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8
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9 时间: 6、22 地点 中年级办公室 内容: 作 文 考 试 交 流
参加人员 徐丽华、李科霞、吴培玉、刘俊
活动过程:
一、翻阅本班试卷,了解大致情况
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 小学2006-2007 学年第 二 学期 四 年级作文期末成绩相关数据汇总班级在籍人数统计人数随班就读生数病事假各 分 数 段 统 计最低分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教者10090-9980-8970-7960-6960以下 四(1)4848--122313--70徐丽华 四(2)4646--62910169李科霞 四(3)4443162214160吴培玉 四(4)4847162611465刘俊
年级合计 附不及格学生班级姓名:
二、交流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四(!)学生选材比较丰富,有跳蚤市场当营业员的成功体验,有学溜冰的成功经历,有第 一次当家,第一次看孩子等等,学生基本能抓住文章重点,展开细致的描写。但也有部分学生也存在一定问题。
1、刘盛炎烧菜重点写了准备过程,而真正烧体现重点的地方只有三言两语;孙一的养小白兔,主要生动再现了动物的可爱,可具体怎么养的没有明确说明,虞嘉希的两个同学打篮球,主要写对方的活动,而自己反而成了配角------所以学生对于如何立足重点具体表现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注意指导。
2、由于指导老师的错误引导,学生有些进入误区。为了避免部分差生只写几句话,所以徐老师规定要写满格子。对于一些平时能说会道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一些中等生为了填满格子就拼命充数,导致语言罗嗦而失分。因此,以后应该引起注意。
四(2)本次作文学生基本上能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晰,结尾能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选材也较丰富,有写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有写第一次当家,有写第一次交电话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一些学生的解题能力较差,题目是《我来露一手》,应该写令自己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一件事,而时义良却写了自己学转呼啦圈的艰难过程;贺臻则写了一家人一起买菜,烧菜的事。
2、重点不够突出。文章重点应描写自己展现本领的过程,可学生在描写这一过程时语句较平淡,内容较简单,没能把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
四(3)由于考前做了过多的迁移工作动员,学生80%都是套用平时的小作第一次番茄炒鸡蛋,所以选材太窄。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只有一些语言表达上的差别。好的同学语言生动精彩,但个别同学语句不通,如管腾翔、程红霞。还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会把握文章的重点,烧菜的准备工作太多,“露一手”就三言两语草草了事
四(4)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写作的能力较差,他们只知道等老师把每句话统一的记录下来,学生肚子里没有好词好句。本次作文考试的选材面太窄,其实平时的很多作文都可以进行迁移运用,但学生不知变通,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是烧菜,但重点又没抓住,详细写了准备工作,略写了烧的过程。其中最差的是裴裕,写的是溜冰。他根本没有写怎么去溜,而是在写学,没能体现“露一手”,而且语句不同,简直不堪入目。
三、改进措施
1、扩大阅读的面,丰富生活体验,让写作题材丰富起来。
2、教会学生学会审题,把握中心,并紧紧围绕中心去写。
3、加强后进生的辅导。
4、立足平时的小作指导。
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范文模版)
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第七组教材解读及学情分析
活动主题:第七组教材解读
参加老师:马辉孙庆玲沈艳丰
新课标第七册第七单元,安排的是一组“成长的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的现实后,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讲述了著名作家肖复兴通过1963年与叶圣陶先生的接触,明白了做人和作书的道理。《乌塔》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孤身一人在欧洲各国旅游的事,引发人们对于少儿教育的多方面的思考。《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以书信的形式,告诉了人们每个人都有其优缺点,因此要不断地找出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有所进步,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
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由课文的学习了解文中人物的诸多优秀品质,并产生仿效的意识。引导学生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
关于阅读理解与积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到中年段,则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课程标准还对中年段的阅读还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四年级上册教材,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和积累语言方面,采用多种形式,作了具体的安排。本组课文,就是通过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由课文的学习了解文中人物的诸多优秀品质,并产生仿效的意识。
结合学生的学情,我们教研组认为,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如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想象画面等。
3、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具体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一
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一
参加老师:8人。
活动过程:
一、学习第五组教材
二、申德柱讲述本组教材的备课情况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口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三、就本组教材中有关疑难进行探讨。
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二
活动时间:9月8日下午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教研主题: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内容摘要:
一、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理解课中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很多例子说明,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不但会发现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习惯。
课本中有许多的词语、句子,如果单独把它们抽出来理解,学生往往会有困难,但如果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够确切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十分丰富。许多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的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理解会有一定困难。如上册《草原》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段话:“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见到过草原,对“洒脱”一词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在草原上行驶不必像在马路上一样,还得看红绿灯,还得受警察的限制,可以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体会出“洒脱”这个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四、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试想,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通过预习,认真查阅工具书,解决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吗?
