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邓小平理论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 努力在国企改革中建功立业
用邓小平理论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 努力在国企改革中建功立业
共青团山东齐鲁石化公司委员会
中国共青团网2007年04月18日
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的国家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是一个包括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和化纤生产、科研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修造、产品销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完善配套的现代化大型石油化工基地。现有大型石油化工生产装置81套,年生产各类石油化工产品120余种,固定资产原值261亿元,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144亿元,实现利税22.17亿元(其中利润6.5亿元)。
齐鲁石化公司现有职工46700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360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70%以上。多年来,齐鲁石化公司团委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放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努力提高广大青工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广大青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跨世纪青工人才,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为实现国家提出的国企改革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用邓小平理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青年凝聚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进程中,是企业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企业要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蓝图,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引。齐鲁石化公司从实现企业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出发,以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主抓手,全面提高广大青工的综合素质。
学习邓小平理论,为国企改革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齐鲁石化公司的改革不断深化,企业股份改制、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竞争上岗、转岗分流等新的改革措施不断出台,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逐步成为青年职工关注的焦点。针对改革中因利益调整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公司团委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关于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的重要论述,帮助团员青年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改革进程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树立起符合社会主义体制要求的改革观念,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围绕国企改革大局,正确对待改革,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把青年人的思想统一到为企业改革与发展自觉奉献上来,为国企改革的顺利发展凝聚力量。
学习邓小平理论,立足经济效益提高,增强青年改革意识。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学以致用,在企业中,就是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的提高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当前国企改革进程中,学习邓小平理论,就是要引导广大青年增强改革意识,努力投身改革,做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几年来,齐鲁石化公司团委围绕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根本目标,组织广大青年分专题学习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读本》等书,使占企业职工70%以上的青年职工加深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热情拥护和积极参与企业改革。
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青年综合素质,促进青年成长成才。青年职工是企业的未来,青年职工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在今后发展中的竞争能力。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骨干和支柱,青年人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齐鲁石化团委积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精髓,努力提高运用理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使团员青年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兴起了学理论、比奉献、促发展的高潮
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当中,齐鲁石化公司紧紧抓住企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学理论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结合起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通过全员教育和骨干培训相结合、长期坚持和短期轮
训相结合、集中规划和社团组织相结合、相互交流和理论竞赛相结合,丰富了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形成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良好氛围。
建立机制完善制度,保证学习全面深入。齐鲁石化公司从抓邓小平理论学习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入手,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制度,做到了四个落实,即制度落实、组织落实、计划落实、考核落实。公司规定了每周四下午为固定学习时间,一线生产岗位则利用副班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学习时间等同于上班时间,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和请假制度,做到理论学习时间有保障。对学习效果建立规范的考评制度,要求每个人的理论学习必须做到“四有”,即有考勤、有记录、有笔记、有总结。同时,公司还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理论水平作为考察任用青年干部的重要条件,把青年职工的理论学习同干部任用相结合,不断把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好的青年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青年职工推优推干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工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坚持长期全员教育,夯实理论学习基础。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齐鲁公司在组织广大青工进行理论学习时,紧紧把握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条主线(党的基本路线)、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个落脚点(企业发展实际),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广大青工比较完整地把握科学理论体系。