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州市的资源与环境论文
随州市的资源
摘要:随州的一些资源包括土地,气候,水,森林,草场,矿产,能源,旅游资源等的分布的整体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在文中做了一一描述,最后着重介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笔者的建议。
关键词:随州,资源,矿产,旅游
(一)土地资源
随州市土地总面积961493.94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17%,人均土地0.38公顷。其中农用地789206.81公顷、建设用地68181.48公顷、未利用地104105.65公顷,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2.09%、7.09%和10.82%。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随州市整体地势呈北部和西南部高,中部、东南部低,土地利用受此影响,区域差异明显。耕地219829.46公顷(人均耕地1.31亩),约占土地总面积22.86%,主要分布在随州中部和东南部岗地平畈区。园地12290.32公顷,约占土地面积1.28%,主要分布在曾都区南部的洪山,北部的草店,中部的何店、厉山、尚市、高城及广水的蔡河、郝店等乡镇的丘岗区,与耕地和林地交错分布。林地465294.44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8.39%,主要分布在随州市北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其它农用地91792.59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55%,广泛分布在全市农业用地区内。东北和西北及西南部以山地为主,林园地优势较大,耕地质量较差,农作物以旱作物为主。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分布零散;中部及东南部沿河地势平坦,以水田为主,耕作条件较好,是主要的水稻产区。建设用地沿河及主要交通干道分布,城镇工矿用地相对集中,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大;其它大部分以丘陵岗地为主,水田、旱地各半,交叉分布,城乡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向城镇集中分布。
(二)气候资源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南北过渡过渡型气候特征,气候资源优势比较明显: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降雨量多集中在5至8月,年蒸发量1450-1520毫米。全市年平均光辐射量109.6卡/CM2,全年日照时数为2059-2083小时,日照率47-48%,夏季多,冬季少。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3℃-16℃之间,极端最低温度-163℃,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2.3℃,最热月份(7月)平均温度28℃。年平均相对湿度0.6-0.8.全市年平均风速3米/秒,4月最大(3.4米/秒),10月最小(2.6米/秒),历年极大风速22米/秒,风向东北。全市全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12%,最少风向为西南风,频率1%。温暖的气候条件,良好的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带,保留着很多珍贵的植物种类,其中主要包括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繁茂的枝和充足的果根,使随州的动物资源也相应丰富,从腔肠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应有尽有,而且至今还保留有一些珍贵的物种如大鲵、金鱼等。可以说,自古以来,随州大地一直是动植物栖息和繁衍的理想场地。但同时,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发生频繁,尤其以干旱居多,随州也是‚坨子雨‛频发地带。
(三)水资源
辖区主要河流有涢水、氵厥水、氵差水、均水、漂水、广水河及应山河七大河流,境内流长330.5公里,流域面积6670.8平方公里。州水库众多,水系发达。全市有大小河流476条,均属山溪性河流。境内为闭合流域,无客水过境,水资源自产自用,主要用于发电,灌溉,工业,生活,生态用水等。全市平均降雨量1004.2毫米,年降水总量70.2亿立方米。目前已建成水库691座,其中大型水库8座,中型水库21座。小
(一)型80座、小
(二)型水库582座,中小型水电站36座,装机1.9万千瓦,提水泵站610处,装机3.12万千瓦。各类水利工程总蓄水能力26.51亿立方米,有效蓄水17.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81.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8.6%以上。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1310亿立方米,正常年可利用量2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1.9亿立方米,生活用水1.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5亿立方米。
(四)森林资源
随州森林,在地理划分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含常绿阔叶的落叶林亚带。在湖北省划分的8个较小的带区中,属鄂北落叶阔叶马尾松、栎林区。组成随州森林的乡土树种有60余科、120余属、200余种,松、栎为优势树种,约占全部树种总数的90%以上。主要林种为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3类。随州古时土布、木炭、蜜枣三大名产就有两个品种来自森林资源的薪炭林和经济林。
随州树林较多,因而林副产品也较多,在经营项目中有松脂、红根、花果、栓皮、橡碗、荆条、檀木棒、木柴、木炭、木耳、香菇等。除松脂、红根、花果外,其余已成为随州的传统产品。还有森林内的野生名贵药材,如大洪山中的七叶一枝花、金钗、贝母、天麻等。另外,山林中还有许多珍稀动物,大洪山尤以金龟(又称断板龟)、大鲵(娃娃鱼)最为著名。另外,绿色资源还是大洪山风景名胜区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是风景区的生命和灵魂。
