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青县实施新农合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
对青县实施新农保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
龚学琴滕长江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尝试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是由于管理混乱、体制不顺、基金的运营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面临老龄化浪潮的到来,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日渐弱化,但根据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传统文化和社会化服务状况等实际情况,家庭养老仍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养老的基础。在原有家庭养老模式问题重重的情形下,建立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成为破解当前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当务之急。青县是“新农合”的试点县,成为标本的“青县模式”究竟成效有多大?它给燕赵大地上辛苦耕作的农民带来哪些希望和欣喜?近日,我们深入青县,对青县新农保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一. “青县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青县政策
1.政策规定
(1)基本原则
按照“个人养老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倡导合作互助,鼓励慈善捐助;保证个人利益,监尽社会义务”的基本框架,逐步建立起农村养老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切实解除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2)参合资格确认
以2008年5月1日为基准日,当日满25—64周岁且具有本县常驻农村户籍的人员为适龄参合人员。以下人员不具有参合资格:五保户、已嫁外县但户口未迁出人员、在基准日(含)前已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人员、在押服刑人员、现役军人、户口虽在青县但长期不在青县居住的人员以及不符合上面规定的户口新迁入人员。
(3)参合基金缴纳
参保人应缴纳3800—4800元的参合基金,可一次性交纳,也可按年缴纳。参合基金以村为单位,由村合作养老会(村代会)集中代收统一交到乡镇的养老办公室,最后再一起交到县财政局。
(4)合作养老金的领取
参保人达到65岁以后,分年龄阶段领取养老金,具体如下:65岁领取600元,以后逐年增加100元,直到71周岁;超过71周岁以后,每年固定领取1200元。领取的意外情况处理对策其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缴费人员中,64周岁一次性缴费困难的,允许减半缴纳减半收益,也可顺延一年在缴足基金的次月起正常领取养老金。第二,参合人员在缴费期间死亡的,在其死亡一个月内将个人缴纳的本金连同利息一并退还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第三,参合人员在缴费期间户口迁出青县的,在其户口迁出一个月内将个人缴纳的基金连同利息一并退还本人。
2.宣传机制
青县的农村合作养老政策宣传分为自上而下的三个层级——县级、乡镇级、村级。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县政府——青县县政府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对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多次进行政策培训。此外,县政府印发了10余万张“明白纸”,连续在县电视台播放县长电视讲话、专家电视访谈、镇村干部访谈等专题节目。最大程度上宣传合作养老政策,提高农民对该政策的了解程度。
镇政府——镇政府在县政府的工作基础上,深入农民群众的进行政策宣传工作。一方面,加强对村长、村委会成员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直接安排分配镇政府人员入村宣传,“分片包干”,使责任落到实处。
村委会——村级的宣传工作主要由村委会负责,采用村务会议、村中大喇叭、公示栏宣传,同时村委会成员挨家挨户宣传讲解。
3.管理机制
青县农村合作养老采取的是联合会的管理模式。联合会是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的参合农民自愿结合的组织,不是游离于政府行政管理之外的“独立”组织。联合会的一切活动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青县农村合作养老政策为准,定期向县政府报告参合基金的使用管理和保值增值等情况,并接受人事劳动、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县级农村合作养老联合会,参与合作养老政策的制定与修改,对农村合作养老基金进行监督,维护参合人员的合法权益等。县下设11个镇(乡、场)农村合作养老联合会分会,村级设立合作养老会,所有参合人员都为会员。县、乡、村三级按照职责分别负责合作养老基金的筹集、收缴、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
(二)、工作程序
青县为确保参合工作质量,专门制定了《青县农村合作养老工作运行程序》,详细规定了每个工作环节的操作程序和具体要求。其内容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人口信息管理
全县349个村同时对现有农业人口信息进行入户采集,统一填报《青县合作养老户籍登记册》。乡镇合作养老办公室和乡镇派出所对各村上报信息进行核准,录入数据库,随时调整参保人信息。县人劳局对乡镇登记录入的信息实施动态监控,不定期进行入户抽查,并于每年12月底,以乡镇为单位对全县人口变化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2.参合审批管理
各村先进行民意调查,经本村合作养老会议(或村代会)讨论通过后,以《协商决议》形式向所在乡镇联合会提出申请,进行公示后,再统一收取户口本和身份证复印件报派出所和县人劳局审批。
3.基金拨付、收缴、发放管理
县联合会每季度末向县政府报送下季度基金支出报告,每年年底编制本年度基金决算报告和下年度基金预算报告;财政部门组织各乡镇对基金账目进行季度审计,每年年底进行综合审计。财政补贴资金的划拨、养老金的发放必须经主管县长批准后实施。社会捐赠基金统一纳入民政局专户,然后再按程序申请发放。
4.保障和约束机制
约束和保障机制是双向的。一方面约束参合人员的行为,规定参合人员的义务,保障参合人员的收益和利益;另一方面约束各级政府、合作养老联合会等组织机构的行为,保障该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1)保障机制
青县政府制定了《青县农村合作养老办法(试行)》、《青县农村合作养老工作运行程序(试行)》、及《青县农村合作养老基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三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使各项制度规范化,使群众利益有保障化。
(2)约束机制
《青县农村合作养老办法(试行)》中规定,青县农村合作养老采取“家庭捆绑方式”进行,即年龄达相应规定的直接受益者,其适龄直系亲属全部参合后,方可直接享受合作养老待遇。其参合的直系亲属中任意一人中断缴费超过12个月,老人自第13个月起停发养老金,并从其相关直系亲属个人账户中扣除中断缴费期间所领养老金。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一个
家庭内部的合作,增加了参合率,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合作养老基金缴纳的长期稳定性。在“家庭捆绑式”的基础上,实行“村级捆绑式”。即,参合村只有当参合率达到80%以上方予受理,且以后年度参合率均应保持80%,否则取消该村直接受益人的受益资格。
二、青县新农保实施情况
据青县农保中心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1月底,全市新型农保参保人数达到25.6万人,5.5万名60岁以上农民每人每月已享受到了至少60元的养老金。到目前为止,青县已经在全 县349个村开始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青县从2007年2月开始着手策划农村合作养老制度,经过一年的研究、测算、考察、讨论、修订,正式制定出农村合作养老政策。2008年5月,青县召开近千人参加的农村合作养老动员大会,标志着全县农民从此进入了“老有所养”的历史新纪元。9月,青县设立了农村合作养老联合会,乡镇设立农村合作养老联合会分会,村级设立合作养老会,分别按职责负责合作养老金的筹集、收缴、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使得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群众的参合热情不断增强。原计划2009年12月份参合率达到95%,而现在8月份已经达到99.14%,青县正在实行的农村合作养老制度加速推进,截至目前,全县349个村已有346个村纳入参合体系,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目前,全县参合农民已达16万人,发放合作养老金2442余万元,2.4万余名老人受益。
三.问题分析
