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庆市萨尔图区物理课改之路
大庆市萨尔图区物理课改之路
大庆市萨尔图区物理课改之路
新课标物理教学下的改革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共同努力,正在由最初的轰轰烈烈,走向一个理性回归阶段,回顾我们的物理课改之路,基本上是在摸索中前进,实践中反思,总结中推进的。最初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呈现的新内容,赋予的新方法,很多教师包括一些优秀教师,普遍感到困惑茫然,教了很多年的物理,突然觉得不会教了,觉得力不从心。
分析这些问题来源,主要有:
1.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带来的
起初我们摆脱不了原来物理教学大纲对我们多年的影响,因为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是硬性的,它严格规定了知识点及各知识点的准确的分层次要求,对于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和超纲有十分明确的界限,而课程标准对科学内容的规定则比较宽泛,很多情况下对知识的学习没有给出硬性的规定,给教师留下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去创造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同时由以往重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化,让我们教师感到难以把握,到底应该怎么把握,把握到什么程度,心里没底。
2.来自于教材的变化
我们采用的物理教材是人教社出版的,老教材内容顺序的安排主要根据是知识的逻辑关系。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标准》第2页),不过分强调物理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编者在内容顺序的安排上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可以从三维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出发做出决定,所以人教版教材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如把“电学”放在了八年级,而“力学”放在了九年级。一些章节把老教材一章的内容捏合成一节,而对电阻的串并联,二力的合成,电荷,静电等问题,教材却没有体现,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却让我们老师觉得非常不适应,到底怎么教呀?老教材中有的,新教材没有体现的内容是否要给学生加进去,如不加进去,学生做题是否顺利,考试会不会考?另外,课后习题过少等。现在看来我们老师对教材的这些不适应有来自于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创造的,也有来自于教材编写方面的欠缺,从今年的新教材的修订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也广泛听取了实验教师的心声,在教材某些地方做了一些改动。
3.科学探究的全面开展带来的困难
新课程强调注重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共有36个探究问题,比以往学生实验增加了112%,学校实验室器材配备和现有探究需要已经不再匹配,这就需要老师每节课提前调动学生自己准备器材,虽然这些探究器材大多取自于生活,但是要达到每组都有器材也很难,经常出现器材短缺现象,制约着科学探究顺利全面的开展,另外,课堂要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充分体验,就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经常出现完不成当堂教学任务的现象,势必造成前松后紧。
4.大班额的现实问题与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矛盾成为教师课改实施中的难点
由于我们萨尔图区属于中心区,人口比较集中,教育比较先进,所以课改的这几所学校几乎都是大班额,如何做到关注全体又关注差异,如何让80多人都有效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何在这样的大班额中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怎么才能做到活而不乱,收放有度。都曾经一度困扰着我们教师。
5.来自教师自身因素的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新的教学理念真正内化为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一个过程,在教育理念上我们教师一时无法领悟人本回归,生命互动,平等中的首席这些全新理念的深刻内涵,知识积累中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出现,一桶水不足以应对一碗水的感觉,从能力储备上看,我们又常为课堂应变,专题科研,信息等方面的欠缺而感到危机,其实,我们教师的这些诸多困惑是发展中的必然,是新课改冲击旧教育体制的现实体现。
针对物理课改中出现的共性和关键问题,我们主要采取如下办法进行突破的:
一、强化培训,理解巩固新课标
1.实验教师全员通识培训
主要是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2.课标的培训
结合物理课程特点,反复学习、讨论物理课程标准与旧大纲的区别,让教师明确物理课程的功能与性质极其蕴涵的新理念。
3.教材的培训
最初我们主要通过观看专家录象、教研员讲解等方式对每一章每一节的教材分析,明确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并分组进行专题讨论,研究每一章每一节按新课标应该怎么上,怎么处理教材留给我们的空间,每组分一节,然后大组交流。后来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老师与专家面对面,经过培训教师知道了如何处理教材留给我们的空间,作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充分挖掘课程潜在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同时我们的教师也知道了教材顺序可调,内容可增删调补。穿新鞋走老路不在于自己的教学内容顺序,而是在于你的教学方式。如,电能表这节课,教材上内容很少,重点介绍老式电能表的使用,在我备这节课时,我留心观察了楼区的电能表发现几乎没有使用老式的,当时我就想到如果就教材讲教材,就会出现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的现象,学生学了电能表,还不会使用自己的家的电能表,所以在学这节课之前我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的电能表,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弄清各液晶显示屏数字的含义。同时老师在积极搜索学生身边的素材,把各式电能表以录象的形式,把工作状态展示出来,当老师把这些正在工作的电能表展现给他们的时候,学生沸腾了,纷纷说这是我家的电能表,那是他家的电能表,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学生不但了解了自己家电能表,而且还了解其他同学家的电能表,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在说自己家的事,觉得物理真的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4.对物理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培训
