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起当代青少年“网瘾”现象的调查
引起当代青少年“网瘾”现象的原因调查 姓名:学号:班级: 内容摘要:网络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也有一些人经不住网络的诱惑,上网成瘾。当前,网络成瘾已成为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综合青少年自身及家庭教育、学校管理、还有社会监管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具体对策。防治的要旨是提高防范意识,改善教育方法;加强网络立法,抑制网络糟粕。关键词:青少年 网瘾现状 网瘾成因 对策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开始步入网络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生活因之受到影响,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这个世界带来超时空的数字化光环的同时,也夹带有污泥浊水与沉渣。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其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很容易被网络虚拟世界所吞噬,有的甚至还在网络的各种诱惑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和自由。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为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
据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报告,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约有13万多人,占14.8%。据北京市150多位政协委员历时4个月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上网达到81.3%,有七成学生网民沉湎于网上聊天,有四成多经常光顾,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发达城市,网瘾青少年比例分别为8.1%、8.7%、8.3%,而在贵阳、银川、拉萨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分别为31.8%、20.5%、13.7%。(数据来源于新华网)
二.青少年“网瘾”现象的原因
(一)学校因素
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有效引导,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没有真正教会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提高自身鉴别、分析信息的能力,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校园生活大多单调乏味,容易使学生将娱乐的重心转向网络;教师授课方式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与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吸引力略显不足。同时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欠缺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单一化,管理无序化,师资力量较弱,投入简单化等也使青少年网络成瘾形势更加严峻。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二)家庭因素
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只好将兴趣转向对网络的依赖。许多家长过度控制,对孩子期望值非常高,对孩子管教严格、惩罚严厉,孩子的成材压力太大,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到虚拟空间找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过度放任,忙于自己的事业,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使子女倍感孤独,从而被互联网上的一些具有交流功能的网站和聊天工具所吸引,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习惯于去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如果父母有着不良的行为,如生活懒散、自由、喜欢酗酒赌博、使用暴力或有犯罪行为等,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家长不良的平行和生活作风就会潜移默化的灌输到孩子的头脑当中。这样久而久之,逐渐承载的青少年已不满足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就容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家庭的温馨和朋友的关爱。
(三)社会因素
据调查,在我国现有的8700多万网民中,青少年占70%,未成年占20%,其中有40%的未成年人经常光顾色情网站。网络色情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诱因之一。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但在各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网吧的营业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但是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学校周围的网吧,夜间12点以后照常营业,为学生提供包夜上网服务。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还有一些网游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提供一些靠购买本企业生产的游戏卡练功升级的网络游戏,像吸血鬼一样牢牢地吸住青少年的思想,让那些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不由自主的玩下去。
(四)自身因素
1.强烈的好奇心
青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正迅速地走向成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并且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敏感且易接受,力争寻求自我、实现自我、好奇心强,他们渴望得到满足。网络虚拟的社会环境、自由的论坛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极易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并为之提供了实现自身需要的最好舞台。当他们在虚拟世界里一次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证实,及时强化会鼓励人们的重复行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动期,心理不成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其自律性和控制力较差。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挡网络的诱惑,被网上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所吸引,结果便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
2.从众心理
由于在同辈群体当中,青少年的地位、年龄、价值观和人的生活都十分接近,因而大多数人的行为和观点在此群体中便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青少年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行为很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由于网络的广泛普及,各种娱乐节目和精彩的网络游戏便成了同学之间交流和议论的主题。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或没有兴趣,就会发觉自己不能与同学之间正常交流,越发觉孤立。于是也开始接触网络,由于盲目的涉猎网络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就会易被网络中的消极内容所吸引。由于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鉴别能力,在大多数人的影响下逐渐地上网成瘾,甚至一发而不可收。