(五)草场资源
随州市草地资源十分丰富,共有597万亩可利用草场。经过多年发展,该市养羊80只以上农户已达5100余户,并先后建成府河波尔山羊、万福南江黄羊等全国重要特色商品羊繁殖基地。
(六)矿产资源
随州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现已发现52种矿产,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等。
1、金属矿产
随州市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铁、铝、重稀土等,其次为钒、钼、锌,铅,还有少量的锰、钛、铍、铂、汞硒。
金矿查明资源储量7336千克,主要分布在曾都区东北部的小林淮河镇,北部万和镇的黑龙潭、枣园、汪家湾,封江乡的卸甲沟,西北部的吴山镇和新城镇等地,常有银、铜、钼等以共生或伴生矿产的形式与之共同产出。
铁矿主要分布在曾都区东北部的淮河镇,西南部的双河镇,矿石的主要成分为磁铁矿、赤铁矿。截止2007年底,开发利用的铁矿矿产地3处。
铝土矿探明储量1623千吨,主要分布在曾都区西南部双河镇的张家泉,目前尚未开采利用。
钒铁矿主要分布在曾都区三里岗镇的冬青庙和青山寨,铜矿零星的分布于北部的万和镇,吴山镇,小林镇,规模较小,主要为矿点或矿化点,且常与铁,钼,金等以共生的伴生产矿的形式产出。
重稀土矿是湖北省唯一的一个矿区,累计探明储量30541千吨,分布在广水
市广水办事处,目前尚未开采利用。
2.非金属矿产
随州市的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冶金辅助原矿产冶金用白云岩和萤石;化工原料矿产重晶石、磷矿、石墨矿、硫铁矿、含钾岩石等;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大理石、花岗石、辉绿岩、石灰石、瓷石、长石和粘土等,还有少量石棉、硅石、蛭石、墨玉和天河石等。
白云岩矿主要分布在广水市余店镇刘家冲和曾都区南部襄广断裂以南的扬子地台区的灯影组,矿石质量优良,目前尚未开采利用。
重晶石矿累计探明储量10778千吨,保有储量3062千吨,主要分布在曾都区南部的柳林镇、何店镇和洛阳镇等地。柳林重晶石矿产于寒武系大堰角组底部。开采矿山储量消耗较大,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如柳林重晶石矿金桥岭矿段,剩余可以开采的矿石量仅有20万吨,其中5万吨由于矿井被淹,也已无法开采。
钾长石矿截止2003年底内蕴经济资源量2783.9万吨,主要分布在曾都区西北部吴山镇、唐县镇和厉山镇等地。唐镇-华宝-吴山-汪家湾新集-温家湾-三合店地区的钾长石矿,分布广,埋藏浅,量大质优。由于吴山镇三合店岩体的边缘相分布面积较大,故矿区潜在的钾长石矿资源量将有近亿吨。截止目前,我市长石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大理石矿主要分布在曾都区北部唐镇的华宝、淮河镇的红石及南部洛阳镇。已开发的均为小型以下规模。
花岗岩矿在境内分布广泛,主要出露在曾都区北部的万和镇、草店镇、淮河镇,以及广水市武胜关镇、吴店镇、陈巷镇、太平乡等地,岩石类型为似斑状钾长花岗石、辉长辉绿岩、片麻花岗岩,是良好的建筑装饰材料。目前已开发利用矿区主要有:吴山—万和花岗岩矿区、草店花岗岩矿区。
石灰岩广泛地分布在曾都区南部地区,量大质优,出露地表,最适合露天大量开采。区内有石灰岩大型、小型矿床各一处。
我市的辉绿岩资源较为丰富,在广水、曾都区西南部大面积分布。目前利用率普遍不高,主要用来做建筑石料。
河砂在市内也有分布,资源丰富,量大质优,估算储量达4.2亿吨以上。
磷矿主要分布在曾都区长岗镇和广水市广水办事处冷棚。截至2005年底,累计探明储量687.3万吨,保有资源量546.7万吨。已开发利用大洪山西北坡矿区张三坡矿段、田家湾矿区。该矿产属国家保护性限量开采品种。
(八)能源资源
随州市尚未发现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类矿产,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能源全部依赖外供。
(九)旅游资源
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随州因隋朝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洞奇、泉醇、湖美,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封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弋,有‚水上公园‛
之胜名;平靖、黄土、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处处佳境引人入胜。随州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日,有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祭祀、瞻仰、游览和聚集交往的圣地。
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厉山镇烈山石室,已荣为国家AA级旅游区的炎帝神农故里烈山风景名胜区现已建成,神农洞、万法寺,神农亭、功德殿等26个景点。
随州的旅游开发现状:两年前,随州市委、市政府依据市情,提出并实施‚举炎帝神农旗,打编钟古乐牌,擦亮两张‘文化名片’‛,随州以形成重要旅游集散地为目标,将炎帝、编钟两大文化资源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白云湖两岸旅游项目、神农公园等一系列工程,全面推进。尽管如此,从随州市中心到大洪山的交通很不发达的现状依然未得到改善,一天到达那里的公汽次数寥寥可数,在同学及老师都向我询问随州的有关情况时,我将与这些旅游资源有关的人与物如炎帝神农,曾侯乙编钟,大洪山,华人寻根节等告诉他们后,几乎所有人都说不知道这些,就更别提知道我的家乡随州了。可见,随州对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还不够。
个人对随州旅游资源的建议:
1.国家方面:国家多注重一些这些有历史意义的这些旅游区,加大旅游建设投资力度,倘若国家投资地方、投资旅游收入加在一起,随州旅游业将会更加辉煌。
2.随州市政府方面:(1)随州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申报国家AAAA或AAAAA级景区,多建立一些有关的网站,开放游人写一些游后感的平台等等。政府投资有困难时,招商引资可能会加快建设步伐,还可从旅游收入及招商加盟、政府投资,争取国家资金等获取,将外力和内投结合起来。通过办节,如:桃花节、银杏节、兰花节等都可以带动旅游消费、经济发展,人民增收!
