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崇儒乡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集体经济积累逐年减少,而且十分不平衡,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如何解决一些贫困村发展经济无实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的现状,使得村集体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从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这是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至XX年7月,崇儒乡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计152万元,村均5.63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2.39万元,村均4588元。全乡27个行政村中,20个村集体经济空白或可以忽略不计,是典型的空壳村;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7个,年集体经营收入夜都在5万元以下。
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缓慢,集体经济的发展滞后。主要体现:第一是失衡性。乡域周边地区比边远地区发展快、实力强;乡镇企业发展快的乡村比没有企业或企业少的乡村好;班子强的地方比班子弱的地方发展快;第二是单一性。资源 型收入特征明显,发展空间不大,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靠林业、水电、茶园承包等,收入形式单一;第三是波动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一些地区受资源本身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年收入波动大,甚至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有的村不仅基本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而且还为基本建设而负债,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脆弱。农村集体经济较好的地方事情还好办,而集体经济弱的地方,要办一件事难度相当大。
二、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基础薄弱,先天不足。在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由于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片面理解,绝大多数村只强调“分”的一面,忽视了“统”的作用,不仅没有保留集体经营的土地、山林,而且把一些适宜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也平均分包到户,甚至把积累的集体资产也拆分殆尽,村集体经济从此退回到近乎空白的境地。在此基础上,重新发展集体经济自然困难重重,特别是地理位置偏僻、既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又无人才资金等优势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更加艰难。
2、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内在动力和外部扶持,村干部对还要不要、特别是还能不能以及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农村工作只注重总体经济的发展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明确的要求和配套的扶持措施,即使有,也仅仅 只是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没有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广大农村干部通过切身体会,虽已意识到发展集体经济在农村工作中的作用,但不少人只乐于顺风使舵,而不愿意逆水行舟,在缺乏物质和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畏难情绪,不愿克服困难,开拓进取。
3、路子不宽,体制不顺。目前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性组织职能是由村两委代为行使。村两委由于参与管理的村务头绪繁杂,很难集中精力发展集体经济。部分村干部受计划经济的思想影响比较深,对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思路不够广,办法不够多,对自身的优势认识不足,挖掘不够。还有一些村两委之间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产生矛盾,形成互相掣肘的局面,对发展集体经济也十分不利。
4、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目前,村干部是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公、不和、不强、不廉等“四不”现象直接制约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如有的干部缺乏事业心,常年在职不在位,或者在位不干事,只顾埋头个人发财;有的干部责任心不强,回避困难和矛盾,按规定可收取的承包款等不去收取,对积存的债权债务新官不理旧帐,甚至旧帐未了又添新帐;有的干部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不积极创收,反而放手花钱,加上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水平低,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责任不明确,资产流失现象较严重,导致集体财力 日渐衰竭;有的干部为集体办事业一筹莫展,互相之间闹矛盾、扯皮内讧却有一套,成为集体经济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5、负担过重,入不敷出。目前,一些原应由农民承担的经济负担大多转嫁到村集体经济头上。特别是随着税费收入的规范,村级不规范收入来源的减少,尽管农民负担减轻了,但村集体收入渠道也相应地缩小了,“无钱办事”的矛盾将更突出。此外,农村自然资源贫乏,地理条件差,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等,也是影响集体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按照“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方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力争取得新突破。
1、创新思路,重点帮扶。过去有些贫困村在发展集体经济中,没有从本地实际出发,不顾客观条件办项目,贪大求高,急于求成,脱离实际,不但经济发展不起来,而且还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在发展集体经济时,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效益,不留包袱”的原则。从当前各地实践的情况看,立足当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体外造血 型、收取租金型的发展项目,效果较好。
2、外力推动,重点帮扶。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的村,有的受区域条件的限制,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产环境恶劣,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不起来;有的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发展启动资金,单靠当地的政府财政的扶持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借助外力,动员和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在政策、智力、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促使贫困村增强“造血功能”,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