五、培养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生在读书时,伴随着积极的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圈一圈,画一画,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不是很好吗?学生在读书时,只有一边读一边思考,才会有所感,才会圈画批注,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吗?
六、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
最后,还需要说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是没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二、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靠自己反复练习,但也离不开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在这里,还应特别强调教师的身教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一
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一
参加老师:顾老师、符老师、张老师、胡老师、赵老师、张老师等六人。
活动过程:
一、学习第五组教材
二、胡燕萍讲述本组教材的备课情况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口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三、就本组教材中有关疑难进行探讨。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二
活动时间:4月23日下午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教研主题: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内容摘要:
一、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理解课中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很多例子说明,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不但会发现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习惯。
课本中有许多的词语、句子,如果单独把它们抽出来理解,学生往往会有困难,但如果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够确切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十分丰富。许多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的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理解会有一定困难。如上册《草原》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段话:“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见到过草原,对“洒脱”一词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在草原上行驶不必像在马路上一样,还得看红绿灯,还得受警察的限制,可以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体会出“洒脱”这个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四、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试想,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通过预习,认真查阅工具书,解决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吗?
五、培养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生在读书时,伴随着积极的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圈一圈,画一画,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不是很好吗?学生在读书时,只有一边读一边思考,才会有所感,才会圈画批注,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吗?
六、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
最后,还需要说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是没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二、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靠自己反复练习,但也离不开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在这里,还应特别强调教师的身教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年级语文大教研活动纪实及反思
时间:4-23
地点:**小学
教研主题: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简要复述
主持:**老师
授课教师:**老师
做课课题:《列车上的“人造屏障”》、《看不见的爱》
一、两位老师分别做课。
二、马老师对所上课进行说课。
三、高老师讲座:在四年级段如何进行简要复述的指导。
高老师首先对简要复述和概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提出关键要帮助学生进行思路的归整。(简要复述,要讲清楚来龙去脉;概括,对于不重要的就可以省略。)然后针对今天下午的两节课,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将教材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
整个会议紧凑而有序,两节课围绕“如何训练学生进行简要复述”展开,特点鲜明,节奏快,容量大,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非常的漂亮,学生课前的古诗背诵,课中的说话、想象、写字的姿势,读书的习惯。发言,常常会有精彩的语言出现。由此可见汇师小学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课外阅读的积累,学生语文素养特别好。
特别是虹口区老师上完课离开时,主持会议的高老师很礼貌地站起来说:让我们以掌声欢送她们。随后三位老师就那样走了。没有我们往常见到的依依不舍、盛情挽留,双方都很真诚而理智,双方都是匆匆而行。真好,能这样纯粹为教研而来,为教研而去,简约而不简单,节省了双方的时间,节省了所有到会人的时间,这不正是最好的尊重吗?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教研记录
四年级语文教研记录
一周
时间:周四
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会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会议过程:
一、总结上学期工作情况。
二、学习合作学习新理念,讨论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合作学习。
三、讨论如何制定教学计划。
1.立足于学生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基础。2.加强社会、家庭、学校的有机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
4.主动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四、讨论在计划中如何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第二周
时间:周四
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谈谈使用合作学习后有什么体会? 会议过程:
李霞:学生在课堂上,只顾做好自己的事,而不懂合作,甚至不愿意合作,各做各的,各说各的。我认为学生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共同的目标,不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再者,就是老师的评价、鼓励不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动力,如果教师在布臵完学习任务后,加上一些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语言,让他们感觉这个任务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且每人都能从中获利的话,我想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了。
