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能力

时间:2019-05-14 01:2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能力》。

第一篇: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能力

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能力

(本文荣获2005年晋江市幼儿园管理纵横论坛三等奖)星星幼儿园黄丽蓉 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一个社会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是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是对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是说:只有一流的师资才会有一流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素质基础教育的关键性工程。

下面浅谈在管理上的一些经验——

一、创建良好人文环境,能增强青年教师成长的推动力

我们现代的教育管理提倡的是“以人为本”其来源于儒家“人之初,性本善”。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无声的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每一位成员的行为。

1、以优良的环境陶冶人。“依靠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是幼儿园人文环境管理一项不可藐视的管理法。如近年来,我园在幼儿活动的环境中着力抓好户外硬件的规划建设,在人文环境的创建管理中我们树立的人人平等的思想意识。在全体教员工会上我会经常提说;“任我园工作的教职工只有分工不同,担任角色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想只要你觉得管理者不能凭借手中的权力对教师百般指使,那么你就是在尊重每一个教师的人格。

2、以和谐的关系影响人。我们现代教育管理提倡的和谐共处,其来源是儒家的“和为贵”,人都有自爱、自尊、自重,只有互敬互爱,才能达到人际关系和谐,当然对于教师队伍中出现的问题要以理服人,以政策为标准,以感情为基础,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因此,强调团结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坚持营造全舆论作先导。把营造团结氛围作为学园工作的首要任务,如:通过举办师德专题讲座和专题讨论、青年教师座谈会或有意的表杨一些好人好事等,来增强教员工的友爱观念、互助观念、集体观念;当然园长还要当好“润滑剂”。比如会及时

化解矛盾消除内耗;会抓好协调职责权力能者上;会进行个别信息沟通;这样可以很好地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更可以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3、以入微的关心感化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管理者都要善于利用情感的力量去激发、感染、影响学园每个教师、员工,使他们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这才能激发其内在的力量,积极工作,以校为家。比如:目前我园中青年教师占比例大,她们迫切需要解决和关心的问题就有四个问题:一是“待遇”于是我们尽力提高青年教师待遇,通过实施推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法,合理地拉开分配差距,虽然差距不大,但青年教师在待遇上体会到公平,她们也就很乐意地去做好所有的一切;二是“生活”教师除了工作就是生活,那么倾听教师的心声,理解教师,关心教师也是作为管理者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为什么现在的私企不是老板选员工,而是员工选择老板?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三是“孩子”帮助协调解决青年教师子女的入园入学关照问题以解除后顾之忧,使之能够安心地工作。四是“岗位”对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加强培养,大胆任用,使得青年教师们在政治上得到关心,在专业上得到认可,在工作上得到肯定,她们在自我实现的创造下成长了,从而激发其内在动力。

二、抓好职业责任培养,能增强青年教师成才的内动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人文环境创建是外因,如果不跟职工的工作相联系,是不能起到内因激励的作用。因此,加强青年教师职业责任的培养,是增强成才的内动力,更是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1、以良好的道德塑造人。教师作为大地下的阳光,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做到“师高弟子强”。教师在以德修身的过程中,除加强自身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和为人师表,这个核心需要的,要经常性地去学习去实践。近来我园不断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学习过程中她们已从认知—体验—升华为实际行动,并把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社区中弘扬。例如:团支部 “青年志愿者”经常利用休假日到社区慈善活动。她们的行为共同体现了在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觉悟;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

能操作的悟懂;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道德风尚的崇高。

2、以科学的目标激励人。制定科学适宜的目标能够对青年教师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可以根据目的性与方向性相结合;普遍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可操作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比如制定青年教师的“素质目标”。可从政治思想、专业技能、教学基本功、教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提出不同的具体目标要求;二是制定了青年教师“成才目标”。三是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目标”。如:提出了青年教师2-3年内在职进修学习的学历达标率;拜师学艺教具制作作品;兴趣小组辅导水平;教学经验总结几编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四是制定青年骨干教师“示范目标”。比如:骨干青年教师,每年要完成“五个一”的示范任务:即:指导一名未获得荣誉称号的青年教师,承担一次街道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或研讨课,在街道或市级以上会议或刊物上交流或发表教育经验论文一篇以上,承担一个段级以上教育园本课题,自制一项比较有质量的教玩具。

