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0:4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市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市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第一篇:上海市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 上海市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调研组

为深入贯彻落实部领导关于建立民政工作改革创新观察点的指示精神,2008年年初,上海市被确定为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为此,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调研组曾专程赴上海调研,考察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发展情况。在沪期间,调研组共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实地考察了数家社会组织,分别听取了上海市、静安区、浦东新区、闵行区、普陀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汇报。通过调研我们感受到,上海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区域优势,创新管理理念,营造有利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强化规范建设,在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路子,对全国的工作具有启示价值。

一、上海市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东北亚航运中心,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处在全国前列。从2006年的数据来看,上海市占全国面积的0.06%,人口的1%,完成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8,港口吞吐量占1/10,口岸进出口商品额占1/4,人均生产总值为57695元,是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6倍。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上海市社会组织在全国也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数量增长较快。近年来,上海市各类社会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数量从2001年的3878家发展到2007年的8366家,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19.3%。2006年,上海市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为5.9个,远高于全国每万人拥有2.7个社会组织的整体水平。至2007年底,上海市共有社会团体3234家,其中学术性社会团体772家,行业性社会团体231家,专业性社会团体1493家,联合性社会团体73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达到5049家,分布在教育、卫生、劳动、科技、体育、文化、民政等行业,其中数量最多的前五类分别为教育类2493家,民政类971家,劳动类573家,体育类180家,科技类114家;基金会共有83家,其中公募基金会47家,非公募基金会36家。

(二)综合实力较强。2006年度社会组织年检数据显示:上海市社会组织净资产总额达142.03亿元,年度收入合计达157.73亿元,从业人员总数达12.71万人。其中,社会团体净资产23.88亿元,年度收入合计29.83亿元,工作人员1.8万,会员473.52万;民办非企业单位净资产72.05亿元,年度收入合计111.2亿元,从业人员10.87万;基金会净资产46.1亿元,年度收入合计16.7亿元,工作人员428人,志愿者1.59万人,接受捐赠7.5亿元,其中境内捐赠6.8亿元,境外捐赠0.7亿元。

(三)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上海市二、三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各类行业协会,特别是服务于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物流业等优势产业的行业协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诸如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上海市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同时,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海市工业旅游促进中心、上海市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等一批为新兴经济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运而生,依托新兴产业、构建服务平台,成为上海社会组织发展的又一亮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文化、艺术、慈善等方面需求的日益增长,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民办文化艺术机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慈善组织以及上海衫达学院等民办教育机构迅速成长起来。2007年,全市有469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了1050次多种形式的主题公益活动,提供社会公益服务达202.58万人次,折合经济效益达2.2亿元。基金会全年公益支出达4.86亿元,年度资助人数已由2002年度的不足10万人提高到73.83万人,有力地支持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四)积极谋求区域合作。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其经济辐射已经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迅速融合,对该地区社会组织提出了区域合作的要求。上海市各类行业协会积极回应这种要求,主动与周边省、市加强合作,促进整合。比如,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江苏、浙江等省同类组织在前几年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共同筹备组建“长三角经济联合会”,以此全面深化江浙沪合作,发挥上海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上海作为重要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人才荟萃,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人才环境。上海的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中蕴藏着大量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仅有像静安寺街道老年协会秘书长、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十佳杰出志愿者柏万青这样的社会组织领军人物,还有像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红木家具研究所所长、著名雕刻艺术家屠杰这样的知名专家。近年来,上海各类社会组织进一步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致力于实现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和国际化。不少社会组织实行了聘任制,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吸引高学历复合型人才从事社会组织工作,其中不乏博士及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有的社会组织甚至全球招聘高级管理人员,比如上海市人才服务行业协会面向全球招聘秘书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高素质人才为上海社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崭新观念,为上海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二、上海市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

上海市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与当地党委、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密不可分。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社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一)高度重视,将社会组织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发展及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市在全国范围内较早成立了社会团体管理局,专职负责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2007年,上海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要求“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善于运用社会资源改进社会管理。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制定实施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财政支持、人员待遇等扶持政策,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对社会人、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的管理。”明确了社会组织发展的方针和思路。今年又出台了《关于本市进一步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加快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就充分认识行业协会的地位与重要作用,坚持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行业协会发展,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畅通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沟通渠道,支持企业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自发组建行业协会,打破行业协会与政府的依从关系,引导行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加强行业协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行业协会监管体系等内容做出了重要规定,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明确了方向和思路。

二是将社会组织纳入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整体布局。《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坚持培育与规范并举,进一步发挥基层自治组织、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另外,上海市在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残疾人事业等行业、事业领域的专项“十一五”规划中均将发挥相关社会组织作用作为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市、区人大、政协中还设立了社会组织界别,有4名同志作为社会组织的代表进入市人大、政协。静安区还在区党校课程里设置了关于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的内容,邀请有造诣的社会组织负责人授课,深化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社会组织的认识。

三是在相关具体政策法规中为社会组织发展留有空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培育发展社区民间公益性组织。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内合作交流工作若干政策意见》要求,积极推动在高新技术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建立一批区域性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鼓励国内企业、社会团体、其他社会资本以及个人投资上海社会事业与公益事业。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的《上海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6年—2008年)》,要求各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信用制度建设;《上海市服务标准化行动计划(2007—2010年)》,要求各有关服务业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服务标准化有关技术层面的工作,等等。

(二)创新理念,积极构建新型政社关系

近年来,上海市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政社分开,促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搭建政社合作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切实推进政社分开。2002年以来,上海市先后出台了《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上海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关于本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提出坚持市场化原则和“政会分开、自主办会、有效监管”的改革方向。今年出台的《关于本市进一步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加快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打破行业协会与政府的依存关系,各有关部门要从职能、机构、人员、财务等方面将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彻底分开,不得干涉行业协会依法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各区县也积极推进政社分开工作。闵行区从2006年起将实施政社分离改革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2007年,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闵行区社会团体与党政机关逐步分离的试行意见》,成立了分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牵头、试点先行、分类推进”的工作思路和“先分离、后规范、再保障”的工作原则,稳步推进分离改革。全区117家社会团体,除8家待注销、11家因特殊情况暂缓分离外,其余的98家于2008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分离改革后,社会组织做到了领导人自选、经费自筹、决策自主、运行自由、责任自担,提升了自主运作的能力。