以合作养老为核心的青县模式是国家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的成功案例,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在认真分析国家的大政策大方针,并结合当地实际经济社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的理论决策所取得的虽然“青县模式”为我国全面开展新农保积累了有益经验,但是,任何一个制度总会有它的局限性,在看到青县模式的特点以及优势后,随着试点的深入推进,我们也看到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因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还处于试点阶段,覆盖面不广,国家对这个政策也只是出台了一些指导政策,没有制定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国家在2008年12月份就开始酝酿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但是这部法律包含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养老保险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主要涉及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很少涉及农村养老保险。中国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城镇的农村养老保险需求强烈,农村更需要这种社会保障。农村养老保险是一项长期工程,制定农村养老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需求很强烈。只有政策的长期性才能让农户去相信和信任这项政策,进而进行投资。
(二)单向的信息反馈使参保人员信息管理难度较大
农村合作养老保险是一项持久的惠农政策,属于社会保障的一种。但是,这种制度仍属于保险的范畴,所以会涉及到养老基金的缴纳与发放、参保人对这个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问题。
当前青县在收集有关参保人的信息方面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的体系。这个体系延续了政策实施上传下达的传统信息流通方式。一方面,通过县级到乡镇级、再到基层的村委会的分层组织管理模式,很好的传达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使政策信息能够很快到达农民手中。另一方面,农村养老保险涉及到年龄、性别等动态个人信息,需要定时更新这些基本信息,所以村委会的作用还体现在分布式汇集农民信息、定时上报给乡镇级相关部门,乡镇一级进行区域信息汇总再上报到县一级,及时地使农民得到实惠。
但是,很明显,这个制度把政策所需要的一些可视的信息当做农民所要贡献的全部信息,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的变化。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也需要了解农民对这个制度的反应情况,以及时对政策作出调整。农民的信息需求也不能被忽视,比如对于基金如何发放、发放的时间、是否会定期核查等等。只有得到农民的了解和认可才是政策得以持续而有
效施行的前提。
(三)参保范围局限
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养老保险之前有一个参合资格的确认,只有符合相关条件的才能成为会员,因此参合率是指在那些具有参合资格农民中实际参加的农民所占的比率。青县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除了五保户、外籍户口人员、服刑人员等特殊身份的农民不具有参合资格外,还存在一部分是具有参合资格却没足够经济能力缴纳养老金的农民。他们都是游离于农村合作养老保险体制之外的,这部分人并没有享受到普惠式的社会保障。因而,现行的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没有做到真正的全体农民的受益,而是大部分受益的模式。
(四)缴费水平固定
经济过热发展,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物价频繁变动,使得货币的购买能力也成了各种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农民缴纳养老金同样也是一种投资,效益需要在长期体现。而青县的合作养老制度规定缴纳固定数额的养老金,没有考虑到物价水平的变化。很显然,对于收益者来说很难预料现在缴纳的100元,40年后还有没有同样的货币购买力,因而根据物价水平设立浮动的养老金缴费也就变得有必要了。
(五)基金的保值增值模式简单
在“青县模式”中,直接受益的老人每月可领取100元,结合青县农村的实际消费水平,这100元仅仅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要提高生活质量,老人自己还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取资金。根据青县的人口统计资料,青县在河北省也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对于经济状况比较好的人,这100元的养老金可能就丧失了吸引力;而对于经济状况不太好、对养老金有急切需要的老人,这100元又显得太少了,解决不了很多现实需要。而希望政府能够增加补助的想法在目前来说,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而当前让养老金的增值的方式几乎都是存入银行,获得储蓄利息。这种基金的保值增值模式过于单一,而且在当前极低的利息水平下,这种方式的收益是极低的。因此,充分利用养老金,让养老金钱生钱才是提高养老金补贴的可行方式。
四、政策建议
经过对青县农村养老保险模式优劣势的调研分析,我们对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提出如下参考建议:
1、强化村民合作互助,保障充足养老保险基金。
农村养老保险运作机制存在一个逆向选择的问题。这就是说,如果从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缴费的话,这个养老基金就比较充足。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年轻人不太愿意缴费,积极性比较高的反而是老年人,但是老年人资金不是很充足。如此看来,这里面涉及到怎么解决收支平衡、资金来源的问题。《青县农村合作养老办法(试行)》中规定,青县农村合作养老采取“家庭捆绑式”和“村级捆绑式”。这样的标准可以带动村民之间的合作互助,促使相对较高比例人数参与其中。这样既可以保障充足的养老基金,同时又是互助互惠的村民合作的体现。
2、建立养老基金专门管理委员会,保障养老基金保值增值。
由于目前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运作模式,多是一种储蓄加补贴的模式,就是说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主要是靠银行利息,增值有限而且渠道单一。因此,建立专门管理委员会,探索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新道路,对参保农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也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参保农户的经济利益。
3、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养老保险基金毫无疑问的,是这项制度的基础和根本保障。为了保证农村养老基金切实发挥作用,确保农村合作养老工作的正常运转,须要完善一系列的内部审核制度、年度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监会监事制度、社会各界民主审计制度等。同时,由农村参保群众组成农村养老保险联合会之类的组织,代表广大参保农户监督养老基金的运作,维护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联合会这个平台,农民群众能直接地了解有关政策的规定,能亲自参与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也能对合作养老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充分体现了政府于群众的合作。
4、一揽子福利计划,满足不同层次的保障。
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农民达到收益年龄并且按例交完保险费的才可以享受两部分的养老金待遇。基础养老金,在同一地区是一致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有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决定,即缴纳越多,收益越高。在个人养老基金的标准方面,设定若干等级,只有达到最低标准才能享受国家补贴。这个标准应该要保证所有参保人员都能支付得起,这样才可以起到农村养老保险的作用。在基本标准以上,可以设定几个更高的标准,这样能满足不同生活水平农民的参保需要。这样的一揽子福利,既保障人人受惠,又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
青县模式作为我国致力于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养老保障的一个成功的典型个案,其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和其政策实施执行的科学性有关,更与地方政府切实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造福民生的执政理念相关。首先在政策制定上力求可持续发展使得政策实施有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保障,同时政策实施和执行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又为完善该体制提供了现行的经验和案例。青县模式的成功的秘诀还在于其强有力的政策宣传,大力发挥基层党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切实到每家每户做政策宣讲,让农民认识到政策的实惠,进而参保入保。最后,完善的组织体系和高效率的信息系统切实保障了青县模式能够持续生存下去。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效系统,使得这个政策就如同“永动机”一样,不断的运转下去。
