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调查报告(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19:3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调查报告》。

第一篇: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一: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

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防治。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中国1.4亿老龄人口有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这。

至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地区也是难以享受的到。比如医疗保障,近几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失败,几近49%的的人感觉“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这部分人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但由于农村地区总体经济的滞后,政府有没有相关的医疗补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求医治病而发愁。还有教育福利,鉴于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多数国家对本国教育的支持都不遗余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可是我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更是匮乏得可怜:教师缺乏、工资待遇有差,校舍及相应的教学设备不但落后,而且严重不足。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台了基础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可是在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取消过收缴学费,并且学费还一直成直线上涨的趋势;再加上高中、大学的收费也涨得惊人,一般的农村家庭很难承担得起子女的教育花费,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农村孩子很多,我的家乡也是,高中之前的辍学率高达60%。

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新挑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还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也即是在他们的身份所在地——农村,他们基本上是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但是这种情况,暂时于他们是没多大关系的,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除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或是个别农忙时节)是在城市生活的。于是,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子女教育(部分农民工带子女进城务工)等各方面的保障就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等制度所归制的城乡二元对立,使得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把与其密切相连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排斥在外,以致农民工基本上无保可依、无障可循,还成为城市土著居民所歧视的对象。

二:教育文化科技

通过调查,农村的教育科技主要有以下困难和不利因素:

教师缺乏培训,教学法仍是死记硬背;

教育财政匮乏和拖欠教师工资;

农村学校存在大量的危房和潜危房;

校点关闭增加上学困难,学校就宿条件差,辍学率高。

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实际,教育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劳动市场上的多种需求。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设备缺乏。

农村缺乏教育文化与发展不利因素 :

农村缺少自助性的社区组织,缺乏为农户提供科技、教育培训、福利服务机构。农村长期缺乏民众文化事业投入,书籍报刊信息难以到达农村地区。

出版社的图书和资料多是高标准化、高科技化、大城市化,文字生硬拗口。农民想要发家致富,但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政府和外地来的投资项目前面,农民是被动的。

三:农村城镇化与公共设施

有些人认为鼓励农民进城应该坚持下去,而农民进城后的城市化遗留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如美国后来基本解决了贫民窟式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条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消化,无法向外转嫁。而且,今天的中国拥有9亿农民,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农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加之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城市接纳系统不完善,9亿中国农民在短时期内从农村迅速转移出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并行的道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乡村而不是破坏乡村,让农民能在城市里不想呆或呆不下去的时候,愿意且能够顺利回到乡村,并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生活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力避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器。光是把劳动力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的想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只是一种缘木求鱼的行为。如果最终留下的是一个凋敝的农村,这肯定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新农村景象,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资料来源:

[1]刘文举.农民社会保障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J]调研世界, 2008,(01).[2]张选清,文亦.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文化科技问题[J]文化理论与科教管理, 2007,(05).[3]刘鹏.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化问题[J], 2004,(01).[4]毛林新.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发展障碍及对策[J]学术交流, 2004,(12).[5]陈安信,邹明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J]中国软科学, 2004,(03).[6]彭志远.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 2009,(06).

第二篇:《公共政策概论》第一次作业

(一)事例选择:

浙江公车改革急刹车

3月4日,浙江《今日早报》发布了一条不起眼的小消息:“记者昨天获悉,受人关注的我省公车改革将‘暂缓’。也就是说,已经在实施的试点将继续实施,尚未开始实施的要‘暂停’实施。” 浙江早在2001年就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开始试点实行公车改革。轰轰烈烈的车改怎么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叫停呢?