在内容安排上,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学习重点和联系实际的纲领,系统地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国家有关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公司团委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安排,明确重点,提出要求,使广大青工在理论学习中能做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几年来,公司团委组织广大青年职工系统地通读了《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学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专题学习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读本》等。公司团委还定期向青工推荐理论学习书目,与党委宣传部共同配发了《邓小平论党的建设》、《干部理论学习应知应会》、《邓小平理论青年读本》、十五届四中全会专题知识等学习材料,发至各级团组织,为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创造了条件。针对倒班青工的特点,齐鲁公司团委还把“马拉松滚动练兵”引入到学习理论活动中,每周出一道理论题和一道与之相关的实践题,要求团员青年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体会逐一答出,由团支部阅卷,在出下一道题时,公布上一道题的答案,日积月累,使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既具有长期性,又具有实践性。
专题培训,重点培养,充实青年骨干队伍。齐鲁石化公司在长期坚持全员培训的同时,还注重分层次、有重点的学习,做到重点内容重点学习,青年骨干重点培训。公司团委积极会同公司党委组织部、公司党委宣传部,制定了详细的青年干部培训规划,每年分两批从各单位抽出部分青年干部作为理论学习骨干进行脱产轮训,集中、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通过系统学习理论原著、听讲座、交流、研讨、考察等形式,在短期内使理论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深受青年干部的欢迎。轮训班成员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问题,通过撰写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理论研讨文章,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进行交流。《齐鲁石化报》、《齐鲁石化政工》定期开设理论学习专栏,为青年理论学习骨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阵地。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共在各类报刊发表理论文章百余篇,既巩固了学习效果,又带动了公司理论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现在,公司青年干部理论轮训率已达到90%以上。
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自发学习蔚然成风。齐鲁公司在抓好广大青工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把握教育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拓宽青年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集中学习和社团组织相结合、相互交流和理论竞赛相结合,丰富了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通过举办“学理论、强素质”主体教育活动、“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知识竞赛”、“学习新知识、迎接新世纪”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了理论学习效果,在广大青工中兴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1999年,烯烃厂中化室团支部自发成立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小组”,通过在小组成员里共同研读理论原著、写读书笔记、相互交流、举办比赛等多种方式,在烯烃厂兴起了一个学理论的高潮。各单位也纷纷成立了“鹿鸣读书社”、“五月阳光读书活动”等一批学理论、学技术青年社团组织,涌现了一批学理论、见实效,成绩突出的个人典型。烯烃厂青工房士诚,是一名招工入厂的合同制工人,从1994年开始,通读了
《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写下了15万字的读书笔记,提高了思想认识,带动了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在公司技术比武中荣获了“技术标兵”称号,1998年被评为公司劳模。
三、把学理论和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结合起来,在青年中兴起“学知识、强素质”的良好氛围,使学理论的成果具体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
齐鲁石化团委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学以致用,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企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具体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用邓小平理论构筑石化青年的精神支柱,广大青年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意识不断增强。
按照团十四大“用邓小平理论构筑青年一代精神支柱”的要求,齐鲁石化公司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树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针对企业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现象,结合青工普遍关心和存在的问题及企业发展中实际遇到的难点问题,齐鲁石化团委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主抓手,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进行理论研讨、解疑解惑,帮助广大青工正确认识企业改革发展的艰巨性与曲折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通过学习,广大青工认识到了企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主人翁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机械厂青工徐学辉因为工作不安心、技术不过硬,在“优化组合”中成为编外职工,通过参加厂里团组织的学习班,受到很大触动,他一面认真阅读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市场经济方面的文章,一面努力学习专业技术,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重返工作岗位,还在公司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并被评为山东省岗位能手标兵,成为学理论、见成效的典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习理论的成果具体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指南。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结合,并最终体现在为企业做贡献上。发展才是硬道理。近年来,齐鲁石化公司面临着生产装置达标、四大改造、股份改制等繁重的生产建设任务和体制改革难点,公司团委按照党委的要求,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结合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在团员青年中先后开展了“学理论、强素质、促改革、增效益”、“爱我中华、振兴石化,发展齐鲁、青春立功”等活动,进一步树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并以此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市场化、科学化,把大家的心系到国有企业这条大船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较好地把握了主动,扭转了效益不断下滑的趋势。