孙永芳:开学两周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放不开,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2、小组长还需要多培养,抓不住重点
3、共同锁定合作目标
4、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5、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李焱: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交流,给学生时间。另外就是李霞说的要合作的任务要适于学生合作,学生愿意合作才行。因此教师备课时一定要预设好问题,既要使课堂容量大,又要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
畅晓娜:小组合作学习贵在坚持指导。刚刚成立的小组不会合作,需要合理分工,教师要深入小组指导每个角色该怎样做。步入学习正轨的小组,教师仍需指导,指导其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有 2 了一定的学习效率之后,就要指导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第三周
时间:周四
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教师
会议内容:评畅晓娜《自然之道》一课 评课过程:
李霞:畅老师在授课时,能从学生的主体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教学中,能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
张丽娜:本课的教学思路清晰。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的主线——“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在理解蠢事的基础上理清了本文的线索——以人物情感变化为线索。然后紧紧地抓住这条线索展开教学。美中不足的是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只是被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因而合作学习的精神体现得不是很好,有待老师和学生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
孙永芳:本节课畅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抓住重点字词填表格非常新颖,有创造性。以读促悟,以悟促学。不足之处,多半学生不敢发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效果不明显。
毛芬: 联系上下文是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畅老师由于实例点拨,生动形象,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果在课文结束时,能引领学生总结一下学习方法就更好了。
李焱:畅晓娜教师的课堂上词语的训练可谓一大亮点,在初读课文时检查预习情况读词语,在自学感悟阶段让学生根据意思填词语,在展示点拨时又让学生说感悟时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把词语意思讲具体,用词语造句。这种教学方法很值得借鉴。
第四周 时间:周四
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者: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评 李霞老师的《蝙蝠和雷达》一课。评议过程:
李焱:李霞老师的这节课的亮点主要有两点:1是让学生通过读文后来集体完成表格,这个问题设计的难易适度,学生学习兴趣浓,完成的也很好。2是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常常好几个 同学争着抢着来说。不足的地方也是这第二点,在我的课堂上也有这样的情景出现,往往是经常回答问题的同学胆子大点先站起来抢了风头,这样想表现想回答问题的胆子相对小点的同学,因为动作慢点就总也回答不上这是常有的事。我们要想办法让所有的同学都有说的机会才好,对吧。
孙永芳:我认为李老师这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1、明确读文方向,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李老师就在读书的要求上下功夫,紧紧围绕科学家的三次试验和由蝙蝠受到的启发,发明雷达入手,反复请同学们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我认为,这不仅使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还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教学效果比较好。
2、李老师在课堂上采用表格形式,让学生归纳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3、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指出对方有错的地方,这一点说明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听讲。
毛芬:李老师的这堂课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们都能认真听讲,并指出同学出错的地方,给其纠正错误,让同学可以牢记。可是在课堂上还有些学生不能大胆的站起来回答问题,这点是我们都要注意的。
畅晓娜:我认为李老师这节课有三个亮点:
1、能够面向大多数学生,自己制作表格,让学生人人动脑,个个动手,在小组合作中突破重点。
2、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结论,有一种成就感。
3、板书上采用简单的示意图突破难点。
陈鑫:我觉得李霞老师的这节课是成功课,原因:学生合作学习恰到好处,既避免了老师的满堂灌现象,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团结互助的精神,真正让自主合作探究的的教学模式进入课堂。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美中不足的是,我觉得课堂评价不是很到位,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有一个健全的的评价机制。
第五周
时间:周四
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评毛芬老师的《尊严》一课。评议过程:
张丽娜:毛老师的这节课充分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读课文提出问题,其他组帮助解决这一环节设计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也检测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课堂上注重了对学生的评价,“小星星”的奖励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学生学习、发言、创新的积极性。如果能在课结束时对学生的评价做一总结,就完美无缺了。这只是我的一些看法,相信毛芬老师以后会越来越优秀。
孙永芳:星期四听了毛老师的《尊严》一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积极踊跃的提问题,课堂气氛浓厚。
2、在读课文时采用分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
3、开放式说话设计较多。在学生理解尊严的含义后,让学生进行有关尊严的格言,这既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尊严含义的一次检验。
李焱:“尊严”一词本来应是较抽象较难理解,因为学生用言语是不太好说明白的。但毛老师执教的《尊严》这节课,在理解“尊严”这个教学重点时,有两个细节处理的非常巧妙。教学起始毛老师是通过师生合作读,让学生把对“尊严”的理解融在读书中,这是一处。另一处便是教学最末,毛老师设计的拓展延伸一环节,毛老师所选短文意思浅显易懂,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尊严”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李霞:毛芬老师在教学《尊严》一课时,能从学生的主体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踊跃讨论发言,体现了新课改的教 7 学要求。在解决教学难点时,毛老师又适时地进行点拨,使难点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我觉得这堂课教学较成功。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谈谈“诵读”的体会 会议过程:
第六周
李霞:诵读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吧,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收获或心得。
