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大全)

时间:2019-05-14 00:3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大全)》。

第一篇: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大全)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2~22页)

教材说明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包括“平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第一部分,平均分。教材(第12页)首先用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平均分做准备。例1用为每个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由“应该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接着,通过例

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第二部分,除法。例4用熊猫平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接着,通过例5,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以平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以上的两部分内容共有5道例题,并依序编排了练习

三、练习四两个练习。教学建议

1.加强实践活动,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认识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教学时,由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引入“平均分”之后,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摆摆、分分、看看、圈圈等平均分物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就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除法,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除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喜欢的具体情境之中。

3.本节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教学“平均分”和“除法”,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

三、练习四中的习题。

第二篇: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包括“平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第一部分,平均分.教材(第12页)首先用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平均分做准备.例1用为每个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由“应该每份伺样多”引出“平均分”,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接着,通过例

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第二部分,除法.例4用熊猫平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接着,通过例5,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以平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以上的两部分内容共有5道例题,并依序编排了练习

三、练习四两个练习.

第三篇: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说明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第44页)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做准备。

例1从学生用小棒拼摆各种图形的活动中,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让学生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接着,通过例

2、例3,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体会“写乘法算式真简便”。练习九中安排了12道练习题。主要用以巩固乘法的意义与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练习题形式多样。其中第1题、9题、10题是情境题,以增加练习的趣味,第12题是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第四篇:《认识三角形》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认识三角形》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包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认识角、垂线和平行线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材安排了4道例题,分别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例1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考虑到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知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对三角形的特征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斜拉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从现实背景中找到三角形,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哪些地方还见到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明确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找三角形的活动中再现已经形成的三角形表象,并获得丰富的对三角形特征的感知,在画三角形的操作中把头脑中三角形的表象外显出来,并逐步抽象出三角形的顶点、边和角的特征,进而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既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探索空间,又有利于学生初步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特征的过程和方法,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随后的“试一试”在方格纸上给出了4个点,且有3个点是在一条直线上。要求学生尝试以其中任意3个点为顶点,看能不能画出三角形。通过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围成三角形的3条线段不能在一条直线上,进而加深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又为下节课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作一些铺垫。

例2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教材继续从现实情境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测量“人字梁”的高度,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这样,让学生联系生活实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正确而清晰的表象。随后的“试一试”要求学生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三角形高的特征,体会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此外,“试一试”中的三角形更具有一般性,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三角形高的概念。

第76页的“练一练”安排了2道题。第1题要求学生从一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在正例与反例的辨析中进一步明晰三角形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第2题呈现了3个位置不同的三角形,要求学生分别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以体会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

例3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是三角形边的重要性质。了解这一知识,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而且可以用它解决很多日常生活问题。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例题首先呈现了长分别是8厘米、4厘米、5厘米和2厘

/ 7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米的4根小棒,要求学生每次从中任选3根围三角形,同时呈现了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接着针对不同的操作结果,组织学生展开两个层次的讨论:(1)长8厘米、5厘米和2厘米的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2)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并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并结合演示和交流,初步发现“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两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在此基础上,设问: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并引导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量一量、算一算”,进而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最后,针对学生认识上的难点,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并在演示和交流中进一步完善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先引导学生在摆三角形的操作以及对正例与反例的辨析中,初步发现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长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画三角形的操作,逐步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再针对认识上的难点展开讨论和探索,进而突破难点,完善认识。活动线索清晰,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恰到好处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有序、有效地开展探索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

第78页的“练一练”安排了2道题。第1题呈现了三组线段,要求学生根据每组中3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围成三角形,有利于学生巩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强化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第2题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三角形的两条边,讨论第三边的长度所在的区间,并选择合适的第三边的长度,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发展空间观念。

