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工职务发明协议书
上海XX有限公司
职工职务发明协议书
甲方:上海XX有限公司
乙方:
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以下单独称为“一方”,合称为“双方”。
前言
鉴于双方存有劳动关系,根据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下称“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国家法律,双方就与职务发明创造有关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协议。
一、定义
除本合同条款另有约定或上下文另有所指外,本合同中下列用语具有如下含义: 发明创造,本协议所指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职务发明,指符合本协议第二条规定条件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本职工作,指[
二、职务发明的范围
根据“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乙方做出的发明创造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为职务 发明:
2.1 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
2.2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做出的发明创造;
2.3 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后一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 有关的发明创造;
2.4 主要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所做出 的有关发明创造。
三、发明创造的报告 乙方应自做出发明创造之日起15 日内,向甲方报告并提交发明创造方案的书面简介及 甲方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职务发明的确认
4.1 对乙方报告的发明创造,甲方应在接受该报告之日起30 日内就发明创造是否职务发 明做出书面确认。
4.2 乙方做出的发明创造系职务发明的,甲方应依照本协议第五条之规定予以保护。
4.3 乙方做出的发明创造系非职务发明的,甲方应出具《非职务发明证明书》(其格式详 见附录一)。
五、职务发明的保护
5.1 对乙方报告的职务发明,甲方应在接受该报告之日起30 日内做出是否予以保护以及 采取何种保护方式的决定。甲方对职务发明的保护方式有:申请专利、作为企业秘密予以保 甲方决定对乙方报告的职务发明予以保护的,所产生的费用由甲方负担。
5.2 甲方拒绝对乙方报告的职务发明予以保护的,乙方可自行采取申请专利等保护方式 予以保护。此种情形下,甲方应出具《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确认书》(其格式详见附录二),对乙方申请专利予以协助。
六、职务发明的权属
乙方做出的职务发明,其专利申请权、归属权等权益为甲方所有,除非甲方依本合同第五条之规定书面告知乙方拒绝对该项职务发明予以保护,并确认该项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为乙方所有。
七、职务发明的奖励
乙方做出职务发明,甲方根据相关规定,给予乙方一定的精神及物质奖励。
八、非职务发明的权属 乙方做出的非职务发明,其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等权益为乙方所有。
九、保密义务
9.1 为确保发明创造在获得专利前具有新颖性,不论该项发明创造的权利人是谁,双方 均应对其知悉的有关发明创造的内容予以保密。
9.2 甲方决定对乙方做出的职务发明以企业秘密方式予以保护的,乙方应遵守甲方的保 密规定,不得向他人披露发明创造的内容。
9.3 本条之规定不受本协议第十条之约束。
十、协议期限
本协议自订立之日起生效,在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及双方劳动关系终止后二年内有
十一、违约责任
11.1 乙方未经甲方确认发明创造的性质,擅自申请专利或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的,视作擅 自处分甲方拥有的发明创造。甲方有权请求专利主管机关撤销乙方或第三人因此取得的专利 权,并要求乙方赔偿甲方因此受到的损失。
11.2 乙方违反本协议第九条之规定向他人披露职务发明之内容,造成甲方商业秘密泄露 或无法申请专利的,甲方有权视情节对乙方做出罚款、开除等处分,并要求乙方做出赔偿。
十二、争议的解决
因本协议之订立、解释、履行等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自争议发生之日起 60 日,双方就争议之解决无法形成一致意见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三、其他
13.1 本合同的附录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并且与本合同正文的条款具有同等效力。如果本合同正文的条款与附录的条款有冲突,以本合同正文条款为准。13.2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效力。双方已于本合同首页所载日期 签订本合同,以资证明。
(此下无正文)
甲方名称:
乙方名称:
签
章:
签
章:
附录一
非职务发明证明书
姿证明我单位职工[
]所做出的[
]发明创造,其大致内容为[
] 该发明创造系其个人发明,非职务发明。特此证明。
上海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附录二
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确认书
兹确认我单位职工[
]根据其与我单位订立的《发明创造协议》,系其[
]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人。该项创造是否申请专利,我单位依据《发明创造协议》之约定,有权免费实施该发明创造。
上海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二篇: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
职务发明条例草案
