染,严格执行《成都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及成都市市容环境管理局《关于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通告》。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土车辆抛洒泥土,如有不慎,及时清扫。散装粉状材料宜使用粉料运输车运输,否则车厢上应采用棚布遮盖,装卸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外运土方时,必须用加盖专用渣土运土车辆,防止土方洒落,防止产生扬尘。外运土方的车辆办公轮胎要冲洗干净,严防泥浆随车带出场外。对现场的临时便道每天派10人负责打扫,清洗围栏,并随时用洒水车洒水,所发生的费用按实际计算。
尽理采用备置降噪设施的施工机械,加强对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杜绝不良设备或不良运转产生强烈的噪声,对噪声超标的机械、设备进行消音降噪的改造。
严格执行《成都市建筑工程夜间施工管理暂行办法》,控制施工作业时间,将噪声较大的工作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比较固定的动力设备、搅拌台等,应尽量远离噪音敏感区域,并设置噪声屏障。
车辆在运输行使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道路管理条例对喇叭鸣放的要求,尽可能少鸣或不鸣喇叭。加强对施工现场噪声的监督检查工作,发现噪声超标立即进行整改。
砼拌和机要打围封闭,尽量减少扬尘污染。
第五篇:减少噪音及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
1.1 减少噪音及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
1.1.1 噪声污染控制
一般噪声源:
⑴土方阶段: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空压机等。
⑵结构阶段:地泵、汽车泵、振捣器、混凝土罐车、空压机、支拆模板与修理、支拆脚手架、钢筋加工、电刨、电锯、人为喊叫、哨工吹哨、搅拌机、钢结构工程安装、水电加工等。
⑶装修阶段:拆除脚手架、石材切割机、砂浆搅拌机、空压机、电锯、电刨、电钻、磨光机等。
施工时间应安排在6:00~22:00 进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连续施工或特殊需要夜间施工的,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并在环保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项目部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
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尽量选用环保型低噪声振捣器,振捣器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与保养。振捣混凝土时禁止接触模板与钢筋,并做到快插慢拔,应配备相应人员控制电源线的开关,防止振捣器空转。
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
⑴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进行进场培训,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生产人员防噪扰民的自觉意识。
⑵合理安排施工生产时间,使产生噪声大的工序尽量在白天进行。⑶清理维修模板时禁止猛烈敲打。
⑷脚手架支拆、搬运、修理等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减少人为噪声。⑸夜间施工时尽量采用隔音布、低噪声震捣棒等方法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材料运输车辆进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轻拿轻放。
⑹每年高考、中考期间,严格控制施工时间,21:00~次日7:00 不得施工,学校周边200 米全天候禁止震动施工。
减少施工噪声影响,应从噪声传播途径、噪声源入手,减轻噪声对施工现场地外的影响。切断施工噪声的传播途径,可以对施工现场采取遮挡、封闭、绿化等吸声、隔声措施。从噪声源减少噪声,对机械设备采取必要的消声、隔振和减振措施,同时做好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工作。
施工现场场界噪声应符合下表规定: 昼间:70dB,夜间:55dB 6:00~22:00 为昼间、22:00~次日6:00 为夜间。固定混凝土泵房作法
⑴要求:混凝土泵封闭,前台设置沉淀池。
⑵尺寸:按使用机械型号大小确定(确定时应考虑机工操作及检修空间)。⑶材料:墙:采用陶粒空心砖、页岩砖、加气块等,禁止使用模板、瓦楞铁等;顶:铺脚手板,做防水、铺水泥瓦或瓦楞铁等;地面硬化。
流动混凝土泵用隔音布等材料进行临时封闭。强噪声机械设备用房
⑴要求:施工现场凡产生强噪声的机械设备(电锯、大型空压机)封闭使用。电锯房门窗要做降噪封闭。
⑵尺寸:按现场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⑶材料:墙:采用陶粒空心砖、页岩砖等,禁止使用模板、瓦楞铁等;顶:铺脚手板、做防水、铺水泥瓦或瓦楞铁;门:推拉门、双扇门;
地面:硬化。噪声监测方法 ⑴测点的确定
主要以离现场边界最近对其影响最大的敏感区域为主要测点方位,并应在测量记录表中画出测点示意图。
当噪声敏感区离现场边界的距离在50 米之内时,应沿现场边界每50米为一测点,当距离在50-100 米时,应沿现场边界每70 米为一测点,大于100 米时将现场边界线离敏感区最近点设为测点。
⑵测量条件
测量仪器:普通声级计或等效声级计。
气象条件:应选在无风、无雨的气候时进行。当风力为3 级,测量时要加防风罩,风力为5 级时,停止测量。
测量时间:8:00~12:00;14:00~18:00; 夜间施工:22:00~6:00。以产生噪声大的生产工序为主。机械噪声、混凝土振捣、模板的支拆与清理等。
⑶测量方法
测量时仪器应距地面1.2 米,距围墙1 米。设置在慢档,每一测点连续测量20min,读200 个数据,用《噪声计算》软件计算后得出等效声级数值。
测量的次数:每月两次。⑷声级计使用要求
公司所属项目部应配备声级计,并由专人保管使用。
声级计为强检器具,进行周期检测,检测报告由公司计量员留存,项目部留存复印件。1.1.2 编制依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 号2007 年9 月10 日)《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建设部2007 年7 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 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640-2010)《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7—200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08)1.1.3 施工部署
1.1.3.1 绿色施工方案的意义
