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教育作业
单选题
第1题(8.0)分 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其基本特征之一是 A、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B、音乐是视觉的艺术 C、音乐是语言的艺术 D、音乐是空间的艺术
第2题(8.0)分 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 A、选择教育目标 B、确定教学方法 C、制定教育目标 D、创设教育环境
第3题(8.0)分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是教育的媒介,审美感动是教育的A、内容 B、目标 C、技能 D、手段
第4题(8.0)分 集体舞蹈的教育重点在于适应空间变化和 A、人际交流合作 B、掌握基本舞步 C、感受音乐节奏 D、体验舞蹈风格
第5题(8.0)分 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让幼儿较好地理解歌曲 B、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歌曲 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
第6题(8.0)分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是
A、角色的进入 B、角色的退出 C、角色的保持 D、角色的示范
第7题(8.0)分 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和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是
A、乐器操作能力 B、随乐能力 C、合作协调能力 D、创造性表现能力
第8题(8.0)分 幼儿园音乐角的活动目的主要是 A、进行系统音乐学习B、进行自发音乐实践活动 C、进行音乐共享交流活动 D、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第9题(8.0)分 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 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 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 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 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第10题(8.0)分 1900年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依 C、铃木 D、奥尔夫
判断题
第11题(1.0)分
常规音乐课设计一般采取三段式的结构形式,而研究课和交流课则常常采用整体式的设计结构。正确
错误
第12题(1.0)分 撰写音乐活动目标的能力目标的系列化是指,侧重强调不同活动中同一种能力在要求上的循序渐进。正确 错误
第13题(1.0)分 幼儿园的集体音乐活动各年龄班的活动时间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教师要严格遵守,不得提前或延后。正确 错误
第14题(1.0)分 一般常用的截选改变音乐作品的方法有截选片段和压缩结构两种。
正确 错误
第15题(1.0)分 以教育的主要目标或侧重点为分类标准,可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分为专门性的音乐活动、渗透性的音乐活动。正确 错误
第16题(1.0)分 歌表演是指一边歌唱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这些身体动作表演都必须是有明确节奏的。正确 错误
第17题(1.0)分 一般来说,5岁前的儿童就能够自发地注意倾听音乐。正确 错误
第18题(1.0)分 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自信、自尊的积极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教育技术是督导。正确 错误
第19题(1.0)分
为幼儿选择的韵律活动的音乐应具有节奏清晰,结构工整,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等特点。正确 错误
第20题(1.0)分
若按活动组织形式的结构功能划分,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的活动程序可分为唤醒、维持、恢复。正确 错误
第21题(1.0)分
一般说来,交替步、秧歌十字步较适合的年龄班是小班。正确 错误
第22题(1.0)分
学前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容易掌握的技能是呼吸。正确 错误
第23题(1.0)分
歌表演是指一边歌唱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这些身体动作表演都必须是有明确节奏的。正确 错误
第24题(1.0)分
幼儿园的集体音乐活动各年龄班的活动时间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教师要严格遵守,不得提前或延后。正确 错误
第25题(1.0)分 3岁幼儿的语言发展已有了许多进步,他们已经能够完整地再现一些短小和较长歌曲中比较完整的片段,在理解歌词含义方面也没有困难。
正确 错误
第26题(1.0)分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一般可分为: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正确 错误
第27题(1.0)分
3岁幼儿已经能够完整地再现一些短小和较长歌曲中比较完整的片段,在理解歌词含义方面也没有困难。正确 错误
第28题(1.0)分
以音乐活动的发起组织者为分类标准,可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分为教师安排的音乐活动、幼儿自发的音乐活动。正确 错误
第29题(1.0)分 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美的教育 正确 错误
第30题(1.0)分 尽管各种变通总谱在打击乐教学中经常混合使用,但在过渡到实际的乐器演奏之前一般都必须经过徒手练习阶段 正确 错误
第1题(8.0)分 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让幼儿较好地理解歌曲 B、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歌曲 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
第2题(8.0)分 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其基本特征之一是 A、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B、音乐是视觉的艺术 C、音乐是语言的艺术 D、音乐是空间的艺术
第3题(8.0)分 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 A、选择教育目标 B、确定教学方法 C、制定教育目标 D、创设教育环境
第4题(8.0)分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是教育的媒介,审美感动是教育的A、内容 B、目标 C、技能 D、手段
第5题(8.0)分 集体舞蹈的教育重点在于适应空间变化和 A、人际交流合作 B、掌握基本舞步 C、感受音乐节奏 D、体验舞蹈风格
第6题(8.0)分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是
A、角色的进入 B、角色的退出 C、角色的保持 D、角色的示范
第7题(8.0)分 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和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是
A、乐器操作能力 B、随乐能力 C、合作协调能力 D、创造性表现能力
第8题(8.0)分 幼儿园音乐角的活动目的主要是 A、进行系统音乐学习B、进行自发音乐实践活动 C、进行音乐共享交流活动 D、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第9题(8.0)分 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 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 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 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 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第10题(8.0)分 1900年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依 C、铃木 D、奥尔夫
