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调研报告
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调研报告
2009年11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以人为本”。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实际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关系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
新桥镇关爱老小服务站成立后得到了诸多社会机构、企业单位的支持,并在上一级的领导下成立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所,对新桥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进行调研,并寻求积极的方式途径以改善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思想。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是9—14岁的少年儿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新桥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总体上是积极进步的。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对策进行报告和分析,以期促进对我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关注和解决。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智育的力度是社会有目共睹的。但往往有时候是以德育的削弱为代价。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镇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其现状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爱国意识强。在问卷调查中发现:100%的青少年都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这说明青少年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而且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中,他们总是激动地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热情地唱着国歌。
2、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被突
1出和强化,但在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时,多数调研对象仍肯定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突出个人利益应不损害集体利益为前提。在学校和集体的活动中,都愿意为所在集体的荣誉付出自己的辛勤和汗水。
3、自信心充足。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对自身家庭情况和前途发展都充满了信心。积极乐观的心态,使他们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表现得更加勇敢、成熟。这与青少年生活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一般都属于农村的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强,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二、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现存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镇青少年思想道德主流的同时,也要正视在消极因素影响下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我中心的意识太强。一些青少年缺乏关爱意识、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对学校班级、少先队组织、各种关爱集体、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各种活动,采取无所谓、默不关心的态度。别人认为无所谓,别人不去做,我也没有必要去做。常常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交往中强调个人的得失,过多地关心个人的价值实现。
2、民族意识薄弱,对民族英雄缺少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新闻的狂热,现在的一些青少年掀起“追星”热潮,偶像明星是他们的精神食粮,网络是他们的业余爱好。这些消磨意志、不求上进的活动,逐渐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历史,对民族英雄知之甚少,民族意识淡薄。据调查,72%的青少年认为网络、报纸、影视等大众媒体对他们的道德发展有积极影响。
3、心理承受能力差。经问卷调查得出,20%的青少年认为“面对失败,我不能保持冷静不气馁”。这些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住生活的磨练和考验。遇到小挫折就心灰意懒、感觉生活没意义,前途渺茫。从而,出现不愿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严重偏差行为,有的甚至采取自杀和伤害他人的身体及财产的行为。近几年在这方面的青少年犯罪率在全国都处于上升趋势。
(二)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从家庭、学校、社会及网络等四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有:
1、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绝大多数家长的期盼。而农村的家长大多缺乏健康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犯了错误,通常会遭到一声痛骂,甚至是打骂。这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有不少家长,自己没什么文化,只能顾好自己的工作,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以至于很少监督子女的学习。13.4%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时间管我”。还有一部分这样的家长:好赌,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用钱解决问题。这类家长无法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给学校教育也带来了阻碍。每当教师找这类学生谈话时,学生回答的是:我父母都不管我,你们老师管什么?同时,社会的飞速变化给家庭带来了巨变:使单亲家庭的数量呈递增趋势,孩子成为不完整家庭的受害者。接受问卷调查的82位学生中,一共有14位单亲学生。家庭的不完整,使他们心理更加脆弱,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缺乏自信心,人际关系差,学习成绩下降,又缺乏家长的管教,于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发生改变,易步入歧途。
2、学校教育方式的陈旧落后。学校的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大多停留在说教和身教上,而今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越来越多,他们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中获取的知识量更大,更新,更快。这也使得不少学校教育面临着5+2=0(五天学校教育加上两天周末的社会教育,结果使得学校教育成为乌有的尴尬境地)。