3、启动内因,增强信心。一些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党组织缺乏战斗力,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责任心,有的基层干部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管理不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关键要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领导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书记。班子不行,集体经济即使扶上去,仍然会垮下来。启动内因,就是要扶贫先扶志,抓住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对软弱涣散党组织及时进行整顿,大胆选拔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愿意为群众服务的经济能人任村主要领导,切实帮助基层干部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励他们振奋精神,增强责任心,把外部支援转化为基层干部的内在动力,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4、多种形式增加收入。一方面,着力增加资源性收入。农村税改后,引导农村以资源型项目建设促发展十分必要,通过项目推进培植财源,找准财源建设的切入口,培育增长点。以当地资源优势为依托,结合其区域经济特点和财政经济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竹木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兴办加工厂、工艺厂;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村,发展旅游业。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化村集体对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土地经营权属于村集体的,充分开发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户的,按照“农户自愿、村户互利”的原则,把不适宜分散经营的土地进行适度集中,由集体搞好综合开发后再发包经营。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可持续性收入。对近城近镇、适宜发展城郊型经济的村,兴办加工企业、发展餐饮服务业等;地处山区的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近溪流域、库区周边的村,大力发展淡水鱼养殖业。为了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之路,有条件的村集体以土地、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入股,并承担生产费用,农户则以劳力、管理、技术入股,产品由集体收购销售后,按销售额的比例分红,实现厂村与农户的“双赢”。
5、多条渠道谋求发展。一是推进改革体制。一些村办企业形成规模、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正面临着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村级经济组织要加快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步伐,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以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村办企业的管理,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 改革,使之规范运作,以经受市场经济的风险考验,实现滚动发展。产业化发展较快、一品一业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村,要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成立专业服务公司、专业购销公司或市场中介组织,开展有偿服务创收。二是寻求政策扶持。近年来全乡村级集体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很脆弱,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要多方协调配合,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持。特别要做好条块衔接,制定的政策能够得到落实。金融、工商、税务、城建、计划、土地、规划等部门要对村办企业经济项目在审批、立项和融资等方面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办理。在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时,可采取市场融资的方式,允许村集体以土地、资金等作为资本入股,通过收租分红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此外,要进一步建立领导和部门帮扶联系点制度,通过政策上引、资金上扶、项目上带、信息上联,用实际行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强化自身管理。乡党委、政府要帮助村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产承包、资产融通、土地有偿使用、资产收支预决算、民主管理监督和集体资产亏损责任追究制度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村财村务公开工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提高集体资金运营的质量和效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把经营情况列入村务公开的范围,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管好资产、用好资产,保值增 值,防止流失。
第二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功能提案内容:村级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社保体系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功能就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农村集体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却远落后于私营、个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但远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随着公益事业投入力度不断的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部分经济实力薄弱的村集体,已不堪重负,个别村集体不得不采取借、贷 甚至村干部私人垫资的方式,以维持工作的正常开展。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加强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是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为此建议:
一要政府扶持。一方面对于资源相对贫乏,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基础较薄弱的村,区、镇两级政府不仅要提高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同时还要在税费的征收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另一方面,对于长期在相对欠发达地区工作的镇、村干部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从根本上调动广大干部为村集体创业致富的积极与能动性。
二要用好能人。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壮大,带头人很重要。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注意从文化程度高、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
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
三要加强培训。培训,是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政治方面,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村干部的头脑,提高其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服务的水平,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政策法律方面,要让村干部全面正确及时地理解和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要求,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法律意识,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和运用政策法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经济方面,学习结构调整、市场经济、金融、城建等各方面的知识,以及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方面,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使他们树立科学管理是第一位的理念。
四要挖掘优势。采取不同的模式,为增强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立足优势,立足资源、区位,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成立服务组织,开发信息经济,建立村级信息网络,积极收集信息,开展有偿服务,寻找与本地种、养植特色相适应的公司或加工企业,形成利益联合体,村里提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围绕特色农产品兴办交易市场或流通公司,建成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开展产、购、销一条龙服务,在服务农民中赢利,增加集体收入。
五要借助外力。要争取政策扶持。由公共财政开支的项目,要实事求是核清种类和金额,依据客观、真实和准确的理由积极争取财政给予资金扶持。争取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种植业无偿补助项目,以及国家或省的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无偿资金。要争取外力支持。充分利用区直经济实力强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与村级结成帮扶对子,按照“包扶到底”的原则,开展扶持工作。
第三篇:关于萝北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关于萝北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康忠全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萝北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科学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发展新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一、我县农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点
(一)基本现状
萝北县下辖5镇3乡(其中1个朝鲜族乡),63个行政村,农村人口4.2万人。耕地111万亩,其中机动地1.9万亩。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瓜菜为主,养殖业以奶牛、生猪为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采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实现快速、稳步增长。截止2010年末,村级固定资产总值4,777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6.54亿元,年均增长18%,是“十五”末的2.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年均增长18.5%,是“十五”末的2.3倍;粮食总产量6.15亿斤,年均增长16.6%,是“十五”末的2倍;奶牛存栏和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1.45万头和28万头,年均增长18.6%和6.1%,分别是“十五”末的2.3倍和1.4倍。
(二)主要特点
一是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看,实现形式多样化。各乡镇在支持和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通过资源开发、兴办企业、反租倒包、招标承包、股份合作、市场带动、扶持发展等多种形式壮大村域经济,促进村级集体增收。如东明乡黎明村从省开发办争取100万资金,建起了民族风味咸菜加工厂,今年将以对外发包或投资入股的方式正式投产,村集体收取的承包费;召兴镇裕丰村招商引进生物有机肥厂,村集体每年有近10万元收入;团结镇利用闲置校舍、废弃地招引项目、资金,扶持和引导各行政村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了以粮食仓储、深加工、建筑材料为主的产业项目。目前,红旗村水稻无土育秧基质生产项目投产达效,工农兵米厂实现引资合作经营,工农兵塑料编织袋厂、东风村免烧砖厂三个已建小工企项目基本实现与市场的有效链接,东方红、嘟噜河、红卫粮食烘干塔等项目也已建成达产,通过小工企发展就地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盘活了集体闲置资产,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二是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构成看,收入结构比较单一。在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大部分村民凭借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自身的聪明勤奋先富了起来;然而一些村由于忽视统的一面,村集体经济并未获得有效发展,一些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停产倒闭或改制,村集体入不敷出。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较快,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却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为机动地发包收入和财政转移支付款,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据调查资料显示,2009,肇兴镇“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29万元,其中:财政转移支付42万元,机动地及网滩发包收入23万元,机动地粮食补贴收入17万元,修路采沙收入14万元,其他收入23万元;总支出是117万元,其中:人员工资16.6万元,办公经费12万元,财政实扣五保户供养6万元,其它支出73.4万元,结余资金12万元,这在全县乡镇村集体收入来说居于上游。名山镇名山村的村集体收入主要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和机动地发包,获得的收益用于基本建设后所剩无几。其它无机动地发包的行政村,每年仅靠财政转移支付款来勉强维持村委会的正常运转。