3.逆反心理
青年时期,由于正处于自我意识和心理发育的成熟阶段,追求独立个性和自由的空间,确立自我价值便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表现尤为突出。有部分青少年认为敢于挑战家长、老师是一件很酷的事。也许刚开始时他们并没有很痴迷网络,可是当家长、老师每天不停的告诫他们不要上网、不要迷恋网络,甚至学校也开始三令五申禁止上网时,青少年们幼稚的逆反挑战心理却促使他们毫不在乎的继续沉溺其中,最终难以自拔。还有就是,现实生活中,忽视自由、平等和个性展现的教条式管制和教育方式,已明显不适应青少年阶段自身发展的规律。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越大,这种逆反心理就越强烈,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
4.自控能力欠缺
在青少年成长、成熟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网络世界里的自由性、平等性和开放性,正迎合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但由于他们的心理行为正处于变动时期,其自制力与自律性较差,因而一旦上网便难以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由于虚拟网络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咨询,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青少年来说,对网上的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其表现形式为:过度追求休闲和娱乐。首先青少年追求“新、奇、异”,而网络的确能够为他们提供各种新鲜事物。
五、青少年网络成瘾对策研究
综上所述,青少年们“网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责任也并不仅仅在于青少年自身。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青少年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学习与上网的时间,网络的好处显而易见。要让青少年真正从根源上戒除网瘾,不能仅仅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也不能完全依赖医疗机构的努力,更不能靠单纯治理网吧,必须进行全社会的综合治理。
(一)学校要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宽松的成才环境
学校作为对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形成正确的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采取积极举措把学生的求知欲引向正确轨道,提高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水平和素养。学校应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健全人格,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理性自觉。学校除了正常的学业,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发挥潜能,培养特长,多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青少年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提高,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充实课外时间,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建立活动形式新颖的青少年组织,让青少年以成长团体为依托,自由发挥个性,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满足成长中的各种需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引导,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学生掌握一般的人际交往技巧,促进青少年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
(二)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美满、平等的家庭氛围。父母作为青少年生活的管理者,与青少年相处时间较长,关系较为密切,应加强自己在青少年与互联网交互作用中的主导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不要期望太高,以减轻子女的心理压力,并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理解与接纳,以缓解及消除其负性情绪。作为与青少年共同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青少年因生活中缺少温情与关爱而沉溺于互联网。家长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应尽量减少责备,尽可能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计划,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适时给予鼓励和鞭策,这有利于戒除网络成瘾。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和他们一起分担成长中的失败和痛苦。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人格魅力,父母为人处事的做法,父母的言行举止这些都是孩子良好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教育。使学生对自身的心理特点和一般的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认知,使他们掌握自我调节和疏导的手段,掌握测量和处理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利用心理学实验等使青少年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认清自身的需要,引导他们端正上网的态度,并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现实生活方面给予心理指导,使他们辩证处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的关系,达到心理的平衡。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生活需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让学生把信任感、归属感建立在各种教育力量和组织当中,解除他们对网络的依赖。
2.抗挫折教育。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挫折,选择网络逃避现实是消极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要增强信心,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遇到的挫折。
(四)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与伦理导向机制,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1.政府要坚决打击网络犯罪,对于那些非法建立色情网站、向青少年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及对那些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对青少年实施网络诱骗和攻击的人,坚决予以打击。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
2.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要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等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3.国家应尽快制定加强网吧管理的法律,对于在禁止区域内经营网吧、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合法经营等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和制止,用法律规范网吧,使其走上正轨。
