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结号》影评
《集结号》影评
《集结号》讲述了一个退伍老兵为牺牲的战友追寻尊严和荣誉的故事。这个题材比较独特,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又对传统创作禁忌有所突破。关于无名英雄被遗忘、被忽略,乃至被冤屈的案例,过去总是一个被刻意回避的话题,因为它涉及一系列主流史观所不愿正视的缺失。
就《集结号》影片整体而言,故事完整、结构紧凑、场面真实感人——叙述和铺陈之中,完全治愈了中国影视传统之中影片节奏松散情节拖沓的硬伤。《集结号》开场就以激烈的巷战场面,营造出了战争激烈与残酷,可以说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而影片的后半部分,又以英雄连长谷子地,千辛万苦的寻找老部队和战友遗体为主线——不仅仅完整的刻画了谷子地,这个质朴感人的英雄人物,又把“牺牲的就是烈士”这一属于军人的荣誉诠释的淋漓尽致。而谷子地那种为了澄清事实真相,不辞辛劳,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执着,也是真实感人的,和激烈的战斗场面一样的震撼人心。
可以说《集结号》自影片开场到放映结束,一直都在揪着观众的心——让观众很容易就融入到影片所营造的氛围中,并在近乎实战的战斗场面和谷子地顽强执着的寻找挖掘战友遗体的故事情节之中,受到了震撼、萌生了感慨、得到了鼓舞和触动了真情——战斗场面是残酷而震撼人心的;生命的脆弱、意志的顽强和军人以“牺牲”为荣誉是让人感慨的;谷子地那种敢于追根寻源的执着是鼓舞人心的;而影片之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战争的残酷与悲壮,军人以牺牲在战场上为荣誉的博大情怀是真实感人的,让人为之动情而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冯小刚导演,又在影片中设计了几句风趣幽默的台词,在紧张、残酷与悲壮之中制造出几分诙谐活跃的气息——充分体现出了“冯氏幽默”的高明和机智,同时也是影片锦上添花的妙笔。
影片《集结号》中,深刻的挖掘出“牺牲在战场上成为烈士,是作为军人的荣誉而高于一切!”,这一鲜明的主题思想——这是以往的战争影片之中,所没能充分诠释和体现的。而这次《集结号》在体现这一主题思想时,设计的巧妙诠释的深刻——虽然没有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却以故事情节充分的陈述和表达——不管是在失踪人员家属和烈士家属在分粮食时受到的不一样的待遇,还是谷子地不辞辛劳在煤矿挖掘战友的遗体,还是牺牲的九连烈士最后“沉冤昭雪”而被在墓前授予奖章和接受到了“鸣枪致敬”礼遇——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诠释和阐述着“牺牲成为烈士是军人的荣誉”,这一鲜明的主题思想,由此可见《集结号》又是一个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影片。
《集结号》虽然描写是残酷战斗中由于集结号没有吹响,而引发了一连串故事的影片,却以军人荣誉为主题思想——虽然这一主题思想并非是直言表白,所需要人来感悟和思考,但是却是阐述的淋漓尽致。在影片最后,集结号终于在烈士墓前吹响,让烈士的在天英灵得到了安慰。镜头缓缓的定格在顶部安放着五角红星的烈士墓上——而那座烈士墓已不在是坟墓,而是由英勇无畏、壮烈牺牲的战士,用自己的忠诚和热血,铸就的一座高大而屹立不倒的,承载着“烈士”这一属于士兵的至高无上荣誉的丰碑!