(送审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职务发明人和单位的合法权益,充分激发职务发明人和单位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推动知识产权的运用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家鼓励职务发明及其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职务发明制度的宣传普及力度,加强对单位和发明人执行本条例的指导和帮助,支持和促进职务发明及其知识产权的运用实施。
第三条 国务院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国职务发明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务发明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包括专利行政部门、农业行政部门和林业行政部门。
第四条 本条例所称发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完成
— 1 — 的,属于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或者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保护客体的智力创造成果。
第五条 本条例所称发明人,是指对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过程中,只负责组织或者管理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
第六条 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或者委托专业机构代为管理知识产权事务。
从事研究开发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发明报告制度或者与发明人进行约定,明确发明完成后单位和发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及时确定发明的权益归属。
从事研究开发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职务发明的奖励报酬制度或者与发明人约定奖励和报酬。
单位在建立前述制度时,应当充分听取和吸纳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发明报告制度和奖励报酬制度向研发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公开。
第二章 发明的权利归属
第七条 下列发明属于职务发明:
(一)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
(二)履行单位在本职工作之外分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
(三)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一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但是国家对植物新品种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四)主要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繁殖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但是约定返还资金或者支付使用费,或者仅在完成后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验证或者测试的除外。
第八条
对于职务发明,单位享有申请知识产权、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或者公开的权利,发明人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报酬的权利。
对于非职务发明,发明人享有署名权和申请知识产权、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或者公开的权利。
第九条 单位可以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或者与发明人约定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的权利归属;未与发明人约定也未在规章制度中规定的,适用本章的规定。
第三章 发明的报告和申请知识产权
第十条
除单位与发明人另有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另有规定外,发明人完成与单位业务有关的发明的,应当自完成发明之日起两个月内向单位报告该发明。
发明由两个以上发明人完成的,由全体发明人或者发明人代表向单位报告,发明人代表提交的发明报告应当征得全体发明人同意。
第十一条 除单位与发明人另有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
— 3 — 规章制度中另有规定外,发明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全体发明人的姓名;
(二)发明的名称和内容;
(三)发明属于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的意见及理由;
(四)单位或者发明人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第十二条 除单位与发明人另有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另有规定外,发明人主张其报告的发明属于非职务发明的,单位应当自收到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报告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书面答复;单位未在前述期限内答复的,视为同意发明人的意见。
单位在书面答复中主张报告的非职务发明属于职务发明的,应当说明理由。
发明人在收到单位的答复之日起两个月内提出书面反对意见的,双方可以依照本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解决争议;未提出反对意见的,视为同意单位的意见。