例4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由于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且在之前的学习中曾计算过每块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所以这是学生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直接基础。教材先让学生算一算每块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并由此提出问题: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这里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推想,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极好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数学眼光和洞察力,形成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逐步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一是把教材附页中提供的三角形剪下来,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3个内角的度数,并算一算,看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二是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什么角;三是自己再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先剪下来,再拼一拼,并由此揭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上述三个层次的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贴近学生的认知现实,但由于测量容易产生误差,往往得不到确切的结论,而这恰恰是诱发学生进一步展开探索的动力源泉;拼出平角的活动,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且渗透了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方法,对以后的学习也有一定的铺垫作用,但这毕竟是个案,要获得结论还需要更多实例的佐证;任意剪一个三角形再拼,为学生归纳结论提供了足够多的例证,满足了探索活动的需要。此外,教材在第113页提供的3个三角形,包含了三角形的3种不同类型,且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都是整十度,既可以避免测量的误差,又能使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更严谨,可以

/ 7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有效防止学生对数学结论形成片面认识。这样设计,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有利于学生切实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积累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初步感悟归纳的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第79页的“练一练”是根据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有利于学生巩固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认识,初步体会这一结论的应用价值。

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这个性质叫作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教材通过“你知道吗”介绍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体会三角形的这一特性。再通过找更多的例子,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练习十二安排了13道题。第1~4题是配合例

1、例2安排的,主要是通过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等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第1题让学生在指定的底边上画出高,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底与高的关系,掌握相应的作图技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外面,作高时需要延长三角形的底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画出钝角三角形长边上的高,不要求画两条短边上的高。第2题要求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底与高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与体验。第3题是用七巧板拼三角形,重在帮助学生强化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感受图形变换的过程和方法。第4题要求学生用同样长的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并应用点到直线距离的知识解释等边三角形中,高一定比邻边短的道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高就是顶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进而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本质特征。第5~8题是配合例3安排的,主要引导学生在“做”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第6题要求学生先量出题中两根小棒的长度,再判断能与这两根小棒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可能是多少厘米。促使学生在寻求第三根小棒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差小于第三边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与理解。第7题要求学生把一根长14厘米的吸管剪成3段,并围成一个三角形。解决问题时需要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先确定其中最长的一条边要小于7厘米,再选择合适的剪法围成三角形。通过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8题让学生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感受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第9~13题是配合例4安排的,主要引导学生经历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体验。第10题让学生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计算一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所获得知识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其中,右边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利于学生主动掌握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的简便算法,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

/ 7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1、12题都是通过简单的图形变换得到不同的三角形。其中,第11题要求学生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并计算拼成的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第12题要求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并填出每次对折后图形的名称和内角度数的和。通过练习,既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会因为三角形形状、大小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强化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第13题让学生根据两个已知角的度数,计算未知角的度数,进一步强化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认识,掌握求三角形中未知角度数的思考方法。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例l、例2和相关的“试一试”,第76页“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第1~4题;第二课时教学例3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第5~8题;第三课时教学例4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第9~13题。

2.例1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三角形的特征,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例题中的场景图,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三角形,再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见到三角形的例子,为进一步抽象三角形的特征提供更丰富的感性认识。接着,引导学生结合对三角形的已有认识,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在小组里讨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尝试概括三角形的特征;然后,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揭示三角形的概念,同时让学生结合画出的图形说说“首尾相接”“围成”等术语的意思。最后,要求学生观察三角形,数一数三角形顶点、边和角的个数,明确: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随后的“试一试”可以先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当学生发现过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时,再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过这3个点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并通过演示和交流,明确:这3个点是同一条直线上的点,过同一条直线上的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所以,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教学例2时,可以先出示“人字梁”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怎样测量人字梁的高度”,明确:人字梁的高是指人字梁上面顶点到底边的距离,人字梁的高就是它所在三角形的高;再引导学生量出书上“人字梁”的高,并借助人字梁图抽象出相应的三角形,同时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随后的“试一试”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说说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就是要从哪一点起向哪条边画垂线,再试着画一画,并指名演示操作方法,同时明确:画三角形的高就是从某一顶点向它对边画垂线,画图方法和以前学习的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线的方法相同。

第76页的“练一练”第1题可以结合例l的教学完成。组织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有3个顶点、3条边、3个角等特征说明判断理由。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指一指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再进行测量。同时注意两点:一是要提醒学生把测量结果精确到整厘米数;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测量的结果。如左起第1个图形,可以这样表达:三角形的底是3厘米,4 / 7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底边上的高是2厘米。

