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在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小学数学中,图形的面积是如何编排的?
分析在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在小学数学中,图形的面积的编排内容要点是: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的面积。
3、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知道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
5、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是:
1、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所蕴含的数学思想:统一思想(用标准单位测量面积);数形结合思想(把测量过程转化成计算方法)。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突出转化的可能性:转化前后图形关系的比较);对应思想(转化后长方形的各部分分别相当于原图形的哪个部分)。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对应思想;一般化思想(从个例到一般,突出各种三角形都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4、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转化方法的灵活性:梯形可通过多种方式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整体化思想(用梯形公式统整所有已学的面积公式)
5、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转化的特殊方法),极限思想(无限切分与无限接近)
三、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所运用的方法是:
1、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所运用的方法是:估计面积,产生猜想——摆放验证——推广应用。
2、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所运用的方法有:运用旋转、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割补转化为已学习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公式。
3、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所运用的方法有:估计面积,产生猜想——测量推理——找出联系——得到公式。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梁秀萍)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高新区实验学校 梁秀萍
教学目标
1、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较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难点:自主探究梯形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 三角板 直尺 剪刀 梯形 学具盒及各种图形的学具袋
教法与学法 谈话法 小组合作法 启发诱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进行铺垫。
谈话: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怎样计算?
2、我们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怎样推导的?小结:我们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3、梯形的特征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4、导入:你想探究梯形面积怎样计算吗?出示课题
二、串联情境,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甲鱼池参观,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看,问题口袋里还有问题呢!你想知道吗?(出示问题口袋里的题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1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
谈话:求1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那么怎样求梯形的面积呢?这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师归纳汇总:(表扬)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很了不起!从同学们汇报情况看大致有三种: a把梯形划分成两个三角形;b把梯形划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c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从我们的知识水平来看,老师提一个建议,用拼成大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比较简单,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都能拼成大平行四边形呢?
3、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谈话: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试试看!
想一想:拼成图形与梯形之间有何联系?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并填在发现卡上。
发现卡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高等于--------。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梯形的面积=--------------。
老师注意辅导学生,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鼓励有因难的学生,并适当加以引导。
5、学生拿着拼图汇报展示,师注意引导。
6、电脑演示转化推导的全过程。边演示边提问发现卡上的问题。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7、师生归纳出公式(完成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提问:(上底+下底)×高 算的是什么?为何要除以2?
8、师说明字母公式。
谈话: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梯形面积也有字母公式,谁能用字母表示?说说每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
板书: S =(a + b)× h÷2
9、阅读课本,并把梯形面积公式填写在课本89页相应的位置。梯形面积公式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现在你能算出1号甲鱼池的面积了吗?请学生填在课本上。
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CAI出示题图)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如果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3、做自主练习的第3题。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4、做自主练习的第4题。要求面积你需要测量什么?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5、做自主练习的第5题。你知道什么是水渠的横截面?(CAI出示)水渠横截面图片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91页的6、7题。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 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高S =(a + b)× h ÷2
÷
第三篇:浅议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
浅议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数学教育论文(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课标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一、了解《数学新课标》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数学新课标》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数学新课标》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比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信心.我们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住这个“度”,千万不能随意拔高、加深.否则,教学效果将是得不偿失.二、遵循认识规律,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维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数学思想方法,就会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三、结合初中教学大纲,就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
首先,要通过对教材进行完整的分析和研究,理清和把握教材的体系和脉络,统览教材全局,高屋建瓴.然后,建立各类概念、知识点或知识单元之间的界面关系,归纳和揭示其特殊性质和内在的一般规律.例如,在“因式分解”这一章中,我们接触到许多数学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这是学习这一章知识的重点,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方法,按知识──方法──思想的顺序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就能运用它们去解决成千上万分解多项式因式的问题.又如结合初中代数的消元、降次、配方、换元方法,以及分类、变换、归纳、抽象和数形结合等方法性思想,进一步确定数学知识与其思想方法之间的结合点,建立一整套丰富的教学范例或模型,最终形成一个活动的知识与思想互联网络.四、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渗透入教学计划和教案内容之中
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综合考虑,要明确每一阶段的载体内容、教学目标、展开步骤、教学程序和操作要点.数学教案则要就每一节课的概念、命题、公式、法则以至单元结构等教学过程进行渗透思想方法的具体设计.要求通过目标设计、创设情境、程序演化、归纳总结等关键环节,在知识的发生和运用过程中贯彻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一体化.五、根据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应充分利用数学的现实原型作为反映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问题解决或构建所做的整体性考虑,它来源于现实原型又高于现实原型,往往借助现实原型使数学思想方法得以生动地表现,有利于对其深入理解和把握.例如,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分类(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准统一、分层不越级),然后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最后归纳总结.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好分类的方法原则,形成分类思想.在知识的结论、公式、法则等规律的推导阶段,要强调和灌输思维方法,如解方程的如何消元降次、函数的数与形的转化、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些常用思路等.总之,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开展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是新课改中所必须把握的教学要求.