二是积极转移政府职能。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探索转变职能,将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具体社会事务、微观经济调节职能以及专业服务职能归还、转移或委托给具有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担。浦东新区要求各职能部门对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行梳理,加大政府职能转移力度,对由社会组织承接的事项实行费随事转。目前,已有37个审批事项连同配套资金转移给了社会组织。同时,出台了《浦东新区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民间组织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政府各职能部门将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资金,列入部门年度预算,实行对委托方和承接方的双向评估,做到合作前有资质审查、合作中有跟踪调查、合作后有绩效评估,逐步实现“购买服务成果契约化、合作方式多元化、依法管理与自律诚信规范化”的目标。静安区出台了《关于静安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新增)公共服务项目资质的规定》,具体规定了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的条件,并规定由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在承接项目前组织有关专家对社会组织的资质、能力、信誉、业绩等进行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在项目完成后进行绩效评估和资金使用状况的审计。静安区财政局、民政局还制发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文本,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政府各部门以及各区县政府每年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从几百万至数亿元不等。2006年,仅市、区政法系统购买服务资金就达6779万元;杨浦区、黄浦区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分别达2776万元和2219万元。2007年卢湾区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总资金量超过1500万元。浦东新区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累计达1.24亿元。

三是搭建新型政社合作平台。为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及时沟通、良性互动,上海市创造出了市民中心、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和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等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新型工作平台。浦东新区政府投资兴建市民中心,由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运作和管理,免费提供市民和社会组织使用。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积极利用市民中心开展各种征询意见和服务活动。如发改委、建交委等部门开展了规划征询、政策征询、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签约等活动;社工协会联合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劳动保障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了首届浦东社工节、守望相互关爱活动以及对退役士兵择业指导等一系列专业化培训。普陀区以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为载体,承接区、街道两级政府转移的职能,为基层社会组织服务,对社区群众团体实行备案管理,对志愿者提供管理和服务。这一合作模式为社会组织提供了惠及百姓的服务平台、整合资源的合作平台、购买服务的承载平台,缓解了社区管理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以及社区服务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静安区在区、街道两级成立社会组织联合会,建立“1+5+X”政社合作平台。“1”是指在区层面、“5”是指在5个街道、“X”是指在教育、劳动保障等系统分别成立社会组织联合会。每个联合会都设党支部,将支部建在社会组织上。街道内的社会组织都是社会组织联合会的会员,基层的社情民意通过社会组织传递给政府,政府的方针政策通过社会组织传达到基层群众,很好地发挥了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新型政社合作平台的建立为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交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模式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社区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项目因此荣获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

(三)采取措施,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

上海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

一是完善社会组织税收和养老保险政策。市财税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本市公益救济性捐赠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了上海市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程序,统一了上海市接受公益性救济性捐赠专用票据,为公益救济类社会团体、基金会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同时解决了社会团体和基金会专用捐赠票据的使用以及区县民办救助机构的专用发票问题。为了提高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社会保障水平,帮助社会组织吸引人才和稳定工作人员队伍,今年一月,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社团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本市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建立年金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从今年起在全市社会组织中建立年金制度,作为基本养老的补充。凡经上海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已经依法参加上海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均可自主建立本单位年金制度,提高工作人员退休后的保障水平。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移、采取费随事转和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同时,上海市加大了对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力度,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区财政部门直接拨付资金资助社会组织发展。市民政局决定从2007年开始,每年从上年度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中支出总额约7000万元的资金,对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7家社会组织实施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资助。2006年,市财政仅拨付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金就达到1.5亿元。闵行区在原有财政扶持力度不变的前提下,设立扶持社会团体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拨出1000万元,资助社会团体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三是建立公益“孵化器”,培育新兴社会组织。浦东新区在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下成立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2007年,在中心内建立了“公益孵化器”,采取“政府支持,民间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政府和公众监督、民间公益组织收益”的模式,为初创阶段的公益组织提供场地设备、能力建设、注册协助和小额补贴等资源,扶助这些公益组织逐渐成长。中心在选择扶持对象时依据申报对象的社会影响、运作模式、组织架构以及与应孵化对象契合程度四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估,符合要求的组织可以接受孵化。整个孵化过程包括接受申请、模式评估、入壳、提供扶持、表现评估、出壳、跟踪辅助等流程。孵化期一般为一年,期满后根据需要还可延长半年。目前,第一批接受孵化的5家公益组织已经可以出壳,又有2家公益组织入住“孵化器”,另有3家正在接受评估,如果符合条件,将很快入住,接受孵化。浦东的社会组织“孵化器”模式已经受到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政府及相关机构的重视,有望在其他地方推广。

(四)完善制度,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上海市在创新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加大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力度的同时,创新监督内容和手段,加强了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一是拓展登记管理工作内容。探索开展涉外社会组织登记试点工作,解决了上海模帝施化妆技术培训学校等四家有涉外因素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问题。努力将更多符合登记条件的涉外社会组织纳入登记管理范畴,促进其规范发展。为了解决基层群众活动团队有序发展的问题,上海市探索建立备案制度。2002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提出积极探索社区群众活动团队的备案制度。2007年,上海市政府颁布《关于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对社区群众活动团队实行备案管理,加强指导,给予经费、场地等支持,并提供活动便利。闵行、虹口、金山等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区县开展了备案工作。目前,试点工作顺利,静安、长宁等区也开始了这项工作。备案工作使得大量活跃于社区、为基层百姓所需要但又不符合登记条件基层群众活动团队纳入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整体范畴,提高了这类组织的规范化程度。