4.制定相关法律,设立国家级预防救助中心。一些国家已经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方面走在了前列,我国也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但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往的条款已经无法保证青少年健康上网,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已经迫在眉睫。
(五)发动社会力量,给青少年建立一个良好的生存状态
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是出于某种需要。根据对中国儿童接触互联网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我国儿童、青少年接触互联网主要是为了满足伙伴交往需要、忘记烦恼并摆脱生活压力的需要、刺激兴奋情绪的娱乐需要、消磨时间的需要以及社会学习的需要等。因此,要治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就要了解青少年的发展需求,以各种途径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全社会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不但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与工作,更应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他们心理与成长的需求。要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快乐成长的客观环境,特别要重视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网外文体活动,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外的生活尤其重要。
结语:网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个人、家庭、学校、治疗机构等社会多方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决,青少年自身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管教方式;学校要对面临严重学业压力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网瘾治疗机构要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师资力量、与科研机构合作深入研究网瘾问题;政府要重视青少年网瘾问题,加大青少年网瘾的科研力度、为保护未成年人上网立法、建立网瘾治疗和救助基金、规范和管理网络游戏及网上不良信息,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只要青少年们能够把握住自己,掌握好上网的“度”的问题,网络一定可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资料 新华网 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报告 百度网
[1]Pat1ricia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M].谢影,苟建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2]王易.沉迷网络游戏是种“病”[ J].发明与创新, 2006(6): 46.[3]马文会.如何纠正网络心理“病”[J].心理与健康.2003,(2):13-14.[4]朱美燕,朱凌云.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J].中国青年研究,2002(6):20-21.[5]苏振芳.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2).[6]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2,10(1):74-76
第二篇:引起当代青少年“网瘾”现象的调查
分析青少年“网瘾”原因并提出对策
姓名:谢艳艳学号:61043P35班级:61043P 内容摘要:网络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也有一些人经不住网络的诱惑,上网成瘾。当前,网络成瘾已成为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结合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原因,综合青少年自身及家庭、学校、还有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 网瘾现状 网瘾成因 对策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于是我选择了这个课题,通过调查来了解如今青少年的现状,了解当今社会。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开始步入网络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生活因之受到影响,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这个世界带来利益与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弊端。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其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很容易被网络虚拟世界所吞噬,有的甚至还在网络的各种诱惑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和自由。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为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城市网瘾青少年逾2400万,城市与农村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相近,估算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人数大约为3329.9万人。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发达城市,网瘾青少年比例分别为8.1%、8.7%、8.3%,而在贵阳、银川、拉萨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分别为31.8%、20.5%、13.7%。
二.青少年“网瘾”现象的原因
(一)学校因素
在网络社会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有效引导,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没有真正教会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校园生活大多单调乏味,容易使学生将娱乐的重心转向网络;老师授课内容缺乏趣味,与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吸引力略显不足。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现实时,往往就会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二)家庭因素
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只好将兴趣转向对网络的依赖。许多家长又过度控制,对孩子期望值非常高,对孩子管教严格、惩罚严厉,孩子的成材压力太大,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到虚拟空间找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过度放任,忙于自己的事业,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使子女倍感孤独,从而被互联网上的一些具有交流功能的网站和聊天工具所吸引,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习惯于去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如果父母有着不良的行为,如生活懒散、自由、喜欢酗酒赌博、使用暴力或有犯罪行为等,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久而久之,青少年不满足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就容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家庭的温馨和朋友的关爱。
(三)社会因素
