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01:4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第一篇: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甘肃省委统战部甘肃省工商业联合会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掌握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2011年,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联合开展了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调研,组成5个调研组,分赴5个市州、15个县区、8个乡镇开展调研。期间,共走访考察了60家非公有制企业,召开了15次由各级政府部门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发放调查表300余份,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14篇,整理企业典型案例20个,收回企业调查表150余份,基本上掌握了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得到的一个基本认识是: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在解决社会就业、繁荣地方经济和聚集特色产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自身相比发展不慢,与全国相比差距很大。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同时,这篇调研报告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一、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大为改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银行、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加大,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对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5.29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4.7%,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累计上缴税金274.1亿元,年均增长38.3%,已成为我省财政尤其是市县财政的新增长点。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吸纳了70%左右的城镇新增劳动力,承接了5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社会就业177.5万人,已经成为城乡居民就业的主渠道。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进出口额13.67亿美元,占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8.7%,已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在“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及“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中,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款捐物

1.7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意识显著增强。

纵向比,发展不慢。“十一五”期间,我省私营企业数量从3.8万户发展到8万户,增长211%;个体工商户数量从31万户发展到52.7万户,增长170%;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金)从676.9亿元增加到1630.3亿元,增长241%,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值从698亿元增长到1565.39亿元,增长224%,2010年占到全省生产总值的38%。

横向比,差距拉大。主要表现为:比重低、数量少、规模小、结构差。比重低: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经济总量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了20多个百分点。从总量上看,2010年,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总值4959亿元,而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值为1565.39亿元,仅为陕西的三分之一;数量少:我省每万人拥有中小企业是34户,浙江500户,全国平均110户,远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不到浙江省的十分之一;规模小:根据省工商联对我省营业收入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300家非公有制会员企业的调查,300家的营业收入总额为316.6亿元,而排名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第十位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一家的营业收入总额就达328.32亿元;结构差: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矿业和批发零售、低端制造业、租赁商务服务上,占非公有制企业总

数的68.4%,三大产业的布局不合理,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产业或产业链条的低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很少。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长期以来我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有大企业和投资拉动,2010年,省上23户重点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66.51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6.55%,增长20.27%,较全省平均增幅低12.82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18.2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4.92%,增长4.6%,较全省平均增速低12个百分点。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0.0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3.25%,增长33.7%。从以上数据看,国有大型重点企业所占总量大,但效益不高,增长乏力;而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小企业所占总量小,但发展势头强劲,空间广阔。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年来,各市州借助中央政府的扶持和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立足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加快资源聚集,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极强的正相关性,以河西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酒泉、张掖、武威三市为例:2010年,酒泉、张掖、武威生产总值分别为405亿元、212.69亿元、228.77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7.8%、11.5%、13.5%,高于或同于全省11.5%的增长速度;非公有制经济生产值分别为174.2亿元、104.40亿元、164.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3.01%、49.1%、57%,均高于全省38%的平均水平。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十一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吸纳社会就业年均增长11.32%,比2005年净增73.36万人,平均每年解决社会就业14.7万人。同时,劳务输出成为我省就业致富的重要渠道,截至2011年5月底,全省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35.91万人,主要输转接收单位为省内外非公有制企业,其中,省内输转212.06万人,占输转总量的48.65%,省外输转223.85万人,占输转总量的51.35%,创劳务收入199.13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双增长。在“十二五”期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出路在于大力推动全民创业,让老百姓真正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以全民创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助推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

二、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导向发生了深刻变化,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就我省而言,观念保守、环境不优、融资困难、服务滞后等问题,严重阻碍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从现象上看是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发展问题,而实质是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落后的综合反映。

(一)思想认识没有到位

观念滞后、思想保守是造成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根本原因。从全省看,各级党政部门还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摆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来考虑。除甘南州等个别市州外,大多市州都没有专题研究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也没有专门机构、专门人负责抓非公有制经济。在价值取向上,社会上“官本位”思想严重,“创业为荣、创业至上”的氛围远未形成。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共有97421人,申办个体工商户的仅224人,仅占总数的0.2%。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大多流向实力较强的国有大型企业,造成我省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畸形发展模式。