二是创新管理手段,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作为全国社会组织评估体系试点城市,上海市在行业协会、社会福利和教育领域的基金会、部分领域和区县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开展规范化建设评估试点。评估针对部分社会组织存在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治理不完善、组织行为不规范、社会公信力不高等问题,设置相应的评估指标,制定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估制度,建立组织健全、程序完备、操作规范、运转协调的评估工作机制,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政府有关部门将社会组织规范化评估的结果作为社会组织是否可以承接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依据,将规范管理和培育扶持有机地联系了起来。经过一年的试点,全市有41家社会组织获得了评估等级,其中5A级7家,4A级25家,3A级9家。通过评估改进了监管方式,提高了社会组织规范化水平,同时也培育了社会组织的优秀品牌,扩大了社会组织的宣传,在社会上产生很好的反响。

三是全面推广工资基金管理制度,规范社会组织用工和工资管理。社会组织工资基金长期以来缺乏管理制度,不仅给少数人利用工资管理漏洞虚报工资数额,违规分配、占有社会组织财产提供了便利,也使得社会组织工资税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为此,上海市民政局、市社团局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本市社会组织中实施工资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关于民间组织工资基金管理核准工作的操作办法》和《民间组织工资基金管理手册》,并就新老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的衔接替换提出了具体处理办法。这项制度规范了社会组织用工和工资管理,也使得社会组织工资税前扣除的额度从以往的参照中小企业转变为参照事业单位,提高了工资税前扣除额度,减轻了社会组织的税收负担。截至2007年底,杨浦、普陀、闵行、松江、奉贤、闸北、宝山、金山等14个区县圆满完成了年度社会组织工资基金管理任务,全市已有5512家社会组织完成了工资手册申领工作。

三、上海市社会组织发展的启示

如何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及和谐社会格局相适应的社会组织体系,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功能,上海市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创新思想观念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前提。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精神,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性。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消除对社会组织的误解,正确对待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纠正对社会组织的片面认识,真正将社会组织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来看待。要认真分析新形势,主动研究新问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多谋新思路、多想新办法、多出新举措,将社会组织建设工作放到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新背景下加以研究和推进。

(二)转变政府职能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政府将工作重心从微观经济调节和具体社会事务转向宏观经济调整、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社会组织弥补政府退出的空白,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因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将适合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从而构建新型政社关系,成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

(三)完善扶持政策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推力。社会组织是发挥社会志愿力量从事非营利性公共服务的组织,其组织目标的公共性和组织原则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其与政府治理目标的一致性。加之我国社会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外部环境还有待改善,组织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社会组织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扶持,提供适合的政策环境,给予资金、物资、信息、人才、机会等方面的帮助。

(四)加强规范管理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保障。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不少问题,自律能力还有待提高。少数社会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会破坏社会组织的整体形象和声誉,造成人们对于社会组织的误解,不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的改善。因此,必须加大规范力度,创新管理手段,引导社会组织诚信自律,以规范促自律,以自律促发展,保证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

调研组成员:

孙伟林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 廖 鸿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巡视员 刘忠祥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处长 许 昀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主任科员 沈东亮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副主任科员

第二篇: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沁裕煤矿改革创新方案调研报告

2017年是公司建设、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年,在经历漫长的停工停产期后,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力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项目复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二期工程招标、签订合同工作;完成了开工报告批复工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全面推进二期工程建设,为优化公司管理,我多次深入基层,为我公司改革发展、转型升级之路,与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密切交谈,结果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公司从2015年元月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后,由于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煤炭市场低迷等各种复杂的原因,一直处于“一停四不停”的状态,广大干部职工迫切希望公司能早日复工建设,对二期工程的启动更是翘首以盼。为给予广大职工一个满意答复,为公司在建设期、投产经营期都能完成效益最大化,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是公司更快、更好、更高效的发展。

二、基本方略

1、深挖内部潜力,完善矿建预算、结算流程

广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技术人员在公司一期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学习、实践,具备了按职责规范、技术要求、规程措施进行正常矿井掘进的能力;在特殊地质、地形下的开拓掘进也具备一定的攻坚克难能力;在完成副斜井过大采空,回风斜井大倾角、大拐弯运输的经历后也增加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我相信公司广大职工具备完成矿建二期、三期开拓工程的能力,也具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但是在矿建一期工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公司的广大职工是由生产矿井调到基建矿井工作的,基本具备安全生产、开拓掘进的能力,对于矿山建设中预算、结算知识却所知甚少,进而导致在一期工程结算时遇到诸多问题。为优化对施工方管理,避免在竣工结算时出现不必要纠纷,也为降低施工成本增加效益,公司有必要在二期工程施工前建立、完善一套详细的矿建预算、结算流程,并设法鼓励职工在学习生产技术同时,学习矿山经济、建造、造价等方面知识,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

2、节能降耗,建设安全、环保、节能的现代化矿井

节能降耗体现在公司建设和生产中的方方面面,依靠科技进步,根据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从公司的实际情况、自身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长远潜力出发,采用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加强生产管理,达到较为显著的节能效果。

(1)在公司二期工程的巷道掘进布置时要优化工程开工时序,统筹处理临时和永久工程关系,简化巷道布置,减少生产环节,初期系统简单,占用机电设备少,安全可靠能耗较低。对不影响系统完整性,初期用不着的工程暂不施工,待需要时再施工,使初期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减少初期投资。(2)节约电能应是公司降低总能耗的重要环节和主攻方向,为兼顾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和节约用电的宗旨,需要加强电能基础管理,推广应用节电产品,使供电科学化,生产工艺科学化。

(3)在今后掘进生产中选择技术先进、系统可靠、效率高、工况合理的设备能大幅降低能耗。

(4)在矿井建设中优化给水系统和给排水设备,根据公司工业场地各用水点对水质水压要求不同,采用分质分压供水。防火灌浆用水要求压力较高,单独设加压泵直接供水,经处理的矿井水直接流入消防洒水池;生活用水采用变频速水泵统一供水,可节省设备常年运行费用。

