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南大学试验室安全工作责任书院系负责人(最终版)
东南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书
(院系负责人)
为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东南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要求,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建立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院长(系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实验室的副院长(系副主任)为第二责任人,与学校主管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
二、建立健全本单位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相关制度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并张贴上墙),逐步建立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机制,将安全工作纳入本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三、组织并落实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环保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
四、建立常态化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学校帮助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书面报告,同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做好防范工作。
五、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既要重视事故处理,更应重视事先预防,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六、对安全工作出色的院系和个人,学校将予以表彰并给予一定奖励。对不切实履行各项安全职责,造成安全管理混乱,安全隐患久拖不改,以致养患成灾的单位将追究当事者和领导者的责任。
七、按照政府部门和学校的要求,认真做好其它相关的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及时报送有关信息。
八、本责任书一式四份,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双方各执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若遇责任人变动,由接任者继续履行职责。
院系名称:(盖章)第一负责人签名: 第二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第二篇:试验室工作责任书
试验室工作责任书
一、试验室员工应经常学习各种业务知识,特别是各种原材料、产品质量、图集标准等方面的知识;认真耐心地做好本职工作。
二、平时应认真做好各种试验,统计数据并加以总结,用于指导生产;根据生产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配合比、离心制度、蒸养制度等工艺制度,抓好各种产品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
三、刻苦钻研,深入车间,虚心向专家请教,不断利用新材料,不断开发新产品,努力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四、做好公司的计量工作,对必要的计量器具一定做到及时检查及时更换,切勿因器具影响产品质量或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五、抓好生产节约及督促遵守劳动纪律工作,对不遵守劳动纪律者应给予提醒;对违反工艺操作规程的应立即制止,并提请公司给予处罚。
六、人员及月工资:
储劲松月工资=1650元/月+职务津贴300元/月+电话费80元/月。程朋雁1650元/月,应成明1500元/月,张燕1400元/月。另外,年终根据工作业绩及企业效益情况,公司发给一定数量的红包。
七、若做不到或产生重大质量事故等,按经济责任制考核要求处理。
八、本责任书二○○六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责任人(签字):公司负责人(签字):
2006年1月1日
第三篇:后勤负责人安全工作责任书
后勤负责人安全工作责任书
食堂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部门。加强食堂饮食卫生与安全是落实学校“安全第一”的基本策略。为了增强食堂的安全防范意识,坚决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根据食堂负责人的职责要求,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责任
1、注意食堂人员的身体状况,每年进行要体检一次,做到人人持证上岗,保证身体健康,一旦发现食堂人员身体有异常,马上催促离开工作岗位。
2、大力宣传《食品卫生法》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有关知识,强化食堂人员卫生法制观念。督促炊事人员食品知识的学习,提高炊事员卫生意识。
3、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及预防食物中毒责任人制度,针对各重点环节落实相应的措施。
4、加大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建,及时修理一些设施、设备,严格功能分区,做到布局合理,防止交叉污染。
5、全面安排布置食堂卫生工作,抓好食堂管辖的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无灰尘、无污染、无油污,水沟要干净、畅通、无异味。
6、加强食物监督,经常性地检查食物情况,严禁生食水产品(海产品)上桌供应,不得购买变坏、污染的食物,熟食、冷盆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7、加强餐用器具的消毒工作,每次用餐后其用具都必须进行 消毒。水池、锅及其他用具都要及时清洗干净。
8、经常督促全体炊事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操作制度,工作时穿戴工作衣、工作帽,不戴首饰。要求天天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换衣。
9、督促炊事人员注意用电、煤气的安全,对用电、用气结束时,要马上关闭。食堂门窗及时关好,人一旦离开随手关门关窗。