(2)政府还应高标准建设随州各景区间的交通要道,能够使游人尽兴而归。一般情况下,游人都要先了解一下各景区的交通情况然后才作出去哪儿游玩的决定。否则他们会想到时间浪费在一个地方很不合算。
(3)随州的一些与名人有关的地方都应该挖掘并向外界开放,旅游景点多了,可供游人选择的范围自然就多了。如:随州城区的季粱、舜井道、文峰塔等古文化资源也应好好挖掘整理向游人开放。
(4)将各种旅游资源整合,也不失为加快和加大旅游发展的一条妙计!随州若和荆门大洪山旅游资源整合,将是个很有前途的路子。省有关部门应协调两市搞若干个大洪山旅游联合体。在联合体形成基础上把大山南北交通变成一山通、门票一山通、导游一山通、分利两赢通。
(5)随州政府应贯彻‚走出去,引进来,打出随州品牌旅游‛的方针。适时派出一部分有能为的人去外界各旅游区吸收一下外界的精髓,再与我省的现状相结合,整理出一条独特而又适合我市实情的旅游道路。有人认为随州旅行社户多实力小,不整合品牌旅行社走出去了也不容易请进来。我个人倒觉得,应该加强随州人的道德教育。只要带人热忱了,游人会感觉像在家里一样,哪有不想经常回自己家看看的人呢?
(6)在大力对外宣传和开放旅游的同时,政府还应该做好各种保护工作。大洪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和变质岩组成,容易受到一定的侵蚀,必要时可采取限时旅游。从随州市中心到大洪山的交通应该多发展一些,大洪山旅游及温泉开发尽管会带来生态影响,但政府应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可以将这些影响减少到最小;
炎帝神农故里遗迹的景观保护需进一步加强等等。
随州若能抢先发展旅游资源建设,必将上演精彩一幕!
第二篇:资源与环境论文
水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内容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资源大国而著称,然而,同时与其著称的是中国也是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资源利用情况一直就是个亟待解决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中国的资源问题在诸多方面均有表现,如打气污染严重、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严重、旱灾、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其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污染问题是最不同忽视的问题!【关键词】 中国 水资源 环境 面临问题 解决问题 发展 结论 中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1.1水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由于水资源短缺与过度开发及水污染问题加剧,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l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被联合国有关机构称为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1.2水资源污染严重
水资源是量与质的高度统一。目前我国不仅面临水量的危机,同时水质危机也很严重。我国7大水系普遍受到污染,海河、辽河污染最重 5幅。据资料统计显示,在全国2800多个湖泊中,凡接纳城镇污水的湖泊,大多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目前我国全年排污量超过435亿t,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人天然水体。全国城市90%的水域受到污染。在7亿人饮用的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在3亿人饮用的水中,含铁量超标,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0.5亿人饮用高硝酸盐水,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只有23%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同时,中国600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达45.7%,但还有近300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的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污染严重;不少城市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不佳,污水处理的监管机制亟待建立。1.3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
资料显示,在中国,约有一半的水资源已被开发利用。海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100%,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的30% ~40%的河流开发利用率上限。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海河流域地表水控制利用率达到94%,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100%,水资源总量消耗率达到96%。我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着地下水开采过量问题。在华北、西北城市所使用的水资源中,地下水的比例分别高达72%和66%。1.4用水浪费现象普遍
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在宿舍内就能经常见到这种现象,好多人经常开着水龙头刷牙,或者盆子放在流着水的龙头下就跑去厕所。
这仅仅是局部现象,专家指出,我国现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农业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目前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一半在输水过程中就渗漏损失了,耕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因为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不讲节约、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专家坦言,我国多数城市水资源实际漏失率全国平均数应在30%以上。解决建议
2.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节水型社会
水利部长汪恕诚日前再次强调,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由43位院士和300名专家提交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认为,解决我国水的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唯一的选择。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中国水资源的用处主要是农业与工业,农业用水占整个用水比例的70%左右,推广节水农业对于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意义最为重大。在工业领域,必须通过利用处理水来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污水经一定的处理后,虽达不到饮用水标准,但其完全可以作为工业冷却水、冲洗水及一些城市生态用水使用。这样既降低了净化技术难度,同时也节省里净水所花费的费用。
中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整个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十分严重。应对水量时间分布不均造成的干旱缺水的常规做法,主要是修水库,多蓄水;解决水量空间不均问题,主要靠调水。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水资源总量短缺,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是简单地用行政办法去节水,而是建立以水经济为理论基础的经济体系,进而通过有效用水并有法可依有利可求来解决水资源的浪费与过度开发等现象。据资料显示,这种方法在宁夏、云南等地已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2.2建立节水的动机激励体制
社会与国家都是人的集合体,所以,一切问题的解决一定要以人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否则问题是很难得到良好的解决的!想要脚好的节水用水,必须从消费者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行水价制度创新,引进市场机制,界定水权,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变外在动力为内在的节水动力,激励消费者开展有自身利益存在的节水活动,实现水资源最优分配。比如可以根据设定一个合理的用水值,小于这个值的给予一定的鼓励,而超出这个值的,则需多付出一部分费用才能用下个月的水!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对于那些主动节水的人给予奖励或鼓励,对于那些浪费水的人则给予批评或罚款!