4.例3的教学,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想象和交流,自主发现并归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先按题中的要求,引导学生从四根小棒中任意选择三根试着围一围,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并把围得的结果与同学交流,初步发现任意选出的三根小棒,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进而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心理需求。接着,引导学生分别比较每次用来围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初步发现当三根小棒中任意两根长度的和小于第三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当三根小棒中任意两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根时,能围成三角形。并由此提出猜想: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任意两根的长度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在此基础上,设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的活动,验证猜想,从而得出结论。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并通过演示和交流明确认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在引导学生比较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归纳它们之间关系时,学生往往不能主动想到只有当三根小棒中任意两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根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别把围成三角形的小棒长度两两相加,并和第三根比较,以体会“任意”的含义。特别是:如果学生得出“三角形两条短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边”的结论,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发现是正确的,因为,在三角形的三条边中,只要满足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最长边的条件,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但这样的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当一个三角形的两条长边相等或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时,上述结论就不能十分准确地描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了。所以,用“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来表达,更为准确、合理。第二,由于操作容易产生误差,当所选的三根小棒中有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时,学生可能会认为这样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或通过想象、推理,帮助学生克服认知的难点;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例1后面的

“试一试”,理解: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那么将出现三角形3个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情况;而围成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这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第78页的“练一练”,第1题要着重引导学生在分析每组中三条线段长度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作出判断。第2题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逐一作出判断,再讨论能和12厘米、18厘米这两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条线段最长应该小于多少厘米,最短应该大于多少厘米,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并初步认识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差要小于第三边。

5.例4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以分四步组织学生活动。第一步,出示一副三角尺,告诉学生每块三角尺面上的角都是它的内角,再让学生说说三角尺上的角各是多少度,算出三个内角度数的和,并由此提出“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会不会也是180°”想。第二步,先让学生说说要知道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可以怎么办,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剪下教材第113页中的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并算出3个内角度数的和,然后组织全班交

/ 7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流。同时注意两点:一是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测量误差,如果误差较大,可以让学生再量一量,以纠正操作中的错误;二是要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并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测量和计算,可以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等于或接近180°。如果还能用其他办法来加以说明,结论就更加可靠了。第三步,先让学生说说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说明这一问题,并在交流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并观察每次拼出的结果,看能发现什么。再通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看到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得到一个平角,说明这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同时指出:上面的测量和实验只能说明这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不是所有三角形都存在同样的规律,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第四步,让学生再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剪一剪,拼一拼,看能发现什么,并组织反馈和交流,同时揭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第79页的“练一练”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怎样算出三角形中∠3的度数,再独立完成计算,并用量角器量一量,以检验前面的计算结果。

6.“你知道吗”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再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实验时,可以组织学生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并用力拉一拉,感受三角形不易变形的事实。还可以让学生用四根木条做成一个长方形(或四边形)框,拉动使其变形,再与三角形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把长方形框固定?最后,让学生举出一些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以加深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与体验。

7.练习十二的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说说画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应从哪一个顶点向哪一条边画垂线,并通过交流,明确:画三角形的高就是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所以要按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来画。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反馈与交流。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画三角形,并检查画出的三角形的底与高是否符合要求,再组织比较和交流,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确定表示三角形底边的线段后,只要使另一个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等于高的长度就可以了,顶点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第3题可以先按题中的顺序组织学生活动,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拼出三角形,再具体说说拼三角形的过程和方法。第4题可以先让学生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摆,说说摆成的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再对照题中的直观图,联系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释这个三角形的高比小棒短的道理。

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量出图中两根小棒的长度,再通过独立思考找到答案,并在对各种可能结果的交流中,明确,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必须比11厘米短,比5厘米长。第7题,要提醒学生先想好剪成的三段各有多长,再进行操作。组织交流时,既要充分展示学生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例如,可以先根据吸管长14厘米,确定剪成的3段中最长的一段只有6厘米和5厘米这两种情况,再根据最长一段的长确定另外两段的长。第8题可以让学生独立作出判断,并在交流时引导学生联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解释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体会其间的联系。