三是从村级集体经济区域布局看,发展程度不平衡。由于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乡镇之间,甚至同一乡镇中村与村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如团结镇17个行政村中,村财收入较多的有红卫村、东方红村、东风村、工农兵村、前卫村、勤俭村,这些村村集体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另外一方面村里有一定的机动地、林地、专业合作社或是房屋等固定资产,通过发包机动地、林权改革、房屋出租出售以及合作社运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其他行政村由于没有机动地和固定资产,则完全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有的村屯甚至因为负债过重,被债权人告上法院,强制执行了部分欠款,严重影响到村委会的工作和正常经费支出。东明乡村集体流动资产为187万元,而全乡村集体负债总额为200万元。北部山区的太平沟乡兴河村村集体经济资产为32.47万元,而负债91.41万元,“空壳村”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外,有许多行政村看上去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实际上欠银行贷款,集体公用资金往往是负数。村集体“无钱办事”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我县各乡镇在地理位置、资源分布、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这是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具体表现为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四缺,一是缺认识。观念的滞后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留下了“盲区”和“空白”。一些村干部和群众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在单产发包
到户的今天,再发展村集体经济已不合时宜;再加上部分村干部畏难思想严重,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在发展上迈不开步子,这就导致在一些村出现了无人关心集体经济发展、无人负责抓集体经济的局面;另外有很多村认为现在发展集体经济困难多,上级政府应该像对待城市一样承担村级公共服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缺思路。一些村干部缺乏市场意识和经济头脑,有的村干部则忙于具体工作,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不能很好地寻求发展路子,容易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项目带动和支撑。三是缺资金。在改革开放初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一些村将几乎所有的耕地、山林分包到户经营,导致可开发利用的村集体资源缺乏,村集体固定经营性收入项目少,无集体资产可盘活使用,造成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甚至还差账欠债,即便是有了思路也难以筹足启动资金,发展新项目道路艰辛。四是缺管理。部分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发展思路不清,发展措施不力,加之农村人才资源匮乏,农村优秀人才外流,虽然发展了项目,但跟踪管理不规范、不到位、不善于经营,导致村级集体经济难于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少数村委会、村民小组在村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议事等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民主理财形同虚设。加上少数村干部法制观念、民主意识、自律意识不强,尊重村民民主权利不够,集体资产管理处置不依规、不依法、不依程序,导致集体经济财务不清、管理混乱,甚至造成集体资金和财产的流失,极大地挫伤了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三、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上求突破。一是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切实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基层干部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旗帜鲜明地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鼓励村干部理直气壮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围绕实施“强基工程”,坚持分类指导,因村制宜,明确各村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确保项目落地有载体、发展有平台。对工业主导型的村,在用地、立项审批上给予优先;对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和商贸主导型的村,在税收、项目资金上给予帮助,推进村级经济集约化发展。三是营造轻松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村干部把思想注意力、工作精力更多地投到抓发展上来,把有限的村级财力、物力等资源要素更多地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来,保护基层抓发展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兼顾农民利益的关系,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要切实关心农村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村级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2、在因村制宜、拓宽思路上求突破。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充分利用农林资源和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自然资源,通过集体独资或联合农户参股等形式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种植或养殖基地,然后通过发包即专项承包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依托天蓝、地肥、水净的自然优势,进一步发展状大绿色食品水稻、万寿菊、瓜菜、水飞蓟等绿色、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努力形成特色农业块状经济,二是依托存量资产发展物业经济。地处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等周边的村,可采用村单独建设、村村联建、异地购置等方式开发建设街面商业用房等集体经济发展用房,获得稳定的物业租赁收入;对空置校舍、旧厂房等各类集体所有用房进行整修改造,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三是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休闲旅游经济。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生态优势明显的特点,通过招商引资,以集体资源参股等形式,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山水生态游等,增加集体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如团结镇充分发挥位于三江湿地保护区的地理优势,适量进行湿