3、社会的不良影响。社会环境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证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都可以鼓舞学生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而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学生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是非混淆的陷阱。但现在的社会环境存在一些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的因素。譬如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为了谋取其高额市场利润,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提供给未成年人的各类书刊杂志等读物中掺入了很多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低俗腐蚀品,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4、网络的错误引导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国自1995年开通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到2003年底,上网计算机达2083万台,上网人数达8000万,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上网人数的17.6%,达1400万。网上冲浪,已成为青少年追逐的热潮。网络是一个“天使与恶魔同在,鲜花和陷阱并存”的世界。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是为了让他们掌握现代技术,为学习而用。但是,网上的暴力信息逐渐侵蚀青少年的道德准则,影响其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网上的色情信息严重危害着正处于青春萌动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网上泛滥的网络游戏使自控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沉溺其中,带来学习成绩下降、旷课、逃学等危害,严重者甚至走向违法犯罪。在与青少年的接触中,发现很多学生是以当“网虫”为荣。他们的网名充满了非主流感,他们的空间记载了与他们年龄不符合的爱情预言和心灵感悟。
三、对策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为之努力,才能真正担当起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而现实中却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相脱节,有时甚至是学
校讲一套,家长说一套,在社会上看到的是又一套;教育口径相矛盾、不统一,让未成年人无所适从;教育责任不清,工作机制不完善,价值导向扭曲,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体系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庭中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为人处世的方法,对未成年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教育最直接、最形象、最具说服力,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家必须重视子女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家长应该多向孩子了解学校生活,多向教师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与教师共同探讨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到思想道德建设中来。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加强教师的以身作则和引导教育工作。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改进教育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从根本上扭转学校教育“重智轻德”的做法。同时,学校也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家长的学习园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以提高家长的知识水平。
实践证明:社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新桥镇关爱老小服务站对我镇青少年倾注了无限的爱心,慰问单亲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讲文明 创双优”评选活动,法制教育等各种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
因此,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协助、相互补充,共同承担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
四、结语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现在做的调研还处在初级阶段,要真正抓好抓实这项工作,我们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建设立体网络模式,力求取得综合整体效应。家庭教育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家庭教育并不能孤立于学校和社会,它必须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教育体系。学校承担着教育、培养、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使命,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处于关键地位。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努力探索适合学生成长、适应学校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模式,积极与家庭和社会联动配合,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要发挥社区和团体的辅助支持作用,协调各方面关系,充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资金支持和智力辅助,引导青少年树立优良的道德意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遵守规范的行为准则。总之,良好的青少年成长氛围的形成,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形成青少年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有利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篇: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浅析
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浅析
共青团茄子河区委员会巩固
2010年12月10日
努力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要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时代性、凸显时效性。
据相关资料和笔者的调研,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很多积极因素:一是扩大对外开放、成功申奥、举办世博会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等因素,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青少年的荣誉感和爱国情操,同时也为青少年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条件;二是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与社会相适应的的新思想、新观点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三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创建了良好环境,支持了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为农村青年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丰富了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五是互联网、手-1-
机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青少年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六是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把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落到了实处。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少年普遍有着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团结意识。比如512汶川地震我市青少年踊跃捐款等;二是非常关注社会。青少年对自己和家庭密切相关的大事非常关注,并且对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也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比如对家庭收入、高校招生、社会治安、就业等问题十分关注;三是大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很多青少年重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认为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家做贡献和使自己有所作为;四是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对新知识的渴望十分强烈。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积极因素就有消极影响。在健康的主体背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扩大开放在引进先进事物的同时,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必然渗透并侵蚀青少年的头脑;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譬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以权谋私等容易滋长;三是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产业化加快,出现了大量不好管理教育的流动生、流失生和留守生;四是农业现代化和土地集约化,增加了闲散劳动力,一些无一技之长的青年农民变相失业,成为不安定因素;五是新兴媒体也不可避免会