影片被鲜明地划分成三个截然不同的大段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和平时期。这三段呈现出迥异的特色,第一段是关于光荣与勇气的描述,第二段是身份与情谊的铺陈,第三段则是荣耀与自尊的重拾。从架构上看来,第一段是整个故事开篇,也是造成影片下面悲剧的因由,对剧情发展做关键性铺垫。从第二
段抗美援朝开始,实际上又是另外一个故事,谷子地丧失了原有的荣誉和尊严,被迫重新开始。影片逐渐变得平实感人起来。这一段更注重谷子地身份的确证和兄弟情谊的重新构建,在朝鲜战场上营救踩了地雷的赵二斗细节十分精彩,冯小刚再一次表现出其独有的喜剧才华,与美军周旋的场面令人忍俊不禁,可以说,这是《集结号》中不可多得的气氛调节场面。不过抗美援朝这一段转瞬即逝,故事进入第三段,也是影片最主要部分,表现形式依旧延续第二段手法。通过相对写实的镜头以及伤感的钢琴曲伴奏,带出一种落寞荒凉的悲情。
一个人的自私是自私,而集体的自私就成了为人性的弱点辩护的最佳理由。一个团,为了怕被敌人咬死,而选择了欺骗一个连,那永远不可能吹响的集结号,仿佛是更多人的人在自私面前沉默。刘团长至死都觉得对不起谷子地,对不起那可怜的四十几个被蒙在鼓里等着号响撤退的战士。在整个大时代里,在泓大的战争里,所有的一切,细究起来都让人寒心。更让人绝望的是,战争后这四十几个战士的正名那样的艰难。从中,可以感受出彻骨的寒冷。
我一直觉得,当个人主义可以存身,且存身环境良好的时代,才是一个值得向往的社会。人们不必想着牺牲,而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愿谷子地这样的老兵不要再出现了。如果将来会出现,希望他们能得到善待。
《集结号》是部有情的电影。贯穿全剧的兄弟情令人感动。它告诉我们不要绝望。我们需要谷子地。不管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谷子地这样的人的存在,就可以赋予它意义。这个名字来自土地,它象征的意义也不言而喻吧。如同安泰总是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力量,我们需要的力量也来自那里。
48幢212
10人力 宋洁
100103300108
第二篇:集结号影评
迟来的号角
【内容概括】《集结号 》是 根据当代作家杨金远的短篇小说《官司》改变而来,讲述的是在三年内战中身为中原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九连连长谷子地和他的兄弟们为保大部队转移镇守汶莱南岸打狙击战,并以集结号为准听不到集结号不得撤退,可战争打响后从上午打到次日上午集结号一直都没有响而他所有的兄弟都把血泼在了那块土地上,只有谷子地一人存活。于是谷子地为了弄清 号到底响没响,为了给死去的兄弟得到身份的证明踏上了追寻谜底之路。
【关键词】 兄弟情人性寻找
《集结号》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精神大片,给人以无限的精神力量.引发人们无限深思。《集结号》这部战争大片其故事情节摆脱了以往国产主旋律战争片情节,以谷子地率领众战士与国民党军队周旋并给了两种选择一是吃枪子二是大家一块围起来吃饺子这其中显示了当时普遍战士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隐含出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后来在汶莱南岸的狙击战中以集结号为令,集结号不吹响就不能撤退,但集结号却始终没有吹响,在这场战争的最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九连战士只剩下谷子地一人,其余战士全部阵亡,影片就已集结号是否能吹响为线索,展现了谷子地为这场战场上战死的战友们争回应有荣誉的艰难历程,反衬出人物的坚毅的性格。而极具悬念的故事情节发展是以往国产战争片中不曾多见的。但如果将《集结号》归类于主旋律电影的话,那又未免太武断了些。
本片通过对人物鲜明个性的塑造、丰富的表情特写以及精彩绝伦的战争场面描写,让我们感觉到精神上的震撼,感受到在战争中生死一线时人性的表现。从这一点上来讲《集结号》就突出了人性,突出了勇敢,突出了正义,这说明我国战争题材电影已摆脱了以往主旋律电影的模式,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新的层次。并且它放弃了以往不已英雄的为主线的情节反之更是对小人物英雄在那战争中的经历和无奈以及对人性本质的 探索和对战争的一个控诉以及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于战争它留给我们后代人的不仅仅是残酷和伤痛更多的是对其中的一种精神的反思。以及我们该负起怎样的责任?