2.3进行频繁新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讲座
众所周知,不是所有人的素质都很低,只不过他们的良知没有得到良好的呼唤,但如果能多举办一些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讲座,人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了自己的良知,自觉的节水用水,并且会有节制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因为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位了缺水而每天争论不休!结论
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加强科学性,适应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必须实事求是,全面统筹,避免不必要的行政管理体制改变对政府正常工作的负面影响,避免为不必要的行政管理体制改变支付昂贵的成本。
同时,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事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应该及时厘清和把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坚决舍弃“一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公众参与,积极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如果用户能将其省下来的水通过市场出售给奢侈用水者,用户将会自愿提高水资源分配效率、完善管理体制、采用各种节水新技术来实现节水目的。再次,要在节水的同时解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从而长远地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参考文献】
[1]山仑,黄占斌,张岁岐.节水农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OOO(4):21—25. [2]孙中伟.中国水资源问题对策新论.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OO4(1):3l-32. [3]汪恕诚.怎样解决中国4大水问题.水利经济,2OO5,23(2):1-6 [4]方群.中国水资源安全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4(59):17-20. [5]银灵子.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2OO6(7):24.[6]王敬国,张玉龙,陈英俊.资源与环境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6):44-66.中资 国地质源大学与(北环京)境地球概科学论与资课源学程院论 文姓名:孙宏岩 学号:1001091222任课教师:冯海燕日期:2011-11-11
第三篇: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浅论我国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1班
学号:201024093122
姓名:叶振邦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过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信息化可减少森林砍伐,从而减少因为过渡砍伐森林所带来的一系列污染和破坏。信息化还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效率,在开采和生产的过程中作用尤其突出,可见信息对资源环境的重要性。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需要信息时代的大力支持。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目前的资源环境状况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各种资源总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加上地理条件复杂,人口分布不均匀,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分布不协调,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开采不当,加上开采、冶炼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二次污染,导致众多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愈来愈大,各种资源将严重衰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并且严重威胁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健康,甚至在将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合理发展。
二、环境恶化与资源衰竭的成因
1、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大,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在迅速的往前推进,带来人口和工厂企业的集中。而大工业生产以及工厂门类和数量的增多,居民使用燃料、工厂采用化工产品排放的大量烟尘,极大地改变了大气的组成。据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最为突出,而且在排放烟尘的同时,还夹杂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氯等废气的排放。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从而减少了渗透,增加了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导致地球表面总体供水紧张。并且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直接流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表都会对水体产生影响,危害人们健康。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尤其是各种洗涤剂、洗衣粉、浴液、洁厕液等的大量使用,使城市废水中的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的比例上升,再加上一些城市对污水处理和排放不当,使水污染更加严重。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生物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产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出现失调。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马路,阻断了生物群体之间的通道,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态,使一些适应性差的生物被现实环境所淘汰。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噪声污染。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经济、交通运输等活动都产生的噪声,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人口的急剧增长是环境恶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人口问题,西方学者称为“人口爆炸”,是指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了60亿,而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增长的90%。这些地区多属于人口素质低、资源开发状况差、经济贫困的国家,是世界人类与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了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较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从1980年的243个增加到2001年的390个。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3、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造成环境污染加剧。首先,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比传统农家有机肥含量纯度高,作物吸收快,能迅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大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日益突显出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造成水质污染,化肥含量高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导致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减少直到灭绝。其次,农药污染近年来也逐年加重。菜农、果农为了追求高产量大量喷洒农药。其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对实施者本人造成了皮肤的污染;长期过量对粮作物施用农药,使害虫产生很强的抗药免疫性,还将导致农药的更严重的过量施用,如此恶性循环,使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加大,长期食用这种过量使用农药的瓜果蔬菜,对人体的健康严重有害。最后,地膜覆盖和各种暖房生产的出现,有效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冲破了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生产限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但是据科学资料显示,现在使用的这类塑料薄膜,埋在土壤中200年也不会腐烂,塑料大棚之类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废旧处理,已经形成了“白色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可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对策来面对今天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政策。