(二)政策落实缺乏力度

早在1998年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省委发[1998]52号),200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省委发[2002]86号),2005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省委发[2005]63号)。从1998年算起,出台的相关文件、地方法规、部门配套措施多达数十个,仅2011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促进《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四个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文件。但存在着政策够用不管用、政策优惠难享用的问题,新、老“36条”至今仍没得到很好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制定没力度,缺乏权威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政策执行不力,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问题非常突出,许多政策并不为非公有制企业所知,仅停留在文件上,在行政体系内循环。

(三)发展环境严重固化

在发展硬环境上,园区建设全省搞了不少,但存在着规划与实施脱节、缺乏超前性、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在发展软环境上,服务手段跟不上,工作效率低下,许多项目根本落不了地。比如: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离子治癌项目,2009年7月签约,原定三年完成,但至今连拆迁征地还未进行。再如:成立于1992年的建新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集团,连续多年排在我省上规模非公有制企业首位,却未能在省内完成上市融资,而是取道四川,投巨资收购朝华科技股权借壳上市;发展迅猛的奇正集团在西藏完成了上市融资,这些现象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折射出我省环境不优的问题。总之,我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舆论环境均未得到大的改善,软硬件环境仍然很差。

(四)综合服务缺少抓手

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推诿扯皮,说的好,办得慢,服务效能远不能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求,更难以提供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分析、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着服务机构不规范、服务平台没搭建、扶持手段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融资瓶颈难以突破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金融扶持政策,但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2009年以来,我省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中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的小企业贷款只有705.3亿元,仅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5.9%。个体私营企业通过担保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不足5%。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在创立初期,所需资金主要依靠民间融资,成本高、风险大,加重了企业负担。而且,各级政府缺少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缺乏有效的破解办法。

(六)税费负担仍然很重

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大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但增值税还高于一般纳税人,非公有制企业主多集所有者、经营者于一身,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还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税费负担普遍高于国有企业。加之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和滥罚扣的问题,进一步加大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负担。

(七)统计体系不健全

我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的统计缺乏人力、财力的有力支撑,面对量大面宽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系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致使对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情况数据不清、底子不明,使政策制定缺乏科学的依据,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分析监测体系亟待健全。

(八)企业管理水平很低

据调查,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短缺。以平凉市为例,非公有制企业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大约有1410人,仅占从业总人数的4%,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不足300人,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此外,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对员工的保险费不能足额缴纳,使得员工对企业缺乏信任,人才流失严重,也是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在经营管理上,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然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机制不活,管理粗放,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做大做强。

三、对策及建议

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难以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差距大,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发展的空间所在。各级党委政府要重新审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要把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战略性的工程来抓。必须从研究解决解放思想、政策支持、搭建平台、改善环境、强化领导等重大问题入手,切实做到“思想解放到位、工作认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引导服务到位、保障措施到位”,大力推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思想大解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解放思想要虚功实做,切实在解放思想、创新机制、转变作风上有所突破。一是各级党政领导要牢固树立非公有制经济“是经济潜力、是发展方向”的观念;二是要彻底打破“玻璃门”,真正对非公有制经济放开投资领域、放低创业门槛、放宽准入条件、放活经营方式;三是要对非公有制经济“多扶持、多保护”,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项目落地难、经营审批难等问题;四是要大力宣传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和贡献,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议,表彰先进,鼓励后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真正通过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量的扩张、质的飞跃。

(二)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改善发展环境

一是要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切实改善发展硬环境。各市州可利用现有基地,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硬件设施建设,使其成为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产业基地,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要引导工业企业向基地集中,以集中促进集约,以集群带动规模扩张,以特色强化产业竞争力。各级政府应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用于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基地建设。对经认定的基地,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给予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并从省统筹基建专项资金中给予一定建设经费补助。