传播腐朽落后文化、“灰色文化”和有害信息,严重腐蚀青少年的心灵;六是党和国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系列重大举措的落实还有薄弱环节,甚至是死角,比如:有的学校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排斥和厌恶学习差、有欠缺的学生,致使学生破罐子破摔;有的家长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忽略教育子女如何做人,教育孩子非打即骂、简单粗暴,逼迫孩子离家出走;特别是不健全家庭的明显增多,导致孩子辍学失学,四处流浪,有的走上歧途;学校、家庭、社区(村屯)教育脱节,不能占领课外思想文化阵地;一些特殊群体、弱势群体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就业和生产中的困难没有及时得到救助,甚至无人问津,等等。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社会、家庭、学校忽视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放松了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高尚的人格品格、顽强的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也是主要原因。因此,笔者建议:
一、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教育部门要把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中之重。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应清楚,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以加强和改进
青少年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要把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灵魂”。实践也证实:假如真正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就会把思想教育中形成的理想和信念,转化为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的动力,对学生识别真善美假恶丑都具有极大影响。要把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作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要害在教师”。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去带动、引导、激励和感召广大青少年,使自己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确保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富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面对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的青少年,共青团组织只有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不断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方法,才能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青少年的不同需求,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施教。在思想教育方法上,要潜下心去真正了解青少年,贴近青少年,努力做青少年的良师益友;在思想教育的形式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争取正面灌输与经常性渗透相结合;在思想教育的手段
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教育手段,加快信息传递,拓宽思想教育的渠道。当前,要着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要通过价值观教育、主体意识教育、生活态度教育、群体观念教育,帮助学生熟悉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要结合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典型事例,深入普法教育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严格校纪校规,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努力引导他们成为“四有”新人。要积极组织青少年踊跃参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建设。一是通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来吸引青少年,使他们从小受到健康思想的熏陶;二是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形成读书热点;三是积极开展和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潜移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同时,要大力加强和规范各级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充分发挥青少年宫、青少年科技书屋等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阵地的基础作用,同时,要积极创办“青少年健康网站”、“青少年热线”、“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新型工作阵地,为青少年思想教育提供坚实依托。
三、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全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是要害,社会教育是根本保证,三者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时,要将学校、家庭的德育教育纳
入到社会的“大德育”治理当中。宣传文化部门要多生产一些优秀的文化产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工商、文化部门要加大对文化市场和网吧的监管,尽快扫除一切假恶丑以及腐败等现象;公安、司法机关要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以法打击危害青少年的违法范罪,以法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都来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大环境,保障年轻一代健康、茁壮成长。
第三篇: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为了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和规律,近期,各学校开展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问卷调查”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5766份,收回有效答卷5578份,回收率达到95%,为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提供了基础性的依据。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
(一)积极的思想道德品质
1、思想道德健康,价值取向积极。我盟青少年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学生正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调查中,有69%的学生认为人活着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76%的学生对于“人生中最重要的是„„”选择了诚实守信、正直善良。这既是教育所期望的效果,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2、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在调查中,对于“面对挫折和失败”,42%的学生表现出是暂时沮丧,逐渐消退,52%的学生是正视现实,奋发努力,只有5.2%的学生表示会留下阴影,挥之不去。这反映出青少年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意志力日益增强,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