(1)绿色施工就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保证施工安全,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建设活动中防治污染,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施工噪声、强光、废烟、废气、废水等,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破坏。贯彻落实节地、节能、节
(3)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4)建筑废弃物按要求制定废弃物管理计划,该计划中明确人员管理结构和回收材料的机会、采用的回收方法、合法的可回收物品运输和加工单位,还要针对性的提出减少材料使用的问题和材料的周转使用,避免浪费。要求使用含有再生成分和可回收成分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材料使用环保材料。
(5)施工企业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实施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对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1.1.3.2 绿色施工目标
⑴环境保护:
①建筑垃圾产量每万平方米<200 吨,钢材、木材等材料的再利用率≥50%,碎石、碎砖类材料再利用率≥80%。
②噪声控制目标:昼间≤70dB(A)、夜间≤55 dB(A)③水污染检测目标:PH 值达到6~9 ④扬尘控制:基础施工扬尘高度≤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扬尘高度≤0.5m ⑤光污染控制:无周边居民投诉 ⑵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①各种材料的目标定额损耗: ②模板的周转使用不低于5 次
③围挡等周转材料或设备的重复使用率大于85%。
④就地取材的比率(重量)(运输范围在500 公里以内)大于80%。钢筋、混凝土、砌体材料等材料要求85%符合运送距离要求。⑤施工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100%。⑶节能与能源利用:
①生活用电定额为每人每月不大于25 千瓦时(含食堂和浴室等公共用电);分区域确定用电定额指标,按照建筑类型、施工阶段、结构形式、层高类型等设定每月的施工用电指标值。
②节能设备配置率80%。
③生活区浴室优先安装太阳热水器,增加新能源利用。⑷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①生活用水定额为每人每月不大于1.5m³(含食堂和浴室等公共用水);分区域确定用水定额指标,按照建筑类型、施工阶段、结构形式、层高类型等设定每月的施工用水指标值。
②节水设备(设施)配置率100%。⑷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
①是否有拟建道路提前建设使用,节约临建道路投入情况。②生活区、办公区使用双层结构板房,减少临时占地面积。③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的利用情况
④现场道路指标(双车道宽度≤6m,单车道宽度≤3.5m,转弯半径≤15m)。1.1.3.3 绿色施工小组组成及工作分工
(1)项目经理:负责绿色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组织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措施。(2)副项目经理: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措施,负责全面执行绿色施工方案及相关措施。
(3)技术负责人:依据规范、标准及组长、副组长的意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措施,推广新工艺材料,提供绿色施工中的技术支持。
(4)安全员:
1)负责职业健康及卫生防御。2)负责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
3)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5)施工员
1)负责扬尘污染控制负责有害气体排放控制、固体废弃物控制负责水土污染及光污染控制。
2)夜间噪音控制,地下设施及文物的保护。3)避免钢筋浪费、砼浪费、模板浪费。
4)负责统计各种耗损材料及模板、钢管等周转材料的用量统计分析。(6)材料员
1)监督各部门采取节约材料的措施,对周转材料进行维护保养。2)协助施工员做好各种材料用量的统计。(7)水电施工员
1)负责绿色施工中节电、节水的执行与监督。2)负责用电计、用水计量管理。(8)绿色施工专员(可兼职)
1)负责每月对绿色施工所有相关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2)负责绿色施工中相关人员培训与教育。
注:1.各组员应依据绿色规范及相关标准执行绿色施工管理,职责不限于上表所列,各组长、副组长也应依据规范、标准进行监督、检查。1.1.3.4 绿色施工的一般规定
(1)每三个月组织一次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2)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项目部由劳资部门组织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自有员工、工程承包单位的领导及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及有关规定、标准、文件和其它要求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特别注重对环境影响大(如产生强噪声、产生扬尘、产生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以保证这些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和工作能力。
(3)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1.1.4 资源节约 1.1.4.1 节约土地
(1)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2)工程建设优先使用预拌混凝土。
(3)土方开挖施工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的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本工程采取GRC 墙围护形式。
(4)施工现场生活区和办公区采用双层轻钢活动板房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双层结构节约使用土地面积。
(5)施工现场围墙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了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6)施工过程闲置不用的土地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工程竣工后及时恢复原有植被。
(7)需具备资料:
