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5 Word版含解析

时间:2019-05-14 11:5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5 Word版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5 Word版含解析》。

第一篇: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5 Word版含解析

1-3-5

[散文的探究]

一、(2018·吉林百校联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守住你的瓦尔登湖

杨虎

1949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译者徐迟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那时正值天翻地覆,安静的梭罗不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

中国内地的读者再次看到大洋彼岸这个“怪人”的身影已是33年后的1982年了。但这一次,席卷古老大陆的文学热潮即将汹涌起马尔克斯的魔方、乔伊斯的呓语,而狂热的读者们则兴奋地从小说中检索着改革、承包等字眼,为物质时代正义凛然地登场暗暗兴奋不已。

又一次,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

...其实,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人类中那些安静的内心写的,小众化正该是它的命运。这本诞生在湖边的书,或许是大自然最美的精灵之一湖泊为寻找芸芸众生中和她质地一样的心湖而假手梭罗发出的信号。

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

水是大地的灵者,是人生的天籁表达。如果河流象征着人生奔突冲撞的青年时代,海洋则像是童年和老年的重叠,而湖泊这大地上晶亮的眼睛,则是人生静穆平和信念坚定的中年。我不知道梭罗是怎么下决心要为人类写这一本宁静的中年之书的。或许,是瓦尔登湖翻卷的浪花突然击中了他的灵魂;或许,这一需求潜伏已久,也许更早以前,他在某个喧闹的时刻突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的低语,就像叶芝在伦敦的街头忽然热泪盈眶:“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还是人行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这样的向往,也许也曾多次在你我的内心翻涌,只是,我们不愿像梭罗那样去正视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敢像他那样舍弃世俗的一切去寻找和守住自己的瓦尔登湖。

人类中那些柔软与敏感的心灵总是代替凡夫俗子去感受天籁,并九死不悔地承担由此落

在自己命运中的狂喜与极苦。凡·高如是,高更如是,梭罗也如是。但这一次,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1844年一个落叶纷飞的秋日,27岁的亨利·戴维·梭罗只影单身,仅带着一柄斧头和二十五美元二十一美分,住进了杳无人迹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此之前,他已给爱默生当了两年助手。再往前,他亲眼目睹了恋人的他嫁和相依为命的哥哥的死亡。再往前,1837年,他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

大自然是灵魂永恒的港湾。犹如母亲和情人,瓦尔登湖澄净的色彩让梭罗翻涌的内心一下子抵达了安静并狂热起来。安静的是他的情绪,狂热的是他的思绪,是他长久以来寻找的对话与表达。从1844年秋到1847年,短短一千多个日夜,瓦尔登湖拍岸的水声从梭罗心上流过,再一次流出就成了芬芳的墨香。

但这本书绝不是隐逸者说。事实上,它隐含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我的尊重与发现,对生命的真实与神圣的寻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可能是一块小小的瓦尔登湖。只是,碌碌红尘里的你我总是在对碌碌红尘的房子、职务与收入等的追赶与算计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静静跟着梭罗的脚印走下去,你蛰居的生命就会豁然舒伸,你内心的瓦尔登湖就会为你打开美丽的四季。

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要知道,人间每走一个人,天上就会落一颗星。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中的序言,向读者介绍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阅读方式,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徐迟的话在修辞上属于引用。

B.“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这句话的内涵既指梭罗和安静的瓦尔登湖产生了共鸣,也指心灵安静平和的读者会和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产生共鸣。

C.文章将凡·高、保罗·高更和梭罗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并举,是为了证明拥有柔软和敏感心灵的人们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大自然触动心灵带来的狂喜与极苦。

D.之所以说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相遇“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是因为瓦尔登湖使梭罗的心灵抵达了宁静,而思绪却狂热起来,进而催生了一部伟大的书籍。

【解析】 “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不当。译者徐迟的话只是说明心灵的安静对正确理解《瓦尔登湖》的重要性,并指出如果没有一颗安静的心,就会误读这本书,就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并没有涉及对这本书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答案】 A 2.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中提及“又一次”。

答:

【答案】 “又一次”指《瓦尔登湖》被喧嚣淹没的现象发生过不止一次,第一次在新旧交替的1949年,第二次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读者错失《瓦尔登湖》的遗憾之情。

★3.请简要探究尾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与作用。

答:

【答案】 ①瓦尔登湖是心灵宁静的象征。作者呼唤我们“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意思是呼唤人们不要在喧嚣的物质社会中迷失自我,而要让心灵回归宁静并坚守宁静。②“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梭罗一样,摆脱碌碌红尘、纷扰世事、功名利禄的羁绊,都能像梭罗一样尊重自我与发现自我,追求生命的真实与神圣。③这句话起到了点明文章主题、呼应标题的作用。

二、(2018·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好好爱自己 毕淑敏

你要好好爱自己。

这话来自一句叮嘱。最早向我们说起它的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可能是我们的师友,可能是我们的恋人爱人……

如果他们也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冷了要添衣,热了要洗脸。不要熬夜,不要一忙就忘了吃饭。要和大家伙儿搞好关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早睡早起……

从来没有人对你说起过这些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的话,那你的童年和少年加上青年时期,孤寂荒凉。你未曾被人捧在手心,极少承接过温情。

不过,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无论别人怎样对你说过这些话,说过多少次,都是身外之物。话音终将袅袅远去,要紧的是——你要自己对自己说这句话——你要好好爱自己。在纷杂人间的清朗月夜,你要耳语般但无比坚定地对自己说。

好好爱自己,是简单朴素的常识。可是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够懂得能够记住能够做到呢? 放眼四周,谬爱种种。

有人年轻时不顾死活拼命挣钱,预约给自己年老的时候可以肆意享乐,放开一搏。他们以为这就是爱自己。

有人以为把身体安置在一个庞大的屋舍内,再用很多名牌将自己掩埋,这就是爱自己了。有人以为把自己的腿最大限度地闲置起来,抵达任何一个地方都由汽油和钢铁代步,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让自己的外貌和自己的内脏年龄不相符,让面容在层层化妆品的粉饰下,显出不合时宜的嫩相。严重者不惜刀兵相见大胆斧正自我,甚至可以将腿骨敲断以求延展下肢增加身高,就是狠狠地爱自己了。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以上诸等,皆是对不起自己,害了自己。

爱自己是需要理由的。我们的爱要想持之以恒,先要明白自己究竟是谁。

最明确的结论是——自己首先是一个身体。这个身体结 构精巧,机能完善,高度发达,精美绝伦。千百万年进化的水流,将身体打磨成健全而温润的宝石。

大脑的功用是思考,而不是他人任意抛洒塑料袋的垃圾场。凡事用自己的脑袋想一想,做出最合乎理性的决定,这就是对自己的脑袋好。

眼睛要看洁净美好之物,看出潜在的危险找到安全方向。眼睛还有小小的癖好,爱看草木的绿色和天空的湛蓝,爱看书本和笑靥。满足它的愿望,非礼勿视,这就是对眼睛好。

鼻子希望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闻到花香,不喜欢密不通风的腐朽之气和穹顶之下皆是雾霾。让它远离这样的环境,才是对鼻子的爱惜。

脊骨希望自己能够庄严地挺直,快乐向前。这不但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心理的需要。一个卑躬屈膝的人,谈不上尊严。而没有尊严的人,不会好好对待自己。因为他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只是蝼蚁之物。

我们的肩膀,希望能担负一定的担子。不要太轻,那样就失去了肩负的责任。也不能太重,超过了负荷,肩周就会发炎。

我们的双腿,希望能在正当的道路上挺进。时而可以疾跑,时而可以漫步,时而可以暂停,倾听婉转莺啼。

我惊叹人体的奥秘,大自然是何等慷慨地把最伟大的恩赐降临于我们身体之内。身体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遵循颇有深意的蓝图构建起来并完整地传承,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爱别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断不会心细如发地爱别人。爱与爱人都是一种能量,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感知和模仿,通过领悟和学习,才慢慢积聚起来,直至蔚然成风。这世上有太多的人,不爱自己,第一个证据就是他们成了身体的叛徒。所有人的身体,都理应洁净而温暖。不仅儿童和青年圣美,中老年人的身体也依旧是和煦与高贵的。

不过,这并不是好好爱自己的全部。在身体里,还有无比尊贵的主宰,那就是我们的灵魂。爱惜灵魂,是好好爱自己的最高阶段。

有人说灵魂有21克重,说在死亡的那一瞬间,灵魂会飞向天空。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科学,但我相信在美好的身体里,一定安住着同样精彩的灵魂。它是人类最优秀的价值观之总和,是我们瞭望世界的支点。它凝聚了人类所信仰所尊崇所畏惧和所仰视的一切,在肉体之上,放射明亮光芒,穿透风雨迷蒙照耀着引导着我们。

如果这一世,你能爱惜身体珍重灵魂,那么从这个港口出发,你会成为一个身心平和的幸福小舟,一步步安然向前,驶入珍爱他人珍爱万物珍爱世界的宽广大海。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谬爱、要自爱、如何爱、升华爱”的思路,不仅向读者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关爱,而且传达了更要博爱的情怀。

B.作者认为,也许爱我们的人会一再叮嘱我们“要好好爱自己”,但具备“自爱”的自觉更重要。

C.文章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将我们的身体比喻成“健全而温润的宝石”,又如“眼睛还有小小的癖好”等使用了拟人的修辞。

D.文章语言亲切自然,读来如同亲朋邻里说话一样,又极富有哲理,耐人寻味。【解析】 A项,文章按照“谬爱、要自爱、如何爱、升华爱”的思路,错误,思路应该是“要自爱、谬爱、如何爱、升华爱”;另外,“不仅向读者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关爱,而且传达了更要博爱的情怀”错误,主要传达的是对个人生命的关爱。

【答案】 A 2.比较《拿来主义》和《要好好爱自己》,这两篇文章在材料安排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分别具体说明。

答:

【答案】 共同点:先破后立。《拿来主义》先批判送去主义,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本文先批判谬爱然后提出如何自爱。

★3.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好好爱自己”内涵的理解,并指出它带给我们怎样的生活启示。

答:

【答案】 好好爱自己的内涵:首先是珍爱自己的身体,身体的每个细枝末节都很重要;更是珍爱珍重自己的灵魂,灵魂也同样精彩(或是尊贵的)。联系实际谈谈感悟(开放式,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篇: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2 Word版含解析

1-3-2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

一、(2017·湖北武汉市5月模拟)阅读后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奔走的大树 刘江

①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来过繁花似锦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就都走了。不知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奔向何处去。

②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

③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却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有了一种无由的依赖和信任。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只要远远地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到我身边来。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也只有跑到那树下,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

④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小时候走过的路时,发现那些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

⑤我们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站在远处找我们村,那树就是标志。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扎扎连成一片,成了鹰鹞狐兔出没的地方。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迎娶新媳妇进村时几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回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经年累月,村里的老人一辈辈走了,但那槐树还在,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幼。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