在以往国产战争片中对人物的塑造几乎都是“高、大、全”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殊不知这是战争片的禁忌。英雄就是英雄,和别的士兵有了区别,别的士兵牺牲了也就是牺牲了,而英雄牺牲了就要不遗余力的对牺牲过程进行详细表现,而且国产电影片中的英雄“命非常硬”子弹就是打不中他,等到英雄就要就义的时候之前还要高喊几句。例如《英雄儿女》中王成的英勇就义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就非常夸张,导演运用仰角镜头特写王成,表现其高大的人物形象,突出了他光辉的英雄形象,但这就大大的有损战争的真实性和战场的真实感。但在《集结号》中“高、大、全”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完全见不到了,观众领略到的是一个整体英雄,而在牺牲的处理上冯小刚导演运用“短、平、快”的手法,使情节更加紧凑。例如其中一个镜头描写的是一个战士奋力向外投掷手榴弹,在投掷的一霎那战士被乱枪打死,镜头从战士的侧面拍摄,突出
了战士牺牲的动作,从而表现出战争的惨烈和残酷。镜头虽短,但带给观众的将是难以忘却的震撼。在《集结号》中,血肉横飞的硝烟战场,密如骤雨的子弹在战士的耳边呼啸而过。在第二场大战结束后战士吕宽沟小心翼翼的在尸体间匍匐摸索着寻找战利品,当他终于在敌人的尸体的口袋找到一块手表时,欣喜若狂的他猛地站起来,暴露了目标,被隐藏在暗处的狙击手一枪毙命,他的笑容凝固在脸上而生命却被剥夺了,从这个地放冯小刚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在战场上人生命的脆弱,以及人性在张场上被扼杀的表现,只又打胜仗才能活下去。这些让人记忆犹新的镜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集结号》在这方面实现国产战争片质的飞跃,为其他战争题材的电影做出了好榜样。
评价一部战争题材电影的好坏关键一点在于是否对战争场面做出最真实的再现,而《集结号》这部电影在这方面的表现就很好。晃动镜头的大量运用不仅加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和紧凑感,更好的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反映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战争可以改变一个人。”而《集结号》中指导员王金存恰好可以印证这句话。依然是镜头的表现,当王金存初入战场时,被战场的残酷吓得大呼小叫,这时镜头给了王生存一个脸部特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脸上留出的鼻涕,而当王金存引爆炸药时,同样是脸部特写镜头,这时我们看到的是王金存脸上坚毅的表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打仗尿裤子的文弱书生转变为一个视死如归的铁血战士,这个答案就是战争。战争的洗礼让王金存有了男儿本色,我们已经厌烦了从始至终不怕死的主人公设定,而更加青睐于在战场中战士由弱到强的成长设定,真实的战争中没有一个士兵是不怕死的,因为战争是残酷的,不会因为你一个人而改变什么。可一旦你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那即使是牺牲也变得意义重大。只要你拥有一颗勇敢的心,每一个牺牲都将会永垂不朽,意义非凡。《集结号》正是要告诉我们这一点,而这种勇敢,震撼着战士也震撼着我们每一个观众的心。同时他也告诉了我们人的本性和对生命的价值,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不怕死的往前冲后王金存终于知道了战争的意义和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人民来讲意味着什么,是家破人亡是妈妈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但若小家不舍大家便消失,在国家感情和个人感情中我想无论是文弱书生还是农家汉子他们的选择应该只有一种那就是向前冲。哪怕明知是死也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冲上去。而作为现在的我们却正在渐渐远离 甚至是渐渐遗忘这种精神、这种理念。我想王金存这个角色应该也是对这种精神的一个写照和发扬!这种心灵的震撼是我们难以忘记的,在电影集结号中我们也能找到《拯救大兵瑞恩》的影子,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枪林弹雨,每个战士们的生命稍纵即逝。这也正是《集结号》在向这部战争大片致敬。其中有一个场景与《拯救大兵瑞恩》中那个拿下钢盔被击中的士兵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震撼同时也巧妙的折射出了中国战争片的一种升华,也是中国战争片的又一次发展
在《集结号》中,更多的是在展示追求真理的过程,而战争只是永不磨灭的回忆。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虽然没有了宏大的战争场面,但仍围绕着主体:集结号到底有没有吹响。主角谷子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为牺牲的战友征求说法与荣誉的艰辛历程。导演运用大量的长镜头来展示谷子地一人在煤厂挖煤誓要挖出战友们的骸骨,从谷子地挖煤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也许谷子地
知道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找到战友的骨骸的。但他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弃,是信念支持着他继续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远方传来恢复战友烈士荣誉的消息时,谷子地激动得都无以言表、欲哭无泪,当在团长的陵前得知集结号根本就没有打算吹响时,谷子地陷入了疯狂。这种强烈的感情深深的触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谷子地顽强的正义感和对战友深深的感情影响着片中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这是正义感所带来的无可比拟的震撼。而这股正义感放到现在似乎也是对我们当代社会的缩影的一个折射。
