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的调查报告
文章标题:乡镇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的调查报告
唱“地方戏”打“优势牌”走“特色路”
近年来,___市乡村两级党组织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启示,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我们对___镇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多元化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基本现状
___镇是“铁人”王进喜的出生地,也是___市两个较早的建制镇之一。全镇辖8个行政村,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万人。2006年末,全镇村级集体资产总量达1217万元,村平均资产150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60万元,最高的达40万元,最少的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50元;村级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当年分别增长了4.1、8.3和5.8。从集体资产总量看,资产3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2个,占总村数的25%;资产100—300万元的行政村有2个,占总村数的25%;资产50—100万元的行政村有4个,占总村数的50%。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稳定增长,较好解决了农村道路、水利、学校、村庄等基础性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等诸多社会化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主要做法
1、充分利用集体土地资产,搞活土地经营,走以地生财的路子。土地是村级集体组织最主要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集体土地资产,对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___镇各村一方面将分散各组的“机动地”予以集中,将其改造成“绿色企业”,另一方面积极抢抓中低产田改造等机遇,顺势“借光”,打“擦边球”,利用项目资金开发闲滩空地,壮大“绿色企业”规模,使村集体经济整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在,___镇每个村都有一个集体小农场,规模最大的和平村、金峡村面积超过了1000亩,规模较小的新风村也有上百亩,总面积2480亩。这些“绿色企业”或分散承包、或整体租赁,不仅每年能给集体带来30万元的纯收入,而且日渐成为新产业发轫、新技术孵化的重要基地,在温棚蔬菜、饲草、制种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发展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的推广普及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条件,合理开发运作,走开发增收的路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___镇一些村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利用资源条件,合理开发运作,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的实践探索。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全镇大部分工业企业,象新风村的砖厂,___第二水泥厂,西湖村的石膏粉厂、榨油厂等企业都保存了下来,并且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几年,全镇各村以青西油田开发、嘉玉赤公路改造、嘉安高等级公路建设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契机,又相继新建了油田助剂厂和5个石材石料厂等一批资源型企业。2006年,全镇村集体企业共上缴税金38万元,村集体通过收取企业租赁费、土地出让金、集体参股与分红等方式,当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金峡村通过招商引资,2005—2006年相继新办石材石料厂3个,集体没有投入一分钱,而是以开采权和场地入股,仅2006年从企业分红获利达20万元。
3、充分发挥“一村一品”的产业优势,组建专业协会,走社会化服务的路子。“东湖的苜蓿,西湖的菜,新风村的小伙子满世界窜”——这几句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___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一村一品”的布局特点。现在,这几项产业不仅成为了全镇农民的增收主业,而且伴随着产业兴起而应运而生的社会化服务业正在成为各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又一条新路。止目前,全镇各村按照“支部 协会”模式,先后组建了温棚蔬菜协会、无公害韭菜协会、劳务输转协会、草畜产业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干部和党员致富能人为骨干,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运转规范、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无公害韭菜协会运作下,全镇温棚蔬菜种植面积三年里扩大了一倍,“沁馨”牌韭菜更是远销省内的张掖、新疆的吐鲁番等地;通过劳务输转协会架起的“金桥”,___镇的劳务人员不仅有组织地输往京津等地,还跨出国门,到蒙古国务工创业,由他们打出的“铁人故乡人”品牌已经成为全市的劳务经济品牌。2006年,全镇有6个村从开展社会化服务中获利,虽然最多的西湖村仅1.6万元,但同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相比,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开局。例如东湖村草畜产业专业合作社成功与___石油管理局生活处联姻,引进了2万吨苜蓿草颗粒加工项目,为上千户饲草种植户解决了“卖难”问题,巩固了全镇万亩饲草基地。
4,充分考虑集体和农民利益,深化体制改革,走管理创新的路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既要聚财,又要理财。近年来,___镇大力探索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式,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一是全面推行了“村账镇管”,在镇政府成立了财务管理办公室,为每个村配备了一名兼职财务人员,实行了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由镇上统一定期公开的财务公开制度和重大开支村民理财小组、村委会、镇财务办“三级议事”制度,有效规避和降低了集体资产经营风险。二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集体资产全部量化,以集
体股形式存在于原来的各个企业和经济实体,进一步强化了集体积累机制,初步形成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长效机制。三是试行村干部过错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制度,对因村干部违规决策造成村级集体资产遭受严重损失的,依法追究村干部的民事责任。近三年,___镇各村每年都有至少一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每年都保持了15%的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速度,但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和因村级财务引起的群众信访事件。
三、几点体会