/ 7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第10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其中,右边的一个三角形,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直接用90°减去锐角的度数,求出另一个锐角的度数。第11题,完成操作后,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原来每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为什么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并通过交流,明确:虽然拼成的三角形比原来的大了,但原来是直角的两个内角拼成了平角,已不再是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了。所以,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第12题可以先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再独立完成填空,并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无论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怎么改变,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等于180°。第13题,完成练习后,要着重引导学生说说求三角形未知角度数的思考方法。

/ 7

第五篇: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的教学。

教材第2~3页安排了一幅游乐园的主题图。图中主要提供了四个情境:看木偶戏(包括正在看戏的学生,以及准备去玩沙包的和准备来看戏的),跷跷板乐园(包括正在玩的学生和准备来玩的),玩沙包(包括正在玩的学生和准备来玩的),买面包。这些活动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创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开始说得可能比较概括。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描述每个情境时,为了更好的说明图意,最好把人物进行量化,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观点观察问题的意识。

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有需要一步计算解答的,也有需要两步计算解答的。对于一步计算的,可以当时就让学生解答;对于两步计算的可以暂时留下,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由于后面的例题中的情境都与主题图有关,所以在例题教学开始时,最好先由主题图引入,使学生看到情节上的联系,过渡比较自然,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例1的教学。

例1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式题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呈现游乐园一角——学生观看木偶戏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自己了解信息、发现问题。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明确提出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从而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充分研讨之后全班共同分享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例1,可以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创设情境。

首先让学生观察例1的图。在学生观察教学挂图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播放电视录像),教师以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学生看“木偶戏”的精彩场面,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充分发表通过观察画面得到的数学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第二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计算方法,要注意让学生广开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2+13=35(人)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22+13-6=29(人)22-6+13=29(人)

特别要让学生明确两种不同算法的内在联系,同时明确也可以用综合算式来列式计算,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做适当点拨。对于不同的解答方法,应由学生自主选择。

3.例2的教学。

例2是面包房买卖面包的情境。解决问题的重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购买面包的情境,解决“还剩多少个”这个实际问题。仍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启发列式为54-8-22或为54-(8+22)。第二种解法的综合算式,教材中特别强调“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使用小括号”,并明确“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因为是初次在列式时需要使用小括号,如果学生产生疑问,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回顾旧知,利用现实情境,明确使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及使用方法。

教学例2时可以采用与例1相似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观察下页图,也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由学生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让学生充分交流研讨,畅谈自己的想法,然后着重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列式计算时可以先分步列式,同时强调两种列式方法的内在联系,列综合算式时着重说明使用小括号的目的。

4.例3的教学。

例3是教学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仍然以第2~3页情境图中的玩跷跷板活动为实际背景,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教材采用与例1,例2相同的编排方式,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中提示“分小组讨论,可以怎样算”,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时,教师仍然可以采用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后再列出算式解答。接着说一说不同列式方法的道理,并着重理解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对于学生的不同解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做一做”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的画面(见下页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

5.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巩固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明确题目要求。列式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2题和第3题,是配合例2而设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着重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第5*题,是一个有关过生日的实际问题。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且找到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办法。

6.关于练习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和第2题,分别设计了低年级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第3题,设计的是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购买门票的情境。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第4题,仍然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5题,是一道思考题,可以用多种方法。算式是:3×3×3-2=25(个);3×3×2+7=25(个);3×3+3×3+7=25(个)„„

下载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种分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聋校教材第四册40、41页例1到例3及做一做的内容。主要讲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使学生初步......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第四课时)——除法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18页,例4,练习四中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1.知道除法运算的含义,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2.在沟通......

    除法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

    除法的初步认识范文大全

    第三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P13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授课日期: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 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会读除法算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种分法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4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近平均分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的国宝是什么吗?(熊猫),熊猫最喜欢吃?(竹笋) 2.引出情境:小熊猫请同学们分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8-50例5,例6,“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会正确读写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