⑥不只是村口,田间地头也是很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椿树,那树是田野的风韵。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而在外人眼里,那以树为背景的劳作和歇息似乎都平添了几许田园的诗情画意。

⑦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时,路边的槐树不见了。站在那槐树离去的地方再向村口望去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庄,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散摊在那里,明晃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时像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睹。据说理由是分田到户了,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长。一家举斧,家家效仿,能伐的伐,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可靠。

⑧冤屈的树,带着村庄的信息和留恋远走他乡。

⑨一日出门,楼下停着一辆车,车上载着一棵大树,开车的是老家的一位相识。他说,那棵树卖了四万。我的心口一震,但又从另一方面幻想,若是各地进城的大树都能站成一道风景,对那些来自同一块土地的务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那劳苦之余他们若能指认自己家乡的树木,在它下面歇歇脚、说说话,就是抹抹委屈的眼泪,也可以聊解乡愁。可惜的是人们尽管给那棵来自我们家乡的树又是搭棚又是输液,很是享受了一番城市的待遇,但它只捱过了一个夏季,在一个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以何种方式奔向了何方。

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树能够给你指引;但真到了路边连一棵树都没有的那一天,不知道人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

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以“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开头,意在引出对大树的描写,说明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B.文章写“我”在成长过程中,对树的依赖和信任,并详细叙述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此来暗示作品的主题。

C.第⑨段中的“另一方面的幻想”,是指那些大树被卖到城里后,能够慰藉进城务工者的乡愁,从而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

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成功刻画了那些从乡村“奔走”到城市里的大树形象,警示人们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解析】 A.“意在……重要作用”错;C.“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错;D.“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不妥。

【答案】 B ★2.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开头借描述“大树的驿站”扣题,并引出对“不走”的大树的回忆,为下文写大树的“奔走”张本。(意思答对即可)②然后具体描述“冤屈”的大树“远走他乡”的惨状,与上文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主题。(意思答对即可)③最后一段归结全文,卒章显志。(意思答对即可)3.文章以“奔走的大树”为题,有什么深刻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揭露和批判了杀鸡取卵、自毁家园的行径。大树的“奔走”,反映了传统的乡村文明和宁静的田园生活受到冲击的现实弊端。②讽刺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造景等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树离开了故土,即便享受“城市的待遇”,也改变不了枯萎死亡的结局。③警示人们不忘根本,善待自然,不要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迷失自我。文中的“大树”实际上是传统的农耕文化的象征,是乡愁的载体,大树“奔走”乃至不知所终,归乡的游子有可能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2018·陕西西安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雨天,真好

琦君

你喜欢下雨吗?——喜欢,但别下得太久,像黄梅天,闷得叫人喘不过气来。我却不然。雨下十天、半月,屋子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冒着湿气,我也不抱怨。我爱雨,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优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今天一清早,掀开帘子看看,啊,真好,又是个下雨天。

守着窗儿,让我慢慢儿回味吧。那时我才六岁呢,睡在母亲暖和的臂弯里,天亮了,听到哗哗的雨声,我就放心了。因为下雨,母亲不用老早起来。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母亲闭着眼,给我讲雨天的故事。

雨下得愈大愈好。起床后,我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烂泥地里踩水,吱嗒吱嗒地

响,直到老师来了才被捉进书房。可是下雨天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像大黄瓜似的肿腿,走路不方便。我巴不得他摔个大筋斗掉在水田里,就不会来逼我认方块字了。老师喊我去习大字,阿荣伯就会去告诉他:“小春肚子痛,喝了茶睡觉了。”老师不会撑着伞来找我的,我就这么一整天逃学。下雨天真好,大人们个个疼我。

潮湿的下雨天,是打麻线的好天气,母亲双手熟练地搓着细细的麻丝,雨也跟着下得更大了。五叔婆和我帮着剪线头,她是老花眼,母亲是近视眼,只有我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最管事。为了帮忙,我又可以不写大字。懒惰的四姑一点忙不帮,只伏在茶几上,唏呼唏呼抽着鼻子,给姑丈写情书。我瞄到了两句:“下雨天讨厌死了,我的伤风老不好。”

五月黄梅天,到处黏塌塌的,母亲走进走出地抱怨,父亲却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父亲用旱烟管点着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樨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墙边那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洒了我满头满身。

八九月台风季节,雨水最多,我真开心。因为可以套上阿荣伯的大钉鞋,到河边去看涨大水。母亲皱紧了眉头对着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发愁,几天不晒就要发霉的呀,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曲。母亲叫我和小帮工把曲一粒粒拣出来。这工作好好玩,所以我盼望天一直不要晴起来,曲会愈来愈多,我就可以天天滚在谷子里拣曲,不再读书了。从院子的矮墙头望出去,一片迷蒙,看样子且不会晴呢。

到杭州念中学了,下雨天可以不在大操场上体育课,改在健身房玩球。同学们起劲地打球,我撑把伞悄悄地溜到健身房后面,隐蔽,清静。我站在法国梧桐树下,叶子尖滴下的水珠,落在伞背上,我心里有一股凄凉寂寞之感,我想念远在故乡的母亲。下雨天,我格外想她,雨给我一份靠近母亲的感觉。

星期天下雨真好。一打上牌,父亲就不再管我了。我可以溜出去看电影,邀同学到家里,爬上三层楼“造反”,进储藏室偷吃金丝蜜枣和巧克力糖。晚上,我可以丢开功课,一心一意看《红楼梦》,父亲不会衔着旱烟管进来逼我背《古文观止》。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夹在洋洋洒洒的雨声里,给我一万分的安全感。

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一直沉浸在雨的欢乐中。然而谁能不长大呢?那一年回到故乡,一坐在父亲的书斋中,从书橱里抽一本白香山诗,学着父亲的音调放声吟诵,父亲的音容,浮现在摇曳的豆油灯光里。记得我曾打着手电筒,穿过黑黑的长廊,去给父亲温药。他提高声音吟诗,使我一路听着他的声音,不会感到冷清。可是他的病一天天沉重了,在淅沥的雨中,他吟诗的声音愈来愈低,我终于听不见了。

杭州的西子湖,风雨阴晴,风光不同。雨中徘徊湖畔,凝望着湖面上低斜的梅花,听得

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弄笛的人慢慢走来,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梅花。”

我也笑指湖上说:“看,梅花也在等待知己呢。”雨中游人稀少,静谧的湖山,都由爱雨的人管领了。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归来。湖水湖风,寒意袭人。站在湖滨公园,彼此默默相对。于是笛声又起,与潇潇雨声相和。

二十年了,那笛声低沉而遥远,然而我,仍然依稀听见,在雨中……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母亲、四姑、老师在雨天的抱怨、焦虑、狼狈,与“我”在雨天的欢快形成对比,凸显了“我”眼中雨天的美好和“我”对雨天的喜爱。

B.文章以第一人称为主要叙述视角,将几十年来下雨天所牵动的人事、人情通过“我”的回忆串联起来,真实、亲切,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C.作者细致地描写和渲染了丁香、一丈红、大理花、剑兰、木樨花、玉兰花的色香,衬托出父亲端着茶壶在廊下赏雨时的悠然自得。

D.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童年时的美好生活,情感欢快;后半部分写到雨天思念母亲、怀念父亲,则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弥漫于字里行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理解有误,没有“细致地描写和渲染”,主要是用白描手法。

【答案】 C ★2.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分析情节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作者说自己喜欢雨,用对比手法,常人喜欢雨只是把雨当作生活中的点缀,而自己却愿意天天下雨,既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总领了全文,引出下文对雨中乐趣的阐述,同时也照应了标题。

【答案】 ①强调了作者与他人不同,喜爱下雨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总领下文与雨天有关的“那些有趣的好时光”; ③强调了作者对下雨天的喜爱,照应题目。

3.琦君曾言:“我深感这个世界的暴戾已经太多,为什么不透过文章多多渲染祥和美好的一面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是怎样来表现雨天的“祥和美好”的。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回答此题,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描写、语言、文章主旨等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上,作者童年的无忧无虑、小调皮,长大后对亲人的思念和回忆,母爱的慈祥,父爱的深沉以及老师的严厉,这些都在下雨的背景下被蒙上了一层温馨和谐的氛围;情节上大量运用细节描写,特别是一些生活中的苦难经过作者的精心处理也转化为了温馨和美好,如“母亲皱紧了眉头对着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发愁,几天不晒就要发霉的呀,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曲”。语言上细腻温婉且富有诗意,在娓娓道来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美好品质。整篇文章很好地践行了作者“透过文章多多渲染祥和美好的一面”的创作主张。

【答案】 ①以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的眼光和感受来描写童年时代的雨天生活,过滤掉了绵绵雨天带给大人们的现实苦恼,凸显了雨天带给“我”的温馨感受和独特乐趣,如雨天的早晨躺在母亲的臂弯听故事的温馨,逃学的快乐,从发霉的谷子里挑曲的好玩,等等;②捕捉典型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雨天的祥和美好,如父亲坐在廊下赏雨,给我指点各种花木,我在洗牌声和雨声中安心读书等细节;③在叙事中融入了对雨天的喜爱之情,作者由衷地喜爱雨天,所以雨天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美好的,如雨天帮母亲的剪线头、到河边去看涨大水等无不让作者感到快乐;④用细腻温婉的笔触表现人生中的痛苦与不幸,作者的生活中,有外出求学时思念母亲的痛苦,有父亲病重离世的哀伤,但她并没有渲染这些痛苦不幸,而是用温婉的文字去叙述、追忆,让原本悲痛的话题变得哀而不伤;⑤用诗化的语言来增添雨天和生活的美好与诗意。(答出四点即可)

第三篇: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第3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综合检测

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桎梏(kù)

.长歌当哭(dànɡ).B.叱咤(zhà).天高地迥(jiǒnɡ).C.炽烈(chì).味同嚼蜡(jiáo).D.莅临(lì).不着边际(zhuó).“纾”应读 sh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胆战心惊 广有羽翼 同仇敌慨 惊心动魄 B.风餐露宿 博闻强记 芸芸众生 无稽之谈 C.黯然泣下 暴殄天物 陨身不恤 鸦鹊无声 D.迥然不同 桀骜锋利 绿草如阴 时过境迁

解析:选B。A项,慨—忾;C项,陨—殒;鹊—雀;D项,阴—茵。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余秋雨是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旅行者,他走出了书斋,走上了漫长的文化________之旅,在崇山峻岭之间行走,在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中穿行。

②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作文构思________的方法,力戒那种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为应付而作文的陋习。

③新春佳节,家人、朋友难得一聚,但不少人仍是手机不离手,难怪有人感慨:年味________,亲情疏离,手机变全民“情敌”。

A.考查

严谨

消失 B.考察

严谨

消逝 C.考察

严紧

消失 D.考查

严紧

消逝

解析:选B。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等。考察:实地观察调查。严谨:严密谨慎、严密细致,多指格律或文章结构方面等。严紧:严格、严厉,多指行为方法上的。消失:(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

喋血(diã).