第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解放思想,转换脑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革除传统的思想方式,做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近年来,___镇不仅每年都选派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市上举办的各类干部培训班,还坚持每年自办培训班,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到苏州、寿光等东部地区、特别是集体经济发展较为典型的“明星村”观摩、学习,在此基础上将每村每年必须上一个集体经济项目作为村级“双文明”目标管理责任书和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村工作责任书的“规定动作”,使全镇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做到了“四破四立”:即破除了发展集体经济只要能保证村里的日常开支就够了的“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思想,树立了统筹协调、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破除了财政收入是大事、集体积累是小事的模糊认识,树立了不抓集体经济就是失职、抓不好集体经济就是不称职的责任观念;破除了办事靠向上级要、花钱靠向群众筹的等靠思想,树立了发展就要抓项目的意识;破除了发展集体经济怕担风险、甘于守穷的小农思想,树立了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的进取意识。通过“取真经”、“换脑子”,全镇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上实现了两大转变:即发展范围从过去局限于“村村冒烟”办工业企业,转变到了所有能增加集体收入的项目上;发展形式从过去单纯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扩大到了以提高集体收入为主、灵活多样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上。
第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因地制宜,选准路子。“路子对头、创业不愁”。___镇除交通便利外没有多少优势可言,不仅谈不上“得天独厚”,甚至可以说“先天不足”——虽有河但不能满足灌溉,虽靠山却不黄不黑,虽地域广阔但却地处沿山冷凉灌区。但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全镇各村都能因地制宜,依靠项目开发催生后发优势,进而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各打优势仗,各走特色路,各唱地方戏,初步探索出了和平村绿色企业主导型、西湖村专业协会带动型、光明村小城镇依托型、金峡村矿山资源开发型、新风村村企一体化滚动发展型等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第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选好干部,建强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在人,关键在村级班子。___镇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强、领导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选配和“双强型”班子建设。新风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张问余25岁就当上了村主任,金峡村现任村支部书记何志义当选村主任时年仅20岁,和平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寿春是油田助剂厂和铁人故乡建筑安装公司的总经理。现在全镇8个村的“两委”班子均有党员致富能人“领衔”,并且聚集了“酒泉市十佳青年农民”周永华、___镇无公害韭菜协会会长赵刚等一批懂技术、会经营、敢创敢干的青年农民,村级党组织始终保持着一股蓬勃的干事创业激情和创新发展活力,较好地解决了村集体“有人办事”的问题,从而为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奠定了基础。
第四,发展集体经济,必须培育典型,树立样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典型引路是推动各项工作的一条基本检验,也是___镇历届党委、政府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熟谙之道。当一大批“村村冒烟”、大办工业背景下催生出来的集体企业纷纷“偃旗息鼓”的时候,镇上积极引导各村采取租赁、承包、个人参股等经营方式为新风村水泥厂、西湖村石膏厂等企业保留了一线生机;当各村一致将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目光转向“绿色企业”时,镇上主动吸收村集体参与红柳峡坂滩等农业开发项目;当一些村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办法不多、突破不大时,镇上先后选派4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甚至是党委班子成员中的科级干部到村上任职,直到抓出成效,有的干部在村上一蹲就是八年。近几年,镇党委、政府还每年召开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现场观摩会,推广示范项目,交流发展经验,使各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有效推动了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___镇各村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大胆和成功的尝试,也积累一些可资借鉴和值得推广的经验,但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是村级组织债务负担沉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构想未提出和实施前,在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有效覆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全镇各村“寅吃卯粮”,相继负债实施了办公活动场所、村小学、卫生所、通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承受能力扶持温棚蔬菜、设施养殖等新兴产业发展,累计产生村级债务140多万元,村均18万元,最高的村达到了35万元,影响了新上项目的能力。
二是现有项目增收潜力不大。由于村办企业、集体农场普遍实行租赁、承包等经营方式,集体收入部分相对固定,且比例较小,加之新兴的石材石料等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大投资和建设项目,可谓“过路财神”,对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
三是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趋紧。在“发展抓项目”思想指导下,各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吸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优惠政策,但其中鲜见有扶持和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致使发展渠道越来越窄,融资能力越来越弱,发展环境越来越紧,集体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四是干部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在集体经济发展途径日益多元的同时,村组干部收入分配渠道并没有相应多元化,从集体经济中按绩效取酬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退职补偿等激励机制的探索明显滞后,使得村干部在抓集体经济上风险大、责任重、权力小、薪酬少,“要我发展”的被动心理没有真正转变为“我要发展”的进取状态。
《乡镇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的调查报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乡镇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的调查报告。