《集结号》相对来说似一个不错的战争类电影但是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镜头剪切过快、影片删减造成情节突兀等缺点。但是优点多大于缺点。同时对于冯小刚个人来讲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飞跃,《集结号》也使国产战争片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影片的结尾士兵在烈士墓前为烈士鸣炮三响,三个炮象征着对人性的光芒纪念、对勇敢执著的敬仰、对正义力量的歌颂,三炮齐响、深深的震撼着人们的内心。迟来的号角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信念,也带给了人们无尽的精神力量和憧憬。
第三篇:集结号影评(范文模版)
《集结号》—不同凡响的军号
《集结号》看完了,给我突出的感觉有三个:一是很震撼,二是很真实,三是回味无穷。第一,很震撼
在人们的印象中,战场上的红旗是飘扬的,军号是嘹亮的。然而在《集结号》影片里,红旗没有飘扬过,军号也没有吹响过。尤其那没有吹响的军号,系结着47名战士的生命。在1948年淮海战役的一个战斗中,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刘泽水约定以集结号为撤退的号令,集结号不响,连队不撤。预定时间过了,没有号响,战士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谷子地继续率兵奋勇作战。出乎意料的是,勇猛的排长焦大鹏在临死之前说听到了集结号响,劝谷子地带着仅剩的几个弟兄撤退,战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对,大家对此产生了分歧。谷子地此时发现大部队早已撤退,但坚信没有听到号声。结果,47名战士终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事后,幸存下来的谷子地怀疑是自己忽略了号声,导致战友们枉送性命。进入和平年代,复员的谷子地意外见到当年的司号员小梁子,得知他根本没有吹响集结号,因为团长没有下达命令。
这部影片首先引起我震撼的是他的选题,导演的敢于创新。比以往冯小刚的作品,确实有太多的变化。比如从逗人笑到逗人哭,从紧跟老百姓熟悉的生活小事到放眼战争历史,从语言风格的转变,摄影风格的转变,作为一个导演的求变转型之作《集结号》是比较成功的。
这个影片从内容和表达的形式上,我们看到的战士不再英勇无敌,也看不到那些符号化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场面,因为在导演看来,怕死是人类的本性,没有人愿意打仗,更没有人愿意去送死。
这个影片简炼而有力,比如过去战争英雄站起来一边豪言壮语,一边机枪扫射,四周倒了一大片还没死,但这次不少英雄刚站起来,还不及说一声“啊”,就已中弹阵亡了。影片从士兵的角度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他们脱下了高、大、全的外衣,一个个真实地牺牲在战场上。而以往的镜头是:某某伟人把烟头在鞋底上捻灭做若有所思状,之后便伏案挥毫写下一首开天辟地的诗词佳作,一声令下,万炮齐发,摧枯拉朽,人民解放军势不可挡。而后欢呼雀跃的群众们给战士们塞鸡蛋,装红枣,披红挂彩,好不热闹,最后人民解放军成了最可爱的人。每当看到这时,很多时候,生出的是对战争的向往,对英雄的崇拜,痛恨自己如何不生在那个时候,也当个英雄过把瘾。
《集结号》却一反常态,人们看到了被打断的手臂,被击穿的脖子,淋漓的鲜血,扭曲的身体,血肉横飞。特技效果及其视听冲击把血腥残酷展现在观众眼前,使之恐慌。在这里我们不再向往战争,战场也不再“美好”,没有了夕阳的余辉,也没有了军号的嘹亮,对战争充满了恐惧、厌恶,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人们心灵上受到的重创,不禁使我想起了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自从它问世后,战争电影仿佛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里程碑的高度,以至于人们说斯皮尔伯格毁了这个市场,后来者没法拍了。这里面,技术高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集结号》没有超出《拯救大兵瑞恩》,准确说依然落后于它。但子弹呼啸和坦克仿佛来自世界之外的迷离般轰隆音效,借鉴得非常好,绝对应该超过《太极旗飘扬》,或者至少是一个水准,战场造型、爆炸和枪战非常类似。从子弹射出、枪的震动和烟雾火舌,直到真实感觉的击中人体,真实感觉到流血仆到,通过一个镜头而非蒙太奇剪辑解决,犹如纪录片。
但不足之处,就是中野部队不知何时练成了一套盟军侦察兵才有的现代巷战本领。
第二,很真实
艺术的生命贵在真实。电影艺术更不例外。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假货满天飞的今天,对虚伪深恶痛绝的人们,百倍地希望追求真实,呼唤真情。这部大片给人的突出印象,恰恰就是一个难能可贵的“真”字。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真实的矛盾,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细节,真实的表演……毋容讳言,以往那些没有灵魂的“英雄豪杰”,大多是无心无肺、刀枪不入的活神仙。敌人则全都是闻风丧胆,不堪一击的窝囊废。描写战争的作品,往往回避无情的现实,不敢正视残酷的流血牺牲,轻描淡写,把你死
我活的拼搏,当成了一场儿童游戏:掩盖了战争的恐怖和罪恶,反而贬低了英雄的高大形象。实话实说,战争是残酷的。英雄的伟大,正是他们在生死考验中的无畏。在那血火纷飞的战斗岁月里,不知有多少谷子地和英雄九连那样的悲壮故事或者有多少的英雄被当作失踪,这绝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杜撰的故事。
《集结号》实际上只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阻击战争,另一个是谷子地为战友正名。阻击战争结束后,谷子地受伤并且被解放军当作俘虏。释放后他又得知,自己原来的部队番号已经取消,47名战士被定为“失踪”,而不是烈士。谷子地的后半生就是为死去的战友找回部队,找回应有的荣誉。
在影片结尾,谷子地回到当年发生血战的旧窑场,相信47具遗骸就在窑场下面。他发疯似地挖掘如山的煤矿,他要真相大白,让尊严复回。最后,上级追认他们烈士并树立了纪念碑,没有飘扬的红旗终于出现了,没有吹响的集结号终于由小梁子吹响了!