1)施工平面布置图(分阶段,每阶段一张); 2)施工临时用地审批用地手续; 1.1.4.2 节能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对生活区限时供电,送电时间为中午12:00~14:00,晚上18:00~次日8:00。宿舍安装节能空调,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 度,空调运行期间应关闭门窗。室外照明宜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并明确每台机械设备的保养责任人,落实保养、检验制度。
(2)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电量。生活区与施工区应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识,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提高节电率。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施工现场用电定额指标计算方法:
万元产值施工用电控制指标=Bd*Kd(Kd1 Kd2 Kd3 Kd4),万元产值用电量控制指标基本值(Bd)为94 千瓦时。
(1)照明运行和维护管理制度;(2)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3)机械设备台账(包括用电设备和用油设备)及机械设备档案(含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
(4)主要耗能机械设备的能耗计量统计台账及节能控制措施;(5)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的能耗控制目标;
(6)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的用电统计台账及对比分析资料(分区统计分析);
(7)用油设备计量台账及节能措施记录;(8)节能设备配置情况。1.1.4.3 节水
(1)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水量,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施工现场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区域划分,分区设定节水目标。
(2)将节水指标纳入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合同条款,明确双方节水责任。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帐,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水率。
(3)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全部使用节水型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盥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或缓闭冲洗阀等。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现场合理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收集雨水进行沉淀净化,用于冲洗车辆、清洁卫生、喷洒路面,节约使用传统水源。
(4)现场大门口设置集水井、二级沉淀池、蓄水池和冲车设施构成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集水井联通生活区、办公区的排水沟,收集办公区和生活区的雨水,经过二级沉淀之后清水进入蓄水池供洗车用。洗车废水进入沉淀池,经二次沉淀后进入集水井实现循环利用。沉淀池根据实际需要情况定期清理,安排专人负责。
(5)施工现场设置雨水收集井,收集施工现场的雨水。雨水井与二级沉淀池联通,经沉淀后进入蓄水井,经检测合格后可用于混凝土养护等施工用水。施工用水经过现场排水沟进入二级沉淀池,检测合格后进入集水井。
(6)集水井的水根据储水量情况,可用做消防、清洁和降尘等用水水源。(7)大门口的集水井水源可用于绿化浇灌。(8)基坑降水阶段设置水收集处理系统,降水井可根据结构施工阶段规划直接作为雨水收集井,要合理选择位置。降水水源收集处理后可用于消防、清洁和降尘等用水。
(9)施工现场所有管网和用水器具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如有渗漏现象及时组织维修。项目经理对节水管理情况及责任落实情况定期监督考核。
(10)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11)施工现场用水控制指标计算方法:
万元产值用水量控制指标=Bs*Ks(Ks=Ks1 Ks2 Ks3 Ks4),万元产值用水量控制指标基本值Bs 取值为10.5 立方米。
(1)分包合同(含有节水指标条款);(2)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
(3)生活区、办公区、施工现场用水节水统计台账及分析情况;(4)沉淀池清理记录台账;(5)管网和用水器具检查记录;(6)节水计量考核记录;(7)采用的节水施工工艺资料。1.1.4.4 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
(1)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2)临建设施规划布置情况,是否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减少了多少临建设施的投入;临建设施大部分使用定型化可周转使用设施:施工现场大门、围挡材料、办公生活区用房、地面用砖、门卫室、职工食堂不锈钢设备、临边护栏、监控设备、LED 显示屏、现场休息亭等。
(3)材料采购要遵循就近原则,优先选用距施工现场500km 范围内的材料供应商供货。混凝土供应商选择时应将供货地点距现场小于500km 作为强制条件。
(4)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5)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6)施工现场实行限额领料,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的消耗量,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钢筋、混凝土损耗率不宜高于预算定额,争取实现比预算定额节约30%的目标。
(7)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8)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9)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10)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按照材料存放要求进行材料装卸和临时保管,避免因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
(11)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1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1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14)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