前仆后继(pū).步履(lǔ).屏息以待(bǐnɡ).

症结(zhânɡ).

毁家纾难(chù).戕害(qiānɡ).

缠绵悱恻(fěi).解析:选D。A项,“梏”应读gù;B项,“履”应读lǚ;C项,“症”应读zhēnɡ,没有,不复存在。消逝:多指声音、岁月等的失去。

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过去的一年,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成就让世界人民举世瞩目: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世界第一、嫦娥三号落月、快舟一号升空、蛟龙探海„„

B.巴金先生魂归大海,转眼已有十一年了。先生离去以后,我曾不止一次梦见他。他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C.她像水一样柔的性格,对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更具有心理弹性,更能做到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具有更强的耐受力。..D.张家界山势高峻,千峰万壑,叱咤风云,日出景色气势磅礴,宏伟壮丽。....解析:选C。C项,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A项,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让世界人民”与“举世瞩目”重复。B项,音容笑貌:说话的声音,谈笑的神态。说话的声音无法浮现在眼前。D项,叱咤风云: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该成语多用来形容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不能用于“山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表意不明,“两个”是修饰“目击者”还是“弹壳”,有歧义。B项,成分赘余,可删去介词“对于”。D项,搭配不当,主语“当今的世界”与宾语“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能搭配。

二、阅读鉴赏(62分)(一)阅读《记念刘和珍君》第六部分,完成6~9题。(18分)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 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6.根据文章的思路,指出下列短语所指的内容。(4分)(1)“无恶意的闲人”指哪些人?(2分)答:

(2)“有恶意的闲人”指哪些人?(2分)答:

答案:(1)一般庸俗的市民。(2)反动派的御用文人如陈西滢之流。

7.作者用“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反映了怎样的观点?(4分)答:

答案: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这里也包含着对以往斗争和斗争方式是否正确的思考。

8.作者对“徒手请愿”赞同吗?为什么?(结合原文回答)(4分)答:

答案:作者对“徒手请愿”是不赞同的。作者明确指出,“三一八”徒手请愿,死伤的爱国学生“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而“街市依旧太平”,正反映出“请愿”“流血”并没有震撼卖国政府和唤醒民众。

9.说说作者在文中引用陶潜的诗的意图。(6分)答:

答案:作者引用陶潜的诗的意图: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但她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2分)

在鲁迅先生故居

郑文燮

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做“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

四合院实在太小!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作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老家带来的旧物。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

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 ——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呢?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篇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

B.文章中有大量的有关天气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渲染阴冷、沉郁的氛围,抒发作者游览鲁迅故居时对鲁迅先生的痛悼和缅怀之情。

C.“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漠视和鄙夷,认为革命改变不了社会现实。

D.文章从多个角度来介绍鲁迅先生的故居,突出其狭小和简陋的特点。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孤僻、阴冷的性格。

E.文章结尾意味隽永,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隐隐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不满、钦佩、振奋等复杂情感。

解析:选CD。C项,鲁迅先生对革命并非漠视和鄙夷,只是清醒地认识到革命的局限性,感到失望。D项,写故居狭小和简陋,是说小天地里有大胸怀,反衬出鲁迅先生精神的可贵与伟大。

11.在第二段中,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鲁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原文加以概述。(5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从文中看,鲁迅的孤独主要表现在生活和精神两个方面,作答时,要注意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示例)①生活方面:鲁迅先生居住在北京的十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和友人,兄弟反目,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发时日;②精神方面:鲁迅先生的精神孤独,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因此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

12.在描写鲁迅先生故居的布局和陈设中,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着重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意在 衬托鲁迅先生的孤独,要注意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

答案:(示例)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突出其“阴冷”“悲悯”的特点,并由此写到他的命运,突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以此烘托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以及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大无畏抗争精神。

13.在游览鲁迅先生故居时,作者想起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语句。对这句话的深意的理解,作者由“未曾明白”转而有所感悟。请你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探究这句话的深意。(6分)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弄清作者游览鲁迅先生故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探讨文章在叙述鲁迅孤独的同时对他高贵品质的赞颂。

答案:(示例)这句话表明了院落环境和居住生活的单调、枯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疲惫感、沉闷压抑和挣扎无力的绝望感。作者身处鲁迅先生故居中,感受他的生活环境,回忆他的为人处世,体会到了他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钦佩他在社会黑暗,革命有着局限性,民族前途难卜的情况下,却顽强地战斗,绝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不朽精神。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林琴南先生

[注]

苏雪林

当林琴南先生在世时,我不曾当面领过他的教,不曾写过一封问候他起居的信。不过,在文字上我和他的关系却很深。读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甚至他整个的人格。他是我幼年时最佩服的一个文士,又是我最初的国文导师。

我在私塾混了二年,家长们便不许我再上进了。只好把西游封神一类东西,当课本自己研读。民国初年大哥带来几本那时正在风行的林译小说,像什么《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等,使我于中国旧小说之外,又发现了一个新天地。渐渐地我明白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渐渐地能够用文言写一段写景或记事小文,并且模拟林译笔调,居然很像。由读他的译本又生发读他创作的热望。当时出版的什么《畏庐文集》《续集》《三集》还有笔记小说如《畏庐琐记》《京华碧血录》,甚至他的山水画集之类,无一不勤加搜求。

民国八年升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林先生的寓所就在学校附近的绒线胡同。一天,我正好从他门口走过,看见一位须发苍然的老者送客出来,面貌宛似畏庐文集所载“畏庐六十小影”。我知道这就是我私塾多年的国文老师了。当他转身入内时,很想跟进去与他谈谈。但彼时究竟年轻胆小,又恐以无人介绍的缘故不能得他的款接,所以只得怏怏走开了。后来虽常从林寓门口往来,却再无碰见他的机会。在五四前,我完全是一个林琴南的崇拜和模仿者,到北京后,才知道他所译小说多出自于西洋第二流作家之手。而且他又不懂原文,工作靠朋友帮忙,所以译错的地方很不少。不过我终觉得琴南先生对于中国文学里的阴柔之美下 过一番研究功夫,古文的造诣也有独到处,很能传出原文的精神。五四前的十几年,他译品的势力极其伟大,当时人下笔为文几乎都要受他几分影响。林觉民的《与妻书》,岑春萱的《遗蜀父老书》,笔调都逼肖林译。苏曼殊小说取林译笔调而变化之,自立一派。

琴南先生天性纯厚,事太夫人极孝,笃于家人骨肉的情谊。读他《先母行述》《女雪墓志》一类文字,常使我幼稚心灵受着极大的感动。他忠君,清朝亡后,居然做了遗老。他前后谒德宗崇陵十次。至陵前,必伏地哭失声,引得守陵的侍卫们眙愕相顾。他总勉励学生做一个爱国志士,说到恳切之际,每每声泪俱下。

琴南先生在前清不过中过一名举人,并没有受过皇家什么深恩厚泽,居然这样忠于清室,我起初也很奇怪,阅世渐深,人情物理参详亦渐透,对于他这类行为的动机才有几分了解。我们读史常见当风俗最混乱,道德最衰敝的时候,反往往有独立特行之士出于其间。譬如,旷达成风的东晋而有槁饿牖下不仕刘宋的陶渊明,满朝愿为异族臣妾的南宋而有孤军奋斗的文天祥,只知内阋其墙不知外御其侮的明末而有力战淮扬的史可法,都可为例。我觉得他们这种人行事,如其用疾风知劲草,岁寒见松柏的话来解释,不如说这是一种有激而为的心理表现。他们眼见同辈卑污龌龊的情形,心里必痛愤之极,由痛愤而转一念:你们以为好人是这样难做么?我就做一个给你们看!

还有一个原因。中国文化经过了四五千年的长久时间,也自有它的精深宏大,沉博绝丽之处。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信条,所谓先王圣人的微言大义,所谓文学艺术的典丽高华,无论如何抹不煞它们的价值。文化不过一个空洞的名词,它的体系却由过去无数圣贤明哲英雄名士的心思劳力一点一滴建造成功。这些可爱的灵魂,都在古书里生活着。翻开书卷,他们的声音笑貌,思想情感,也都历历宛在。我们同他们周旋已久,就发生亲切的友谊,性情举止一切都与他们同化。对于他们遗留的创造物,要当作家传至宝,誓死卫护。我们不大读古书的人,所以对于旧文化还没有什么眷恋不舍之意;至于像琴南先生这类终日在故纸堆里讨生活的人,自然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了。他把尊君思想当作旧文化的象征。不顾举世的讥嘲讪笑,抱着这五千年僵尸,同入墟墓,那情绪的凄凉悲壮,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同情的。王国维先生之投昆明湖也是一样。与其说他殉情,不如说他殉中国旧文化。

总之,林琴南先生可谓过去人物了,但我个人对他尊敬钦慕之心并不因此而改。

(选自《人间世》,有删改)【注】 林琴南先生:即林纾(1852年~1924年),字琴南,号畏庐,文学家、翻译家。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通过阅读林琴南先生的译著,习得了一些文言知识,并能用文言写小文章,因而作者称林琴南先生为自己“最初的国文导师”。

B.文章描写了绒线胡同的一个场景,寥寥数语勾画出先生的形貌,以心理描写手法刻画作者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感激之情。

C.文章先写林琴南先生孝顺长辈、重视亲情,后写先生忠君爱国,作者这样安排,意 在说明孝顺长辈、重视亲情是忠君爱国的前提。

D.文中采用了衬托手法,比如列举东晋的陶渊明、南宋的文天祥和明末的史可法等人,正面衬托了林琴南先生的特立独行和伟大人格。

E.作者在倒数第二段肯定了中国旧文化的价值,交代了当时社会对旧文化的态度,表达了对林琴南先生卫护旧文化的高度赞美之情。

解析:选AD。B.“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感激之情”错,应该是“敬畏之情”。C.对作者的意图理解牵强,作者这样安排是按照叙述的逻辑顺序,并无“说明孝顺长辈、重视亲情是忠君爱国的前提”的意图。E.“对林琴南先生卫护旧文化的高度赞美之情”理解错误。根据文意,作者对林琴南先生卫护旧文化深表同情。

15.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粗读全文,然后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接着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作答时,可从内容、结构和情感的角度来考虑。

答案:①在内容上,简要交代了“我”与林琴南先生的交往情况,“我”爱读先生的作品和“我”对先生的了解情况。②在结构上,交代对先生的性情、思想、癖好、整个人格的了解,起总领全文的作用;交代先生是“我”最初的国文导师,自然引出下文。③在思想情感上,直抒对林琴南先生的敬佩之情,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

16.林琴南先生对清室非常忠心,请简要分析原因。(5分)答:

解析: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题目,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答案:①面对衰败的清朝风俗混乱、道德衰敝的现状,他内心悲愤,以自己的忠心为世人做表率。②他深受中国旧文化的熏陶,把尊君思想当作旧文化的象征,极力卫护,努力践行。