二是要提高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优化发展软环境。首先要从制定政策入手,改变政策一般化、形式化的惯性思维方式,切实提高政策的权威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凡是国有和外资经济可以享受的政策,对非公有制经济一律同等适用,凡单独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限制性规定一律废除;其次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多服务、少干预,多支持、少设障,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全面清理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的行政审批事项,公开审批内容和标准,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其三是要切实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实行弹性信贷授权授信制度,探索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企业资金需

求小、要求急、周转快的合理、简便的操作程序。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商会互助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省上要给市县下达刚性目标,督促落实。同时,要积极推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非公有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对拟上市的企业,应将其上市而补缴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省上力争每年有2~4家非公有制企业上市融资。对成功实施债券融资的企业,应由省及当地财政分别给予发行费用10%的补贴;其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监测制度,建立政府统计与行业统计互为补充的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体系,逐步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对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有本“明白账”。

(三)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负担

在税收政策上,一是要对各种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实行统一、透明的税费征收办法,真正使非公有制企业在税赋方面享受“国民待遇”;二是建议将工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降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万元,商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降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80万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为3%。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三是要全面清理现有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的收费项目,加大对“三乱”行为责任人的惩罚力度,对依法依规保留的收费项目,推行收费公示制度;四是省市州财政应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并不断扩大规模。

(四)发挥工商联职能,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组织经济性的优势,运用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加快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股份合作的运行机制、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设非公经济总部中心、非公经济人士培训中心、非公经济服务中心、商会管理指导中心、新阶层人士创业中心等五大中心,搭建信息、会计、评估、法律、融资、培训等六大服务平台。省工商联要通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市州工商联要通过一市带一县的办法,在县(区)建设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非公经济人士培训中心和商会管理指导中心,尽快在市县建立完善的非公有制经济综合服务体系。

(五)转变发展方式,提升非公有制企业整体水平

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从结构转型入手,通过一系列政策设计,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转向新型战略产业;二是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非公有制企业,扶持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经国家或省上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新产品,自认定之日起所缴增值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3年内应全额奖励企业,更好地“放水养鱼”;三是要将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培训纳入整体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体制,省上应在3年内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实施全面轮训;四是要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解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

(六)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政府部门落实政策的执行力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真正做到有领导去抓,有部门去落实。一是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做到“一个思路,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人主抓,一抓到底”,各级党委政府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两次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听取汇报,提出措施,明确目标,推进落实;二是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上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量化目标,细化措施,提高政府职能部门落实政策的执行力,变政策推动为部门推动,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三是要建立有效的督查反馈机制,每年组织专门的督查考核活动,检查相关政策落实的情况,重点考核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坚决查处没状态、不作为、设障碍、影响发展的人和事,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评价中;四是要建立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指导帮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努力形成“服务制度化、帮扶具体化、联系经常化”的工作格局。

非公有制经济是就业经济、富民经济,也是强省经济。民企活全局活,民企兴全局兴。只要领导重视、环境改善、政策落实、扶持到位,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就一定会快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篇:关于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2011年4月)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常委会组成调查组,于3月底至4月初,先后深入到乌马河区、西林区、新青区、铁力市和市工信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市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臵,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认真实施“231工程”,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截止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3.1% ;实现税收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7%。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户数发展到6.9万户,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315户,营业收入1000万元至5000万元企业达到102户,超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户。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经营领域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呈较快发展态势。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非公有制企业通过

资源整合、要素重组,已从木材加工、商饮服务等领域逐步向木材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纺织、酿酒、绿色食品、绿色能源、旅游、矿产开发、冶金建材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向科技型、外向型,多元化方向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从事人造板、家具制造、小木制品生产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48户,农副产品加工龙头骨干企业10户,绿色食品加工业24户(其中,获国家绿色食品标识产品29种),北药加工业7户,科技型企业54户外贸进出口企业24户(进出口贸易额达到8768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贸易额的67.5%)。