李炎:诵读活动开展两周了,但大多学生朗诵时还是慢不下来,因此我们指导学生时还是要让学生慢点,再慢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带上感情,才能走进文本。
孙永芳:晨诵活动开展了将近三周,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诵读速度快慢掌握的不好。
2、文中的轻读部分和重读部分学生掌握的不好。
3、学生不能带着感情读文。
张丽娜:学生在诵读中学会了停顿,学会了读时简单的气流运用,较成功。
毛芬:通过诵读教学,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读的有感情了,我觉得晨诵教学效果体现出来了。
畅晓娜:我班有一位学生读的很好,在诵读中我让她带着大家诵读,由于是同龄人,学生学得快,感情表现的充分。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第七周
会议内容:评李华教师的《杨氏之子》一课 会议过程:
李霞: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古文,因此在教学中李华老师先教授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让学生在掌握方法后学习古文,这点很值得我学习。
李炎:李华老师在教学中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古文的方法,好。
孙永芳:李华老师在教学中能声情并茂的进行诵读教学,晨诵的效果得到了体现。
张丽娜:李老师在教学中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赞扬杨氏之子的聪慧入手教学,很好。
毛芬:李老师在教学能联系实际解释古文中的难点,教学难点能得到突破。
畅晓娜:李华老师的声音很甜美,学生在课堂中能得到美的享受,学习效率高。
第八周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评张丽娜老师的《猫》一课 会议过程:
李霞:
张老师的这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备课,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
毛芬:
听了张老师执教的《猫》,受益非浅。我认为本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注重朗读的指导
二、注重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
三、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紧扣主题
李琰:
张老师的《猫》讲的生动具体,能充分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作用,效果不错。
孙永芳:
张老师讲的《猫》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读助讲,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能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第九周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评晓娜老师的《花的勇气》一课。会议过程:
李霞:晓娜老师在授课时能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并抓住主线进行教学,这课讲的较成功。
孙永芳:畅晓娜老师这节课成功之处有以下两点:
1、善于激发学生思维,谆谆善导,鼓励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读的很好,有节奏、有感情,说明畅老师的诵读搞的很好。
畅晓娜:在上《花的勇气》一课我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同时我还运用合作探究法,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作为本课研讨问题,使学生读、思、说、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体验情感,突破重点。本文是略读课文,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课前导读,明确阅读要求,自主学习,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李焱:晓娜老师的课正如自己所说,能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力求在引导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如果能再放开点,让学生合作学习达到这一目标,这样是不是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第十周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听了太谷张老师的课后有什么感受? 会议过程:
李霞:昨天我有幸听了张老师的课,收获不少,明白了:
1、语文课前预习让学生至少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让学生自己预习,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第二遍让学生再读课文,在读中联 12 系上下文,或通过查字典解决文中词语的意思;第三遍让学生读准句子、读通句子,并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合作,检查自己的预习情况,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和文章的重点进行点拨。完成导学案相应的试题。
3、第二课时针对课文中的主要段落让学生多读,并学会分析,完成导学案中的课文分析。
4、课后让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拓展延伸。
5、晚上作业让学生在改错本上再次改正学生的错题。
畅晓娜:今天有幸听了太谷县张老师《可贵的沉默》一课,我收获很多,下面就听课后的感受浅谈几点:
1、张老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后在小组里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为什么沉默了?”“从课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得出当时课堂上很沉默?”学生们积极回答,课堂气氛活跃。
2、图文结合,入情入境。
在教学中,老师抓住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后,用一些词语概括插图的场景,比如:“热闹”、“高兴”、“神气十足”、“左顾右盼”“沉默”、“无精打采”等,再在文中找出两幅图的相关段落进行学习。这样图文并茂地学习,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去体验、感知课文内容,值得提倡。
3、张老师在课堂上,能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句子,并让学生反复读并读出沉默的语气。听完课后我感觉到:同学们把这种沉默只停留在“给父母过生日”上。如果能引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对父母的表现,不只是停留在为父母过生日这一件事上。同学们如果联系实际说到:父母每天为我们准备早饭,我们却总嫌饭菜不合口味;父母每天送我们上学,我们却从不说“谢谢”,还觉得是父母该做的……等等这些生活小事。让同学们主动去体验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反省自己对父母的忽略,可能这样课堂中的沉默就有更深一层含义了。
孙永芳:听太谷张燕老师《可贵的沉默》一课学习心得体会 星期天,教育局组织全县三四年级语文教师,在北解小学聆听太谷张燕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使我收获不小。
《可贵的沉默》讲述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主要引导学生懂得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学中,张老师教学思想端正,通过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能“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教学目标全面、明确,能找准并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年段、年级要求把握教准,符合大纲对三年级的要求;教学思路清楚,教学结构合理;语文训练能以优质高效为目标,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全体学生都在学、在练。
以下是我的几点收获:
1、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必须做到三读课文。
2、教师在讲授课时,分清第一、二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是字、词、句。第二课时的教学是重点段落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多读,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导学案。