据调查,在我国现有的8700多万网民中,青少年占70%,未成年占20%,其中有40%的未成年人经常光顾色情网站。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但在各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网吧的营业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但是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学校周围的网吧,夜间12点以后照常营业,为学生提供包夜上网服务。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
(四)自身因素
1.强烈的好奇心
青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正迅速地走向成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并且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敏感且易接受,网络虚拟的社会环境、自由的论坛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极易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并提供了实现自身需要的最好舞台。当他们在虚拟世界里一次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动期,心理不成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自律性和控制力较差。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挡网络的诱惑,被网上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所吸引,结果便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
2.从众心理
青少年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行为很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网络的广泛普及,各种娱乐节目和精彩的网络游戏便成了同学之间交流和议论的主题。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或没有兴趣,就会发觉自己不能与同学之间正常交流,越发觉孤立。于是也开始接触网络,在此过程中就会易被网络中的消极内容所吸引。由于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鉴别能力,在大多数人的影响下逐渐地上网成瘾,甚至一发而不可收。
3.逆反心理
青年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心理发育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表现尤为突出。很多青少年认为敢于挑战家长、老师是一件很酷的事。也许刚开始时他们并没有很痴迷网络,可是当家长、老师每天不停的告诫他们不要上网、不要迷恋网络,甚至学校也开始三令五申禁止上网时,青少年们幼稚的逆反挑战心理却促使他们毫不在乎的继续沉溺其中,最终难以自拔。还有就是,现实生活中,忽视自由、平等和个性展现的教条式管制和教
育方式,已明显不适应青少年阶段自身发展的规律。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越大,这种逆反心理就越强烈,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
4.自控能力欠缺
在青少年成长、成熟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网络世界里的自由性、平等性和开放性,正迎合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但由于他们的心理行为正处于变动时期,自制力与自律性较差,因而一旦上网便难以抵制网络的诱惑。由于虚拟网络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咨询,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青少年来说,对网上的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五、青少年网络成瘾对策研究
综上所述,青少年们“网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责任也并不仅仅在于青少年自身。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青少年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学习与上网的时间,网络的好处显而易见。要让青少年真正从根源上戒除网瘾,不能仅仅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也不能完全依赖医疗机构的努力,更不能靠单纯治理网吧,必须进行全社会的综合治理。
(一)学校要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宽松的成才环境
学校作为对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形成正确的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采取积极举措把学生的求知欲引向正确轨道,提高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水平和素养。学校应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辨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健全人格,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理性自觉。学校除了正常的学业,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发挥潜能,培养特长,多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青少年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提高,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充实课外时间,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建立活动形式新颖的青少年组织,让青少年以成长团体为依托,自由发挥个性,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满足成长中的各种需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引导,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学生掌握一般的人际交往技巧,促进青少年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
(二)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美满、平等的家庭氛围。父母作为青少年生活的管理者,与青少年相处时间较长,关系较为密切,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不要期望太高,以减轻子女的心理压力,并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理解与接纳,以缓解及消除其负性情绪。作为与青少年共同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青少年因生活中缺少温情与关爱而沉溺于互联网。家长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应尽量减少责备,尽可能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计划,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适时给予鼓励和鞭策,这有利于戒除网络成瘾。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和他们一起分担成长中的失败和痛苦。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人格魅力,父母为人处事的做法,父母的言行举止这些都是孩子良好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教育。使学生对自身的心理特点和一般的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认知,使他们掌握自我调节和疏导的手段,掌握处理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利用心理学实
验等使青少年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认清自身的需要,引导他们端正上网的态度,并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现实生活方面给予心理指导,使他们辩证处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的关系,达到心理的平衡。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生活需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让学生把信任感、归属感建立在各种教育力量和组织当中,解除他们对网络的依赖。