按职务还是按需求?车贴标准成争议焦点

事实上,按职务还是按需求进行补贴成为“货币化”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在江干区的计划制定中,刘峰他们一直想以需求为标准。“但在操作中发现很难量化。从目前看,行政职务级别是用车频率可以参照的重要标准,所以最后还是按职务划定。”刘峰道出了苦衷,“我们尽可能做到合理。比如从事副职的正处级干部,就只能享受副处级的那个标准,因为他的岗位决定了用车频率”。

“在超标的基础上谈节约没有意义”

“实施车贴后,杭州江干区四季青街道节约了68.2%,丁桥节约了18%,全区平均节约率在43.5%左右,效果应该非常明显。”刘峰很乐观,“而老百姓对车贴意见大,因为发车贴他们看得到,但并不知道原来的公车隐形开支远比车贴大得多。”

车改的直接初衷,就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现在大家都只和改革前比,节约了多少。事实上,按照中央对乡镇一级公务用车是有严格规定的,改革前很多地方其实已经远远超标,这本来就严重违反规定,在超标的基础上谈节约没有意义。”

“公务员享受的利益边界在哪里?”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春节前浙江省召开了一次党风廉政会议,会上对公车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反映较多。那次会议结束后,省里有关部门作出未改地区暂缓公车改革的决定。

“改革标准不统一,有些地区超过社会承受能力,老百姓反应强烈,改革后到底提高了多少效率,是暂缓车改的主要原因。”汪国政一针见血。“车改”的初衷,就是让公务员在一定范围内享受到某些利益,而防止他们去侵犯更多的公共利益,其实就是高薪养廉的一种措施。“从这次突然叫停来看,给公务员享受的利益边界在哪里,成为一个新问题。” 据悉,四月份,浙江省纪委将派出专门的调查组就“公车改革”下去进行调研。

“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公平,无论公车怎样改,都要朝公平的方向上走。”浙江省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汪国政说。

相关链接

全国“车改”背景

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制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后,各地的公车改革陆续展开。浙江、江苏、湖南、重庆等省市都进行过试点,有的地方把公车拍卖,有的地方把公车组建出租车队进行市场运营;而对公务员用车则实行货币化补贴,补贴标准各地不一,有的每年补贴2400元到3000元,有的每月补贴300元到2000元。

目前,上海、浙江、广东、江苏、湖北、江西、黑龙江、辽宁等14个省(区、市)以及国家审计署、国家宗教局等4个中央国家机关进行了公车改革试点。

来源:齐鲁晚报 日期:2005-3-29

(二)、个人发言提纲:

1、政策问题:关于公车改革试点的问题

2、政策目标: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制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主要目的为提高行政效率。

3、政策方案:浙江的车改模式,主要存在着“购车优惠+每月补贴模式”和“购车补贴+养车补贴模式”两种。前一种是目前比较通行的,采用公车机关内公开拍卖的形式,领导干部有优先购买权,并给予拍卖价一定的优惠。另外,全体镇干部发放交通补贴。第二种模式,有些银行系统和一些开发区基本上沿用这种思路在进行改革。但购车补贴是仅限于少数领导。

4、政策评价标准:车改实施中,按职务还是按需求进行补贴成为“货币化”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在江干区的计划制定中,想以需求为标准的操作很难量化。行政职务级别是用车频率可以参照的重要标准,所以最后还是按职务划定。

5、政策资源:全国各地有实行公务员用车使用货币化补贴方式,补贴标准各地不一,有的每年补贴2400元到3000元,有的每月补贴300元到2000元。公务员享受的利益边境未确定,标准也不一定全部合理,超标的话也是货币资源的浪费。

6、政策效果:车改后,大家之和改革前比,按照中央对乡镇一级公务用车是有严格规定的,改革前很多地方其实已经远远超标;改革标准不统一,利益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有些地区超过社会承受能力,老百姓反应强烈,改革后到底提高了多少效率等众多反应的问题,导致浙江地区车改暂缓。

7、政策信息:浙江省在春节前召开党风廉政会议,会上反映了众多车改存在的问题,使省里有关部门作出未改地区暂缓公车改革的决定。四月份,浙江省纪委将派出专门的调查组就“公车改革”下去进行调研,加强沟通、了解,目的使车改往公平的道路上行使。

(三)、小组讨论总结:

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性:

公共政策分析可以减少政策的失误,提高决策者的素质和严格决策程序,将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消除 ,确保制定的政策是优化的,提高决策的效率。

1、政策目标: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制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后,各地的公车改革陆续展开,这也是响应了民众的呼声。政策目标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应变能力。浙江省在车改中发现反映的问题,及时暂缓车改,也是为寻求更好、更公平的改革方案。

