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6《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
前 言
《美术基础》是河北北方学院为农林科技学院园艺系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这门课程也可作为园林专业成人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短期培训及相关技术人员学习的基础课程。《美术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的诸如美学欣赏等理论知识,又要学习基础的绘画知识。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了解的内容是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而设置。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美术作品鉴赏、素描、色彩,考虑到本层次学生美术基础的状况和后续专业课的需要,从美术作品鉴赏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素描、色彩,使学生对园林美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园林美术的表现技法得到基本的训练。
学习《美术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能力、制图和识图能力,还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制图》等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要求学习者重点掌握园林美术、制图和设计基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重点掌握素描、色彩的表现方法、园林设计图中的造园要素的表现方法。
根据我院教学计划的规定,本课程为选修课,总学时定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2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之比为2:1。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我们制订了美术基础教学大纲,供四年制园艺专业教学使用。大纲规定了美术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重点内容用划线表示,要求掌握,次要的内容要求熟悉,其余内容则要求了解。
绪
论
目的:了解美术基础的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通过认识未来的园艺、园林工作者应该在专业美术基础中受到的训练内容,为学生主动学习本课程打下基础。
学
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未来的园艺、园林工作者应该受到的基本训练:一方面,对形体、空间的创作能力和色彩应用能力的培养;第二方面,风景画表现的技能的基础训练;第三方面,提高艺术修养的欣赏水平。
第一章
美术欣赏
第一节
国 画
目的: 了解国画在艺术中的地位和国画技法。通过名画艺术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国画知识领域;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
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国画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画的技法介绍:构思、构图、用笔、用墨、设色、收拾。
三、国画的艺术欣赏。
第二节
油 画
目的:了解油画在艺术中的地位和油画技法。通过名画艺术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油画知识领域;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
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油画是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油画的技法介绍:薄涂法、厚涂法、干擦法、湿画法、散涂法、罩染法。
三、油画艺术欣赏。
第三节
版
画
目的:了解版画的发展历史和铜版画的制作过程。通过艺术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版画知识领域;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
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版画的发展历史。
二、版画的制作过程(以铜版画为例介绍)。
三、版画的艺术欣赏。
第二章
素
描
第一节
素描的基础知识
目的:掌握静物的定义。了解素描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掌握素描的表现语言。了解绘画透视现象,掌握绘画透视的基本形式。
学
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素描的定义:素描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属于绘画的范畴,泛指单色绘画。广义的素描指的是以任意一种材料做单色的描绘。狭义的素描指的是以铅笔、钢笔、木炭笔、炭精条等为画笔工具画出的单色绘画。
二、素描的工具材料及其使用:铅笔、橡皮、画纸、削笔刀、画钉、夹子等。
三、素描的表现语言:
线条是素描绘画的首要因素。色调:
明暗关系:形体的明暗色调之间的对比关系。
明暗关系的体现规律: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
四、绘画透视基础知识 透视现象:
绘画透视的基本形式:平角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原型透视和散点透视。
第二节 静物素描写生