(三)区域经济和产业群带动作用效果明显。几年来,铁力市、伊春区、带领区、南岔区、新青区、五营区、金山屯区、乌马河区等县区作为我市绿色食品、木材精深加工、矿产开发和化工等重点县区,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项目开发上,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非林脱木产业大上项目,加快发展。对重大项目采取领导包点、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措施,进行强力推进。2008-2010年,8个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连续三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铁力市和西林区,通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强化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的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大力发展“块状经济”产业群。突出了产业集聚的牵动作用。目前,铁力市已建成的铁力东部工业园区、双丰家具园区、朗乡板业园区是区域内产业最为集中的三个工业园区。三个园区共有企业158户,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4亿元,占当地非国有经济增加值的17%,实现利税1.98亿元在,占当地非国有经济利税总额的24%。安臵就业3.86万

人。西林区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第一平台,举全区之力,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园区的承载能力、集聚能力和吸引力,初步形成了以“白林工业园区为中心,以西钢集团、金林矿业、苔青等工业功能区为支点,一园多区、一园一主业”的工业发展格局。2009年,被命名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2010年,被命名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已成为安置就业的主渠道。截止2010年,全市非公有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5.6万人,占全市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3%,非公有经济已成为我市新增劳力、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和省内其他地市相比,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和质量、政策支持、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

(一)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国家已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发展公有制经济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我省已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龙江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目前,从我市总体看,无论是在舆论宣传还是在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上,工作力度还不够。具体表现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舆论氛围还不浓,群众自主创业和投资热情还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和调动;国家和省出台的一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惠政策在贯彻实施当中还存在“梗阻”现象;发展不平衡,一些区局在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缺乏紧迫感、危机

感,工作不得力,措施不到位,致使当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一些部门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摆在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地位。在政策环境方面,市场准入、财税、金融、信贷等方面政策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在政务管理方面,一些部门行政审批环节仍然过多,办事效率不高。在社会环境方面,“三乱”问题仍然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全市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太少,非公有制企业急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投资等方面信息不畅,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融资难的问题仍未得到缓解。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资仍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融资难的问题已成非公有制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尽管市政府和职能部门在融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解决的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担保额数量少、规模小,担保能力有限,远不能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不规范。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实行传统家族式的管理,管理人员水平偏低,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缺少科技型、管理型人才。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信誉等级低,纳税意识,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三、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推进落实工作力度。一是加大领导力度。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抓好非国有制经济工作。继续落实好市县(区)两级级领导包扶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存在重点、难点问题,一包到底,直到包出成效。二是加大责任落实力度。要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考核县(区)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做到奖罚分明。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关政策和正面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和激发广大群众自主创业和投资热情,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一个良好舆论氛围。

(二)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级政府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和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宏观指导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进一步强化职能,明确职责,充实力量,制订措施,积极主动地行使综合指导、协调、服务、管理职能,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协调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服务工作,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为非公有企业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减少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

场化原则,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和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人员创办小企业。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需求,支持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多种形式的培训,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

(四)引导非公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要引导非公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二要重视提高非公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使非公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能自觉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三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积累发展后劲,加快发展。

第三篇:邢台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邢台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学院: 信电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1103班

姓名:刘承昊

学号: 11041031

4邢台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非公有制经济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体制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邢台市非公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个私企业,这些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成为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页面临着大量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难题。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个体及私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30几年以来,邢台市非公有制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就,非公有制经济对县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大环境下,邢台市非公有制经济也进入了较快发展的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为发展我市经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劲动力,逐步成为宏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非公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快,已成为新的增长点之一。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政府的鼓励、扶持和引导下,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2011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邢台市GDP的比重的一半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并活跃了当地经济,越来越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并涌现出中煤旭阳集团、龙海钢铁、玉锋实业、家乐园集团等优秀企业。

2、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多、分布广,极大地加快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张。邢台市从加强政策扶持等多方入手,不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重要的支柱,并且广泛的分布于各行各业中,具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个体私经济已遍及全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餐饮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3、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就业提供更多的空间,维护了社会稳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对维护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个体、私营经济就业量持续增长,成为全市劳动力就业的一个 重要渠道。有效地支持了公有制经济用人制度的改革,容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社会新增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压力,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非公有制经济经营领域逐步拓宽,工业占据主体地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个体私营经济企业势力近年越来越强大,竞争力越来越强,覆盖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私营企业除了分布在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之外,还延伸到房地产、旅游、医院、科技、物流及中介代理等各个领域,私营工业企业占

