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梯门镇关于移民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
梯门镇关于移民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抓好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我 镇移民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调查工作。立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进一步推进村集经济发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梯门镇人口 32320人,耕地面积65168亩,辖区42村,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其中:移民村就有 7个,占 19%。移民总数 159 人。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干部政治素质不高、经济发展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路、措施,对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贯彻不到位,导致地理、资源和政策等优势不能充分发挥,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2、村集体经济增收收入渠道单一化。全镇7 个移民村,集体经济总体普遍偏弱,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势头不强,目前,各村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以发包土地、林地等租赁性收入和土地征用后的补偿性收入为主,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3、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各村地理、资源条件的差异,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差距加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从各村集体经济现状来看,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招商引资条件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较高,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低。
4、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由于村干部对村集体资产定位不清,民主意识不强,在处理集体资产时盲目,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给村集体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
5、对上争取,政策扶持的力度不大。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形成发展村集体经济共识,引入市场观念,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优化村级班子建设。目前,村级无钱表现较为突出,导致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为民服务工作、等方面困难重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稳定。彻底解决不想发展、不敢发展、不会发展的问题。切实提高村干部抓经济促发展的热情,创新工作,找到发展集体经济的门路渠道,使村干部统一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想上来。
(二)因村制宜,分类实施,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新路子
1、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集体经济主渠道。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苏庄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集体承包、租赁,发展集体经济。双塔村利用土地流转,集中土地、林地、荒地等资源进行有偿承包、租赁、入股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2、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集体经济新增长点。依托核桃产业种植,东瓦庄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引导村级组织注资合作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陈楼村、陈王庄村、依托吉祥食品公司发展集中连片蔬菜种植。村集体成立科技服务队,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三)强化制度管理,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型模式。积极优化保障机制,集聚各方力量,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同时,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确保了村级集体收入合理有效使用。
1、积极优化保障机制,选优配强村干部,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人才保证。减少支数,先用经济能人进班子。
2、强化“第一书记”职责、发挥“第一书记”的潜能。帮助理清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帮助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项目。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清底子、建台帐、管好用好集体收入。要求村级集体经济财务公开,实行收入公开、支出项目公开、结存余额公开,接受社会监
督,提高集体经济财务收支的透明度,依靠群众的力量,保证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4、加大移民扶持力度,用好相关政策,搞好对上争取。
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1、科学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各村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地制定集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措施,选准选好发展路子。
2、扩宽村集体收入渠道。探索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搞活农业经济;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整合四荒资源优势、招商引资、盘活闲散资产,兴办村企的经济发展格局,壮大村集体经济。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企业+村+户联合发展模式,建立经济联合体,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一是全建立产权明晰的资产管理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5、强化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第二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功能提案内容:村级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社保体系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功能就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农村集体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却远落后于私营、个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但远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随着公益事业投入力度不断的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部分经济实力薄弱的村集体,已不堪重负,个别村集体不得不采取借、贷 甚至村干部私人垫资的方式,以维持工作的正常开展。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加强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是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为此建议:
一要政府扶持。一方面对于资源相对贫乏,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基础较薄弱的村,区、镇两级政府不仅要提高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同时还要在税费的征收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另一方面,对于长期在相对欠发达地区工作的镇、村干部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从根本上调动广大干部为村集体创业致富的积极与能动性。
二要用好能人。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壮大,带头人很重要。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注意从文化程度高、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
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
三要加强培训。培训,是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政治方面,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村干部的头脑,提高其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服务的水平,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政策法律方面,要让村干部全面正确及时地理解和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要求,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法律意识,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和运用政策法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经济方面,学习结构调整、市场经济、金融、城建等各方面的知识,以及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方面,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使他们树立科学管理是第一位的理念。
四要挖掘优势。采取不同的模式,为增强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立足优势,立足资源、区位,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成立服务组织,开发信息经济,建立村级信息网络,积极收集信息,开展有偿服务,寻找与本地种、养植特色相适应的公司或加工企业,形成利益联合体,村里提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围绕特色农产品兴办交易市场或流通公司,建成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开展产、购、销一条龙服务,在服务农民中赢利,增加集体收入。
五要借助外力。要争取政策扶持。由公共财政开支的项目,要实事求是核清种类和金额,依据客观、真实和准确的理由积极争取财政给予资金扶持。争取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种植业无偿补助项目,以及国家或省的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无偿资金。要争取外力支持。充分利用区直经济实力强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与村级结成帮扶对子,按照“包扶到底”的原则,开展扶持工作。
第三篇:全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汇报
全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汇报
x县地处xx山区,是x市建制最早的县,是x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县域面积x平方公里,辖x街道x镇x乡,共x个行政村,总人口x万。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主要河流x由西向东贯穿全境汇入xx。x年,x县各级党委政府严格按照x市关于村集体经济“消薄”工作的决策部署,将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提质升级”工作作为推进农村发展的“基础工程”和振兴乡村的“头号工程”,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探索具有x特色的增收之路。
一、工作概况
截至x年x月底,根据三资入账数据,全县x个相对薄弱村中,达到村集体年收入x万元,年经营性收入x万元以上的村x个,消除率x%,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相对薄弱村消除超过x%的任务;全县x个非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中,达到村集体年收入x万元,年经营性收入x万元以上的村共x个,占比x%,完成省市下达非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巩固提升工作任务;同时,全县x个村全部达到村集体年收入x万元,年经营性收入x万元以上,未出现“返薄”现象。全县年收入x万元以上行政村数为x个,占比x%;年经营性收入x万元以上行政村数为x个,占比x%。
二、工作措施成效
(一)坚持项目为王,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整合了现有“两山”一类、光伏小康扶贫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等,开展消薄项目建设。一是开展县乡村三级项目建设。自“消薄”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已实施县、乡、村三级项目x余个,投入“消薄”资金x亿元,其中县级统筹项目x个,乡镇联建项目x个,村级自建项目x个,项目收益达x万元,成效明显。二是抓好重点扶持村项目。x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并通过县级验收,部分项目已产生收益。x年,我县x个中央重点扶持村入股的x“飞地”项目已进入关键的建设期,项目建成后,各入股村每年可稳定获得x万元收益分红。三是创新实施“集体”建。x年,我县大力推进“村级工程集体建”工作,加快推动全县乡镇强村公司实体化运作步伐。截至x月底,全县x个村的x个项目采用此模式,合计为村集体增收x万元,乡(镇)强村公司增收x万元。(二)坚持队伍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凝聚攻坚合力。
一是谋好人选促活力。在前期村社干部联审中,对x年除去县级统筹项目外,村经营性收入未达到x万,x年x月底前又无谋划新的集体增收项目的村,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监委主任纳入“一肩挑”不宜人选名单。二是“村社擂台”增动力。通过以“晒业绩、晒能力、晒形象”为主题的农村(社区)党组织“支书三晒”活动,围绕如何“打好‘双增’攻坚战,引领群众致富路”等共话发展之策、共享成功经验、共促民生改善。三是集中培训强能力。组织乡镇干部参加全市“双增”培训,去年x月x日至x月x日,全县x个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消薄”分管领导及县“消薄”办干部共x人,分三期参加x年x市乡镇(街道)干部“双增”业务提升培训班,切实提高县、乡两级“消薄”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三)坚持督查考核,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我县旗帜鲜明地树立抓“消薄”工作的导向,继续执行最严的“消薄”考核办法,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消薄”考核评价体系,将“消薄”作为乡镇(街道)、部门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以及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考核,倒逼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县消薄办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消薄”工作回头看以及督查指导,对全县x个行政村特别是x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进行村集体经济收入动态监测,分析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明细,精准掌握各村主要收入来源,对一些不规范、不到位,或者存在争议的收入,第一时间反馈整改,挤走“水分”,确保每笔收入都是经得起检验的“干货”,有效防止“返薄”现象的发生。同时,开展各项“消薄”工作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x年共编发督查通报三期,通报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对于工作进度滞后的乡镇(街道)要求上报存在原因与下步打算,确保压力传导到位,不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四)坚持凝聚共识,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定期会商研判,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工作推进会、工作联席会议等,专题研究村集体经济“消薄”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各阶段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根据《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文件要求,部署落实新一轮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压实各乡镇(街道)、县“消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二是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县、乡、村三级“消薄”帮扶指导团队、“消薄”项目攻坚,拍摄制作《个x》、《x》两部“民宿助力消薄”主题宣传片,完成《关于加大金融助力村集体经济工作的课题研究报告》、《加快强村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运营的建议》两篇课题调研报告。