目的:掌握静物的概念,了解景物组合的原则。掌握静物写生构图的法则和常用的构图形式。了解绘画中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科学的观察方法。了解静物素描的表现技法,掌握静物素描写生的步骤。
学
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静物概念:一般指的是适合于在室内进行写生的室内用具。静物组合的原则
二、静物写生构图
构图法则:集中而不单调、稳定而不呆板、饱满而不滞塞、活泼而你散乱、有主有次、有远有近、疏密相间、黑白有致、考虑动势、不分割画面。
构图形式:垂直式构图、水平式构图、S形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辐射式构图、综合式构图。
三、观察与理解 观察能力
科学的观察方法
四、静物写生的步骤和表现技法
写生步骤:第一步,先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合理的构图;第二步,以主题景物为参照对象,在画面中准确合理的安排各个静物,起稿;第三步,深入刻画;第四步,整理。
第三节 风景素描写生
目的:掌握风景素描的概念,了解风景素描的表现方法。掌握风景素描的空间关系、主次虚实关系和黑白明暗关系。掌握树木和建筑的表现技法。掌握铅笔素描的写生方法,了解钢笔素描写生知识。
学
时:2.5学时 教学内容:
风景素描的概念:风景素描,室外主要以自然景物为表现内容的素描绘画。
一、风景素描的表现方法:线画法、明暗画法和线面结合画法。
二、风景素描中的空间透视关系
三、风景素描中的主次虚实关系
四、风景素描中的黑白明暗关系
五、树木的表现技法
六、建筑的表现技法
七、铅笔风景素描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八、钢笔风景素描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节 速写
目的:了解速写的基本知识,掌握风景速写的步骤。学
时:1.5学时 教学内容:
速写的概念:速写是素描的一种,它是在短时间内用简练、概括的线条迅速的表现对象的一种绘画形式。
风景速写的步骤:
1、取景;
2、构图;
3、刻画。
第三章
色
彩
第一节 色彩基础知识
目的:掌握色彩的分类和色彩的三要素。了解色彩的感觉、感情,色彩构成,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学
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二、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三、色彩的感觉
四、色彩的感情
五、色彩构成
六、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 水彩画的基础知识
目的: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工具材料。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了解水彩画的特殊技法。掌握水彩风景作画的方法。了解一些水彩画的作画规律和方法。
学
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水彩画的特点
二、水彩画的工具材料
三、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干画法和湿画法、水分的掌握、留空的方法、笔法。
四、水彩画的特殊技法:
五、水彩风景作画的方法:
1、由远到近,分步进行法;
2、由近及远,层次推移法;
3、全面铺开,统筹兼顾法。
六、关于水彩画的总结
第三节 水粉画的基础知识
目的:了解水粉画的特点和工具材料。掌握水粉画的着色顺序和写生步骤。了解水粉花卉的画法。
学
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水粉画作画工具的选择
二、水粉画的着色顺序:
1、从整体到局部;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
3、从薄涂到厚画。
三、水粉画静物写生的步骤:
1、起稿;
2、铺大色调;
3、具体塑造;
4、细节刻画;
5、调整完成。
四、水粉花卉
第四章
造园要素及表现方法
第一节
植物的表现手法
目的:了解园林植物绘画的基本笔法。掌握不同的园林植物的平面图画法,了解立面图画法。
学
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园林植物绘画的基本画法
二、园林植物的平面图画法
三、园林植物的立面图画法
第二节 水体的表示方法
目的:了解驳岸的画法。掌握静水水面和动水水面的画法。学
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驳岸的画法
二、水面的画法:静水的画法和动水的画法。
第三节 山石的表示方法
目的:掌握湖石、黄石、青石、石笋和卵石的形体结构特点和画法。学
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湖石 黄石 青石 石笋 卵石
第四节 园林道路和园桥的表示方法
目的:了解园林道路和园桥的表现方法。学
时:2.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园林道路的画法:主要园路、次要园路和游步道。
二、园桥的画法:平桥、拱桥、曲桥、汀步。
第五节 建筑的表示方法
目的:了解园林建筑的立面图画法。掌握园林建筑的平面图画法。学
时:2.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亭、廊的画法
二、景墙、门洞的画法
三、园林小品的画法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目的:
一、掌握基础的绘画能力,加深和巩固对绘画理论的理解,培养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知道实际绘画的能力。
二、学会观察、分析、基础绘画的能力,为进行园林、园艺设计打下基础。
三、通过学生绘画过程的讨论,培养学生学生赏析绘画作品的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通过实验课全过程,培养学生基本的绘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写生、临摹和综合设计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提高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的要求下述。
