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摘要:使用问卷星对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发现,近九成的教师采用的是老师主导的PPT讲授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玩儿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将智能手机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是有利的。教师们普遍认为需要将当前的教学模式和“互联网+”相结合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网络在线考试这种考核形式更受学生们的欢迎。
关键词:高职高专 物流管理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045-02
一、调研的目的
近年来,基于物流行业与企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物流人才,深受企业和行业的欢迎,及时解决了其用工需求,各学校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之间也常常通过培训、交流、分享的方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然而随着“互联网+物流”的不断推进,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集创新性、应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不断展现出新的特点和人才需求。目前普遍高职高专院校在物流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上没有和“互联网+”环境高度契合和紧密联系,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因此,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期望通过此次调研找到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综合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适时”物流人才。
二、调研的范围和方法
使用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调研范围为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教学方式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有89.83%的教师采用了老师主导的ppt讲授的方式,采用网络课程平台和翻转课堂的教师只占29.66%和16.1%。这说明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学习,这非常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沉闷、压抑,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学习枯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发现,有51.99%的学生更喜欢“导学解疑”课堂,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而使用更高效的、学生们更喜欢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二)课堂上玩手机现象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其中,有46.61%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情况比较多,而有64.57%的学生在课堂上偶尔会玩手机,28.15%的学生会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上课玩手机必然会导致学生听不清老师所讲内容,不能专心听课,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听课质量,影响课堂教学风气,削弱了教学效果。手机在课堂上的滥用成灾,既影响了教师,也干扰了学生,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课堂秩序。
(三)将手机引入课堂的教学环节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有54.24%的教师认为,如果把手机引入到课堂的教学环节当中,应该会减少学生玩手机的现象,而有64.57%的学生赞同把手机引入到课堂的教学环节当中,认为这样会减少他们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我校高院长也曾经在微信的教学群里说:“把手机的功能用在课堂上,对转变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质量,是非常有效的尝试,这应该是课堂改革的方向。”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将手机的功能应用到课堂上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手机的优势,避免或者减少手机给课堂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当前的教学模式和“互联网+”相结合调研结果显示,有47.46%的教师认为比较需要将当前的教学模式和“互联网+”相结合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35.59%的教师认为非常需要将当前的教学模式和“互联网+”相结合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而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转变的教师比例为0。可见,以互联网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将成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智能手机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考试形式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们最喜欢的考试形式是网络在线考试,占37.75%。由于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或者00后,他们对智能手机的操作非常熟练,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品。所以作为教师,也应该积极尝试网络在线考试这种形式,充分利用这种新型的考试形式带来的高效和便利。
四、结语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近九成的教师采用的是老师主导的PPT讲授的方式,而采用网络课程平台和翻转课堂的教师非常少。但是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更喜欢“导学解疑”课堂,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而使用更高效的、学生们更喜欢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目前在校大学生们人手一部手机,甚至多部手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拿着手机,几乎是机不离手。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也是比较普遍的,有近五成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情况比较多,而有超过六成的学生承认在课堂上偶尔会玩手机,近三成的学生承认自己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有些教师会准备手机袋,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关机然后放到教室前面的手机袋中。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万一遇到学生家里真的有急事的情况,可能会耽误事情。所以,如果不是强制学生不用手机,而是把手机引入到课堂的教学环节当中,允许学生看手机,但是必须看与本门课程、本节课程相关的内容,这种方式应该会更有效。
教师们普遍认为需要将当前的教学模式和“互联网+”相结合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还可以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尝试网络在线考试这种形式,既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更加高效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和?y计,同时也更受学生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黄芬.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相关问题浅析[J].物流管理与工程,2017(6):85-86.[2]常兰,田帅辉.“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价值工程,2017(11):73-74.[3]刘金荣.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上网行为矫正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2(11):85-87.责任编辑:刘 健
