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有关初中数学的论文
浅析初中数学教育
黄登科
摘要: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
关键词:情感教育;创新;兴趣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
中学数学具有内容上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中学数学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刨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应按数
学思维(数学活动)的规律进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数学符号组合的分析、图形的证明、计算的变化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逻辑理解、抽象概括、对称欣赏、表象创造、变化联想等方面,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直觉性和独创性等创新思维的优良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旨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表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
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因此,真正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逆境中扬帆,而不是伤痕累累。
三、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学得主动轻松,才算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四、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人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活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观察不是消极的注视,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观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发掘。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
第二篇: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德育论文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德育论文:初中数学德育渗透初探
【摘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的课程标准更是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当然也要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数学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教学,而且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初中数学德育渗透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途径 1 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在初中数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百年教育,德育为先”。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德育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奠基工程,其效果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教师要寻求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性。在初中数学中渗透德育有效途径 3.1 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德育渗透的关键。
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德育渗透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且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等都将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好数学老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优秀的道德素质去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上课时,讲普通话,语言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整齐,书写规范。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
3.2 利用数学史渗透德育教育
3.2.1 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果教师适当地利用这些爱国主义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我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数学研究成果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尊心。例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中,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使得代数学早于西方于公元前2000年;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称商高定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地得出徽率(圆周率)3.14;陈景润、熊庆来、陈建功、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的研究成果居于世界前列;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可以激励起学生积极进取精神。
3.2.2 利用数学史中数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意志和科学态度。
在数学史中有很多数学家勇于克服困难,坚持真理的事例。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数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例如俄国数学家罗巴契夫斯基在他的非欧几何不被理解时毫不气馁,坚持研究新几何学,为新几何学能被人们理解和承认奋斗不息;欧拉临终时还在石板上演算刚被天文学赫舍尔发现的天王星轨道;阿基米德在罗马侵略者闯进家门时还在专心研究数学;华罗庚28岁时,穷得连买米都困难,却完成了60万字的“堆垒数论”,并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数学家们的这些事迹能深深地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和科学的态度,对学生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作用。
3.2.3 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可以利用应用数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教学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引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比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早两千多年。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实践型作业,如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到工厂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厂的应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2.4 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上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根据圆的特性,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每个同学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咱们的班集体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3.2.5 利用课外数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与课外学习进行有机地结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一些数学主题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一只花炮燃放后对空气的污染数据,并计算每人在春节放十只花炮对空气的污染数据。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接受了环保教育。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第三篇: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德育论文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德育论文:初中数学德育渗透初探
【摘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的课程标准更是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当然也要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数学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教学,而且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初中数学德育渗透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途径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
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在初中数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百年教育,德育为先”。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
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德育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奠基工程,其效果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教师要寻求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毕业设计课程定做 Q*Q=1714879127
性。在初中数学中渗透德育有效途径
3.1 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德育渗透的关键。
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德育渗透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且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等都将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好数学老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优秀的道德素质去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上课时,讲普通话,语言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整齐,书写规范。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
3.2 利用数学史渗透德育教育
3.2.1 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果教师适当地利用这些爱国主义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我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
数学研究成果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尊心。例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中,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使得代数学早于西方于公元前2000年;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称商高定
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地得出徽率(圆周率)3.14;陈景润、熊庆来、陈建功、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的研究成果居于世界前列;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可以激励起学生积极进取精神。
3.2.2 利用数学史中数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意志和科
学态度。
在数学史中有很多数学家勇于克服困难,坚持真理的事例。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数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例如俄国数学家罗巴契夫斯基在他的非欧几何不被理解时毫不气馁,坚持研究新几何学,为新几何学能被人们理解和承认奋斗不息;欧拉临终时还在石板上演算刚被天文学赫舍尔发现的天王星轨道;阿基米德在罗马侵略者闯进家门时还在专心研究数学;华罗庚28岁时,穷得连买米都困难,却完成了60万字的“堆垒数论”,并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数学家们的这些事迹能深深地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和科学的态度,对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作用。
3.2.3 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可以利用应用数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教学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引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比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早两千多年。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实践型作业,如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到工厂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厂的应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2.4 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上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根据圆的特性,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每个同学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咱们的班集体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3.2.5 利用课外数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与课外学习进行有机地结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一些数学主题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一只花炮燃放后对空气的污染数据,并计算每人在春节放十只花炮对空气的污染数据。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接受了环保教育。
第四篇:初中数学论文信息技术论文:初中数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范文)
初中数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数学课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下几点做法:
一、用信息技术多样刺激学生,加快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函数概念教学,学生明晰直观印象深。
二、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机交互使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按照这个标准,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所确定的教学环节和数学内容哪些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
中的辅助作用,从而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值得每一位中学数学教师认真探讨的课题。
下面根据自己多年来在数学教学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谈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初中数学的几点做法。
1.用信息技术多样刺激学生,加快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对人体多种感官的综合刺
激,它既能看得见影像(视觉),听得到声音(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学生单一地听老师讲解益处多。
教师用传统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变量与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它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我在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的直观特性,先分别显示解析式y=x+a(a为常数)、《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和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显示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长江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样,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2.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后,让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板演,完毕后教师再评讲强调。人机交互使用则会出现一片新的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自己选择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的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试”直至出现正确结果,万一连续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
3.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例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课题学习:镶嵌教学中,我分三个阶段来进行教学: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用多媒体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对各种问题进行探究,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些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开拓视野,激活思维,增强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实践中去。
当然,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并非所在的数学内容都使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对于信息技术,我只是有选择地使用,而不是滥用。
第五篇:初中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如何应对初中数学期中和模拟考试
数学:如何应对初中数学期中和模拟考试
随着时光的流逝,紧张的期中和模拟考试即将来临。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优异的成绩呢?对此,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一、重视基础,突出重点
大型的数学考试,80%以上的题目是基础题,抓住了基础题,数学成绩就不会低。基础知识不熟练势必会影响解题思路的畅通,甚至无从下手。因此,我们要夯实基础,复习时要将每一章的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等梳理清晰,牢固记忆。同时,将每一章的重点内容画一下知识结构图,这样能有效的加深记忆。
二、正确答题,纠正不良习惯
审题不清、书写潦草、格式不条理、步骤不全等都是同学们在考试中常犯的毛病,这是由平时学习中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因此,复习中我们要注意该画图的就得画图,该演算的就得演算,该写公式的就写公式等。答题要严谨细致,落实到位,做到不失分。
三、查漏补缺,扫清盲点
一学期下来,由于涉及到的章节较多,某些知识往往掌握不牢,甚至遗忘,或对某些概念似懂非懂,而这些知识还要经常考到,所以在期末复习中,我们应该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做一个总体的整理,把一些遗忘的概念和知识重新进行梳理,纳入我们的知识体系中。同时注意每做一道题目,要有一个短时间的回顾思考,解答这道题用到了哪些知识,其中哪些知识是熟悉的,哪些知识是陌生的等。
四、比较归类,以少胜多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数量繁多,如果只盲目的追求解题数量,而不注意解题类型、知识点的完整性,复习效果是不会理想的。无论是期中,还是期末,多数试题都是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材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所以对于做过的题目我们要善于总结归类,想一想这道题在知识结构上属于哪一类?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属于哪一种?把习题按涉及的知识、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一法懂,万法通”、“做一题,解一类”,以少胜多,以精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