17.有人认为,林琴南先生不懂外国作品的原文却从事翻译工作,是对作品、对读者、对文学不负责任的表现,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请表明观点并结合全文阐明理由。(6分)答:

解析: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尤其要注意两点:①尽可能用原文的词语作归纳;②防止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

答案:(示例)不认同这一看法。恰恰相反,林琴南先生的翻译工作正体现了他对作品、对读者、对文学的负责态度。①他虽然不懂原文,但他依靠朋友的帮助,凭借自己对中国文 学的阴柔之美的研究和古文的造诣,能很好地表现原文的精神。可以说,他对作品抱着负责任的态度。②他的译品使国人更多地接触到外国文学作品,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可以说,他对读者抱着负责任的态度。③林译笔调影响到很多人,甚至一些作家也受到影响,如苏曼殊取林译笔调而变化之,自立一派;他的译品客观上推动了中外文学的交流,有助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进步。可以说,他对文学做出了贡献。

三、语言运用(13分)18.将下列语句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使之语意衔接。(只填序号)(3分)()我们要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________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特别需要强调看重平凡生活的价值,我们要从生命本身的需要来看生活是否完美,而不是相反。

①你再辉煌,如果你不能和家人和睦相处,没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你的人生起码失败了一半。

②我很赞成法国哲学家蒙田的说法。

③平凡生活构成了人类生活永恒的核心,所有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到平凡。④他说一个人能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⑤你的GDP再高,如果老百姓的平凡生活不能过好,没有尊严感、安全感、幸福感,你治理的国家就不能算是成功的。

⑥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也是这样。

答:

解析:按照“中心句—解释句—证明句—总结句”的顺序排列即可。先说“平凡生活”③,然后②④①承其后,⑥⑤放在后面。

答案:③②④①⑥⑤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5分)对于学生减负,现在实际上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总拿教材开刀。①_________________,就是学生负担轻了。因此,才会出现教材总是修修补补的问题。古诗文在学生教材中存在的目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让学生通过古诗文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古诗文的熏陶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例不但不应该删减,而是应该增加比重。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片面地认为教材薄了(片面地认为教材内容少了)②绝不是让学生简单认识几个生字 ③而忽略了古诗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20.右面是一次班会的主题图案,请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图案的内容,并概括其寓意。(5分)(1)内容:

(2)寓意:

答案:(1)“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一捺代表一个人的“责任”。

(2)要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既要有能力,又要有责任,两者缺一不可。

四、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要求: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写作提示] 可以根据材料中所规定的具体情境,本着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等和谐共处的目的,着重思考个人修养与其言行举止之间的内质与外在关系。这就要求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中举手投足之间的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思考举手投足之间蕴含的精神内涵。身份地位不同的人,言行举止都不同。写记叙文,就要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

[参考例文]

举手投足之间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去买菜,用了很长时间,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地张望,希望能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正宗牛肉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感谢了她。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

外公外婆总是在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某种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仍然坚持去爬高高的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细心的,小心地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哭。我知道,外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的,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就会很难过吧。而外婆叠的纸钱,已经厚得烧不完了。如果那些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书。

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根弦。

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

第四篇:2014届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第05期)专题13散文阅读(含解析)

2014届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5期)专题13 散文阅读(含解析)

1.(14届湖南十三校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记鸟语 林语堂

到了日月潭,每一个毛孔都舒服起来了。毛孔可以泄汗,泄汗就可以使汗化气,汗化气即减少热度,所以这是一副天然冷气机。人身有三万六千毛孔,就有三万六千架的小型冷气机。所以出得汗,就爽快。避暑要诀,倒不一定在不出汗,是必要出汗时,汗出得来。你穿上洋服,挂领带就有十一层布封在脖颈上,把冷气机堵住,汗出不来,气泄不得,非造物之罪也。(外衣领处必是夹的,故两层,再翻领是四层;衬衫此处又翻领又为四,合为八,领带二,又加当中铺垫一层为三,故为十一,即十一道封条,不许泄气。)假定不被封锁,清风徐来,轻轻吹过毛孔上小毛,就非常适意。若是不居山上而居城市,山风吹不到,是人为的,又非造物之罪也。领带之为物,乃北欧寒带演化出来的服装,与热带最不相宜。有时入乡随俗,不得不戴,真是无可奈何。这且表过不提,单说日月潭的鸟语。

公冶长懂鸟语,这不是不可能,只是常人不大理会而已。语言发源于诗歌,先有感叹吟唱,然后有文字语言。这是语言学上的Sing-SongTheory。世界文学史,都是先有诗歌,才有散文,所谓“诗亡然后春秋(散文)作”,本来是应当如此的。所谓语言,只是传达意思的方法。蜜蜂觅到好花盛开处,回来巢中向他蜂作特别跳舞,报道消息,并指示花园方向,是一种语言。两蚁相遇于途中,交须一会,亦是传达的意思。所以中文说鸟语,不说鸟歌,是对的,是能特别体会鸟类的生活。

新近我家买几只鸡来养。有一早晨一小雄鸡忽然学唱,负起他司晨的责任了。其声音嘶而促,绝不像大雄鸡的响澈。你绝对想不到,这一唱,把笼中的小姐都发昏了,个个心里乱跳,发出温柔缱绻的声音,说“我在此地”。其声音,有母鸡呼小鸡的温柔,而却没有老母鸡的粗鄙。

日月潭有各种野鸟。在晨光熹微、宇宙沉寂,可恶的人类尚在梦寐中之时,众鸟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开他们的交响乐会。大概日月潭的鸟语可分四五种,而最特别的是一种我所谓时哉鸟,唱的主调是“时哉——时哉!”重叠的唱,而加以啁啾的啭喉音。那天我没听见子规鸟的“思归!思归!”不知有没有。我想春天应该有的。江浙人说子规的叫是弟弟哭他被继母迫死的哥哥,泣血而死,化为杜鹃,因为江浙音呼“哥哥”为“孤孤”。众乌的语式不同,其中也有:

“快起来!快起来!”这是早眠早起很勤谨的一种小鸟,呼其同类,觅好虫吃。

“臊!臊!害臊!”声音非常粗暴。这是一种厌世的岩栖高士,以为举世沉浊,不足与庄语,无疑的,他是黄老派的。

“莫踌躇!莫要踌躇!可别胡涂!”——声音非常轻细而婉约动人。

其余还有仅发唧唧咄咄的短音。时哉鸟,唱的啭音特别多,夹杂别的话,再以“时哉!时哉!”主题为结束。这样此唱彼和,隔山相应,鸟音渡水而来,以湖山为背景,以林木为响声,透过破晓的蓝天,传到我的耳朵来,自然成一部天然的交响曲。这是在庭院内以鸟笼养鸟所领略不到的气象,其自然节奏及安插,连他们的静寂停顿而后再来,都是有生气的,百鸟齐鸣的情形,大率如下。

“啾啾!还不起?快起来!快起来!我说快起来!”忽然天上传来的美乐,SO,MI,RE,DO-SO,SO,MI,RE,DO……TR……TR,TR时哉!时哉……TR,可不是吗?……时哉!时哉!……不起,不起,还不起?SO,Ml,RE,DO-SO,SO,MI,RE,DO…… ……莫踌躇!别糊涂,莫要踌躇……TR……时哉,时哉,时哉!可不是吗?时哉!时哉!时哉!还不起,还不起?臊!臊!害臊!SO,MI,RE,DO-SO,SO,MI,RE,DO,(静默半分钟)……啾!……啾!啾,莫糊涂,莫踌躇……时哉!时哉!时哉!……” 【小题1】文章第一段提到的日月潭有什么特点,写其有何作用?(3分)【小题2】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所以中文说鸟语,不说鸟歌,是对的,是能特别体会鸟类的生活。(2分)(2)在晨光熹微、宇宙沉寂,可恶的人类尚在梦寐中之时,众鸟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 虑地开他们的交响乐会。(4分)

【小题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文章加以分析。(6分)

【小题4】文章中开篇对于“泄汗”“领带”的描写,被人认为是“走题”之笔。你有何理解?请简要陈述。(6分)【答案】

【解析】 【小题1】 2.(2014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睁眼闭眼 叶延滨

⑴对唱二人转的小沈阳,说不上是喜欢还是厌烦,但他说的那话,让人忘不了:一闭眼再一睁眼这一天就过去了,一闭眼再不睁眼这一辈子就过去了。这话厉害,生活的节度和生命的长度,就在这睁眼闭眼间都说到了。

⑵认真想一下这个题目,还真耐人寻味。睁眼闭眼间我们都怎么呐?活着,为生活奔波,还要做一个又一个的梦。活着,就是能吃能喝能喘气,光这样,活着也没有大的意思,所有的动物,小到蚂蚁蟑螂,大到鲸鱼犀牛,吃喝拉撒带喘气,都差不多。差不多,所以有人活着活着就感到没劲。穷了,没劲,连口好吃喝也没进嘴,白活了。富了,也没劲,富了还叫穷,他妈的穷得只剩下钱了。所以小沈阳的师父赵本山有理了,这活得没劲的痛苦就是两种状态:一是人活着而钱没有了,二是人死了而钱却没花光。

⑶如果就是吃喝喘气,人的一生就这八个字,睁眼闭眼,有钱没钱。嗨,够没劲了。

⑷但毕竟人不都这么活着,人活得有没有劲,关键在于有没有“想法”,通俗点说,有没有想头!老辈人变成三个字,精、气、神。

⑸有了想法,人就活得五彩缤纷,这世界也就五光十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人都知道。七十二行,天文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宏观微观,科技哲学,林林总总,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深陷其中,红尘滚滚中身不由己,有想法的人也活得累,忙求学,忙成家,忙置业,忙发展,忙竞争,忙功名,忙忙碌碌一辈子,一眨眼就过去了!什么叫一眨眼,也就是快速地睁眼闭眼一次耳!⑹人生苦短,庸人也叹,英雄也叹,其中的甘苦滋味不一样。⑺像动物一样,吃喝喘气一辈子,没劲,睁眼闭眼之间开支了全部生命;人在江湖,奋斗拼搏一辈子,够累,累得长吁一口气就仿佛刚明白人生苦短。

⑻于是有人说:智者寿。

⑼我想,何谓智者?我想,智者何来长寿?