第二篇:新农合政策
2013年新农合相关政策
一、参合截止时间:2013年2月28日。
二、参合费用:财政补助由2012年的240元增加至280元,农民个人缴费由2012年的每人每年50元提高至60元。2012年已经参合及201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对象,可直接到各村委会交钱参加2013年新农合。
2012年没有参合的对象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之间的工作日到丰城市农医局办理新农合参合。2012年已参合因婚嫁要求迁移参合家庭的对象,如迁入和迁出地都在秀市范围内可直接在秀市农医所办理参合迁移,如存在跨乡镇县市的迁移要到丰城市农医局办理。2012年没有参合的新增低保和五保对象可直接到农医所(免交费)参合。
预存120元移动话费可以赠送60元电子参合券。预存的120元中有60元直接到帐,另60元分12个月(2013年1-12月)进行划拨,每月5元。需开通1元/月的惠农网业务,享受四位短号“全村电话互打1分钱”的优惠。到移动网点就可办理。
三、补偿方案:
1、报销比:乡级卫生院及市皮肤医院、华山医院、泌尿专科医院仍然按床日付费补偿方式。丰城市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为80%,市外定点医疗机构由原来的报销比为55%,其
他非定点医疗机构为45%,市外协议医院补偿比例为65%。外伤病人住院按同级别补偿比例下降20%进行补偿。
2、封顶线:住院补偿封顶线为10万元。
3、门诊大病的补偿比为50%,起付线为0元,封顶线为5000元。
4、2013年仍实行门诊统筹补偿,不设立家庭账户。参合患者在镇、村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时,按每人每年60元计算,以家庭为单位实行封顶,超出部分自付。补偿比例为80%,秀市卫生院门诊次均费用限额为50元(补偿40元),村卫生所门诊次均费用限额为35元(补偿28元)。没有进行过门诊就诊的家庭由卫生院安排可到卫生院参加免费体检。
5、其他专项补偿:“光明微笑”工程、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白血病救治、爱心医疗救助对象和尿毒症患者补偿,按有关规定执行。
6、从2013年元月1日起,我省将全面推开农村居民重大疾病救治试点工作,对医疗机构在15类重大疾病治疗中实施按病种付费,将这15类重大疾病患者的实际报销比例从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70%至75%,同时对符合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还给予定额费用标准20%的救助,将最高报销比例提高到了95%。纳入此次农村居民重大疾病救治试点的病种为: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乳腺
癌、宫颈癌、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诊断治疗方案及近年我省医药费用水平,我省分类测算合理确定了15类重大疾病平均医药费用定额标准;在限定费用的基础上,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按病种付费。以在省级三级医院实施乳腺癌手术及放化疗为例,我省核定的医药费用为6.62万元,核定普通新农合患者出院时可获补偿4.63万元,报销比例达70%,相当于自己只需要花1.99万元。由于我省规定,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由医疗救助按定额标准的20%再给予救助,那么此乳腺癌患者还可再获得1.32万元的医疗救助补偿,相当于自己只需要花6700元,报销比例高达近90%。如果重大疾病患者在二级定点医院救治,普通新农合患者可报销比例还更高,可达75%;如果符合医疗救助条件,则报销比例可达95%,基本上自己不需要花多少钱。
列入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范围的患者,首先应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次患者疾病诊断、主要治疗方法须符合规定的重大疾病救治范围,同时患者须在定点救治医院治疗(即患者在入院治疗前须带疾病诊断证明书、新农合惠农卡、身份证、户口本到市农医局和民政局办理好备案登记,然后到定点救治医院治疗)。重大疾病患者入院时,只需按该病种定额标准的30%预交自付部分费用。患者出院时,按
当次住院实际医疗费用及规定的患者自付比例,结清个人自付费用,其预交的住院费用多退少补。对困难救助对象优先安排救治,并适当减免预交自付费用。
四、住院补偿时限:
(1)市内住院一周内报销,超过七天作自动放弃报销处理;
(2)省内市外住院一个月内报销,超过一个月作自动放弃报销处理;
(3)省外住院出院后三个月内回本市报销,超过三个月作自动放弃报销处理。
五、住院报销所需材料:
新农合惠农卡、身份证、户口簿、出院记录(出院小结)、住院发票、住院院费用总清单、疾病(诊断)证明书、分娩者提供准生证复印件(加盖计生部门公章)。
六、纳入门诊大病补偿范围的慢性病种有:
患有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并进行定期血透腹透的、各种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重症肝炎及并发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脑瘫、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系统红斑狼疮、肝硬化腹水。
七、门诊大病患者需带好以下材料到农医局备案登记:
身份证、户口本、疾病证明书复印件,新农合卡复印件及参合信息打印件,主治医生开的处方单。未登记病人不予补偿。
在外治疗、购药的病人需注意保存好购药的发票及药品清单或检查化验单,材料统一在11月20日至12月10日交到秀市农医所,同时带好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疾病证明书复印件,新农合惠农卡复印件,在农医所打印好您的参合信息后统一交丰城市农医局审核。
八、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为省级直补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总队医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南昌市第九医院、江西同仁眼科医院、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市三三四医院、江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省精神病院、南昌市结石病专科医院、江西华仁手足外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南昌市三三四医院(省级新农合精神病专科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在直补医院报销比例为55%。
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为省级协议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江西省胸科医院。参合农民在协议医院补偿报销比例为65%。
九、参合新农合与参加商业保险提供材料的补充规定:必须提供住院发票、费用清单、出院小结原件,在农医局报销后,由农医局出具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再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同时,农医局可向有关商业保险公司开放信息系统端口,提供电子信息资料。
第三篇:新农合调查
陕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
——以华县为例
化学与化工系 制药工程专业2008级 082042229 王伟
一、前言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协调城乡差异、构建和谐城乡关系成为了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医疗改革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我国城乡卫生医疗和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距,特别是贫困和边疆地区农民群众健康状况较差。我国卫生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我国城乡人口比例是‚三七开‛,但是卫生资源所占比例为‚七三开‛。我国卫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高素质的卫生医务人员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农村、边远地区或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观[1]。另一方面,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9%以上,财政收入达到18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陕西省位于西北地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陕西省卫生资源总体不足,结构不合理。每千人口拥有床位仅2.05张,人均卫生财政拨款20.72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如陕西80%的卫生资源分布在城市,占全省总人口70%的农民只拥有20%左右的卫生资源。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缺医少药、因病致贫返贫现象。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正式确定了‚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为原则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规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计划于2011年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二)调查的目的及意义(1)调查的必要性及意义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各省均有不同的参与形式、补偿方案和方针政策,其实施进度和效果各有千秋,呈现全面发展但又发展不均衡的形势。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调查研究。