第十三条 除单位与发明人另有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另有规定外,发明人主张其报告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的,单位应当自收到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报告之日起六个月内决定是否在国内申请知识产权、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或者予以公开,并将决定书面通知发明人。
第十四条 单位就职务发明申请知识产权的,可以就拟提交的申请文件征求发明人的意见。发明人应当积极配合单位申请知识产权。
申请知识产权过程中,发明人有权向单位了解申请的进展情况。
— 4 — 第十五条 单位拟停止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申请程序或者放弃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的,应当提前通知发明人,发明人可以通过与单位协商获得该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申请权或者知识产权。发明人通过协商获得前述权利的,单位应当协助发明人办理相关权利转移手续。
发明人依照前款规定无偿获得有关权利的,单位享有免费实施该职务发明或者其知识产权的权利。
第十六条 发明人对其完成的职务发明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单位同意不得公开该发明,也不得私自申请知识产权或者向第三人转让。
单位对向其报告的非职务发明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发明人同意不得公开该发明,也不得以自己的名义申请知识产权或者向第三人转让。
第四章 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
第十七条 单位就职务发明获得知识产权的,应当及时给予发明人奖励。
单位转让、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自行实施获得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的,应当根据该发明取得的经济效益、发明人的贡献程度等及时给予发明人合理的报酬。
第十八条 单位可以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或者与发明人约定给予奖励、报酬的程序、方式和数额。该规章制度或者约定应当明确发明人享有的权利、请求救济的途径,并符合
— 5 — 本条例第十九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任何取消发明人依据本条例享有的权利或者对前述权利的享有或者行使附加不合理条件的约定或者规定无效。
第十九条 单位在确定给予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的方式和数额时,应当听取职务发明人的意见。
第二十条 单位未与发明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的,对获得发明专利权或者植物新品种权的职务发明,给予全体发明人的奖金总额最低不少于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两倍;对获得其他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给予全体发明人的奖金总额最低不少于该单位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第二十一条 单位未与发明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对职务发明人的报酬的,单位实施获得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后,应当向涉及的所有知识产权的全体发明人以下列方式之一支付报酬:
(一)在知识产权有效期限内,每年从实施发明专利或者植物新品种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5%;实施其他知识产权的,从其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3%;
(二)在知识产权有效期限内,每年从实施发明专利或者植物新品种的销售收入中提取不低于0.5%;实施其他知识产权的,从其销售收入中提取不低于0.3%;
(三)在知识产权有效期限内,参照前两项计算的数额,根
— 6 — 据发明人个人月平均工资的合理倍数确定每年应提取的报酬数额;
(四)参照第一、二项计算的数额的合理倍数,确定一次性给予发明人报酬的数额。
上述报酬累计不超过实施该知识产权的累计营业利润的50%。单位未与发明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对职务发明人的报酬的,单位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其知识产权后,应当从转让或者许可所得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
第二十二条 单位在确定报酬数额时,应当考虑每项职务发明对整个产品或者工艺经济效益的贡献,以及每位职务发明人对每项职务发明的贡献等因素。
第二十三条 单位未与发明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奖励、报酬支付期限的,单位应当在获得知识产权之日起三个月内发放奖金;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的,应当在许可费、转让费到账后三个月内支付报酬;单位自行实施职务发明且以现金形式逐年支付报酬的,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后三个月内支付报酬。以股权形式支付报酬的,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予以分红。
第二十四条 对于可以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智力创造成果,单位决定作为技术秘密保护的,应当根据该技术秘密对本单位经济效益的贡献与发明人约定或者参照本章的规定向发明人支付合理的补偿。
第二十五条 发明人与单位的劳动、人事关系终止的,对在
