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物态变化
人教版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汇编:物态变
化
大家在中考前必须通过大量地做题去了解中考的考试出题规则及类型,为此,小编准备了这篇人教版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汇编:物态变化,希望可以辅助大家顺利通过中考!!
1.(2011湖北黄石)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空中的冰晶在空气中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
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结有一层白霜属于升华
C.所有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3.15℃以下
1.A 解析:高空中的冰晶在空气中下落时,冰晶和空气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增大的内能使冰晶熔化变成雨滴,选项A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霜,选项B
错误;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选项C错误;物体降温的极限是﹣
273.15℃,不可能降到-273.15℃以下,选项D错误。
2.(2011辽宁大连)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一支圆珠笔从课桌上掉到地上大约需3~5s的时间
B.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1~1.5 mm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1 kg
2.C 解析: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圆珠笔从课桌上掉到地上大约需0.3~0.5s的时间,选项A错误;一张
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1 mm,选项B错误;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选项C正确;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即
0.05kg,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为C。
第二篇:初二物理试题 物态变化(附答案)
初2007级(初二上)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9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人们常说:“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16度”.其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2.重庆地区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是-2℃,则重庆地区的最高温差是______.3.某同学测量一杯水的温度,选好一只量程适当的温度计,他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立即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该同学操作的两点错误之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4.电烙铁上熔融的锡离开电烙铁头后变成锡粒,此过程叫_________,需要_________热.5.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___.6.液化的方法有两种:_________和_________.气体液化后________缩小,便于_________和__________.7.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反应的一个共性是_________.8.规格、型号完全相同的两只新旧日光灯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把二者区别开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图1中的小试管B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盛有沸水的烧杯A中,试管B中的水不能沸腾.要使试管中的水沸腾,可采取的两种方法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10.烧开水时,看到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先_________后_________的结果.11.夏天,早晨露天草叶上的露珠是_________现象,冬天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__________现象.12.写出下列物质在1标准大气压下放热时发生的变化(选填“降温”或某种物态变化)(1)0℃的冰__________;(2)18℃的水_________;(3)0℃的水________;(4)100℃的水蒸气__________.13.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形成的,干冰在空中迅速吸热变为干冰蒸气,这是_________过程;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小冰粒,这是_________过程;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粒变成水滴,就形成了雨,这是____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4.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B.体温计可当作寒暑表使用来测气温
C.开水的温度是100℃
D.人们感觉到的温度与实际气温有较大差异 16.用温度计测量放在室温为25℃的房间中一盆沸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读数表示的是()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
17.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升高,冰的温度不变
C.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18.夏天,用棉被盖住冰块,冰块就不容易熔化,这是因为()
A.冰块的冷气不容易传到外边去
B.棉被的外的温度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C.棉被外的热量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9.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
A.盐水从雪中吸热
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
C.盐水使雪温度升高到0℃
D.盐水使雪的熔点升高
20.体温计的使用与一般的温度计有所不同.比如,一只没有甩过的医用温度计指示的读数是38.2℃,用它先后来测两位病人的体温时,都没有先用力往下甩.如果两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3℃
和39.1℃,那么这支温度计上先后显示的读数分别是()
A.37.3℃
和39.1℃
B.38.2℃
和39.1℃
C.38.2℃
和38.2℃
D.37.3和38.2℃
21.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来,它的示数将()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2.夏天出汗的人用扇子扇风感到凉快,用扇子扇一支干燥的温度计,则温度计的示数()
A.先降低后升高
B.升高
C.降低
D.不变
23.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份,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取的办法是()
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增大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时间延长