第二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物流管理学
课程编号:074501
学分:3学是:48
先授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
课程内容简介:《物流管理学》是物流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旨,在基本理论适度、够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加符合物流管理的实践要求和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该课程主要包括物流概述、运输管理、物流配送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流通加工、包装与装卸搬运、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企业购销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管理等内容。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理论与实务并重,注重案例的引用与运用,且将物流管理的思想、及其发展动态及时得以体现,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2、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
课程编号:074502
学分:3学时:48
先授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学
课程内容简介: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阐述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征及其与传统运作管理模式的差异,对供应链的类型和构建策略、供应链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方法、供应链资源计划等方面的内容,做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从供应链运作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生产计划与控制机制、库存管理、准时制及快速响应等内容,介绍了物流管理的内涵、支持供应链运作的物流管理原理等。最后介绍了供应链的组织与运作管理及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3、课程名称: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
课程编号:074503
学分:3学时:48
先授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学商品学概论
课程内容简介:从现代物流作业角度出发,以库房内部物流为核心,介绍现代物流系统常见的起重、运输、搬运、集装单元技术及自动化仓库等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
4、课程内容:配送中心运营管理
课程编号:074504
学分:3学时:48
先授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学
课程内容简介:从实际运作的角度介绍了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
和方法。本书在全面介绍配送中心各环节管理手段、方法和运作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实务操作能力。
5、课程名称:物流系统方案策划与设计
课程编号:074505
学分:3学时:48
先授课程:物流管理学运筹学管理学
课程内容简介:介绍了物流设计的基本理论,物流市场,物流方案设计与策划的概念、原理、要求、方法、程序和步骤,工业物流、商业物流的特点、运行模式、规律和解决方案的设计要求,重点分析了配送中心、供应链物流、配送网络设计的要点。
6、课程名称:仓储管理
课程编号:074506
学分:2.5学时:40
先授课程:物流管理学管理学运筹学
课程内容简介:介绍了仓储管理实际工作中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将知识阐述与仓储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同时介绍了库场规划和仓储设备、仓储的运营、仓储商务管理、库存控制与管理方法、仓储成本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在仓储中应用、仓储安全与质量管理、特殊货物仓储管理、仓储保税制度、仓储系统优化。
7、课程名称:物流成本管理
课程编号:074507
学分:3学时:48
先授课程:物流管理学财务管理
课程内容简介:介绍了物流与物流成本的关系,物流成本的概念与主要管理理论学说,物流系统分析与目标规划,物流成本的构成、分类与计算,物流成本的系统化管理——包括采购成本管理、库存成本管理、包装成本管理、运输成本管理、仓储与物料搬运成本管理、仓库选址成本分析与决策、配送成本管理等10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和论述。
8、课程名称:第三方物流管理
课程编号:074508
学分:2.5学时:40
先授课程:物流管理学管理学
课程内容简介:介绍了第三方物流理论、第三方物流服务管理、第三方物流项目的洽谈与招投标、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的监控、操作方法、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及案例。
9、课程名称:运输管理
课程编号:074509
学分:3学时:48
先授课程:物流管理学管理学运筹学
课程内容简介:介绍了运输的经济理论、物流运输技术及运输企业管理三个部分对物流运输中涉及的理论、技术、管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讨论如何实现运输资源的良好配置,包括运输经济理论、运输市场及运输的需求和供给,以及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为企业进行运输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从物流企业的运输部门或运输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出发,阐述了在运输过程中(如配送运输、零担货物运输以及国际货物运输等)涉及的技术,并用运筹学的方法,为企业进行各类运输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第三部分:从物流企业的运输部门或运输企业在实际运作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包括运输管理、实际运作及企业的绩效考评三大方面。为企业进行运输管理及运作,提供了重要的操作方法。
10、课程名称:采购供应管理
课程编号:074510
学分:3学时:48
先授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学
课程内容简介:介绍了采购与采购管理基础、采购申请与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订单与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与选择、采购价格管理、电子商务与全球采购、采购风险防范与绩效评估、采购监督与采购控制管理。
11、课程名称:In Real Time Managing the New Supply Chain
课程编号:074510
学分:2学时:32
先授课程:物流管理学供应链管理管理学
课程内容简介:介绍了准时化的基本理论、准时化的应用条件、准时化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准时化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及用户的选择标准,准时化供应链的评价指标。
第三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总结
一、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我对物流的认识逐步加深。物流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我在这四年的学习当中,慢慢的构建了物流这门学科的体系。
广义上,物流包括六大功能、物流建模和仿真、物流成本、物流工程、物流系统规划、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和国际物流等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还学习了很多实用的辅助课程。
1.对于物流成本来说
需要用到会计和财务相关的知识,也包括统计学的部分应用。2.对于物流建模和仿真、物流工程和系统规划来说
需要用到仿真软件、运筹学并熟悉一些物流行业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3.对于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来说:
需要用到一些企业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深对物流行业和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