三、抓好业务技能锻炼,能增强青年教师成功的创造力

创造力的直接外在表现是创新能力。本学年教育办主任郑重提出:作为本街道的每一位教师都要“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幼儿园的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这就对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1、以科学的理论树立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教师职前所受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再加上教师业务素质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因而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青年教师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树立新的课改意识,才能产生创新的灵感。首先我园鼓励她们要树立终身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并让她们明白学习是为自己的自身素质奠定最好基础。第二是提高教学基本技能,我们几乎每学期都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的活动。使青年教师的教育基本功达到宽广厚实的程度。第三,坚持每周有集中政治学习或专业理论学习的解读,并经常性地向青年教师发出 “读熟理论、搞点教研、积点经验、写点文章、学会巧干等”的行动倡议,来推动她们创新能力的增强。第四,鼓励老师积

极参加一些现代教育法和教育手段培训班。特别是对于那些进入工作成熟期的教师和能够熟练地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更是提供平台让她们有展示锻炼机会。让她们完善了自己,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快脱颖而出。

2、以创造的氛围影响人。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科学的启迪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青年教师创造力的培养,除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作基础,还离不开创新的氛围。于是我园就陶行知语:“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境界努力创造氛围。目前在园中的教师们已有一种创新光荣,守旧可耻的思想意识。幼儿园还一方面充分利用优越条件,积极承担教育办举办的现场教研活动和拉动姐妹园的其他工作活动,为青年教师赢得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育教学研讨。坚持每学期进行一轮“上五课”活动:即人人上合格课、新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年段长带头上示范课。

3、以丰富的实践锻造人。只有给予青年教师创造的机遇,让每个青年教师都能一试身手,才能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此,幼儿园在务实的基础下提出了“激情、创新、开拓、”的口号,一方面,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让青年教师满负荷或超负荷工作,比如:从事班主任兼某室的管理、从事段长兼班主任等多岗位工作,立足于“一专多能”,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我园园本课题教育研讨。鼓励青年教师人人参与教育讨论,个个从事创新实践。我园承担着市级课题一个,各段还有一批综合性的活动课题。现在我园已初步形成了本点区为龙头课题教研活动基地,教研活动开展同时得到一定的成效。这些任务主要由青年教师承担的,由于她们能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到广泛锻炼,在日常工作上已能从辛苦的教书匠转向为创新型、开拓型的教书者。

总之,幼儿园管理人员要以一定的目标来期望教师为之奋斗,使她们产生实现目标的热情和共同前进的愿望,寻求成功的欲望。特别对青年教师建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我们要务实地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充分地运用情感和激励手段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有效发挥幼儿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能力。

2006年6月11日

第二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应对能力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应对能力

——**镇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组建工作情况汇报

**镇人民政府

(2011年8月)

**镇位于**县东部,东南接**镇,西连**镇,北靠**县,国土面积**平方千米,辖**个村民委员会,**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镇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末年就形成集市。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千米,距离**千米,至**千米,**国道、“**”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是全县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已经成为管理社会和便民服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突发性灾害发生时,以农村为单位的社会防灾救灾功能日益重要,建立有备无患的平安和谐**,是新形势下防震减灾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生态破坏的严重化,我国自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以来地震地频繁发生,地震灾害对社会的危害性日益突出,给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弥补专业救援力量的不足,充分展示自救和援救,推动我镇防震减灾工作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提高综合防灾和应对突发性重大灾害的 1

能力,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镇工作实际,现将我镇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组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确保我镇防震减灾工作有序开展,我镇成立了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组建工作领导小组。

2.广泛动员,注重宣传

各有关单位、各村委会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加大对地震应急救援、防震减灾服务的宣传力度,全面动员,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广泛宣传,按照不同的服务职能,把有爱心、有技能、有精力、有时间的广大热心群众吸收到组织中来。

3、加强民居抗震加固工程和地质灾害点的监测服务充分发挥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参与到民居抗震加固工程、地质灾害点监测等工作,目前,**镇完成了**村委会,**村委会**户民居抗震加固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户 ;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自觉参与到有关部门定期

不定期对地质灾害点进行监测的工作中,如在**村委会,**村委会等设立固定地质灾害点。

4、精心组织,明确职责

**镇村建所负责具体组织开展各项工作。**镇以《**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制定**镇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组建方案。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部署会,专门部署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组建工作,并明确各单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截止8月底,**镇已组建了一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共54人,镇党委政府投入相应资金,配备救灾抢险物资,对志愿者开展相关地震知识培训,积极推进了我镇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由于大批农村青年外流,选人渠道受到限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务农守业,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范围日益广泛,在组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过程中,吸收青年志愿者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受到很大限制。