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24.下面是关于电冰箱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冰箱内的温度之所以比较低,是因为冰箱中制冷剂蒸发吸热造成的 B.冰箱内的温度之所以比较低,是因为冰箱中制冷剂升华吸热造成的 C.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雾”是冰箱内食品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雾”是冰箱内食品凝华造成的 25.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
C.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到地面之前低
D.霜在地上形成,气温必在0℃以下,雪在高空形成,雪后熔化要吸收热,使地面附近空气温度下降 26.把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用电风扇对它吹风(电风扇的所吹风温度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故总质量也不变
B.水可以结冰,但冰水的总质量会减小
C.冰可以熔化,但冰水的总质量会减小
D.冰的质量不变,但水的质量会减小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27.如图2所示,某固态物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加扫在1标准大气压下进行,由图象分析下列问题:(1)这种物质AB段为________态,它熔点为_________,沸点为_________.(2)这个物体熔化成液态后的名称是________.(3)在图象的_________段,此种物质处于三态共存.28.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温度的方法如图3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的现象是:水中发生_________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气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到水面_________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3)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对水加热,它的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_________.29.如图4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是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这是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四、调查创新与设计(共20分)30.(2分)写出下列方法所依据的物理知识.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在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来,手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4分)请分别举出蒸发吸热为我们服务和给我们带来危害的例子.(1)服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4分)现给你一杯烫的开水和一只守杯,你能尽快使这杯水冷下来吗?你是怎样做的?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33.(10分)小明在烧水时,发现水将近沸腾时,常发出嘶嘶的鸣声,而水烧开之后,则发出低沉的沸腾声音.小明想:是不是水烧开前和烧开后,水的底部和上部温度不同而导致水的振动不同,发声不同呢?为了验证这个问题,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烧杯底部和上部的温度,并观察水的气泡情况.经过观察他发现,在水烧开前,底部水温度升至低于100℃,首先变成水蒸气向上升,这时上层的水温度仍不足100℃,他分析当水蒸气的小气泡升至低于100℃的水层时,就迅速变回水滴,这种先膨胀又再收缩的过程,就引起水的振动,当大量的小气泡从底部上升时,就发出嘶嘶的鸣声.他继续观察,发现当全部的水都升至100℃时,蒸气泡就能够稳定地升到水面,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他分析这时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而不再发生收缩的现象,所以,只发出低沉的沸腾声音,不再发出嘶嘶的鸣声.他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证明了他的猜想是对的.(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2)他进行的猜想是:
(3)他看到水沸前发出嘶嘶声时,水中的温度情况和气泡情况是:
(4)水沸腾时,水中的温度情况和气泡情况是:
(5)他得到的结论是:
五、计算题(共5分)34.有一支温度计,其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5℃,而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里时,读数为95℃,用这支温度计测得室温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2.3.4.5.6.7.8.9.“摄氏度”单位不能分开读 42℃
温度计拿出了被测液体, 立即观察示数 凝固, 放
萘、冰、铁,熔化温度(熔点)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体积,储存,运输 凝固,熔化,温度不变
灯管两端是否发黑,旧灯管有灯丝升华后又凝华成的黑色金属 对A容器加盖增大气压,对B试管内降低气压
10.汽化,液化 11.液化,凝华
12.降温,降温,凝固,液化 13.升华,凝华,熔化 14.D 15.A 16.C 17.C 18.C 19.B 20.B 21.D 22.D 23.D 24.A 25.D 26.B 27.固,0℃,100℃,水,BC 28.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剧烈,上升,膨胀(或变大),破裂,不变,沸点 29.膨胀,汽化,汽化吸热,变瘪,液化,液化放热 30.水蒸发吸热降温,空气流动越快而加快蒸发
31.利用蒸发吸热使热汤变冷,运动后出汗由于汗水蒸发吸热容易使人感冒
32.用两只杯子来回的倒水,高度越高效果显著,这样做是为了加快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增大表面积加快蒸发,蒸发吸热降温,很快冷下来
33.(1)为什么水烧开前后声音不同?(或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2)由于水温不同导致水的振动不同,发出不同的声音.(3)下部水温达到100℃,上部水温未到100℃,气泡由大变小,先膨胀后收缩.(4)水温都达到100℃,气泡由小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5)由于水的底部和上部温度不同而导致水的振动不同,发出嘶嘶声,这是响水不开;水温都到100℃后,气泡不收缩,不再发出声响,这是开水不响。
34.30℃
第三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中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物态变化中考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2006)3.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江苏省淮安市2006)6.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C
A.雨
B.露
C.霜
D.冰
(泰州市2006)3.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B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北京市2006)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B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广州市2006)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C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广州市2006)13.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不变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吸热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
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
选用_ 水银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热胀冷缩的性 质来测量温度的.