3、青少年的文明素养在提高。当同学遇到困难时,表现出热心帮助的占67%;面对爱心捐款活动,89%的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对于同学中的不文明言行,有74%的学生表示出极为反感。这说明了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乐于助人,能抵制不良习气。
(二)消极的思想道德品质
1、精神偶像变迁,英雄形象淡薄。对于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在调查中发现,85%的学生良莠不分,只是简单地把“新潮”的歌星、影视明星和球星们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极力模仿他们的衣着、言行和举止,而对历史伟人、民族英雄、时代楷模却知之甚少。
2、传统道德观念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逐渐弱化。中小学生中追求享乐,相互攀比,挥霍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如尊老、谦让、勤劳、吃苦、节俭等却在淡化。在调查中,69%的学生认为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在当今已过时,62%的学生参加过各种消费形式的聚会活动。
3、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由于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有限,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不强,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无法正确判断。在回答“对
社会道德状况评价”时,42%的学生说不清好坏,22%的学生认为社会中假恶丑多于真善美,24%的学生认为社会中真善美多于假恶丑。
4、部分学生中存在着不良的道德思想和行为。在调查中发现,“对于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不良行为”,21%的学生表示能够接受;对“中学生谈恋爱现象”,42%的学生认为是正常现象;45%的学生都表示曾在校外的网吧上过网。还有一些同学把“为朋友两肋插刀”看成是讲义气,把“保守朋友的不良行为秘密”当作是信守诺言等等。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的启示
1、多元化道德意识冲击着当代青少年。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的传播性、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在不断地影响着青少年。学校主导性教育和社会的非主导性教育的并存、德育评价的高要求和道德行为的低标准的矛盾、社会道德的理想性和个人品德的现实性的差距,对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常常处于激烈地交锋中,这种激烈交锋的状态其实就是青少年生理上接近成熟,而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相对滞后从而陷入道德迷惘深谷的一种反映,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好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构建和谐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如何让青少年“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然而,有的学校德育工作只满足于活动搞过了,讲座开过了,法律常识学过了,缺乏对学生个别指导和细致入微地教育;有的学校德育工作偏重于所发生的“事”,而忽视德育工作的主体——人,脱离学生实际,这些现象的存在给我们以反思,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必须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3、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影响消解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道德修养。调查表明,当前一些家庭教育中融进了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思想,大多数家长只看中子女的学业成绩,例如:当学校活动与学生作业发生矛盾时,有83%的家长要求孩子首先完成作业;当孩子在外与他人发生冲突时,71%的家长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吃了亏。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有的家长经常喝酒、打麻将,有的家长行为粗鲁、语言粗俗,还有一些单亲家庭将成人的矛盾转移到孩子身上,这些都给青少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4、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目前中小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中学生表现更为突出。如48%的中学生表示每天的心情很压抑,46%的学生表示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10.3%的中学生有“考不上大学,活着没有意义”等极端的选择。近年来,离异家庭、特困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表现出孤独、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很多学生还存在人际关系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思考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长期以来政治色彩浓厚的德育主旋律掩盖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德育工作停留在重讲授轻体验,重灌输轻实践上,直接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德育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更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这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是坚持“实践体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德育的开放性已成为时代潮流。只有将理论教育结合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阔眼界,提高学生正确的判断、分析能力。我盟在德育工作中,可发挥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外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教育阵地及农牧区、种植园区等劳动锻炼基地的作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参与中得到提高,在感知中得以内化。
三是坚持“潜移默化”。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住教育的时机,寓德育于各科教育教学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让每一个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体验;通过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四是坚持“全员育人”。德育工作已不仅仅只是学校中的“小德育”,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中,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有效整合德育资源,营造全社会合力育人的“大德育”。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沟通,继续持之以恒地开展好“百名校长、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全面开展现代家庭教育指导行动,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建立学校与社会各界力量的沟通和联系,充分挖掘社会德育资源,统筹兼顾、形成合力,营造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问卷:
您的性别: 男 女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1、当祖国受到外敌进侵时,那时您又达到服兵役年龄,对报名参军,您的态度是: A、在万不得已被征召情况下才会往报名参军 B、全国那么多人,不一定都要往报名参军 C、主动报名参军
2、升国旗、唱国歌时,你的感觉如何?