2、政策方案:为实现并提高行政效率,车改方案因因地制宜,选择实施不同、最可行的方案,浙江的车改模式,主要存在着“购车优惠+每月补贴模式”和“购车补贴+养车补贴模式”。为实现车改目标,应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拟定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

3、政策评价标准:整个过程,无论从系统评估、投资评估、推测评估、方案评估、还是执行评价或总评价等,都是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政策制定是政治过程,离不开政治上的评价及其标准。政策评价,往往是综合性评价,不同方面的标准,无法用较为统一的尺度来衡量。改革标准不统一,导致车改暂缓。

4、政策效果: 从经济效益看,实行车改的地区的确效果很明显;从社会效益来看,老百姓看到了车贴的实际发放,各有意见不同。车改还是需要加大前后对比的透明度与民众知晓度。

第三篇: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

3例如: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齐市车改的调查研究

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与当前节约型财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但是公车改革的难度极大.是公共部门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曾试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然而其后未能在中央层级取得实际进展.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齐市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

(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齐市车改:措施,成效及问题

齐市是我国着名的城市.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城市评比中.排名第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列全国第一.在这样一个富裕并且拥有优良传统的城市里.领导层下决心率先推行的车改有一些先天的优势,于1998年2月16日启动.(一)公务车改革的措施.齐市车改以公务用车的市场化,社会化和货币化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新体系和新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点包括:

1.'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仍执行原制定的经费包干办法,但1998年1月1日以后提拔的处级副处级领导干部不再配备工作用车,改发交通费.同时提倡和鼓励'老人'交车,买车,改领交通费.2.测算确定交通费发放标准.标准定低了,影响工作,大家不认可,改革无法启动.标准定高了,会有人认为乘改革之机搞福利,引起不满.(二)综合测算确立了一套标准.在2002年又经过一些调整.具体如下:费用标准(调整前):费用标准(调整后):职务等级元/月元/月正处级15001500副处级12001200科级120240副科级120180一般干部1001003.司机的安置.车改直接触动的是汽车使用者(乘车人和司机)的利益,对司机的安置是车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

第四篇: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4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八至第九章之后。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1500字左右)

指导:题目要求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大家写的有题目有内容、有头有尾、有条理够字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可供参考的:

1.关于公务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2.广州市交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3.城市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思考

4.广州市教育消费问题的调查

5.网吧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例如: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北京车改的调查研究

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与当前节约型财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但是公车改革的难度极大.是公共部门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大庆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

(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

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北京车改:措施,成效及问题

“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日前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公车限行的新规定,引起公众热议,也引发社会对公车改革的思考。

北京机动车按尾号每周限行一天的措施已经实施三年多了。如果把这一限行措施推广到全国所有公务车,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

“如果真要落实公车限行规定,必须出台一系列的监管措施,还要付出很大的监管成本;真正要执行好,工作量很大。”

“公车限行可能只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倡议,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政府而向公共部门发出的呼吁,并不是有约束性的制度;如果真要落实,会面临很多困难。

专家认为,要真正落实公车限行,除要区分公车、私车牌照等措施外,政府还必须控制公车总量,防止各部门通过增加车辆来规避限行规定。公车改革被屡屡提起,但一直是个有相当大难度的问题。

“公车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进,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内在改革动力,其根源是公车消费缺乏监督。”“目前,凡车改成功的地方都是由于当地„一把手‟重视,把车改当作„一把手工程。”“只有让公务消费活动逐渐走到„阳光下‟,在制度上让公众参与公车改革的决策和监督,才能彻底消除公车滋生腐败的可能。”车改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绝不是无法破解的难题。

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在进行车改探索,模式不一,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公车货币化,二是公车集中管理,三是前面两种模式的结合。

(一)公务车改革的措施.北京车改以公务用车的市场化,社会化和货币化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新体系和新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点包括:

1.“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仍执行原制定的经费包干办法,同时提倡和鼓励“老人”交车,买车,改领交通费.2.测算确定交通费发放标准.标准定低了,影响工作,大家不认可,改革无法启动.标准定高了,会有人认为乘改革之机搞福利,引起不满.(二)综合测算确立了一套标准.在20012年又经过一些调整.具体如下:费用标准(调整前):费用标准(调整后):职务等级元/月元/月正处级15001500副处级12001200科级120240副科级120180一般干部1001003.司机的安置.车改直接触动的是汽车使用者(乘车人和司机)的利益,对司机的安置是车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4