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在这几年的学习当中,通过小组团队调研和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学校也结合我们专业的需求,相应的开设了采购、运输、仓储和物流信息等课程,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物流理论知识。我们所开设的各门专业课之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按照老师所给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的学习过程是渐进式的,慢慢的涉及更多、更为核心的物流知识,毕业后也能在物流相关领域胜任基本的管理工作。
二、所获能力和不足之处
经过几年的学习,我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应的管理知识。尤其是我校积极倡导应用型培养模式,给我们营造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环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各科老师结合课程需要,也布置了一些课外实践调研活动。在课外调研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培养了自主学习、课外学习的意识。我们的物流实验室相关设施设备健全,也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契机。在学习中,我们不仅通过实战,模拟了物流企业操作流程,也掌握了售前售后、物流订单处理一体化操作模式。老师在讲课中,经常设置相关案例,模拟真实的场景,积极引导我们相互讨论物流业发展前景和当前现状,大家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烘托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我们课堂听课的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在学习中并没有与老师积极沟通,反馈自己的学习进展,也没有和老师交流物流行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导致自己盲目、片面的学习书本知识,在实际课外调研中,没有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现在专业课的学习已经进入尾声,我打算在大学最后学习阶段,努力弥补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老师多沟通,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物流专业可以从事的工作
主要是采购,运输,配送,仓储方面。具体可以从事以下工作: 1.采购主管
根据保管员、劳人部意见和各部室、商场所需物品计划,编制商场所需物资、办公用品、工作服等采购计划;根据库存与审批计划,及时合理安排采购;根据商场要求,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商场工作服材料的购置和服装制作工作;负责联系业务商场包装纸袋、票据的印制;严格把好定货关和进货质量关,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进出口,积极配合海关部门的检查。
2.运输主管
工作职责有:对运输业务进行日常管理,确保完成KPI指标;协助制定运输业务相关流程,以及本部门运作预算;负责与客户和承运商的运费结算工作,计划组织车辆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车源应急计划;制作运输业务分析报表,按时提交公司管理层和客户等。
3.生产调度员
协调生产过程、生产流程,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运行。工作内容:按主进度计划安排流水线的工作进度;按程序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调整生产计划;协助生产主管解决产品线冲突;协助制定操作规程。
4.仓库主管
岗位职责有:仓库日常管理,包括商品收、存、发、配、退等工作;充分调动和带领库房工作人员完成日常工作,保证生产高效、准确,低耗、有序;监控库房各岗位操作流程,保证岗位操作质量;完善库房管理的各项流程和标准;建立规范、完整的物流仓储操作报表,及时反馈物流仓储操作;根据工作要求,配合配送做好公司物流运作。
四、在工作中如何体现专业素养
1.敬业的精神
一个人的职业素养,除了应具备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应包括敬业的精神。正而我们身边比较缺乏敬业精神的人,才衍生出了众多的问责制,来唤醒大家的责任感;正因为自身专业素养比较低,才需要绩效考核来体现大家的工作精神面貌。
2.合作的态度
合作的态度主要是同事之间、部门之间的合作态度,我觉得同事之间特别是同级之间不应该相互计较,只要心正意诚,就是有修养。有些事情不在自己工作范围的,也应该积极去做。责任面前勇于担当不是想方设法推脱、找理由、找客观,情绪化地对待同事的提醒、公司的期望。
3.勤奋尽职
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得漂亮,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把勤奋看作是职业人士成功的基础。把它当作职业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勤奋尽职精神可以获得上级的信任感,这种责任感也会使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使工作做的更加周到、细致。
第四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情况汇报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情况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物流管理专业于2006年底实施课程改革,经过二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不少困惑和难题。为有助于下阶段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一、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物流管理》专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专业的建设不是非常完善,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重组课程结构,顺利完成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
物流教研组设计了调查问卷,专业教师深入社会和企业,了解专业发展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人才需求状况。还请校企合作的单位到校座谈,了解企业对毕业生、实习生的要求,征求课程改革的意见。通过调查问卷的汇总,及时汲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较为翔实的物流管理的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所确定的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多次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以及专业骨干教师座谈,开展广泛的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稿,并召开了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根据他们提供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级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按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
(三)研究制订主干核心课程标准
为了积累经验,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课改组根据主干课程的专业关系,上学期首先选择《现代物流基础》、《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三门课程,通过对课程所涉及的职业岗位和相应的工作要求进行调研分析,明确该课程应达到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按照课程标准的编写要求完成了上述三门课程标准(草案)的编写工作。利用暑假的时间课改组根据联职院的人才培养方案10门主干专业课程,19门专业课程,全部制定了课程标准。
(四)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及配套的实训指导书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确定后,物流教研组着手开始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编写的实训指导书《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管理》初稿已经完稿,正在边使用边修改。另外,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考证的要求,教研组编写了《物流概论考试题库》和《物流实务考试题库》,提高学生的考证成绩。
(五)撰写了《当前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方面职业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综述》、《树立创新意识促进教学改革》、《物流实验室建设思考》、《校企合作成功典范》等有关教学改革的论文。市级课题《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关键能力--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进行情况如下:目前,本课题完成前期的社会调研和完善了中期方法综述汇编并按计划完成阶段性课题论文3篇,经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检查审定,本课题中期评估良好。