第11题(1.0)分 以音乐活动的发起组织者为分类标准,可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分为教师安排的音乐活动、幼儿自发的音乐活动。正确 错误
第12题(1.0)分 配器是指教师引导、组织儿童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时的乐器,为儿童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形式。正确 错误
第13题(1.0)分 一般常用的截选改变音乐作品的方法有截选片段和压缩结构两种。正确 错误
第14题(1.0)分 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自信、自尊的积极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教育技术是督导。正确 错误
第15题(1.0)分 若按活动组织形式的结构功能划分,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的活动程序可分为唤醒、维持、恢复。正确 错误
第16题(1.0)分 一般说来,交替步、秧歌十字步较适合的年龄班是小班。正确 错误
第17题(1.0)分教师在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应注意避免目标过于抽象,不便操作和评价。
正确 错误
第18题(1.0)分 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自信、自尊的积极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教育技术是督导 正确 错误
第19题(1.0)分 尽管各种变通总谱在打击乐教学中经常混合使用,但在过渡到实际的乐器演奏之前一般都必须经过徒手练习阶段 正确 错误
第20题(1.0)分 对年龄小,经验少,音乐能力弱或者是刚开始接触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幼儿来说,主要是模仿学习,不应要求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正确
错误
第21题(1.0)分 歌表演是指一边歌唱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这些身体动作表演都必须是有明确节奏的。正确 错误
第22题(1.0)分 从音乐实践类型的角度来看,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属于音乐表现活动,打击乐活动属于音乐体验活动。正确 错误
第23题(1.0)分 一般来说,5岁前的儿童就能够自发地注意倾听音乐。正确 错误
第24题(1.0)分 尽管各种变通总谱在打击乐教学中经常混合使用,但在过渡到实际的乐器演奏之前一般都必须经过徒手练习阶段。正确 错误
第25题(1.0)分 撰写音乐活动目标的能力目标的系列化是指,侧重强调不同活动中同一种能力在要求上的循序渐进。正确 错误
第26题(1.0)分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一般可分为: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正确 错误
第27题(1.0)分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从音乐实践类型的角度可分为:歌唱教学、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和音乐欣赏活动。正确 错误
第28题(1.0)分 对年龄小,经验少,音乐能力弱或者是刚开始接触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幼儿来说,主要是模仿学习,不应要求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正确 错误
第29题(1.0)分 幼儿园的集体音乐活动各年龄班的活动时间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教师要严格遵守,不得提前或延后。正确 错误
第30题(1.0)分 3岁幼儿的语言发展已有了许多进步,他们已经能够完整地再现一些短小和较长歌曲中比较完整的片段,在理解歌词含义方面也没有困难。
正确 错误
第1题(8.0)分 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让幼儿较好地理解歌曲 B、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歌曲 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
第2题(8.0)分 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其基本特征之一是 A、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B、音乐是视觉的艺术 C、音乐是语言的艺术 D、音乐是空间的艺术
第3题(8.0)分 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 A、选择教育目标 B、确定教学方法 C、制定教育目标 D、创设教育环境
第4题(8.0)分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是教育的媒介,审美感动是教育的 A、内容 B、目标 C、技能 D、手段
第5题(8.0)分 集体舞蹈的教育重点在于适应空间变化和 A、人际交流合作 B、掌握基本舞步 C、感受音乐节奏 D、体验舞蹈风格
第6题(8.0)分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是
A、角色的进入 B、角色的退出 C、角色的保持 D、角色的示范
第7题(8.0)分 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和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是
A、乐器操作能力 B、随乐能力 C、合作协调能力 D、创造性表现能力
第8题(8.0)分 幼儿园音乐角的活动目的主要是 A、进行系统音乐学习B、进行自发音乐实践活动 C、进行音乐共享交流活动 D、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第9题(8.0)分 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 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 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 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 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第10题(8.0)分 1900年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依 C、铃木 D、奥尔夫 判断题
第11题(1.0)分 从音乐实践类型的角度来看,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属于音乐表现活动,打击乐活动属于音乐体验活动。正确 错误
第12题(1.0)分
一般来说,5岁前的儿童就能够自发地注意倾听音乐。正确 错误
第13题(1.0)分
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美的教育。正确 错误
第14题(1.0)分 常规音乐课设计一般采取三段式的结构形式,而研究课和交流课则常常采用整体式的设计结构。正确 错误 第15题(1.0)分 若按活动组织形式的结构功能划分,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的活动程序可分为唤醒、维持、恢复。正确 错误
第16题(1.0)分 一般说来,交替步、秧歌十字步较适合的年龄班是小班。正确 错误
第17题(1.0)分 学前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容易掌握的技能是呼吸。正确
错误
第18题(1.0)分 教师在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应注意避免目标过于抽象,不便操作和评价。正确 错误