2、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工作措施不完善,影响了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资料的完善。

3.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及经费投入还需全面整合社会资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自身建设,按照队伍职能,开展专业性、系列性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志愿者地震应急培训和演练,实现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工作和服务专业化。

2、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我镇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物品真处置突发性地震灾害的能力,拓展防震减灾工作领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3、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开展社会宣传,让群众更好地掌握地震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增强了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4、通过政府投入。赞助、倡议和募捐等购买置办设备器材,按照“平震结合”的原则,将企事业有关单位的有关设备器材和物资列入计划,配备必要的设备器材和储存应急物资,为地震应急救援做好充分的准备。

5、要充分整合全镇应急资源,建立各有关单位、各村委会防震减灾联动机制,明确防震减灾各个环节各单位、各村委会的职责,实现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

教育具有传承性,又具有创新性。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实施教育创新,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教师本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因素会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要学会学习,不断追求新知识

教师的教育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凭一腔热情可做到的,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教师掌握的知识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合理,就越能观察和发现新问题,越能适应教育创新的需要。教育创新要求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需要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仅需要一般的教育科学知识,而且需要系统的方法论知识。同时要注意不断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教育创新服务。因此,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特征,教师本身要学会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扩展教育视野,以满足教育创新的要求。

二、教师要加强教育科研,用教育科研带动教育创新

教育科研能力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又超越和升华于教育实践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首先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反思和探究,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论;其次,从创新的高度来看待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及时研究和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再次,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研究,把研究的新成果及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用实践的结果再去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及时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研究。通过“课堂”这所“实验室”,能及时把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付诸实践,并能及时反馈信息,检验研究成果;最后,及时总结研究中的得失,归纳出符合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它推广运用。这种教育科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创新的过程,是一种用教育科研带动教育创新的过程。

三、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案,从整体思路上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是一个全过程的创新,它包括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安排教育教学内容、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环节。在这一系列环节中,教师事先要有个整体规划,对每一个环节要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独具匠心,充满着创新的火花。教师在确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把教材的共性要求与学生丰富的个性特点有机地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个性特征,灵活运用各种适当的教育方法,积极尝试新的方法,因材施教。绝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照本宣科。对教育内容的安排更需要进行创新,要把教材内容创新性地进行“拆分”,然后再根据需要重新“组合”,使“课”真正成为蕴含审美价值、洋溢审美情趣的立体动态的艺术。使“上课”成为孩子们的“享受”。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引导、点拨、讲授、讨论等多种形式,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育教学进程中来。由此可见,设计一个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不仅能使教师的已有知识经验得到综合运用,更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善于从整体设计教育教学方案中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四、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上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要求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启发式、情景式等,即

使采用语音室、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目的也只是为了方便教师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会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创新能力,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的需要。教育创新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学生“会学”知识,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如何创造性地将已

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五、教师要创新问题情境,从问题情境中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对问题探究的强烈热情,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为此,教师先要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氛围。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运用提问、操作、演示或实验等方法来创新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完成,整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这样,通过创新问题情境,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六、教师要创新师生关系,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成了课堂的中心,主宰了整个课堂。教师不仅决定教学内容、方法,还决定了考试内容、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消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精神被扼杀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产生出创新的激情,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在实施教育创新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要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积极讨论;教师要有高度的热情和技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教师要有宽容和开放的心态,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导航者。同时,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生动活泼地进行思考,从中培养、发展自己的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只有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七、教师要创新评价方法,从科学评价中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实施教育创新,我们要改革评价方法,使其更科学、更全面,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创新思维,要善于对学生课堂创新学习做出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使用具有表扬性质的言语,如“做的不错”“你有进步了”“你真棒”等,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这样才能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创新。这种评价方法的改变,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总之,实施教育创新,需要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

第四篇: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

---警务实战训练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从“三基”建设到执法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特点的同时,对民警立足工作前沿提出了新的要求。警务实战训练工作成为公安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从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规律特点,深入挖掘各基层单位的工作经验,以训练工作的改革创新推动民警训练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为公安队伍建设瞄准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队伍建设;警务实战训练;改革与发展。

