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1:2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政策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第一篇: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经网上搜索来的资料)

通过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政策实践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到带着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促进公共政策实践水平的提高。所以,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公共政策学的教育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1.案例本身就包含着理论材料,涵盖理论观点。案例提供了观察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2.对案例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同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任务或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三项之和为70.9%。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以广州为例,1998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比1997年上升了16.6%。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12.8%。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39.4%;其次为25-28岁(28.2%)、19-24岁(27%)、29.35岁(24.6%)。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20.8%,400元至799元的占43.9%,800元至999元的占14.5%,1000元至1999元的占12.4%,2000元以上的占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7.9%,两者之和为33%。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回答“经常受到”的占3.8%。“偶尔受到”的占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28.5%。

调查数据显示。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2%)。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强化管理。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及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有序。就业有章,组织管理有机构、有制度。

2、要建立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体系,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除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谁用人,谁培训”的原则外。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务工青年,应由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并动员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机构和社会网络,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要制定相关政策性规定,将培训与就业挂构,建立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保障外来各工青年不受歧视、不受排斥、不受虐待,与当地人同工同酬、平等对待。

第二篇: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三项之和为70.9%。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4.2亿农村劳动力中,至少有2.5亿剩余劳动力,这是造成农村青年跨区域流动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一方面农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1985年为42.6%。到1995年已降至不足30%。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从1985年年的1:1.72扩大为1995年的1:2.33。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求得发展。在本次调查中,有31.1%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施展才干”,居9个选项的第一位。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回家乡好干点事业”和“到城里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的分别为14.7%和11.6%,三项相加为57.4%;因为生活困难,想进城挣钱养家的青年仅占16.9%。可见,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主要原因不是衣食无着、生活困难。而是因为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到城市这一崭新的环境中见世面、学本领、谋发展。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以广州为例,1998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比1997年上升了16.6%。二是外来务

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12.8%。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39.4%;其次为25-28岁(28.2%)、19-24岁(27%)、29.35岁(24.6%)。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从调查数据看,外来各工青年有相当一部分在三资企业(19.2%)或私营企业(11.4%)中就业。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占6.1%。从事个体经营的占5.9%,四项合计为42.6%。他们大都是合同工、临时工,工作缺乏稳定性,随时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失去工作后又会重新进入滞留群体。

外来务工青年就业难度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下岗职工人数在不断上升,城市就业面临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和沉重的压力。另外,外来务工青年的就业渠道不畅,也是择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20.8%,400元至799元的占43.9%,800元至999元的占14.5%,1000元至1999元的占12.4%,2000元以上的占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7.9%,两者之和为33%。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收入除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外,还要寄钱回家。这就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调查结果显示,在外来务工青年中,有较多业余时间的约占41.9%。业余生活的单调和枯燥,是引发包来务工青年心理和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当问及“您在城里打工是否会感到寂寞、孤独和无聊”时,有11.8%的外来务工青年 回答“经常感到”,“偶尔感到”和“遇到不顺心事才感到”的分别为29.2%和44.4%,三项之和为84.4%;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8.6%。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回答“经常受到”的占3.8%。“偶尔受到”的占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28.5%。

调查数据显示。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2%)。

从座谈和个案访谈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和城市职工同不同酬的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在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在劳资纠纷案中,涉及外来务工青年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拖欠、克扣或拒发工资的案件。调查中发现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外来务工青年劳动保护条件极差,超时疲劳工作现象十分严重,因而造成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外来务工青年因工伤致残后,大多数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上的赔偿。在问及“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是否得到过单位或社会有关方面帮助”时。有22%的人回答“从未得到过”,23.7%的人表示“要经过努力才能得到”,两项相加达到45.7%。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强化管理。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及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有序。就业有章,组织管理有机构、有制度。

2、要建立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体系,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除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谁用人,谁培训”的原则外。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务工青年,应由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并动员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机构和社会网络,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要制定相关政策性规定,将培训与就业挂构,建立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保障外来各工青年不受歧视、不受排斥、不受虐待,与当地人同工同酬、平等对待。

4、依靠政策引导,鼓励外来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各地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外来务

工青年返乡创业,在资金信货、土地批租、工商税收、手续审批等方面提供优惠和方便,并在协调和开拓产品市场及提供今年2等方面做好服务和配合工作,以良好的条件吸引更多的青年回乡创业。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参一就业竞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本地化。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5、新闻媒介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正面宣传。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使城镇居民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他们,在城乡人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新生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共建家园的社会氛围。

6、共青团组织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外来务工青年成长成才铺路搭桥。各级团组织要主动发挥协调作用,联合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通过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就业咨询部、培训网点、维权监督岗、团书室、文化部及开辟外来务工青年的入出两地之间牵线搭桥,直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定向服务。同时,要继续做好优秀外来青年的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外来务工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建功立业。

第三篇: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了解农村一些现状、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调查有四部分内容,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新农村政策

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二: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

系。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防治。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中国1.4亿老龄人口有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这。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新挑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还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也即是在他们的身份所在地——农村,他们基本上是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但是这种情况,暂时于他们是没多大关系的,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除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或是个别农忙时节)是在城市生活的。于是,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子女教育(部分农民工带子女进城务工)等各方面的保障就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等制度所归制的城乡二元对立,使得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把与其密切相连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排斥在外,以致农民工基本上无保可依、无障可循,还成为城市土著居民所歧视的对象。