第二篇:乡镇村级集体经济调查报告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扶精准,重点扶、扶重点,整体扶、扶整体,长远扶、扶长远”的工作方针,围绕脱贫目标,抢抓省、市扶贫攻坚的重要机遇,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xx县“全域旅游、打造秀美乡村”的统一部署和我镇实际,对xx镇村级集体经济进行调查,为培育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明确我镇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空间布局、产业重点和保障措施提供规划和指导,实现全镇经济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县西南部,xx中游北岸,东、南与xx镇、xx隔河相望,西连许村镇,北接中云镇,东北角毗邻紫阳镇,是xx县的南大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77平方公里,下辖玉坦、程家湾、曹门、新屋、薛村、xx、潘村、杨村8个村委会和大山头、青莲2个社区居委会,66个自然村,109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5万,下辖1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490人,其中女党员79人。镇人民政府驻地xx村,传说唐代诗仙李白(字xx)曾漫游至此而得名。
xx地势北高南低,乐安河沿东、南边界西流,有横槎水等在境内汇入乐安河。境内森林茂密,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肥沃,稻田成畴,现有耕地1.75万亩,山林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是xx县重点农林生态乡镇,同时全力打造xx工业小区,全面建设“工业重镇、农业大镇、旅游强镇、和谐名镇”。
二、存在问题
1、普遍存在问题:
我镇产业发展势头不强,缺乏产业支撑,农民生产经营渠道窄,收入来源少,生产经营单一、经营规模小,大多数农民收入基本来自第一产业,而且大多数以种粮油和养殖业为主,副业收入比重低、数额少,农民家庭生产经营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村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文化水平较低,对致富项目不关心不参与,缺乏科学种田知识,不敢也没有能力去冒风险赚取更多的收入,产业发展氛围不浓。农业的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还占绝对优势,而能体现地区资源优势的畜牧业、林业、生态旅游业却发展不足,餐饮、旅游和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目前,在全镇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两块,一块是家庭种、养殖业,一块是赴外打工。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体偏低。区域位置好的村能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靠自然资源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少,增收后劲严重不足。相当部份的村还是“吃饭经济”,“有收入零积累”甚至“负积累”的现象十分普遍,位处偏远乡镇交通不便的村级集体不断没有经济来源,而且还要为村村通路工程而到处举债修路,从而继续加大这种经济收入差距。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想动力不足。部份村“两委”班子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集体经济费力不讨好、吹糠不见米,习惯于将集体资产简单化处理,分光、卖光只图一时好过;加之村党支部书记调动频繁,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耐心,也无心思考长远之计,工作只停留在应付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上,不图发展、但求无过。
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时间较短暂。部份村单纯依靠项目实施、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获取协调费,没有潜心思考如何抢抓机遇实现自身持久发展,等到项目竣工或企业停产后,集体经济经过短暂发展后又归零到“空壳村”行列。
4、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制度保障。村级经济经营得一般的村,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依靠上级财政的补助才使村级组织勉强度日。同时也使少数农村干部群众产生了“等、要、靠”等惰性思想,艰苦奋斗、主动作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意识日渐淡化。
5、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权利用效率偏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得不到体现,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分光用光”的现象。一些村把城镇建设、过境公路征用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均一起分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却分文没有收取。二是农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受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村得不到享受。
三、总体思路和下步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以建设“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村庄”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打造区域旅游、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三大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构筑区域特色更加鲜明、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竞争优势更加突出的新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产业重镇,区域新城。
按照“一二三产互动、城乡经济共融”及“精准扶贫、产业增收”的总体要求,以规划为引领,以科技支撑,以投入为保障,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农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突出生态、绿色、安全,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及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奔康。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镇域生态良性循环。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更加注重资源的优化配臵与合理利用,强调资源开发的递进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注重产业开发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坚决杜绝盲目开发、无序竞争,绝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新路子。
2、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共联。坚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一主导思想,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区域旅游、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为重点,强化技术支撑,突出市场培育,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协同。因地制宜,突出实效,结合我镇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按照“一村一品”和“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做到“长短结合,种养循环,产销相融”,着力在畜禽、种植等方面下功夫,培育产业基地与现有产业集中连片打造,突出产业发展实效。