地观光游、农家游开发,拓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新途径;名山镇名山村借助全省旅游名镇开发契机,可作村集体资产以入股形式开发建设旅游产业,太平沟乡太平沟村借助全县黄金古镇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家庭旅馆、特色农村饭等旅游经济。四是以“携手共建”、“三级联动”等活动为契机,借力发展。继续采取部门包村和领导帮扶联系点制度,通过政策上引、资金上扶、项目上带、信息上联等途径,帮助引进一些项目、资金和技术,创造发展条件,增强造血功能,努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3、在以人为本、提高素质上求突破。一要选好“领头雁”。及时调整那些思想守旧、不思进取、发展村级经济业绩平平的村干部,真正把一批年纪轻、文化高、观念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不出事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把政治素质高、发展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能人型、带动型的党员村干部和党员群众推到村书记的位置上,以实绩论英雄,凭本事坐位置。二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借助县乡党校、农技校、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等强势资源,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村级干部,重点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法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基础知识和业务理论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乡镇、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乡镇、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制定能充分发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误工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萝北县委组织部
第四篇:全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汇报
全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汇报
x县地处xx山区,是x市建制最早的县,是x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县域面积x平方公里,辖x街道x镇x乡,共x个行政村,总人口x万。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主要河流x由西向东贯穿全境汇入xx。x年,x县各级党委政府严格按照x市关于村集体经济“消薄”工作的决策部署,将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提质升级”工作作为推进农村发展的“基础工程”和振兴乡村的“头号工程”,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探索具有x特色的增收之路。
一、工作概况
截至x年x月底,根据三资入账数据,全县x个相对薄弱村中,达到村集体年收入x万元,年经营性收入x万元以上的村x个,消除率x%,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相对薄弱村消除超过x%的任务;全县x个非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中,达到村集体年收入x万元,年经营性收入x万元以上的村共x个,占比x%,完成省市下达非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巩固提升工作任务;同时,全县x个村全部达到村集体年收入x万元,年经营性收入x万元以上,未出现“返薄”现象。全县年收入x万元以上行政村数为x个,占比x%;年经营性收入x万元以上行政村数为x个,占比x%。
二、工作措施成效
(一)坚持项目为王,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整合了现有“两山”一类、光伏小康扶贫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等,开展消薄项目建设。一是开展县乡村三级项目建设。自“消薄”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已实施县、乡、村三级项目x余个,投入“消薄”资金x亿元,其中县级统筹项目x个,乡镇联建项目x个,村级自建项目x个,项目收益达x万元,成效明显。二是抓好重点扶持村项目。x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并通过县级验收,部分项目已产生收益。x年,我县x个中央重点扶持村入股的x“飞地”项目已进入关键的建设期,项目建成后,各入股村每年可稳定获得x万元收益分红。三是创新实施“集体”建。x年,我县大力推进“村级工程集体建”工作,加快推动全县乡镇强村公司实体化运作步伐。截至x月底,全县x个村的x个项目采用此模式,合计为村集体增收x万元,乡(镇)强村公司增收x万元。(二)坚持队伍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凝聚攻坚合力。
一是谋好人选促活力。在前期村社干部联审中,对x年除去县级统筹项目外,村经营性收入未达到x万,x年x月底前又无谋划新的集体增收项目的村,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监委主任纳入“一肩挑”不宜人选名单。二是“村社擂台”增动力。通过以“晒业绩、晒能力、晒形象”为主题的农村(社区)党组织“支书三晒”活动,围绕如何“打好‘双增’攻坚战,引领群众致富路”等共话发展之策、共享成功经验、共促民生改善。三是集中培训强能力。组织乡镇干部参加全市“双增”培训,去年x月x日至x月x日,全县x个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消薄”分管领导及县“消薄”办干部共x人,分三期参加x年x市乡镇(街道)干部“双增”业务提升培训班,切实提高县、乡两级“消薄”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三)坚持督查考核,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我县旗帜鲜明地树立抓“消薄”工作的导向,继续执行最严的“消薄”考核办法,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消薄”考核评价体系,将“消薄”作为乡镇(街道)、部门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以及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考核,倒逼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县消薄办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消薄”工作回头看以及督查指导,对全县x个行政村特别是x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进行村集体经济收入动态监测,分析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明细,精准掌握各村主要收入来源,对一些不规范、不到位,或者存在争议的收入,第一时间反馈整改,挤走“水分”,确保每笔收入都是经得起检验的“干货”,有效防止“返薄”现象的发生。