⑽智者,就是有脑子的人,当他发现只会吃喝喘气与动物没有两样,他就要求自己活着也思考着,用脑子活着。

⑾智者,就是有自己脑子的人,当他发现只会按别人的嘴巴闯世界,就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就要求自己不仅要闯世界,还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这个世界,睁眼看天下,闭眼想宇宙。

⑿智者必寿,因为他和动物比,多了一个脑袋,因为他和随波逐流的芸芸众生比,他的脑袋长在自己的肩膀上。这个长在自己肩膀上的脑袋是不是自己的脑袋,很多人没有想过,也不觉得是个问题,其实,从来就是个最关紧要的问题。“你这个人怎么没脑子?”别人这么说过你吗?“我这个人听话,领导咋说就咋办!”你自己这么表扬过自己吧?说真的,就我自己而言,活了几十年,大多数时间,自己的肩膀上就没有自己的脑袋,不过我还是有觉悟的人,尽管觉悟也晚,后知后觉。

⒀智者的脑袋有两种作用,一是先知先觉。人都是学而知之,学习前人,然而总模仿前人追随前人,只是庸常凡人。智者学而后知不足,敢怀疑先人,敢超越圣贤,敢挑战权威,这样的脑袋才是自己的脑袋,小到诗韵曲律,大到宇宙天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想出这句话的陈胜肩上长着自己的脑袋。智者的脑袋第二种作用是善于总结,活在世上,有的人沉浮宦海,有的人弄潮商海,有的人行走江湖,有的人泼墨笔耕,各有各的活法,只是活明白了的人不多。“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贫病终生而写出了红楼一梦的曹雪芹用自己的脑袋想明白了千年文人没悟透的世象百态。

⒁智者就是有自己脑子的人,智者说到底也就是少时敢想他人所未想,成年能悟他人所未悟。敢想,叫有理想有抱负,是朝前看的人生,生命的长度向前延伸,从鼻子下的现实得失,将生命的触角伸向地平线。善悟,叫能回首往事总结人生,生活过的酸甜苦辣重新嚼出另一番滋味,生活的长度,就从一次人生变成再三重温,不仅长久,而且厚重。

⒂智者寿,寿在敢想,寿在多思。用一句大白话解说:没有理想,上半辈子,白活了;没有回忆,下半辈子,白活了。是这个道理吗?细想一下,真是。

⒃人一辈子,就在睁眼闭眼间,只是,睁开眼,没有理想的人,其实啥也没看到;闭上眼,没有回忆的人,其实也等于没到这世上来过。多简单的道理,想想,惊出一身汗!【小题1】文章主要是谈智者的生活态度,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加以概括。(4分)

【小题2】本文语言干净利落,娓娓道来且富于文采。请以第⒀段为例,从修辞方法、句式选择两个方面加以具体赏析。(6分)

【小题3】第七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具体分析。(6分)

【小题4】文章题目“睁眼闭眼”具有怎样的内涵?结合文章内容及当前的社会现实,说说它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8分)【答案】

【解析】 【小题1】

作用,答题时答出上承什么下启什么。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

3.(14届广东广州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蚕 儿 陈忠实

从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摊开,把一块缀满蚕籽儿的黑麻纸铺上,包裹起来,装到贴着胸膛的内衣口袋里,暖着。在老师吹响的哨声里,我慌忙奔进教室,坐在课桌旁,把书本打开。

老师驼着背走进来,侧过头把小小的教室扫视一周,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其他年级写字,二年级上课。”

老师把一张乘法表挂在黑板上,领我们读起来:“六一得六……”

我念着,偷偷摸摸胸口,那软软的棉团儿,已经被身体暖热了。我想把那棉团掏出来,瞧瞧老师,那一双眼睛正盯着我,我立即挺直了身子。

一节课后,我跑出教室,躲在房檐下,绽开棉团儿,啊呀!出壳了!在那块黑麻纸上,爬着两条蚂蚁一样的小蚕,一动也不动。我用一根鸡毛把小蚕儿粘起来,轻轻放到早已备好的小铁盒里。再一细看,有两条蚕儿刚刚咬开外壳,伸出黑黑的头来,那多半截身子还卡在壳儿里,吃力地蠕动着。

“叮……”上课的哨儿响了。“二年级写字。”

老师给四年级讲课了。我揭开墨盒。那两条小蚕儿出壳了吧?出壳了,千万可别压死了。我终于忍不住,掏出棉团儿来。那两条蚕儿果然出壳了。我取出鸡毛,揭开小铁盒。

哐,头顶挨了重重的一击,眼里直冒金星,我几乎从木凳上翻跌下去。老师背着双手,握着教鞭,站在我的身后。慌乱中,铁盒和棉团儿都掉在地上了。

老师的一只大脚伸过来,一下,踩扁了那只小铁盒;又一脚,踩烂了包着蚕籽儿的棉团儿。我立时闭上眼睛,那刚刚出壳的蚕儿啊……

教室里静得像空寂的山谷。

过了几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把一、二年级分给他教了。

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血了。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他牵着我的胳膊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人来,“多咧!” 他高兴了,喜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的好奇的光彩,“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可没过多久,老师却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我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 我于是想到村子里许多议论来。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失了体统嘛!他们居然不能容忍孩子喜欢的一位老师!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纪念章,金光给他多皱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

(选自《陈忠实文集》,有删改)

【小题1】本文围绕养蚕这件事写了两位老师,请选择其中一位分析其形象。(4分)【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细致地描绘了蚕儿的情态,请作赏析。(5分)

【小题3】文末写蒋老师“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6分)【答案】

【解析】 【小题1】

4.(14届广西柳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2分)

远处的青山

【英】高尔斯华绥

①就在刚刚过去的三月里,在一个充满痛苦的日子——德国发动它最后一次总攻后的那个星期天,我还登上过这座青山呢。那个阳光和煦的日子,南坡上的野茴香浓郁扑鼻,远处的海面一片金黄。当时我俯身草上,暖着面颊,为那新的恐怖寻找安慰。“但愿这一切快些结束吧!”我自言自语道,“那时我就又能到这里来,而不致这么伤神揪心,不致随着表针的滴答,又有一批生灵惨遭涂炭啊,难道这事永无完结吗?”

②现在,总算有了完结,于是我又一次登上了这座青山。头顶上阳光灿烂,远处的海面一片金黄:这时心头不再痉挛,身上也不再有毒气侵袭。和平了!仍然有些难以相信。不过再不用紧张地去谛听隆隆炮声,或去查看那倒毙的人们,张裂的伤口与死亡。和平了,真的和平了!

③此刻,在这座青山之上,我能在温暖阳光的覆盖下安然睡去。我甚至能心情欢快地做梦,不必担心醒后好梦破碎;即使做了噩梦,睁开眼睛后也就一切消失。我可以抬头仰望,而不会突然瞥见那里拖曳着一长串狰狞可怖的幻象,或者人对人所干出的种种伤天害理的惨景。我能一动不动地凝视澄澈而蔚蓝的晴空,而不会时刻受着悲愁的拘牵;或者俯视光滟的远海,而不致担心波面上会再浮起血污。

④天空中各种禽鸟的飞翔,海鸥、白嘴鸭,以及那徘徊于白垩坑边的棕色小东西,对我都是欣慰,它们自由自在,一只画眉正鸣啭在黑莓丛中,那里叶间晨露未干。轻如蝉翼的新月依然隐浮在天际,远方不时传来熟悉的声籁,而阳光正暖着我的脸颊。这里见不到凶猛可怕的苍鹰飞扑,而下,攫去那快乐的小鸟。这里不再有歉疚不安的良心把我从这逸乐之中唤走。张目四望。你看到眼前的蜗牛,它那甲壳被雕镂得如此精致,它头顶细角,恍如童话里的小精灵,角端作蔷薇色。你俯瞰从此处至海上的一带平芜,它浮游于午后阳光的微笑之下,活了起来,这里一片空旷,没有树篱,但有许多生机勃勃的树木,还有那银白的海鸥,翱翔在色如蘑菇的耕地或青葱翠绿的田野之间。你凝视一株小小的粉红的雏菊,慨叹它生逢其时。你注目那棕红灰褐的满谷林木,上面乳白色的流云低低悬垂,暗影浮动。这一切,是只有大自然的一个日子风和日丽,而观赏大自然的人的心情也分外悠闲的时候,才能见得到。

⑤在这座青山之上,我对战争与和平的区别也认识得更加透彻。我们并没有领得更多的奶油或更多汽油,战争的外衣与装备还笼罩着我们,报纸杂志上还充溢着敌意和仇恨。据说,此次战争爆发之初曾有一位艺术家闭门不出,把自己关在家中和花园里,不订报纸,不会宾客,不闻杀代之声,不睹战争之形,每日唯以作画赏花自娱。只不知他持续了多久。难道他这样做法便是聪明,还是他所感受到的痛苦比那些不知躲避的人更加厉害?难道一个人连自己头顶上的苍穹也能躲避得开吗?连自己同类的普遍灾难也能无动于衰吗?

⑥我把手掌狠狠地压在草叶上面,然后把手拿开,再看那草叶慢慢直了过来,脱去它的损伤:我们自己的情形也正是如此,而且永远如此。战争的创伤已经深深侵入我们的身心,如严霜浸入土地。在为了杀人流血这桩事情而战斗、护理、宣传、修工事的人们当中,很少有人是出于对战争的真正热忱。如果我们能把一切男女对战争所发出的诅咒全部聚集起来,那些哀歌之多恐怕连笼罩地面的高空也盛装不下。

⑦那美与仁爱所在的“青山”离我们还很遥远。什么时候它会更近一些?人们甚至在我所偃卧的这座青山也打过仗。、在这里,云雀的欢歌,香花与芳草,健美的欢畅,空气的新鲜,星辰的庄严,阳光的和煦,还有清歌与曼舞,淳朴的友情,这一切都是人们渴求的呀。但是我们却偏偏要去追逐那浊流一般的命运。所以,战争能永远终止吗?

⑧现在我躺在草地上,听任思想自由飞翔。这是四年零四个月以来我没有领略过的快乐。那安详,如海面上轻轻袭来的和风,那幸福,如这座青山上的睛光。

【注】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本文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小题1】从本文内容看,作者明明身处青山之中,但又把本文的题目定为“远处的青山”,这是什么道理?(4分)

【小题2】战后,作者登上青山,他的内心产生了哪些感想?(6分)

【小题3】请在本文第④、第⑤段范围内,找出三种表达技巧,并分别作简要赏析。(6分)【小题4】读完本文后,你对战争与和平有怎样的认知?(6分)【答案】

【解析】 【小题1】

5.(2014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炉 火 张 炜

冬夜,听不到炉火熊熊燎动之声。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它,甚至可以驱走心中的严寒……仍能想起无数个那样的夜晚,炉火旁,我们不停地阅读。几个人屏息静气,一杯热茶,一点跃动的灯火,就是最为幸福的时刻。大家从遥远之地汇集一起,有的甚至跋涉了一百多里。他们在阅读别人的或是自己的东西;或倾听,或热烈辩论。常有人泪花闪闪。

那是个贫寒岁月。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他们大多是一些流浪者,一些年纪轻轻的流浪汉。他们在山地和平原奔走、劳动,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

如今在乡间,在闹市,在中心,在边陲,哪里还可以找到那样的炉火?那是过时的风尚、是陈迹……首先是心中的炉火熄灭了。人们在为另一些东西所激动,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他们丢失了当年的背囊。