(5)针对目前环保要求严格,需对各种污染物的防治,均需采用优化后的方案,坚持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采用低能耗的处理工艺处理废水废气,能回收的尽量回收利用、井下排出矸石用于制作矸石砖等。

3、在公司建立内部市场化运作。

我在与职工交谈中发现多数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工作中只是被动的去工作,一切工作听领导安排,工作中积极性不够、创新性不够。另外在职工中存在吃大锅饭、混日子的现象,工作干多干少一碗水端平,工资都一样的现象。为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战斗力、凝聚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公司需改革管理,转型升级,寻找更为先进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当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技术创新频率加快、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形势下,依靠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多企业都着眼于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煤矿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是煤矿企业谋求更快、更好、高效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煤矿企业从落后的粗放型管理向现代化集约型管理迈进的转折点,是煤矿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煤矿内部市场化可以使

1、每一个生产者都是经营者

煤矿通过细分市场主体,细化生产要素价格,规范市场运作,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了合理优化配置。企业内部各个单位、各个专业,各个岗位以及每名员工,都成为市场竞争的参与者,生产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各级市场主体的利益和每名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个生产者都成了经营者。

2.每一种生产要素都有价格

为确保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有序运作,煤矿必须配备齐全各种水表、电表、气表和计算机网络等设备设施。从大到做一项工程,小到摆一盆花、沏一杯茶,都有价可计,价格无处不有,“市场”无处不在。

3每一天都知道经营效果

通过实行内部四级市场价格结算,即:煤矿与区队、科室,区队、科室与班组,班组与个人(岗位)之间的结算,生产经营可以做到“日清日结”和“班清班结”,并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于每天下午下班前将全矿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生成“四级核算汇总表”,矿领导可以方面快捷地了解各个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结果。每一个市场行为都能有效控制

为有效地解决内部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经济纠纷,煤矿可以采取生产经营负责制、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全面预算管理、价格调控、经济仲裁等多种有效手段,抓好事前控制,强化事中管理,严格事后考核,对每一个市场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效果。

5.每一项工作都讲求投入产出

通过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煤矿每一个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即“多花就会少得”,赔本买卖坚决不干,无效益工作坚决不干,做到了先算后干,边算边干,算好再干,增强了员工当家理财的意识。

为降耗节支、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职工凝聚力和提高员工收入。我建议能在公司开展内部市场化管理建设,力争在公司投产运营时完成规范的体系。

煤矿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需要开展的工作很多,需要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相信在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沁裕煤矿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三篇:老年社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区老年社团组织越来越多,机构逐渐壮大,这些老年社团组织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为的平台、知识更新的机会和晚年生活的自娱自乐乐园,对于老年人丰富晚年精神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素质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老年社团组织已经逐渐得到了社会认可和赞许。

一、我区老年社团基本情况

区地处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XX个镇办,XXX个行政村,XX个城镇社区,总人口XXX万。据XXXX年统计,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XX万人,占总人口的XX%。目前,全区城乡有老年协会XXX个,有各类民间文艺团体、协会XXX个,其中XX人以上的社团XX个,活跃在第一线的文艺爱好者达到X万多人,覆盖带动人群X万余人。

近年来,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全区各有关部门从老年人需求和特长出发,发挥老年社团作用,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老年社团组织秉承“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宗旨,以其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的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城区,区老年社团近几年发展迅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异常活跃,如老科协、老年学会、老促会、慈善协会、老体协、老年门球协会、老年书画协会等老年社团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老干局的大力支持下,区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等民间社团在民间文艺演出中表现抢眼,在省市区重大文艺活动中屡获奖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区老年学会、老科协每月XX日举行法律法规、健康知识讲座等。老科协专家对推广杨梅、长毛兔、食用菌等先进技术,支持鼓励种养大户发展经济,带动了群众致富,促进了三农经济发展,区老科协今年荣膺全省老科协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老年学会和老科协下属的老年艺术表演队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深入敬老院、农村社区开展“三下乡”、文艺表演等。区老干局、老龄办、教体局、老体协为广大老年人展示风采,搭建平台。每年都要举办全区健身操、健身柔力球、老年人运动会和老年文艺汇演等大型文体活动。各老年文化社团,改变过去单一自娱自乐、锻炼身体的做法,本着服务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社会的理念,精心创作编排了主题鲜明、具有时代特点和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奉献给观众,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老年社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老年社团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等诸多原因,老年社团组织的发展及作用发挥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与老同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老年社团重视不够。当前,社会总体上是以关注的目光看待老年社团,许多单位和群众认为,老年人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安享晚年生活,不给政府和单位提意见、添麻烦就行了,能否参与社会事务无关紧要。许多部门把老年社团组织当作附属组织,对待老年社团还缺乏关心及支持。

2、老年社团管理不顺。老年社团作为社会团体,按照要求也应具备合法地位。但是,全区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老年社团主要以村镇社区老年协会为主,很多民间社团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登记,运行起来名不正言不顺。很多老年社团缺乏必要法律法规知识,导致老年社团组织建设和开展工作没有法律基础,缺少政策、组织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造成老年社团组织建设存在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

3、老年社团阵地不全。全区慈善协会、老促会等机构有专门的办公场所。老年学会和老科协两个机构活动场所集中在区干休所。但是,作为民间的老年社团大多没有固定的场所,靠挂靠学校、单位、企业等的活动室或者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区直单位和社区的部分老干部活动场所规模小、设备老化、功能不全,难以满足离退休干部总量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4、老年社团经费不足。经费短缺是各老年社团组织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老年社团组织经费主要靠会员自筹,远远满足不了社团组织开展正常活动的需要。由于经费来源不足等原因,单位内部离退休人员和社区老年人组建的社团主要以自娱自乐为主,没有很好起到服务社会的作用。

三、加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加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既是当前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要,又是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加强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日趋严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出台养老问题重大政策。这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老年问题,把老年事业置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予以规划。对于老年社团,应积极将其纳入当地老年事业规划予以统筹安排,切实解决老年社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给予老年社团更多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促进老年社团健康发展。