同时,开展各项“消薄”工作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x年共编发督查通报三期,通报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对于工作进度滞后的乡镇(街道)要求上报存在原因与下步打算,确保压力传导到位,不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四)坚持凝聚共识,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定期会商研判,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工作推进会、工作联席会议等,专题研究村集体经济“消薄”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各阶段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根据《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文件要求,部署落实新一轮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压实各乡镇(街道)、县“消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二是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县、乡、村三级“消薄”帮扶指导团队、“消薄”项目攻坚,拍摄制作《个x》、《x》两部“民宿助力消薄”主题宣传片,完成《关于加大金融助力村集体经济工作的课题研究报告》、《加快强村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运营的建议》两篇课题调研报告。三是加强宣传报道。x年,我县编发简报x期,将好的项目、先进的发展经验、消薄优秀人物进行报道,供各乡镇(街道)学习参考。撰写优秀的案例、信息向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报送,x余篇宣传稿在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刊发。编发《x》宣传册,努力营造出浓厚的消薄氛围。x月份,省委副书记、省长来x调研时,专门点赞“x‘六项实招’助力村集体经济‘提速换挡’”,让集体和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县部分村的“宅基地选位费、公墓择位费和宅基地复垦费等一次性经营性收入占比较高”,可持续增收后劲不足。
二是部分偏远乡镇的山区村,家底薄、基础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村两委干部自主经营意识不强,仍存在等靠“消薄”、惰性“消薄”思想。三是部分“消薄”项目没有进行科学统筹谋划,在项目立项前,缺乏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没有深入谋划项目内容及项目所能产生的效益等情况。四是部门合力氛围不浓。“消薄”工作开展中,有的部门对“消薄”工作存在“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的现象,部分“消薄”项目由于部门间衔接不到位,导致项目进度滞后或者立项困难。四、工作计划
(一)建设“造血”项目,拓宽增收途径。
我县将持续用好“造血”强村六种模式,立足各村实际,挖掘潜在优势,进一步深化专业平台带动、众筹飞地抱团、培育产业造血、闲置资源盘活、结对帮扶创收和兴建物业租赁等“消薄”六项实招精准增收模式。积极引导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行政村,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区域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支持力度,立足实际、挖掘潜力、抱团发展,全面开展项目谋划攻坚,提升村集体经济的持续性和长效性。(二)深化结对帮扶,注入全新活力。
自“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已有x家企业与我县x个行政村结对,先后谋划各类项目x个,到位帮扶资金x万元,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x万元。扎实开展省级重点帮扶村的省、市、县三级结对帮扶,累计选派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x人,帮助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下步,我县将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社会力量作用,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助推全面集体经济“万千百”工程工作。同时,县消薄办将联合相关单位,挑选优秀机关干部担任驻村科技特派员,将资源力量下沉至相对薄弱村中,实现相对薄弱村驻村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三)探索发展模式,增强内生动力。
目前,我县已先后成立县级强村公司x家,乡镇级强村公司x家,实现了运营平台全覆盖,并已全部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今年已产生收益约x万元。下步,我县将加大力度推进“村级工程集体建”工作,加快推动县、乡两级强村公司运作好项目和职业经理人选聘,打破原有各村单打独斗的局面,对乡村资源、资产、资金再整合、再利用,做大做强“消薄”项目。推广x乡探索村民、村集体及政府联合的“共建共享的半岭”模式,让“x+x+N”的实体运营模式在我县铺开,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力。第五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时不我待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时不我待
王传雄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服务功能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当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我们了解到部分村组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基础仍很薄弱,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薄弱村的比例较大。各行政村之间由于自然条件、投资环境等条件不同,造成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投资条件差。如枣阳市刘升镇枣林村、马寨村、兴隆镇竹林村、草寺村等;部分村虽有一些资源,但村级组织招商引资的能力较弱,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
(二)集体经济底子薄,收入来源渠道较狭窄。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大多数行政村把集体土地全部分给了农民,只有极少数村留有部分土地,村集体依靠对外承包土地增加集体收入。大多数没有集体土地的村,缺少发展项目,可以说离开了“土地”这个平台,各村不知道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增加集体收入渠道,自身“造血”功能差。
(三)部分村级干部自身素质低,缺乏发展意识。部分村干部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合理。从整体来看,部分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在我们驻
队的四个村中,45岁以上的村支部书记占总数的69.2%,中专(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村干部占总数57.9%。调研中发现,许多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素质不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差。由于缺乏懂经济、会经营的村干部、致使理清的发展思路得不到实施。部分村干部心里过于依赖上级党委、政府的扶持,“等、靠、要”思想严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四)村干部思维定势,跳不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传统老路。部分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认识不到位,思维定势,因循守旧,还没有完全从计划体制下摆脱出来,缺少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在思想上没有真正树立起市场意识,缺乏想长远、干大事、创大业的拼搏精神,未能有效的结合各村实际,制定更加具体、操作性强的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具体办法,村集体收入还是围绕村集体土地收益为主。