— 7 — 终止前完成的与单位业务有关的发明,发明人应当继续履行本条例第十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规定的义务,并继续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发明人死亡的,其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有权继承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除单位与发明人另有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另有规定外,职务发明获得的知识产权被依法宣告无效或者撤销的,对宣告无效或者撤销决定生效前发明人已经获得的奖励和报酬不具有追溯力。
第二十七条 企业给予职务发明人的奖金和报酬,可以按照相关规定作为企业员工薪酬,列入企业成本费用。其他单位给予职务发明人的奖金和报酬按照有关规定列支。
第五章 促进职务发明知识产权的运用实施
第二十八条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职务发明获得知识产权之后合理期限内,既未自行实施或者作好实施的必要准备,也未转让和许可他人实施的,发明人在不变更职务发明权利归属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与单位的协议自行实施或者许可他人实施该知识产权,并按照协议享有相应的权益。
第二十九条 单位转化实施职务发明及其知识产权取得的收益和发明人获得的奖励、报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制定以单位的知识产权管
— 8 — 理作为考核或者评定标准的政策和措施时,应当将单位落实职务发明制度的情况作为考核或者评定因素。
单位落实职务发明制度的情况应当纳入其负责人相关考核的范围。
第三十一条 国家设立基金,促进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和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形成的职务发明的运用实施。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监督管理部门依当事人申请或者根据举报信息有权对单位落实职务发明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查阅与职务发明有关的劳动合同、规章制度等材料,有权对相关当事人进行询问。单位和发明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说明有关情况。
第三十三条 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依法行使职权,并应当对监督检查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经监督检查,发现单位未依法落实职务发明制度的,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
第三十四条 发明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对职务发明申请知识产权的,该申请产生的权利由单位享有,发明人获得的收益应当全部返还单位。
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对非职务发明申请知识产权的,该
— 9 — 申请产生的权利由发明人享有,单位获得的收益应当全部返还发明人。
第三十五条 下列属于侵犯发明人署名权的行为:
(一)未将发明人署名为发明人的;
(二)将不是发明人的人署名为发明人的。
第三十六条 发明人认为其署名权被侵犯的,可以请求县级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于有重大影响的侵犯署名权的案件,可以请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处理。
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认定侵犯署名权的行为成立的,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知识产权授权机关或者登记机关应当根据生效决定或者判决对相关文件中记载的发明人予以纠正并公告。
两次以上侵犯署名权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对侵权人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侵权情况予以通报。
第三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侵犯发明人署名权的行为都有权向县级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三十八条 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与发明人的约定不符合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或者依照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发明人造成损失的,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 单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及时足额地给予发明
— 10 — 人奖励和报酬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发明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 因发明的权利归属或者奖励、报酬发生争议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依法申请仲裁。
发明人与单位就职务发明的报酬产生争议的,单位对其自行实施、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该职务发明获得的经济效益,负有举证责任。
第四十一条 对发明提出知识产权申请后,当事人就该发明的权利归属产生争议的,知识产权授权机关或者登记机关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中止知识产权的有关程序。
权利归属纠纷解决后,当事人可以持生效的法律文书请求恢复知识产权的有关程序。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单位和发明人可以将涉及发明权利归属、奖励报酬的规章制度或者有关合同向所在地的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申请备案。