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根据中国的环境资源状况合理制定中国的发展目标与发展速度。中国的资源节约有潜力可挖,如果能严格执行土地法,全面实施入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水土保持,防治土地的荒漠化,土地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可减弱。矿产资源由于非法开采,乱采乱挖,资源破坏浪费严重,并造成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因此,通过资源保护理发,规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
2、依靠科技进步利用资源,推动环境保护。中国必须提倡清洁生产,提高工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的立法保护水资源,利用经济价值规律实现水的商品价值,提倡节约用水。
3、加强保护环境的立法执法,提高全民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中国的环境资源的实际决定了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道路,依靠科技合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环境的立法、直发和全民意识,以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1、加强城市规划,使城市布局合理,通过城市土地价格机制,控制城市规模的恶性膨胀。城市的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必须统筹规划,综合平衡。首先,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城市的工业布局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其次,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多中心的格局、放射壮布局,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地租地价来调节土地需求,就可以使城市既具有凝聚力,又具有排斥力。有偿使用土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使城市经济的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减少了盲目向外扩张。
2、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口素质提高,从而合理的调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对于少生优生者给予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3、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我们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用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治理成本的方法来削减污染,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担”,又能为政府进行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解决污染的根本思路。
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把环保产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具体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环境系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的延续,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在全民中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破除“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使企业树立“清洁生产观”,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
总之,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普及全民的节约意识,大力发展高科技,以提高各种生产的效率,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损耗,提高利用率。实施保护环境资源,认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菜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陈景。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西部,2006 5.赵丽芬,江勇主编。可持续发展战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四篇: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试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
摘 要: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还处于“综合防治”阶段,没能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的调整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现有的法律法规亟待修改和完善。环境管理上则偏重于微观管理工作,体制上“块块”管理,没有站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变的角度,开展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和引导行业发展。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也不能仅仅单独对资源环境加以保护的问题去考虑,应当综合衡量环境与发展、科技进步与居民消费之间的生态系统,制订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原则性的环境战略、法律政策。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从我国环境与资源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全文着重论述我国环境立法的修订与机构设置,以使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制体系畅通。
关键词: 环境;资源;保护;法制
引 言: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环境保护工作,我们不可以否认的事实是: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立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速度仍然远远大于环境问题解决的速度。中国社会几十年间经历了西方国家几百年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在这数十年急剧恶化,中国大众深刻体会到“千山鸟已绝,深溪不见蓑笠翁”的环境现实。为什么会这样?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究竟有那些不足之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种目的二元论在实践中是否可以做到协调和平衡?如何实现《“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相较2005年环境统计结果减少10%和“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虽然2007年这两项指标 首次实现双下降,但任重道远,环境与资源保护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突发性的破坏大事件时有发生,这和我国的环境状况相关联,有一定的必然性。如何理解并坚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论断?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以损害环境与资源为代价。本文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具体分析。
一、我国环境与资源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环境一直在默默承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工业污染、洋垃圾的流入和处理、水污染、空气污染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沱江特大污染事故”、“福建屏南环境污染索赔大案”、“松花江水流域污染”、“太湖蓝澡”、“塔斯曼海轮污染案” 等一系列危害环境的典型事件。
(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大气污染状况。伴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由于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部分来源于燃煤,使得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78.4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807.5万吨。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在5%以上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32.6%,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区域占国土面积的15.4%。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因此,控制煤烟型大气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中之重。同时,2006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498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1399万辆),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水体污染状况。我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III类,IV、V类,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太湖、滇池为劣V类水质,巢湖为V类水质。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形势仍然严峻,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3、其它污染状况。2006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5.20亿吨,比上年增加13.1%。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1303万吨,比上年减少21.3%。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为9.26亿吨。2006年,全国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远海海域水质良好。全国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7.7%,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三类海水为8.0%,下降0.9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4.3%,上升0.4个百分点。全国海域共发生赤潮93次,较上年约增加13%,累计面积约1984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遏制。