第19题(1.0)分 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美的教育 正确 错误
第20题(1.0)分 对年龄小,经验少,音乐能力弱或者是刚开始接触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幼儿来说,主要是模仿学习,不应要求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正确 错误
第21题(1.0)分 幼儿园的集体音乐活动各年龄班的活动时间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教师要严格遵守,不得提前或延后。正确 错误
第22题(1.0)分 配器是指教师引导、组织儿童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时的乐器,为儿童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形式。正确 错误
第23题(1.0)分 一般常用的截选改变音乐作品的方法有截选片段和压缩结构两种。正确
错误
第24题(1.0)分 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自信、自尊的积极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教育技术是督导。正确
错误
第25题(1.0)分 为幼儿选择的韵律活动的音乐应具有节奏清晰,结构工整,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等特点。正确
错误
第26题(1.0)分 以教育的主要目标或侧重点为分类标准,可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分为专门性的音乐活动、渗透性的音乐活动。正确
错误
第27题(1.0)分 3岁幼儿已经能够完整地再现一些短小和较长歌曲中比较完整的片段,在理解歌词含义方面也没有困难。正确
错误
第28题(1.0)分 对年龄小,经验少,音乐能力弱或者是刚开始接触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幼儿来说,主要是模仿学习,不应要求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正确
错误
第29题(1.0)分 歌表演是指一边歌唱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这些身体动作表演都必须是有明确节奏的。正确 错误
第30题(1.0)分 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自信、自尊的积极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教育技术是督导 正确 错误
第二篇: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学》:探索音乐教育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
感受与鉴赏的领域包括:音乐情绪与感情、音乐体裁与情势、音乐作风与流派、音乐表现要素。
我国比较系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的提出从:春秋 诸子百家。
建国初期,对我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产生影响:前苏联的教育体系。“美育是为了全面发展人的才能” :卢梭。“奥尔夫”教学法形成于:德国。
奥尔夫教学法包括:节奏、旋律练习和基本形体动作教学。通过“元素性音乐”,教育诱发,开掘儿童的先天音乐本能。关键在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音乐教育史》:研究人类社会各阶段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自发音乐活动”是幼儿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领域。世界第一所弱智儿童学校建立于:1816年,奥地利。“音乐治疗”运用于弱智儿童有显著疗效。智能低下。
世界上第一所聋哑学校建立于1770年,巴黎。聋:70分贝以上。我国第一所盲校:北京,1874年。
“体态律动学”是达尔克罗兹 创造的,瑞士音乐家,教育家。律动 学重点在于:音乐要素的体验与理解。
音乐教育家 达尔克罗兹,卡巴列夫斯基,前苏联。幼儿园律动教学:增进兴趣、启发联想和想象力。音乐教师感情的品质影响教学效果。
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决定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层次。美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
音乐感的基本特征:对表现某种内容的音乐的体验。音乐运动觉能力,包括节奏感、机能控制。阻碍音乐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后天因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即是培养学生的乐感。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听觉表象和调式感。
美育作为审美教育,它的教育手段是,艺术和现实美。柯达伊:音乐教育家,匈牙利。柯达伊体系:重视音乐读写能力。音乐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备课。
常用的音乐教学法:讲授、讨论、练习。音乐想象能力包括:联想和想象力。
音乐能力测试包括:综合音乐能力测试、单项音乐能力测试。音乐能力测量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音乐的特征:情感性、形象性。德育与音乐教育相互渗透。
由国家教委船板的音乐教育刊物:80年代,《中国音乐教育》。创立幼儿小提琴教学法:铃木贞一。变声期后,男女音高相差八度。
“写实阶段”儿童对音乐的审美:7——9岁。
音乐教育的整体性目标:本体目标、社会目标、永久目标。
第三篇:音乐教育故事
音乐教育小故事
上课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发现他们的班主任还在班上讲评作业,看到我后才走出教室。我走上讲台,看到很多学生依然在做他们的作业。我的自尊心立刻受到了伤害,于是我命令说∶“立刻把作业收起来!”同学们很快地收起作业。只有一位戴眼镜的男生还没收好,动作慢吞吞地,好像极不情愿似的。我走到这个学生面前,面带怒容地说:“在不收起来我就没收了!”这个学生抬起头,恶狠狠地瞪着我:“没看见我在收吗?”我说:“还不快点,全班同学都在等着你。”我强忍着怒气,开始上课了。
本来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看见他不停的玩弄着手中的圆珠笔,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特别是他那种不屑的眼神,深深地刺痛着我的自尊,我故意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就说“不会”。我强忍着怒气,叫他先站着,叫其他同学告诉他,然后叫他再重复一遍,他仍然说“不会”。我想看看他名字,走到他身旁,拿起他桌上的课本看了一眼,万万没想到他立刻把桌上所有的课本都放进了抽屉,发出了“砰”的响声,以示对我的抗议!为了避免影响大家上课,我叫他先坐下来,继续上课。
从其他同学那里我知道了他的名字,原来他是班上的好学生,是其他老师眼中的优秀生。我决定和他好好谈谈,让他能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下了课我叫他到我办公室来,他竟然没来。我到班上找他,他却躲着我,跟我玩捉迷藏,到了下午的时候,终于让我逮到了他。我说:“刘峰,你出来一下好吗?”他昂首挺胸的来到我办公室。“老师,你找我有事吗?”语气很生硬。“刘峰,你为什么对老师这个态度?”“我又怎么了!没什么态度啊!”
“你上音乐课怎么能做别的学科的作业呢?”“你让我收起来,我不是已经收起来了吗?”“叫你回答问题,故意说不会,是在和老师呕气吗?”“不是!我只是不喜欢上音乐课!”“那你喜欢上什么课?语文、数学、英语?”“是的!”
我说“你不是不喜欢音乐课,而是你的内心深处,并不喜欢音乐老师对吗?或者说音乐不是你们考试的科目,对你的成绩没有影响,所以你一直不重视这门学科对吗?于是音乐老师在你们的眼里也不值得尊重的!”
“不是!是因为你没经过我同意就拿我的书!侵犯我的人权!”想知道我的名字可以直接问我啊!为什么要拿我的东西!”我一时语塞,于是,我决定换个角度。“听说你是你们班的学习委员,还是英语培训班的尖子生,你的学识一定很渊博,素质也很高了,请问你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和老师说话?” 他立刻不说话!
“那么,如果今天你们班主任叫你到办公室你敢不去吗?班主任或其他老师找你谈话你会用这种态度和他们说话吗?”
他摇摇头。
“是不是老师叫你回答问题,你回答不出来觉得很没面子?”
他不说话!