如新课程理念下了的物理作业设计问题?以往我们作业和练习大多以填空,选择计算,问答等方式出现,重复现象严重,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经过我们老师们的探索,使得我们新课程的物理作业的形式和功能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作业的形式,大多以观察,调查,制作,查阅资料,物理小论文,动手实践等方式出现,使课内知识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同时呢,我们就作业中发现的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再次拿到课堂上来继续研究。另外,新课程下我们物理作业的功能已发生了变化:如我们在学习噪声一节时,我们留的作业是让学生调查自己生存环境的噪声污染问题,可以以采访,亲自感受等各种途径去调查,并自己设计出改进方案。当然这是一个长周期的作业,学生要经历一个合分合的过程,在这堂课的成果交流时,学生汇报着自己的成果的同时,更多的是在交流着自己的感受、经历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如自己是怎么与人合作的,怎么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如何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等,其他小组评价着,当时所有的听课人都以为这堂课就会这样结束,但是当学生交流完,我们的老师却话锋一转,说:同学们对噪声都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同学们研究的同时,老师也进行了研究,大家看一下我的调查成果,这时用屏幕打出“噪声并非百害无一利”,学生们都惊讶的看着屏幕。在不经意间老师成了学生的一名合作伙伴。我们分析学生的惊讶有两个,一是老师怎么也去研究了,噪声怎么可能还会有利呢?他们惊讶随之而来的是兴奋激动,因为学习路上多了老师这名特殊伙伴的合作,伴随他们。我想,像这种作业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我们以往作业赋予的内涵。除此之外,在大班额的情况下,与学生单独面对面的时空都是有限的,那么作业也成了我们师生交往互动对话的平台,每一次批作业老师都会把学生的进步和对他的希望写进去,学生也会通过作业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反馈回来,我们每天面对的不再是枯燥机械的作业,而是再与每个生命个体的对话。
经过多次培训以后,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何应用理论去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出现了问题到底怎么操作,在课堂上仍然存在两层皮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立足课堂主阵地,在市教研员的支持与协助下我们有如下做法:
二、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人们都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没有了决定的权威,有的只是交流和碰撞,在新课改的教研工作中,我们降低工作重心,不断研究、实验、反思,积极探索新的教研工作方式。
1.成立“中心教研组”构建优质高效的教研网络
“中心教研组”是萨尔图实验区开展教研工作的一大特色,它是以教研员为中心与本学科教师共同组成的“金字塔型”教研团体,定期开展活动(集体备课、循环听课、召开会议等),活动内容根据需要适时而变。中心教研组活动做到“四落实”,即: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形式落实。由于起初各种学科搞课改的教师都是部分教师,各校力量都比较单薄,教师缺乏研讨的氛围,所以我区决定各科教同一年级的教师,每两周进行一次同一年级教师的集体教研,教师集体教研这一措施,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优势,大家共同研究每节课的教法、学法及学生评价,给全体实验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便于各校教师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的教学活动。
2.确立“课题牵动”原则,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智
通过听课调研,与教师交流反馈,发现各个实验校教师面临的问题有些是共性的有些则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根据学校实际,变教师的问题为课题,做到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如大班额问题下如何搞课改?在大班额下探究让学生参与,但是80多人都动起来真的让老师头疼,不让学生去做吧又违背新课改。上一节课老师都筋疲力尽。经常出现放了收不回来的局面,甚至老师嗓子都喊哑了,学生还在津津乐道的玩着,这其中有没玩够的,有浑水摸鱼乘机说话的,真的是变开放为放羊了。如果此时,教师板起脸来,洋溢在学生脸上的笑容马上就会变得凝固,师生身心都会不愉快。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校配了麦克风,配了麦克风只能是让学生能听到老师在说什么,让老师的声音超过学生的说话声,不能根本上解决课堂失控问题,经过研究发现最奏效的方式就是小组合作。这样就4人一组,20个组长,教师只需要先把把这20个抓住,这样教学由80人变成20群了,数目变少了,抓住20人,教师注意力就放在研究一组4个人如何合作参与,分工,这样又把20人,变成4个人的问题。让每一个人都担负一种角色,让任务变成一种内趋力,让他主动参与。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了,甚至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领会到我是该动了,还是该停了,真正做到课堂活而不乱,控而不死,真正实现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身份。还有一些其他课题,例如:如何增强物理课堂学生自主参与的有效性?如何即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如何回答学生的问题?如何实施物理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等,确立课题后,要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实施和完善,听课时,我们教研员和教师一起验证标准和教材与实际教学情况是否适切、是否解决了课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这种课题牵动,也是一种任务驱动,迫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动脑筋,想招数,不断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3.开展校际交流课、科际交流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我们把赛课评优更多的变成了交流研讨。如:我们开展了科技交流课,不同学科间互相听课,尤其是理化老师进入课改比较晚,我们步入课改时,其他学科已经有一些课改教师在国家很出名了,我们经常去听这样老师的课,主要感悟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是如何转变的,教师对课堂如何调控、捕捉教育契机的。
我们每学期开展课改校的校际交流课,每校以物理教研组为单位派教师参加,目的是:一是展示学校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现状,二是让各学校互相学习。形式是互动研讨,开展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我们要求听课教师人人参与评课,每个人都必须说出自己的见解,肯定优点的同时,主要是挑毛病,如果参加人数比较多,我们就以校为单位,采取群评的方式。听课教师回去后就说听的这节课自己备一节课。教师普遍反映这种形式受益非浅,而且人人都成了评课高手。
另外,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如浮力一课,这节课所有人都觉得已经被众多高手挖掘得没有什么新意了,但是经过我们老师精心研究,用新课程理念一上,所有人都感觉是那么新鲜,被深深吸引,或感叹于学生惊人的创造力,或赞叹于教师适时恰切的组织,帮助,引导。