据了私营经 济的主体地位,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

5、非公有制经济有效地填补了国有企业未涉及的行业,使经济结构更趋完善。全市私营经济广泛分布在一、二、三产业的各个行业中,有效的扩大了邢台市经济的行业覆盖面。中煤旭阳集团等工业企业在当地经济中已占据了相当比例,而第二三产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有一定实力成为当地龙头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有企业为涉足的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当地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外省市人员投资形成同业聚集、特色经营的行业特征,近年来,前来投资的外省市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区域性行业聚集和专业化分工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逐步形成了一些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专业市场。由于当地煤炭资源丰富,外来投资者大量投资煤炭化工产业,而且形成一定规模。这些市场和企业已成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中最具实力、最有特色的部分。

7、非公有制经济逐渐形成专业市场,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提高近年来城区专业市场发展比较活跃有五金装饰材料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综合化大型商场等,这些专业化市场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体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效益,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久发展。

近几年在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的条件下,个私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经营者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实践证明,由于个私经济具有产权明晰,经营机制灵活,企业经济效益与其自主经济活动紧密结合的内动机制,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用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有效载体,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非公有经济面对的一系列的问题

1、个体私营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整体依然素质不高。一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素 质普遍偏低。他们比较难以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未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预测,在经营和投资上缺乏技巧,对所经营的产业没有长期的计划,随遇而安,对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避而远之。不求发展只求“稳”,有限利润大家分的现象严重。

2、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个体工商户大多数是家庭式管理,缺乏创新能力和做强做大的竞争意识,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小生产者思想;大多数私营企业生产经营面窄,主要集中在商业、饮食业;投资工业方面也多数集中在传统的小作坊式生产,产品的档次低、品种单调、技术、设备落后,并且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的行业为主,经营领域不宽,经营形式较为传统,并且生产技术装备较差,生产成本高,产品档次低,效益不佳,没有能力和水平做强做大自己的企业,随时有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的危险。

3、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有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明知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同时为了牟取非法利润,又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提供劣质服务;有的不讲信用,偷税漏税、故意拖欠货款和贷款。还有一些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怕增加经济负担,欺骗政府有关部门,侵犯自己员工的合法权益,不给或少给他们买社会保险。

4、从事外向型的个体私营户较少,大多数经营者对外部大市场的情况不了解,信息闭塞,供需关系掌握不清,销售不畅,只盯住本地市场,经不住大的冲击。

5、个体私营投资领域仍然存在“禁区”。民营资本在市场准入方面仍存在政策或人为设置的“禁区”,从事电力、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很少。从事轿车等大型制造业的完全没有。

三、发展个私营经济的政策建议

1、各级政府要大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要一视同仁对待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全 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2、加强对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宣传指导,要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发展,进行产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进行企业的整合和发展,逐步解决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商多工少”的问题。减少企业间的过渡竞争。

3、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深化国有 银行体制改革,修订和完善投融资政策,把符合贷款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都纳入信贷计划管理之中,加大面向个体私营企业 的投资力度。

4、强化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及其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加强道德建设,使其做到做到依法经营,依法纳税,公平竞争。同时强化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监管,严厉查处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平稳。

参考文献:

《非公有制经济研究》李明章、王建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析》王克强 《经济师》 2011年08期

《深化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白永秀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几点思考》赵美玲 《广西社会科学》 2003年 第6期

第四篇: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为了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撰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的通知,我县迅速组织工商、工信、工商联、统计、国税、地税等部门有关人员先后深入非公企业和个体业主及有关单位对全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总结发展的经验和找到影响发展的原因,在今后我县非公经济发展上,我们更好、更有效服务非公经济,使非公经济在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发展现状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县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强化园区建设,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了营造环境抓项目促发展活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截止2012年6月,全县登记注册私营企业420户,从业人员768人,注册资金71068.4万元,其中,农、林、牧业60户,采矿业10户,制造业82户,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户,建筑业65户,交通运输、仓储业14户,信息传送、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4户,批发和零售业102户,住宿和餐饮业6户,房地产业6户,租赁和商务服务8户;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7009户,从业人员19769人,注册资金18178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93户,入社成员1032人,农民成员1004人,注册资金18743万元。