A、无比自豪、有责任感 B、这是形式主义 C、没什么感觉
3、学校发动同学自愿捐款灾区,您觉得
A、别人捐了我不捐面子过不往 B、与我不相关,不关他 C、尽自己的能力献爱心
4、在街上碰到以往教过自己的老师,你会怎么办? A、主动问候 B、他叫我,我才理他 C、想法回避
5、当您左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人,小孩,孕妇或残疾人上车后您是;
A、装没看见或眼睛朝窗外 B、别人不让座何必我要让 C、主动让座跟父母沟通的情况是
6、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您以为
A、各人习惯无可厚非 B、这是不文明行 C、能改就改,不改也无所谓,不必强求
7、你以为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这类现象是
A、不良行为,应受到谴责 B、只是个人修养欠佳,不一定要惩罚
C、只要不太过分,不必太认真
8、在十字路口碰上红灯,而此时并没有车辆通过,你你会怎么办? A、遵守交通,等待绿灯再过 B、若有急事,就过;若无急事,等会儿过
C、管它三七二十一(本文来自 免费论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闯过往
9、当你轮到天天的清洁卫生等劳动时,你会怎么样? A、积极往做 B、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 C、不想干
10、在运动会上,某班出现冒名顶替的现象,有个同学向学校如实做了反映,你以为这个同学
A、应该表扬 B、还过的往 C、错误
11、你对考试作弊的态度是:
A、别人作弊,我不作弊就吃亏 B、只要不被发现,作弊有好处 C、作弊是不老实的行为,我不作弊
12、某同学打破班上窗户,您和其他同学是知道的,当老师询问时,你觉得:
A、说出***是出卖同学,我不能说 B、不只是我知道,别人不说,我何必说 C、应如实说出***
13、当你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你会采取:
A、坚持不让步,不主动找对方和解 B、视对方的态度再作考虑
C、主动和解,搞好关系
14、当看到自己要好的同学与别人打架时,你是:
A、上前劝阻 B、帮要好的同学出手往打 C、向老师反映(或就近报告***)
15、你的学习目的是:
A、将来有个好职业.高收进,过舒适生活 B、为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困难处境
C、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说不清楚
6、你听课时的情况是
A、喜欢听的才专心听 B、偶然说话,做小动作 C、总是认真听
18、“现在读书人待遇低,不学习照样挣大钱”这种观点你以为怎么样?
A、完全赞同 B、似乎赞同 C、不赞同
19、假如碰到不顺心的事,你能主动告诉家长吗?
A、能 B、有时能 有时不能 C、不能
20、在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你以为:
A、应服从父母的意见 B、应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往做
C、父母意见正确就按父母意见往做;自己正确就向父母解释,取得父母理解
21、您跟父母的沟通情况是:
A、跟父母能沟通,能讲心里话 B、与父母基本能沟通,但有些心里话不能讲
C、与父母谈不来,难沟通,更难说心里话
22、您在家里做家务劳动是
A、经常 B、偶然 C、没有做
23、在你看来提倡“勤俭节约”:
A、是一种美德,完全不会过期 B、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提倡
C、以前曾经有用,现在时代不同了,不必再提倡
24、在一般情况下您零化钱主要用在:
A、购买课外书籍 B、零食、饮料 C、音乐磁带、看电影、逛公园
D、同学聚餐 E、上网吧 F、帮助贫困地区小伙伴或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25、看到有的同学吸烟饮酒,用高档化妆品,戴金银手饰,你觉得美不美?
A、很美 B、无所谓 C、不美
27、你会遵循“未成年人禁进营业性网吧”的决定吗?