(2)调查目的
我们深知,我们的调查也许不必然能得到一个适用于任何情况的究极解决方案,但我们想通过将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农村地区各自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和不足尽可能客观地呈现出来。总而言之,这篇调查报告的目的并非提供一个现成的运行模式,也非仅针对 ‚新农合‛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某些问题探索解决之道,而是希望从表面和内在两个方面深层次挖掘被调查地区的‚新农合‛发展状况,为今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三)调查地点
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华州镇,人口6万人,下辖42个村,部分村组已经融入华县城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陕西省渭南市华县辛庄乡,人口21349人,下辖14个村,整个乡镇地处偏僻,极少工业,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型乡镇。
在我们调查的准备过程中发现不仅在不同的省份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不一的现象,在同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农村之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贴标准也有所差别。因此将以轻工业和商业为主,较富裕的华州镇和以农业生产为主,较为贫困的辛庄乡作为考察对象更有利于我们的分析、对比。
另外,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及面广、方针政策规定得较细,仅以村为单位进行考察难以总结出‚新农合‛的特点和不足,这也是我们这次以乡为单位,在乡镇管辖内挑选典型村组进行考察的原因。
(四)调查对象
陕西省华县卫生局下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华县 人民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科、华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华县华州镇西关村和王什子村部分村民和干部、华县辛庄乡南侯村部分村民和干部。
(五)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为2010年8月。
(六)调查方法
走访卫生局‚新农合‛办公室相关责任人、深入‚新农合‛定点医院和患者交流、亲临实地调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拍摄现场照片、查阅文件资料等。
二、调查内容及结论
(一)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
华县是全国第三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项目县,现已初步形成了‚新农合‛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我们尝试从资金来源、补偿模式和农户参合率这三个方面来总体掌握其发展的真实情况。
1、资金来源
华县本地农户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没有任何年龄与病史的限制,任何农户只要凭自身户籍证明和村委会证明即可加入。根据华县卫生局的资料(见附录)显示:自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式在全县推广以来,该县逐步建立了‚以县为单位统筹,以农村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政府补助为主,集体扶持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可见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农户个人缴费和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配套拨款。
2、补偿模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体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关于一些细化的诸如补偿模式的问题各省市、乡镇尚处于摸索探讨的状态,目前全国并没有统一有效的方案。(1)新农合补偿的总体政策
我们了解到,在2006年至2008年3年间,华县一直实施的是‚住院统筹为主,辅助建立家庭门诊帐户的统筹补偿模式。所谓‚住院统筹即指加入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下文简称‚参合户‛)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期间所获得的指定医疗项目及服务、服用的指定药物[8]所产生的费用由专门机构按规定比例报销(有上限额度)。而据卫生局‚新农合‛办公室负责人所述,由于‚新农合‛刚起步之时合作基金有限,他们在制定补偿政策时考虑到住院的参合户大多病情较重,为了让参合户重病先治,有病能治,所以补偿资金优先住院统筹。而对于在医院或诊所里进行初步诊断和用药,不需住院治疗的门诊参合户则是采用‚建立家庭门诊帐户‛的办法,将参合户所缴纳的费用按比例每人每年打入个人专有的帐户之中,帐户内金额可以在乡、村卫生院或指定诊所报销门诊费用(2)住院统筹补偿具体方案
华县住院费用的补偿比例和起付线因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不同以及住院费用总额的高低而有所不同,起付线(含)以内的医疗费用不计入补助范围,每人每累及医疗补助最高限额5万元,(3)申请补偿流程
目前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的是返还式补偿,即参合病人凭《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本人身份证明以及村委会证明到
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科(以下简称‚合管科‛)办理手续,先行缴纳应付款项,出院后凭发票申请住院补助兑付。同时该县对于住院费用补助的发放有着严格的程序,金额较大的补助必须经过华县‚新农合‛办公室亲自审批,县外就医需要多重手续。这样有利于对资金的监管,但同时也造成了农户领取补助的繁琐与不便。
3、农户参合率
通过行政和宣传手段的配合运用,华县全体农户的参合人数由2006年的75.9%上升到了20010年的96.5%,达到了基本覆盖。
(二)华县‚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向农村群众提供的一种医疗保健服务,最终需要地方政府来实施。
一项政策要得到良好运行仅仅符合当地需要是不够的,它同时还必须被民众所理解、运行过程之中有着良好的制度和透明度。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因为前期宣传没有到位、农户对政府不信任、制度设计缺陷等原因,该县在‚新农合‛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
2、制度构建的缺陷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白居易‛(1)费用缴交问题
人从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应是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钱买卖关系 ——狄更斯‛。任何政策,一旦涉及到金钱,都会产生种种本不应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部分民众不理解为何收费 严格来说,这一点应该是政策宣传不到位的后果,放在这一段仅是为了叙述方便。在我们对南侯村村干部进行采访的时候他就提出来这个问题,有些农户根本不懂政策,弄不清‘新农合’的费用和粮食税的概念,每次去收费他们就说:‘政府连税都免了,你们还这样乱收费’搞得我们都很为难。②费用征收时间不合理
华县‚新农合‛费用的征收集中在每年的10月份,这个月份恰恰是农闲之时,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户家中仅留下老弱妇孺。而这些老人、妇女一来没有经济权利,二来对陌生事物谨小慎微,所以每次征收工作中这一部分农户的费用是最难收齐的。③部分农户无力缴费
虽然华县对于五保户和贫困户实行免费‚参合‛,但是华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除了以上两种经济困难群体之外,在广大的农村还有很多农户交不起每年每人20元,每户家庭(按三世同堂算)将近150元的费用。村干部知道他们的情况,也不忍心去催缴,因为他们的家境‚实在太造孽了。(3)补偿方案不合理