在世纪之交的喧嚣中,唯独失却了炉火。我们从那些动人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在那片与我们毗邻的土地上,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像东方某个时期的一些人物所面临的状态一样。在社会的转折期,在世纪的交汇期,他们当中有贵族,也有贫儿;有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也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的壁炉正熊熊燃烧,炉火旁纵论天下,通宵达旦。那是为真理和艺术奔走相告的一种激情。炉火像他们的豪情一样烈焰腾腾。伟大的心灵在跳动,他们用双手迎来一个思辨的时代。他们开拓了伟大的视野,传播了诗与真,在整个人类的思想和艺术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最初这声音只在炉火旁,在一个角落;但由于它闪烁着真的光芒,终于越过斗室,走向苍穹,化作滚滚雷鸣,如闪电照亮天际。那些杰出人物的高大身影,已经不会倒塌。

不仅是对炉火的憧憬,而是追求真实、追求人生大境界的本能,使人又接近了那燃烧的火焰。人有精力充盈、火力四射的青年时代。在那个时期,他们往往有着美好而壮丽的举动。记得十几年前那个春天的夜晚,一拨年轻人聚集在一个场所,交流自己的阅读和崭新的见解——言辞愈来愈激烈,气氛愈来愈火爆,春寒一扫而光。他们个个热汗涔涔,头发冒着白汽。炉火燃起,停电之后又点上蜡烛。再后来,那狭窄的室内空间已经有碍于激烈冲撞的思想了。他们先后走出,走到郊外山上。在山上那层层开凿的台阶上,他们坐成一排;有时站立,挥动手臂展开辩论。那都是关于人生、哲学、艺术,关于古代和今天,关于切近我们生活的历史,关于未来的想象和推论……

物质主义盛行的时刻是远没有那样的气势的。一种无所不在的萎靡只会把人的精神向下导引,进入尘埃。人没有能力向上仰望开阔的星空,没有能力与宇宙间的那种响亮久远的声音对话。当每个人心中的炉火渐渐熄灭之时,就是无比寒冷的精神冬季降临之日。这种寒冷将使人不堪忍受。

但火种总会贮藏在一些特殊的角落里,它们远未熄灭。它们即便是在最寒冷的时候还仍然在那儿默默地燃烧,酿成一片炽烈。

那是心中的火,不灭的火,是生命之火。没有什么力量可以绞杀生命的火种。正是这火种,最终给人类带来光明。生命之光即是永恒之光。(有删改)【小题1】文章描述了哪几幅场景,请简要概述。(6分)【小题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6分)

(1)人们在为另一些东西所激动,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他们丢失了当年的背囊。(2)那些杰出人物的高大身影,已经不会倒塌。

【小题3】本文以“炉火”为题,并多处写到它,请分析“炉火”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小题4】本文有哪些写作特点,试做简要探析。(6分)【答案】

结合,本文将生动的叙写和精辟的议论相结合,抒写了对精神追求美好时期的留恋和向往,赞颂了人类精神追求的永恒价值。(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答“象征”、“由实到虚”等,表述恰当亦可。)【解析】 【小题1】

6.(14届湖北孝感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冷夏

阳光像梦一样,安静的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涩气,那面湖水波光淡然冷静潮湿的新鲜的水气。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的跑步呼吸。

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想。

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水远不会消失。

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手禁不住要伸出去握住什么,这个多么重要,在我表面生活的背后,意识到自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一直活在心里。

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那与我失之交臂的时光和旧梦,充满恍惚怅然的珍惜之感。

想到夏洛蒂•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

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可以温情的抗拒或冲淡什么。

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疲惫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灵活。

我对实际生活中过分热络的友情,对虚拟世界激情的可靠性一直保持平和的怀疑态度。

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写下什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像从瓦尔登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世界里自由飞跑。我看见那个叫做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他十分安静的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手指一次次触摸熟悉的键盘,心里充溢着更新鲜更深刻的感动和疼痛。忽然的,想起海子的一首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选自《文苑》2006年笫8期)【注】梭罗(1817-1862),19世纪美国作家、思想家。《瓦尔登湖》是梭罗于1854年出版的一部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作者于1845年至1847年在家乡康科德附近的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一段隐居生活,描述了他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本文从《瓦尔登湖》写起,以梭罗为线索贯穿全文,用细腻的笔法书写自己的感受,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B、作者在文中一再提到“梦”,这些梦,似乎是孤独的旅行者吟咏的悲凉的歌,传递给读者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C、文章引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海子的理想来衬托作者的理想,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强化了情感。

D、文章倒数第二段写出作者为自己能与棱罗等进行心灵对话而欣慰,为自己在这纷纭的尘世中仍能用文字表达心中的感动与疼痛而落泪。

E、文章以“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收束全文,具有照应文题,卒章显志的作用。【小题2】结合文章,简述你对文题“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含义的理解。(4分)

【小题3】简析文中画线句子“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的所用手法与作用。(4分)【小题4】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棱罗及其作品《瓦尔登湖》,对于表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8分)【答案】

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疲惫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灵活。”)

【解析】 【小题1】

7.(14届湖南怀化高三一模)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21分)

在时间的深处静静飘香

一位美丽的女子乘着一顶精美绝伦、雍容华贵的花轿,吹吹打打地被抬进了兵部右侍郎范钦的家门。轿内端坐的新娘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渴盼。她几次掀起盖头,弓起右手食指,将轿帘轻轻拨开一条缝,透过一线缝隙,向范家大院的深处望去。

在红盖头掀起的那一刻,女子用灵澈的目光迫不及待地去找寻那神秘的天一阁。当她第二天手提裙摆,激动地快速穿过凤竹林,一步一步靠近藏书楼时,却才发现“女不上楼,书不出阁,外姓人不准上楼看书”的禁令。她如雷轰顶般地两腿一软,一个趔趄跌倒在天一阁厚重的背影里。

这位女子就是钱绣芸。

钱绣芸是当时宁波知府的内侄女,才貌双全,酷爱读书。为了能阅读天一阁的藏书,她托太守为媒嫁给了范钦的后人。却因族规的禁止,终生只能仰望那个楼梯而不得上楼。就这样,这一禁令揉碎了一位女子一生的梦想。于是,钱小姐便遥对书阁没日没夜地绣芸草,一棵又一棵,绣得那么专注,直到指尖滴血。这芸草在古代是防止藏书遭虫蛀的一种香草。从此,钱小姐以绣芸草为念,把自己的芳名也改成了“绣芸”。一年又一年,当岁月和渴望渐渐化作女红中的芸草,钱小姐眼眸里的那一半憧憬一半忧伤,如静静流泻的清香,深深地渗透了绸缎上的芸草。

窗下,钱小姐趴在堆满了无数绣芸草的梳妆台前,双手托着腮,一双忧郁的眼神专注地凝望窗外。窗外,滴答作响的梧桐雨穿越了钱小姐的一生,细雨缠绵,一点一滴流淌在钱小姐的心上。她回望自己的点点时光串成花样年华,年华中是对天一阁的步步临近、无限期望与深度失望。族规如刀,无语凝噎。她只得将无限的憧憬尘封于岁月的深处。

钱绣芸对天一阁的渴望日日凝眸,凝眸处是一种对文化的痴情,无论步履怎样艰涩流离,她的目光还是那么专注,哪怕专注的寄托已成幻影,她也要守望终生。

清凉的雨滴浸润在空气里,湿了窗户,钱小姐用纤柔的手指写下思念这个词语。恍惚间那深重的雨雾后面,她又望见天一阁厚重的影子。她就这么念想着,等待着,憧憬着,不觉已将一生苍凉的时光全部耗尽。她终于在一个风 雨潇潇的夜晚化作了一缕轻烟一缕香魂,静静地飘向了来世的轮回里。

后来范钦的后代在天一阁的对面修建了天一池,假山上有一块石头是位女子的形象,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一生未能登楼郁郁而终的钱绣芸。石像上那双望穿秋水的眼睛依然与天一阁遥遥相对。

范钦用《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自己的藏书楼命名“天一阁”,取“以水克火”之意,祈求书楼免遭火灾。说来也怪,天一阁历经几百年的沧桑竟然未曾引起过一次火灾,成为中国书史上的一大奇迹。天一生水,防住了火,却也锁住了阻隔了一位如水的女人。

寂寂的时光里,当年那纯白的心事缱绻着悲凉的味道。钱绣芸像一只美丽的丹顶鹤,高蹈而来,翩翩而去。从此,天一阁因为钱绣芸而更加熠熠生辉,钱绣芸因为天一阁成了永恒的话题,她是幸还是不幸?天一阁不语,依然以绝世的风姿看光阴如梭穿过。

古朴典雅的天一阁经历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它那脆弱的木质藏书楼和纸质线装书,承受了岁月的侵蚀,显得有些老迈了,范钦老先生的青铜雕塑也早已锈迹斑斑。竹风月影,啾啾鸟鸣,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中国藏书史上令人神往的一页。天一阁因为范钦和范氏子孙坚守藏书、护书的执著以及他们长久不衰的操守和意志而存在,并成为文明古国藏书界的孤品珍品。它的存在成为一个民族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范钦在二十余年的官宦途中,足迹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有着十五代书香家史的范钦生性爱书,每到一处做官,便刻意搜集当地的各种刻本,无法购买的,就雇人抄录。他又兴建天一阁,将书籍分门别类收藏。图书只要进了范钦的天一阁,犹如石沉大海,这也应了他“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家规。

如果说历史上许多名媛都是因为舍生取义而流芳百世的话,那么她们所取之“义”却各不相同,虞姬追求的是英雄气概,祝英台追求的是爱情至上,李清照追求的是悲情寄托,而惟有钱绣芸追求的是文化品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钱绣芸比起其他名媛而言更伟大、更深沉、更唯一。正是钱绣芸用她的一生追求向我们后人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天一阁的文化魅力所在。

天凉了,秋风吹过天一阁的长林,树叶儿沙沙作响,仿佛是翻动书页的声音,又像是钱绣芸一声声的叹息。一壶茶已尽,一季花已谢,岁月已渐行渐远,钱绣芸的生命亦已化作美丽的蝶衣。她生前徘徊阁下却不能看书、哪怕连采一片芸草奉献给书阁防虫的资格都没有。那种忧伤和惆怅纵使天荒地老也让人心碎血沥。

冥冥之中,她的香魂终于凝固成了一尊石像,永远地坐落在天一阁的对面,可仍与天一阁生死相隔。世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却无缘相见。

绝望的泪水一滴一滴顺颊而下,年复一年,终于汇集成池----天一池,终岁守候在天一阁的对面。在守望中,钱绣芸以一种渐趋终极的姿势诠释着生命的历程和情感的流向,她让自己的灵魂又化作一片片芸草,在时间深处静静地飘香。

守望天一阁,其实就是一位绝世女子对文化品位的一种终生追求。

(选自《散文百家》 2013年03期 作者申海琴 有删改)【小题1】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一段从钱绣芸嫁入范家时的情景写起,有何作用?(4分)【小题2】理解文中的划线句子(6分)

⑴窗外,滴答作响的梧桐雨穿越了钱小姐的一生。(3分)⑵它的存在成为一个民族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3分)

【小题3】简要分析文中范钦这一形象的特征。(4分)