(二)自然资源减少失衡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 水资源为1/4(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2 200立方米,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森林资源为1/10, 耕地资源为1/5(为美国的1/10),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2。加之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联合国《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中国作为世界受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正处于十字路口,目前的路是“危险之路 ”。
(三)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保护和改善生活、生态环境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目标在实践中相冲突,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的不可持续性消耗。(1)我国工业“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资源型)特点显著,且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很快,如2007年上半年,钢材出口量增长97.7%,钢坯增长40.9%。(2)产业政策的不合理。《2007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第十三篇明确要加快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而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中,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篇第十九条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3,4,5)款也明确了加快汽车制造业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大力发展作为消费主义驱动器的汽车工业,是否可行,有待讨论。(3)产品过度包装,回收利用少。由于没有针对性的法律规范,引发的资源浪费现象涉及普通生活方方面面。一盒巨大的保健食品礼盒,只有中间位置摆放着几个小巧的瓶状物;一盒大红袍茶叶,包装得更为繁琐,除了外层的手拎袋和雕花木盒,还有内层的两个独立的小木盒以及盒内包衬的黄色绸缎、造型精美的密封罐,最后才是装在塑料包装袋内的茶叶„„。2007年8月26日,首次提交审议的国家性法规《循环经济法(草案)》针对过度包装仅做出了原则性确定。
2、节能环保新产品的缓慢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关系民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0.7%,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在能源供应拉响警报的同时,各个城市的“亮化”工程毫无顾虑的美化着夜空。节能灯具、太阳能电池、风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进展缓慢,缺乏政府大力支持。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现状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相关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是指由国家制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互相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
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主要包括下列几个组成部分:
1、宪法关于保护环境资源的规定
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3、环境资源单行法规
4、其他部门法中关于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规范。
(二)立法中的不完善
自《环境保护法》1989年修改至今近20年。面对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是覆盖领域不全,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如缺少土壤污染、生物安全、遗传资源保护、核安全等。而据报道,中国的入侵物种占世界危害性入侵物种的50%。由于法规、政策的实施作用范围广,影响深远一旦有误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环境法律配套滞后,不易操作、原则性规定多,影响了法律的贯彻执行。在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却没有明确参与范围。大项目或污染重的项目,各级政府可以重视把关,中、小型建设项目却不在“评价”之列。而这些中、小项目不可能都建在园区,有些甚至紧挨居民区,却没有明确标准规定公众参与范围,使基层环保部门难以操作。3,许多新的制度与理念未能体现。排污权交易都没能在法律中规定。4,对当前环境问题针对性不强,缺少一部专门约束政府行为的环境法律。如地方保护问题等。5,环境法律法规中的处罚力度弱,缺乏强制手段,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江苏罚款的数额极其有限,最低的仅在1万元以下,而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最高只可决定20万元以下的罚款,超过20万元的,必须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如此处罚力度,对于大的项目犹隔鞋搔痒,客观上甚至有鼓励违法之嫌。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
社会快速发展与污染加剧、自然资源减少相伴随,现有法律没有很好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提出,环境保护要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在法律、财税、金融、信贷等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普遍地建立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才更能有力和规范,才更能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同时,环保部门的各项监管措施才更能有效得到落实并产生强有力的作用。从法制建设的角度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
(一)加快现有法律体系的完善与顺畅
我国已基本形成的环境体系偏重于污染后的治理,未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落到实处。法律上虽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许可证等一些预防性制度,但这些制度本身的规定都不十分完善,缺乏必要的配套法规,并且也有浓厚的末端控制痕迹。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状况,当务之急应着眼于:
1、在现行《宪法》中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紧密联系的,他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得到体现。1982年10月2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自然宪章》就指出:“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了给予其他有机体这样的承认,人类必须受行为道德准则的约束。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有赖于自然系统的功能维持不坠,以保持能源和养料的供应。”
2、重新审视《环境保护法》。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已达20多年之久,经过几十年的施行,已与当今环境防治要求不相符合,应尽早修改。(1)立法目的二元化,即既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又要促进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难把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后一目的占据了优势。有鉴于此,应明确环境保护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建议以“人与自然和谐”替换原第1条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确立有效的政府环境责任制度体系,建立细化、可操作的责任追究机制。(3)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证环境政务公开,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4)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范围。(5)赋予公众环境诉权,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6)加大处罚力度,赋予环保部门行政强制权(限期、限产、停排、查封、扣押、没收),提高法定罚款上限(最高为100万元)。