补偿方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核心,是参合患者对于‚新农合‛最直观的看法和感受,影响到农户的参合积极性。华县‚新农合‛的补偿方案历经变动,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①定点医疗机构垄断
名义上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有50多家,但其中90%都是乡镇级甚至是村级卫生院或卫生所,真正有实力诊断治疗大病、难病的只有华县人民医院和城关医院两家。这样就造成了定点医疗机构没有竞争的垄断,药价和医疗服务价格虚高 ②补偿范围较窄
‚好钢用在刀刃上‛,相较于发达的东部地区,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华县只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到真正急需的患者身上。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规定的补偿范围较窄。
我们这里所说的补偿范围并非受益客体的广度,而是指制定补偿的医疗服务种类和药品种类。在最新的《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政策综述》中的除外责任一节中划定了各种不予报销的情形,有一些情形是可以不予报销的,如各类有责任方的意外伤害及交通事故引起的医疗费用、各种非功能性美容费用等。但也有一些我们希望在经济发展、资金筹集到位的时候能够列入补偿范围,如救护车费、院外会诊费、进口义肢费、助听器费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县除城关镇、少华乡和华州镇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的门诊费用都属于不予报销的范围,这也是当前华县迫于经济实力所作出的一个无奈的选择。
③领取补偿手续繁琐
某种程度上来说繁琐的手续是被逼出来的,上文我们了解到在华县‚新农合‛实施初期骗报基金的现象严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没有建立一个严格的补偿款申领手续,导致医院和农户想要骗报骗领基金相当简单,为了管理和控制基金的流放,华县对于‚新农合‛补偿的发放的审验相当严格,补偿金额超过2000元就必须由‚新农合‛办公室亲自把关发放,参合患者到外县医疗机构就医甚至需要监审员核算、监审股长复核无误才能领取。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患者住在离县城几十里、几百里的乡下,进城一次耗时短则1个钟头,多则半天,往返更是要‚早出晚归‛。而且每个月的补偿领取时间都集中在当月25日至下个月5日之间,除掉节假日仅仅只有9天,领取补偿相当不便。
在新农合基本达到全面覆盖的今天,如此严格的补偿申报领取制度已经不适应形式的发展,我们认为从方便群众、增加‚新农合‛的吸引力的角度来看,补偿申领流程应该朝简化的方向发展。三 建议 总而言之,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在贫困地区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
1、资金方面
(1)、国家和省市级拨款应向贫困地区偏斜
此次调查表明,费用的缺口是困扰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一个拦路虎。包括华县划定的不予报销范围、实行的家庭门诊
帐户制度等,都是因为资金缺口而带来的无奈的选择。由于自身财力不足,单纯依靠基层财政和农户缴费完全不能满足‚新农合‛的发展需要,国家和省市级拨款是最重要的筹款来源上。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家规定的将门诊小病、慢性病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家和省市级拨款应优先考虑贫困地区。(2)、贫困地区农户全体免交或者从中央直补资金中扣除
不同于富裕的乡镇,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均收入非常低,以东阳乡为例,最偏远的山区桐市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虽然五保户和贫困户可以免交,但大部分群众仍旧无力负担20元左右的费用。强行征收反而会导致村民反感,而且会导致行政成本过高。与此同时每年政府都会向农村地区发放用于补贴农业生产的中央直补资金,这一部分是固定的。我们希望在一些无力缴交费用的地区实行签订合同的代为扣缴制度,即每年年初农户与‚新农合‛办公室签订合同,农户将自己直补资金的一部分直接交给‚新农合‛办公室充当‚参合‛费用,而‚新农合‛办公室则保证参合农户的卫生医疗。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费用问题,据悉这种‚合同制‛的‚新农合‛实施方案已经在湖北部分地区试点,但在全国大多数地区,中央直补资金仍然是一根政策高压线,地方政府谨小慎微,不敢乱动。
另外一个解决办法就是直接免除贫困地区农户的‚参合费用,在新型农村医疗的补偿基金中,农户个人缴费仅占20%左右,即使完全免除贫困地区农户的‚参合‛费用,也不会过于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2、制度方面
在理论依据一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是一种‚地方政府的活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是否可以理解并且有透明度,对公民是否有效力,程序公正、分配结果是否公平,直接关系到它的被接受程度。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总的来说建立制度的原则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提高自身的透明度和保证程序公正。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条考虑的方向:(1)完善自身监管
在我们对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新农合‛办公室自身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这也许并不仅仅是华县一个县的问题。没有约束的权力很难不导致权力寻租的现象发生,我们建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约束管理者的行为。
横向来看:应该加强管理机构的内部监管,在‚新农合‛办公室内部可以设立监管科,管理资金流向;放宽定点医疗机构审批补偿款发放的额度,防止资金过于集中。
纵向来看:应该对关系民计民生的‚新农合‛补偿基金进行严格的审计,发现问题要严加查处;卫生部门要建立对‚新农合‛基金的事前和事后监管制度;开通专门渠道,如邮箱、热线电话等鼓励群众举报挪用滥用基金现象等。(2)简化申领流程 相较而言,全国范围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手续非常简便,仅需要本地户籍和村委会证明即可,有的省市甚至连村委会证明都不用提交。但是在补偿款的申领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手续繁琐、申领时间短、申领流程复杂等问题。在当前的情况下,过于严格的申领手续不仅会打击农户的‚参合积极性,而且还会增加‚新农合‛的运营成本。对此,我们建议在工作时间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申领应和医院方相同;赋予医院合管科更多发放补偿款的权利,因为医院合管科比较了解参合患者具体信息,在避免农户谎报补偿金的同时也能更有效率地为参合患者服务;和县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联系,统一各地‚新农合数据库,在补偿金发放上可以直接从县外‚新农合管理机构调用参合患者病例数据,这样就可以节约审核成本,提高审核效率。
四、总结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一直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资金,重工轻农‛现象导致了农村发展的长期滞后。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 们回过头才发现农民的贫困、农村的破败、农业的衰落不仅让中国一半以上的民众没有享受到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成果,也反过来影响到工业发展的根基。基于此,我国政府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新生事物,它在国内外都没有可以直接参照的具体方案。而我国地域广阔、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市农村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决定了‚新农合‛的具体政策不可能千篇一面,它的全面实施也不可能一措而就。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时,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中央确定新农保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由各地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等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让中国的农业再次腾飞。