【小题4】面对钱绣芸在时间深处的“灵魂飘香”,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悲剧,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胜利,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150字,7分)【答案】

保存下来,这是极其艰难的;只有天一阁等极少数藏书楼能在数百年风雨中完好保存下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神秘的文化理念和封闭的歧视的禁条才得以保存下来,又是极其悲怆的。(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有据,言之成理,一定要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8.(14届山东枣庄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女织 王开岭

①古人的生活图景,一语概之:女织男耕。“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田夫蚕妾、牛郎织女,乃最典型的人生单元,亦是最完美的衣食组合与温饱设计,堪称天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华夏先民的栖息史,五千年的村野炊烟,就这么飘飘袅袅,在“锄禾日当午”的挥汗和“唧唧复唧唧”的织声中,走到了二十世纪。

②突然,它像滴空了水的漏钟一样,停了。这个朴素的生活方程、貌似永恒的家务公式,逻辑解散了,使命结束了。城市,彻底步入男不耕女不织的“大脱产”时代;乡村,耕虽依旧,织却消匿。这是技术飞跃和社会分工之果,无可非议。

③我想说说“女织”,从人生美学的角度。对“女织”的蒸发,我略感惋惜。我指的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她,我看重的是“织”的情感内容和性别审美。当一位女性在为恋人、丈夫、孩子织一件毛衣,、围巾或袜子时,她用手指和棒针、用密密麻麻的经纬和几个月聚精会神——所完成的仅仅是一个物吗?当然不,这更像一场无声的抒情。她用温婉和柔韧,用细腻和漫长,用遐想和劳累,实现了一桩女性独有的心愿。每一针、每一环,都是一记笔划、一个字眼,她把所有心思都织了进去,融入这件最贴身的东西里去了。这比花要美,比甜言蜜语动听,比珠宝首饰贵重。为此,她的手可能会磨茧,但她不在乎,心里甜。

④我记得年少时,中国女人的怀里都有一团毛线,须臾不离,像抱着婴儿。即便在我青春时,这个情景仍随处可见。那会儿,机器造羊毛衫已铺天盖地,但她们仍不放弃这事业。

那是个不嫌“慢”的时代。那是个用手工抒情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会留下一枚标志:食指和中指的上部略显糙厚。她们是美丽聪慧的女人,多情而勤奋的女人,懂得“织”的元素和成分,懂得“亲手”的含义,懂得用“繁琐”“辛苦”构造一件贴身之物意味着什么。她们享受这个过程,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一梭一缕一寸痴,丝丝编就阳春意。如果说,上天派给男性的差事是果腹,那女人的角色则是暖身。除了生育,“织”即成了古代女子最大的事业。乃社会事业、生计事业,亦是婚姻事业、情感事业。

⑤织的背后,你总隐约看到那个字:情。无论春染梢头的豆蔻、贤妻良母的人妇,还是离愁黯景的痴妾、发婚姻牢骚的怨女,手中都有一情感道具:飞梭、织机或绣针。“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调梭辍寒夜,鸣机罢秋日。良人在万里,谁与共成匹。”而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一段自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个普通少女的成长简历和才艺档案。蚕、织、裁、缝、绣——乃天下女子的技能必修课。即便家境再优,凤娇名媛,顶多免去蚕纺之苦,纤绣之灵则不可少。

⑥我觉得这是人生美学,乃女性的主动选择和天赋所赐,乃女性灵魂之闪光。织的衣、纳的袜、绣的巾,可浸的是情、是意,是对生活的憧憬和幸福感。密密麻麻的线脚、纤巧灵盈的游走,织就的是女子的美和美德。所以,以织品传情递意,作媒介和信物,即成了女子专利,成了流传几千年的红颜技巧。直至八十年代末,我在乡下还遇见过那种瑰丽的手绣鞋垫,按说,鞋垫这种藏匿至深、最难公开的东西,即使绣上鸳鸯牡丹,又有何用呢?当然有用。

⑦我一直觉得,女子一生总该织点什么,否则有遗憾。不为别的,就因她是妻子、是母亲,一个男人、一个孩子,身上若无一件由家中女性亲手完成的衣物,至少逊了一份温馨。对敏感的体质来说,灵魂会觉微凉罢。

⑧过去常用一词夸赞女子:心灵手巧。现代女性心灵绰余,手却未必巧了。逢搬家或整理橱柜,总会翻出几件旧时的毛衣,皆母亲所为。每次太太都赞叹:织得真好,像工艺品!虽穿的机会少,可总舍不得扔。我知道,这些东西再难复制了。母亲很聪明,儿时总变着花样给我们兄弟添毛衣,每年的流行款和图案,只要大街上有,她瞅几眼就会了。母亲这辈子织了多少件衣物?数不清,至少上百件吧。母亲年龄大了,眼花了,织得便少了。几年前,春节回家,母亲说,这是她最后一件线活了,留给孙子们。第二年春节,母亲却还在织,她说再织几件。

⑨有一个母织的故事,曾让我泪流满面。这是2006年一则新闻,题目是:《骨癌妈妈临终为儿子织好25岁前所有毛裤》。吉林白山一位家境贫寒、以烙煎饼为生的母亲,得知自己患绝症后、15个月里与死神赛跑,终于为9岁儿子织完了25岁前需要的所有毛裤,看着那幅照片,一个小小的孩子守着遗像,床上一排排长短不一的毛裤,我流泪了。也许,这位母亲想的是,等儿子25岁时,就能穿上另一个女人织的衣物了吧?

⑩只是她的这个美好“织愿”能实现吗?(选自2013年第7期《散文》,有删改)【小题1】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古诗文名句,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简要概括。(4分)【小题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l)突然,它像滴空了水的漏钟一样,停了。(2)对敏感的体质来说,灵魂会觉微凉罢。【小题3】文章最后写到两位母亲,有何作用?(4分)

【小题4】结合全文,探究“只是她的这个美好‘织愿’能实现吗?”的内涵。(6分)【答案】

【解析】 【小题1】 9.(14届湖南长沙实验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此心安处是吾乡

徐怀谦

①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②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无所谓他乡故乡的。

③而我,一个在北京有房有车有妻女的男人,混了20多年,却依然觉得我不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对我也不理不睬。

④我的故乡在山东农村老家,在每一片有着乡野气息的田园村庄,在离大自然最近的泥土中。⑤老家,承载了我童年的梦。犹记夏夜乘凉时,躺在庭院里的草席上,看繁星满天,听知了鸣唱,长辈们叼着烟袋,火星明灭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懒婆娘的故事讲孤魂野鬼的故事,也许太有趣了,风也赶来偷听,蹑手蹑脚的,听了几耳朵便窃窃私语着离开了。老家,因了父母的存在,挽系住了一颗游子的心。

⑥然而,老家并不是我唯一的故乡,因为它有很多陌生的地方让我难以走近。比如,鱼肉乡里的村官,污水横流的街道,越来越势利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让我对故乡望而生畏。

⑦于是,我的心灵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根,寻找的结果仍然是乡土,只要那里有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只要那里能让我忘却都市的喧嚣,它们都可以给我故乡般的慰藉。

⑧在都市里我们所见的除了水泥丛林,就是人,我们早已习惯了单调,习惯了远离大自然,习惯了悬浮在空中的无根生活。于是无端地替都市人难过起来——他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

⑨人类不能没有故乡。没有精神故乡的人必将陷于虚无。苏东坡获得的关于故乡的最初启悟不是来自儒、释、道的学说,竟是来自于一名歌伎。东坡有一位好友叫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南下时,其歌伎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1083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出柔奴为东坡劝酒。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酸甜苦辣,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听后,大受感动,作《定**》一首献给王巩:“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想想看,东坡自中进士后,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宦游生涯。当年近60的东坡听到自己被贬岭南的消息时,我猜想他一定想起了十几年前柔奴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否则,他很难做到“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⑩与东坡相比,我们的背井离乡算得了什么?泥土中固然有我的故乡梦,而城市中唯我独尊的那间书房、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三两知己的倾心交流,又何尝不是吾心安处?人生无常,我们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如果让自己的心终生流浪,不得安处,岂不是太对不起带我们来世上的父母?那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呢?在我看来,“节欲”是最根本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欲望太强,那么即使他身居乡下,也不会领略那些优美的田园趣的,相反,他会认定是噪音,会觉得烦人,会继续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失眠。如果他节欲有方,那么都市的霓虹灯不会迷失他回家的路,别人的豪宅洋车不会打乱他行走的步伐,交际场的纸醉金迷不会让他眼花缭乱,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浮华都是外在的,进入不了自己的心灵。

○11去年应邀访问澳门,在这个有着“东方蒙特卡罗”之称的地方,一边是各地富豪灯红酒绿,挥金如土,一边是澳门百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当地老百姓有感于自己的前辈大多因赌博而倾家荡产,由此悟到“不赌就是赢”,因而主动远离赌场,只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这样的心安,是比归隐田园更要难能可贵的。

○12“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冲这句话,真想回到1083年的那个夜晚,慨然敬柔奴一杯酒。

(摘自《广州日报》,有改动)

【小题1】文中说“心安处”就是精神的故乡,对作者来说,自己的“心安处”又在哪里?(4分)【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和效果?(6分)

【小题3】第⑨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轼写《定**》一词的经过,其用意是什么?(4分)【小题4】结合作者的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7分)【答案】

引人入胜;(2分)运用一系列动词“躺”“看”“听”“叼”“讲”等,将夏夜在老家乘凉时其乐融融的【解析】 【小题1】

10.(2014届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 涛

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这里,在整体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①如果在你的生活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你该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能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的象征。

②早在汉代,就有“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这样的名句(刘桢《赠从弟》),将树的生命与人的生命紧密联系起来。再早些,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叫做“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冷静地俯视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③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熙熙攘攘,声嘶力竭。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松树是靠人养活栽种的吗?它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④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⑤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更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高大、粗壮、漂亮,这才是奇迹呢。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要说什么“天人合一”,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

⑥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帝王一样挺立着,襟怀博大,常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多么渺小、卑微。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⑦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它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己的宫殿。

⑧但是树和人一样,同样有各式各样的苦难伴随,除了被砍伐之外,还有各种艰难。在天山南麓温暖干燥的农村,白杨是路边、渠旁、屋后、田畔常栽的树,它绿叶飒飒直耸高天。可是有一年冬天,南疆奇冷,这些适应了温暖干燥气候的白杨经历了打击。有些已经非常粗壮、高大的白杨被生生从中间冻出一条裂缝,裂缝一指宽,从树这边透过裂缝可以一眼看到那边的农田。

⑨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

⑩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的风范。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选文略有删改)

【小题1】为什么说“在某种意义以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请概括说明。(4分)【小题2】第3段“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是什么?(4分)【小题3】第6段中加点词“本意”一词在文中指什么?(2分)【小题4】欣赏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采用的艺术手法。(4分)

【小题5】第10段画线句写到树和栽树人的关系,请根据上下文和你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对此关系的理解。(6分)【答案】