3、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地位和其它单行法规的修订。(1)环境影响评价法是从源头防治污染的关键,却势单力薄,收效甚微,环评范围狭窄。而放眼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将该制度扩展到战略层次。80 年代末,战略环评开始为全球广泛接受,作用于战略实施全过程(政策、计划、规划、项目),新的环评体系逐渐形成。如今,美国政府已经编制了好几百部“战略环境影响报告”。而在我国如影视拍摄、自然保护区及名胜古迹的参观游览活动等,在目前都尚未纳入。不过,在地方法规中曾有一次不错的尝试。如2006 年 5 月,黄山市依据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黄山风景区管理条例》规定,在黄山境内景区拍影视剧必须先进行环境评估和论证,否则将被禁止拍摄。(2)环评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承担存在不足,客观上有鼓励建设单位违法之嫌。(3)部分单行法规急需修订。如《水土保持法》1991颁布、《矿产资源法》1996年修正、《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颁布,都早已不能适应现今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
4、环境经济政策。人的环境利益分为经济、资源、生态、精神四大类,环境与资源的使用是有价值的,应当实行有偿使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 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在决策中把环境与发展综合起来(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 Decision-making)。因此,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措施更为必要。具体要重视以下几方面:(1)调整税收政策。对“两高一资”产业高税收,对环保产品给予税收优惠,调整现阶段过低的资源税。(2)资本市场的调节。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可以有效地限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此前,环保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推出的绿色信贷政策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3)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将环境外部的不经济性内部化,优化环境容量资源配置。(4)贸易政策调整。改变我国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忽视资源约束和环境容量的发展模式,平衡好进出口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利益关系。(5)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变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认识误区,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综合决策。
(二)倡导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地制约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确保政府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公众参与要求政府机关在做出有关环境的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并予以适当的考虑。公众的不同意见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及早发现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增加政府环境决策和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使政府的环境决策与管理更加符合民意和反映实际情况;同时公众也将能充分了解政府环境决策的理由和依据,使普通民众的意愿能够得到充分表达,从而能够认同有关行政机关的环境决策,减少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使有关决策得到顺利实施。公众参与的方式是多样的,当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间环保组织NGO(非政府组织)成为政府和社会的桥梁。据介绍,我国目前民间环保组织已有2700多家,近年来这些组织日趋活跃,成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纽带。
2、新闻媒体对环境的深度关注,使得破坏环境的行为赤裸裸的曝露在公从的视野下,为我们所熟知的有影响环境事件中都有媒体的身影。不久前围绕厦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PX项目 之争。最终市政府不仅邀请200名市民代表,面对面征询意见,且遵照了大多数的意见砍掉了巨大的环境隐患,让公众体察了政府对民意的重视。但若是没有媒体的广泛参与,很有可能我们只能在某一次重大环境问题反思中才能知晓PX项目。
3、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倡导公众参与环保。减少和拒绝一些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消费行为。如减少和拒绝一次性用品(筷子、杯子、纸巾、袋子)的消费;节约用水、用电、用油;反对奢侈豪华的生活方式。
结 语:环境法的基础是人的利益需求的多样性和环境满足人类多种需求的能力,环境问题发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人类在追求和实现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利益要求时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生态利益所导致的。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环境事件,表明公众基本生存权、健康权日益普遍受到侵害,突出了中国环境法制度体系的缺失和弊端,迫切需要修改现行法律体系,完善法制建设。唯有如此,才可确保每个人享有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 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权利。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环保局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7-06-19。2.《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通知2007-11-22。4.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版。5.董建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3版。6.沈宗灵:《法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版。7.魏定仁:《宪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版。8.李春林:《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10
第五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论文
环境保护与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加强自然资源保护
目录
中文摘要
„„„„„„„„„„„„„„„„„„„„„„„„„„„„„„„„„„1 引
言
„„„„„„„„„„„„„„„„„„„„„„„„„„„„„„„„„„1 正
文
„„„„„„„„„„„„„„„„„„„„„„„„„„„„„„„„„„2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2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 „„„„„„„„„„„„„„„„„„„„„„„2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为何是环境保护法的组成部分
„„„„„„„„„„„„„„„2
二、现行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3
(一)传统的立法观念是重利用轻保护 „„„„„„„„„„„„„„„„„„„„„3
(二)大多环境保护法是应急法,工具性较强 „„„„„„„„„„„„„„„„„„3
(三)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特点„„„„„„„„„„„„„„„„„4
1、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中自然资源保护的缺失„„„„„„„„„„„„„„„„4
2、环境保护法中自然资源保护基本原则的缺陷„„„„„„„„„„„„„„„„4
3、环境保护法中自然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内容的缺失„„„„„„„„„„„„„„5
(四)当代社会出现的新环境问题无法可依,未恰当及时修改和补充„„„„„„„„„5
三、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的必要性„„„„„„„„„„„„„„„„„„„„„6
四、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7
(一)中国需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7
(二)提高立法质量„„„„„„„„„„„„„„„„„„„„„„„„„„„„„„7
(三)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8 结
论„„„„„„„„„„„„„„„„„„„„„„„„„„„„„„„„„„„8 参考文献„„„„„„„„„„„„„„„„„„„„„„„„„„„„„„„„„„„8 谢
辞„„„„„„„„„„„„„„„„„„„„„„„„„„„„„„„„„„„9
-0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9项,制定环境标准364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制定起步比较晚,而且我国历史以来环境破坏比较严重,加上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环境相关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跟不上社会需求甚至落后于社会的现实越来越突出。除此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自然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退化以及资源浪费、枯竭和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就变得极为重要。【正文】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