三:土地问题

农民又俗称“种地的”,农村便是与土地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靠天靠地吃饭的农民的聚居地。有了土地,农民便有了工作岗位,生活也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农民的土地,具体来说应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宅基地,再者是耕地。宅基地是农民的居住保障,有了一份宅基地,农民便可以在此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屋、院落,从而成立自己的家,起居生活也有了一个安稳的所在。耕地是农民的经济来源,也是农民工作的保障。农民

朝起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己的田地里劳作,以获得日常生活所需。

但是近些年来,就我所在地方被征地农民累计达10000多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今后每年至少有3000人农民被征用土地。

四:农村城镇化与公共设施

有些人认为鼓励农民进城应该坚持下去,而农民进城后的城市化遗留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如美国后来基本解决了贫民窟式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条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消化,无法向外转嫁。而且,今天的中国拥有9亿农民,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农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加之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城市接纳系统不完善,9亿中国农民在短时期内从农村迅速转移出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并行的道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乡村而不是破坏乡村,让农民能在城市里不想呆或呆不下去的时候,愿意且能够顺利回到乡村,并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生活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力避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器。光是把劳动力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的想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只是一种缘木求鱼的行为。如果最终留下的是一个凋敝的农村,这肯定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新农村景象,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第四篇:公共政策学校车问题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曹琴 南玮 姚欣谊

20111329030 南玮

摘要:近年来,我国校车事故频频发生,许多学生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接二连三的校车事故引发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也针对校车问题出台了《校车安全条例》希望藉此解决校车问题。然而,光凭一个《校车安全条例》显然不能全面解决校车问题,校车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那么什么是校车问题,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我们有什么解决校车问题的对策?这些是值得我们深究的,也是我们小组的主要调查内容。

小组分工:本次调研的三位小组成员有明确的职能和分工,三位同学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是本次调研圆满完成的关键所在。南玮同学担任本次调查的资料收集工作,在互联网,学校,教师,社会人士等涵盖各个领域的各种人群对于我国校车问题进行走访、问卷等形式调查;曹琴同学在本次调查中担任数据筛选、梳理的工作,对于收集而来的各种数据及信息进行汇总,分类,采集和提取各类有效信息;姚欣谊同学在本次调查中调查总结、报告撰写的工作,对小组其他成员收集和汇总的信息编撰成调查报告的书面形式。

目录

1校车问题背景......................................................1

1.1我国今年发生的校车事故...................................1

1.22什么是校车问题.......................2 政策初衷及其演变.....................3 初衷...................................3 演变..................................3

2.12.23校车问题.............................................................4 3.13.23.3资金问题..................................4 处罚标准问题..........................4 校车标准问题...........................4 3.4 实施“难”问题...........................4 3.5 校车司机问题...........................5 3.645校车路权问题...........................5 各国校车经验.............................5 解决校车问题的对策.........................7 6结语.....................................................8

一、校车问题背景

(一)我国近年发生的校车事故

江苏校车侧翻12死11伤——2014年3月13日,徐州市丰县首羡镇张后屯村校车侧翻事故又有3名学生抢救无效死亡,致使事故遇难学生数上升至15人。

江苏校车侧翻12死11伤——2014年3月12日18时,徐州市丰县首羡镇张后屯村发生一起校车侧翻事故,截至晚10时30分事故已造成12人死亡。据了解,该校车属于张后屯村中心小学,校车是为了避让一电动车发生侧翻。有关部门正在紧急施救,具体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河北固安校车超载侧翻6名学生受伤——2013年12月2日下午3时30分许,河北省固安县106国道55公里处发生一起小客车侧翻事故,事故原因为小客车超载行驶中突发爆胎导致车辆侧翻。车内乘客均为学生,无死亡和重伤。

福建泉港一幼儿园9座校车实载23人——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泉港大队的消息证实,2013年11月28日上午,该队交警在辖区路段执勤时发现,一辆核载9人的幼儿园校车,实载23人。随后,交警调来车辆将孩子转运到幼儿园,然后依法处罚了驾驶员。

湖北校车核载11人实载36人被查——2013年11月23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交警在襄州区园林路查获一辆核载11人,实载36人的幼儿园校车,其中幼儿34人,司机、老师各一人。该车是北大之星幼儿园的校车,襄州区交警部门称,该校车司机最高可被拘留15日。

新疆昌吉查处3起校车严重超载现象——18日记者从昌吉市获悉,昌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了学校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违规“黑校车”,严禁农用车、三轮车、报废车等非营运车辆接送学生上下学。在检查过程中,处理了三起超员现象严重的校车,下发整改通知书。

北京朝阳一幼儿园签保证“不用校车”——朝阳区来广营乡奶东村明日之星幼儿园现“豪华校车”,6人座的商务车内挤进37名孩子。另一所幼儿园老师透露:“前两天刚开了会,要我们签保证书:保证不使用明火、保证不用车接送孩子„„”

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事故20人亡——11月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一大翻斗运煤货车与当地幼儿园接送车迎面相撞,造成20人死亡。发生事故的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其中校车司机与4名幼儿当场死亡,另有15人送医不治身亡。

广东梅州小货车充当校车站50学生——9月5日下午4时许,广东梅州市五华县郭田镇某小学放学,一辆限载半吨的小货车从县道疾驰而来,车厢围了铁栅栏,上面居然站了50多名学生。

江西万载一大货车压瘪幼儿园校车致一死两伤——11日上午,江西省万载县一辆满载石子的大货车与一辆幼儿园校车发生碰撞,造成校车司机当场死亡。所幸事发时,大量等待接送的幼童还未上车,但造成一名3岁男童和一名老师受伤。