A、会的 B、经不起诱惑,C不会 D、很难说 署 期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姓名:杨钦方班级:日期:
09园林汉一2011-8-24
第四篇: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研报告
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报告
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在想些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即便是与孩子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家长也未必能回答得出。在社会发生巨变的今天,这些“花朵”在生活、学习、交际、心理方面是否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2005年4月15日至4月28日,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调查内容: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调研员罗兆夫说,这次调查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全省上网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达到66310人次,共获得346.84万条信息。其中小学生26328人次,占39.7%,中学生39982人次,占60.3%。问卷内容与中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分为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学业、娱乐、家庭、德育几大类,中小学生分别制卷。其调查组织的严密性、数据的权威性,决定了调查结果对当今家长、学校、社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
★崇拜偶像:平凡、伟大人物胜过影星歌星调查共列了7种人,小学生最崇拜的人依次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39.31%)、科学家(20.51%)、父母(14.45%)、影星歌星(9.22%)、老师(8.90%)、体育明星(5.42%)、有权的人(2.19%)。
首选平凡、伟大,说明大多数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父母位居第3说明家长对小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至于老师的影响力不及明星,个别选择权势,这是值得注意的。
★八成小学生公交车上会主动让座,对待考试作弊,坚决反对的,小学生占85.45%,对此抱着事不关己、听之任之态度的,小学生占11.55%,认为诚实者吃亏,只要不被发现,也想作弊的,小学生占3%。
说谎话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小学生选择从不说的占28.11%,偶尔说过的占69.39%,经常说的占2.50%。对说谎现象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面引导。对经常说谎的学生要引起注意,可做一下心理咨询。
社会公德方面,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残、孕乘客,89.95%的小学生选择主动让座。对随意拨打110、120、119之类公共紧急电话的现象,小学生中有3.06%和2.35%觉得好玩或没什么大不了的。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不仅违法,也违反社会公德。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是遵守社会公德的,个别同学的不良行为需要引导。
★在“公共场所看到打架斗殴或其他违法行为,你会怎么办”选项中,选择“报警”的占62.30%,选择“挺身而出”的占18.31%,选择“走远点”的占12.88%,选择“看热闹”的占6.51%。大多数学生选择“报警”无疑是正确的,“挺身而出”值得称赞,但一般情况下,首先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见义勇为、敢于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积极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这是学生行为规范的要义。
★近八成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关注调查表明,78.92%的小学生希望老师关注自己,78.33%的小学生愿意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值得注意的是,还有5%左右的小学生希望逃离老师的视线,不愿主动与老师交流,有15%左右的学生对老师关注与否、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示“无所谓”或“随便”,处于一种比较消极的心理状态。
★九成对于公布同学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小学生同意公布的占63.77%,认为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不同意的占23.92%,说不清的占12.31%。
“当发现大人偷看了自己的日记或信件时”,表示要告诉大人要尊重别人隐私的小学生占71.21%,感到特别生气、会把日记或信件撕掉的占8.56%。
由此看来,小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认为学生有“隐私”,因此,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尊重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人格刻不容缓。
★人际交往:小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在一起心里感觉快乐的占91.31%,对家里来的陌生客
人尽量回避的占24.04%,主动搭话的40.69%,看客人的态度再说的35.27%。
★小学生喜欢参加课外辅导班。小学生喜欢的作业形式依次是:书面作业、读书、手工制作、社区实践、收集资料。大多数同学在一个小时以内可以完成书面作业,两小时以上的不足10%,说明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了有效控制。
辅导班选择居前四位的依次是英语班、奥数班、作文班、艺术班。
★小学生喜欢上学的占88.75%,学习感到不困难的占46.60%,感到困难的占8.93%,感到一般的占44.47%。
上网兴趣和目的,小学生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查资料、学习知识、听音乐。进一步分析,小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学习或获取信息的43%,用于娱乐或聊天的小学生占57%。由此可见,网络的娱乐、交流功能逐渐在小学生中加强,学习功能在逐渐减弱。
★父母因素决定小学生成长小学生认为对其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依次是:父母、社会、老师、同学、媒体、学校。把父母放在第一位,说明小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是非常大的,符合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也说明家庭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选学校的累计列末位,不及家庭和社会,值得反思。