第四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
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数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大纲》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经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推动信心。如初中几何第三册中明确提出“反证法”的教学思想,且揭示了运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但《教学大纲》只是把“反证法”定位在“了解”的层次上,我们在教学中,应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度”,千万不能随意拔高、加深。否则,教学效果将是得不偿失。
2、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关于初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内涵与外延,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其实,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只是方法较具体,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一类的东西,比较抽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是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比如化归思想,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具体表现为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一般到特殊的转化、局部与整体的转化,课本引入了许多数学方法,比如换元法,消元降次法、图象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数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逐步领略内含于方法的数学思想;同时,数学思想的指导,又深化了数学方法的运用。这样处置,使“方法”与“思想”珠联璧合,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寓于教学之中,教学才能卓有成效。
二、遵循认识规律,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要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渗透“方法”,了解“思想”。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如初中代数课本第一册《有理数》这一章,与原来部编教材相比,它少了一节——“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而它的要求则贯穿在整章之中。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了形数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比如,教学二次不等式解集时结合二次函数图象来理解和记忆,总结归纳出解集在“两根之间”、“两根之外”,利用形数结合方法,从而比较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
2、训练“方法”,理解“思想”。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2003年浙江省立项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现代的数学课怎么上?随着教学改革的继续和深入,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改变。大体趋向是:一言堂被群言堂取代;灌输被启发探索取代;单向传递进化成双向互动。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在逐渐的改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产生很大的变化。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成为怎样的一个角色才更合理,才更有利于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的定位有一些体会和感悟。现展示如下。
一、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
我们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不只是使用教材,而应对教材深入研究。对课本的例题和习题的功能和作用要深挖掘。使其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一个新的视角——圆的新定义
例:已知一曲线是与两个定点O0,01A3,0的距离的比为的点的轨迹,求这个曲线的方程,并
2画出曲线。(高中数学第二册(上)P78例5)
学生利用求动点轨迹的一般方法,得出曲线方程为
x2y22x30 即 x1y24
2所以曲线是以1,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教师设疑:如果改变定点的坐标,或改变距离的比值,曲线是否是圆吗?(学生反映不一)问题1 在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比是常数0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解:设F1a,0,F2a,0,动点Mx,y,则
MF1MF2 两边平方整理得:
1x1y22222a12xa2120。
22122xa0(这轨迹一定是圆么?)因⑴当10,即1时,原方程为 xy2a212242222122为DE4F4a124a4a12所以此时动点M的轨迹是圆。
22>0 结论:在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比是常数0,1的点的轨迹是圆。
(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教师:上述结论可否作为圆的一个新定义?它有什么主要特点?(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这是圆的新定义,尽管形式上比原定义复杂,但其定义方式上与椭圆相似,从而揭示了两种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
2、从比较中引出新问题
教师提问:圆的这一新定义与椭圆的定义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由此可获得什么启发? 2003年浙江省立项课题
(教师列出椭圆的两个定义,学生探究。)
得出:圆的新定义可看成由椭圆的两个定义的各一部分内容所组成。
学生质疑:那么由椭圆两个定义的其他部分所组成的命题(其动点轨迹)又是什么?
问题2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与到一定直线的距离的和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分析:仿椭圆第一定义,对上述问题分情况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析,师生共同完成。)设定点F到定直线l的距离为常数p,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之和是常数a,则
当ap时,无轨迹;当ap时,动点轨迹是定直线l;当ap时,如下图,通过分析,问题归纳为:
问题2’、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之和是常数(大于定点到定直线的距离)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式去尝试)问题
3、设动点M到定点F0,1与到定直线l:y1的距离之和等于4,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画出草图。
22解:设Mx,y,由题意得xy1y14 即xy14y1
22⑴当y1时,原方程为xy1y3 y3
22两边平方整理得 y12x2 y2 4所以 当1y2时,动点M的轨迹方程是 y2212x2 4⑵ 当y1时,原方程为xy1y5 y5 整理得: y12x212y2 所以当2y1时,动点M的轨迹方程是
12x22y11212 yx2 综合⑴⑵得动点M的轨迹方程是y121x221y24由特例得出的动点轨迹方程,就是我们熟悉的二次函数形式,其轨迹是由两支抛物线的各一部分组成。这再一次及大的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索一般情形的积极性。
问题
3、设动点M到定点
ppF0,与定直线l:y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aap0,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222
2003年浙江省立项课题
仿特例学生自己得出所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是
1aap2xy2ap222y
1apax2y2222ap结论:在平面内,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的和是常数a(大于定点到定直线的距离p)的点的轨迹是由两支抛物线的各一部分组成。
通过本节课和学生一起探索研究,深刻的体会到,教师不但要使用好教材。更要认真钻研开发教材,成为教材的开拓者。只有在教材上“深挖洞”,才能在解决、思考数学问题上“广积粮”。
二、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分析、研究、探索、发现的思维过程,它与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非常相似,都要经历探索、实践、猜想、发现、失败、再探索再实践,不断总结教训经多次努力,最终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课堂教学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经历多次反复,但学生的探索过程也不会一次成功。研究性教学要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应重点展示学生发生的错误,恰当分析引导,克服障碍、困难,由失败走向成功。在我们研究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时,曾经上过这样一节课,现整理如下。
教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有关性质。
当抛物线的焦点弦垂直于它的对称轴时,该焦点弦叫做抛物线的通径。如图点F是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线段AB是它的通径,若Ax1,y1,Bx2,y2,对此我们能发现什么结论?