北京莲石路超载校车撞围挡致幼儿一死三伤——3月14日上午,莲石东路门头沟路段小园村路口处,一辆载有81名幼儿园师生的大巴由东向西行驶遇情况躲闪时,撞上道边施工围挡,一根钢管插入车内,一名幼儿园工作人员和一名幼儿死亡,3名幼儿受伤。

(二)什么是校车问题

校车问题不是一个事件本身,而是一个隐藏着众多复杂原因的社会问题。

一、它涉及超载的问题。我国校车的超载现象很严重,尤其是农村地区,几乎每辆校车都存在着超载的记录。一个车子挤满了上下学的孩子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发生事故的校车中,大多数是超员载客。超载不仅不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更多人数的伤亡。

二、校车的质量问题。校车自身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以及“黑校车”泛滥。一方面,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有足够的专门校车,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但是,在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只能用其他车辆来充当校车,且车辆容量有限,不得不将大量的学生同时安排到一辆车上,这样在颠簸的路上很容易伤到车内的学生。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的学校用没有执照的“黑校车”接送学生,或者是专用校车和非专用校车混杂运营。这都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政府的财政支持问题。校车的质量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2010 年颁布的《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了校车必须具备的标准,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达到国标的校车,但是由于售价高,学校本身无力购买,如果政府财政资金无法提供支持,校车的质量问题将始终得不到解决。

四、政府对校车的管理问题。目前交通、公安、教育、安监等多部门都负有监管职能,但又各有实际困难。“教育部门熟悉情况但无直接管理权,交警有路面执法权但无法全程监管,加之部分车辆采取‘游击战’逃避执法部门监管,造成了目前‘教育部门管不了,职能部门抓不着’的局面。”职责上的不清为当前政府对校车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也造成了当前校车经营上的混乱局面。

二、政策初衷及其演变

(一)、初衷

2011年下半年以来,校车事故频发引起社会关注,国务院与相关部委以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以规范校车安全运行与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撤点并校、地理状况、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学生上学路途趋远,上下学交通风险增大,一段时期多次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造成未成年人重大伤亡)温家宝总理于2011年11月称,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轨道,制定校车安全条例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民生保障立法任务。

在制定政策上,一是要针对保障校车安全的主要环节,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符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校车安全管理规定;二是应主要规定保障校车安全的制度规范,同时要处理好与符合国情的校车总体制度和政策的衔接。三是应考虑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同情况,在确立全国普遍适用的校车安全管理基本制度的同时,给地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具体办法留出较大空间。

(二)、演变

2010年2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并于7月开始按相应条款强制或推荐实行。此为校车首部“国标”; 2011年11月,《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之后,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校车安全运行与管理; 2012年4月5日,《校车安全条例》公布实行;

2012年4月11日,校车新国标发布并于5月1日起实施,《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由两项强制性国标《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组成;

2012年7月4日,工信部公布《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之后,各省各地相继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或办法;

三、校车问题

(一)、资金问题

“国家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按照规定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然而现在多地资金远远没有到位,且目前校车价格比较昂贵(其中有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未到位的原因),很多学校有心无力; 财政支持较少涉及私立学校,而私立学校多以幼儿园为主,他们往往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购买符合标准的车辆,被迫停运却成为唯一的措施。

(二)、处罚标准问题

《条例》中法律责任条款,“最低处罚为200元,最高处罚为10万元,并对车辆予以没收。在导致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时,对政府举办的学校的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对民办学校由审批机关责令暂停招生,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办学许可证,并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5年内不得从事学校管理事务。”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在这里是两种处罚措施,但最重要的是,处分金额、处罚力度如此之低,真的能够引起相关人员及单位的重视吗?难道只有出现伤亡事故之后,才能有更严厉的处罚吗?

(三)、校车标准问题

在校车标准规定和校车生产中,对校车内饰没有明确要求,仅规定“ 校车应当配备逃生锤、干粉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安全设备应当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位置,并确保性能良好、有效适用。校车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而生产中很多校车采用棉纺织物为内饰,同发达国家将钢板和螺丝都裸露在外,在衔接处做打磨处理,座椅只是简单包裹相比,我国校车诸多方面还有安全隐患。又如安全带上,新国标也无规定,国产校车多为两点式,而两点式安全带对儿童并无法起到较好保护作用,欧美国家都强制使用三点式安全带。又比如说油箱,国产校车与普通校车并无二致,极易造成二次事故,而国外经验对燃油系统做了很细致和严格的规定:比如油箱的固定强度,在受到撞击后油箱的泄漏量等等。此外,还有在前后保险杠以及防撞钢梁上诸多问题。

(四)、实施“难”问题

多地还在实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撤点并校,增强了实施难度(目前教育部已发文暂缓,严禁盲目并校);同时多地政策上未体现出对农村地区的倾斜扶持。

在政策过渡期内很多校车上牌难,最多需经12个部门审批 ;同时,一些购进的校车都是《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前造(买)的车,若按《条例》规定的安全标准来衡量,这些车自然是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也因“原有校车过渡期时限不明,不符合《条例》要求”为由被拒绝上牌。

学校购买符合国标的校车后,上牌难、司机聘用难等问题突出,致使新校车投入运营仍重重受阻。广州市两所学校购买的新校车,却由于上不了牌照、持临时牌照上路而被当地交警扣留,被搁置在废旧车辆停车场。据调查,当地车管所不为符合国标的新校车上牌照,是由于广东省和广州市尚未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细则,无法为其上牌照。据了解,全国范围内像广东这两所学校购置新校车却无法及时投入运营的现象并非个例。