时间:学完第十至第十一章之后。

题目要求:对某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没有标准答案,同学们可以找一个公共政策案例并对它进行分析。只要分析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字数达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案例:我国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统称为职工医疗保险。它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如中国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中国职工的医疗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以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浪费。医疗保险(即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由政府制定政策、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参加的一种社会保险。具有广泛性、共济性、强制性的特点。基本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实行个人账户与

统筹基金相结合,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药物、基本服务、基本技术和基本费用等内容的基本医疗需求。

医疗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医疗保险通常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害带来的医疗风险。

医疗保险就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与养老保险的社会经济意义相同,具体做法相似。

我国的医疗保险实施四十多年来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保障了范围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的基本医疗、增进健康水平的需要,使我国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特别是在解决职工患大病时的高额医疗费问题,通过“互助互济”,既有效分担了风险,又充分体现出社会公平原则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保险制度已难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国务院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部署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要求1999年内全国基本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案例分析与评价:

首先,众所周知,医疗保险是政府以强制方式,从多数社会成员手中获得一定社会资源,建立一笔基金以支付部分社会成员遭遇疾病时所需的费用。那么政府缘何要干预医疗保险呢?这是政府通过边界分析的方法分析的结果。政府对医疗保险的干预是因为:

(1)医疗服务市场的非完全竞争性。

(2)对于基本医疗服务包以外的医疗卫生需求,政府不提供统一的保障,由居民自己承担经济责任.(3)对于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关键在于打破“医药合谋”,全面推进医药分开。

第五篇:公共政策概论第五次作业

《公共政策概论》第五次作业操作程序

在中央电大考试平台“形成性测评”进入后,用“学号”和“密码(8位数生日)”登录。

一、点击页面左边“查看/完成任务”。

二、点击页面右边的“任务列表”。

三、点击“第五次任务”行右端的“在线作业”。

四、点击“开始测试”。

五、点击试题题目顶端上的第一栏“单项选择题”,依次答题。选定正确答案后,点击选项前方格。答完本栏全部题目(共20道题)后,点击“保存”。注意:此时还不能点“交卷”。

六、回到试题的顶部,点击第二栏“多项选择题”,依次答题。选定正确答案后,点击选项前方格。答完本栏全部题目(共25道题)后,点击“保存”。注意:此时还是不能点“交卷”。

七、仍旧回到试题的顶部,点击第三栏“判断题”,依次答题。选定正确答案后,点击选项前方格。答完本栏全部题目(共15道题)后,点击“保存”,再点击“交卷”。注意:此时还是不能遗漏点击“交卷”,否则本次测试无分。

八、页面弹出方框,点击“确定”提交作业。

九、出现“交卷完成”页面,点击“确定”。

十、回到“任务列表”,点击“任务列表”查看测试分数。

若对本次测试分数不满意。可以重做。在本次作业结束日期之前,允许反复测试,测评系统会自动地选取最高分为有效分数。

下载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调查报告(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调查报告(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政策概论 第四次作业(5篇模版)

    案例: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山西兴起于煤亦受制于煤,煤矿安全生产已成山西当政者头等大事。当产权制度改革、煤炭资源整合等措施陷入泥沼之际,山西的煤矿安全开始求助于国外技术援......

    2010秋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作业参考答案

    2010春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指导:题目要求同学们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可联系下列具体方案: 1.《城市生活无......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4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 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易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

    2013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4答案

    形成性考核第二次作业 公共政策概论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 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次作业要求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次作业要求和资料一、根据上海电大网上课堂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要点”,全面掌握教材第八章和第九 章内容。二、在教材第八章和第九章内容中选择一......

    《公共政策概论》第4次作业

    对“上海中职学校新学年奖助学金达3.3亿”案例的分析报告 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公共政策的其中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导向功......

    公共政策学作业

    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 为了抑制我国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国八条”和“国六条”,但正如大家知道的“国八条”基本是失败的,我国房地产价格只在短时间内减缓上涨......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