(五)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强。尽管我市各行政村有一定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管理难度较大,使得村集体财产,特别是村集体固定资产流失仍然较严重。这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在财务开支上还不够透明,造成财务监督管理力度不强。
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对策思考
(一)积极协调资金,共联共建,扶范倾弱。通过政府担保,协调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优先对信用较好的村提供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扶持;工商、税收等管理部门要全面落实对村级集体企业扶持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对集体经济属“贫困村”和“空壳村”的,要在分析查找原因的基础上,确定出重点帮扶村,按照“双方自愿、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原则,组织引导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结成互联共建村。同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和站所帮扶责任制,通过班子帮带、路子引导、资金技术扶持等措施,促进后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规划,积极筹建项目。要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上级支持、融资贷款、社会捐助以及农民投工投劳等多元投入机制,搭建投融资平台。对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选择有代表性,有发展潜力的村,重点给予扶持和帮助,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2年内消除所有“空壳村”;以政府资金做“酵母”,抛砖引玉,通过定向按比例的资金投入吸引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资金融入,最大限度地使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待消费资金转化为农业生产经营资金,有效地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选贤任能,加强培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年龄调轻、结构调优、知识调高”的要求,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懂经济、会管理,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村级集体领导班子,发挥好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大力实施,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支部书记。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转变作风,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村级收入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村级集体干部队伍建设,并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性措施来抓。积极发挥好那些懂得现代企业运行规律,又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素质过硬农村“能人”及“三培养”工程出来的优秀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发散思维,发挥优势,寻求集体经济发展新突破。要牢固树立“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战略意识和“你来投资、我来服务”的市场意识。充分利用襄阳市地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渠道,采取提供服务、出
台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外来投资,鼓励当地农民投资。要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的基本原则,根据自身优势,总体规划布局,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做到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乡(镇)、村要依托园区、工矿企业实现“以工补农、工农联动”的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坚持城乡一体化,加速农村人口非农化步伐,逐步在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要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三产服务业,着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同时,发展传统产业抓好设施农业基地的建设,加快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突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
(五)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对乡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从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入手,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民主管理制度,村级经营决策的重大问题,必须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对乡村集体所有的资产和使用权归集体的国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造册、登记,依法界定;二是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村级民主管理》、《村级民主监督》等村级财务监管制度,坚持和完善“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的长效管理体制,发挥好村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对村民委员会的财产收支及公开情况实施检查和监督,堵塞财务管理漏洞;三是加强土地管理,依法经营土地资产。严格执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建立健全集体机动地价值评估、发包程序等管理制度,机动地承包期限不得超过3年,最大限度管理使用好机动地;四是加强对土地征用费的管理。村级集体土地征用所得的土地补偿费,必须经农经部门来组织认定核实,补偿费的发放除按照规定补偿农户外,其余所得为集体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严禁以各种名义挪用、侵占、私分集体土地补偿费。并且,集体土地补偿费应优先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三万”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