《集结号》重笔描述了军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这些军人都是平凡的农民子弟,他们没有闪光的语言,但有朴实传情的台词;他们没有典范英雄的脸谱,但有实在的人情味和层次感。也许是头一次,影片告诉大家,人民子弟兵也有不敢开枪的、尿裤子的、怕死的,这正是影片的真实之处。
冯小刚的确很会讲故事,整个故事线索清晰明了,情节一气呵成,首尾遥相呼应,内容张驰有度。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字来概括:
乐观、真实、责任、公正。
第三,回味无穷。
首先,对于这个影片,故事的流畅、逻辑的严密性等都来自于民间,显得很贴切,还时不时流露出底层真实的幽默。如:“头皮上飞子弹,裤裆里晃手榴弹,神仙也得尿”。还有电影开篇就是一场箭在弦上的突击战争,谷连长还不忘幽它一默: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是选择吃子弹还是饺子……。在已经知道九死一生的情况下,他们这群无名英雄还在从容的相互揶揄。联想到我们自己,有什么事情会比随时死亡的威胁,更加让人不安呢?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乐观从容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
其次,在物欲横流,唯利是图,追星成风的势利社会,人的价值常被扭曲。人们疯狂崇拜的偶像,都是那些媒体炒热的“大人物”和“大明星”,很少有人关注和尊重身边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无名英雄”和“芸芸众生”。感谢电影《集结号》,不但把镜头对准了谷子地这种重情重义、爱憎分明、讲人话做人事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还热情大胆地塑造了从恐惧到无畏的指导员王金存,因失言违约而愧疚终身的刘团长,临终苦劝战士逃命“给九连留个种”的焦大鹏,谎称听见集结号支持撤退的老刺猬,为给连长缴块手表而搭上一条命的战士吕宽沟,以及罗广田、姜茂财、黑子……等等充满人情味和鲜明个性的生动英雄群像。尽管他们有缺点,有错误,甚至于有过动摇或怯懦的闪念,但在关键时刻不惜献出生命,最终留下的仍
然是一片赤胆忠心!
共和国的繁荣富强,不应忘记那些万世流芳的著名英雄,更不应忘记那些默默无闻、无处不在的广大无名英雄。影片《集结号》正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极力呼唤良知和警醒,呼唤友爱和宽容,呼唤人们在欢乐和平的日子里居安思危,不要忘记血写的历史,不要忘记每一个为人民幸福流血牺牲的无名先烈!这岂不是“太平盛世”的及时雨吗?