学
时:实验5个,第二次实验4学时,其余实验2学时;综合性实验2学时。共计1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石膏几何体写生(简单组合)。
二、石膏几何体写生(复杂组合)。
三、风景素描临摹。
四、水彩颜料的认识和基本技法练习
五、造园要素的表现方法 基本技能训练项目要求:
一、要求熟练掌握:
1.石膏几何体写生实验课。2.风景素描的临摹实验课。3.造园要素的表现方法实验课。
二、要求基本掌握: 1.风景素描的临摹
2.水彩的绘画方法和绘画步骤
三、要求初步掌握: 1.风景素描绘画的方法
2.水彩颜料的性能和水彩绘画技法。
美术基础教学时数表
学时:理论课24,实验课12。章
节
授课内容
绪
论
第一章
美术欣赏
第二章
素
描
第三章
色
彩
第四章
造园要素及表现方法
理论课学时
0.5 1.5 8 6 8
实验课学时
实验一石膏几何体写生(简单组合)实验二石膏几何体写生(复杂组合)。实验三风景素描临摹。
实验四水彩颜料的认识和基本技法练习
实验五造园要素的表现方法 医学文献阅读及文摘卡片书写
总
计(36)4 2 2 2 3 12
第二篇: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信息技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美术设计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高美学修养,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基础教育。
1、掌握美术基本造型要素的基础知识,并能对一些有绘画摄影作品中的造型要素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并在以后的电视教材制作中加以运用。
2、掌握美术设计知识,针对教材制作中所涉及的美术设计而学习相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美学修养,使其在以后电视教材的制作中,能够采用恰当的表现形式进行制作。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造型艺术的要素 第一节 点、线、面
1、点、线、面是各种造型要素的基本要求。学习造型艺术都是由点、线、面开始的。
2、点的性质及一般表现形式。
3、线的性质及一般表现形式。
4、面的性质及一般表现形式。
5、点、线、面的形态关系。教学提示:
1、了解造型艺术基本要素中的点、线、面。
2、掌握点、线、面各自的特点、属性及分类。
3、了解点、线、面的形态关系。第二节 明暗
1、明暗的概念。
2、明暗的造型价值。
3、明暗作为立体感、空间感的表现。
4、明暗与画面的整体性。
5、明暗的象征性。教学提示:
1、了解明暗的概念和象征意义。
2、掌握明暗造型价值表现的三个方面。第三节 质感
1、质感的含义。
2、质感的类型及辨认。
3、质感在绘画和摄影中的表现。
4、视觉肌理的制作方法。教学提示:
1、了解质感的类型及含义。
2、掌握质感在绘画和摄影中的表现方法。
3、学会视觉肌理的制作方法。第四节 空间
1、空间的本质及分类。
2、构成平面空间的各种方法。
3、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
4、四维空间的含义。教学提示:
1、了解空间的本质及分类。
2、熟练掌握构成平面空间的各种方法。第二章 色彩 第一节 色彩的形成和属性
1、光、色彩、视觉的关系。
2、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3、色彩的三要素及其关系。
4、色立体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教学提示:
1、了解光、色彩、视觉的关系。
2、熟练掌握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含义。
3、熟练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4、了解色立体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第二节 色彩的混合
1、光色的混合和颜料色的混合的联系和区别。
2、色彩的原色、间色、复色、补色。教学提示:
1、掌握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色彩的原色、间色、复色、补色。第三节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色彩对比的分类及特点。
2、色彩对比的各种方法。
3、色彩调和的的分类及特点。
4、色彩调和的各种方法。
5、色调的形成和分类。
6、以色彩三要素观念指导色调的构成。教学提示:
1、了解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各种方法。
3、了解色调的形成和分类。
4、学会用色彩三要素观念进行色调的构成。第四节 色彩的运用
1、色彩心理视觉情感的基本含义及内容。
2、色彩视觉心理的一般表现效果
3、对于基础色相的情感进行分析。教学提示:
1、了解不同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及心理的感受。
2、能够对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加以合理的分析。
3、在掌握上述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合理的运用色彩。第三章 构图 第一节 构图的概念及法则
1、构图的概念及目的。
2、构图的基本法则及经常出现的三种状况。
3、构图的均衡法则及实现均衡法则的方法。
4、影响视觉均衡的两个基本的因素。
5、构图中的对比法则及各种对比的类型和方法。
6、构图中的节奏法则。
7、构图的一般画法。教学提示:
1、了解构图的概念及目的。构图的基本法则及经常出现的三种状况。
2、熟练掌握构图的均衡、对比、节奏法则,并学会运用。
3、学会构图的一般画法。
第二节 透视在构图中的运用
1、透视的概念。
2、透视的常用术语。
3、透视的分类。
4、各类透视的一般性规律。
5、透视的运用。
6、透视的的画法。教学提示:
1、了解透视的概念、分类及一般性规律。