3、让学生做到每课都能完成导学案的拓展延伸,逐渐提高学生独立完成课外阅读题的能力。
第十一周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期中质量检测分析 会议过程:
期中考试告一段落,请各位老师对这次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做一简单分析,以便今后工作更好的进行。
李霞:
这次考试题型比较全面,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的整体成绩较令人满意。我只就今后的努力方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平时的课堂教学坚持“务本、简单、扎实、有效”,努力做到“向40分钟要效益”。学生必须识记的,应该积累的,需要迁移 15 的,都要在课堂上进行,不能再拖到课外,以至于无从落实,造成遗憾。
2、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将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有机衔接,大力倡导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有较为丰富的语言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这一切贵在坚持,只要我们能长期坚持下去,必定会取得喜人的成绩。
3、时时处处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平时的点滴小事抓起。试想一想,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语文老师平时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要求我们的学生写好每一个字,读好每一篇课文,做好每一次作业……只有平时点点滴滴的小事严格要求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养成。才能在今后质量检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毛芬: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期中考卷,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半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二、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3、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浓。
4、自身复习安排不好,及在教学中顾此失彼,不能兼顾全面。
5、学生不关注社会,不关注时事,知识面窄。三,今后教学的几点措施
虽然试题较简单,但本次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1.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成绩的好坏,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累是否厚,基础是否牢。从本次考试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很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很不牢固,字不会写,音不会读,我们要把握课标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注意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2.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要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先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把握,把握什么?怎样把握?教师要思考,归纳;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归纳、整合、表达。使学生清楚阅读理解中不论什么题目都应在文中去寻找答案,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敲,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切忌凭空乱想。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5.加强自身素质,在工作中能够兼顾全面。
李琰:本次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覆盖面较广。试卷紧扣语文训练的三大板块: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对五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书写习惯进行考察。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文基本功方面:
试卷答题中可以看出:字、词、句基本功的训练不够到位,同音、形近字不能正确辨析,该掌握的基本字也容易出错,对要背诵的语段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记忆。
2、阅读积累方面: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缺乏对一篇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对部分含义深刻句子不能准确领会,特别是语言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缺乏从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习作方面:
个别学生习作审题不清,选材新颖的不多,不善于从生活中选取真实、鲜活的事例来编写寓言,所选事例不够具体生动,思路不够开阔,部分学生习作内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体清楚表达的能力较弱。文中出现错字、错句情况严重。反映出学生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学生的试卷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够整洁。
张丽娜:
试题的内容含盖了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单*短暂的几天复习是不够的。怎样有效的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的确值得每位老师深思。现针对本次考试试卷及考试情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试卷的内容全面
本次考试试卷的内容包括三个版块,即“积累与运用”“阅读之窗”、“习作园地”。“积累与运用”板块,从字的正确书写,到词的音、形、义,再到文章的积累,可谓是面面俱到,但又紧扣文本,学生易于动笔,但平时读书不深入的学生又难准确完成。“阅读之窗”考察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有难度,但学生一般都能完成。但第五小题我觉得不应该出,题目不知道考察学生的哪一方面。试题从基础到能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内容全面。
二、反思
1、今后我们还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部分、写作部分历来都是学生的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阅读教学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习作教学要在文从字顺上下功夫,重点写好纪实文,同时鼓励学生平时积累好词好句,写出生动的语句。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改进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力求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应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突出的位臵。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角色表演、游戏、情景对话、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有是非之分,能发表正确的观点。
3、教师要吃透新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适当进行知识拓展,积累知识,及时巩固,强化训练,有效提高成绩,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
第十二周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讨论:诗人“翁卷”的卷该怎样读?