4、优势特色和主导产业示范带动。根据广大村民意愿,以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发展主线,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快形成特色优势,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开展一系列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产业化组织经营和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和农业龙头企业品牌,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5、农作物品种推广和农业科技转化应用。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理念。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根本方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6、充分发挥好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作用。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市场推进”的思路,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发展合力。加强引导,更新观念,尊重农村农民主体地位,提供自我管理水平和自身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我镇村级要全面清理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是盘活存量资源,“有山用山、有水用水”的发展类型,包括出租水库、山塘、门面、土地、林地等集体资产。二是依托企业发展,“村企共建”。有条件的可以创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要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发展加工业拉长产业链而这也正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难点。三是建立服务市场兴办各类服务实体。本着为民服务的方针为本地的个体私营企业开展产品推销、供应原辅材料以及信息、运输、餐饮等有偿服务既为农业和农民走上市场架起桥梁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装壮大增添一条途径。四是偏远村要搞好农业资源开发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发展新项目开拓新产业。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利用集体自然资源如山地、水资源等通过招标等形式开发经营获取收益。五是借用我县丰富旅游资源和打造全国秀美乡村这一契机来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发展旅游,鼓励村集体依托山水、古建等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到旅游产业中来。通过专派干部外出实地学习考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优势资源、优秀人才,还发动精准扶贫户共同参与,找好找准项目共同发展村集体经济,为全镇人民创造福利,实现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篇:乡镇农村集体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打破制约瓶颈 发展村级经济
——曾集镇农村集体经济情况调查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税改以来,各级财政虽然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笔者就该镇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一、曾集镇基本情况曾集镇位于沙洋县城以西20公里,区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297个村民小组,11408户、42387人,农业耕地面积10.63万亩,属全县农业大镇。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3.7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601元。全镇以农业种植为主,由于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自然资源贫乏,产品结构单一,被列为省、县贫困乡镇。二、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调查表明:全镇24个村(居)级经济组织全年收入为360.67万元,其中变卖集体资产及处置资源收入22万元,接受馈赠及捐款收入177万元,上级转移支付及附加费补助等收入155.2万元,葛沪线占地流转费6.47万元。当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有9个(曾集、龚庙、万里、张港、官集、雷都、肖堰、六冢、青桥),年收入3-5万元的村有4个(范店、孙店、张池、雷巷),年收入1-3万元的有7个(民主、太山、曾巷、陈闸、古椿、金鸡、柴集),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2个(团结、烟庙),还有蔡庙金桥2个村无集体经营收入。全镇农村资源经过“三资”清理,拥有鱼池、“四荒”地、水面、机动地及山林资源共9067亩,其资源存量及运行状态见图表1。图表1: 单位:亩 运行状态资源名称合计渔池四荒地水面机动地山林合 计90671269.7160.5444345.86847发 包已到期403265218307未到期82611217.756.5408345.86233闲 置602634侵 占3435218273目前,村集体支出一般包括:村干部工资、村民误工费用、生产性开支、办公费用、基础设施维修及偿还历欠债务。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村难以承受上述开支。因为只要村集体开展公益事业建设,特别是遇到天灾人祸急需偿还债务,就必需负债运行或挪用村干部工资才能维持。近几年来,在强大惠农政策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是一般都要求村集体配套投入或农户自筹部分资金(如道路修建、堰塘改造、水渠硬化),为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筹集配套资金,各村只好“化缘拜佛”,有的村“香”钱花了不少,就是未见真“佛”,无奈之下只有靠借贷,于是又形成了新的债务。截至底全镇24个村(居)集体均为负债村,负债总额高达2644.89万元,其中有15个村负债在100万元以上,村平负债达到91万元。三、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症结
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日趋哀弱,既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村级发展活力不强等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集体意识薄弱,发展动力不强。部分人错误地认为中央大气候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现阶段集体经济发展无关大局。多数村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二)增收渠道不宽,增收后劲乏力。全镇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中直接经营收入过低,支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上级财政补助,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空间变小,缺乏后劲。
(三)村级债务过重,阻碍经济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超过1940万元,当时条件较好的孙店、烟庙、雷都、张池、陈闸、青桥等村现金存款均在100万元以上,到90年代初在“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消灭经济‘空壳村’”口号下,各村盲目上马办企业、开挖渔池、搞“普九”达标、架程控电话,由于缺乏市场引导,加之人才技术缺乏、管理混乱,其结果都是血本无归。到90年代后期各村花光所有积蓄后全部走上负债之道,事后还要承担高额的利息,从此村集体经济一蹶不振。