10、按食品卫生制度,督促炊事人员搞好食品卫生:做到生熟刀与案板分开,洗荤、蔬菜水池分开,清洗炊具做到一刮二洗三消毒四冲五保洁。
11、按不同的季节消杀四害,尤其夏秋两季作为蚊、蝇、蟑的消杀季,坚持经常投放喷洒药物,做到无蚊蝇蟑螂。
12、安排好学生中餐的座位,要求吃饭时基本保持安静,保证中午学生用餐有序、卫生。
13、经常关注食堂的用餐情况,一旦发生特殊情况马上报告。
14、发生饮食事故,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经予严肃的处理;严重的交由上级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
本责任状一式两份,食堂负责人和学校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新仓初中负责人 后勤负责人
签字: 签字:
第四篇:同济大学试验室安全责任书
同济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书
(供:所在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与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个人签约 模板)
安全责任书签约双方:
所在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人: 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个人:
为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师生员工人身利益和公共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文件精神,结合同济大学的工作实际,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实验室必须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制。公共实验室主任或教师科研实验室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本室防火、防盗、防爆、防意外事故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人。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是有关实验室安全的直接责任人。
二、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必须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本实验室的工作的总体安排,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
三、实验室要建立健全本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制度,实验室每个房间的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专人管理,专人负责。进入实验室每个人员或都要签定安全责任书,安全责任到人,没有签定安全责任书不能进入实验室上岗工作。
四、实验室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进行科研、教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之前,实验室安全责任人要对进入本室开展实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室应根据实验项目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五、认真执行《同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制度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未经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及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各类实验室从事实验工作。各实验室要配合学校及院系制定消防业务学习与培训计划、灭火预案和疏散预案,开展各种形式的消防常识教育,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实验室要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做好日常安全工作记录,随时消除事故隐患。
六、要遵循“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各室钥匙原则上由该实验室责任人统一管理,教师、学生确因教学、科研需要单独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必须承担安全管理职责。教师或学生需要在假期、星期日、节假日、夜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须经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同意并完成安全责任委托手续后方可进行,否则各实验室可拒绝提供实验场地和条件。
七、严格执行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的使用和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精神,遵守《同济大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随领随用,安全管理。接触细菌、微生物、寄生虫的实验,必须谨慎操作,减少细菌向容器外繁衍的可能及生长途径。细菌室的废弃物应及时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八、严格执行《同济大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对各种罐装易燃易爆气体、助燃气体、惰性气体、有毒气体要妥善保管,分开存贮;更换或充气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拖拉和倾倒;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九、对使用完和未使用完的化学试剂瓶和玻璃器皿不准随便乱扔、乱放、乱倒,必须集中统一处理。
十、实验室要加强水、电、气的管理,不准超负荷用电,未经用电管理部门允许,严禁非电工人员乱接、乱拉电线和随意在线路上增加用电设备,电源、电闸下禁止摆放易燃物品,防止电源打火引起火灾,出现问题要及时关掉电源。下班离开实验室之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开关。