13.不变,吸热,水银,热胀冷缩
(黄冈市2006)25 .夏天,没有冰箱的农村家庭,为了防止饭菜变味儿,常把饭菜放入脸盆,再把脸盆浮在水缸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水缸是沙石材料制成的,比热较小,有散热作用 B、水的比热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热量
C、水缸中的水不断蒸发吸热使缸内温度降低
D、水缸周围的水蒸气在缸外壁液化吸热使缸内温度降低
(黄冈市2006)
2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用心
爱心
专心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21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个成人每天必须摄入2500ml以上的水;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一公顷蔬菜约需水375—525t,一公顷小麦约需水600—750t,一公顷棉花约需水525—750t。
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
农业灌溉设备、技术落后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使大量水资源浪费。
2000年,我国北方发生在不少地方的缺水现象,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因缺水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农作物严重减产,工厂停产,大街上排起买水的长龙。
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为此,我国于1989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从立法角度确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等法律。
(1)读完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______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我们应当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______________。(1分)(2)你家所在地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从我做起”,请提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①______一水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006宜昌市)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冬天,湖水结冰
(2006年宜昌市)8.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2006宜昌市)25.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蒸发
时要
吸
热(填吸或放).(嘉兴市2006)
9、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莱芜市2006)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D)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用心
爱心
专心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莱芜市2006)4.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水蒸发时要吸热_______ 的缘故.(乐山市2006)55.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汽化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升华____"(丽水市2006)2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C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绵阳市2006)15.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2006南通市)3.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C)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2006南通市)15.为合理利用资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__熔化____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烧水,将电能转化为__热__能,通过热循环管网为房间供暖。(2006福州市)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2006临沂市)6.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2OO6无锡市)2.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不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2OO6年无锡市)1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B)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
(浙江省2006)8.含在嘴里的棒冰会逐渐化成水,这个过程是:
C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2006苏州市)9.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可以看到门的附近出现—了“白气”.这些“白气”
用心
爱心
专心 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
A
A.液化形成的 B.汽化形成的 C.升华形成的 D.熔化形成的(江苏省宿迁市2006)5.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C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江苏省宿迁市2006)14.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06太原)2.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A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凝固(重庆市2006)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
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要增加
重庆市200612.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
凝华
现象.
(广州市海珠区200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广州市海珠区2006)
22、2003年10月15日到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用的?
(06河北)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C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江西省2006)17.“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BC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2006年大连市
16.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2006大连市)19.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A ] 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密度不同
(浦东新区2006)____温度______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
(浦东新区2006)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C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济宁市二○○六
4、秋竹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C)A、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
B、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C、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2006潍坊市)7.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2006年温州市
19.若想在高山上将饭煮熟,可采取的方法是
C A.减少加热时间
B.减小火力
C.用高压锅煮
D.打开锅盖煮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四篇:物态变化及应用
6-2 物态变化及应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物质状态下,分子运动的特点及液晶的特性。
2、了解熔化热和汽化热的物理意义及熔化、凝固和蒸发现象中能量的变化情况;
3、了解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潜热的计算;
4、会用分子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说明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微观机理。
5、培养学生从能量角度解释常见物理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熔化热和汽化热的概念。
难点:从能量角度说明物态变化时存在潜热的现象。(应从分子力做功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现象并说明变化过程中的微观机理。)
三、教学器材
光盘。
四、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讨论、讲解法。
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和分子热运动的对立统一,使物质有了固体、液体、气体等各种不同的形态,而正是这些物质微观结构的不同才使它们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即发生物态变化。物质的各种状态之间怎样相互变化,物态变化遵循哪些规律,物态变化有哪些应用,就是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种现象:在晶体熔化或液体汽化时,物质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但它们的温度并不升高。这是为什么?