三、立足课堂主阵地,使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常规化
课改的实施中我们明确地将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聚焦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聚焦在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上。我们始终坚信教师的成长是经验+反思。主张教师随时反思,阶段反思,各个学校也把反思这项纳入到学校常规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教师常常在自己的反思中写出了自己在开放课堂下,受到得学生的种种冲击,觉得自己现有一桶水的危机,觉得自己应该如何充电不断的学习,才能应对现在这些聪明睿智的孩子。使加强自身学习,成为一种必须。另外我们教研部门采取跟踪听课指导的方式,并且带动其他教师去听课,共同帮助授课教师随时及时诊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我们强调尊重学生,但是尊重过了头,近乎放纵,由学生主宰,思维密度不够,容量小。我们强调充分相信学生,出现了你说,我说,他也说的局部,教师出现了一味的你好我好他也好,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学生知道到底什么是好;探究的泛化,没有处理好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是对学生的体验关注不够,教师想让学生探究的预设性问题不能转化为学生生成性的问题,以至与学生探究热情不高;是在探究活动中,老师对学生的点拨帮助的时机上,或早,或晚。以上这些问题中的很多因素都是导致课堂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直接原因。另外,我们的课改初期也一度出现了双基不牢现象,我们和教师一起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太重形式了,冷静分析,课改,知识本身并没有错,错在我们以往只重知识,现在重过程了,并不是不要基础知识了。我们就是这样经过不断的反思,矫正,使我们课改沿着一个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我们倡导教师加强自身反思学习的同时,更积极倡导合作学习,合作不局限于本校,要走出校门合作。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善于反思的老师,善于学习的老师在课改中角色转变都很快。
经过课改,在我们实验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的轻松了,老师教的快乐了,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用我们一位老教师的话说,就是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又会碰撞出不同的新问题,沉寂了多年的这颗老心脏又找到了兴奋,激动,心动的感觉。老师激动了,学生激动了,学生激动了,老师激动了,真的是以情激情,不再是以往的复制复制再复制。课改之路还很漫长,还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课改之路更坚实,取得更大的提高。
第二篇:大庆市萨尔图区房产管理站[定稿]
大庆市萨尔图区房产管理站 预 算 情 况 说 明
2017年预算总额为527.63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情况:基本工资245.89万元,养老保险177.35万元,医疗保险27.74万元,廉政保证金1.78万元。
二、日常经费情况:办公费0.46万元,差旅费0.59万元,工会经费0.99万元,单位两费39.96万元,住房公积金29.21万元,邮电费0.72万元,培训费0.46,维修维护费0.06,生活补助2.35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0.07万元。
三、项目支出0万元。
房产管理站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房地产业以及职工住房制度改革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二)负责保障性住房保障对象资格审定(其他行政权)。
(三)负责对违反《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行为的检查(行政检查);受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申请、审核、发证。
(四)负责对违反《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行为的检查(行政检查)。
(五)负责对违反《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规定行为的处罚(行政处罚)。
(六)负责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规章贯彻情况的检查(行政检查)。
(七)负责代修危险房屋(行政强制)。
(八)负责对违反《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办法》规定行为的 检查(行政检查)。
(九)负责对违反《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办法》规定行为的处罚(行政处罚)。
(十)负责对违反《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规定行为的检查(行政检查)。
(十一)负责对违反《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规定行为的处罚(行政处罚)。
(十二)负责对违反《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规定行为的检查(行政检查)。
(十三)负责对违反《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规定行为的处罚(行政处罚)。
(十四)负责审核发放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住房补贴(行政给付)。
(十五)负责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在本辖区内实施情况的检查(行政检查);受理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支取及转移。
(十六)负责查处区内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中装修人和装饰装修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委托执法)。(十七)负责审核发放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或补差及房改房办证初审。
(十八)负责区属公产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和房产统计。
(十九)负责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二十)承办区委、区政府、市房产管理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房产管理站机构设置
房产管理站编制人数31人,在职人数27人,退休人数53人。主要设置7个办公室:房改办公室、住房公积金管理办公室、低保廉租住房补助办公室、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房屋监察办公室、综合办公室、房屋历史遗留办证办公室。
(一)房改办公室
负责全区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补差的预算、初审和发放工作;房改房办证初审上报等工作。
(二)住房公积金管理办公室
受理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支取及转移和测算工作。
(三)低保廉租住房补助办公室
负责审核发放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住房补贴的初审和发放工作。