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中心而言的,中心不同,环境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个规定包括了自然环境和认为环境。其中,自然环境是早于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或非人工培育的环境,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如水、土地、大气、森林等,具有整体性、地理联系性和生态联系性等特点。自然资源指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物质和能量,如水资源、土地资源、风能、太阳能等。它是社会财富的来源,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保护自然资源,从根本上讲,也是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具有可使用性、相对性、整体性、地域性、有限性等特点。
分析两个定义可以看出,自然资源本身是一种环境因素,是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而具有特定价值的环境就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就是在保护环境。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法调整因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改善及其管理所发生的环境社会关系,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
础。
(二)从颁布时间上看,大多数环境保护法是应急立法,有较强的工具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于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于1988年,这些都是在1992年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前颁布的,未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其中。更不用说科学发展观思想了。有些像《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颁布,《森林公园管理法》1994年颁布,虽然在1992年之后颁布,但是也未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其中,而且这些法规本身存在着大量不适应保护资源的诸多有待进一步修改之处。
(三)环境保护法存在不完善不全面的特点
1、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中自然资源保护的缺失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此条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基础和直接的目的。第二,保障人体健康,这是环境法根本的目的,是最终目标之一,它强调人的利益。第三,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即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环境法的最终目标之一。
该立法目的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环境保护法》作为一部根本法,立法目的中没有明确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立法目的狭隘导致该法的立法目的对该法的基本原则和其他条文的指导意义有限,使《环境保护法》对自然资源单行法律的指导师出无名。其次,立法的指导思想已经过时。自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改革目标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中越来越多的运用经济杠杆和间接调控,有着计划经济烙印的《环境保护法》已严重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再次,没有体现现代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及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环境保护法》它仅仅体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没有体现环境与资源,环境与人口以及环境与社会的关系,法律调整的范围狭窄,不全面,不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的资源短缺形势,在明确环境权的同时,明确公民和单位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权利与义务,遏制资源浪费和破坏行为。
(四)当代社会出现的新环境问题无法可依,未恰当及时修改和补充
中国自2001年正式成为WTO成员后,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就环境方面而言,中国面临着来自于他国单边环境措施对中国产品市场准入的潜在或现实的威胁。据国家环保局透露,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中,有70%进入中国,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却没有相关规定来约束“洋垃圾”的侵入。2005年11月22日哈尔滨市因为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国间发生爆炸导致江水污染停止供水4天。虽然现行《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的防治作出了相关规定,如第二十九条:“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但是这种“出现一个,治理一个”的方法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护法的修改和补充,既要及时,又要慎重。及时才能使法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法的体系的协调一致,消除法的弊端,有益于执法、司法、守法的进行;慎重,才能维护法的稳定性、连续性。另外,现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中有应当及时修改或补充而长时间得不到修改或补充的:比如:现行法规本身是暂时的和试行的,以便从暂时和试行的形式过渡到正式的形式。还有,由于立法时考虑不周,现行法律中有不科学之处,随着实践的发展已经带来明显甚至较大的弊端,如难以执行、适用、遵守,因而有必要修改、补充;还要注意法制统一原则,一个重要的新法出现了,或一个重要法修改了,地方法规及时随之法修改或补充。与宪法,国家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持一致。较大的市级地方法规要与省级地方法规保持一致。地方性法规之间以及地方性法规和其他的地方性法规也要注意协调一致。
三、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变暖是近几十年来地球气候最突出的特点。世界22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地球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仅仅从大气来说,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地排向大气层,今天人类甚至改变了65万年来大气的组成,二氧化碳现在达到了387PPM,比工业化前高了38%,地球气温一年比一年高,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南北极冰川融化超出预计,许多物种因为气候变化而灭绝,联合国环
因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环境立法的“缺陷”,切实提高环境立法质量,笔者认为在立法中重点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思想,坚持法制统一,坚持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充分发扬环境立法民主,法律法规完整和可行,对于中央立法而言,就要本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全面统筹的原则,遵循法制统一,确立环境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即环境管理机构来承担知道和协调任务,通过立法明确有关机构的设置、分工、职责和权限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并逐步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地方环境立法要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出发,坚持为保护环境服务,强化环境管理,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知道思想,以环境的保护为环境保护立法的重点,具体说来要坚持实现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预见基础上超前立法,以弥补国家立法的滞后性;强化污染责任制原则,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责任,地方立法应将国家立法中污染者与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三)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行预先评估,或者对拟议中的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即对于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或环境后果包括对各种环境因素或者环境介质的影响、对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有时还涉及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机制。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各国环境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环境法的科技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当代决策方法的重大发现,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础之一,是综合决策的根据和前提。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顺利推广和有效开展,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法律保证作用。【结论】
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不可期望一蹴而就,但是面对全球和我国国内的现实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修改《环境保护法》,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