“我后来不是跟其他同学说了是随便点的吗?我不是已经给台阶你下了吗?老师给台阶你下,你是不是也要给台阶老师下呢?”他点点头。
看到他真有承认错误的意思,便和他心平气和的谈了很久,首先我也承认了我的态度不好,同时也让他明白到,素质教育包括很多方面,音乐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一个人不能只知道学习和考试,礼貌也是衡量一个人的素质标准。他低下了头 :“老师,我知道我错了,请原谅我吧,其实我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坏的。”
音乐教育故事
文圣路小学
李南
第四篇:幼儿园音乐教育
用歌唱开启幼儿的音乐之门
______《幼儿园歌唱活动》讲座
一、关于歌唱活动
1、歌曲
歌曲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一种文学。
幼儿园歌曲的几种由来:成人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歌曲(潘振声——<春天在哪里>、<好妈妈>《一分钱》;汪爱丽——《大猫小猫》;《小熊过桥》李晋媛——《小蚂蚁》);传统的童谣(《丢手绢》《小老鼠》);儿童们自己创作的或即兴创作的歌谣(由《小青蛙》即兴创作的《小波哪里去了》)。
2、歌唱表演形式
独唱:一个人独立地歌唱或独自歌唱。
齐唱: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在一起整齐地演唱完全相同的曲调和歌词。
接唱:包括个人对个人的接唱和小组对小组的接唱等。常见的形式是半句接唱或一句接唱。举例:《欢乐颂》《这是小兵》,这些歌曲多以一句或半句描述一种事物形象。
对唱:包括个人对个人、小组对小组、个人对小组(或集体)之间的问答式的歌唱。举例:《谁会飞》,一问一答的形式。
领唱齐唱:一个人或几个人演唱歌曲中比较主要的部分,集体演唱歌曲中配合的部分。举例:《捉泥鳅》,表现交流呼应。前半部分领唱,后半部分齐唱。
轮唱:两个小组(声部)一先一后按一定间隔开始演唱同一首歌曲。举例:《小星星》、《金孔雀》
合唱:包括一个声部用哼鸣的方式演唱旋律,另一个声部按相同节奏朗诵歌词;举例:《欢乐颂》——一声部:蓝天高高,白云飘飘,太阳公公在微笑。二声部:唔——;一个声部演唱歌词,另一个声部用相同的旋律唱衬词;举例:《柳树姑娘》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在第一个声部休止或延长除演唱填充式的词曲;举例:《跷跷板》《柳树姑娘》一个声部唱歌词,另外一个声部演唱固定音型式的词曲或延长音,举例:《卖报歌》。歌表演:一边唱歌、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这些身体动作表演可以是有明确节奏的举例:《头发肩膀膝盖脚》,也可以是没有明确节奏的,举例:《我是只小小鸟》可以是表现歌词内容的《蝴蝶花》;也可以是表现歌曲情绪的《摇篮曲》或仅仅是表现某种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的举例《幸福拍手歌》;可以是空间移动的,也可以是在原地站着或坐着做的《小鸭小鸡》;可以是手脚配合或全身配合来做的,也可以仅仅只是用手或者脚甚至其他某个单一的
身体部位来做《小小蛋儿把门开》。
1、歌唱的简单知识技能
(1)正确的歌唱姿势包括:身体正直、两眼平视、两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坐着唱歌时不将椅子坐满,不靠在椅背上等。
(2)正确的发声方法包括:下巴自然放松、嘴巴自然张开、自然地向前发音,既不司仪叫喊,也不刻意控制音量等。
(3)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自然呼吸、均匀用气、吸气时不耸肩、一般不在句子中间换气等。
(4)正确演唱的技能包括:注意先准确地辨别、理解和形成清晰地印象(音响表象),然后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轻松自如地演唱。举例:《你的眼睛里有个我》(5)自然、恰当表达的技能包括:自然舒适地歌唱,有理解、有感情地歌唱,自然、恰当地运用声音表情、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表情,不做作。举例:《办家家》——“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后部分声音变大,拖长。有感情地歌唱主要是指:在内心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运用咬字、吐字、气息断链变化以及速度、力度变化等演唱技巧进行歌唱。举例:《小红帽》——“我就一脚把它踹开”力度增强,速度稍快,停止干净。
(6)正确、默契的合作技能包括:注意倾听自己和他人的歌声,一起歌唱时不使自己的歌声突出,轮流歌唱时准确与其他人或其他声部和谐衔接。举例:《哈哈镜》——倾听两声部的声音,及时调整。
2、歌唱活动材料的选择 歌词的选择
(1)内容与文字具有童趣并易于记忆和理解。歌词结构应是简单重复,举例:《两只老虎》——12句重复,34句重复,56句重复,78句重复。《我是一个小鼓手》——开头和结尾重复,中间部分不一样。
(2)歌词内容应富于爱、富于美、富于想象、富于教益(3)歌词形式与内容应适于用动作来表现
曲调的选择(举例)(1)音域较狭窄
2-3岁:e—g 3-4岁:d—a 4-5岁:c—a
5-6岁:c—c(2)节奏较简单(3)旋律较平稳(4)结构较短小工整(5)词曲关系较单纯
二、现状问题:
1、重记忆,轻感受。教师常常把记住歌词和旋律列为主要教学目标,认为孩子会唱了,歌唱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歌曲是由旋律和歌词组合起来的,这样的组合带给人积极地审美体验。而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是艺术的三大本质属性。因此,教师应当首先关注歌曲带给人们的情绪体验是什么?比如:《云》抒发的是宁静、柔和之美;《颠倒歌》传递的是幽默之感。、重机械学习,轻快乐游戏。“教”的痕迹显得突出,孩子的唱成为了“任务”。幼儿园常常运用“跟唱”“教唱”的方法在学习新歌曲,教师弹唱,幼儿跟着一起唱这样机械的学习孩子的快乐在哪里?在2004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一书中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歌唱活动领域目标”提出:歌唱活动的首要目标是“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游戏是幼儿共同的语言快乐的源泉,教师巧妙地设计游戏,用这样的形式组织活动,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3、重反复唱,轻细致听。忽略“倾听的重要性,有时,我们教师基于急于向幼儿学会歌曲而放任幼儿“浮躁”任性地,“想当然”地跟着唱的行为,忽略了幼儿静下心来“听”的要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的基础是强大而敏锐的听觉能力。
4、多齐唱方式,少多元方式。在演唱形式方面,目前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多用“齐唱”的方式,偶尔会用“接唱”“对唱”的形式,至于多声部“轮唱”“伴唱”的合唱就更少用到。而运用过多种歌唱表演方式开展音乐活动的老师们一定能够会发现:这样的形式不仅丰富了歌曲本身,更能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深受幼儿喜爱。