(15)建筑余料合理使用:剩余混凝土穿插制作过梁、窗台预制板;混凝土砌块、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砾砌块、炉渣砌块等材料的碎渣用于制作幕墙埋件预制块、便道牙子、沟盖板等,碎粉用于制作屋面找坡层;
(16)钢筋边角料中长度大于50cm 的,筛选出来进行焊接再利用,大于30cm小于50cm 的用于脚手架楼层预埋拉结。
(17)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撒落混凝土及砂浆科学再利用:合理配置模板尺寸,充分利用边角料,将不符合模数切割下来的边角料在尺寸合适的情况下,用于梁底、两侧、楼板接缝处以及柱子边角的保护。对于长度大于50 ㎝以上的方木,用机械对接后再次使用。
(18)现场办公用纸分类摆放,纸张两面使用,废纸回收处理。(19)建筑材料包装物由专人负责回收处理,目标为回收率100%。节材资料:
各种材料进货登记台账(含供货距离)各种材料使用情况 1.1.5 环境保护 1.1.5.1 扬尘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用C20 混凝土硬化10cm 厚。非主要道路可采取其他硬化措施(铺砖、铺礁渣、铺碎石等)。裸露的场地可采用绿化、铺碎石或固化。
(2)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应密闭存放。
(4)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5)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进行绿化、美化。
(6)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C20 混凝土地面)。
(7)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规划市区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量超过100m3 以上的工程,应当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应采用预拌砂浆。对工程剩余的混凝土要进行妥善再利用,严禁随意丢弃。
(8)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9)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10)垃圾站要求:施工现场设立封闭式垃圾站(大型或群体工程可视现场具体情况设立多个),分别存放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若因场地狭小无法搭设封闭垃圾分拣站时,现场可设施工垃圾临时存放处,但垃圾袋装且苫盖并及时清运。
(11)垃圾站尺寸:6m×3m×2.5m(长×宽×高)
(12)垃圾站材料:墙:采用陶粒空心砖;顶:铺水泥瓦或瓦楞铁门:推拉门、双扇门;地面:硬化。
(13)办公区、生活区垃圾:施工现场可统一购买垃圾桶,也可自制垃圾箱。垃圾箱每三个为一组。施工现场办公区设置一组,生活区200 人以下设置一组,200 人至500 人设置二组,500 人以上设置三组。在食堂、饮水区、洗碗处放置塑料桶存剩饭菜及液体垃圾。垃圾箱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清运。
(14)洒水设施:依据现场场地情况适量配置(至少3 辆)洒水车。扬尘控制目标: ⑴工地沙土100%覆盖 ⑵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 ⑶暂不施工处100%绿化 ⑷拆迁100%洒水压尘 各施工阶段要求: ⑴土方施工阶段
出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在现场门口处冲洗车轮以防车轮带泥土上路。基础开挖时土方要及时清运并苫盖,四级风以上不得进行土方作业。现场需存土时,应采取苫盖、喷洒固化剂或种植植物等方法。⑵结构施工阶段
施工现场要制定清扫、洒水制度,配备设备,指定专人负责。施工垃圾在分拣后要日产日清。
水泥、外加剂、白灰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材料入库存放。临时在库外存放时应进行牢固的苫盖。现场存放的松散材料加以严密苫盖。运输和装卸细颗粒材料时应轻拿轻放并苫盖严密,防止遗撒、扬尘。
木工加工房内的锯末随时装袋存放防止扬尘,钢筋加工的铁屑及时清理。回填土施工时,掺拌白灰时禁止抛撒,避免产生扬尘。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回填土。
清除建筑物内施工垃圾时采用袋装或容器吊运,严禁利用从楼内向地面抛撒施工垃圾。
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平整坚实。并作一定的排水坡。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现场自拌混凝土和自拌砂浆。⑶装修阶段
装修工程每道工序完成后要及时清理现场,垃圾装袋清运。工程全部完工清理房间前应洒水后进行清扫。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水平网内、脚手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避免扬尘。对抹灰工程、涂料工程的基层处理、打磨工序等采取淋水降尘,饰面板(砖)、轻质隔墙等切割应采取封闭措施,避免造成扬尘。
根据在施面积的大小成立2~3 人的洒水小组。⑷扬尘监测方法
测点的确定:沿现场围挡,在围挡内侧每50 米设一测点。测量方法:采用目测的方法。测量的次数:每月两次 ⑸扬尘控制限值
土方作业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 米。结构、安装、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 米。1.1.5.2 水土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可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食堂应设隔油池,池上设盖板。盖板要方便开启,便于隔油池的清掏。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1.1.5.3 光污染的控制
夜间施工,要合理布置现场照明,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照明灯有定型灯罩,能有效控制灯光方向和范围,关并尽量选用节能型灯具。
在保证施工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控制灯罩角度,使光线照射范围在工地内。1.1.5.4 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
主要废弃物清单 ⑴危险固体废弃物 ⑵施工现场危险固体废弃物(包括废化工材料及其包装物、电焊条、废玻璃丝布、废铝箔纸、聚胺脂夹芯板废料、工业棉布、油手套、含油棉纱棉布、油漆刷、废沥青路面、废旧测温计等);
⑶试验室用废液瓶、化学试件废料; ⑷清洗工具废渣、机械维修保养液废渣;
⑸办公区废复写纸、复印机废墨盒、打印机废墨盒、废硒鼓、废色带、废电池、废磁盘、废计算机、废日光灯管、废涂改液。
一般固体废物(可回收、不可回收)。⑴可回收
办公垃圾:废报纸、废纸张、废包装箱、木箱
建筑垃圾:废金属、包装箱、空材料桶、碎玻璃、钢筋头、焊条头 ⑵不可回收