调查结论: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调研员罗兆夫说,结果出炉后,参与此项调查组织工作的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了很好的总结。调查显示,我省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体来说是健康向上的,但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我省中小学生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大多数明礼诚信,遵守社会公德、环境道德。比较起来,小学生更单纯、更规范些。中学阶段,升学压力加大,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考试诚信缺失日益突出,道德敏感性下降。中学生对目前社会道德水准评价不高。
在心理状况和品质方面,我省中小学生基本健康、良好。有10%左右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或师生、同学关系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反映在个性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诸如嫉妒、胸襟狭窄、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异性普遍产生好奇和爱慕心理,有与异性交往的愿望,部分中学生出现早恋现象,多数学生希望对“早恋”持宽容态度。
调查表明,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获取信息、辅助学习、游戏娱乐、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随着年龄增长,上网地点有从家中转向网吧的趋势,同时网络的娱乐功能更加受学生的欢迎。虽经整治,社会上还有不少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多数中小学生注重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普遍喜欢网上音乐和网络游戏。有一小部分中学生有意无意浏览过黄色网站。不少中学生对虚拟的人际交往充满好奇,但缺乏警惕。
动画片、科幻片、武打片是中小学生喜爱的影视娱乐题材。小学生最喜欢动画片,中学生最喜欢科幻片。随着年龄增长,喜欢偶像片和言情片的逐渐增多。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但多数中小学生不感兴趣。
这份调查报告还表明,当代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自我意识萌发较早,多数尊敬长辈、关心父母,但也有小部分比较任性,不爱劳动,关心他人不够,极个别比较自私。中学生主体意识进一步成长,关心家庭建设,希望成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对家庭不关心,劳动观念进一步弱化,不爱劳动的比例增加。有一小部分家庭关系紧张。一些家庭教育失当,对孩子过于溺爱。
在学校人与人的关系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大。建立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学风,加强团组织、学生会作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非常重要。班主任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教育岗位,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科任老师应该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在所教课程中自觉渗透德育内容,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力。学生对教师爱岗敬业的评价还是好的。中学的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加强和改进。平伟图
第五篇: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摘要:21世纪是个网络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人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网络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等各方面正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充分认识网络给我们的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影响,从而对症下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通过调查研究,能基本了解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体及其趋向,并能在调研过程当中找到提高青少年在网络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好对策。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生活已成为我们青少年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如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
由于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它可以成为我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也会对我们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例如:网络色情信息泛滥、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网上交易的欺诈与失信现象不断升级;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泛滥等。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该如何对待、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一、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接触网络的基本情况,掌握网络对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影响,更好地推进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展开了“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调查问卷
1.你经常上网吗?
a.经常(23.3%)b.偶尔(63.3%)c.很少(13.3%)
2.每次上网的时间,一般是多少?
a.1小时以内(6.7%)b.1~3小时(82.2%)c.3小时以上(11.1%)
3.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聊天(25.2%)b.浏览资讯(44.7%)c.玩游戏(18.4%)d.学习(10.7%)
4.对于网络上一些言行过激的帖子,如何看待?
a.留言支持(3.4%)b.留言反驳(3.4%)c.不加理会(18.4%)d.进行讨论(11.2%)
5.当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你会怎样处理?
a.点击察看(12.2% b.不予理睬(61.1%)c.删除(25.6%)d.举报(11.2%)
6.在网上聊天时,用假的个人资料是很平常的,是自我保护的方法,你的观点是?
a.非常同意(7.9%)b.基本同意(44.9%)c.说不清(41.6%)d.反对(5.6%)
7.如果网上有人需要帮忙,你怎么办?
a.帮助(3.3%)b.出一份力(14.3%)c.拒绝(11%)d.看情况而定(71.4%)
8.在网络中可以不经允许,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你的观点是?
a.同意(7.8%)b.不清楚(4.4%)c.有点反对(20%)d.非常反对(67.2%)
9.在网上,使用者可以不考虑法律后果,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你的观点?