5、重模仿学习,轻创造性表达。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总目标第一条便是“发展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艺术表达能力”。但是在日常音乐活动中,教师常常采用让幼儿模仿跟唱的方式学习歌曲,其实,对歌曲做出处理后的创造性歌唱活动更能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启迪幼儿思维、。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提到歌唱活动中幼儿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1)创编新歌词(2)创编表演动作(3)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4)即兴歌唱说话。在第一二方面我们有些尝试,在3、4方面做得较少。因此,我们应从这四个方面着力探索创造性歌唱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6、重教师教学行为,轻幼儿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较重视关注自身语言、组织方式,教具材料等,却很容易忽略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儿童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分,接受学习有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之分。在歌唱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发的是幼儿的哪一种学习方式?哪一种学习内容适合用那一种学习方式呢?这些都需要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入活动中去关注、去记录、去研究。
三、行动探究
看到了问题,我们再次阅读“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总目标”与“歌唱活动领域目标”,在歌唱活动中我们意识到将幼儿全面发展作为指导自己思考和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在行动上作出了一些尝试与改进,下面,针对以上六个问题,我将用四个教学活动案例来阐述我在歌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案例一: 游戏音乐,自然歌唱——中班新歌教学《摇篮》
(突破问题一:重记忆,轻感受、突破问题二:重机械学习,轻快乐游戏)
(请大家先听听这首歌曲)歌曲分析:歌曲传递的是一种优美柔和的意境和爱的情感,节奏平稳连贯,工整而带有重复的结构,七度的音域,适合中班上期幼儿。但学唱难点就在于两个方面:对于平稳节奏得把握;歌词内容稍多。我通过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活动:
(1)运用游戏带领幼儿感受歌曲情绪、意境。
每一个孩子都曾被妈妈摇着入睡过,因此首先,我请每一个幼儿抱一个洋娃娃玩摇摇篮的游戏。孩子们听着音乐,都像妈妈一样哄着自己的宝宝入睡,孩子一下子就被带入了情境,感受歌曲的意境并不难。之后,我请幼儿与同伴交换自己的宝宝玩第二次、找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为替代物第三次玩这个游戏,我发现,幼儿不管是望着洋娃娃,还是望着自己的选择的其它玩具,眼神里流露出浓浓的爱意,动作轻轻的很温柔。完全走入了歌曲的情感中。有的孩子四拍摇一下,有的两拍摇一下,也有的一拍摇一下(2)运用游戏带领幼儿感受歌曲节奏特点。
接着,我请个别孩子当宝宝,老师来当妈妈,分别用四拍、两拍、一拍一下来摇晃,让孩子感受体验“每四拍摇一下最舒服,摇快了不舒服”从而感受乐曲连贯、缓慢的旋律特点。游戏同时,孩子基本听清了歌词,通过提问“什么是摇篮”幼儿回答“蓝天、大海、花园”,我接着问“摇篮里有哪些宝宝,带着疑惑,幼儿继续仔细聆听。这一次听完,孩子们都能回答了。
(3)游戏“娃娃睡着了”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结构。我让孩子们抱着自己的宝宝睡觉,当听到
“星宝宝睡着了”的时候,就把宝宝放到场地中间的彩虹伞做成的床上。孩子们在每一段结尾时都同时放下“自己的宝宝”这样孩子们不仅有了“段”的概念,由于每一次“摇宝宝”的时间长短相同,放宝宝的时候一致,幼儿非常容易的感受歌曲结构整齐的特点。同时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进一步熟悉并记忆歌词。(4)利用图谱搭建感知渠道,自然记忆学唱歌曲。
歌曲学习过程中,我在思考:怎么让记歌词不成为孩子的负担和障碍呢?于是我运用图示进一步来帮助孩子理解记忆歌词,根据歌词,一句一个图示,整齐完整的呈现整首歌词,引导幼儿除了听觉将视觉也调动起来,幼儿能直观形象的看见图画,就像直观形象的看见歌词一样,这样的方式减轻幼儿要迅速将歌词记忆于心的压力,幼儿在形象的图谱引导下,既调动了听觉听,又调动了视觉看,唱会新歌轻松了许多,也就自然唱得愉快。
启示: 1.巧妙记忆,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游戏方式巧妙地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柔和的意境、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感受歌曲结构------
2、自然游戏
活动“游戏性、自然性”的特点,使孩子保持了愉快轻松的心情,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走进音乐的天地,让活动从头至尾都处于歌曲的萦绕中, 游戏形式的运用,是孩子的歌唱轻松自然,水到渠成。
2、案例二:聆听,捕捉典型乐句——小班歌唱活动《问候歌》
针对问题3:重反复唱,轻细致听。(请大家欣赏《问候歌》)
歌曲分析:这首歌四句歌词,歌词意义简单易懂,前三句非常整齐,最后一句有变化,但变化重复而有规律。对于小班幼儿难度不大。而且很明显,这首歌的特点就在于每一歌词的中间部分出现的重复音如果孩子能敏感地发现,并及时捕捉到,对这样典型的音一遍一遍倾听与摸拟。那他们便是真正捕捉到了这支歌的特点,演唱就很容易对他们把握音乐要素及音乐能力的积累提供有力支持。
热身——集中注意。首先,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拍手问候”:伴随问候歌,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在每一句话重复音处拍手。这一游戏一方面让孩子 觉得充满乐趣,每次拍手又必须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老师。同时,也与音乐的重复音建立了联系。
捕捉典型音。反复的两三次游戏之后,老师将任务交给了孩子“捕捉典型音”。
老师:我们发现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比起来,有一个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孩子:它老是“恩呀恩呀,恩呀恩呀”的。
老师:真棒,那我们专门来听这些“恩呀恩呀,恩呀恩呀”的地方,好吗?
老师:把你的两手举起来,准备好,歌曲中只要一唱到“恩呀恩呀”的地方,我们就拍拍手。
当孩子们集中注意力,专注的聆听后,我们发现捕捉这样的音并不难。我们一遍一遍的在“恩呀恩呀”处,变换动作,由“拍拍手——拍拍肩——挥挥手——转手腕„„”
通过孩子在音乐中的亲身参与,他们会很自然的获得这样一些概念:
1、这些“恩呀恩呀”不是零乱而是有规律的。
2、这些“恩呀恩呀”的出现在每句歌词的中间部分。
3、这些“恩呀恩呀”的歌词节奏都是平稳的,相同的。
捕捉典型歌词。老师再次提出任务,加深“倾听”的难度。老师:仔细听听,这些“恩呀恩呀”的歌词究竟是唱的什么?