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了青年整体素质,培养出了一批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精湛技能的优秀青年人才。
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学习邓小平理论,要把理论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齐鲁石化团委坚持以学理论为主线,带动关于市场经济知识和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广大青年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使广大团员青年深刻体会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对现代科技和当代青年的重大指导意义,使团员青年普遍感受到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青工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使一批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精湛技能的优秀青工人才涌现出来。
在公司团委组织的全方位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中,烯烃厂青工马家胜立足岗位,自学成才,熟练掌握了乙烯装置19 个岗位的操作技能,被人称为“乙烯装置操作的全能冠军”,1997 年他荣获“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998年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荣誉称号。研究院青年技术人员郝兴仁是一个技术迷,以前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后来他在参加公司青年干部管理学习班之后,认真研读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文章,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有了深刻的理解,增强了自觉运用理论指导科研工作的积极性,1998年他荣获全国青年科技创业奖,1999年又获得了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荣誉。
在新的世纪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重而道远,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宏伟目标召唤着石化青
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要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只有用邓小平理论构筑石化青年的精神支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奋发向上,才能使国有企业重现辉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坚持创新精神用科学理论构筑青年官兵的精神支柱
坚持创新精神用科学理论构筑青年官兵的精神支柱
坚持创新精神,用科学理论构筑青年官兵的精神支柱,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年官兵的共产主义理想,既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青年官兵自身的成长规律,又是凝聚军心、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重要保证。
一、坚持内容创新,把党的最新理论的要求全面贯彻到青年官兵的理想信念教育之中
党的最新理论,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新世纪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体现出了时代的要求和我们党的先进性。对于广大青年官兵来说,学习、宣传、实践这一重要思想,有助于正确分析认识所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深入开展科技练兵活动,进一步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首先,党的最新理论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思想方法看待共产主义。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奋斗目标,现在不会变,将来也不会变,“不可能也不必要对遥远的未来做出具体的设想和描绘”是指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远大理想奋斗的具体实践上,而不要在如何描绘务虚上浪费精力。要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官兵懂得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对遥远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现在作具体的设想描绘,是不切实际的。比如建国初期,我们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看成是共产主义,现在电脑、手机都有了,可我们仍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共产主义的高楼大厦,要靠一砖一瓦来构砌,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要靠一个一个完成党在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来逐步实现。如果我们放弃了现实的努力,共产主义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我们扎扎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徒劳的,而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具体行动。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指导全党全国人民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是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和行动纲领。只有实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为实现最高理想提供前提和基础。
其次,党的最新理论要求我们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来进行明理解惑。当代青年官兵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我国加入WTO对广大青年官兵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和冲击是深刻和巨大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必然胜利”存有疑惑;二是对“改革前景”存有担忧;三是对“腐败滋长”忧虑加重,等等。这些问题既反映了青年官兵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也反映出理想信念的根基受到了冲击。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理论为指 1
导,把理想信念教育寓于各项具体工作之中,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解开广大青年官兵的思想扣子。一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曲折,坚信“两个必然”的历史结论。二是正确看待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坚定改革开放的必胜信心。三是正确分析党内的腐败现象,增强对党的领导的信赖。通过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局部和全局的分析中,让青年官兵进一步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定信念,增强信心,确实起到清脑、醒目、励志的作用。