(四)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
受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申请、审核、发证工作。
(五)房屋监察办公室
负责查处区内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中装修人和装饰装修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六)综合办公室
综合处理局内日常事务;负责有关重要会议的组织;负责档案、工会、行风及队伍建设等工作。
(七)房屋历史遗留办证办公室
负责全区历史遗留房屋产权确认,办证工作。
第三篇:物理课改心得体会
物理课改心得体会
西夏二中马红伟
推进实施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教学中的可行途径。县委、县教育部门领导非常重视,先后聘请中国教育报专家为教师进行课改培训,并聘请殷都课改专家为教师进行培训,还现场演示观摩课。通过培训教师们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在物理教学中推行课改,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物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教育观念必须转变和更新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教育观念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之分。先进的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获得成功和进步;落后的教育观念则产生消极的教育行为,导致教育的失败,甚至害了受教育者。因此,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观念和教育模式,特别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教学成果唯一标准的作用”。要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面向全体学生,就要全面提高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树立“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实践,使这些新观念逐渐被教师理解和接受,在感悟中逐步活化,在实际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形成切实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改实践者。
1.基本功的训练不可缺少
首先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必须弄清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课改的内容是什么?物理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系统性强,有些知识相对抽象且不易理解。正因为如此,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训练永远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基础打得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有效地学习和运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及现代科学技术,能否开创新领域,探索新问题。现代科学技术是在各门基础科学之上发展起来的,基础不牢固,直接影响到进一步的学习。所以扎实的“双基”教育本身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和经验,摒弃它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2.经典物理学不能放松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时代赋予我们必须更快地了解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物理知识面不能太窄,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眼界和思路。经典物理学是学习现代物理学以至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尽管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但作为物
理知识的核心仍是稳定和巩固的。所以物理课的“现代化”,不能以脱离经典物理为代价。
3.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不能成为口号
从新课改来看,如何使教师和学生从灌输和被灌输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等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这一点考虑,大家都不希望看到“创新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结果。科学方法的训练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时间久了,有些知识会被忘掉,但通过学习培养起来的能力却对人们起着久远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学要密切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提倡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物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善于把物理知识适用于实际生活当中,鼓励和培养学生爱动手、敢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在信息社会中查寻资料,及时吸收和处理信息,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及物理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物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物理课对初中生来说是启蒙课,兴趣和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新课改谋求学生整体智能与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学生的主动参与则是他们的智能得以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创设物理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生动的实例和物理演示实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探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得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创新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改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 观察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过程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应弄清实验原理、目的,理清实验步骤,严格按规则操作,应该创造性地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得出实验结果。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联系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事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规律,使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应该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创造意识、创新能力。