2、掌握透视的分类及运用方法。
3、学会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画法。第三节 构图的形式
1、黑、白、灰在构图中的布局方法。
2、常见构图形式的分析及运用方法。教学提示:
1、了解黑、白、灰在构图中的布局方法。
2、掌握各种常见的构图形式的特点及运用的方法。第四章 简笔画
第一节 简笔画的画法
1、简笔画的概述。
2、简笔画简化的基本方法。
3、简笔画的基本的绘制方法。教学提示:
1、掌握简笔画的简化和基本绘制方法。
2、学会绘制各类简笔画。
第二节 简笔画在制片中的运用
1、分镜头稿本的定义和创作方法。
2、分镜头稿本常用术语解释。
3、分镜头稿本的内容和格式。教学提示:
1、了解分镜头稿本的定义以及各种常见术语。
2、学会绘制分镜头稿本。第五章 图案
第一节 图案的设计
1、图案的含义及分类。
2、图案的构成法则。
3、图案的形成形式。
4、图案的各种表现形式及方法。
5、图案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教学提示
1、了解图案的含义、分类及形成形式。
2、熟练掌握图案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表现方法。
3、了解图案的各种分类。
4、学会绘制各种类型的图案。第二节 标志图案的设计
1、标志的概念。
2、标志图案的一般设计要求。
3、标志图案的各种表现形式。教学提示:
1、了解标志图案的概念和一般设计要求。
2、掌握标志图案的各种表现形式。
3、学会设计标志图案。第六章 字幕与图表
1、字幕的分类。
2、各类常见字体的特点及运用。
3、文字的编排。
4、字幕的运动形式。
5、图表的分类及特点。教学提示:
1、了解字幕、图表的分类及字体的特点。
2、熟悉文字的编排和字幕的运动形式。第七章 动画
1、动画的概念。
2、动画的绘制方法。
3、动画中的速度和时间的掌握。
4、动画的表现方法。
5、动画中人物动作的分解。教学提示:
1、了解动画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2、熟悉动画的表现方法。
3、能够对动画中人物的动作进行分解绘制。
第三篇:中职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信息技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美术设计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高美学修养,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基础教育。
1、掌握美术基本造型要素的基础知识,并能对一些有绘画摄影作品中的造型要素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并在以后的电视教材制作中加以运用。
2、掌握美术设计知识,针对教材制作中所涉及的美术设计而学习相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美学修养,使其在以后电视教材的制作中,能够采用恰当的表现形式进行制作。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造型艺术的要素 第一节 点、线、面
1、点、线、面是各种造型要素的基本要求。学习造型艺术都是由点、线、面开始的。
2、点的性质及一般表现形式。
3、线的性质及一般表现形式。
4、面的性质及一般表现形式。
5、点、线、面的形态关系。教学提示:
1、了解造型艺术基本要素中的点、线、面。
2、掌握点、线、面各自的特点、属性及分类。
3、了解点、线、面的形态关系。
第1页
共
页
美术基础
第二节 明暗
1、明暗的概念。
2、明暗的造型价值。
3、明暗作为立体感、空间感的表现。
4、明暗与画面的整体性。
5、明暗的象征性。教学提示:
1、了解明暗的概念和象征意义。
2、掌握明暗造型价值表现的三个方面。第三节 质感
1、质感的含义。
2、质感的类型及辨认。
3、质感在绘画和摄影中的表现。
4、视觉肌理的制作方法。教学提示:
1、了解质感的类型及含义。
2、掌握质感在绘画和摄影中的表现方法。
3、学会视觉肌理的制作方法。第四节 空间
1、空间的本质及分类。
2、构成平面空间的各种方法。
3、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
4、四维空间的含义。教学提示:
1、了解空间的本质及分类。
2、熟练掌握构成平面空间的各种方法。第二章 色彩 第一节 色彩的形成和属性
1、光、色彩、视觉的关系。
第2页
共
页
美术基础
2、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3、色彩的三要素及其关系。
4、色立体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教学提示:
1、了解光、色彩、视觉的关系。
2、熟练掌握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含义。
3、熟练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4、了解色立体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第二节 色彩的混合
1、光色的混合和颜料色的混合的联系和区别。
2、色彩的原色、间色、复色、补色。教学提示:
1、掌握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色彩的原色、间色、复色、补色。第三节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色彩对比的分类及特点。
2、色彩对比的各种方法。
3、色彩调和的的分类及特点。
4、色彩调和的各种方法。
5、色调的形成和分类。
6、以色彩三要素观念指导色调的构成。教学提示:
1、了解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各种方法。
3、了解色调的形成和分类。
4、学会用色彩三要素观念进行色调的构成。第四节 色彩的运用
1、色彩心理视觉情感的基本含义及内容。
2、色彩视觉心理的一般表现效果。
第3页
共
页
美术基础
3、对于基础色相的情感进行分析。教学提示:
1、了解不同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及心理的感受。