***部长在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构建公安特色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大训练力度”。警务实战训练是公安民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能力,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过程,先进科学的警务实战训练体系更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素质,提升执法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各地公安机关在警务实战训练活动的认识和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领导对“警务实战训练”的科学内涵理解存在偏差。

“实战训练”是两个概念的结合,“实战”、“训练”指向不同,所涵盖和包括的内容也有着区别。实战偏重于公安工作中工作方法的运用和警务技能的施展;训练则是指技能和体能等方面的培训。之所以首先强调实战和训练的不同,是因为我们部分领导往往把实战、训练混同一体。而这种观念导致的行为后果就是重训练轻实战,结果造成教的东西与实际相脱节,学的东西用不上或不好用,而该训练的东西却总是轻描淡写或流于形式,仅得些皮毛。这种训练模式显然已远远落后于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我们公安工作新的要求。

(二)、基层部门存在本位主义倾向,追求形式,摆花

架子。

有些部门为求得年终考核成绩优异,给上级领导一个好印象,在抓民警实战训练的过程中,只重形式,不重实效。有的为了体现民警的训练“有特色”,在开展民警的训练中“轰轰烈烈造声势”、“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没有真正将实战训练的实效放在首位。

(三)、基层警务实战训练的机制不完善,不能形成良一是训练管理办法欠完善。目前,相当的基层部门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训练管理办法,对如何开展实战训练也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制度规定。二是训练时间和形式欠统一。基层部门训练时间和形式普遍带有应急性和随意性,缺乏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时间。训练时冷时热,敷衍应付。有的等上级部署,靠上级安排、组织,没有把民警实战训练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不能够合理安排训练工作,只顾眼前应付,不管长远发展,存在一阵风现象。三是训练工作缺乏制约激励机制。尽管上级部门对此有相关的规定,但某些基层部门在执行上却不能到位。

二、公安工作承担、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警务实战训练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安工作及公安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地位。为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促进公安队伍建设,强化警务实战训练的要求,改革警务实战训练的方法结合本地区公安工作特点以“三个立足”引领警务实战训练的改革与发展。

(一)、立足从优待警保障公安民警自身利益

其实提高警务实战训练工作效能,使公安警务实战训练始终紧贴公安实战工作,有效提高民警实战能力和综合执法水平。市、局公安部门在警务实战大练兵活动中牢牢把提高好的训练氛围。

民警综合执法能力,保障民警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以民警“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工作效率”作为检验“大练兵”训练结果的试金石。在紧紧围绕“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训练目标中全面提升民警警务实战训练的水平和保障民警的自身利益。

(二)、立足科技强警服务公安工作发展全局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社会治安复杂、刑事案件高发,公安工作面临社会矛盾凸显,对敌斗争复杂等严峻形势,公安工作承受巨大压力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公安工作对广大民警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战斗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市、县两级局党委明确提出“加强学习,科技强警”战略。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和部门要创新学习方法,拓展学习渠道,努力学习运用高科技工作方法。同时设立专项经费购置先进的办案工具,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强化素质,科技强警”的思想扎根全局、深入警心,并逐渐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工作学习的自觉行动,有力的推进了公安工作全局的发展。

(三)、立足政治建警强化公安队伍整体建设

根据市局党委提出的加强队伍建设的各项要求,将政治建警渗入到队伍建设的核心思想中,为加快公安队伍职业化、科学化、正规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局党委对警务实战训练提出整体要求并作出具体部署,各政工部门要自觉承担起组织者的角色,全力投入、深刻领会、认真安排、狠抓落实为开展公安警务实战训练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第五篇:如何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工程创造学论文

论研究生创新教育与自身创新能力提高

学 生 姓 名: 韩 卫 学 号: 20132281463 学 院: 信息与控制学院 专 业: 电子与通信工程 指 导 教 师: 郭 业 才

二O一四年

四月

论研究生创新教育与自身创新能力提高

韩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南京 210044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关中华民族科技事业的兴盛。所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1.绪论

1.1引 言

如果在二十年前,可能大家不敢奢望开上自己的汽车去工作或旅游,不敢奢望在电脑“冲浪”时商购物或聊天,不敢奢望拿起自己的手机随时实地的交谈,不敢奢望买得起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改善生活,但是去21世纪的今天,我们都实现了。这些方式生活上巨大的变化,都是来源于技术创新。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富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研究生,顾名思义,是要做研究的。“研究”的涵义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现代汉语词典》),是“以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辞海》)。21世纪的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因此,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