施工垃圾:砼试块、砂浆试块、碎玻璃、瓦砾、混凝土、废石膏制品及其它。生活垃圾:食物加工废料。
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堆放,并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毒有害、可回收、不可回收等)。危险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封闭存放,积攒一定数量后由各单位委托当地有资质的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并留存委托书。
对油漆、稀料、胶、脱模剂、油等包装物可由厂家回收的尽量由厂家收回。对打印机墨盒、复印机墨盒、硒鼓、色带、电池、涂改液等办公用品应现以旧换新,以便于废弃物的回收,并尽可能由厂家回收处。应建立保持回收处置记录。
可回收再用的一般废弃物须分类收集,能重复使用的尽量重复使用(如双面使用废旧纸张、钢筋头再利用等)。对钻头、刀片、焊条头等一些五金工具应实现以旧换新,同时保留回收记录。对于其他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废弃物交给废品回收单位。
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对于碎石、土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施工垃圾按指定地点堆放,不得露天存放。应及时收集、清理,采用袋装、灰斗或其它容器集中后进行运输,严禁从建筑物上向地面直接抛撒垃圾。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垃圾清运过程中,易产生扬尘的垃圾,应先适量洒水后再清运。1.1.5.5 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1.1.5.6 环境保护工作的内业资料
第一项:建筑施工场地示意图。
要求:内容应包括各种污染源位置:强噪声机械设备、垃圾站、搅拌机(砂浆机)、食堂、油料库、砂石料场、水泥库、脱模剂存放地点的位置及现场周围情况(敏感区)。
第二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主要应考虑:施工各阶段的控制措施和扬尘(粉尘)的控制、噪声的控制、污水的控制、施工垃圾的控制、油品及化学用品(脱模剂)。
如在噪声敏感区内施工,当结构升高,在结构周围悬挂隔音布,减少噪声传播等具体措施。
第三项:环境保护自保体系(A)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图(B)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区划分(C)环保员职责(D)现场洒水小组名单
第四项:环保活动及自检整改记录
项目部环保体系人员每月活动两次并留存记录。活动内容包括:学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文件、会议讨论、现场自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等。
第五项:噪声、扬尘自我监控记录。要求:每月进行两次噪声监测 第六项:环境保护教育考核记录要求: ⑴对新入厂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⑵针对施工现场不同岗位、不同人员每月进行两次职工应知应会宣贯、学习法律法规等。
第七项:施工工地环境保护审批表、夜施许可证。1.1.6 职业健康与安全
1.1.6.1 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
办公室受现场场地条件所限设置在坠落半径区域内,应搭设防砸蓬。
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或农民工夜校培训室)、吸烟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建设工程竣工一个月内,临建设施应全部拆除。
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1.1.6.2 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
在施工现场设置六牌二图,包括工程概况、人员组织机构、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绿色施工、消防保卫、施工现场平面图、企业简介等内容。
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与建设工程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安全和地下管线安全。对建设工程周边临街人行道路、车辆出入口采取硬质安全防护措施,夜间应设置照明指示装置。
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孔洞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施工季节、气候和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施工现场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1.1.6.3 职业健康
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
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按规定着装,并佩戴相应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对施工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被人体吸入的粉尘、纤维,以及进行强噪声、强光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如护目镜、面罩、耳塞等)。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施工现场应采用低噪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密闭化施工工艺,降低机械噪声。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听力保护。
在粉尘作业场所,应采取喷淋等设施降低粉尘浓度,操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护目镜及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施工现场防水作业、油漆作业要注意通风。1.1.6.4 卫生防疫
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应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负责(劳务队设置专人负责)。
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
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定期(每周)消毒。生活区应设置密闭式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定期灭蝇,及时清运。
施工现场应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