2.抗挫折教育。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挫折,选择网络逃避现实是消极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要增强信心,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遇到的挫折。
(四)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与伦理导向机制,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1.政府要坚决打击网络犯罪,对于那些非法建立色情网站、向青少年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及对那些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对青少年实施网络诱骗和攻击的人,坚决予以打击。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
2.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要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等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3.国家应尽快制定加强网吧管理的法律,对于在禁止区域内经营网吧、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合法经营等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和制止,用法律规范网吧,使其走上正轨。
4.制定相关法律。一些国家已经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方面走在了前列,我国也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但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往的条款已经无法保证青少年健康上网,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已经迫在眉睫。
(五)发动社会力量,给青少年建立一个良好的生存状态
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是出于某种需要。根据对中国儿童接触互联网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我国儿童、青少年接触互联网主要是为了满足伙伴交往需要、忘记烦恼并摆脱生活压力的需要、刺激兴奋情绪的娱乐需要、消磨时间的需要以及社会学习的需要等。因此,要治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就要了解青少年的发展需求,以各种途径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全社会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不但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与工作,更应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他们心理与成长的需求。要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快乐成长的客观环境,特别要重视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网外文体活动,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外的生活尤其重要。
结语:网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个人、家庭、学校、治疗机构等社会多方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决,青少年自身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管教方式;学校要对面临严重学业压力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网瘾治疗机构要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师资力量、与科研机构合作深入研究网瘾问题;政府要重视青少年网瘾问题,加大青少年网瘾的科研力度、为保护未成年人上网立法、建立网瘾治疗和救助基金、规范和管理网络游戏及网上不良信息,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只要青少年们能够把握住自己,掌握好上网的“度”的问题,网络一定可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虽然在这假期我没有在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我感觉我懂得了太多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假期实践 增强了我的办事能力交往能力,这次
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
2、《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3、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报告
第三篇:关于青少年网瘾的调查
关于青少年网瘾的调查
一、课题的提出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关注。由于近年来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的内容
1、了解青少年网瘾的成因
2、针对网瘾的成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三、研究的意义
1、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
2、让青少年全面、正确了解网络,正确利用网络
3、让家长知道该怎样帮助孩子,让孩子不再沉迷网络
Ⅰ调查步骤
1、走访附近街道,对群众进行询问
2、设计问卷并发放回收
3、对询问结果进行记录
4、分析结果
Ⅱ调查方法与对象
方法:访问、调查问卷
对象:学生、家长
Ⅲ分析
进过我的调查及网上的资料表明,网瘾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Ⅰ自身因素:缺乏自信、喜欢幻想、自制力弱
Ⅱ环境因素:
1、家庭不和谐
2、亲子关系的障碍
3、学习上遇到挫折
4、人际交往障碍
Ⅲ社会因素:
1、父亲功能的缺失
2、游戏缺失
3、同伴缺失
Ⅳ其他因素
网瘾的危害:
1、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中,不仅
会影响头脑发育,还会导致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引发紧张性头疼,甚至导致死亡。
2、导致青少年学习成绩下降。长期上网,沉湎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其智
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智商下降到正常孩子的标准水平线以
下,这也会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3、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缺少了以教师、家庭
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道
德自律,容易也受到不良的诱导,最终可能误入歧途。
4、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
独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
5、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网瘾的治疗:
1、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引导,必要时可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让医生进行
开导。
2、培养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将对网络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兴趣爱好上。
3、自己严格上网计划,由家长监督实行,少玩游戏,把网络作为学习生
活娱乐的工具,建立对网络全面、正确的认识。
4软件公司也可以制作出限定上网时间的软件,累计上网时间,时间一到