会议过程:
畅晓娜: 有的老师说按第四声“卷”juàn,理由是读第三声一般是动词,从取名的角度来说,诗人的父母想他有“书卷气”,所以读第四声。
李霞:
翁卷的“卷”,应该读juǎn上声。为什么呢?这可以结合着诗人的字来判断。古人的名与字往往在语义上是有关联的。翁卷一字灵舒,这个“舒”字的意思恰恰和“卷”字相对,比如,我们现在也说“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这样看起来,翁卷的“卷”字该读上声了。
孙永芳:
“juan”读上声,同意组长的意见。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第十三周
会议内容:讨论《麦哨》一课中学生容易读错的字。会议过程:
李霞:
“湖畔”的“畔”应读“pàn”;
“黑白相间”的“间”应读“jiàn”
孙永芳:
剥开叶子的“剥”读“bāo”,一声应的“应”读“yìng”,我们班这两个读错的同学比较多。
张丽娜:
描写麦子、油菜花的一段要多让学生读,这段的多音字较多。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第十四周
会议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会议过程: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
一、激发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
二、培养多读多写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读多写,否则将前功尽弃。
三、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
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
第十五周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学习“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期末复习”
一年一度的期末复习已经来临,我不由得想起每次学期考试后老师们说得较多的两句话:“我复习的没考,要考的我没复习。”“这道题我讲过不知多少遍了,也让学生练过不知多少遍了,他们就是不会做!”之所以有这些说法和现象,是由于复习目的不够明确,复习过程不能抓住规律、不能“举一反三”所造成的,那么,如何扭转盲 23 目被动的落后局面,搞好小学语文复习呢?我认为做好语文复习指导必须突出以下五个环节。
一、让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并有条理地加以归纳
首先要熟读课文,查阅平时摘录的笔记,再次深刻地理解、巩固课本中的知识。为了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学生阅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归纳知识并提供给一些线索。如:阅读本册所有的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找出本册的重要作者,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理出本册所学的写作方法,并能举例加以说明。有了一定的线索,学生阅读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只要朝着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做,那么就会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真正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背诵默写,积累佳句
近年来,命题者非常注重对学生背诵默写能力的考查,为顺应这一考试发展趋势,在全面阅读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应要求学生勤于动手,把课文中学过的名言、警句、俗语、格言,以及篇段中的佳句摘录出来,并让他们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在读读、背背、写写的过程中使这些名言佳句变为自己的知识,以便在阅读和写作中都能运用自如。
三、理解分析,举一反三
理解分析是积累的进一步深化。教学生会读,读得流畅、通顺,背得熟练,还未达到积累的目的,我们还应指导学生细细地体味语言 24 的内在含义。在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性词句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去理解去分析,启发学生“开动机器”,善于分析问题,善于通过表象看本质,练就一双慧眼。
四、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掌握一定的运用知识的方法。所以,在全面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答题的方法,使他们在考试时能有“法”可依。复习说明文时,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让他们明白每一类说明文都运用了相应的说明顺序,并可通过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来确定文章所用的是何种说明顺序;复习关键词句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时,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往往在这个词的前一句话中掌握了解题方法,就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五、设计试题,查漏补缺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学会了解题方法后,就要联系实际,认真考查他们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最好方式就是设计试题,进行模拟测试。
1、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有关课本、练习,自己设计试题出一份试卷,并事先保存好答案。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换试卷进行测试,考后让出卷的同学批改。这样做,既让学生在选择试题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综合复习,又使学生初步懂得了哪些知识是重点,应如何去掌 25 握。在评改试卷时,还能发现他人的错误,以引起自身的警惕,真是一举两得。
2、教师也可用模拟试卷或自己命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来验证学生的能力达到了何种水平。但不管使用哪种方式,测试后,教师都要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查漏补缺,然后在复习时有针对性地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总之,在以上所述的基础、巩固、深化、提高、完善五个复习指导环节中,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认认真真地抓好这五个环节,那么,期末考试的成绩一定会令人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