(五)、校车司机问题

校车司机聘用难也是让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棘手的问题。《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校车司机年龄在25周岁至60周岁之间,须有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并且无不良驾驶习惯、无犯罪记录和疾病等。同时由于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校车,搭载乘客多在20人以上,按照交通管理相关规定,拥有A照驾驶执照的司机才能开校车。但是另一方面,与货车和客车司机相比,校车司机责任大,心理压力负担比较重,收入水平却不高,收入和付出不成比例。门槛高,工资低,责任大,导致校车司机招聘困难。

(六)、校车路权问题

中小学专用校车从无到有,校车上路“受欺负”现象普遍。我国虽然也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校车享有优先路权。公安部还颁布了123号令和124号令,规定校车靠边停靠时,校车所在车道和隔壁车道的车要停车等待。不按规定避让校车的,将被扣6分。但这些规定的实施效果并不如人意。校车上路之后并没有享受到优先行驶的特权。学生上下车被超车、停车被催促等现象普遍存在。据调查,很多市民不知道有校车优先行驶的规定,甚至连一些交警对校车避让的规定也并不知晓.四、各国校车经验——安全校车离我们有多远

加拿大方面:对校车司机要求极为严格 根据加拿大交通部安全规定,从2006年4月1日起,新制造的校车依大小而定,有2到8个座位上要配备安全座椅的固定扣,以确保体重未满18kg的儿童乘坐校车时更加安全。校车是加拿大最安全的儿童运输工具,加拿大安全议会的网站显示,加拿大每年与校车有关的死亡事故为零。

校车能够成为加拿大最安全的儿童运输工具,与司机的专业素质也密不可分。在加拿大,成为校车司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符合作为司机的常规要求,如有3年以上的驾驶经验,通过司法机关的无犯罪记录检查,通过政府药检部门的酒精和药品的严格测试。还有一些更细致的规定,如必须有在和孩子相关的社区服务的经验,愿意为孩子服务,喜欢并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此外,成为一名校车司机,还必须完成专业的校车司机培训且考试合格。

加拿大的交通法明确规定,当校车停下来,紧急红灯闪烁,车内伸出有“STOP”字样的横栏时,校车后面的所有车辆都必须停下,且不能从旁边的车道绕过去超车。校车前迎面而来的车辆也必须停下,直到校车上的紧急灯熄灭,横杆收回去了,方可前进。如果有人敢以身试法,不但会被罚款,还会被计入不良驾驶记录。美国校车政策:保证校车质量

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都有专为校车制定的法律,据说多达500多项。这其中包括对校车坚固性和安全性的规定,包括校车翻滚时的保护、车身连接部分的强度等。一句话,校车必须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

2006年11月,在美国印第安纳首府,一辆素以彪悍著称的悍马撞上了停在路边的无人校车。结果,悍马半个车体粉碎,校车却安然无恙。自此,美国校车声名鹊起。

除了“结实”外,美国校车还很有地位,整个交通要为校车让路。穿梭于城市间接送孩子的校车每到一个既定的上下车点,司机都会先亮起警示灯,然后将标有“STOP”字样的红色八边形指示牌往外一扳。此时,路上往来的其他车辆,犹如见到红灯,立即自觉靠边停车。等背着书包的孩子上下完车,司机再把停车的牌子扳回来,重新上路,这时其他车辆才敢跟着走。在校车停车、学生上下校车时,任何车辆,包括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甚至包括总统车队,都必须完全停车,且距离校车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距离。在美国,超越正在停靠和上下学生的校车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会被处以罚款,并被吊销驾驶执照一年。

美国的校车司机都是经过特别挑选的专业司机,大多为女性,这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加细心谨慎,并且能与孩子更好地沟通交流。相关法律条例还规定,一个司机如果在四年内罚单超过三张,就没有资格当校车司机。美国法律中专门对校车司机提出了极为严格的标准,具体包括:校车司机的年龄不低于21岁;必须有健康证明,包括视听测试结果;有文件证明其本人没有危及驾驶安全的问题;驾驶记录令人满意;无犯罪记录。韩国方面:法律制度健全严格

为了确保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条例、规定,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是2006年对《道路交通法》的全面修订。修订后的《道路交通法》规定,路上遇到运送学龄前儿童或学生的车辆停车时,在校车后面或旁边行驶的汽车要先停车,一直等到校车的停车指示灯熄灭、确认安全后再缓慢行驶。该法还规定,在有儿童乘坐的车辆行驶时,所有车辆不得超车;校车可以在公交车专用线路行驶,在遇到轻微交通事故时,优先保障校车通行;校车运送未满6岁的儿童时,必须系好车内安全带,如违反规定,罚款3万韩元;将幼儿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保育所等划为“儿童保护区”,在通过“儿童保护区”时,行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此外,校车接送儿童时应有教师、保育员、体育设施管理员等相关保护工作人员一同乘车。

韩国对校车本身也有具体要求。校车颜色统一规定为黄色;车门第一层台阶高度30厘米,第二层台阶高度20厘米;车前玻璃右侧和车后中央下方必须贴上“儿童保护车辆”字样。坐椅安全带要符合儿童体形,接送未满6岁的儿童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且必须由专人负责看护;车辆门窗必须为开放型;车内不得放折叠椅,等等。