孩子:“听呀听呀„„”“心呀心呀„„” „„(部分歌词孩子依然没有听清楚)老师没再播放录音,而是采取了清唱的方式让孩子听清楚歌。这一次,所有的孩子都听明白了。
巩固歌曲结构。老师出示了一幅图示来帮助幼儿更准确的掌握音乐结构: —— „„ ——,—— „„ ——,—— „„ ——,—— „„,„„,„„ ——(圆点处表示有规律的重复音)
老师指着图示,幼儿听音乐让听觉与视觉同构欣赏。
创造性表现。看图示,用动作创造性表演音乐的重复音部分。当活动进行于此,我发现,通过这样的一些游戏,孩子目前对这
支歌曲的基本特质已能感受。通过仔细聆听,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通过捕捉音乐的典型乐句,激发孩子在音乐典型处去创造性的表现。
启示:不断提高倾听音乐的能力。
在忠实于音乐本身的倾听中,如果加强了听的细致性,就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组合、强弱特点、音程关系、歌词意义”等来判断整首乐曲的性质与情绪基调。如果能引导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捕捉到音乐作品中的典型乐音、典型乐句,那他们对音乐要素的感知和对此首作品的意义的把握就容易到位。我们所做的就是从小班开始不仅要“营造倾听的氛围,培养倾听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锻炼倾听的能力”,有了细致而深入的倾听,捕捉作品的精髓,才能有效促进细致而深入的想象与表达。
2、案例三:用歌声演绎故事——大班创造性歌唱活动《保护小羊》
针对问题4:多齐唱方式,少多元方式 针对问题5:重模仿学习,轻创造性表达。
(欣赏音乐《保护小羊》)歌曲分析:这是一首情节性很强的歌曲。大家听了以后会感觉它的旋律很活跃,内容很有趣,结构整齐简单,原歌曲用了“独唱”和“齐唱”的方式来表现。如果我们尝试对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再做处理之后,我相信你会感到歌曲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完成这首歌曲我分成了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重点是学习新歌,第二个课时重点是创造性地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上。
(1)复习歌曲,引导孩子对歌曲提出自己的演唱意见。在孩子们齐唱一遍歌曲之后,教师提问:“哪些地方可以改变唱的速度、力度?为什么?”通过讨论孩子们认为“小羊呼救”的时候可以有变化,因为它着急、害怕所以要大声、要着急地唱。在“打大灰狼”的时候很激动、有力所以也要大声、激动地唱。带领孩子尝试之后,孩子们觉得这样唱起来有趣多了。
(2)创编“呼救声”为衬词,进行二声部伴唱
以游戏的口吻,我引导幼儿“如果你看见温柔的小羊遇到危险时,会帮助他吗?”“你会怎样帮它呼救、喊人呢?”“救命呀,来人呀,帮帮我呀„„”孩子们说了许多。我用鼓点“X X X”来引导幼儿将这样的喊声配成这样的节奏喊出来。做为第二声部进行衬词伴唱。同时,通过步步推进,通过“组合数学模型”策略拓展幼儿思路,引导幼儿用一句衬词伴唱,用二、三、四句衬词组合伴唱,不断丰富二声部衬词的内容。孩子们在创编衬词伴唱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通过这种演唱形式的改变让整首歌曲的形象与情节更加饱满,更加丰富了。
(3)创造性表现,突出歌曲高潮部分
我带领孩子回顾了新歌最有趣的地方。很多孩子认为是“小动物们打大灰狼”的部分最有趣。于是我引导孩子一部分当“小样,”一部分当“小动物,”当唱到“小样呼救时”,一个声部唱歌词“”,一个声部用固定的节奏型“救命呀,快来呀”伴奏,当唱到“打大灰狼”的地方,一个声部当“小羊”唱歌词,一个声部当“小动物”用“嘿嘿 嘿”的节奏边喊边挥动拳头打大灰狼。我不断鼓励孩子们“还可以发出什么声音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力量?”于是,有的孩子用“咚咚 咚”,有的用“嗨嗨 嗨”,有的用“噼噼 叭”等。我继续用引导语拓展孩子使用象声词,“看来这一拳是打在狼的背上了,咚咚 咚的”“这个声音是大灰狼摔在石头上的声音”„„在这样的启发下,第二声部的衬词越来越丰富。孩子们越唱越起劲。之后,我们还进行了分组唱,两两合作唱。
启示:
1.大胆尝试合唱感受和声的美感。
儿童在这种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合唱方式处理这首歌曲。那么,同“齐唱、独唱”相比,这个作品传递给人的情感程度是不一样的。角色更丰满,情节更生动” 2.激发幼儿创造性表达。
我改变了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单一模仿学习的方式,而是深入挖掘歌曲的创造价值,引导幼儿创编节奏、创编呼救声和挥拳声,激活幼儿的思维,让幼儿不断地进行创造并用歌声进行表达,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也让幼儿在富有变化、富有挑战的歌唱活动中唱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3、案例四:在歌声中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大班歌唱活动《小小雨点》
针对问题6:重教师教学行为,轻幼儿学习方式。
(欣赏音乐《小小雨点》)歌曲分析:节奏跳跃,活泼欢快,孩子喜欢,“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这句歌词有规律的反复出现,但速度偏快,特别是弱起小结难度较大。因此虽然三段歌词内容简单仍然定位于大班歌唱。
在《小小雨点》的新歌学习中,教师分析到作品中有反复出现的歌词,于是设计“引导幼儿倾听,发现歌词规律,学习典型乐句”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学习,没有去教孩子唱“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这一典型乐句,而是通过提问“你发现这首歌曲在歌词的排列上有什么特点?”教师还有意地重点唱重复部分,忽略其他歌词,让幼儿主动发出歌曲的规律。然后鼓励孩子用动作、声音来反映这一乐句,从而学唱了这句歌词。在引导幼儿学习本首歌曲的重难点——弱起小节时。教师也用了这样的提问“现在我们来边听歌曲边找一找‘花儿、鱼儿、苗儿’在歌词中什么地方出现?找到了你就拍一下手告诉我。”在孩子们听拍“弱起小节”时,教师没有去教,而是让孩子去拍,让孩子自己尝试,让孩子自己发现“我们没有拍整齐”“”“跟不上”!从教师提问“为什么不容易找准,为什么不容易拍整齐”中,自己总结知道这个地方唱的时候要“注意力集中”“要连着唱快一些”。这样的自我发现总结得出经验的创造性学习,不仅很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活动难点,不仅体现的是学习方式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儿童养成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创造性学习经验!