第四十三条 涉及国防领域的职务发明参照适用本条例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三篇:什么是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专题
什么是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中国专利法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法律细化
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用三要素进行分析:
(1)发明创造项目来源
(2)实施发明创造使用的条件
(3)完成发明创造的时间
难点
(1)灰色地带
(2)合同约定
(3)协商处理矛盾原则
第四篇:员工保密、职务发明、竞业限制协议书
员工保密、职务发明约定及竞业限制协议书
甲方: 地址:
乙方: 工作岗位: 身份证号: 家庭住址: 联系方式: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公司法》及国家、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以及甲方相关保密制度规定,双方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保密内容
甲乙双方确认,乙方应承担的保密义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经营信息:包括经营方针、投资决策意向、产品服务定价、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拓展渠道、广告策略等;
2、管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管理模式,财务资料、人事资料、计算机数据信息、金融数据及其参数。
3、客户信息:
1(1)客户档案资料:客户类别、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经营项目、经营规模、经营时间、信用级别、付款方式、所需产品种类、产品月需求量、供应商结构、毛利率标准等;
(2)基本经营资料:营业执照复印件、采购合同、补充采购合同、各项证明书、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客户特征资料:资金实力、固定资产、厂房所有权、发展潜力、经营观念、经营方向、经营政策、内部管理状况、经营历史等;
(4)业务状况资料:财务表现、销售变动趋势、内部人员素质品行、与本公司的业务关系及合作态度。
4、专利技术:甲方享有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的专利技术,产品信息与之相关的图纸、代码、数据、报表等所有资料。
5、技术秘密:指甲方专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技术方案、数据库、实验及测试结果、技术数据、图纸、样品、样机、模型、说明书等一切有关信息。
6、商业秘密:甲方所有的其他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甲方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数据、资料等。
7、甲方依照法律规定(如在缔结过程中知悉其他相对人的商业秘密)和在有关协议的约定(如技术合同)中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也属本保密协议所称的商业秘密。
7、其他约定: 第二条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提供正常的工作条件,并根据合同约定给予乙方相应工作报酬,乙方有特殊贡献时甲方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奖励。
2、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必须遵守甲方任何成文及不成文的保密规章制度,履行与其岗位相关的保密职责。若遇有甲方的保密规定不明确时,乙方应本着谨慎、诚实的态度采取合理措施,维护甲方利益。
3、乙方必须按照甲方要求从事经营、开发等工作,并将有关商业秘密资料交由甲方保管,甲方对其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商业秘密。
4、除履行职务需要外,若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以泄露、公布、出版、传授、转让等方式使其他任何第三方知悉属于甲方但乙方承诺保密的信息,也不得在履行职责外使用这些秘密。
5、乙方因职务需要使用和保管的一切秘密信息文件、资料、图表、报告、信件、传真、磁带及其他载体,均归甲方所有。乙方在提出离职时,需提前一个月通知甲方,返还一切属于甲方的财物,包括所有秘密文件、图纸等载体。
6、乙方有义务保管好自己所有的保密资料,任何人不得携带私盘将保密资料复制后携带外出,并不得私自传借、披露,更不得利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牟取私利。
7、乙方应妥善保管办公室钥匙等公司财产以及所有与工作有关的技术资料、试验设备、试验材料、客户名单等常用资料。第三条 职务发明约定事项
1、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因履行职务或者主要是利用甲方的物质技术条件、业务信息等产生的发明创造、作品、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有关的知识产权均属于甲方享有。甲方可以在其业务范围内充分自由地利用这些发明创造、作品、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进行生产、经营或者向第三方转让。乙方应当依甲方的要求,提供一切必要的信息和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包括申请、注册、登记等,协助甲方取得和行使有关的知识产权。
2、上述发明创造、作品、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及其他商业秘密,有关的发明权、署名权(依照法律规定应由甲方署名的除外)等精神权利由作为发明人、创作人或开发者的乙方享有,甲方尊重乙方的精神权利并协助乙方行使这些权利。
3、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所完成的、与甲方业务相关的发明创造、作品、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乙方主张由其本人享有知识产权的,应当及时向甲方申明,并提交相应证据。经甲方核实,认为确属于非职务成果的,由乙方享有知识产权。甲方核实确属乙方享有知识产权者,甲方不得在未经乙方明确授权的前提下利用这些成果进行生产、经营,亦不得自行向第三方转让,但甲方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利用这些成果进行生产、经营、受让和转让的权利。