(四)经济人才匮乏,发展意识不强。受村级换届选举影响,发展集体经济无长远规划,加之不少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其主要精力都放在家庭经济及日常工作上,对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只能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外,大部分有经济头脑的能人一般自主创业或外出经商务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集体经济发发展壮大,致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人才极度匮
乏。
四、发展集体经济的办法及思路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此,必须树立发展信心,打破瓶颈制约。(一)加强班子建设,树立发展信心。目前,发展村集体经济绝大多数村干部谈虎色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走出过去发展集体经济失败的阴影,对此,必须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树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首先要加强农村
党支部建设,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秉公办事的人选进班子。要注意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其次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经验激发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要让村干部意识到,作为一名村干部,不抓集体经济发展是失职,抓不好集体经济发展就是不称职。
(二)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制定好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指标,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并从信息、人才、技术、立项等方面给予帮助。二是财政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周转金,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在税收、工商管理上,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适当给予减免。三是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
(三)坚持因地制宜,找准发展支点。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要“一村一策”。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紧靠集镇的曾集、蔡庙、雷巷、曾巷、柴集等五个村要依托集镇优势,发展村办企业,特别是发展具有环保前途且有增收潜能的“小磨麻油”、“农家餐馆”等小型企业。雷都、金鸡等村要依靠水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水”文章,目前雷都村水上观光旅游项目已初显规模并已显现效益。孙店、张池、蔡庙三个村要利用“正邦集团”等大企业落户本地之优势,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该镇目前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家,其中“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年初被评为“全省十佳”。
(四)加强资产管理,壮大集体经济。一是要盘活村集体资产。据统计,全镇目前各村还有渔池、荒地、水面、机动地、山林等资源8261亩已发包到期被无偿使用,60多亩资源被闲置,近340余亩资源被侵占;11个村还有闲置的房屋、校舍多平方米。对此,应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该包则包,亦卖则卖,利用原有的集体资产优势谋发展,巩固“三资”清理成果,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二是要加强村级资金管理。完善村级集体资金管理制度,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对村级财务进行“双代管”,要做到既代管帐,又代管钱,防止出现只管帐、不管钱的现象。严格规定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三是要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村级债权债务是当前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各村债权债务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应回收的各种欠款一定要收回。
第四篇: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调查报告
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镇各村、社区充分利用城区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增加收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各项经济指标逐年攀升,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显著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各项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来看,**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偏弱,发展步伐滞后,村级招商引资困步不前,产业结构落后,调整优化乏力,历史债务负担沉重。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村级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培育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推进我镇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新一届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镇村级集体经济概况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我镇共有21个村、社区,农业人口近4万人。2003年全镇村级收入843.5万元,村平40.17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280万元,仅占33.2,;实现集体经济收入上5万元的村8个,仅占38,不足万元的村6个,占28.6,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有银城、银山2个社区,占9。
2、村级集体企业情况。就村级集体企业而言,全镇现共有18家村级集体企业,其中仅宝塔砂布厂和宝塔造纸厂两家年产值过千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6万元,占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的45.7。年产值过百万元的有宝塔茶厂、宝塔纸箱厂、宝塔磨料磨具厂、旭红砂布厂等4家企业。由村集体直接经营管理的有宝塔砂布厂、桃源茶叶加工厂2家,其他16家企业均发包或租赁给个人经营。
3、产业分布情况。2003年村级集体工企业收入176.2万元,占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的62.9,退耕还林及其它农林产业收入76.9万元,占27.5,其它产业收入26.9万元,占9.6。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层次低,规模小而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薄弱。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镇只有占38的8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有6个村,占28,整体经济实力薄弱。8个集体经济收入上5万元的村中,只有宝塔村形成了涂附磨具、铜材及其配套产业,资产及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科技含量较高,其他村集体经济收入则主要来源于砖厂、门店租金、茶厂和退耕还林的政策性收入等低层次产业,对环境破坏大、管理粗放落后、规模小效益低,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镇2003年实现的28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中,宝塔一个村就达140.8万,占50.3,比其他20个村(社区)的总和还多,而宝塔村的经济收入又集中在宝塔砂布厂一家,其每年上交120万,占全村收入的85。由于收入来源过分依赖于单一产业,一旦行业经济效益滑坡,必然会直接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出现大幅震荡。