十一、实验室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内部装修或变更建筑物用途的项目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必须经校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工程竣工后要主动向校主管消防、安全的部门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十二、遇到突发事件,应严格按照《同济大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执行。实验室必须制定落实本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各种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积极组织人员抢救,把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并及时按照规定上报学校安全主管部门。
十三、消防、实验室安全工作采取一票否决制。对消防、安全工作出色的部门和个人,学校将给予一定奖励。对不履行各项消防、安全职责,造成消防、安全混乱,安全隐患久拖不改,以致养患成灾的个人和领导,将追究当事者和领导者的责任。
此责任书一式二份,具体实验室负责人、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个人各持一份。
实验室名称及楼宇位置:
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个人)所在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人:(签名)
(签名)
****年**月**日
****年**月**日
第五篇:东南大学院系干部名单
东南大学院系干部名单
建筑学院
名誉院长 齐 康 党委书记 陆卓谟 院 长 王建国 党委副书记 李向锋
副 院 长 董 卫 段 进 冷嘉伟 龚 恺 吴 晓 李向锋(兼)
建筑研究所所长 齐 康
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名誉院长 齐 康
院 长 王建国(兼)常务副院长 段 进 总建筑师
总规划师 段 进(兼)
机械工程学院
党委书记 张立武 院 长 汤文成 党委副书记 张志胜
副 院 长 贾民平陈云飞 倪中华 张文锦 张志胜(兼)
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 主任 张远明 副主任 张文锦(兼)
能源与环境学院
党委书记 朱小良 院 长 陈永平 党委副书记
副 院 长 张小松 王明春 陈晓平傅行军(兼)吕锡武 黄亚继
热能工程研究所 所长 金保升(兼)
副所长 张小松(兼)王明春(兼)陈晓平(兼)傅行军(兼)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党委书记 李久贤 院 长 尤肖虎 党委副书记
常务副院长
副 院 长 洪 伟 陈晓曙 孟 桥 崔铁军
土木工程学院
党委书记 张 星 院 长 吴 刚 党委副书记 陈 镭
副 院 长 叶继红 傅大放 舒赣平童小东 陈 镭(兼)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党委书记 施建宁 院 长 时龙兴 常务副院长 雷 威 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汤勇明 孙立涛 叶莉华
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 李智群(兼职)(兼)
电子所 所长 王保平(兼)副所长 数学系
党委书记 李 涛 主 任 刘继军 党委副书记 宋晓燕
副 主 任 薛星美 林金官 陈文彦 自动化学院
党委书记 袁晓辉 院 长 费树岷 党委副书记 金立左
副 院 长 叶 桦 孙长银 魏海坤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党委书记 金远平院 长 罗军舟 党委副书记 王 滢
副 院 长 汪 芸 曹玖新 耿 新 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舒华忠
物理系
党委书记 高 嵩 主 任 杨永宏 党委副书记 裴 锋
副 主 任 王勇刚 施智祥 汪 军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党委书记 何 林 院 长 顾 宁 党委副书记 程 斌
无锡分院院长 吴 金崔一平(兼)宋晓燕(兼)
金立左(兼)王 滢(兼)戴玉蓉 裴 锋(兼)
副 院 长 汪 丰 谢建明 程 斌(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党委书记 赵 弘 院 长 潘 冶 党委副书记 李 磊
副 院 长 余新泉 薛 烽 张亚梅 李 磊(兼)人文学院
党委书记 孟怀义 院 长 樊和平党委副书记 王 兵
副 院 长 王 珏 高晓红 经济管理学院
党委书记 陈良华 院 长 徐康宁 党委副书记 祝 虹
副 院 长 何建敏 李 东(兼)祝 虹(兼)
电气工程学院
党委书记 李和渝 院 长 黄学良 党委副书记 杨 蕙
副 院 长 赵剑锋 吴在军外国语学院
党委书记 郑玉琪 院 长 李霄翔
常务副院长 刘思明(兼)党委副书记 刘思明 江雪华
副 院 长 陈美华 袁晓宁 体育系
党总支书记 王 强 主 任 蔡晓波
副 主 任 章 迅 方信荣 化学化工学院
党委书记 肖 健 院 长 林保平党委副书记 邱佳川
副 院 长 周钰明 肖国民 张天来 王 兵(兼)
赵林度 周 勤 仲伟俊高 山 杨 蕙(兼)朱宏清 江雪华(兼)
刘松琴 熊仁根 邱佳川(兼)
交通学院
党委书记 秦 霞 院 长 王 炜 党委副书记 陈 怡
副 院 长 黄晓明 陈一梅 陆 建 丁建明 程建川 陈 怡(兼)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党委书记 丁 江 院 长 党委副书记 副 院 长 艺术学院
党总支书记 院 长 党总支副书记 副 院 长 法学院
党总支书记 院 长 党总支副书记 副 院 长 继续教育学院
党委书记
院 长 党委副书记 副 院 长 生命科学研究院院 长 直属党支部书记 副 院 长 公共卫生学院
党委书记 院 长 党委副书记 副 院 长 医学院
党委书记 院 长 宋爱国 张豪裕
倪江生 王和平王廷信 吴 娟
崔天剑 孟 红 周佑勇 高 歌
孟鸿志 庄宝杰 封卫东
曹效英 谢 维 洪宗训 赵春杰
蒋羽飞 刘 沛 邱振清
尹立红 曾水林 滕皋军
李宏生 程明震 龚向和 王燕蓉 沈孝兵 吴 涓 张豪裕(兼)吴 娟(兼)高 歌(兼)封卫东(兼)邱振清(兼)
党委副书记 张俊琴
副 院 长 张建琼 孙子林 王立新 刘汉义 张俊琴(兼)
吴健雄学院
党总支书记 李爱群(兼)常务副院长 李爱群 党总支副书记 钟 辉
副 院 长 况迎辉 钟 辉(兼)苏州研究院
院 长 党委书记 常务副院长 党委副书记 副 院 长 常州研究院
院 长 副 院 长 海外教育学院
院 长 副 院 长 无锡分校
校 长 党委书记 常务副校长 党委副书记 副 校 长 教学科研处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 长 常务副院长 胡敏强(兼)谭东伟 张为公 于向军 李成明 刘京南(兼)
黄 凯
杨智勇 陶 咏
郑家茂(兼)毛惠西
时龙兴(兼)王 斌
米永强 凌 明 刘 波(兼)袁久红
王 斌(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