二是健全机制,激发活力。要建立健全老年社团组织管理的机构,落实好老年社团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主管部门和涉老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集中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使老年文体活动有章可循。增强老年文体活动的计划性,使群众性自发活动由无序到有序组织,使社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增强老年社团组织的功能,强化老年社团组织在老干部服务管理上的职能,更大程度发挥老年社团组织和离退休人员在文化传承、示范教育和智囊库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加大投入,提高水平。各级政府要将老年社团的经费纳入本地区老龄老干部发展规划中,建立政府拨款、社会捐款、提供服务的收入和会员交纳会费及其他收入等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形成逐年增长的财政支持保障机制,确保老年社团组织正常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大老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老年文化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抓好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加大区老年大学的办学力度,在基础设施及部室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财力,规范老年大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丰富办学专业,突出办学特色,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终身学习之中来。

四是注重引导,壮大规模。老年社团都是公益性质,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涉老部门一方面可以经常性举办老年社团工作交流座谈活动,加强各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探讨提高社团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帮助社团共同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老年文体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老年文化社团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表现突出的社团及离退休干部个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和关心老年文化体育事业的浓厚氛围。老年社团要积极组织会员面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老年社团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知名度,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从而为老年社团组织的生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篇: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XX区成立于XX年6月,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开发而建设起来的,是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城市。目前辖区人口XX万,其中城市人口XX万,辖区面积XX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XX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企业改制和经济转型,高耗能、高污染的涉煤、冶金、化工企业逐步“关停并转”,企业离退休人员多、老龄人口多、低收入人群多、伤残比例高、下岗失业率高等社会问题突出。加之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征地拆迁、失地农民安置、流动人口管理、边缘群体诉求、社会治安以及历史遗留问题日益凸显,辖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任务越来越重。

作为XX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信息中心,XX区委、政府见事早、行动快,“树立一种理念、建设两个中心、健全三项机制、抓好四项重点”,逐步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探索了新路,为构建和谐幸福XX、实现富民强区战略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理念。按照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人性化理念服务和管理社会,以改革创新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以富民强区为目的,以提升城乡居民素质为前提,以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为抓手,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基础,在加快经济发展中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在惠民利民中创新社会管理。统筹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齐头并进。

二是建设“便民服务、综合治理”两个中心。在全区各街道社区推进“两个中心”建设,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构建服务群众的体系。目前中心建设正在进行之中,年底将实现的“两个中心”全覆盖。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便民服务平台。通过建设“民生服务中心”,将政府职能部门相关权力、职责下放,工作重心下移,实行“一站式”服务,对民政、就业、计生等业务全部进入“民生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受理、联动审批、限时办结”。在街道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民政、就业、计生等8大窗口30多项业务全部进入办事大厅, 所有事项在办事窗口一口受理、一站完成,集中办公、规范操作。在社区通过一 个服务门户、一条服务热线,建设呼叫中心平台、助老助残呼叫平台、商业进社区平台和社区电子便民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建设综治维稳中心,打造安民服务平台。把政法、信访、司法、民政以及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整合起来,联合办公,联防联治,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街道将综治、司法、信访、城管等职能整合,实行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监督落实,强化矛盾纠纷调解、强化混乱地区整治、强化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管理。在社区建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与辖区各单位、社区、物业公司互动,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三是健全利益诉求、风险评估、矛盾化解 “三项机制”。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521”定点联系制度,即每名区级领导联系1个社区、1个农村、1家企业、1所学校、1个机关;每名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联系1个村、1个困难户;每名一般干部都要联系1个困难户。拓宽联系群众渠道。重点抓好“3个民生通道”建设,即开通一条区长民生热线电话,在XX区政府门户网开通书记、区长民生信箱,在XX电视台XX新闻频道开辟“民生直通车”专栏,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创新群众工作载体。在全区领导干部中推行群众工作量化考评,坚持区级领导每 月接访不少于2次,并确保每周都有区级领导接访;中层以上干部每年下基层不少于60天,坚持记民情日记。通过制度的约束,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和群众性事件,严格执行《XX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对区委、政府实施的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保重大决策、重点工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稳定性。特别是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严格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民意调查、分析论证、提交报告、跟踪监督”等程序,研究制定具体防范措施,坚绝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防范调处机制。大力实施“天眼工程”,重点加强居民小区、主要街路、公共复杂场所等区域,安装视频监控、探头等设施,提高技防、物防能力。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的协调、对接,着力抓好新建居民小区、老旧小区技防设施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辖区所有居民小区技防设施“全覆盖”,形成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数字化的动态治安防控网络。不断完善和全面推行“三级代言人制度”和“3456”工作法。“三级代言人制度”即:各社区居委会评选出一批群众基础好的社区居民为一级代言人,负责对本区域居民的上情下达;社区居干为二级代 言人,负责走访入户、政策宣传,受理一级代言人反映的问题,解决、答复职级范围内的事项,解决不了的转交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干部为三级代言人,听取受理一、二级代言人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对职能和权限之外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落实,并将解决情况及时答复一、二级代言人。“3456”工作法即:开展助贫、助学、助残“三助”活动解民忧;实施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愁、办百家事“四百”行动暖民心;发挥政策宣传、关爱帮教、治安协管、楼栋联络、人民调解“五员”作用解民难;坚持特困户、老党员、孤寡老人、下岗人员、新婚夫妇、新住居民“六必访”工作熟民情,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筑牢社区综治“第一道防线”。