三是加强宣传报道。x年,我县编发简报x期,将好的项目、先进的发展经验、消薄优秀人物进行报道,供各乡镇(街道)学习参考。撰写优秀的案例、信息向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报送,x余篇宣传稿在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刊发。编发《x》宣传册,努力营造出浓厚的消薄氛围。x月份,省委副书记、省长来x调研时,专门点赞“x‘六项实招’助力村集体经济‘提速换挡’”,让集体和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县部分村的“宅基地选位费、公墓择位费和宅基地复垦费等一次性经营性收入占比较高”,可持续增收后劲不足。
二是部分偏远乡镇的山区村,家底薄、基础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村两委干部自主经营意识不强,仍存在等靠“消薄”、惰性“消薄”思想。三是部分“消薄”项目没有进行科学统筹谋划,在项目立项前,缺乏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没有深入谋划项目内容及项目所能产生的效益等情况。四是部门合力氛围不浓。“消薄”工作开展中,有的部门对“消薄”工作存在“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的现象,部分“消薄”项目由于部门间衔接不到位,导致项目进度滞后或者立项困难。四、工作计划
(一)建设“造血”项目,拓宽增收途径。
我县将持续用好“造血”强村六种模式,立足各村实际,挖掘潜在优势,进一步深化专业平台带动、众筹飞地抱团、培育产业造血、闲置资源盘活、结对帮扶创收和兴建物业租赁等“消薄”六项实招精准增收模式。积极引导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行政村,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区域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支持力度,立足实际、挖掘潜力、抱团发展,全面开展项目谋划攻坚,提升村集体经济的持续性和长效性。(二)深化结对帮扶,注入全新活力。
自“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已有x家企业与我县x个行政村结对,先后谋划各类项目x个,到位帮扶资金x万元,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x万元。扎实开展省级重点帮扶村的省、市、县三级结对帮扶,累计选派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x人,帮助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下步,我县将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社会力量作用,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助推全面集体经济“万千百”工程工作。同时,县消薄办将联合相关单位,挑选优秀机关干部担任驻村科技特派员,将资源力量下沉至相对薄弱村中,实现相对薄弱村驻村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三)探索发展模式,增强内生动力。
目前,我县已先后成立县级强村公司x家,乡镇级强村公司x家,实现了运营平台全覆盖,并已全部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今年已产生收益约x万元。下步,我县将加大力度推进“村级工程集体建”工作,加快推动县、乡两级强村公司运作好项目和职业经理人选聘,打破原有各村单打独斗的局面,对乡村资源、资产、资金再整合、再利用,做大做强“消薄”项目。推广x乡探索村民、村集体及政府联合的“共建共享的半岭”模式,让“x+x+N”的实体运营模式在我县铺开,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力。第四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时不我待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时不我待
王传雄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服务功能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当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我们了解到部分村组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基础仍很薄弱,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薄弱村的比例较大。各行政村之间由于自然条件、投资环境等条件不同,造成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投资条件差。如枣阳市刘升镇枣林村、马寨村、兴隆镇竹林村、草寺村等;部分村虽有一些资源,但村级组织招商引资的能力较弱,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
(二)集体经济底子薄,收入来源渠道较狭窄。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大多数行政村把集体土地全部分给了农民,只有极少数村留有部分土地,村集体依靠对外承包土地增加集体收入。大多数没有集体土地的村,缺少发展项目,可以说离开了“土地”这个平台,各村不知道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增加集体收入渠道,自身“造血”功能差。
(三)部分村级干部自身素质低,缺乏发展意识。部分村干部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合理。从整体来看,部分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在我们驻
队的四个村中,45岁以上的村支部书记占总数的69.2%,中专(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村干部占总数57.9%。调研中发现,许多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素质不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差。由于缺乏懂经济、会经营的村干部、致使理清的发展思路得不到实施。部分村干部心里过于依赖上级党委、政府的扶持,“等、靠、要”思想严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四)村干部思维定势,跳不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传统老路。部分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认识不到位,思维定势,因循守旧,还没有完全从计划体制下摆脱出来,缺少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在思想上没有真正树立起市场意识,缺乏想长远、干大事、创大业的拼搏精神,未能有效的结合各村实际,制定更加具体、操作性强的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具体办法,村集体收入还是围绕村集体土地收益为主。
(五)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强。尽管我市各行政村有一定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管理难度较大,使得村集体财产,特别是村集体固定资产流失仍然较严重。这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在财务开支上还不够透明,造成财务监督管理力度不强。
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对策思考