再次,党的最新理论要求我们不断开拓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局面。时代塑造人才,文化陶冶素质,素质决定成败。作为青年官兵,一定要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必须做到政治合格,任何时候都要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理论,坚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育引导青年官兵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和行动,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时刻党的最新理念作为人生的导航灯。实践反复证明,青年官兵可塑性强,思想变化大,只有以科学理论为主线,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深入进行“四信”和“三个基本”教育,才能使广大青年官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用科学理论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偏差,牢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中,融入部队的改革和建设中,融入部队的改革和建设中,永远以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以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部队的建设和改革之中。这也正是学习实践党的最新理论的应有之义。
二、坚持载体创新,把构筑青年官兵精神支柱寓于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一是积极为青年官兵发挥作用搭建舞台。军队的现代化需要青年官兵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官兵去奋斗。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务之急是,各级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一切从新的实际出发,把当代青年官兵的现实需求与求实求真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努力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要结合部队建设的实际,用政策化途径为青年官兵积极创造条件,深入开展学习成才活动,为青年官兵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广大青年官兵懂得:“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从而使青年官兵自觉地把本职岗位作为锻炼成长的主要场所和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主要舞台,自觉地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军队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在为远大理想的奋斗中实现青年官兵的人生抱负。
二是优化青年官兵立志成才的环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官兵的茁壮成长决定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以及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先进的理论引导青年官兵,用光辉的事业凝聚青年官兵,用良好的作风吸引青年官兵。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以及军队跨跃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对青年官兵的教育培养,相信和重视青年官兵,关心和爱护青年官兵,积极营造拴心育人的军营环境,尽力为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大批青年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为此,在优化政策环境上,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竞争机制,使更多的青年官兵在党的政策鼓舞下,在部队全面建设和科技练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奋勇拼搏,在本职岗位上,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加深对党的感情,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人民军队的热爱。在优化军营环境上,要根据青年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对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引导,扫除黄、赌、毒对青年官兵的精神污染,大力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先进的新文化,使广大青年官兵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在优化学习环境上,要根据青年官兵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加大文化育人的力度,在广大青年官兵中进一步大兴勤奋学习之风,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青年官兵。对各类军营文化设施如军(师、团)史馆、文化活动中心、俱乐部等要定期向广大青年官兵开放。要积极采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拓宽青年官兵学习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青年官兵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沟通信息,交流经验,资源共享,实现“互联”,同时各级组织也可以通过网络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广大青年官兵的所想所需,把更广大的青年吸引过来,凝聚起来,汇聚成推动我军强大的战斗力和先进的军营文化发展的奔涌洪流。
三是引导青年官兵为人民利益谋“打赢”。青年官兵践行党的最新理论,就要把本职工作同党的任务,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家统一面临威胁的历史关头,青年官兵应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打赢”意识,随时准备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从而维护国家统一。这是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直接体现。当务之急是积极引导青年官兵把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焕发出来的积极性、创造性,化作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党的最新理论的巨大动力,真正把为人民利益谋“打赢”作为青年官兵工作的主旋律。无论担负何种作战、训练任务的部队,都要结合部队的实际,坚持用科学理论引导教育青年官兵牢固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思想和“打赢”的信心,强化官兵“当先锋”、“打头阵”的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积极进取、临战求胜的精神,努力学习“打赢”之术,练“打赢”之功,谋“打赢” 之策,在部队中切实形成“思战”、“备战”、“能战”的好局面。目前,部队按新
一代训练大纲施训,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拿出创新精神去探索,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引导青年官兵按照实践党的最新理论的要求,进行训练方法的创新,在作战样式变革上做更大、更深的文章,找准在谋“打赢”上的落脚点和切入点,从而焕发出高昂的训练热情和创新精神,时刻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神圣职责。
三、坚持机制创新,激励青年官兵为实现理想而勇于开拓创新。
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应当关注当代青年。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机制创新。