四是抓好公共安全监管、虚拟社会管控、特殊人群管理、保障改善民生“四项重点工作”。抓好公共安全监管防范工作。加强对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加大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安全生产秩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资格审查,严格规范现场管理,杜绝意外事故发生。建立和完善地震、地质灾害等各类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抗震救灾、防汛、消防等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形成涵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应急体系。抓好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网上网下综 合防控体系,建立对网上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信息的监测、研判、预警、处理机制,建立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监管和查处机制。设立网上“报警岗亭”,发挥网络大队作用,建立网上重点人员、重点组织、各类违法犯罪人员和网上虚拟数据库,建立健全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防控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组成的治安防控体系,构建以巡查处置、侦查打击、治理控制、舆论引导为重点的虚拟社会动态监控机制。抓好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公安机关要严格落实《服务外来暂住人口十项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就业、计划生育等各项服务,努力实现流动人口由控制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的转变。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帮教中心作用,重点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员的监管服务,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帮助解决好教育、培训、康复、就业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更好地融入社会,切实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加强闲散青少年帮教。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采取心理咨询、法律宣传、技能培训等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服务管理。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工作。全力抓好“十件实事”落实,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抓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积极发展幼儿学前教育,实现城市区小学优势互补、强弱联动。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 业,认真落实全民创业、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辅导,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抓好“农家书屋”、村居文化阵地建设,配套相关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五免一救助”、城乡特困群众救助提标扩面等工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着力解决“棚户区”居民、失地农民、“城中村”居民住房问题。

五是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调处和社会治安稳定防范”三项机制。一是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征地拆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分析、撰写评估报告、制定稳控预案等程序,全方面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将评估情况向社会公示,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按照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制。二是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案结事了”的原则,拓宽信访接待、法律援助、行政复议等多种矛盾调处渠道,坚持排查、化解、防范工作靠前,预警、调处、保障机制下沉,通过信访部门首问接访、责任单位办理、涉法涉诉问题司法部门援助、行政复议问题法制部门接访,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三是健全 社会治安稳定防范机制。整合公安、城管执法力量,开展公安、城管“大巡防”与“天眼工程”相结合、与城市管理相结合、与严打整治斗争相结合,对城市区实行24小时网格化、交叉式巡逻,提高城市管理、治安防控能力。组建应急救援大队,建立地震、地质灾害等各类应急预案,开展抗震救灾、防汛、消防等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形成各行业、各领域的应急救援体系。

七是夯实基础,构建社会治安稳定防范体系。一是开展公安、城管“大巡防”。把开展公安城管“大巡防”列为为民办理“十件实事”,配备了XX辆警用巡逻车,招聘了XX名公安城管巡防队员,对城市区实行24小时网络化巡逻。注重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大巡防”与实施“天眼工程”相结合,加强对主要街路、居民小区、重要场所“监控器、探头”等技防设施建设;坚持“大巡防”与城市管理相结合,严厉打击破坏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违法行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坚持“大巡防”与构筑社区防控体系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治安巡逻队、保安人员、物业公司等作用,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大巡防”与严打整治斗争相结合,加大打击力度,有效遏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加强校园安全治理。区政府投入XX余万元,为辖区XX所学校配备保安、安装电子监控、设立道路交通安全标志、路拱,将学校值班室与保安室相结合,统一建立了学校警务室,切 实加强对辖区学校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及校园周边安全。此项工作,被公安厅在自治区推广。三是组建“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了由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法律工作者、宗教人士等为会员的“XX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开展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前,有协会会员XX人,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XX余起。

八是化解矛盾,创新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一是健全“三调联动”机制。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做到“三个工作靠前”、“四项机制下沉”,即:排查工作、化解工作、防范工作靠前,排调机制、预防机制、预警机制、保障机制下沉;开展“六员四进” 活动,即:“警官、检察官、法官、人民调解员、行政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广泛“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商户”活动,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对接。全力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创新了领导包案、重点督办、超前预防、公开评议、社会救助等矛盾化解方法,成功化解了一批疑难案件。通过“三调联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万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80%左右的矛盾在一线成功有效化解。二是探索“3446”工作法。在社区探索开展了“3446”综治工作法。即:开展助贫、助学、助残的“三助” 活动解民忧;发挥政策宣传员、关爱帮教员、治安协管员、楼栋关照员的“四员”优势解民难;实行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愁、暖 百家心的“四百” 行动暖民心;坚持特困户必访、老党员必访、下岗人员必访、家庭纠纷必访、新婚夫妇必访、新入住居民必访的“六必访”工作熟民情。通过开展“3446”工作法,解决了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筑牢综治“第一道防线”。三是建立“三级代言人”制度。各社区居委会评选出一批群众基础好的社区居民当小组长,作为第一级代言人,负责对本区域居民的上下情传达;社区居干为第二级代言人,负责走访入户、政策宣传,受理一级代言人反映的问题,解决、答复职级范围内的事项,解决不了的转交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干部为第三级代言人,听取受理一、二级代言人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对职能和权限之外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落实,并将解决情况及时答复一、二级代言人。各级代言人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愿,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目前,全区有一、二、三级代言人分别XX名、XX名、XX名,为群众代言XX条、调处矛盾XX起、解决困难XX件。“三级代言人”制度得到中央综治委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并推广。

九是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幸福XX。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投资XX万元实施了XX所学校校舍安全改造和XX一站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项目,极大 的改善了办学条件。出台了中职高校困难学生学费减免、生活补贴和无息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为贫困生入学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标准培育名师、名校、名校长,加快城乡教师交流,通过教育硬环境建设、教育软实力提升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建成中小企业孵化园、XX文化产业创业城、零税费早夜市等XX个创业基地,为进入零税费早夜市经营户每年减免摊位费XX万元。目前已入园企业XX家,带动就业XX余人,扶持创业实体升级XX个。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医疗、教育、取暖、殡葬等专项救助制度,新农保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新农合参合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100%,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四是加强助弱帮困工作。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社区XX个,建成了XX个社区爱心超市;创建“阳光家园”XX个,XX余名残疾人享受到优质托养服务。“五是探索建立社区数字化便民平台。设立“居民服务呼叫系统”,开展“一中心四平台”服务,群众通过打电话方式求助后,由便民服务中心协调各方资源为居民提供服务。同时,居民通过社区电子服务站,能够直接办理相关费用缴纳、机票订购、速递配送等业务。在城区XX个街道办事处配备了XX个便民平价粮油配送车和XX个便民平价蔬菜配送车,广泛开展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 服务进家庭”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确保平价粮油蔬菜供应。六是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水平。建立“10服务”制度,实现流动人口由控制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十是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建议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政策性很的系统工作,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结合我区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各地各部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研究召开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对我区已经形成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作法进行总结研究,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指导全区更好地进行管理创新实践,在全国创出示范典型。建议自治区成立决策咨询和审查机构,对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决策进行审查;同时,建立决策和执行情况反馈、民意调查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各级党委、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考虑设立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机构,统揽全区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并在各地市、县区设立相应的机构,增加人员编制,给予必要的财力保障。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试点市县,在政策、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上予以支持。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在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群众中涌现出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典型,定期进行命名表彰,在全社会进行大力宣传。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各地市和区直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研究,大胆进行探索实践,力争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为建设和谐幸福新XX做出应有贡献。