在物态变化时,物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好像潜藏在物质内部,因此,这部分热量叫做潜热。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物质状态下,分子运动的特点及液晶的特性,然后讨论、学习熔化和汽化现象中为什么会存在潜热,并给出潜热的计算方法。
(二)引出课程内容 1.固、液、气体的基本性质
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固体可分为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常见的晶体有雪花(冰)、食盐、石英、云母、明矾等,非晶体有玻璃、塑料、橡胶、蜂蜡、沥青等。晶体和非晶体在外观和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准晶体是l984年才发现的,它是金属的互化物,具外形是规则的凸多面体,原子排列不像非晶体那样完全无序,但又不具有晶体所具有的平移周期性。某些准晶体的特殊性质已被开发应用。准晶体组成与结构的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晶体具有规则的天然外形,如雪花是六角形,食盐的晶体呈立方体等,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在物理性质上,晶体有一定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导热性、导电性、机械强度等都不相同,即晶体的各向异性,非晶体没有这些差别,是各向同性的。例如,在石英片上均匀地涂上一层石蜡,用炽热的金属球去接触石英片的反面,则石蜡沿着以接触点为中心,向四周熔化成椭圆,这表明晶体石英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不同。如果用玻璃代替石英重做上述实验,发现熔化了的石蜡在玻璃上总呈圆形,这表示非晶体玻璃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相同。
(1)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 固体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晶体(雪花、食盐、石英、云母、明矾等)晶体的物理性质: ① 有规则的天然外形 ② 有一定熔点
③ 有各向异性(在不同方向上的导热性、导电性、机械强度等都不相同)
固体分为两大类
非晶体(玻璃、塑料、橡胶、蜂蜡、沥青等)非晶体的物理性质: ① 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② 没有确定的熔点
③ 没有各向异性,是各向同性的
液体: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既无一定形状,又无一定体积。
提问:固体、液体和气体在基本性质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请同学们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看书后总结)
(2)分子力和分子热运动在物态形成中的作用:分子力使分子聚集在一起,在空间形成某种有序排列;分子热运动破坏分子的有序排列,使分子分散开来。由于这两种对立因素在物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才决定了物质所处的状态。
(3)物质形成固态的微观解释:在固体中,分子间距离很小,分子间有强烈的分子力作用,绝大多数分子被束缚在平衡位置附近,形成有规则的排列,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只能使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不能破坏分子的有规则排列。所以,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4)物质形成液态的微观解释:当温度较高时,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致使分子力不能把分子束缚在平衡位置附近,分子间可以发生微小移动,但热运动还不能使分子远离,物体表现为液体状态。所以,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5)物质形成气态的微观解释:温度升到一定高度时,分子的热运动起决定性作用,剧烈无规则运动,致使分子可以克服分子引力的束缚远离而去,成为气体分子。所以,气体的分子相互作用力几乎等于零,气体分子能自由运动,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熔化 熔化热(1)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一个特点是加热到某一温度才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下面讨论晶体的熔化:
(2)晶体的熔化
在一定的压强下,晶体物质要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才能熔化,这一温度叫晶体的熔点。例如在一个大气压下,需要把奈加热到80°C时才能溶解。在一定的压强下,晶体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叫晶体的熔点。
提问(请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来回答):晶体物质在熔点熔化时,不断从外界吸热,但保持这一温度不变,直至全部晶体熔化完为止。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分子动理论知识加以解释。
在学生回答后总结: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先使某些分子运动加剧,剧烈的分子运动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增大分子间的距离,破坏晶体分子的空间点阵,把吸收的热量转变为分子的势能(分子的平均动能并没有增加),因而使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
此外,由于不同晶体的分子结构不同,它们的分子力也不同,由固态变为液态需要克服分子力做的功也不同,所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完全熔化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表明物质的这一性质,物理上引入熔化热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晶体),在熔点由固态完全熔化成同温度的液态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
(3)熔化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晶体),在熔点由固态完全熔化成同温度的液态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
如果用表示物质的熔化热,m表示已熔晶体的质量,Q表示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Qm则:
熔化热的单位:焦耳每千克,符号是J/kg。
表6—1给出了在标准大气压(P0101325Pa)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及熔化热。(教师讲解表6—1)
实验测得,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跟同一温度下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相等。从表6—1可以看出,冰的熔化热很大,这就是环境温度低于0C而池塘并不很快封冻的原因。人们常利用冰的这一特点来冷藏食品。
熔化热和熔点除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外,还与外部的压强有关(因为大多数物质熔化时体积膨胀,凝固时收缩,有少数物质相反,熔化时体积收缩,凝固时膨胀。熔化时体积膨胀的物质,如果所受的压强增大,熔化受到阻碍,只有在更高的温度下才能熔化,所以熔点升高,熔化热也增大;熔化时体积缩小的物质,如果所受的压强增大,会促进熔化的进行,所以熔点降低,熔化热减小),但不显著。