韩国2009年底修订的《交通事故处理特例法》规定,对在儿童保护区内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处以重罚,相关行政机构也须对事故承担连带责任。考虑到地上停车场是威胁儿童交通安全的因素之一,各地政府相继下令废除儿童保护区内的地上停车场,并加强了对区域内违规停车和超速驾驶的监管和处罚。

五、解决校车问题的对策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校车硬件、司机素质、配备陪同老师、政策法律保障等等。

1.事故校车责任追究到厂商。造成许多国内校车事故(如正宁校车事件)伤亡的因素(可能非主要)之一是校车本身质量问题,比如车体不够坚硬。如果车子本身质量过硬,那么发生重大碰撞,也能一定程度缓解对车内人员的冲击,从而保护到学生的安全。因此企业要对校车不够坚固的车体负责,赔偿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部分伤员医疗费用及死者的费用和部分由事故引起损坏的公共设施的费用。并且厂商名称向全国公开。从第一步控制了危险发生的可能因素,这是最重要的。

2.小幅提升校车司机福利,严格上岗要求,以追求更高的安全性。由校车司机主观引起的事故和损坏因由其负责,并记入档案。(广东阳春幼儿园校车事故)校车司机违规的处罚力度要加重。

3.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车陪同老师,上下车护送孩子,上车检查安全带等排除可能引起危险的情况。老师亦对其职能范围内的失职负责,依情况轻重予以处罚/通报批评等。(深圳校车再出事故 3岁女童身亡)期间无事故的老师予以奖励。

4.另考虑到校车运行时间和地点的特殊情况,遇校车,社会车辆主动减速让行,这点纳入机动车辆驾驶证的考核中,使人们养成习惯。5.政府对校车生产厂商进行补贴。

新政策的严格要求和没有同比例上升的利润击退了许多校车厂商,政府适当提供资金援助/低息贷款/政府投资/低额缴税的方式鼓励生产。

同时这项补贴间接降低了校车的价格,惠及许多没有足够资金购买昂贵校车的学校,即间接补贴学校。

6.地方相关部门监督,定期免费对校车进行检查、维修工作(费用由国家负担),有失职行为严重予以免职,校车的安全要引起政府干部的重视。主要针对校车事故频发地区。7.新政策法律在实行中难免有问题,为加速完善,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向大众或校车问题政策的执行者和厂商收集建议,一经采纳予以奖励(这是次要)。让社会各界评说,公众总能出好点子。

六、结语

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问题既事关诸多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家庭幸福,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加大对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检查力度,及时排除隐患,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许多城乡地区存在的强烈需求的驱动,我国校车的发展已呈不可逆转之势。我国校车尚处于发展阶段,相关制度还不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又比较复杂,涉及诸多层面上的问题,在实践中面临一些难题,其完善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所以需要借鉴和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或者从我国的基本情况来考虑完善校车安全的制度。本文的研究只是一种基础性研究,很多内容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此,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校车安全管理的研究中。

第五篇:公共政策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时间、三大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1.初级阶段:1951年(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治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该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指出“政策科学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2.第二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代表人物德洛尔著《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政策科学构想》,主要贡献:①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误区②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大力主张将这种方法引进公共政策学③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④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和实践性。3.学科的近期发展阶段的进展:①课题选择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②方法论上的非科学化趋向③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公共政策学的特点:创立者拉斯韦尔揭示了公共政策学的特点(界定):①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②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③它是一门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④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⑤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⑥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公共政策学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上取得的成就:①方法论的多样性②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③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④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相对于具体科学和传统思维方式来说,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思维方式②决策科学的形成③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的④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影响: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吸收学者参政,实行政策咨询。其结果,政策分析、政策咨询、政策评估开始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应运而生,催化了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第二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定义: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2、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这门学科在内容上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4、具有

鲜明的功利性。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也就是由公共组织、主要是公共权力组

织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构成要素:

1、政策主体系统。

2、政策支持系统。

3、反馈系统。

公共政策学的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3、政策

一般

公共政策学概念的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

公共政策学中广为传播的模型主要有:

1、理性主义模型。

2、渐进主义模型。

3、规范最佳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4、政治系统模型。

5、机构一制度模型。

6、集团模型。

7、精英模型。考 试 大

上下来去决策模型 是基于中国经验的决策模型

构建决策模型须借助于两种资源:第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

第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

科学的第一品格是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而且这种一致须经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重复进行的检验都能够得到证实。第二个品格在于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第三个品格是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第四个品格

在于它注重简单性原则。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所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的、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其内涵包括:第一,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第二,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第三,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第四,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公共政策的横向结构是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三种形式构成。

公共政策的纵向结构是由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

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

元政策:又叫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基本政策:是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部门政策: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

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政治性、阶级性、权威性、普遍性、预见性、目标取

向性、稳定性与变动性

政策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依据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理论的正确与

否,决定政策的成败。

政策与实践的关系: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

政策、实践、理论三者的关系: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社会实践。但政策比理论更接近于实践,对实践的依赖更直接,与实践衔接更紧密。政策的理念依据是理论,政策的事实依据是客观事物,而认识客观事

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公共政策的四种功能: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引导功能,分配功能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是大众传媒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二是大众传媒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现实政策情形的认识;三是大众传媒有助于决策者迅速了解政策执行情况与后果,及时做出延续、调整还是终结某项政策的决定;四是大众传媒可通过影响政策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使他们通过选举投票、施加压力、游行示威、直接或间接抵制来持或反对