第五篇:高考英语改革社会调研报告

暑期调查报告

学院: 外国语学院班级:11级英语班 学号: 112031104 姓名:张园园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英语教学考核模式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各省都刮起了高考英语改革的风暴时,陕西省自己的英语改革也箭在弦上。我们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听听来自市民、学生的声音,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我们陕西省自己的高考英语改革之路的重大意义。在实践中,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刻苦求实、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在校大学生的优良学风,响应的实践要求,深入西安古城的街头调研,了解民众的心声。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 社会化考试 减负 意义

一、实践主题

此次我们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关注高考英语改革,了解民生问题”,旨在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人们对英语高考改革的看法、建议,并借此分析高考英语改革的利弊。同时通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加深对英语改革意义的理解,努力落实“践行青春志,实践伴我行”的活动主题。

二、实践背景:

教育部提出高考英语改革,各省积极响应,主要围绕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削弱英语在高考中的比分。北京率先实行英语改革,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实行社会化考试,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有效。英语分数从150分调整为100分,比去年减少50分。陕西省该走怎么样的高考英语改革之路,民众又怎么看待高考英语改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社会调研会有所帮助。

三、实践方法: 3.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通过调研者与被调研者直接接触来收集资料,是获取真实信息,了解当事人真实感受的最基本、最有效的调研方法之一。获取信息,达到一定的调 2 研目的。

3.2网络信息获取法

在现今社会,网络化信息高度膨胀,这大大方便了本实践小组对历史资料的查阅。我们团队调研的是高考英语改革问题,网络信息获取法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种渠道,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然后总结分类,给现实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3.3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对象,都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

四、实践指导思想

此次我们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开展2013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中国梦”为自己远大的目标,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使大学生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结合学校的要求,我们确定了“高考英语改革社会调研”的主题,旨在通过调查研究,为我们陕西自己的高考英语改革提供合理化建议。我们通过与市民发放调查问卷等调研形式,了解市民对高考改革的期望。分析高考改革会带来的积极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中来,不断地磨练自己。

五、实践的意义: 中国的高中英语教育更加注重应试部分,被尴尬的称为“哑巴英语”,并没 3 有突出英语作为工具的实用性,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在一片呼声中,英语高考改革在各省如火如荼的展开,主要围绕社会化英语考试,降低英语分值等方面。另一方面,在大学教育中,英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硕士、博士入学考试中有英语考试,重要的文献资料是英文的,对理科生,还要求写部分英文论文,而且英语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这次我们深入街头,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他们又是怎么看待高考英语改革,我们收集资料并严格分析资料,不光希望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希望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资料。

六、实践地点 西安市钟楼附近

选择理由:这里人流量大,有利于问卷的发放工作进行,这里综合了这种各样的人群,符合社会调查的综合性要求。

七、实践时间及流程安排 7.1实践时间

2014年7月2日——2014年8月20日 7.2实践流程安排 1.确定活动主题及内容;

2寻找指导老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指导,提供参考文献,帮助小组成员解决看资料过程中的盲点、难点和疑点;

3设计调查问卷,确定问卷发放地,印刷问卷200份; 4汇总分析数据,撰写报告。

八、实践成果 8.1实践资料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一般性,我们对西安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您好,新年快乐!祝您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阖家幸福!十分感谢您能配合我们完成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调查,请您如实填写您的信息,并在所选答案后打√ 8.1.1个人信息 1.您的职业是?()

A.企事业单位员工 B公务员 C个体户或自由职业者 D农民 E学生

2.您的年龄段是?()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岁以上

3、您的学历(含在读学历)?()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专 E.大学及以上 数据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我们的调查对象的工作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个体户及自由职业者次之,公务员也占有一部分比例。在年龄方面,我们的调查对象年轻化,20到40岁之间所占比例超过了一般。在文化素质方面,高中及以上占据的大部分,只有少部分人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通过以上三个问题,我们总结我们的调查对象一般有较好的工作、文化程度较高、年轻化,这是调查对象的三个鲜明特征。8.1.2调查问卷部分

1.您觉得高考实行社会话考试(缩减分值)是否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A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无影响 B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C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析:数据显示,教育部推行社会化考试,并降低了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不少 5 人也因此担心这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一比值达到了46%,接近了一半的人数。还有17%的人了乐观的认为英语高考改革会加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37%的表示无所谓。看来,如何在英语改革后,还能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尽管实行社会话考试,英语成绩依旧是考生进入大学的衡量指标,英语学习还是很重要的。

2.您是否认为现阶段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负担过重?()A负担过重 B负担完全在正常范围内 C负担过轻

分析:在现阶段中学生的英语负担问题上,大家的观点几乎保持一致。高达82%的人认为负担过重,仅有18%的人认为负担可以接受。没有人认为英语负担过轻。可见,现阶段,中学生肩上英语学习的任务很重,通过形形色色的英语补习和英语复习资料也可以发现。