3.汽化 汽化热(1)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叫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叫沸腾。在压强一定的条件下,沸腾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沸点)时才能发生。
蒸发的结果会使液体的温度降低,为了维持液体的温度不变,外界必须给液体一定的热量。例如:在炎热的夏天,给地面洒上一些水,人会感觉凉快就是因为蒸发使环境温度降低了。
提问:为什么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呢?
在学生回答后总结:因为液体汽化时,它的分子要从液态的分子热运动状态转变成气态分子的热运动状态。由于物质的气态分子要比同温度的液态分子间的距离大得多,因此,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要克服液体分子的引力做功,增加分子的势能;又因气体所占的体积远大于形成气体的同质量的液体的体积,在汽化的同时,还要反抗外部压强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UW可以看出,液体汽化时所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增加气体的内能(因温度不变,增加的是分子的势能),另一部分用来反抗外部压强做功。
由于不同液体的分子力不同,所以,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在相同压强和相同温度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也不同。为了表明液体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上引人汽化热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液体变成同温度的蒸汽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种液体的汽化热。
(2)汽化热:
单位质量的某种液体变成同温度的蒸汽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种液体的汽化热。如果用表 示汽化热,m表示液体汽化的质量,Q表示汽化时液体由外界吸收的热量,那么 Qm
汽化热的单位:焦耳每千克,符号是J/kg。
实验证明,在相同条件下,单位质量的气体凝结成液体时放出的热量等于它的气化热。提问:液体汽化的温度是多少?
液体汽化没有一定的温度,汽化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同种液体在不同温度下汽化时,所需的汽化热也不同。其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液体的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变小,所以,液体分子脱离液体汽化时需要做的功也减小,汽化热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液体的汽化热除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外,还与外部压强有关。表6-2给出了在101 325 Pa压强下几种物质的沸点和汽化热。(教师介绍讲解)
表6-3给出了水在101 325 Pa压强下几种不同温度时汽化热。(教师介绍讲解)
3.液晶
(教师适当介绍液晶的特点及应用)
早在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列曼和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就已经发现了某些有机化合物被加热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出现了一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特殊的过渡性物质状态。实验结果发现,在这种状态下,它既具有流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等特点,这种过渡状态的特殊物质称为液态晶体,简称为液晶。
液晶对外界因素如声、光、热、力、电磁以及化学试剂等极为敏感,只需很小的能量就能使它的排列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生命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中。例如,利用液晶具有优异的光电效应而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材料,在数字与图像显示技术上开创了新的方法。目前,我们使用的电子手表,电子计算器,笔记本电脑等仪器中,均采用了液晶显示。液晶显示具有耗能少、体积小、视觉明显等优点。因而大大拓宽了电子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液晶电视,现已能像画匾一样方便地挂在墙壁上收看了,而液晶立体电视也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又如,利用液晶灵敏的温度效应制作的温度探测器,在医学上可用来检查肿瘤,肿瘤部分温度与正常组织温度的差别通过液晶温度探测器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科学家们还发现,生命过程中的很多生物反应都是在液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对生物系统中液晶态的研究将使与生命有关的许多奇妙而又复杂的问题得到更深刻的了解。
4.例题讲解
例题 在地球大气层上垂直于太阳光的平面上,每平方米每秒可接收到1.35×10J的太阳能。这些能量平均大约只有15%能到达地球表面。已知地球表面水域占全球面积的71%,设平均气化热2.47106J/kg,试求每秒进入大气的平均水蒸发量m。解 地球大气层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接收的太阳能 I1.35103W/m2,称为太阳常层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约为数,地球大气AR23.141014m2。地球表面水域每秒吸收的太阳能约为Q0.15I0.71A
因此,每秒平均蒸发量为
0.151.351030.713.141014mkg 62.4710Q
1.831010kg
(三)小结
1.固体分类:晶体(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准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源于内部结构的根本不同,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排列有序,导致单晶体各向异性,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所以表现在熔化过程中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
2.液体、其微观结构比较接近于固体,与非晶体很相似。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分子间距很小,相互作用较大。
3.气体、分子间距比液体增加很多,分子间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间热运动起决定性作用。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4.从能量的角度表述:物态变化的物理概念及物理量。
(四)作业布置
1. P162 5、6、7题 2.《技术物理练习册》(第二版)相关习题
(五)教学说明
学生在解释热现象时经常会考虑不到物态变化时存在的潜热而出错。教学中应在复习初中所学的有关物态变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物理现象,引出物态变化时的潜热。在复习分子力和物体内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明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微观机理。