(一)积极协调资金,共联共建,扶范倾弱。通过政府担保,协调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优先对信用较好的村提供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扶持;工商、税收等管理部门要全面落实对村级集体企业扶持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对集体经济属“贫困村”和“空壳村”的,要在分析查找原因的基础上,确定出重点帮扶村,按照“双方自愿、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原则,组织引导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结成互联共建村。同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和站所帮扶责任制,通过班子帮带、路子引导、资金技术扶持等措施,促进后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规划,积极筹建项目。要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上级支持、融资贷款、社会捐助以及农民投工投劳等多元投入机制,搭建投融资平台。对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选择有代表性,有发展潜力的村,重点给予扶持和帮助,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2年内消除所有“空壳村”;以政府资金做“酵母”,抛砖引玉,通过定向按比例的资金投入吸引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资金融入,最大限度地使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待消费资金转化为农业生产经营资金,有效地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选贤任能,加强培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年龄调轻、结构调优、知识调高”的要求,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懂经济、会管理,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村级集体领导班子,发挥好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大力实施,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支部书记。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转变作风,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村级收入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村级集体干部队伍建设,并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性措施来抓。积极发挥好那些懂得现代企业运行规律,又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素质过硬农村“能人”及“三培养”工程出来的优秀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发散思维,发挥优势,寻求集体经济发展新突破。要牢固树立“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战略意识和“你来投资、我来服务”的市场意识。充分利用襄阳市地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渠道,采取提供服务、出
台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外来投资,鼓励当地农民投资。要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的基本原则,根据自身优势,总体规划布局,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做到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乡(镇)、村要依托园区、工矿企业实现“以工补农、工农联动”的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坚持城乡一体化,加速农村人口非农化步伐,逐步在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要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三产服务业,着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同时,发展传统产业抓好设施农业基地的建设,加快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突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
(五)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对乡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从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入手,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民主管理制度,村级经营决策的重大问题,必须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对乡村集体所有的资产和使用权归集体的国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造册、登记,依法界定;二是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村级民主管理》、《村级民主监督》等村级财务监管制度,坚持和完善“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的长效管理体制,发挥好村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对村民委员会的财产收支及公开情况实施检查和监督,堵塞财务管理漏洞;三是加强土地管理,依法经营土地资产。严格执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建立健全集体机动地价值评估、发包程序等管理制度,机动地承包期限不得超过3年,最大限度管理使用好机动地;四是加强对土地征用费的管理。村级集体土地征用所得的土地补偿费,必须经农经部门来组织认定核实,补偿费的发放除按照规定补偿农户外,其余所得为集体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严禁以各种名义挪用、侵占、私分集体土地补偿费。并且,集体土地补偿费应优先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三万”工作组
第五篇: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规划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思路
富锦市财政局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推进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提升市域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市财政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之一,要积极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发挥重要作用,认真履职履责、充分发挥职能,做好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推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创新财政扶持模式,对发展计划好、管理科学规范的村集体经营项目,采取直接投入、专项补助、以奖代投等方式予以扶持,同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相关政策和积极提供担保信贷等各方面支持力度,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综合考虑村集体资产资源条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村施策,探索发展资产经营型、休闲旅游型、配套服务型、股份合作型、资源开发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清理盘活村级资产资源,充分发挥集体效益,以资源存量换 经济增量;以‚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村级挖掘人脉资源,立足优势、对接市场,引进发展前景好、潜力大的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以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和实现形式为目标,按照‚消除‘空壳村’、扶持薄弱村、壮大富裕村‛的要求,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强化措施,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实现‚三新一消除‛。第一步,优选基础较好的村为示范,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有新发展;第二步,在示范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村选范围,着重扶持基础较差的村,促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新起色;第三步,竭力帮扶无收入的村,在基础设施完备的同时,根据区位、资源优势遴选优秀创业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有新来源;最后,力争2020年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
三、具体措施