创新一般指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思想与方法。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一个国家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其国家的进步就难以实现,只能一直受制于人,因此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是进行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机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反之,优秀人才也会促进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而研究生又是进行创新研究的重要承担者,可以说,目前中国几乎90%的具体创新研究工作都是由研究生来直接完成的,因此,我们要把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1.2钱学森先生的世纪之问。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老先生提出了关于中国教育创新的迫切问题给国人敲响了警钟的“钱学森之问” 2005 年,已是94岁高龄的他关于教育创新问题的谈话说起。据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记录,钱学森的最后次系统谈话是2005 年3 月29 日下午在301 医院与身边工作人员谈的,主题是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钱学森说:“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的问题,投了不少钱搞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伟大的“两弹元勋”之父钱学森同志曾在有生之年甚至病危之际共先后六次问及温总理:中国为何不能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的确,这个问题虽平实但饱含真情,发人深思,国家的发展依靠科技,科技的创新依靠人才,而如果培养不出杰出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何谈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2]

2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缺乏创新的动机。问到许多大学生为何要读研,大多数在读研究生都会回答我们“研究生还就业”。创新动机是创造者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创新的动机还很缺乏。从研究生入学动机来看,很多研究生完全是为了文凭而读研的,他们仅仅满足于修够学分。另外,研究面临着生存、学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做研究。这种在外部驱动力下进行学习和科研,缺乏对学科、科研的真正兴趣,因此很难发展创新能力。2.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只有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实践,才能有理论的创新和活跃的思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搞理论研究时不要脱离实践,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两条腿走路”,这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创新需要灵感,但灵感不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

3.原创成果少。我们一般把研究生发表论文质量的好坏作为研究生的创新成果的主要标志。但目前只有少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论文课题有独到的见解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不足。在选题上,研究生缺乏冒险探索精神,对于发展前沿比较有挑战性的课题都是望而却步。在论文研究方法上,很少有人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总是一味的总结别人的研究结果,因而很难有原创的作品。

3浅谈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 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 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一流的大学完全有责任、有能力培养出一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诚然, 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机构与上述一流大学尚有差距,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已具备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所需的基本条件。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去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3.1学科交叉带来科研创新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必须重视“专”。但是研究生教育同时是一种以研究为本质特征的教育,因此又应该强调“博”,因为只有具备较宽厚的知识面,刁一可能厚积而薄发。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存在“重专不重博”的倾向,从而出现了“硕士不通、博士不博”的现象。相关调查表明,73.8%的导师和85.29%的管理人员认为研究生知识面偏窄,有64.89%的研究生也感到自己知识面偏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国家大力鼓励的方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逐渐向前沿性、多元化分方向发展,鼓励开设专题研讨以及交叉学科的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进展往往是多学科之间的互动启发与促进的结果,学科之间的交叉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交叉研究的涌现也是解决现代社会综合性问题的有效手段,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战争问题等。这些综合性问题涉及的领域很广,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各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3.2加强实践,推动研究科研创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许许多多创造性的成果都来源一十在实践中对所出现的现象反复进行思考,从而提出新的见解,获得创造性成果。通过科研实践,研究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地、独立地处理在实践中或实验中接触到的感性材料和各种矛盾,从而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使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大型设备仪器的能力,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根本前提,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掌握创造的方法。我国数千年的旧文化体系,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唯“理”是从,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采取承认与赞同的态度非常普遍,研究生习惯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对于书本上的问题具有非常强的解决能力,然而一旦要求有所发挥和创新,就明显不行了。学生的思想僵化,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力,只能以既定的规则来解释问题,而不擅长通过新的问题思考旧有规则的不合理性,更不曾想过通过思考来推翻它在看待问题及从事科研方面,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保守、谨慎,不敢创新。研究生教育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来支撑。研究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不然就会成为“知识篓子”。科研项目不仅能为研究生提供经费支持,更能锻炼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调查,在我国重大科研项目中,约由70%的研究项目有研究生参加。学校应当为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导师应带领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个人觉得在我们研究生阶段在校的实践机会极少,在整个研究生一年级阶段基本用于理论课教学,研二就要开始准备发表自己的论文,研三还要开始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所以在短短的三年硕士研究生阶段里根本学不到很多“硬”知识,这样必然导致研究生动手能力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影响了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3.3导师的正确的引导,加快研究生科研创新脚步。