第五篇:物态变化 练习
10月6日(新生)课堂作业
反面是答案,做完后自己批改,不懂的问老师
一、选择题:1.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C.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5.我们到学校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和反馈信息的过程,人类接受信息的一个最重要来源是声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B.我们不能够直接听到超声波
C.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D.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6.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D.不同人说话的响度一定不同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一般在室内讲话声音相对室外洪亮,是因为回声加强了原声
C.“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中考期间,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对需要休息的考生来说也是噪声
9.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雨天打雷时,我们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见闪电
B.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C.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D.燃放鞭炮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10.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吼”出声音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主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1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有振动,不一定有声音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2.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A.一样大B.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无法判定
13.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14、敲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15、甲、乙两气球分别以1米/秒和1.5米/秒的速度竖直升上天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气球在上升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气球在上升
C.以甲气球为参照物,乙气球在上升D.以乙气球为参照物,甲气球在上升
16.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A.甲车必定向北行驶B.乙车必定向北行驶
C.丙车可能向北行驶D.三辆车行驶方向可能相同
17.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
18.人们经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好坏,以下做法中不是用以达到这一目的是()
A.花匠用手拍打花盆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D.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19.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20.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D.岸──水──鱼
21、用录音机播放磁带时,“快放”比正常播放()
A.音调提高B.响度变大C.音色变好D.完全相同
22、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 C.声音响度逐渐变小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
2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24.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扣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A.声音的音调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25.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C.传播声音的介质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二、填空题
1.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某同学身高_,课桌的长度是60.0,课本的长度是地球的半径是6.4×1032.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_处减弱噪声。
3、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增大,后者是要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4、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
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5.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合______km/h,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____m.6、“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
7.一把琵琶。当弹奏的人用力拨动弦时,弦振动的增加,发出的声音按住弦的不同位置,发出的声音___改变
9.大鼓的声音很响,但音调很低,这是因为鼓面振动时而振动的可以很小。
10、如图甲所示,该尺的分度值是__,甲图测得木块长度是cm,结果中的准确值 是cm;乙图测得木块长度是cm.丙图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填A、B)。10题图甲10题图乙10题图丙
11、一物体的真实长度是3.408323m,甲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去测,结果为m,乙同学用另一把刻度尺测量,测得结果是3.40832m,则乙同学的刻度尺的精确度是mm,12、如图的三种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图和图;响度相同的是__图和__图。
12题图13题图
13、如图,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从左至右依次;
若向瓶中吹气也能发声,音调从左至右依次。
14、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值分别是:8.22cm,8.25cm,8.23cm,8.24cm,8.78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此物体的长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