3.在您看来高考英语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减轻学生负担 B削弱英语在教学中的地位 C使外语更具有实用性 分析:在问到高考英语改革的主要目的时,大多数人选择了这是在为中学生减负,在200个调查对象中,高达134个人选择了A,前面高达82%的认为现阶段中学生负担过重为此做了铺垫。

4.您是否支持高考英语改革?()A是 B否 C无所谓

分析: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1%的人支持高考英语改革,可见,高考英语改革是众望所归,是民众殷切的期盼。

5.您认为中国学生对英语存在“过热”现象?()A是 B否

分析:调查数据显示,高达73%的人认为英语学习存在过热的情况,还有27%的持相反态度。

6.您认为陕西的高考英语改革应该什么时候推行?()A尽快推行 B晚些推行,好借鉴经验 C无所谓

分析:调查显示,71%的人希望高考改革尽快推行,还有少部分人希望我们晚些推行,以方便我们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还有13%的人持观望态度。可见,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尽快推进改革的进行。8.2后期总结

英语教育既能培养人们跨国的交际能力,又能在人全面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掌握外语是非常重要的,使人们更容易吸取或处理信息,它可以扩展人们的视野、提高知识文化素养、改善思维方式和培养交往合作精神及终身学习的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高中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应试,只是因为英语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正如调查中显示的那样,中学的孩子们负担很重,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和补习。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压垮了孩子们。中学时代的应试教学把大量的工作停留在了书本和试卷上。而忽略了或者说无暇顾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实用功能,这也与大学要求的素质教育不相匹配。种种矛盾指向了现有的英语高考模式。高考英语改革箭在弦上。

那么,英语高考改革又应该往哪里去?教育部指出了要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降低英语分数。各省也在积极策划本省的英语高考改革,陕西省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有该怎么走好属于自己的改革之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对英语高考改革是怀有殷切的期望的,高达91%的人支持高考英语改革,大多数人也支持英语高考改革尽快实行。究其原因,是因为陈旧的英语高考制度压迫了人们太久,82%的人认为中学生英语负担过重,英语高考改革是顺势而行。显然,陈旧的制度也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也违背了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本身职能。我们更希望英语是实用性的,可以给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带来方便。另一方面,7 在高考英语改革的目的上,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支持主要目的是减弱学生的负担,还有少部分人认为是削弱英语的地位或者让英语更加实用。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给了同学们更多的机会,降低了一考定终身的风险,让考生进入考场时更加坦然,毕竟机会不止一次。降低英语分值,肯定会减低英语作业等等,但还是会有竞争,毕竟英语还是高校录取的衡量指标。对于那些想考如重点大学的同学来说,学好英语,依然很重要。

高考英语改革的社会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关于改革是否尽快适应的问题上,有大约71%的人支持尽快推行改革,还有的人有不同意见。可见,高考改革是一件大事,甚至关系着中学生的命运。我们陕西省有了成熟的改革方案,并有了其他省份的改革经验后,改革便会更加成功。

总之,人们对英语高考改革抱有很高的期望。而英语高考改革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正如我们所调查的那样,对人们来讲,英语高考改革的可以减轻中学生的英语负担,把英语学习回归理性,而且英语学习要更加注重实用性,英语毕竟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在李阳的“疯狂英语”风靡一时,我们的确应该反思当前的英语教育及考察形式。高考英语改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这也顺应了大众的心声。

教育部提出了高考英语改革的大纲,陕西省自己的高考英语改革也提上了日程。但是英语高考改革如何才能适应本省的英语教学现状,改革方针又该在何时推出,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社会调研。当然,在英语高考改革后,高中的原有教学模式恐怕也不能适应了,也应进行适当的改革。同样,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对高考改革做一些思考。英语高考改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学生进入大学前的英语能力。但是,社会对英语能力要求只增不减,并且更加注重实用性。大学英语教育的压力就变得更大了,或许也会引发现有英语教学模式大转化。

英语高考改革是一股洪流,势不可挡。改革是进步的体现,将会推动英语学 8习、英语教学的进步。我们此次进行英语高考改革的调研,收益匪浅。深入街头,了解了人们最真实的想法,了解人们对英语高考改革的深切期盼。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分析英语高考改革的重大意义。当然,由于,自己的知识能力有限,时间较短,此次社会调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以后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及时的了解国家的民生政策,关注时事。

九、实践心得体会

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通过这次寒假实践,让我们在投身社会的同时,掌握了一些科学的调研方法,数据统计方法,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这次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处理问题的能力,锻炼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我们融入社会前的一个自身锻炼,也是我们真正关注社会问题的一个实践机会,也会为将来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通过与街头各类人群的交流,我们提高了自身交际能力,了解了人们对高考英语改革真实看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对新方案的讨论,构思,提高了创新能力。通过对高考英语改革的社会调研,让我们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这也正是广大市民的心声。高考是高中教学的风向标,英语高考的改革势必会导致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变动,让英语教学渐渐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走出来。我坚信,随着陕西英语改革的铺开,高中教学也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真正让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下载上海市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调研报告(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市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调研报告(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英语改革社会调研报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英语教学考核模式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各省都刮起了高考英语改革的风暴时,陕西省自己的英语改革也箭在弦上。我们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听听来自市......

    关于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作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战略部署,**被确定为省试点市。根据市委的部署要求,我局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统计部门一定要......

    **县金融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县金融改革创新调研报告根据县委书记**的安排。7月31日,县金融办组织县人行、县银监办、县内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重点围绕地方金融改革创新的主要做法和......

    关于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作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战略部署,**被确定为省试点市。根据市委的部署要求,我局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方法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方法 加强社会管理,需要科学确定方向与重点。基层是社会管理的“基石”,基层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重点。我们要认清当前社会管理形势,坚持社会管理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

    xx市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落实科学发展新任务、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贯彻执政为民新要求,从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调研与思考当前,我国正处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问题。基层社会管理如何加强?如何走出新的路......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作者:市政协更新时间:2012-2-20去年5月,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专题调研活动,内容涉及动态人口管理、公共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