启示:给予幼儿学习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学习,幼儿的创造性发展不仅体现对音乐的表达表现上,也体现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幼儿学习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探究与创新,作为教师应巧妙地给予幼儿支持,启发幼儿寻找、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规律、特点。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幼儿将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仅应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也应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并努力探索两者之间相互的支持与作用,这是教师作为孩子学习支持者的教育理念上的更新和改变。
“歌唱”作为一种最简单、最朴素的音乐活动,对幼儿、教师来说,都可以不受任何条件限制成为最普遍、最容易开展的活动,我们可以没有乐器,没有音响,只要我们有科学的教育观念、适宜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看到歌唱活动带给孩子的价值去思考教育方法,让我们一起以歌唱去开启幼儿的音乐之门吧!
我的感悟:
这学期,我有幸代表幼儿园去给重庆师范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国培班大约300名骨干教师做了两次关于《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的讲座。也因为这样的一次机会,让我静下心来把自己这几年在幼儿歌唱活动方面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提炼。当我站在专业的角度,联系理论与实践把这些做法和体会传递给骨干老师们时,我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被认同的幸福感,我感受到了听课的老师们对巴蜀幼儿园的认可及向往,自己作为一名巴蜀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我也特别期望巴蜀的每位老师也能体会到这份教育的幸福感,所以,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梳理出了自己专业发展的经验,与老师们共享:
珍惜教学实践机会——执着探索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成长是在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历练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教学实践的机会。(1)主动承担教学研讨活动。承担教学研讨活动能促进自我深入思考问题,能产生对话的话题,能有更多地与同伴对话交流、互助的机会,能不断提高教学技能。(2)与专家深度对话。我会在日常的活动中,收集问题,在专家来园时积极请教,深度对话,清晰教育观念、教学实践细节。(3)磨课。一次教学实践活动后绝不要止步,多次尝试,反复总结,直至探索成功。
坚持专业学习——注入研究动力
我不仅反复地阅读音乐理论的专业书籍,如《幼儿园音乐教育》、《教育学的心理探密》《幼儿园音乐游戏》等。也阅读关于教育理念的名著《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童年的秘密》、《爱与自由》、《素质教育在美国》等等。我从这些书籍中明白了音乐教育的目标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统一,看到了某一个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当前价值,更看到了这个活动对孩子发展的长远效益,让自己的教学有了更高的着眼点。
结束语:作为音乐专题组组长和年级组长,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我将继续
倾注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爱带领老师们在音乐的道路上执着探索快乐前行!
第五篇:《幼儿音乐教育》
关于幼儿园音乐活动设置的调查与探讨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中,艺术课程是幼儿相对喜欢的部分,尤其是音乐活动。音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音乐表现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在调查中发现,现在的音乐课都脱离不了几个环节:音乐图谱→念歌词→教师示范→幼儿跟唱→比赛形式巩固。这样的方式有点单一,没有特色,幼儿的兴趣无法调动。那么如何设置有效的音乐活动?我们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活动
调查 探讨
(一)调查背景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新《纲要》提出艺术的目标在于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而现实教学中真是如此的在开展吗?我们将以调查结果来说话。
(二)调查方法
我们研究组选择了点连面的调查研究方法。先选择一个教学片区为调查点,向片区内每个幼儿园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听课记录进行调查。再结合各个幼儿园的调查记录来发现问题,探讨幼儿园音乐活动设置的方法和有效性。
(三)调查发现
经过大家的调查,发现各幼儿园音乐活动设置存在的普遍现象有:
现象1.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关心幼儿会不会唱歌曲,乐队的节奏是否整齐,舞蹈动作跟教师教的是否一致。但大多数的结果都是在教第一遍时,幼儿还有点兴趣,第二遍就开始嘻嘻哈哈,注意力已经分散,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真正成为幼儿自主进行音乐活动的积极者,支持者,发掘者,只是个命令者,指挥者,监督者,教师较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及帮助形成良好的、正确的自我概念。教师不了解幼儿,也不观察幼儿的需要,只一味的牵引着小朋友,小朋友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现象2.选择音乐题材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实际需要,忽视慎重筛选。如一首《大中国》,不加修改的让小朋友学唱,孩子唱的歇斯底里,也不知在哪儿换气只见个个气嘘喘喘。看到这儿我真为这群孩子痛心啊。很多教师片面的认为儿童音乐应紧跟现代步伐。因此,在选择儿童音乐时,不考虑所选音乐是否适合孩子,音乐的音域是否适合孩子,即使选择了音乐内容也不会处理以何种类型为主进行教学。如果这首《大中国》以欣赏和打击乐形式教学未必不可。
现象3.教学目标设定不能体现幼儿主体性。长期以来,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主要采用目标教学模式,目标在课程的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中起着向导的作用,支配整个教学过程。而音乐教育的内容分为唱歌、律动舞蹈、音乐游戏、欣赏活动、打击乐教学等,容易造成重点教学逻辑不清晰,教师自然围绕单项技能训练来进行教学。由于教学方法较单
一、刻板,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便难以得到体现,而实际上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什么,是怎样去体验音乐美却往往被忽视。这抑制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幼儿情感得不到自由的表达,其审美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必然丧失殆尽,忽视幼儿学习过程,不重视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象4.“重头轻尾”的音乐,许多老师在执教时重视情境化的导入,开始部分非常吸引人,教具准备新颖奇特,活动继续开展就会突然脱节,道具利用率底,前后没有关联。
(四)调查探讨
这些现象表明,现在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存在问题,音乐活动不能体现幼儿的需要,音乐活动课的有效性没有体现出来。那么,如何设置音乐活动?如何体现音乐活动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兴趣的培养。