4、乙方没有申明的,推定其属于职务成果,甲方可以使用这些成果进行生产、经营或者向第三方转让。即使日后证明实际上是非职务成果的,乙方亦不得要求甲方承担任何经济责任。乙方申明后,甲方对成果 的权属有异议的,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第四条 竞业限制
1、乙方承诺:在甲方任职期间,非经甲方事先同意,不在与甲方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内担任任何职务,包括股东、合伙人、董事、监事、经理、职员、代理人、顾问等等。
2、乙方离职后,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两年内不自办或入股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者从事与甲方商业秘密有关的产品的生产(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也不得到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就职或给予任何帮助和指导。
3、本合同所指乙方竞业限制的地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竞业限制期限为2年,自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算起。
4、甲方就乙方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承担的保密义务以及竞业限制义务,向其支付保密费及竞业限制补偿费。
5、乙方在职期间所领取的工资中已经包含了保密费和竞业限制补偿费,乙方应当遵守公司保密制度和竞业限制制度,在职期间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甲方同类的行业提供任何服务。
6、乙方离职后开始计算竞业限制时起,甲方依照本合同的约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每月向乙方支付保密费及竞业限制补偿费人民币50元,按月支付,由甲方通过银行支付至乙方银行卡上,如乙方拒绝领取,甲方可以将补偿费向有关方面提存。第五条 违约责任
1、乙方任职期间如违反本合同任一条款,均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甲方有权立即解除与乙方的劳动关系。无论甲方是否解除与乙方的劳动关系,乙方都应当一次性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元,并赔偿因此给甲方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甲方因调查乙方的违约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调查费、鉴定费等),同时乙方因违约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应当还甲方。乙方同意甲方在未能得到乙方履约支付全额违约金及赔偿损失的情况下,可以每月从乙方应得工资中扣除,直至乙方全额支付和赔偿完毕为止。但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乙方当月工资的20%。
2、乙方离职后如违反本合同任一条款,应当一次性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元,并赔偿因此给甲方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甲方因调查乙方的违约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调查费、鉴定费等),同时乙方因违约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应当还甲方。
3、乙方违约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无直接证据可以证明损失数额的,按照如下方式计算:
(1)损失赔偿额为甲方因乙方的违约行为所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是:因乙方的违约行为导致甲方的产品生产数量下降,其生产数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产品利润所得之积。
(2)如果甲方的损失依据(1)款所述的计算方法难以计算的,损失赔偿额为乙方因违约行为所获取的全部利润,计算方法是:乙方从每件与违约行为直接关联的产品获得的利润乘以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所得之积作为损失赔偿额。(3)甲方因调查、追究乙方的违约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损失评估费、公证费、律师费,也包含在损失赔偿额之内。
4、若乙方违反本协议而导致甲方遭受第三方的侵权指控时,乙方应承担甲方为应诉而支付的一切费用;甲方因此而承担赔偿责任的,有权向乙方追偿。上述应诉费用和侵权赔偿甲方可以从乙方的工资报酬中直接获取。
5、甲方保留一切通过法律手段追究乙方违约或侵权的权利,包括追究其刑事责任等。
第六条 声明
1、乙方确认,在签署本协议前已仔细审阅过本协议内容,完全了解协议各条款的法律含义,并接受协议条款的权利与义务,知悉和认可甲方的保密管理相关制度。
2、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后另定协议解决。
3、本协议的修改应以书面形式为之,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七条争议的解决方式
因本合同而引起的纠纷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可以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法定期限内向甲方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书面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如果纠纷不涉及劳动争议,任何一方均有权提起诉讼。双方同意选择甲方住所地的、符合级别管辖规定的人民法院作为双方解决纠纷的第一审管辖法院。