a.同意(4.7%)b.说不清(4.7%)c.有点反对(22.4%)d.完全反对(68.2%)
10.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你有什么好的看法?从学校、教育和社会的角度来考虑。
阅读了《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本站编辑还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调研报告栏目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发展。青少年正不知不觉得将网络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经常上网占23.3%,偶尔上网的占63.3%,只有13.3%的青少年很少上网。每次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占6.7%,1~3小时之内在青少年中占82.2%,说明青少年在上网时间控制有比较强的自制离,还有11.1%的青少年每次上网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25.2%的人上网主要是聊天,44.7%的人是浏览资讯,18.4%的人是玩游戏,也有10.7%的人是上网学习。可见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青少年的上网行为,面对网络文化的种种反应以及网络道德却呈现多元化。
从问卷调查分析可知,82%的青少年不理会网络上一些言行过激的帖子,只有少部分的人留言支持、留言反驳或参加讨论。当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时,61.1%的青少年表示不予理睬,12.1%的青少年会因为好奇电击察看,也有25.6%的青少年立即删除,只有1.1%的青少年会主动举报,这说明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在网上聊天时,用假的个人资料是很平常的,是自我保护的方法,对此7.9%的青少年非常同意,44.9%的青少年基本同意,还有41.65的青少年认为说不清。因此,如果网上有人需要帮忙,71.4%的青少年要看情况而定,只有少部分的青少年表示帮助、出一点力或拒绝。在分析可以看出,67.8%的青少年反对“在网络中可以不经允许,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更有68.2%的青少年完全反对“在网上,使用者可以不考虑法律后果,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说法。这反映出,作为社会文明使者,践行社会道德、社会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青少年,在网络还是具有相当高的思想道德。但部分沉溺网络的青少年,也折射出网络道德的失衡。
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力度,寻求多种途径解决大中小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盲目上网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成长的问题。现在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已被社会各界提上了日程。网络文化的纷繁复杂,考验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即不是虚拟的伊甸园,也不是潘多拉的盒子,点击网络,文明与污染随着鼠标的移动,也有黑暗的角落。作为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的分辨力,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在学习网络提供的知识的同时,掌握其实际运用意义,将网络作为自身腾飞的翅膀。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挑战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抢占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对策有如下几点:
1、正本清源,净化信息环境。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为学校开创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予以打击。对“黑网吧”、“黄网吧”、“地下网吧”要坚决取缔,特别是重点清理学校周边地区。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等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各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侵蚀青少年思想。
2、大力建设校园网,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努力拓展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大力建设校园网,使之成为网络上的“学生之家”,通过网络虚拟社区满足学生的学习、休闲、游戏、交友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这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必须紧紧把握的新方向。近年来,学校的校园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建设网上校园,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网站可以开辟学习生活、就业技巧、考研须知、心理咨询、实践指导、信息发布、就业辅导等栏目,开设校园网“思想论坛”,给青少年们一个既可评论时事又可评论校事、畅谈人生、理想、价值的天地,了解青少年道德动态,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要开发网络道德建设课件,把深奥的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开发思想政治电子教材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达到吸引学生,寓教于乐的目的。要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两促进。如,目前学校学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宣传教育媒体,可以通过网络整合起来,丰富校园网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增强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避免虚假信息的发布,净化网络环境。如在青少年广为喜爱的校园bbs里,挑选有责任心又有网络技术特长的同学担任版主,对校园bbs进行管理,删除有不良思想的言论和文章。在校园网上安装有关过滤软件,过滤网上的有害信息,净化校园网络。
3、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改变以往信息道德教育只在信息技术课中介绍,而内容倾向于信息安全的尴尬局面。
网络道德建设课程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进行无缝整合,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贴近青少年的实际,网络道德的内容的讲授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4、建立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也使得一部分青少年热衷于“昏天黑地”的“网络生存”,较少与社会(他人)联系,疏于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各大学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青少年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青少年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青少年们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5、培养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成为当务之急。
新形式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者观念陈旧,对网络的发展和潜在的能量缺乏认识,就将错失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的最好途径,从而使工作无法很好地进行。培养复合型人才担当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迫在眉睫,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新动向,自觉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
总而言之,网络的发展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网络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且这块阵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及时转换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当代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成就更多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