近年来,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2011年全县累计登记注册私营企业301户,比2006年增加283户,年平均增长率37.32%;2011年累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7251户,比2006年增加6569户,年平均增长率27.47%;2011年累计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32户,比2006年增加132户,年平均增长率158.99%,这些数据可以体现出我县非公经济呈发展上升趋势。

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层次不断提升。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3户,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92.86%,其中,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12户,500—1000万元以上的1户,全县涌现出了鑫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惠思洁纸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创建了一批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名牌产品,“鑫龙”牌碳化钙、单氰胺、硫脲、氰氨化钙、双氰胺、三聚氰胺、硝酸胍、氨基胍盐获得甘肃省著名竞标、“惠思洁”牌系列生活用纸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

3.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通过参加全国、全省大型商贸活动和创办工业园区进行招商引资,特别2009年我县 2 工业园区的创建给招商引资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至2011年底,共引进投资超千万元的私营企业15户,以建材、化工、能源、制造等产业为主的一大批大项目落户我县,不仅加快了我县工业化的进程,也为我县非公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近几年,先后建成了##伊禧堂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高原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初加工企业;以PVC管材、彩钢加工为主的甘肃海纳塑业有限公司、##鸿达彩钢有限公司等一批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优化了非公有制经济产业结构。

4.非公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从非公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看,非公企业在促进财政增长、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16.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18%,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65.5%,比2006年提高了3.53个百分点;2011年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7017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16472万元的42.6%,比2006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财政增长的重要来源。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全县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21616人,比2006年增加7566人,有效解决了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问题。随着非公有制经济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造福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2011年至2012年全县个体私营经济为教育事业、公益事业共捐款13万 3 元、抗震救灾捐款22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资金周转困难,融资渠道不畅。目前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匮乏,缺乏获取资金的有效渠道,融资难成了制约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由于企业管理水平低、报表欠真实、缺乏不动产抵押、信誉度不透明、贷款额度较小、银行发放贷款交易成本较高和担保抵押条件苛刻等这些不利因素,使企业发展错失良机,部分企业因资金短缺造成建设项目搁浅,已投入资金无法收回,不能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2011年,省工商局跟兰州银行签订了企业融资的框架协议。之后,县上立即将需要贷款的82户企业的贷款表册进行了上报,但是,至今只有1户企业进行了融资。由于资金不足,在一些有一定生产经营基础并初具规模的企业,欲谋求资金再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只能是“望资兴叹”,“无米下炊”。

2.个体私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是非公经济中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和部分私营企业,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的是初、高中毕业后父母出资开店开铺,有的是在外地打工挣钱后摆摊设店,这些从业人员基本未进行过职业培训,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二是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个体工商户大多数是“夫妻店”、“兄弟姐妹店或厂”的家庭式管理模式,小打小闹,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小生产者思想,缺乏创新能力和做大做强的竞争意识。三是信息不畅,大多数个体经营都不善于捕捉信息,4 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生产经营面窄、产品档次低,品种单调,缺乏品牌意识,部分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有的还停留在小作坊的手工操作上,产品在市场缺乏竞争能力。

3.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的个体私营企业主明知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不讲诚信,偷税、漏税,变相逃税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只要求政府服务,出台优惠政策,不依法纳税,不讲回报社会;有的企业主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不买保险,“两低一高”现象在个体工商户中普遍存在。经走访座谈,大多数业主都未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更谈不上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即使少数业主已购买“两保”,但拖欠保费相当严重。

4.行业发展不平衡。全县个体私营企业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日用消费类、家居生活类、餐饮住宿类、休闲娱乐类等基本无技术含量的行业,经营领域不宽,经营形式较为传统,基本上没有形成大的专业市场,诸如药业一条街、农资农机一条街、特色农产品一条街、批发一条街、建筑建材一条街等。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加工旅游业等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