(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教研组通过每周的例会制度和教研活动,积极商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出在任务驱动法的前提下合理、灵活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实际操作法、角色扮演法等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新教学方法,并辅之以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06年9月和07年9月分别开设了《运输管理——直达运输》和《采购管理》的理实一体化公开课,得到了好评,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七)建立与课程改革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考核结果的单一的评价方式。首先,改革考核形式,除笔试外,还增加了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考核方式,根据每一项目的不同内容进行选择。
其次,改革考核办法,在每一项目结束后,采取理论考核与实务考核分开进行的办法。
二、课程改革的不足与建议
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经过前一阶段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的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加以改进。
(一)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联院制订的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系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修订和完善。在修改过程中,应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和专业教师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研讨,形成比较完备的五年制物流管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对市场、行业进行定期调研,滚动调整实施性教学计划。
(二)修订和完善现有的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进一步开发校本教材
现有的《现代物流基础》、《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三门核心课程标准在实际执行中有许多问题和不足,应及时进行修订。下阶段的任务将转入《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第三方物流》等校本教材的开发。
(三)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完善实训中心
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实训教学条件的配套性能不足,主要表现为实验室设施不足、实训基地不够、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影响 到改革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希望学校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丰富和改进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完善实训室和实训教学基地。
(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让教学面向市场,面向职场。
加强和物流企业的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教师到企业中学习锻炼,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实际操作经验。学生分阶段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实践实习和顶岗实习。请物流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来作专题报告,来座谈会,听取专家的意见,更好的发展专业建设。
当然,我们在前一阶段的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和困难,我们会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深化课程改革,努力使我们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物流管理课改组
2010年9月
第五篇: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市场的强劲发展,拉动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培养各个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已成为近年来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各类院校的重要任务。一方面,电子商务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发展演变过程,新的模式、新的内涵不断创造,新的技术、新的职业不断催生,对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传统中职教育模式,束缚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很好地彰显职业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办学吸引力,正面临着改革的要求。
一、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
1.电子商务行业强势发展,人才需求出现井喷,为专业建设提供巨大空间伴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强势发展,电子商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也在飞速飙升。电子商务不仅带动了包括网络基础服务、仓储物流配送、支付渠道、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等延伸行业或互联网其他领域,也由此催生了专职网店卖家、网店装修师、“网模”等一大批新兴职业。调查显示:目前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 600 万人,达到近年来的又一新发展高峰。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电子商务应用在全国领先,调研时深刻感受了电子商务行业的火热发展形势,每一个人对于电子商务今后的发展都抱有非常乐观的态度,在问及企业是否计划再招聘电子商务人才时,94.7%的企业回答了“是”。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为各类院校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为专业的改革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电子商务的快速与良好发展就需要各层次的人才支撑,目前中小型企业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人员大致可分为管理层、策划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人才分别处在人才金字塔结构的塔尖、塔身和塔基。《中国网商生存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企业对于商务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通过调查显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对中职毕业生没有大的需求,大量的需求是在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领域。但是企业拥有专门从事网站操作人数是多少呢?数据显示:没有专业人员的是 25%,三人以下 51%,说明加起来高达76%的企业中,电子商务实务操作的人才力量是严重缺失的,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推广与普及。当前电子商务实务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这为中职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空前机遇,也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电子商务工作任务与职业岗位分析 1.工作领域与岗位群分布 根据综合调研分析,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工作领域界定划分如下表所示。
企业电子商务工作领域与岗位群分布表