2、融资难度大,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
目前,由于一些村负债情况还比较严重,银行存在惜贷现象,贷款手续繁多,审查苛刻,导致一些村级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下降。在我镇,特别是10个社区的集体企业发展资金,60以上靠如土地开发等方式自我积累资金来发展集体经济,30的资金通过其他渠道筹集,银行贷款不到10。过多的非正规渠道融资不仅增加了融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融资风险和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各村在进行土地开发过程中,没有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的思路下进行大开发和大整合,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分散。以村一级自身的经济实力,难以实现土地的高标准开发建设,致使土地的开发利用初级化,回报收益最小化,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造成村级集体经济难以在上规模、上档次上有所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3、干部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创新发展能力薄弱。
有些村干部对集体经济的理解比较片面和滞后,认为集体经济就是集体办企业、上项目,集体经济集体管,由于管理跟不上,集体资产流失严重,挫伤了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上有顾虑;部分群众怕搞垮了受连累,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有障碍。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
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大局。个别村干部则存在小富则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缺乏艰苦奋斗和创新发展的精神,发展观念滞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思路不多,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导致村级集体经济一直不能取得创新和发展。
4、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不利于整体发展。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且呈日益加大之势。单就8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的村来说,最高的为宝塔140.8万元,最低的是雁塔5.3万元,两者相差26倍,与旭红29万元相比,两者相差也达5.5倍。从而形成宝塔一枝独秀的单极发展趋势,对我镇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将延滞我镇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步伐。
5、村级债务包袱沉重,不利于全力发展。
至2003年底,全镇村级债务总额累计达1071.9万元,村均51万元。有债务的村、社区14个,占66.7,其中白沙、桃源、柳峦、石泉、新塔5个村(社区)债务均超过百万元,共计733.87万元,占全镇村级债务总额的68.5%。形成这些债务的原因较多,主要是经营性亏损、老财贸任务借款、基础设施投资、各类达标升级及非生产性支出等。村级班子很大的精力用于清偿债务,难以全力投入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6、村级招商引资困步不前,不利于突破性发展。
近几年,我县**、锡山等省、县级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但由于村一级招商引资在土地开发、基础设施、政策措施、投资服务体系等软硬环境上无法与省、县级工业园相比。因此虽经努力引来一些客商前来考察、咨询,但最终能够成功落户的没有几家,不利于集体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如下阔去年花很大精力引入的一个肉牛养殖项目,实地考察后一去不返;一位老板有意在石泉投资钟表厂项目,却找不到一块条件适宜的地盘,最后落户麦市工业园。
三、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干部意识转变,建设强有力的村级班子。
有没有一个敢于创新、富于开拓的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有没有一个敢于创业、善于管理的好班长,是决定村级集体经济能走出多远的关键。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采取公开招聘、异村交流、村企互兼、下派任职等形式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村级班子,并牢固树立只有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才能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才能为群众兴办各种福利事业,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群众信赖,凝聚力、战斗力才会不断增强的发展意识。镇党委、政府要经常组织村级班子成员进行思想意识、管理知识的培训,制订政策解决基层干部福利待遇、医疗养老保险等切身利益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使之全身心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2、因地制宜,选准集体经济发展的好路子。
在选择发展路子时,要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跟风上、盲目投资现象。一是兴办村级集体企业,象宝塔一样,走工业兴村的路子;二是兴建或经营专业市场,走商业兴村之路;三是发展立体林业。比如东港、桃源每年在林业上分别可收入4万元、8万元,可在此基础上,扩大规模、调优品种结构、引入深加工等配套项目,走立体林业的发展路子;四是兴办第三产业,城区内几个社区可大力发展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五是创新资本运营手段。以现有土地、资金、资产入股或合资、合作兴办企业或参与企业发展;六是经营集体土地和物业。发挥城区优势,开发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仓储设施和商住楼等二、三产业载体,对外出售、租赁,走物业经营的路子;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村委会可以在技术、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培植集体农业生产基地,走特色农业、服务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路子。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落实县、镇招商引资政策或创造性地建立招商引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镇一级要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的思路下对村、社区实施倾斜的扶持政策,结合各村、社区的优势、特色,实行统一政策、统一宣传、统一引进、科学布局,充分整合招商的人、财、物资源,集中力量,明确主导产业,重点突破,把一些规模相对较小不适宜在省、县级工业园区发展的项目引荐给村、社区。并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村级在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的积极性。