第四篇:新农合调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落实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2010年2月10日,春节前夕,我回老家在亲戚的陪同下,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民众,对当地村民组就农民最关心的医疗保险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此次调研活动让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是我此次调研活动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为缩小城乡差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很有必要。一,调查对象:部分村民,村民组组长,村书记,及相关负责医疗保险缴纳事务的人。
二,调查情况:1调查对象基本都了解农村医疗保险,问及其实施的具体情况则大多数人持模糊状态。村民通过组长等村干部的政策宣讲而了解医疗保险,老年人通过在外打工子女的获知而参保。大多数人愿意参保,为的是图个安心。2从组长处得知,总人数156,参保率100%。2008年户口在本地的每年需缴纳10元,2009年20元,2010年30元。组长反映,初期农民积极性较高,近来由于效果不是很明显,农民态度很被动。3患病后就
医情况:农民中存在拖病现象,不是不得已才去看医生,而问及大多数人的就医渠道,他们选择私人医生,而不是定点医院如乡卫生院。根据新型合作医疗规定,若是在私人诊所就医,医疗费用无法报销。村名普遍反映私人医生服务态度好,离家近很方便,药品价格合理,信誉好,因此宁愿选择私人医生而不去正规医院看病。农民群体因农活繁忙,家务繁琐,经常就医不及时,出现身体不适时认为扛一扛即可过去,容易将小病拖成大病,造成医疗负担加重。部分村民反映,去定点医院就诊时,医药费与门诊费无法报销,医护人员想方设法让其住院,并小病开重药以获额外利润,因事务在身农民很少住院。4调查中得知,少部分农户没有家人患病,相当部分的农户有家人患了感冒一类的小病,极少数农户家人患了大病,重病。大部分农民一年的医药费用构不成负担。村民反映剖腹产3000元左右只能报销200元。该村一家五保户因肺结核每年需花费3000元左右的医疗费但无法报销;受访村民一家男孩因囊肿在定点医院花了1000多元无法报销;交通事故引发的医疗费用无法报销。5从许济加组长家中,我看到了《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然而事实并不是完全按照那封信实施的,比如“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个人筹资部分由县民政部门代缴;低保户个人筹资10元,由县民政部门代缴20元”,从调查中得知,每个户口所在的村民均是30元。“普通门诊补偿: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报销30%”,而村民反映门诊基本难以报销。6从调查中得知: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定的太
低,资金节余多,对参加人帮助小,浪费了有限的资金。农民普遍反映,虽然医保对于地方实际效果并不大,但他们对于小病少报,大病多报呈肯定态度,认为还是应该以保大病为主。
三,医疗服务及新农合中存在的问题:1,村民普遍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过低。对小病,门诊补偿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大病需住院治疗的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无需住院治疗。2,部分人认为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医院人为压制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调查显示药品较贵,检查太多。许多农民反映同样一个感冒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要花几十元,到定点医院就要花几百元。3从私人医生与定点医院的对比中得知,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淡,对病人爱理不理是农民不愿去医院的一个重要原因。4合作医疗实施结算手续麻烦,需要由县,市以上合作医疗局审查,再根据病人诊断证明得到相应的报销。5村里大量人员在省外打工,就医无法在定点医院,医疗报销费用则很低,医疗负担很重。
四,针对调查结果,通过询问村民和总结后查阅资料我总结的看法:1,强化监督力度,切实解决合作医疗的透明度问题,把农村合作医疗与村务公开,把农民所交的医疗合作基金使用情况以及患者得到的大、小额医疗补助予以公示,使合作医疗基金和国家的补助臵于群众监护之下,坚决杜绝套取医保资金现象的发生。2,加大政府的投入程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涉及千
家万户,维系全市农民的民心工程。从调查情况看,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加强基础医疗建设,真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组织和资金支持的责任。没有政府的出面组织,合作医疗就会失去组织基础,政府的适当资金能够对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产生很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3是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在各县(市、区)乃至全省,依据一定标准确定一批定点医疗机构,并根据成熟一家扩大一家的原则,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参保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根据医疗机构不同级别,设臵适度的报销比例梯度,鼓励农民就近就医。对外出的参保农民,允许其在外地符合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医院先行就医,然后凭相关证明、发票至当地报销,以提高需要经常外出农民的参合积极性。4适当扩大报销范围,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确定的基本原则。从调查资料分析,报销比例低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有35.4%农户希望能够提高报销比例。通过分析研究,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以提高农民受益程度。5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卫生院工作,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特别是要加强省、市、乡、村卫生机构
纵向业务合作,不断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村民能在乡、村就诊医治,既降低了医疗成本,又能保证村民及时就医,努力做到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县,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6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加大行风建设力度,最大限度降低药价,更大限度地让利于农民。为了切实管好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将有限的基金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受惠于民,农村合作医疗的医药用品应该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完善药品购销制度,彻底根除药品回扣虚高药品价格的不正之风,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物价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药品质量,规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实行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代表共同参与管理的新格局,让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群众对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拥有充分的管理监督权,切实维护参合农民利益,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农民,让困难群众也能看得起病。6,是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快服务模式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建设,逐步配套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合理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快改进乡村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加快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7出台优惠政策。对特困群体和高额医疗费用病人的救助办法,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并建立独立的医疗救
助基金,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特困家庭交不起合作医疗基金的困难,加大对重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的救助力度。