名师出高徒,研究生导师在创新社会环境中是否能发挥其主导作用,与其素质密切相关。研究生培养方式现在还是师父带徒弟的单向传授,研究生所学的知识长期局限于导师本人熟悉的领域,科研视野相对狭窄。在课程学习阶段,导师把研究生当本科生对待,以讲授为主,缺乏启发式的教学。现在有部分导师自身的知识严重老化,知识更新跟不上形式发展的需要,没有能力解答研究生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有的导师社会活动多,带的研究生也过多,就没有精力去认真指导研究生。有的导师的科研项目很少,又没有充足的研究经费,也就无法给研究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

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往往更能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导师对研究生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提高学生创新欲望和能力的关键因素。导师自身应当不断充电,努力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导师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除了拥有广博的知识外,要有为社会、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导师应当努力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从学习到生活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将自己的好思想、作风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的导师,才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

3.4研究生团队合作,加强交流,提高科研质量。

加强团队合作研究生通过接触交流,可以开阔眼界,激发灵感,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可以避免个人独自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导致的局限性,突破个人思维的框架,萌发新思想,提高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可见,加强学术交流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大多是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培养,因而无论是理论课、实验,还是设计、写作,大都是一个人或与少数几个同门“师兄弟”一起完成,学习、生活、研究相对分散、封闭,与其它专业、其它学科研究生交流得很少:即使参与一些集体科研项目,也不是许多人在一起直接协作,而是各自承担一部分后去独立完成的。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研究生不能参加更多的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学校面向研究生、为研究生开展的学术活动也很少。很多开设此专业的高等院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都是个别的培养方式,这极大影响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校对研究生的这种个别培养和指导以及研究生缺乏学术合作与交流,使得我国研究生既无交流、表达的机会,创新欲望、思想等也不能相互激发,从而导致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缓慢。

3.5.科学素质和科学思维培养与科研创新

科学素质包括:求异思维、科学思维。求异思维,即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教育的结果。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美国布法罗大学曾对三百三十名学生进行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刚刚听完一个学期创造性思维课程的学生,在产生有效的创见方面,与没有听过这一课程的学生相比,平均提高94%。科学思维不仅要求逻辑严密,数据真实,经验可靠,判断准确,而且还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敢于大胆假设。因为,科学就是要不断地发现、批判、创新。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再多的苹果在你面前落地,你也是无动于衷;再多的异常现象在实验室里出现,你也不会有所发现。

3.6兴趣推动科研创新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思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即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需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主动借助多媒体等工具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图形实物等主动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大学教育中,要强化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意识;重视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改革与创新;强调和规范研究生参与实际科研工作,以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4.总结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各领域骨干和中坚,这更要求他们有高出普通人的创新品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既是研究生教育的天职, 又是人民的呼唤和时代的要求。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有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我们研究生自身要能够积极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严格自律,加大跨学科学术交流和团队精神。但它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研究生自身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作为研究生,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学期开设的郭业才老师主讲的工程创造学这门课程,让我对工程创造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方法改进,以及对于新世纪的研究生,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中,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提高创新能力的几大原则去实践。积极提高创新能力。在实际项目中,勇于开拓,积极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 163-166..[2]涂元季, 顾吉环, 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 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N][D]., 2009.[3] 范晓樯, 刘艳琼.钱学森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思想[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8(4): 103-107.[4]孙洪滨, 单连杰.浅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1S): 149-149.[5] 颜建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3(2): 20-22.[6]宋晨晖, 王悦芳, 朱玉山.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南京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6: 017.

下载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一 是什么?㈠自主创新的内涵。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就是......

    提高创新能力策划书

    提高创新能力策划书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民族的进步,就没有国家的发达!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观念在不停的更新,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山东沾化二中政治组 郭艳丽邮编:256800 邮箱:guoyanli930@126.com 适用于人教版 【背景材料】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团队先进事迹首场报告......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世纪”,创造性人才要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创造性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仅......

    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措施

    实验二小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为指导,以学校师资队伍实际情况为依据,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教师队伍,促使......

    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执政能力

    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就必须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不仅是班子自身的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心得体会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十八大报告的这......

    关于提高教师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

    总书记在《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一文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