针对我们学校实际情况,首先把小组建设好,小组有组名,组徽,口号;我们物理组在组长张清亮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学习课改材料,写出心得体会,按照高效课堂的模式,精心编写导学案,设计课堂流程,认真准备小组实验;充分利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通过近段的实践,学生有兴趣了,积极性高,在课堂上敢说、敢讲。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掌握知识。但在课改中也有不足之处:由于班额大,学生多,学生难以掌控,特别是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容易讨论课堂以外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有效的监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逐渐探讨和模索课改,坚决推进课改,运用课改,把课改坚定不移走下去。
第四篇:初中物理课改初探
初中物理课改初探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新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到核心位置,这是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前人曰:“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命运最重要的因素是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历史责任就落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肩上。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应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妨碍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相适应的教育手段和体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物理知识的“教”和“学”放到一个新的“三维坐标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物理教师只有具备“四会”即“会说、会教、会研究、会指导”的能力,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实施教育改革
(一)、走进新课程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能力创新与提升的活动。
1.自觉贯彻新课程标准
多年物理教学行为和习惯使我们摆脱不了原来物理教学大纲对我们多年的影响,因为旧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是硬性的,它严格规定了知识点及各知识点的准确的要求,对于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和超纲有十分明确的界限。而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内容的规定则比较广泛,很多情况下对知识的学习没有给出硬性的规定,给教师留下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去创造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同时由以往重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化,使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航标”,更加坚定了我们投入课改的信心。
2.自觉适应新教材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不过分强调物理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编者在新教材内容顺序的安排上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可以从三维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出发做出决定,所以人教版教材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如把“电学”放在了八年级,而“力学”放在了九年级。新教材一些章节把老教材一章的内容捏合成一节,而对电阻的串并联,二力的合成,电荷,静电等问题,新教材却没有体现,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却让我们老师觉得非常不适应,到底怎么教呀?老教材中有的内容而新教材没有体现的是否还要给学生加进去,如不加进去,学生做题是否顺利,考试会不会考?另外,新教材课后习题过少,社会调查、网上搜集、布置作业感觉困难等。现在看来我们老师对教材的这些不适应,主要来自于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钻研的不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充分理解了新教材编者的意图和变化。
3.自觉使用新的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前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教育设备的配备越来越现代化,尤其是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领域中。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再加上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或现成的课件,为课堂多媒体教学注入了活力。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逼真的图象,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虚拟的实验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人机互动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大容量,为愉快教育提供了技术的保证。
4.自觉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的现代化时代已经来到我们面前,作为多媒体,它对于教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已经是显而易见。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的需要,时代的呼唤。增强时代意识,认真把握“教育现代化”这一理念,让我们的教育步入“数字化”的天地。
5.自觉尝试教学的新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做游戏”、“听音乐”等各种活动,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展示物理课堂的“多彩”,而是传授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同时我们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1)物理课上做游戏(如“双耳效应”)
(2)物理课上听音乐(声现象、声音传播)
(3)物理课上学成语(如“震耳欲聋!”)