某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四章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逻辑流程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直接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领袖人物。间接主体:在野党、利益集团、选民。2)客体:(a)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b)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1)信息子系统: 2)咨询子系统:俗称“思想库”“智囊”,是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功能和作用:(a)提供预测研究;(b)帮助决策子系统发现问题,确定政策目标;(c)政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d)其他政策相关问题的咨询;(e)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估。

决策子系统:是中枢系统。基本特征:权威性和主导性。功能和作用:(a)确认政策问题;(b)明确政策目标;(c)组织政策方案设计;(d)负责备选方案的选择和最终确定。

执行子系统的功能:(a)为政策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准备;(b)有效地实施政策方案,包括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活动;(c)总结执行情况。

评估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检验公共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b)提供政策持续、修正、调整或终止的重要依据;(c)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

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根据公共政策的目标,确立具体的监控标准或指标,作为实施监控的依据;(b)对执行子系统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c)

反馈执行情况。

反馈子系统的功能:(a)为决策子系统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b)客观、准确、灵敏、迅速地向决策子系统反映政策运行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使后者能够根据所得信息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适时的调整和补充。(c)反馈子系统传输的信息也是对政策实施有效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佳手段。

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 1)国情与国策; 2)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3)国际环境(国际格局、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国际趋势)特点:(a)高度复杂性(b)巨大差异性(c)历史变异性。

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1)国家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结构及效力范围(a)国家纵向组织机构规定公共政策的层次;(b)国家横向组织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效力范围。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决定公共政策的二重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3)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制约着公共政策的种类和数量。

国家能力、治理能力、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1)国家能力决定公共政策的质量。2)治理能力对公共政策的挑战。3)政府能力是制定、执行公共政策的基础。

政治体制、国家结构、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 1)政治体制与公共政策:(a)政治体制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范围。(b)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c)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程度。(d)政治体制影响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2)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3)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

4)公共决策体制及其类型

5)决策者的素质与公共政策

政治结构与公共政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公民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1)作为政策对象的公民。2)作为政策主体的公民

公民影响公共决策的途径:(a)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对某些重大问题,如宪法的修订等,采取全民公决的投票方式,直接进行决定。(b)用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公民自己选出的代表或制定、修改执行公共政策。(c)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反对某些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d)通过参加利益集团,借助集团的力量去影响政策。(e)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去影响政策结果。(f)某些公民还可以通过其知识活动为决策过程提供思想指导。(g)某些公民通过政治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1)公共利益的聚合与综合: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形式利益与内容利益。2)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

政策周期包括:政策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终结。

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1)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问题、政策议程、政策分析 2)政策决定——政策选择、政策决定、政策宣示 3)政策实施——政

策执行、政策结果、政策修正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政策过程的理性化2)政策过程的专业化3)政策过程的科学化4)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公共选择的民主规则。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问题范围最大.公共政策问题范围

最小.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1.客观的社会事实;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与组织活动;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1.关联性;2.主观性和人为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1从国内和国际的视角看;2.从客观和主观的视角

看.公共问题的分析方法:(1).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包括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和边界估计.(2).多角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系统的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问题办法的分析方法,包括个人角度,组织角度,技术角度.(3).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通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包括五项原则,即实质的相关性,穷尽性,相互排斥性,一致性和层次分明性.(4).原因层次分析法,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行原因.(5).类比分析法,是旨在从类似的问题确认中推导出某种问题的成因,特质与类别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人的类比,直接类比,符号类比和想象类比.(6).头脑风暴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包括组建团体,意见产出,意见评估和意见排序几个阶段.(7).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理论假设创造性的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包括确定厉害关系人,呈现假设,评

比假设,汇集假设,综合假设几个阶段.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它包括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由较抽象的项目组成,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整个政策过程中的问题发生或提出阶段;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众说纷纭的特点。政府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由一些较具体的项目组成;处于政策问题认定的最后阶段;主旨在于最终认定与政策问题有

关的种种事实.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1)该问题必须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受到密切注意;(2)至少也必须为社会大众所察觉,大多数人均认为有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3)这些问题必须是人们共同认为属于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物,且应于适当注意的.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首先,与上述条件相对应的反向条件;其次,社群的价值规范和制度程序上的限制;最后,与对该问题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有一定关系.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 1)外在创始模型;(2)动员模型;(3)内在创始模型.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

(2)未来的预期性.:

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5)方案切实可行.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标准:(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有关政策的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的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的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用尽可能的小.预测性评估的步骤 :方案调查 — 详细研究 — 进一步的分析— 试验性证实。预测性评估的依据理论假说,价值体系和分析方法.预测性评估的方法 德尔菲法 , 时间序列分析法 , 投入-产出分析法

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1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2.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方法: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

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

政策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是政策目标协调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整个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统一协调的具体保障.决策过程的合法化:法定的决策程序在政策合法化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政策的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

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

行政系统决策程序 :法制部门的审查、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也

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执行的作用:1.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志3.政策执行结果是后续决策的基

本依据

政策执行的原则:1.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2.既要创造性地实施政策,又要正确地把握政策界限。

怎样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

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2.摸清实际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

对先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或修正。

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和意义 :1.再决策有利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2.再决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执行取得更好效果。3.再决策有利于后续政策的科

学制定。

政策执行手段种类及作用 : 1.行政手段,该手段容易做到协调统一,令行禁止;特别是解决一些特殊的、紧迫的、爆发性的问题,保证政策的顺利实行。2.法律手段,只有运用该手段,才能消除阻碍政策目标实现的各种干扰,保障政策执行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3.经济手段,运用改手段能充分调动人们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政策的效力,使目标得以实现。4.思想引导手段,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地采取某种行为,即节