第一,建立新的教育机制。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要增强广大青年官兵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就必须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传媒的有机结合。一是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开辟专栏或设立网站(页),加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在各个不同时期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的力度,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忠实地践行党的科学理论,帮助青年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认清党的最新理论是我们坚定政治信念的锐利思想武器。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境内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并把军队作为渗透的重点,妄图改变我们军队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坚定官兵的政治信念,最根本的就是要用党的最新武装头脑,拿起科学理论武器,同一切错误政治思潮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站稳政治立场。二是各级领导机关要定期走向基层、走向广大青年官兵,深入青年官兵,了解青年官兵,为青年官兵上党课,做形势报告,化解青年官兵心中的思想疑虑,感到党就是青年官兵的依靠,为党的事业奋斗是人生的光明大道。三是要把青年官兵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及干部、战士的培训教育规划,真正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理论进军营、进课堂、进头脑,常抓不懈,落到实处。四是注重培养青年官兵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青年官兵精神支柱的强化,既需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灌输,同时也需要以先进的科学精神、健康的人文精神作为青年官兵精神支柱的基础和支持。要引导广大青年官兵以党的最新理论为指导,将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注重理性思维能力、方法的训练,强化热爱祖国、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弘扬中华传统优良武德,把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贯彻于科技强军的实践中,从而不断生成我军强大的先进战斗力。
第二,建立新的利益机制。重视和关心青年官兵的利益观,引导其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自觉地为之奋斗,既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物质利益对青年官兵思想行为的影响日趋增大。由各种利益矛盾引起的思想问题也比以往更为突出。因此,我们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健全新的利益机制,引导青年官兵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对于从农村入伍的青年官兵,应当看到他们所处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在城乡差别巨大的现实面前,我们更应关注他们思想观念与利益分配之间的联系,积极引导他们更新观念,接受现代教育。对于从城镇入伍的青年官兵,则应面对利益主体多元化,分配体制多元化思想认识多元化这一现实,引导他们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要服务于党委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当代青年官兵的追求,协助各级党委机关大力开发青年官兵人力资源,既努力实现和维护广大青年官兵的切身利益,又充分考虑到我军的特殊要求,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一步激发青年官兵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造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军人和和共产主义接班人。
第三,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我们在以科学理论为主线,引导广大青年官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另一个社会群体的思想动向和进步要求,即在坚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成为党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的前提下,把那些拥护、支持和践行党的最新理论、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积极上进、入伍前曾是民营企业创业人员包括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人员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和团的队伍中,把更多的青年官兵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关于这一点,江泽民同志有过精辟的论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的财产也逐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理论为根本,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选人不拘一格,用人用其所长”,尽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和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团结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为实现我军的跨跃式发展而拼搏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青年官兵是部队建设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军营文化中最富创造力的一部分,是服务人民的重要力量。坚定广大青年官兵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仅需要扎扎实实的长期工作,而且还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予以回答和探讨。科学理论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也是指导共青团工作的行动指南。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是我们青年官兵忠实实践党的最新理论、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克服一切困难,以“青春之我”为“青春之中国”作出应有贡献,勇做时代先锋。
第三篇:在“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
在‚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本文就‚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等进行美育初步探讨
关键词:‚用数学‛ 美育
一、美育的功能
(一)美育涵义 《美学与美育》对美育的阐述是:‚美育,全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运用美学原理,用自然、艺术等审美材料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教育手段。其目的是要达到培养审美感受、审美创造的能力,更为主要的是培养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 ‚美育的作用:①以美导善,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②以美导真,在美育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去认识、发现社会、自然的规律。
(二)美育的重要性
1、美育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人才为目的的教育。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哲人曾经说过:‚知识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2、美育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
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的教育,应该转向培养有智慧的人才。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是人的一种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事实也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1978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看看动物园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
3、美育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