(4)物理课上学画画(如“颜色”)
(5)物理课上学数学(“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每次上物理课,同学们总是喜形于色,乐此不疲,其根本原因是构建了多彩的物理课堂,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新的教学理念。
(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目标而设计和确定的。无论如何,新课程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示个性力量的时间和平台。实施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实现行为习惯的转变
1。接收式的学习转变为探究式
长期以来,受传统式教学的影响,课改以前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讲学生被动式地接受,对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从不探究和质疑。这样,久而久之给学生养成不愿大胆思考问题的习惯,严重地扼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经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和新课程的理念的更新,在教学中自觉应用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引发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发生了质的转变。两年来,我们三个一线物理教师不断研究、探索在每节课上先设计一个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先让学生猜想、假设、分析、实验、归纳、概括、交流、结论、评估。改变过去“一言堂”,:“填鸭式”的被动局面,真正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相互学习、敢于批评、争论不休的良好学习氛围。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主动接受知识,而且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班级学生思想教育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2.促使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的,经历自主探索活动,通过新旧经验间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1)自主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自主的学习活动,积极地把书本上介绍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2)能动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能够主动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去吸收、改造。将所学的新旧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有选择地把它们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去。(3)创造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与人们平时所说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它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它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例如大胆、勇敢、自主性、自我认可等等,即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和创造性的人。
1)“问题互动”式的学习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的中心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学生往往不能马上回答)。接着,通过一系列实验和问题,交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步来解决问题。例如,对于初中物理“奥斯特的发现”一课,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目标,即通电导体的磁场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设计通电螺线管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师生互动、信息交流,最后由学生小结归纳,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激起了课堂教学中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2)“讨论互动”式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认为应重新分配上课的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质疑、去总结,充分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作用。例如,对于初中物理“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节,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各组谈谈如何测?以及所需器材、公式和在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课堂交流时,学生纷纷发言,从思路到器材,从公式(P=UI)到方法,还有的学生大胆分析了先算出电流做的功,然后利用时间计算(P=W/t),甚至有些学生提出小灯泡电功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行不行?等问题。这样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优化扩展,真正实现了“师生双向互动”,有利于学生加速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
3.在情景中教学转变学生的行为习惯
今天上课为什么这样安静呀!“老师你昨天留给我们的问题:硬币怎样越过三八线?我们急切需要知道答案”,嗷!我说怎么这样安静。当我成功地把硬币吹过三八线时,教室里一下沸腾了。由于物理中的情景教学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后来,上课迟到的没有了,课前乱跑的没有了,课前嗡嗡声没有了,只有鸦雀无声地等待老师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催化剂。
四.师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1.教师地位的变化
作为新课改的教师应该适应新课程,教师的地位不应是站在讲台上“高高居上”,而走到学生中间去,不断指导、帮助,与每一个小组“对话”,不断听取学生“回音”及信息,常常会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身边,问题“躲一边”。教师上课的地位变了,“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也活了。从而扎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师角色的变化
要把这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指导物理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外,还必须从观念、能力、方法、系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角色更新。(1)观念角色的更新。①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小制作、小创造,有的善于调查研究,有的善于资料查阅,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归纳总结„„这就要求教师把施教的光芒辐射到全体学生,并努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只有教师把新的教育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只有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才能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2)能力角色的更新。①大胆变革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整体性原则变革处理好教材,将有关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应用,改变孤立地、单一地处理教学内容的现象。②富有艺术性的指导能力。教师不能仅将现成的概念、定理、定律、公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证明,而应改变教学程序,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在创新教育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甚至是误区,教师应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真正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帮助学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完成知识的内化。(3)方法角色的更新。①不断改进教法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顾及怎样引导学生提问,这种“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处于消极的、被动的。②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在教学中应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我们指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监控和调整。让学生记“错题集”,让学生写学习方法总结,可以定期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正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我们就是这样经过不断的反思,矫正,使我们课改沿着一个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我们倡导教师加强自身反思学习的同时,更积极倡导合作学习,合作不局限于本校,要走出校门合作。学习“洋思中学”先进理念,谈感受、谈思路,从而启发全体教师更向新课改迈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善于反思的老师,善于学习的老师在课改中角色转变都很快。
3.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改善师生关系的突破口
初三总复习,教师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采取尊重学生不歧视、不放过任何一个“学困生”。其中有一个“学困生”感叹地说:“其它课上我都睡觉,只有物理课我特别有兴趣,这与物理老师尊重我们,帮助我们复习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是分不开的。”教学中为了突出第一轮夯实基础,教师把全班学生分为A、B两个组。分为A、B组的好处是好帮中、良促良、师帮辅、抓差生;教师灵活调控A组给10分钟时间默记本章的主要内容,B组给5分钟剩余5分钟可小声讨论做试卷。然后默写重点知识10个,每一个为10分测评当堂记入平时成绩册。这样做的好处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也体现了态度、过程、能力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设计A、B不同层次典型练习题展开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股好帮中、良促良、差有师,勇于奋进、努力拼搏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感到平等、民主、和谐
有不被抛弃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使教学全面开花,可多结丰硕之果。同时,也使师生情、同学情油然而生!