就断网。
5、社会应加强对网吧的监督,杜绝有未成年人进出网吧的现象发生,一
经发现,严厉处罚网吧老板。
总结
经过这几天的调查,让我真正体验到网络给我带来的好处,节省了不少查找资料的时间、精力,动动键盘,鼠标,想找的资料全都出来了。以前我也只是会用电脑聊聊天,玩玩小游戏,看看电影,无非必要,是不会用电脑来干这些的。这次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什么都是临时想到才做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不够强,都是借鉴别人的范文、格式跟着写出来的。虽然是自己慢慢打出来的,但大部分的内容都来自网络。不过这次活动让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下次一定会更好。
第四篇: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分析“网瘾”现象的原因调查分析。
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现象的原因调查
分析。
1.大部分青少年喜欢上网 2.青少年上网的目的:
(1).大部分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⑷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⑴容易上瘾。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⑵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⑶容易荒废学业。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⑷网吧问题。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⑸网上交友问题。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9.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⑴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⑵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⑶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 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 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
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 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 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 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
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针对网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第五篇:网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一、网瘾概况近年来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 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 亿61.5%的网民是30 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网络用户中的主要群体。据统计约有9.9%的上网大学生明知过度上网的危害仍无法停止手中的鼠标该种迹象已被定义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综合症。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获取丰富资讯的同时也使得一些沉迷于网络的人染上的“网瘾”导致为数不少的人特别是学生很少学习或者不再学习在缺乏上网费用之时甚至会去犯罪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引起人们的重视。要想消除至少是减少此类问题首先需要研究清楚网瘾问题的成因才可能对之提出有效的对策谓之“对症下药”。要想研究清楚网瘾则要有适当的调查方法。一网瘾的现状 大学生网瘾的原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上网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尽管上网成瘾者在大学生网民中的比例不一定很高但一些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确实令人忧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80%中断学业(包括退学、休学)的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还有百余名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试读濒临退学边缘。这一切提示我们大学生网瘾人群正逐步扩大研究大学生网瘾问题显得日益迫切。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网瘾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大型城市都成立了网瘾治疗中心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各种网络心理讲座、开设戒网瘾网站、成立戒网瘾学校或网瘾家长培训学校、出版戒网瘾书籍等等。但是就有效戒除网瘾的方式上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某些网戒中心采用“电休克”的治疗仪电击被送来戒网的青少年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作为高校教师开展网瘾现象研究有助于干预大学生网瘾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一方面尽可能减少网络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使网络真正成为提高个体活动效率、丰富个体精神生活的有益媒介在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上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沟通的机会少。当他们想与家长沟通时而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使他们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很少。这样,子女会寻求一种好的方式来沟通而又好又方便的方式就是在家里上网通过上网可以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也会将这种习惯带到大学的寝室中形成上网成瘾的恶性循环。
二问卷调查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把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是开展网瘾分析及制定教育对策的前提需要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开展调查应采取个人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总体参与网络休闲的时间、人数等基本概况同时通过质化研究的深入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他们对网络的看法和其参与其中的感受明确每个人参与网络的差异性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访谈调查访谈主要围绕下面几个问题进行参与网络的时间、原因、过程、结果、影响重点访谈有网瘾倾向者通过他们对自身成长的回忆以及他们对父母、同学和朋友的态度来判断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处世方式。
2、问卷调查不仅采取质化的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的普遍性还采取量化的研究问卷涉及以下内容个人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参与网络的原因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朋友观等方面的影响。
二、网瘾成因及其负面影响以专业、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人格特征等作为自变量上网行为、网络成瘾状况作为因变量分析不同群体和不同人格特征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和成瘾状况的差异重点分析网络成瘾和当前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出网络成瘾的原因。