五,总结:在走访过程中,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我不仅获得了宝贵的资料,还切实了解了一些农民们的生活状况,通过与城市生活的对比,我的心情复杂与沉重,黄土地上的农民辛劳了一辈子,只是解决温饱问题,更不提什么样的生活质量与享受。医保的实施也并没有对大多数农民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他们仍然充满了希望,因为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帮扶农村这一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完善与改进政策。受访的村民对我们的调研积极配合,从他们眼中,我看见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希望。回来的路上下了小雪,组长执意要亲自送我们回家,他激动地说,农民们反映的渠道很少,不少农民还处于温饱的边缘,很感谢我们大学生能深入基层,真正的了解他们的生活,这使得原本想从网上拼凑一篇实践报告的我不由得脸红。回家的路上我心情很沉重,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与现实差别太大,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不可同年而语矣,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拿什么来改变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民的生活呢?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调研到的想到的写进调查报告中,客观地反应出当地医保的现状是我唯一能做的,但是农民的生活不会因此而改变。但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新农合政策解读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新农合这一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大大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今年,我市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至250元列为市政府重点实事,住院报销比例大幅提高、重大疾病保障能力增强,新农合将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农民群众造福。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推进该项工作过程中,要以实惠于民、服务于民、方便于民为宗旨,有效推动新农合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使民心工程锦上添花。从3月1日起就要实施的2011年版河南省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本文转自[医药卫生网]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出处.资金使用更加合理、百姓受益面更大。坚持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为主,兼顾受益面;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适度,略有节余;坚持方案相对统一;坚持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这次方案制定坚持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农民受益水平、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是新方案的重点方向。
大病补偿:
最高补10万元
创全国之最
从6万元到10万元,2011年新农合对住院费用补偿的封顶线,来了一次“大跨越”。白血病、终末期肾病、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等重大疾病的患者,又可以多享受4万元的住院补偿。对那些不幸的家庭来说,雪中送炭的4万元,可以暂缓他们的燃眉之急。10万元的住院费用补偿封顶线,让河南创下了全国之最。分级补偿:
乡级100元起付
小病在基层就医最划算对重大疾病以外的患者,新方案通过调整起付线、分级分段提高住院费用补偿比例的方式,合理引导病人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切实降低患者自付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新方案指出,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将新农合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为主体的医疗费用后付制,逐渐转向实行按单元、按病种、按人头支付的医疗费用预付制,从而推动定点医疗机构规范服务,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
新方案还规定,在推行支付方式改革时,各地要认真测算各新农合支付方式费用水平,合理确定相关支付方式限价标准,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方案与现有补偿方案之间的差异,搞好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方案设计,做好与现有补偿方案的衔接,避免参合人员实际受益水平与现有方案规定差异过大。河南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我省将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从按项目付费为主体的医疗费用后付制,逐渐转向按病种、按人头支付的医疗费用预付制。据悉,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主要包括总额预付制及按人头、按病种、按项目和按服务单元(住院床日、人次)付费等支付方式。
2010年,省卫生厅在各地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选择了二七区、惠济区等41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基金结余:
累计不得超过25% 为了保证基金使用得更充分、发挥最大效益,新方案规定,当年新农合统筹基金结余控制在15%以内,累计新农合统筹基金结余控制在25%以内。门诊统筹基金(含家庭账户基金)分配比例不应超过基金总额的25%,大病统筹基金分配比例不应低于基金总额的75%。同时,为了让参合农民充分受益,新方案也对新农合基金的补偿范围进一步进行明确。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因故意犯罪、酗酒、吸毒、自杀、自残、斗殴等造成的,在境外就医的,超出新农合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目录范围的,都被新农合基金毫不客气地“拒之门外”。跨区域直补:
市级医疗机构全省直补 开封的参合患者,在漯河的市级医疗机构看病能直接报销吗?答案即将变为肯定。新方案规定,今年的市级医疗机构要实现跨区域直补。
把方便留给患者,把麻烦留给自己,省内跨区直补是新农合便民服务意识的具体体现,也是信息化、数字化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缩影。目前,河南的省级医疗机构已经全面实行参合农民住院直补。今年,跨区域直补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至全省的市级医疗机构。参合人员转诊至省内经县及县以上新农合管理部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均可享受合作医疗补偿,属省、市级医疗机构的,分别执行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统一的补偿标准,属县、乡级医疗机构的,执行本县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相同的补偿标准。
这意味着,农村患者不管到市里、省里就医,享受新农合补偿如同在家门口一样方便快捷。减少了报销的手续和环节,就等于节约了患者的时间和金钱,间接地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对需要到省外就医的患者,新方案同样给予了照顾。对转诊至省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实际补偿比例过低的,可按照住院医疗总费用去除起付线后的25%~30%给予保底补偿,省内医疗机构则不再实行保底补偿政策。跨住院:
按2011年新标准补偿
新方案实施前住院的患者,在新方案实施后才出院的,应该按哪个标准补偿?这是很多目前仍在住院的新农合患者所关心的问题。
新方案规定,跨住院的参合人员入、出院连续参合的,住院医疗费全部参与计算,按照出院时所在补偿标准计算补偿费用,对住院医疗费用过高的,可分计算补偿费用;跨住院的参合人员出院新参加新农合的,只计算新参合发生的住院医疗费,按照出院时所在补偿标准计算补偿费用;跨住院的参合人员出院未参合的,只计算上住院医疗费用,按照上补偿标准计算补偿费用。倾斜中医药: 起付线降低100元 补偿比例提高10% 新医改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联合攻关。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采取扶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新方案中,也体现了对中医药发展的倾斜。在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及综合医院、西医专科医院中医科住院的参合人员,补偿起付线在规定的同级医疗机构补偿起付线基础上降低100元。利用中医药服务的住院费用补偿起付线以上部分,补偿比例提高10%。中医药服务项目指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的临床治疗疾病所使用的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试行)》明确的中医诊疗项目。