5.非公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造成本县部分质好品优的产品,在市场上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产品销路不畅,尤其是在农产品创品牌占市场上与其他县区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营造宽松优良的发展环境。一是拓宽发展领域。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和参与电力、石油、通信、铁路、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多种领域。二是进一步优化舆论环境。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和形式,广泛宣传中小企业对富民强县的重要作用,宣传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形成谁发展谁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把是否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尺度,要多服务、多帮忙、多设路标,简化办事程序。突破全县非公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外贸、技术、金融、法律、信息、能源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四是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给予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平等的法律地位,对侵犯非公有制经济合法财产的案件,依法及时查处。五是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保障绝大多数守法、规范经营的企业健康发展。

(二)统一准入标准,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对全县各类市场主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要求以及城市规划要求,设立统一的规模经济标准、质量技术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重点参与供水、供气、供热、绿化、环保、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推进民营资本投资全县农村文化、卫生、医疗、旅游和非义务教育等。

(三)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实行公平的信贷政策。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积极支持,政府部门和金 6 融部门要加大对非公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抗风险能力。积极发展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对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变现在单纯依靠政府出资设立担保机构的做法,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个层次的担保体系,以解决现行金融体制改革框架下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的瓶颈性制约。

(四)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市场服务环境。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帮助个私企业进行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大力支持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中介服务的工作,采取民办“官”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协会、个私协会等机构,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建立向非公有制经济发布政策和经济信息的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五)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引导和加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道德建设和信用建设,教育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决依法经营,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防范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对诚信纳税的企业给于鼓励和表彰,努力推动建立诚信经营的良性循环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社会氛围。

(六)改善个体私营经济生产经营条件。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发展的场地问题。一是将闲置的场地租赁或者转让给私营企业,使其规模扩大,实现低成本扩张。二是加强对市场建设的管理力度。鼓励个体私营业主集资建立街道市场、专业市场。8

第五篇:家乡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

501班丁蕤杰

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黄岛,那就是我的家乡。

听爸爸和爷爷说,以前,家乡的路边都是一排排简陋又矮小的土质的平方,不仅卫生差,而且下雨时,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交通也不发达,如果想出趟远门,得步行十几里路,在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上挨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坐车的地点。下雨天,小路泥泞不堪,几乎隔绝了村子和外界的一切联系。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现在再来我们村的话,你会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小房子变成了大高楼,石头路也变成水泥路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电话、手机等家用电器。人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跑来跑去传递信息,联系沟通,既节省了时间,有大大的提高了生活质量。原来荒芜的田地上长满了庄家,绿油油的玉米苗,引来了一阵阵美妙的歌声,一片片欢乐的笑声,一张张绽开的笑容,小天百花争艳,朵朵花儿面带笑容迎接四面八方来的游客。秋天果实累累,各种各样的果实从树叶中探出头来,等待着农民伯伯的盛装光临。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来到村子的一片广场上,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人们悠闲自得的打起了太极拳,跳起了广场舞,孩子们快乐的骑着单车,滑着旱冰,幸福的笑容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我祝愿,这美好的日子,会更长久,人们的笑容更灿烂。

下载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我认为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做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

    威海市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威海市经济发展状况局部概况受访对象:威海市神龟馅饼(古寨店)经理调查日期:2013.2.18——2013.2.21前言:选题初衷据笔者所知,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立体概念,大致包含三个层......

    关于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最新)

    关于加快大荔县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的调研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快大荔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安排,我先后深入我县非公企业、个体户以及有关单位对全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

    紫阳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非公有制经济助推紫阳经济跨越发展——紫阳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刘杰一、紫阳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紫阳县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

    关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湛江 关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市政协根据常委会的工作安排组织视察调查团,在主席黄国威,副主席王克明、陈杏明、林冠......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余心声:论环境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一 前不久,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了大力推进我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强调环境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一、基本情况 1、截至2012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4549户和350户,注册资金分别达到3.7亿元和12.5亿元,从业人员分别达到6877人和1342人......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一)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二)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三)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四)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