1、客观因素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其本身的变化性和新异性对大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对于染上网瘾的学生来说
他们如花、学校如花倒是都开的很灿烂但是却开在了网络世界里而没有开在他们现实的世界上。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对于包括电脑在内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也正处性格、品秩塑造的关键时期自制能力不强容易被诱惑且难以自动脱身。绚丽多彩且花费也不高的电脑游戏成为了为数不少的学生的宠儿自愿沉迷其中。
2、社会因素网络的普及带来的大众化效应容易使大学生随波逐流。网上信息充裕电影、电视剧、音乐、时装、购物等应有尽有而且现在的学生生活水平一般都不差出手阔绰者也不在少数。相互模仿、攀比的氛围致使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
3、教育因素初入高校时的失控感、学业上遇到困难时的挫折感、斥学情绪等。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而且上网问题往往牵扯到学生的生活问题老师也不好多加干涉除非特别严重之时。而且老师也很难盯得住每一个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不迷恋网络老师也只是时常去转转而已难以有效的监督学生使其不玩电脑。
4、家庭因素代际冲突导致的我行我素、控制力缺失等。自从八十年代起由于家里孩子少所以父母都娇惯孩子随着孩子的性子来。不过八十年代还一些那时经济条件比较拮据比较自强、自尊的孩子还不少所以一些孩子也能珍惜时间和金钱认真学习。九十年代的经济条件较之好了许多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基本很好吃苦唯一的记忆便是享福了上学之后经济条件也好了在父母的溺爱之中长大自强之心淡薄很多孩子只会享福不思进取。
5、个人因素迷茫问题、群体交往问题、自卑问题等。就个人而言染上网瘾是因为这些孩子之中的绝大部分毫无自尊、自强、自立、自爱之心即使一些大学生也是如此。成天除了打游戏、睡觉、旷课什么都不会课本新的让别人都认为那是刚印出来的。老师到了宿舍也是戴着耳机噼里啪啦的打游戏。即使在老师的要求下摘了耳机也是不看老师毫无尊师重道继续打他的游戏。也许染上网瘾的学生好像是电脑控制了他他从未控制过电脑。
三、防范措施及对策对于染上网瘾的学生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班级集体都应该及时予以纠正使这些被电脑“奴役”的孩子重获自由回归原先的本真使其苏醒过来能够有心思看看窗外边美丽的阳光。
1、父母要及时调教。染上网瘾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以孩子送到学校便置之不理出什么事都是学校和老师的错误。若是如此的话那孩子不生出来应该是最清净的连孩子都不存在了更遑论网瘾了。父母有义务尝到学校看看孩子并适当控制孩子的生活费增加其上网的难度。同时父母也应该及时、主动和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要指望着辅导员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汇报孩子的情况。不要以为送到学校了就是老师的事情了活着时从不管理孩子一出事要抚恤金时却跑的飞快。将自己的孩子丢弃到学校踢给辅导员完全不过问父母应该比辅导员更应心孩子。
2、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染上网瘾的学生进入游戏之时他是那个世界的国王至高无上称雄于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出了游戏他什么都不是连奴隶都算不上因为奴隶是在给人做奴隶而染上网瘾的学生则是在给电脑游戏做奴隶卑微的连卑微的资格都没有。
3、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多见见阳光会趋走心里的空虚。喜欢过现实的生活自然就会离虚拟的生活远一点。孩子在家时父母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学生在学校时班级集体或者老师多组织学生出去转转。不同的人之间交往的多了聊得多了生活的充实一点忙于有意义的事情就会主动离虚拟的网络和游戏远一点。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多组织一些活动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性格内向或者有缺陷的孩子最容易染上网瘾。
4、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更多的是一项好的发明使居于不同处所的人们可以更便捷的联系增强了信息的交换频率和传播速度。包括学生在内的网络使用者应该多使用网络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多学点知识多充实一点自己。娱乐不要过度否则那不是在娱乐网络而是被网络娱乐。
5、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家庭和学校都应该理顺对网络的管理在上课时间和晚上较晚时间点之后断网同时加强对于无线网卡的销售增加学生利用网络娱乐的难度一旦网络断了自然也就断绝了玩网络游戏的念头。所有措施的关键在于教育学生懂得自尊、自
重、自强和自爱这些廉耻心有了便不会花那么的时间去沉迷网络以至于染上网瘾不去上课不去参加活动成天打游戏除了打游戏似乎自己都失去了存活了价值。一旦有了上进心和自尊便懂得了利用时间多学点知识的道理了。
四、加强学校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网络广泛普及的大环境中不能一味强调网络的负面作用。所以在应对网瘾上除了常规的加强干预外还应该转变教育管理的理念研究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的教育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加强入学教育预防为主。影响网络成瘾的最核心因素是非适应性认知新的大学生活使新生突然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为避免学生因不适应新的大学生活而产生消极情绪逐渐过于依赖网络需要进一步研究加强入学教育的方法加强校风、学风教育尤其对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手段进行培训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强化德育建设以人为本。在国际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学校需要正视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趋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了解和熟悉网络语言、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的各种形态为前提把握大的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和参与到他们的网络生活中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思想引导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学生的虚拟生活之中使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专业课学习入手利用网络改进师生教与学的模式。开设相应课程或讲座使学生了解网络在专业课学习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例如指导学生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带领学生熟悉各专业方向的知名网站开阔视野通过注册账号体会网上请教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进一步丰富专业课教学内容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强化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下教导大学生未雨绸缪通过努力学习提升就业砝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网瘾的免疫力。
5、因势利导营造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新模式。在网络广泛普及的大环境下研究以疏导引流为指导思想的健康网络教育体系。一方面深入挖掘网络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网络教育的内容加大校园网建设的力度使其能够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