目标的制定要在活动过程中具体施展,教师要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重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自信感,获取表演的乐趣和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1)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介入。
当适合幼儿的音乐内容确定后,教师如何有效地在活动中开展呢。涉及到的有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是否合理和趣味性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动生动活泼的语言方法,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随之进入情景生活化的场景,如小班《大拇指》歌,教师先妙趣横生的介绍手指的成员,口气幽默娴趣,没有任何辅助道具,使用夸张的语言打动孩子,知道大拇指藏起来了,太有意思了,抓住了幼儿的心灵再进行动听清唱: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然后大拇指慢悠悠的出来,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的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是很强的,它有时能赛过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及可爱的教具。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们运用生动活泼的言语机率要多些,它将带给你教学上无穷的轻松,也能给幼儿的音乐学习带来积极性,主动性。
(2)给幼儿想像、创造的空间和机会。
音乐活动中尽量让每位幼儿有动起来的机会,身体的运动是孩子的本能,如果这个音乐很动听很感人,孩子有肢体动作的欲望,如果教师不安排肢体的创作将会抹杀孩子的天性,有一次我去听课,一个新老师上《柳树姑娘》,这是首优美动听的三拍子歌曲,当幼儿欣赏完歌曲时,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和记忆歌词,虽然这位新老师一味的强调这首曲子的美,而整个活动过程下来呈现给大家的是:整个图谱设计独特帮助孩子记住了歌词,教师让幼儿分男女生唱,自由选择唱等形式开展,没有任何的肢体语言,看上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乏乏,虽然活动结果显示孩子会唱这首歌,但是这样的教学能有利于孩子音乐能力的培养吗?结果我到那班里进行调查,没有一位小朋友在活动后享受自唱《柳树姑娘》,听完这个活动后,我在自己班里用同一内容同一图谱开展了音乐活动,不同的是,利用完图谱帮孩子熟悉歌词后我充分的让孩子想像柳树姑娘会怎么展现自己的美,让每位幼儿动起来。在自创动作中再次感觉《柳树姑娘》的优美,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不自禁的唱着“柳树姑娘,辫子长长„„”,这些对比虽说不是非常的科学,但基本上能说明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作肢体的动作或善于鼓励幼儿的动作表现,这样将大大提升教学有效性,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中,肢体动作的加入是必须的,最怕在歌唱中,教师会忽视它的魅力,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将之大打折扣,要知道活动中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表现音乐的全过程是孩子享受活动的全过程。
我们要遵循幼儿的动作参与学习的规律,因为幼儿是从动作中学习的,带有节奏韵律和欢快情绪的音乐活动增强了动作的趣味性和愉快感受,而动作又促进了音乐能力的发展,所以说在音乐活动中可以创设身体动作部分,做为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幼儿一起动起来。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理论就是侧重通过动作对音乐进行体验和感受身体的运动和表现使得抽象的音乐要素成为了可以看得见的身体活动。
(3)注重倾听的重要,注重节奏感的学习。
许多音乐活动都要注重对音乐的节奏感受和旋律感受,给孩子一定时间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机会,通过自身的感悟,体验音乐最先给予自己的感觉,如打击乐活动《快乐的罗嗦》,只有在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让幼儿自创出合适的打击乐器来演奏,那么倾听音乐就是活动开展的必经之路。新教歌唱《风儿找妈妈》,它是一首非常动听且能打动人的音乐,在倾听教师动人的清唱后,幼儿对其中的歌词和乐曲风格的感受就更准确了,歌唱活动中,准确歌唱能力的培养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如我前面说到的听到众多孩子唱跑调的现象,既然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我认为音乐活动中是否缺失了有效的倾听部分,借用听觉去理解和享受音乐美,无论是钢琴、磁带伴奏或是师幼唱,都要让孩子们去积极地欣赏,如同在给孩子过生日时,全体小朋友给小寿星唱起《生日快乐》歌,但却唱出了三四个不同的音高,这时教师让孩子们静下来聆听个别小朋友唱一唱,孩子们马上觉察到其中的症结,于是 教师让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唱,慢慢地,大家就在一个调儿上了,可见,聆听别人的声音在音乐能力的培养中起着极大的作用,每位教师且不可忽略它的能耐。
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理论认为,节奏是音乐中最强有力的要素。柯达伊提出,节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感知和学习的主要方面,在学习音乐节奏时,总会与平时的生活经验结合,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或生活中的各种有规律的声音,如歌谣《踩高跷》表现的是正月里过新年的热闹景象,幼儿体验节日欢乐气氛的同时,用各种小动物也来过新年导入来进行固定节奏型××
×/××
×/和××
××/××
××/××
×/的叫声或动作练习,即加强了对音乐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幼儿对节奏的熟练程度。如二声部合唱《大钟和小表》活动中,两者的节奏关系对比鲜明,幼儿如何更好地掌握两者的节奏型,大钟×○×○ / ×○
×○ / 和小表×× ×× / ×× ×× / ×× ×× / ×× ××/ 的节奏型,让幼儿用身体动作配合嘴巴声音,大钟当当,小表嘀嘀嗒嗒的声音,结合小朋友想到的机器人或小木偶等形象造型生动得获得了节奏的练习,对学习二声部合唱打下重要的化解难度基础,所以说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有掌握判断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自然地将这些要素渗入学习中,将会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有效的学习,并乐在其中学。
(4)重视音乐情境游戏化的开展。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设计,教师往往都喜欢较情景生活游戏化进行。这样的设计实践证明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音乐的趣味性,从而促进幼儿对音乐要素的感知和音乐能力的提高,如歌曲《蜗牛》适合小班幼儿练习节拍,而游戏性也较强,请小朋友拉手成圆圈对应一二段,慢慢向中心移动,慢慢蜷缩,挤在一起体验快乐,慢慢后退,老师带队紧缩圆圈,走成蜗牛状,非常形象的游戏辅助歌唱,加大了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度,小班孩子就会不知疲惫的享受音乐的乐趣。如大班的音乐游戏《套圈》活动,它的三个乐段,能充分展现三位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套圈中唱出自己和同伴的名字,幼儿在游戏中很快地对歌唱有了理解和认识。而许多歌曲中也能加入游戏创作,如《迷路的小花鸭》、《蚂蚁搬豆》等歌曲,教师都可以安排游戏场景帮助幼儿有效学习和理解歌曲。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能精心分析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注重动静交替,从幼儿的实际喜好出发,引导幼儿想像创作,并及时鼓励幼儿的积极参与,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兴趣的带动下各项学习都会其乐融融。我们的调查也就实现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