4.语言的魅力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的语言有没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关键。教学中我们的李老师以学者的风范感染学生,用长者的心态对待学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处理问题。对待优等生从不纵容和藐视他们,对待学困生也从不歧视和讽刺挖苦他们。因为他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精心地去渲染,去呵护,他们才能真正把老师看作“父母”或“人类的塑造者”。
经过课改,我们的教学行为、语言、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的轻松了,老师教的快乐了,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用我们一位老教师的话说,就是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又会碰撞出不同的新问题,沉寂了多年的这颗疲惫心脏又找到了兴奋,激动,心动的感觉。老师激动了,学生兴奋了,学生激动了,老师兴奋了,真的是以情激情,不再是以往的复制复制再复制。课改之路还很漫长,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课改之路更坚实,取得更大的提高和收获。
第五篇:物理课改心得体会
物理课改心得体会
回想八年之前,我怀着一腔浓浓的情,捧着一颗赤诚的心,带着一份美好的憧憬,终于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然而,俗话说的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老师难。那时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传统讲授为主,探究为辅,为此在教学上走了不少弯路,虽然殚精竭虑,却收效甚微。教学的转折契机发生在2013年,托一中“学教练121”课堂改革之风,吹开了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作为本次课改的一线老师,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学案,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但这其中过程是曲折的,结果却是欣慰的!高中课改对我这个教了近八年高中物理的教师来说是一开始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在那个时候,一切改革对于我来说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课改后的课怎么上?没有课改经验,对于如何把握新课程我心里不是很有底,但我面对现实认真对待,走好每一步。现在高中课改进行了近一年的时间,回顾过去一学年来的新课程教学,感觉工作很忙,应该说很充实,经过培训和听过一些名师的讲座,再加上自己的大胆尝试和努力专研,我在课改中不断成长起来。
可以说,本次课改也是一次强劲的洗脑风暴,什么“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预设生成”、“对话合作”、“师生是共同的学习体”、“先教后练”都给我的教育观念注入全新的血液。
在新课程观念影响下,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好的课堂应该是老师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由学生利用互相讨论、积极思考,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物理概念及公式的推导;还有对于物理的探究式实验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自已设计实验方案来独立进行,具体有以下几点:
1.注重体验。新教材的课程目标是:学习知识与技能,了解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物理新教材中改变最大的是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身边的现象恰当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配合相关的物理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在物理知识与经验的“对接”与“交错”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具体点:我们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好生与后进生搭配,起到互相合作、监督、讨论的作用。并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这样不仅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也使物理学起来更加有趣,更贴近生活,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魔力和魅力。
2.适度探究。新的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其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探究式教学的意识。但在教学中应适度探究。能直接得出结论或学生有过类似经验的问题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可以直接得出结论,没有必要追求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实际上学习物理就是要在短时期内把人们通过长期大量的积累、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迅速承接过来。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3.把握节奏,面对高考。对新教材难度和深度的把握应同时参照高考的要求有计划地实施。仅满足于课本上的内容,可能会对以后的高考造成损失。教材可以是实验教材,但学生不是实验品,高考是我们老师、同学和家长必须严肃面对的现实。
4.寻求好的方式方法去解题。可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创新的解题思路,灵活的解题。
5.“学教练121”教学强调知识的获取过程,并且从获取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因此我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科学探究,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现在的“重过程”。例如:关于动能的教学,在过去是直接给出动能的表达式,现在是先经过实验探究得出动能与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再通过理论探究得出动能的具体表达式,使学生在探究动能表达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并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我付诸了实践,我的课堂终于变样了!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们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有兴趣和热情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养成探究的习惯。分组学习中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沟通,解决疑问。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多了小组合作;多了资料交流;多了语言积累„„
课下我更大的变化是学会了反思,反思自己的每个行为,特别是开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反思自己教学的进步与不足,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以便能够确立更适合学生或课堂具体情况的方案,学生学习兴趣如何,上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从而找到适应学生的教学策略吸引他们;反思教学的结果,从学生表现,课上发言和作业中收集教学资料。我学会了反思,学会在反思中进取,在反思中成长。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有一种新生的感觉,感受着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希望,领略着课改带给我们的激情,品味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喜悦。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我健康而快乐的成长着;以教人者教己,和孩子们,和新课程一同成长。