二、数学的美有哪些方面 罗素说过:‚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与其它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人们认为数学美就在于其简单、和谐、严谨、奇异等形式,它是数学创造的自由形式,它揭示了规律性,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数学的简单美具有形式简洁、秩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还具有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反映和研究客观规律的数学科学,集中反映了和谐美的特征。严谨性是数学的独持之美。数学中新颖的结论、出人意料的反例和巧妙的解题方法都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令人惊讶的奇异美。
三、在‚用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美育
(一)创设情景
1、创设美的情景,以美导善。‚用数学‛体现着数学的所有美。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就是为学生设计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性的学习的情境,提供学生解决问题全面清晰的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已动手动口动脑筋探索知识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能力。创设美的情境,在情感上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方法上能促进学生的方法的正迁移,在知识上能促进知识的同化,同时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美育目的。
2、创设真的情景,以美导真。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用数学‛就是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它体现的就是科学的真实美。在‚用数学‛教学中创设真的情景,可以达到以美导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去认识、发现社会、自然的规律的目的。
(二)陶冶情操,培养完美人格
1、树立信心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学生学知识就是为了用知识。就用数学教学而言,更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从而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更喜欢数学。
2、求实精神 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可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高尚品德;寻觅数学结论完美和解题方法最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勇于探索、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
3、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在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团体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培养合作精神。
4、创新精神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用数学教学中应该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励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总之,在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就是通过创设真实而美的情景,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以自己的知、意、情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引起精神上的升华,产生情感共鸣,起到美化心灵,净化感情,陶冶情操形成完美人格的效果
参考文献 陈 浩 美学与美育
李星光 试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宁夏社会科学 >>2004年04期 李华 试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文网2007-1-18 徐攀 关 于 创 设 情 景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第四篇:强基解难,广育严管,努力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
强基解难 广育严管
努力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
中共安阳县委组织部
安阳县辖21个乡镇党委,608个农村党支部,农村党员21952名。近年来,我们解放思想,锐意探索,不断加大发展青年农民党员工作力度,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一、抓源头,夯实发展青年农民党员工作的基础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发展青年农民党员工作的基础。一是明确培养目标。我们要求:每个1000人以下的行政村,每年至少培养1-2名入党积极分子;1000-2000人的行政村,每年至少培养2-3名入党积极分子;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每年至少培养4-6名入党积极分子。2005年,全县共培养农民入党积极分子2982名。二是建立18——35周岁农村青年档案,把优秀农村青年纳入党组织的视野。三是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的方式确定重点培养对象。民主推荐有共青团推荐、党员联名推荐、村民代表联名推荐三种形式。推荐重点是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高中毕业生和复员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党支部根据推荐情况进行考核,确定重点培养
第 1 页
对象。四是党支部根据每个重点培养对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党性强、素质高的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和党支部一同负责对其进行教育、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对党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向党组织靠拢的自觉性。
二、抓重点,不断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坚持“三个倾斜”。即向“一线”倾斜,向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农村青年倾斜,向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强的人倾斜。2005年新发展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70%以上。
实行目标管理。把发展党员工作与农村“双强”工程相结合。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增强其责任感和荣誉感,更好地发挥他们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作用。
实行发展党员消号制。县委组织部建立了发展党员工作台账,对每个乡镇本未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在每季度第三个月的发展党员工作例会上进行通报,直至消号。
三、抓难点,积极探索农村青年入党的新途径
通过成人中专培养发展党员。安阳县成人中专是一所以成人教育为主的中等专业学校,也是安阳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对因家族、宗族矛盾在本村入党难的农村优秀青年,通过村党支部推荐、乡镇党委审查、县委组织部审批,作为农村后备干部输送到县成人中专农村后备干部培训班
第 2 页
学习。在校期间表现良好,经培养合格的,由学校党组织直接吸收入党。1998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共举办农村后备干部培训班7期,培训农村后备干部569人,其中在校入党的374人。毕业学员中,走上农村干部岗位的168人,成为致富 带头人的230余人。
通过行业协会党支部发展党员。2000年以来,县委组织部指导各乡镇在个体工商协会、私营企业协会、建筑协会等行业协会中成立了党组织。行业党组织除在原有会员中发展党员外,还可把那些在本村无法发展且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农村 青年吸收到行业协会中来,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由行业协会党支部 和乡镇党委进行重点培养。培养成熟后,在征求会员所在村党支部意见的基础上由行业协会党支部 直接吸收入党。
通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培养发展党员。通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解决在企业务工人员的入党问题。