“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这是《集结号》最耐人寻味的庄严主题。
第四篇:集结号影评
已集结号为准
——观《集结号》有感
《集结号》是部老片子了,但我却一直没有看过,原因是我虽喜欢看战争题材的电影,但不喜欢看打到最后没有胜负的战争,更不喜欢看正义的一方打输了的电影,所以对这部前四十分钟鲜血后八十分钟眼泪的电影,我一直都没有看。
周五晚上,部里叫我们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就是《集结号》。在夜幕中,大大的幕布拉了起来,很有电影院的味道。一开机,满眼的土八路,满耳的枪炮声很是振憾,故事便这样开始了:一个不怕死的连长接到命令带领47人在一小山丘掩护大部队撤退,阻止敌人对大部队的追击,直到听到集结号才可以撤退,否则剩下一个人也要战斗下去。数以万计的敌人向蚂蚁一样压向小山丘,两次进攻后,能动的只剩下九人,为炸掉敌人的坦克而被火烧的奄奄一息的焦排长拉着连长的手,用尽全身的力气说,他听见集结号了,这时,身后的黑子、二虎也跟着说他们听到吹号了,连长愣住了,他说他没听见,并发了疯的抓住他们的衣领一个一个一遍一遍问有没有听到,连长还一字一句的补充到他没有听见吹号,所以他要留下继续战斗,并说听到号声的可以走,但大家没有一个离开阵地。就这样,九连共击退敌军三次进攻,击毁坦克两辆,伤敌无算,全连除连长谷子地之外四十七人,全部阵亡„„
后来谷连长责怪自己耳朵被炮弹炸伤,误以为没有吹号,而葬送了47条性命,于是他开始寻找自己的部队。许多年以后,头发渐白的老连长终于找到了当年的部队,并从当年吹号的警卫员口中得知,当年刘团长根本没有安排他吹集结号,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组织只有放弃了九连的四十七条性命,听完警卫员的话后连长谷子地发狂了,他发疯的哭了„„
只是到了最后,组织给九连证明了身份,并追加“烈士”称号,授予解放奖章。这时,司号员拿起了集结号,电影也就随着永不停息的号声结束了。
电影结束了,在这个寒冷的黑夜,我浑身却在发热,而且强烈感受到心在快速地跳动,整部电影根本就没有吹集结号,大家都在等,我们也在等,焦排长谎称听到了吹号,无非是想让大家走,用他的话说是想给九连留个活种,明知是必输的仗,他们打了,明知在乱炮中可以听到想象的“集结号”,他们却留下来了,不是不能走,而是为了捍卫纪律,铁一样的纪律啊!
我在想,若换成是今天,会有人在那么拼死命的等号声吗?你可以说他们傻,也可以说他们笨,但有一点他们是对的,因为他们是纪律的守护者,然而正是有了他们,组织才是这样的可靠。
再看看今天的我们,在上大学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有一遍又一遍的铃声,然而每天都有同学踩着铃声踏进教室;还有的同学打过两三遍铃后才姗姗而来;更有甚者无视铃声的存在依旧赖在被窝里。打了铃,且打得很响,我们的耳朵却没有听见,没有坦克没有火炮,我们的耳朵也没有聋,但为什么没有听到?因为平静而舒逸的生活让我们的心变聋了,没有了心声,更何来上进心呢?一个人是这样那么这个人便没有了进步的要求,一个单位是这样那么便没有了发展的希望,一个国家这样那么它迟早有一天它会在地球上消失。
生活中,工作中,听不到集结号的时候还多着呢,要不怎么会有迟到、早退,又怎么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怎么会有知法犯法?希望看完《集结号》的我们,不要在没有吹号的时候给自己吹响号的假象,更不要在吹响的号声里装做什么也没有听到,让我们以集结号为准!时刻准备着!
褚特汉语言文学10-2班
第五篇:集结号影评
《集结号》影评 一次事先未知的有去无回战役。一群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士兵。一个丢失了自己身份,但是永不放弃的执拗军官。一段永远没有吹响的集结号,一段不为人知的背弃故事。这是冯小刚最近力作《集结号》的正式写照。
本片是根据著名作家杨金远的小说《官司》改编而成,故事背景发生在1948年到1956年间,一个连队的战士全部阵亡却无人知晓,全片通过寻找追溯的过程展现了这几个战士的英勇和感人的事迹。从而表现出《集结号》中人物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生命的伟大精神。在《集结号》中,我们看到的战士不再英勇无敌,也看不到那些符号化的革命英雄主义场面,因为在导演冯小刚看来,怕死是人类的本性,没有人愿意打仗,但在这种本能下主角谷子地又做出勇敢的举动,这个反差,这样才能对比出来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印象最深的是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47名战士与多余自己几倍的敌人奋勇厮杀,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如果集结号不吹响,全连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最后集结号没有响起,除了连长,其他战士全牺牲了,这说明了解放战争中,中国解放军的爱国精神是多么的伟大、是多么的崇高。
与当时的情况作对比,现在的人渐渐地把爱国这个词语给忘记了,有人说他很爱国,但是,在升国旗的时候,嘴巴却一动也不动,这是爱国的表现吗?爱过不应该挂在嘴上,而是应该在行动上表现出来,《集结号》中的战士不是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吗?
《集结号》中的战士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奉献自己生命的精神。
高二(1)班
尹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