省人力物力且效果牢固而持久。

政策执行偏差地表现形式:

1.象征式政策执行2.附加式政策执行3.残缺式政策执行4.替代式政策执行5.观望式政策执行6.照搬式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 1)执行者的认识缺陷;2)执行者的利益驱使;3)执行者的管理缺陷;4)执行准备不充分;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 :1)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2)政策质量低劣;3)政策环境的变化;4)利益集团的压力;5)政治资源的不足;6)缺乏

健全的监督机制。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1)政策问题的性质;2)政策问题的质量;3)执行机关的效能;4)政策对象的情况;5)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

政策问题的性质影响有效执行的因素主要表现再哪些方面:1)问题本身所涉及的范围;2)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3)问题产生需要调解的行为量的大小。

衡量政策质量高低主要因素:1)政策的可行性程度;2)政策的合理性程度;

3)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和组织。

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应怎样:1)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2)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3)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4)较高的管理水平。

公共政策对象: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

公共政策对象具有一下特点:1)政策规定性;2)一定的能动性;3)受动

性;4)主观差异性。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心理环境。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的效率、效能、效益及价值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

目标的程度。

政策评估的作用: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的认识基础;4)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教育的重要方法;5)政策评估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

路。

公共政策评估分类:从活动形式上分正式评估、非正式评估。从评估机构在活动中的地位分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分事

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政策效果的内涵包括:1)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2)政策非预期影响;3)与政策行为相关的环境的变化;4)投入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政策评估三个阶段: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实施阶段和评估总结阶段。

政策评估既要设立价值标准,也须设立实事标准。

政策评估实事标准包括:1)政策效率;2)政策效能;3)政策效益;4)回

应的充分性;5)执行力。

政策评估价值标准包括: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健康发展;3)社

会公正。

政策评估系统五个要素: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

法。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7)政策评估所需经费或取

不易;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过程对比法:评估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对比检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评估采取前后的分析方法。

前后分析方法包括:“始-终”、“始-中”对比及“有-无”对比。“始-终”对比分析进一步划分为:1)“前-后”对比法;2)“投射-实施后”对比法;3)“控

制对象-试验对象”对比法;

价值分析:是对政策方案进行功能――成本的比较研究,力图最低的政策成本,获取政策方案的最大功能。

价值分析法的内涵: 1)价值分析法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或取政策方案所能达到的最大功能;2)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功能分析。3)价值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充分调动政策研究、制定、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尽可能地提高政策的价值功能。

公共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的和称,它由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等

功能活动所组成。

政策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使预定的政策效果最大化。

政策监控的主要表现形式: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3)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4)政党对政策的监控。5)利益集团对政党的监控。6)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

政策监督是指政策监控主体以一定的制度、法规为依据,对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总结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行为。

政策监督由那几个方面构成: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2)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3)纪检、检查部门;4)审计、统计

部门;5)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

政策监督的内容:1)对政策制定的监督;2)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3)

对政策评估活动的监督。

公共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

正行为。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可以比较预期政策绩效与实际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务求接近于达到乃至完全达到既定政策目

标。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持续、终结与周期

政策均衡及其特征: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的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足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其特征有如下几点:①政策均衡意味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势均力敌。②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具有高度的合法性。③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体系内外的协调均衡④政策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政策的持续及其原因: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政策持续的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公共政策所指向的问题仍未解决。②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均衡。③目标具有长期性。④执政者的长期稳定。

政策调整的含义:政策调整是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对实施中的政策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补充、删减和修正。原因:①决策者的价值取向。②政策环境。③政策资源。内容:基本内容有政策补充、政策修正、政策终结。具体内容有主体调整、客体调整、目标调整、方案调整及关系调整。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渐进

性的。

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结不但意味着旧政策的结束,而且象征着新政策的开始。导致政策终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也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二是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执行将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予以终止。类型有功能、组织、政策、计划。方式有替代、合并、分解、缩减。政策终结的作用:①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②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③政策终结可以避免政策僵化。④政策终结可以促进政策优化。策略:①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②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③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④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⑤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⑥终

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影响政策终结的力量与因素:影响政策终结的力量和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政策终结的力量包括反对政策者、明智领导者、锐意改革者和政策评估者。二是阻碍政策终结的力量包括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受益者。

政策周期是指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它们之间互动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过的一个循环。它以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即政策的调整或终结为标志,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三种类型为①阶段性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了一个周期;还表明新政策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了适应新情况对原政策加以修改或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②功能性政策周期,主要针对政策的执行阶段而言,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执行的政策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阶段,执行的政策的主流起着积极作用,但支流已经在发生副作用;第三阶段,政策的主流开始发挥副作用,可能有部分支流起着积极作用;第四阶段,执行的整个政策都在发挥着副作用,说明这时的政策应该予以终结而代之以新政策。③反复性政策周期,反复性政策周期是就一系列政策循环而言,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样或相似的政策过程有规律的反复出现。反复性政策周期的存在从客观上说是由于政策主题或客体的周期性更迭变化。

政策周期研究的意义:(1)政策周期研究是完善政策科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2)政策周期研究是促进公共政策决策科学化的需要。(3)政策周期研究是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的需要。(4)政策周期研究是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分析和预测