我们知道,中医药在我国的式微,与患者就医时首选西医的习惯密切相关。新方案中的相关规定,是对患者就医时选择中医药的一个积极引导,也是对新医改相关精神的贯彻,对促进河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着良好作用 门诊统筹:
范围扩大
恶性肿瘤等 补偿比不低于50% 今年,全省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参合农民门诊就医的费用按不低于40%的比例补偿。
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特殊病种,以及Ⅱ期及以上高血压病、冠心病(非隐匿型)、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肝硬化失代偿期、结核病(免费项目除外)、重性精神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等慢性病,门诊费用均纳入大病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慢性病、特殊病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按一定比例(适当高于门诊统筹补偿比例)或按定额包干的办法给予补助。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含凝血因子Ⅷ费用)等特殊病种的大额门诊治疗费用,按不低于50%的比例补偿。
这对需长期治疗的特殊病种和慢性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大额门诊治疗费用50%以上的补偿比例,让这部分患者可以长舒一口气,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对规范化治疗的坚持。儿童重大疾病: 6个病种全省直补
去年,对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农村患儿,河南在11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提高这部分患儿的医疗保障水平。患儿家庭只需承担10%的费用,其余的90%,分别由新农合补偿70%,医疗救助补偿20%。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项措施明显减轻了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的医疗费用负担,让将要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让濒临崩溃的家庭得到拯救。新方案将在全省的县(市、区)全面推开这项措施,让全省的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能享受到新农合阳光的普照。新农合的惠民图谱
自2003年实施新农合制度以来,河南的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从试点探索到全面覆盖,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广大农民病有所医的愿望初步实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小病拖、大病扛”的状况明显改变。
河南省卫生厅、财政厅、中医管理局联合下发的《2011年河南省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将从3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的统筹补偿方案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提高、三个全面、三个坚持”,让参合农民更多受益。
据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介绍,三个提高为:提高参合农民住院费用补偿封顶线,由6万元提高到10万元。提高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乡级医疗机构起付线100元,100元至500元补偿50%左右,500元至1500元补偿75%左右,1500元以上补偿80%左右;省级及省外医疗机构起付线1500元,1500元至2万元补偿45%,2万元至3万元补偿55%,3万元以上补偿65%。提高基金使用比例,当年新农合统筹基金结余控制在15%以内,累计新农合统筹基金结余控制在25%以内。
三个全面为:全面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推行省内新农合跨区域直补、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在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开展提高农村儿童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今年6月底前,全省所有市级医疗机构都将实现新农合跨区域直补。参合农民门诊就医的费用按不低于40%的比例补偿。
三个坚持为:坚持中医药治疗优惠政策、坚持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费用补偿政策、坚持母婴捆绑补偿政策。参合人员在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及综合医院、西医专科医院中医科住院的,住院补偿起付线降低100元。继续将恶性肿瘤、重性精神病、结核病等部分特殊病、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特殊病、慢性病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按一定比例或按定额包干的办法给予补助。
三、完善措施,认真落实新农合长效监管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主要领导为新农合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级卫生部门要建立完善新农合监管制度,充实监管力量,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的长效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日常检查指导和不定期督查,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对所辖县(市、区)新农合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每年不得少于4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少于6次,必须现场查看定点医疗机构、经办机构服务情况,实地抽查核对参合农民受益情况。监督检查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记录、事后有报告,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限期整改。监督报告及整改意见要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要立足于为民、便民、利民,端正医德医风,规范医疗行为,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定期对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门诊费用进行测算和分析,随时抽查住院参合农民的病历资料,对违反新农合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和基本诊疗项目目录规定,或通过大处方、乱检查等造成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行为,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
省卫生厅将建立通报与问责机制,如发现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严,对违规违纪行为隐瞒不报、查处不力、包庇袒护的,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并在全省通报批评。
二、分析与对策
新农合政策是关系民生的一项重要制度,新农合资金总量有限,要管好用好,充分发挥其效益,既要量入为出,又不能产生太大的结余。这就要求专员办在新农合资金审核过程中,既要检查参合人数是否真实,配套资金是否到位,报销过程是否透明,同时也要拓宽监管思路,加强对住院环节等细枝末节的审查。工作中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定检查重点。在审核过程中,首先应确定检查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对于住院时间较短的(比如1天)应做为检查重点;对于当日出院,当日或次日又入院的应做为检查重点;对于住院总费用较小的应做为检查重点;对于一定时期内反复住院的应做为检查重点;对于同一医疗证号,但是不同姓名的住院情况,应做为检查重点。
(二)明确检查方法。对于住院情况的检查,可以采用以下检查方法。一是可以与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人员、医院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的主任采取个别谈话,对住院报销过程、医院考核情况等有全盘的了解。二是可到新农合管理办公室,调阅参合农民报销数据,将其与医院的报销人次、金额进行核对,看其是否相符。三是可调阅住院病历,查看住院记录是否真实、完整,看其是否有住院交费收据、费用单据等。四是可采用电话走访等形式,通过病历上记载的电话,与患者或者其家属进行交谈,了解其住院及报销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