2.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能力剖析
经调查分析,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十项基本素质要求为:工作态度及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客户服务精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精神;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及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自我创新,勇于创业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应用新技术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礼貌待客、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职业技能要求为:网络营销能力;电子交易与支付能力;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网页设计与网络应用能力;信息采集分析编辑能力;谈判能力与市场开发能力;电子商务交易安全防范能力。中职电子商务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目前列在前七位为:客户服务,电话销售专员、网络营销、网站维护、电子商务策划、物流配送、网站编辑。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培养的四大核心技能为:电子商务实务操作能力;网页制作与网站维护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网络客户服务能力。
三、中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以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为例,暴露出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行业适应性
学校调查显示,有 58.8%的教师认为学生对将从事的职业岗位群没有基本的了解,有 66.7%的老师认为学生的从业目标不明确,有 64.7%的老师认为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不相符的。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方向不明,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难以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发展也一度出现需求旺但就业率低的矛盾。
2.课程设置不适宜,缺乏岗位针对性
从企业要求对照教学现状,可以看到目前中职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行业发展。分析原因,一是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不明、定位不准,导致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盲目性,课程体系缺乏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二是在课程建设上,或注重电子技术内容,或注重商务教学,或把电子技术和商务课程简单叠加和重组,缺乏融电子技术与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核心课程。
3.职教特色不鲜明,缺乏学习驱动性
从学生的感受来看,表示对现在所学专业感兴趣的是28.5%,表示一般的高达 61.5%,不感兴趣的有 10.5%。学生对当前专业教学感到最不满意的前四项依次是“学校的职业情境与文化氛围”、“实习实训内容”、“学校教学设施”、“教师教学方法”。教师认为目前造成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在五个方面:一是学生基础差,教学内容深,难以理解;二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三是教学方法陈旧,缺少相应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四是教材职业特色不明显,内容脱离实际;五是教材内容陈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4.专业师资力量薄弱,质量提升缺乏根本推动力 目前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半路出家。一部分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转行而来,另一部分是从企业管理、贸易经济、工商管理、财务等专业教师转行而来。这两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缺陷,计算机方面转过来的教师对商务了解得少,懂商务的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教师缺乏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
四、专业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教学,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1.目标定位: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应该为企业培养的是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子商务行业变化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在企业中胜任电子商务实务操作、网页制作与网站维护、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等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
2.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为了打破原来“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需要适应行业变化,贴近实际应用,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突出核心能力培养,重新开发适应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目标要求的核心课程。遵循职业能力发展,以“宽基础,活模块”为原则重新构建互为依托、前后衔接的中职电子商务的“1+3+X”课程体系。门核心通用基础课程:电子商务实务。门核心商务应用课程:网店装修与网站维护、网络营销,客户服务。
X 门专门化选修课程:设置的是要在“网络技术”、“营销策划”、“客户服务”、“自主创业”等职业方向上进行强化提升、拓展训练和综合应用的选修课程或教学项目、讲座专题,提供学生依据自己的专长和职业志趣进行选择。
3.教学模式: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旨,革新技能教学模式
为了突出职业教育“学以致用,做学合一”的鲜明特色,本着“以生为本,激发兴趣,重在实践”的主旨,将技能操作、活动组织、案例剖析等内容作为教学项目,创造条件,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多元实践”的教学模式,避免形式和场地的单
一、单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办出专业特色,增加专业内涵,增强办学吸引力。
①仿真实验———实务操作层。引进或自主开发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让学生通过模拟教学软件来熟悉电子商务的主要业务流程,理解电子与商务的关系,为从事电子商务的实战积累经验和奠定技术基础。
②实战训练———商务应用层。创建电子商务创业园,利用学校低成本的场地、人员、管理优势,寻找企业、学校、师生的最佳利益结合点,吸引中小企业入驻(整体入驻或部分入驻),共同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实现“工学结合”和“商学结合”。
③活动体验,包括企业实习、网络学习和社会实践等。④案例体悟。对于谈判行销的策略性知识能力,难以通过操作项目来练习形成,可以搜集一些鲜活的经典案例,通过剖析、讲解、议论,来体会领悟其中的策略技巧,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4.师资队伍:以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不但缺乏,现任教师还存在知识技能短板问题。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师的相关知识涉及面广,需要工商管理,金融财经,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综合人才。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时可以采取新招、外聘、内培的方法。
五、结束语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对电子商务企业对于中职学生的人才需求状况有了更真实、全面的了解,对后续专业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一定依据。在以后的专业建设中,将在充分掌握市场人才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力争实现人才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