2、能够对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加以合理的分析。
3、在掌握上述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合理的运用色彩。第三章 构图 第一节 构图的概念及法则
1、构图的概念及目的。
2、构图的基本法则及经常出现的三种状况。
3、构图的均衡法则及实现均衡法则的方法。
4、影响视觉均衡的两个基本的因素。
5、构图中的对比法则及各种对比的类型和方法。
6、构图中的节奏法则。
7、构图的一般画法。教学提示:
1、了解构图的概念及目的。构图的基本法则及经常出现的三种状况。
2、熟练掌握构图的均衡、对比、节奏法则,并学会运用。
3、学会构图的一般画法。
第二节 透视在构图中的运用
1、透视的概念。
2、透视的常用术语。
3、透视的分类。
4、各类透视的一般性规律。
5、透视的运用。
6、透视的的画法。教学提示:
1、了解透视的概念、分类及一般性规律。
2、掌握透视的分类及运用方法。
3、学会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画法。
第4页
共
页
美术基础
第三节 构图的形式
1、黑、白、灰在构图中的布局方法。
2、常见构图形式的分析及运用方法。教学提示:
1、了解黑、白、灰在构图中的布局方法。
2、掌握各种常见的构图形式的特点及运用的方法。第四章 简笔画
第一节 简笔画的画法
1、简笔画的概述。
2、简笔画简化的基本方法。
3、简笔画的基本的绘制方法。教学提示:
1、掌握简笔画的简化和基本绘制方法。
2、学会绘制各类简笔画。
第二节 简笔画在制片中的运用
1、分镜头稿本的定义和创作方法。
2、分镜头稿本常用术语解释。
3、分镜头稿本的内容和格式。教学提示:
1、了解分镜头稿本的定义以及各种常见术语。
2、学会绘制分镜头稿本。第五章 图案
第一节 图案的设计
1、图案的含义及分类。
2、图案的构成法则。
3、图案的形成形式。
4、图案的各种表现形式及方法。
5、图案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教学提示:
第5页
共
页
美术基础
1、了解图案的含义、分类及形成形式。
2、熟练掌握图案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表现方法。
3、了解图案的各种分类。
4、学会绘制各种类型的图案。第二节 标志图案的设计
1、标志的概念。
2、标志图案的一般设计要求。
3、标志图案的各种表现形式。教学提示:
1、了解标志图案的概念和一般设计要求。
2、掌握标志图案的各种表现形式。
3、学会设计标志图案。第六章 字幕与图表
1、字幕的分类。
2、各类常见字体的特点及运用。
3、文字的编排。
4、字幕的运动形式。
5、图表的分类及特点。教学提示:
1、了解字幕、图表的分类及字体的特点。
2、熟悉文字的编排和字幕的运动形式。第七章 动画
1、动画的概念。
2、动画的绘制方法。
3、动画中的速度和时间的掌握。
4、动画的表现方法。
5、动画中人物动作的分解。教学提示:
1、了解动画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第6页
共
页
美术基础
2、熟悉动画的表现方法。
3、能够对动画中人物的动作进行分解绘制。
第7
页
共
页
美术基础
第四篇:美术基础绘画教学大纲
基础绘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时:396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感知能力.2.学会写实的表现方法,从整体关系及画面的美感效果方面,写实性的表现事物的体积感,光感,质感,空间感及色彩关系等,为日后脱离写生进行创作做准备.锻炼绘画技巧.技巧是表现形象的手段和途径,通过练习,不断地熟悉自己的绘画工具,积累使用经验,逐步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3.要求结构基本正确,人体比例协调,动态表现充分,画面线条流畅,色彩表现符合形式美感的规律.4.要求学会运用造型和色彩对空间进行塑造和表现,基本掌握绘画透视原理及相关艺术常识.达到自由表现室内外空间设计构思水平.5.针对动漫专业的特点,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绘画训练.二、教学内容
课程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教学二大部分
(一)第一学期
1.静物,石膏像: 素描,色彩写生.2.人物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素描写生。3.风景画,人体画临摹。4.外出写生和创作。5.参观画展
(二)第二学期
1.人体,人物头像,素描,色彩写生。2.风景画临摹,写生。3.空间素描,色彩写生。4.风景写生和创作 5.参观画展
(三)第三学期
1.人体素描,色彩,写生。2.场景展示气氛,创作绘制。3.人物,风景画设计创作。4.综合绘画创作。5.参观画展
三、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分析,示范。学生绘画操作训练、写生与作品观摩。
2.绘画命题创作实践。
四、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和实践考查相结合。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素描技法基础教程》 罗镜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素描,形体、解剖、明暗》 冯键钦 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 素描技法》马玉如 陈丹青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2月 《设计基础素描》胡专一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年8月
《风景基础技法》格雷格、艾伯特,雷切尔沃尔夫 编著辽宁画报出版社1999年6月
《走进油画创作篇》李英伟 刘壮云 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第五篇:《建筑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教学目的