p2p2学生:⑴x1x2;⑵y1y2p ⑶x1x2 ⑷AB2p
42教师:请同学们证明。然后学生自己证明,主要两种证法
1、用定义来证;
2、求出A,B两点坐标。那么对于通径中的这些结论,在抛物线的一般焦点弦中会怎样呢?过了一会,有个学生
说:ABx1x2pp2p,就是说,抛物线的焦点弦的长恒是定植2p。22教师:这是一个很大胆的猜想,其结论一定正确吗?几分钟后。学生1:这猜想是错误的,可以通过一个特例来验证。
0学生2 如图当抛物线的焦点弦AB的倾斜角小于90时,焦半径AF增大,BF减小。而增大的比减小的多。所以图2中的AB大于图1中的AB。(大家都善意的笑起来,这只是观察并非证明。)
2003年浙江省立项课题
学生3 当抛物线的焦点弦的倾斜角由900逐渐减小到00时,抛物线的焦点弦就逐渐变成了抛物线的对称轴,它的长度将从2p趋向正无穷大。所以这猜想是错误的。
教师:太好了,从极限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非常自然。那么这个猜想有没有合理的地方? 又有学生说:在所有焦点弦中是否通径长最短? 这又是一个很好的猜想。能否给于证明?
p2学生4:利用“均值不等式”得ABx1x2p2x1x2p,又因为x1x2,所以
4ABx1x2p2x1x2p2p。
p2很多学生对这种解法有疑问,就是在一般焦点弦中x1x2是否成立还不知道。
4p2学生5 设AB的方程为 ykxk0与抛物线y2px联立就可以了。
2学生经过运算得出结论正确。那么等号能否成立?
由“均值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可知,当且仅当 x1x2弦AB就是它的通径。
p,AB2p此时抛物线的焦点2结论:抛物线的通径是焦点弦中唯一最短的。
抛物线的焦点弦性质的研究没有结束,还有许多很好的性质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充满了探索精神,在探索的历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严谨思考,大胆猜想发现问题,教师不是课堂上拥有至上权力的“指挥官”,而是一个“导演”或参与者,站在旁观者的的角度,积极参与。在问题的关键时刻恰当点拨、引导,对学生的多方面的想法进行整合。让学生们的探索顺利进行。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三、教师本身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带头人
1、更新观念,作好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学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理念下作为课堂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探索问题的合作者,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所以教师应继续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再是新课程的内容框架下,很多教师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于独立出色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这需要我们教师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更能使教学贴近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后劲。
2、变角色,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新的教学观念必然要求新的与数学教师相适应的专业品格与教学技能,要有对数学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的深刻认识,要有不断思考和改革数学教学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造能力。这种意识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学习而逐渐内化与提高。
2003年浙江省立项课题
1、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有力工具,越来越显重要,而研究性学习的范畴也越来越广,这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更多的另外学科的知识。数学教学也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所以数学教师要重新考虑新旧知识的纵向延伸与各另外知识的横向联系,瞄准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与另外学科的知识连接点与知识应用点。所以要有意识的去学习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实现多学科的沟通与融合。
现代教学变化日新月异,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手段的更新等对我们现代教师极富挑战性。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变化。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学习理论发扬创新精神,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将它们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这也是研究性学习。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光靠吃苦、奉献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只有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才会感到不足,才会不断的探索研究,不断的提高。同时自己对事业的态度会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不断的去探索、发现、思考、感悟。感觉到学习探索的乐趣,热爱学习,热爱数学,形成一种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课堂内外形成一种研究、学习的氛围。才能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师生在这片学习的热土上共同耕耘,共享学习、教学的乐趣。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从已知的知识出发去探究未知的学习过程,也是应该教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贯彻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它不是一种模式,更不是一种时髦,而是一种学习习惯,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进取,知识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