四、抓机制,确保发展青年农民党员的质量
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没按规定要求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或完不成当年发展青年农民党员计划的,乡镇党委当年不能评先,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党委委员不能提拔、调动;农村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当年不能评先,并在本乡镇范围内通报批评。乡镇实行党委成员包片包村制度。包发展对
第 3 页
象的培养考察,包预备党员转正前的考察培养,包入党程序的监督。明确职责,严格追究。对因入党介绍人和考察人没有向党组织如实汇报真实情况,致使发展党员工作出现失误的,追究介绍人和考察人的责任;对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不召开支部大会或召开支部大会但不符合规定程序的,追究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对违反规定发展党员或党委没有按时召开党委会研究的,追究分管组织工作 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的责任。
实行集中培训制。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队伍培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好等问题,从2000年开始,县委组织部定期举办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实行集中培训,以确保培训质量。培训实行封闭式管理。培训考试合格后,填写集中培训登记表,发给结业证。
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重点审查 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材料是否齐全,发展程序是否规范,发展对象在群众中的满意程度等。坚持了“九不批”,即不符合程序的不批,材料不齐全的不批,培养考察不够一年以上的不批,培养考察登记表填写不规范的不批,没有参加县集中培训的不批,在本单位工作时间太短的不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批,只发展党员干部子女、亲属的不批,确定为发展对象三个月以后申报的不批。
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县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全县
第 4 页
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的意见》,实现公示内容、时间、形式、管理“四规范”,增强发展党员工作透明度,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实行发展党员工作例会制。每月3日,各乡镇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组织委员到县委组织部汇报上月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就发展党员工作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如实汇报,相互交流。县委组织部就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加以具体指导,及时帮助解决。
第 5 页
第五篇:我用二胡在豫剧伴奏中的一些体会
二胡是我国民乐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弓弦乐器之一,它音域宽广,音色圆润秀美,音质刚柔多变,富有歌唱性,有很强的表现力及浓烈的感染力,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的演奏和戏曲音乐的伴奏当中。一般情况下,二胡的内外弦音程为纯五度。在独奏中,二胡的定弦音高一般为“D A”,特殊情况下可例外:如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其定弦就为“G D”,但也有一些须特殊表现的乐曲,定弦也可为纯四度。二胡属自然变调乐器,在定弦为“D A”的情况下,可演奏任何调高的乐曲。在戏曲伴奏中,二胡的定弦可根据戏曲剧种的调高、调性来确定。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使用,和其它民族乐器相比,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几乎所有有文场伴奏的剧种,其乐队编制中二胡都占较大比重。在这里,我仅谈一下自己使用二胡在豫剧伴奏中的一些体会。
在豫剧伴奏中,二胡一般使用“5 2”弦,也有用“6 3”弦,还可定“7 #4”(D A)弦的。我以前曾用“6 3”弦,但用过一段时后,发现一些问题:在伴奏中“老少配”的使用过于频繁,还有就是音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豫剧—特别是豫西调—伴奏中使用较多的低音So,全部要用中音So来代替。这样演奏起来可能要省事许多(少了一个换把),但却使伴奏效果大打折扣。中华民族音乐(包括戏曲音乐)的特点,就是其旋律是以单生线性发展的,过多地使用“老少配”的手法,就会改变旋律的线性进行方向,使旋律的进行不通顺、不流畅。在戏曲伴奏中,扰乱和改变旋律发展的方向和轨迹,可能偏离音乐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绪,有时甚至和准确的思想背道而驰。所以,我认为二胡在豫剧的伴奏中过多地使用“老少配”是有一定缺憾的。另外,63弦的定弦在演奏中还不利于音准的把握。两个空弦都不是调式主音,在豫东调和豫西调的使用中均为不稳定音阶,使人在伴奏中总是有种找不到主心骨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定6 3弦在豫剧的伴奏中也是有一定的局限的,至于定为7 #4(D A)弦,这种情况很少遇到,只能做为特例,这里暂不评述。现在我在实际伴奏中使用5 2弦,虽然在演奏中相比6 3弦有些麻烦(多了一个把位)但因多了一个低音So,演奏出的乐曲听起来就要完整得多,其旋律听起来也更加的流畅,在传统豫剧的旋律发展中,5 2弦能基本满足所需音域要求。另外,5 2弦无论在豫东调或豫西调的伴奏中,其空弦都能给人以稳定的感觉,有利于音准的控制和把握。
下面再谈一点伴奏中的技术性问题。我们知道,豫剧唱腔音乐中有“下五音”“上五音”之说,所谓下五音,是指豫西调中以中音d o为主音,依次往上级进的五个音,其排列顺序为:1 2 3 4 5,二胡在豫西调的伴奏中,在技术层面相对来说是较为简单的。豫西调旋律发展所使用的音域范围一般在低音S o到高音r e,音阶排列为5 6 7 1 2,二胡在这个音域的旋律中演奏,相比豫西调要多一个把位,也就是说在演奏中要频繁地使用换把,而豫东调中的高音r e多是经过音,并不在那里久留,上去马上就会下来,二胡伴奏中如果按传统换把方式翻上翻下,就会把功夫在耽误在换把的“路”上,得不偿失,运用三指移指换把的方法会好一些,但也有一定弊端:如音色虚而不实,音准难以把握等。我在多年的伴奏经历中,出于“懒惰”的原因,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当旋律中出现了高音r e时,虎口在第二把为的位置,用小指往下移,够到高音r e的位置,由于这时整个左手中心下压,小指按在弦上的力度很大,这样走出来的高音r e,声音清脆明亮,极富穿透力。在伴奏实践中,我还摸索出了一个往下扩展音域的方法,在豫剧音乐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旋律:6 5 #4
5、#4 5 6 5等,在定 5 2弦的情况下,低音f a势必要用中音代替。这样的话就会影响旋律的流畅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试着用改变弦的张力的方法改变音高,在低音S o的基础上生造出一个低音f a,具体做法是:左手在第一把的位置上,用类似压柔弦的方法,中指和无名指按住琴杆,和虎口形成杠杆作用,让琴杆形成一定的弯曲,以此来改变弦的张力,从而奏出一个像模像样的低音f a来。由于二胡本身构造的局限,在豫剧伴奏中,不可能出现“老少配”的现象,当然,“老少配”是早期戏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成熟的、行之有效的伴奏方法,在传统的戏曲乐队编制中,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在一些伴奏乐器中,“老少配”的伴奏方法也是无法替代的,如豫剧乐队中的主弦“板胡”,由于受乐器本身构造的局限,其伴奏手段就主要依靠“老少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于戏曲伴奏的乐队也逐步由小型化向大型化发展,伴奏方法也由原来的大齐奏向多层次转化,伴奏人员开始出现分工协作,戏曲音乐出现了“配器”,“配器”的基础是和弦,而和弦的基本要求是音的绝对高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以为“老少配”是不合时宜的。戏曲伴奏历经数代艺人们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化标准,其技法已经非常丰富。本文涉及的观点只是我个人在伴奏中的一些感受,由于水平有限,有些认识还是不一定精准到位,仅为一家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