要做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村级区位、资源、特色等优势,因势利导、抓住机遇,以发展产业项目为主攻方向,推动项目向农村聚集,政策向项目倾斜,进一步强化村级自我‚造血‛、自我保障能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一)财政政策“输血”强基础。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 度。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统计调查、土地确权等专项经费要及时足额拨付至村级;全面确保国家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和各级对村级的专项投入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保证村级特别是‚空壳村‛正常运转;二是加大上争资金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各项惠农兴农政策和资金,在农产品深加工、畜牧养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支持企业专项资金安排使用上,确保村级集体企业和其它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加大专项扶持力度。从2018年起三年内每年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作发展基金,乡镇进行资金配套,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办实体、集体增收的启动资金,扶持和奖励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收入的实体项目,解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启动资金缺乏的问题;四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加大不同渠道、不同部门资金分配环节的整合力度,尽可能地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相结合,发挥财政资金的集聚效应,集中资金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是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用好用活惠农补贴政策及‚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大农田水利资金投入,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土地整治,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工作为主导、村级为主体、社会为辅助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二)盘活资产“活血”破瓶颈。一是做活土地文章。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引进合作经济组织或承包大户,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对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引导各村采取自主经营或租赁、抵押、承包、入股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盘活集体资产。通过全面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集体资产家底,做好农村土地、房屋、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并向林业、水域等延伸,积极推进产权化改革,盘活农村现有资产,变资产为资本,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集体以土地使用权、资产、资金等参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集体原有闲置房屋、废弃院落、农机具等设施设备,采取置换、租赁等方式,培育稳定、可持续收入来源;积极推进中、省投资建设的育秧大棚、水稻催芽车间等基础设施及农机设备产权或租赁权变更为村集体所有,通过集体经营、承包、租赁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培育主体“生血”创收入。鼓励各村立足村情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出一批‚实力强、特色明、管理好‛的经济强村。一是发挥区域优势。加大财政政策和资金倾斜力度,支持村集体立足区位、资源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多类型集体经济。发展‚路边经济‛。选择紧邻交通枢纽、要道的村屯,重点支持采摘园、农家园等项目建设;发展‚林边经济‛。选择拥有林地的村屯,重 点支持养蜂、蘑菇、溜达鸡、特色种植等项目建设;发展‚草原边经济‛。选择临近草原的村屯,重点支持牛、羊等食草动物养殖业开展;发展‚景区边经济‛。选择紧邻三环泡湿地、锦台、万亩大地块等景区的村屯,重点支持度假村、休闲观光农业等项目建设;发展‚水边经济‛。选择河汊子、池塘等水资源周边的村屯,重点支持养鸭、养鱼等水产业开展;发展‚城边经济‛。选择大榆树镇、上街基镇、长安镇等所属的紧邻城区的村屯,重点支持绿色食品种植、加工及与城区企业配套的仓储、冷库、物流等项目建设;二是依托企业优势。充分利用我市企业发展需求,鼓励村集体围绕企业原材料供给和生产基地,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促进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发展。扶持‚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如依托锦城菌业项目,支持砚山镇福祥村的蘑菇基地项目建设;扶持‚企业+订单‛模式。如依托东北制药、昌琪制药项目,支持有条件的村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扶持‚企业+基地‛模式。如依托大锦农项目,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养殖肉鸡,带动和吸引广大农户加入并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增加农户和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做大特色产业。打造精品农业。围绕‚一村一品‛财政发展政策,对区域优势不明显、资源优势不浓厚的村屯,大力支持发展富锦特色高效农业的辐射推广,如大蒜、小毛葱、地瓜、土豆等,支持每个村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打造品牌农业。大 力扶持口碑较好、知名度较高的民间农产品,如锦山干豆腐等企业,加大品牌培育、塑造、营销推介和宣传保护,形成品牌化效应更好地推广销售;打造‚互联网+农业‛。扶持有条件的村集体依托‚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建立农民网上店商,开展网上农副产品销售业务,销售富之锦品牌的大蒜,毛葱、元太大米等,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四是做强配套服务业。支持村集体从发展农业服务业中获取增值收益,村集体可以牵头组建生产合作、服务合作、劳务合作等各类生产服务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企业提供农产品烘干加工、市场交易、冷链保鲜等农业服务;支持村里组织富余劳动力,兴办村劳务合作社,以实行劳务总承包的方式对外承接社区服务、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家政、企业后勤等工作,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对市、镇街负责的道路养护、绿化、环卫清洁、河道保洁等工程,可以明确村集体劳务合作社享有优先承包权。
(四)财政杠杆“补血”见效益。一是利用担保杠杆撬动农村集体经济。完善财政小额担保贷款体系,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党员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用来鼓励和支持村级党组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优先提供信贷和融资支持;二是大力招商引商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实施财政奖补政策,支持村集体做好招商引资大文章,借助外力积极发展村级集体 经济,实现互动发展、互利双赢;充分发挥村级资源富集的优势,加大服务协调力度,以诚招商、以商招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集体产业优势,拓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三是培育新型人才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新型人才培育扶持力度,通过职业技术学院等涉农教育机构,投入资金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式农民。重点在农村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等人员中,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农村发展带头人,以及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乡土专家,懂市场、会经营的农村经纪人等农村技能服务型、生产经营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