另外,各村组目前掌握着大笔土地补偿金,可否借鉴深圳等沿海地区及宝塔村的经验,鼓励、引导其集中资金开发一批标准化厂房用来出租给企业,既可以避免集体土地的大量流失,又发展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同时解决了投资商将大量资金用于投资厂房和设备,导致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实际问题。
4、强化管理,千方百计盘活资产,化解村级债务。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弱,是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管好并盘活存量资产,使其保值增值,比新增资产投入更为重要。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完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同时,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分离,并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定期公开帐目。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积累机制,实行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比例和分配总量控制,防止分光吃光,积蓄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大村级债务清偿力度,通过增收还债、清欠还债、节支还债、归责还债、降息减债、核销减债等手段减轻村级债务压力,集中精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第五篇:某乡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汇报
某乡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汇报
xx区xx乡地处闽北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xx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1.5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概况
20xx全乡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补助收入530.91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174.8万元,除营业性收入50.76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14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50.76万元,村均4.6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12.6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14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338.84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742.524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67.5万元。
二、我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1.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xx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森林农家”、“农家乐”产业,将xx建成为乡村生态修养胜地,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实现旅游兴乡目标。
4.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做好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产业、水产禽类养殖产业,立足山区林业资源优势,合理经营林木产业、林下经济,积极推进万亩油茶林开发项目等优势产业,稳定提高农户及村集体收入。
5.管好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确保保值增值。一是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二是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由乡
“三资”管理中心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建立资产资源交易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村级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经营和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三、制约我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乡农村集体发展缓慢、模式单一、底子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足。表现在:一是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二是有的村干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三是有的村干部忙于自家生产生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间少、精力少。
2.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我乡偏居xx区南部69公里,属于山区乡,交通不便,招商引资、发展企业和工厂的难度较大。
3.缺乏发展资金。我乡耕地资源、林木资源,水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底子薄,无力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上级财政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不够。
4、人气难以积聚。我乡总人口1.5万人,由于地处闽北南部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举家搬迁到城区生活的村民近万人以上,留在村里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缺少足够的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入手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三资”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发展型村两委干部,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两委干部岗位上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发展较好的周边乡镇甚至是跨市跨省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3、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建议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建议成立区、镇(乡)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4、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加大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村级集体积累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村务公开,提升民主理财,在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分配出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