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1.从组织功能看,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这是其首要特征.2.从人员及其知识结构来看,是由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者和前政治活动家,高级公务员组成的智囊型的群体.3.从体制构成来看,实行学科分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4.从组织运行来看,坚持研究.教学.开发.三位一体.5.从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来看,尤其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6.从组织环境来看,必须尽可能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宗旨: 改进政策制定,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终目标.1.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为决策者拟制评估备选方案.3.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反馈.4.构建分析模型和相关理论,发现公共政策过程中诸因素这间的因果联系或相

关性.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就其性质分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种类型.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体制:一是直线型,二是职能型,三是直线参谋型.四是双重领

导型.公共政策组织的作用:最主要的职能和作用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是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具体作用如下:1.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2.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3.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5.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和观点.政策分析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是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社会过程.意义:1.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2.减少决策失误.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政策分析的要素:问题.目标.方案.模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环境.信息八个标准.政策分析的原则:民主化,系统性,协调性,多样

性,分合,预期性六大原则.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要处理好应然与必然,宏观与微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现实与未来这四大基本关系.系统分析的定义:是一种根据公共政策客观具有的系统特征,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以及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货决策分析方法.特征: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有内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系统;重视所给定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忽视对非计量因素的研究.内容: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和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三个方面.作用:帮助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促使分析人员注意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使人们能够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引导分析人员从不同角度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有助于分析人员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现代定性分析方法的种类: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超理性分析,创造性分析,辨

证分析方法五种.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经济上的可行性;2.政治上的可行性;3.行政上的可行性;4.法律上的可行性;5.技术上的可行性.公共政策预测的含义:就是公共政策研究人员运用预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政策的需求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过程.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1.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2.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3.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公共政策预测的分类:1.按时间尺度,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2.按方法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3.按功能和性质不同,分为目标性预测和探索性预测;4.按涉及范围,分为宏观,中观,微观政策预测.预测的方法:.1趋势外推法;2.专家评估法;3.模型预测法;4.动态分析法.公共政策咨询指的是咨询人员根据政策主体或对象的需要,以专门的知识,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和评估,客观地,独立地提供最佳的或几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为咨询者提供服务的活动.包括决策咨询和政策信息咨询.其作用是:1.帮助决策者准确地判断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2.帮助决策者科学地择定政策方案,并对政策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3.有效地保证政策效果,减少

政策失误.决策咨询的必要性:1.充当决策者参谋和助手.2.充分发挥各种专家的作用,统观全局,增强政策应变能力.3.适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决策的需要.4.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需要.功能:研究咨询,参与决策,政策协调,培训人才的功能.特点:综合性,法制化,公共性,时效性,相对独立性五个特点.信息咨询的原则:准确全面,客观公正,最小努力,优势放大原则.功能:社会大脑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决策支持功能.程序:主要包括政策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利

用和反馈五大步骤。考试大收集整理

1、简述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

答:(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如管仲提出的“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如孟轲提出的“民贵君轻”、“政在得民”。(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如李悝主张的“尽地力”、“善平籴”。(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如商鞅认为“国待农耕而富,主待农战而尊”。(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如唐甄认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如老聃认为“道

常无为,而无不为”。

2、简述凯恩斯主义对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影响?

答: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及其被奉为政府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有如下影响:(1)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2)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僚系统乘势不断扩充,但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专门知识仍然大大地超出他们的知识领域,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与,二是实

行政策咨询。

3、简述拉斯韦尔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

答:(1)公共政策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2)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它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4)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5)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6)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4、简述阿尔蒙德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

答: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在两个方面对公共政策学做出了突出贡献:(1)它把政治系统过程、政治过程、政府过程、政策过程作为一个同一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从而使政策研究与政治学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有利于克服政策研究中的纯技术、纯操作主义倾向。(2)它把公共政策看作政治系统输出的产品,并将公共政策的功能概括为四种类型,即提取性功能、分配性功能、管制性功能

和象征性功能。

5、简述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

答:改革开放后,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成为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1)提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2)党和政府各级领导部门及国务院各部委局都建立了从事政策研究的专门机构。(3)到90年代,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率先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公共政策学单科或系列课程。

6、简述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所作的贡献?

答:(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性性质和

实践性。

7、简述韦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贡献?

答:(1)他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做文化科学。(2)韦伯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两个基本因素:动机和目标。(3)他提出了官僚制理想模型,并通过对官僚制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探讨了合乎理性的、科学的决策模型。(4)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的建树,主要就是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主张价值无涉。

8、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答:(1)它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公共政策学是与个人选择相关联的学问,归根结底,它须以民主的政治体制为前提。(2)它的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公共政策学追求政策的“合乎理性”,使用数学公式和实证性“数据”,以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分析的工具。(3)它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当选择某一模型进行政策分析时,这个模型须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明确的记录。(4)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它融会了其他社会科学,具有新的学科体系。(5)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6)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9、公共政策学的内涵是什么?

答:(1)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2)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3)研究内容包括国家、政府、政党每一项职能活动的行为规则、行动路线和行动方案。(4)研究活动具有鲜明功利性,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为研究目的。

10、研究政策系统应予重视哪几个突出问题?

答:(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下载公共政策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政策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公共政策

    2010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经济......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时间、三大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1.初级阶段:1951年(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治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公共政策学

    第二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定义: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

    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2007-02-10 16:46:24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

    关于美国反恐公共政策实施的调查报告

    关于美国反恐公共政策实施的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成绩: 背 景: 2001年9月11日,代表美国军事和经济的标志性建筑物——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遭到飞......

    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调查报告(优秀范文5篇)

    关于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 调查报告一: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

    结合公共政策基本原理联系实际的调查报告(xiexiebang推荐)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的 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