第八条 其他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 签字代表:(公章)
日期:
乙方:签字/手印: 日期: 8
第五篇:职工职务行为准则
职工职务行为准则
一、职务职权范围
1、职员应守法、诚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任何私人理由都不应成为其职务行为的动机。
2、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职员不得超越本职业务和职权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3、本职日常业务外,未经公司授权或批准,职员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以公司名义进行考察、谈判、签约、投标等; 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证明; 以公司名义对外界发表意见、消息; 代表公司出席公从活动。
4、遇到工作职责交叉或模糊的事项,公司鼓励勇于承担责任和以公司利益为重的行为,倡导主动积极地行动,推动工作完成。在工作紧急和重要的情况下,职员不得以分工不明为由推诿。
5、严禁职员超出公司授权范围或业务指引的要求,对客户和业务关联单位作出书面或口头承诺。在公司内部,职员应实事求是地对工作做出承诺,并努力兑现。
二、资源与保密
1、职员未经批准,不得将公司资产赠与、转让、出租、出借、抵押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2、公司一切未经公开披露的业务信息、财务资料、人事信息、投标资料、合同文件、客户资料、调研和统计信息、技术文件(含设计方案)等、市场企划方案、管理文件、会议内容等,均属企业秘密,职员有保守该秘密的义务。当不确定某些具体内容是否为公司秘密时,应由公司鉴定其性质。
3、职员授受外部邀请进行交流或其他活动时,应事先征得上司批准,并就可能涉及的有关公司业务的重要内容征求上司意见。
三、内外交往
1、职员须谨慎处理外部的各种宴请和交际应酬活动。
2、公司对外的交际应酬活动,应本着礼貌大方、简朴务实的原则,不应铺张浪费。公司内部的接待工作,应务实简朴。职员在安排交际活动时须考虑以下重要因素:
是否属于工作需要;
费用、频率和电动机是否恰当; 消费项目是否合法。
3、公司对外部单位或个人支付佣金、回扣、酬金,或提供招待、馈赠等,应坚持下列原则:
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符合一般商业惯例。
4、职员不得以任何名义或开工索取或收受客户馈赠的礼物,只有当价值较小(按公认标准),接受不会影响正确处理与客户的关系,且拒绝对方会被视为失礼的情况下,才可以在公开的场合下接受,并应在事后及时报告上司。
5、尊重客户、业务关联单位和同事是基本的职业准则。职员不得在任何场合诋毁任何单位和个人。
六、个人与公司利益的冲突
1、正式入职公司的职员,在任何情况下,禁止任何形式的兼职(包括不获取报酬的活动)。
2、职员可以在不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前提下,从事合法的投资活动,但不得进行下列情形的个人投资活动:
对公司的客户、业务关联单位或商业竞争对手进行直接投资的; 借职务之便向投资对象提供利益的; 假借他人名义从事上述两项投资行为的。
薪金制度
一、薪津形式 月薪组成 基本薪津 工程提成
二、薪津调整
公司将视各员工之工作表现及业绩状况考虑随时调整员工的薪津。 试用期转下:员工在试用期满合格转正,公司给予薪津调整;
业绩突出:对业绩突出或对公司有重大或特殊贡献的员工,公司考虑给予薪津调整或岗位调整。
三、薪津发放 员工薪津实行保密制度,任何职员不得公开或私下询问、议论; 员工薪津将于每月15日发放。
福利制度
一、休息日
员工在每周一至五可以轮休一天,周六、日是工作最多的时候,不能休息。一周串休不能超过两天。
二、休假制度
所有休假除紧急情况外,均须事先申请,经授权主管人审批后方休假。假期结束后无正当理由而不复职者,按旷工论处。
三、婚假
员工结婚享有三天有薪婚假。婚假必须提前一个月向总经理申请。
四、有薪年假
为公司服务年满5年以上者,可享受公司给予的有薪年假。服务满5年的员工,享有每年7天的有薪年假。满10年者,享有每年15天的有薪年假。年假须当年享有,不进行累计。
行政纪律制度
一、纪律处分
如有行为不检,将视情节轻重按下列规定予以纪律处分:
1、口头警告
(1)工作态度不认真(如当班时看报纸、吃零食、吸烟、喧哗、串岗等);(2)个人衣着打扮、外观形象、仪容仪表有损公司形象者;(3)上下班不打钟卡(签到);(4)迟到或早退;
(5)占用公司电话作私人用途;(6)工作散漫或粗心大意;(7)忘记佩带员工证。
2、书面警告
(1)对上司不礼貌、顶撞、违背不服从主管或上司合理工作指令;(2)未经许可,擅自截留公司安排传阅的各项有关规定、通知、公告等;(3)对客户、同事粗暴或不礼貌;(4)蓄意损耗、毁坏公司的财物;
(5)制造谣言或恶意中伤其他同事,挑拨打架事件;(6)严重失职行为;(7)无故旷工;
(8)违反安全守则或部门常规,造成轻微损失。
3、最后书面警告(1)虚报个人资料;
(2)恐吓、威胁、危害同事或有偷窃行为;
(3)无端挑起争执或动手打人者(造成伤害自行承担有关费用);(4)工作时间饮酒;(5)月累计旷工二天;
(6)行为及表现令公司声誉或形象受损者;
(7)违反安全条例或守则或因渎职行为,引致重大损失者;(8)违反国家法令或被追究刑事责任;(9)对外泄露公司商业管理机密;
(10)未经许可,以公司名义对外承诺、签合同、订协议、发函件等造成影响者。
二、纪律处分的执行
口头警告由部门主管执行并做好记录,每月十四日前报办公室及财务部; 书面警告及最后书面警告由经总经理授权的部门主管执行。各部门主管应将有上述行为的员工名单及时报告办公室,办公室接到报告立即查证落实,协助相关部门主管签发书面警告书。每月十四日前报办公室及财务部。
三、员工签名接受警告
1、员工必须在发出的警告书上认证签名,如拒绝签名,以见证为据记录在案;或两个以上证人签认,则该警告书将视作生效。
2、如证实员工确属犯过,但又拒不签认,公司将作立即辞退处理。三张“口头警告”相当于一张“书面警告”,但一月内连续两次“口头警告”同样视作一张“书面警告”,三张书面警告视作一张“最后书面警告”。
3、每签一张“口头警告”当月在其薪津中扣20元。每签一张“书面警告”,当月在其薪津中扣100元。签署“最后书面警告”之员工将被立即解聘并追究因其行为影响所造成的损失。
4、员工有申诉权利,如果员工对处分或处理意见不服时,可经办公室主管向上级管理机构申诉。
四、造成损失或伤、亡的处理
由于员工个人问题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或不按规定操作造成人身伤、亡后果的,由员工个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