一、对课改的再认识
新课程新在哪?教材的变化只是表象,这一年下来,我觉得比较多的教师只是按新教材的编排作了教学内容顺序上的调整,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并没有多大改变。我想这是因为大多数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不愿意改变自己早已固化的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课程也应该与时具进,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具体体现在高中生选课的模块化设计,选择什么模块是基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意识。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要由过去的“重结果”转变为现在的“重过程”。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以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新课改的六大“改变”是我在去年暑假培训时学习的理论,用心体会就能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了。很多教师担心课程改革的结果是否会与高考脱轨,就我个人而言,在暑假培训时也担心过,甚至在学习期间直接跟黄恕伯等专家提出了我的担心。当然,我觉得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若一下子完全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教学,教育部制订的周课时计划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就远远不够,高考制度又没有多大改变,这本身就是个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当然不能全盘否定过去的教学,而是要把握改革的“度”。
改革的过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痛苦”的,而且是非常辛苦的,因为要改变过去那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怎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回首时一定能发现,我们已走过来了,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个人的最大收获是,我的学生学得比以前轻松了,而且学习效果比以前更好了,这是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呢?在这“摸着石头过河”的一年里,为了实施课改,作为备课组长的我尤其辛苦,但看到学生的物理学习比以前轻松且更有效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二、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变化
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教学改革:
2、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体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不少教师往往对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把物理实验仅仅当作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本身是充满理论的认识过程。例如,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表现为只强调直观观察,或单纯在量的方面追求尽量多的现象刺激,或认为实验可做可不做,而忽视了实验在教学中的目标等质的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精心设计。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常常仅仅是观察、观看,有些老师虽然也让学生参与实验,注重了边实验边讲,但是由于老师是“主唱”,没有注重学生体验,往往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我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尽可能改进实验装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实验效果。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体验,在实验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例如,“向心力”这节课,教学参考已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不少视频资源,里面有许多生活中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实际上是让学生间接体验,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在教室中不便做实验,更不便让学生直接体验。我没有整个视频一连串地播放,那样实质上又回到了以往“灌输式”教学,而是将视频用软件截成一断一断的,在不同的环节中播放不同的画面,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便于理解知识。这节课除了让学生间接体验,更重要的是,我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而又非常有效的体验性实验:撕下保鲜袋的两小块来分别包住两个桔子,用线将桔子掉起来做成两个球摆(金属球做圆周运动实验在课堂上容易伤到学生),两个桔子一轻一重,教师只提供这些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自体验桔子做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与其质量、半径和角速度的定性关系。实践证明,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就能达到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学于娱乐中,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就提高了。类似这样的实验,只要我们教师有心设计,不会太难。
3、习题教学中突出知识建构功能
过去的习题教学单纯地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忽略了知识的进一步建构功能,所以在过去的习题教学,尤其是在习题的编排上,出现无序、杂乱、过量、重复等现象,甚至为了跟高考接轨,习题的难度要求追求一步到位,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会不到成功的愉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新课程教学的第一年,我们在黄恕伯等专家的指导下,组成了一个习题研究小组,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已经编出了一套有序、适量、难度适中的习题集,即将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这套习题在编排上不是按题型编排,而是按知识的形成过程来编排,在习题的选择上,突出习题对知识的建构作用,而不是与高考接轨、搞一步到位。以上我从课改的必要性和课改的实施两方面谈了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课改仍将继续,我当然会更加努力,三年的时间我们备课组全体教师一定能共同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课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