(1)学习并掌握素描写生造型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法则。(2)培养学生具有为专业所需要的造型艺术的敏锐的视觉观察力(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内容及较强的造型理解力、判断力)严谨的造型表现力(正确的写生步骤、写生方法及结合专业要求的表现技巧)。
(3)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记忆力和创造性的徒手表现力。(4)为色彩写生教学打好必要基础。
(5)开扩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艺术修养。
2、教学要求
(1)为建筑专业“素描”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2)根据任课班级的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及教学的实际进展等不同情况,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3)在符合本大纲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学中允许、鼓励不同流派手法的发展。
(4)写生对象的选择、写生作业的布置,不仅应考虑该作业所包含的造型基本功的训练价值,充分考虑该作业所包含的审美价值。(5)素描学科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教学中应充分注意理论展开的系统、完整与训练实践的准确结合。素描学科又具有严密的方法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观察力、表现力等能力的培养,不仅贯穿素描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素描教学的归宿。素描也是一种艺术样式、素描教学的教学内容应有机的渗透着一定的艺术形式法则、美术史论基本知识、美术作品鉴赏等内容。
(6)教学方法应注意运用启发式。要注意因材施教。
3、教学内容
(1)绪论
1、素描发展简史;
2、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地位、作用;
3、素描在建筑、城规、园林、工业造型等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4、素描课“教”与“学”的特点及要求;
5、素描教学计划简介。
(2)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轮廓写生
1、几何模型单体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2、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
3、物体的形与轮廓。轮廓的比例,4、透视关系的观察与把握;
5、物体轮廓写生的步骤与方法。(3)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明暗写生
1、明暗写生造型观的基本概念;
2、明暗写生的观察方法及观察内容;
3、明暗写生的步骤;
4、明暗写生的方法。“面”的分析与把握:“交界线”的分析与把握:“色调”的分析与把握; “空间关系”的分析与表现;
5、素描绘制技巧。
(4)花饰、浮雕、柱头、头部五官石膏模型明暗写生
1、本阶段教学首先包括前阶段教学的诸项讲授内容。同时又是这些内容在较复杂写生对象上的进一步深入;
2、素描表现的深入与整体性。(5)静物写生
1、本阶段教学首先包括前阶段教学的诸项讲授内容。同时又是这些内容在色调更丰富的实物写生中的进一步深入;
2、静物布置的构图分析;
3、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4、“质感”分析与表现;
5、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
6、静物写物的表现技巧。(6)石膏头像、胸像写生
1、本阶段教学为前阶段教学内容的全面深入;
2、头部能剖及结构分析;
3、素描观察方法之深入;
4、素描表现的深入与整体性。(7)室内环境写生
1、室内环境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2、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握与空间关系之表现;
3、室内环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
4、写生的步骤与技巧。(8)建筑局部写生
1、建筑局部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2、建筑局部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握与光线、形体之表现;
3、建筑局部写生之步骤与技巧。(9)树木写生
1、树木的形体结构分析;
2、树木的写生步骤与表现技巧;
3、常见树木的造型特征之分析与表现;
4、以树木为主体的风景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5、以树木这主体的风景写生之整体表现技巧。(10)建筑风景写生
1、建筑风景写生的取景;
2、建筑风景写生的构图;
3、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体、空间关系之表现;
4、建筑风景写生中的各种造型方法与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现技巧;
6、不同类型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4、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52学时:(1)绪论 3(2)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轮廓写生 3(3)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明暗写生3(4)花饰浮雕、柱头、头部五官石膏模型明暗写生3(5)静物写生 3(6)石膏头像、胸部写生3(7)室内环境写生3(8)建筑局部写生 6(9)树木写生 6(10)建筑风景写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