【解析】 【小题1】

关键的词语“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帝王们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冷静地俯视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小题3】

11.(14届四川自贡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地 韩静霆

①我是北方的黑土捏成的,土性浇铸在我的灵魂之中了。②我生于黑土,长于黑土。童年,我用黑土捏出我的天使:人,马,牛,羊,鸡,狗。我和黑土造就的这些众生厮守、说话。我用黑土制成能吹奏抑抑扬扬、呜呜咽咽曲调的埙。我的埙就是我的唇舌,我生命的延长,我灵魂的独白。我是黑土的上帝,黑土也是我的上帝。26年前我孑然一身进关,闯荡京华。我住在前门箭楼下的小客栈里,柔和湿滑的京腔在议论我:这个北方的小牛犊子。哦,是的。牛犊子,北方,我。我走出北方黑色的漠野,什么也没带——不不,我带走了一样东西,永生永世不可抛弃也无法抛弃的,就是我的土性。

③每次返乡,黑土地总是极尽柔情待我。当我的两脚插在浸了油似的黑土地里,即便是大旱时节,湿漉漉的地气也冲得脚心痒酥酥的,我的两足张开十个“根须”吸吮着水汽,我感觉到筋络舒展的咔咔声,我感觉到血管中冲撞着一排又一排粘稠的然而又是流动着的激情的浪头。唯有此时,我可以和刚刚拱出土皮儿的荠菜私语,可以得到玉米缨子扬来的花粉,可以喝到奉献到手心的蚂蚁酒,这时候我能把目光的线一直拉到松辽平原的极处,看云起云飞,进入一种境界。我想我变成了黑土地上植根并且眺望着的树,一棵生有两个丫杈的树,一棵擎着乱蓬蓬鸟窝的树,一棵白桦树。我想我不怕被肃杀的风摇落最后一片叶子,叶落了还会再生。我想我可以燃烧。在地上成炭,在地下变煤。因为,我是黑土地的子孙。

④带着黑土地给我的足够的营养,我离开了故土。西北高原的风吹不倒我这北方的榛莽,海南天涯的烈日晒不干我黑褐色肌肤蕴藏的油性。有时候,我枕着塬,枕着海,闭上眼睛想到的却是北方黑土地柔软的怀抱,想到儿时睡过的桦树皮摇床。我为此心旌摇荡,依稀看到黑土地上跋涉而去的祖先。哦,努尔哈赤的雕弓拉成满月,“玉骢嘶罢飞尘起,皂雕没处冷云平”;哦,挖参人如崖上的壁虎,没入密林,“雪中食草冰上宿”;哦,刚刚冷却的火山口杉木葱茏,岩洞里举起了伐木人的炊烟;哦,田畴把黑色的垄划到天尽头,那里,一人,一犁,一牛,共同较量着耐力和韧性。犁着,耕着,走着,没有一点声音。我的黑土地就是这样一部悠远的、孔武的、神秘的、充满着内聚力的不朽经典。当然,在黑土的深层,也埋藏着古战场鲜血锈蚀的剑,也抛落了亡国之民的遗骸,也有过拼搏、绞杀、屈辱和失败。即便是失败,我的先人也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

⑤北方的黑土地是何等博大啊,兼容着火山与冰岸,天池与地泉,针叶林与毛毛草,红高粱与罂粟花,野性与柔情,爱情与仇恨,严峻与温馨,粗犷与粗疏,自强与自私,辽廓与孤寂。既有长久的四季轮回,又有短暂的无霜期;既有虎群的雄浑,又有狗皮帽子的寒碜;既有宽广又有褊狭;既有宁静又有躁动;既坦诚又神秘,既富丽又贫瘠。当我远离故乡去生存、拼搏和拓荒数年之后,终于明白有一种东西是不可超越的,那就是黑土地所给予我的生命的原汁。

⑥是的,读懂黑土地这部博大恢宏、幽远深邃的自然、历史和人生的巨卷,需要时间的打凿和精神的反刍。如今,我头上的野草荣而又枯,年已不惑,似乎才领略了一点她的教诲。她从我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就用日出日落、阳春严冬和风霜雨雪教导我。她要我生来就成熟,就懂得什么是沧桑,什么叫坚韧,什么叫忍耐,什么叫不屈。非洲谚语说,创世之初,上帝赐给每个人一抔土,人们从土中吸吮生命的滋养。北方黑土地给我的滋养令我受用无穷。也就铸成了我终生的土性。⑦不可改变,我北方的土性。因为,自我落生的时候,黑土地就给我打上了胎记。我的黑土铸成的肌肤和魂魄不可改变。因为,我不能选择也不愿意改变我的籍贯。我为此感到荣幸——当我走在异乡异域的时候,人们会顷刻间认识我和我的内涵:中国,北方,黑土地。

【小题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黑土地”是本文的行文线索,紧扣“我”不可改变的土性,文章多次反复,突出了黑土地对“我”的深刻影响。

B、文章开篇“我是北方的黑土捏成的,土性浇铸在我的灵魂之中了”,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C、第⑤段赞美了黑土地的博大兼容、不可超越,写远离故乡去拼搏则又流露出“我”渴望摆脱黑土地的内心感情。

D、本文语言极富特色,句式整散结合,排比、比拟等等多种修辞综合运用,都很好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表现力。

E、本文没有写曾经发生在黑土地上的平常事,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揭示了黑土地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真谛。

【小题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对“黑土地”热烈真挚的感情的?请简要概括。(6分)【小题3】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6分)【小题4】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总是渴望离开养育自己的水土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请结合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6分)【答案】

【解析】 【小题1】 12.(2014届江苏苏州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画师洪野 施蛰存

①洪野是个并不十分有名的画家,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薄暮,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他的画。我们立刻就很熟识了。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他展示许多国画及洋画给我看,因为是个门外汉,我只能不停地称赞着。他在逊谢了一阵之后,忽然问道:“真的好吗?那么,请教好在什么地方呢?”

②呸,有这样不客气的主人!我委实回答不上来了。在我的窘急之中,他却大笑起来道:“这些都不中看,这都是抄袭来的,我给你看我的创作。”

③于是他又去房里捧出七八卷画来。这些都是以洋画的方法画在中国宣纸上的,题材也由刚才的山水花卉之类变成《卖花女》、《敲石子工人》、《驴车夫》这些写实的东西了。我因为看惯了中国纸上的山水花卉和画布上的人物写生,对于他这种合璧的办法,实在有些不能满意,但最后,有一帧题名《黄昏》的画,却使我和他的意见融合了。虽然仍是用西洋画法画在中国纸上的一个条幅,但因为题材是几羽在初升的月光中飞过屋角上的乌鸦,蓝的天、黄的月、黑的鸦、幽暗的屋角,构成了这一幅朦胧得颇有诗意的画,我大大地称美了。我说:“我还是喜欢这个。”他点点头,微笑道:“我懂得你的趣味了。”

④后来,我曾经偶然地问他为什么不再在上海担任功课,他摇着头道:“有名无实的事我不愿意干。”这话,在以后的晤谈里,他给了我一些暗示的解释。大约一则是因为上海的学生,对于艺术大都没有忠诚的态度,二则是在上海虽则负了一个艺术教授的美名,但那时的艺术大学都穷得连薪水都发不出,他物质上既无获得,精神上又无安慰,倒不如息影江村,教几个天真的中学生,闲时到野外去写生,或在家中喝一盏黄酒之为安乐了。这样地心境自安于淡泊,画家洪野遂终其生不过一个中学教师。

⑤但是他对于艺术,却并没有消极。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对我说:“我的画有几件已经被选入全国美术展览会了。”在参观“全国美展”的时候,我果然看见了他的几幅陈列品,而《黄昏》亦是其中之一。闭幕之后,一日清晨,他挟了一卷画到学校里来,一看见我,就授给我道:“这个现在可以送给你了。”

⑥我展开一看,竟就是那幅我所中意的《黄昏》。我看画幅背后已经在展览的时候标定了很高的价目,觉得不好意思领受这盛情,正在沉吟之际,他说:“不要紧,你收了罢。我早已要送给你了,因为要等它陈列过一次,所以迟到今天。至于我自己,已经不喜欢它了,我的画最近又改变了。”

⑦后来,他又吸收了新艺术理论,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曾画过几帧反基督教的小品,野外写生的对象,不再是小桥流水,或疏林茅屋了,他专给浚河的农民,或运输砖瓦的匠人们写照了。除了免不掉的应酬敷衍之外,他绝不再画中国画,他曾经招我去看一幅新作,画着一个工头正在机轮旁揪打一个工人。

⑧他在贫困的生活中,一个人寂寞地描绘他所同情的人物,直到死。

⑨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现在他死了,除了寡妇孤儿,以及几帧不受人赞美的画幅以外,一点也没有遗留下什么。社会上也决不会对于他的死感觉到什么缺少,而他生前的孜孜矻矻的工作亦未尝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贡献。他就只是以一个忠诚的艺术家的身分而死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有人会注意他,则死了之后,人们亦不会再长久地纪念他。一个水上的浮沤,乍生乍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但我却从这里感到了异样的悲怆,为了一个友谊,为了一个伟大的人格。

(选自《施蛰存散文集》,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①段写到“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小题2】文中第⑦说他后来“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突变”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3】结合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请概括画师洪野的性格特点?(4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这句话的丰富内涵。(6分)【答案】

【解析】 【小题1】

【小题2】

13.(14届湖南四大名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故乡二题 刘长春 找不到田野

①我的老家在浙东南的一个小镇上。小镇周围便是望不到边的田野。几十年来,我从小镇走出,走过田野,走过城市,走过世界上许多的地方。

②夏秋之交,我远涉重洋,到大洋彼岸的一个国家访问。失眠之夜,明月在天,照着失眠的我。望着明月,想着家乡。所以,一回来就急切地挈妇将雏踏上回故乡的路。行李甫落,与上初三的孩子说:走,去看田野。”

③出门往东过几个铺面折北就有一座拱形石桥,桥上可以望见老家后门。记得过桥就有两株古樟,它们经历过多少世纪的风霜雨雪,我不知道,但我记得,儿时是须得三人牵手才能合围树干的。古樟苍劲挺直,枝桠勃发着生命的灿烂,精力旺盛地向天空四周伸展,覆盖人家,覆盖小河……那记录过春雨夏阳秋霜冬雪与鸟鸣虫唱水韵桥情的两株古樟呢?

④记得,过小桥往北直行走出镇子就可以望见田野,沿河间于田土中有十来口河塘,塘中养鱼、种莲、植菱,岸边散落开桃李梨杏。阳春三月,这河塘,这田野,油菜花豌豆花、蓝草籽花紫云英花、桃花李花梨花杏花……穿行在这花的海洋,快活美丽了多少个年少的日子。入夏,娇媚了河塘,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蛙鼓虫鸣,一阵喧闹厂一阵沉寂。秋天,放一只澡盆于塘中,人坐其间,以手当桨,晃悠悠,采红菱……那是一幅幅四时交替的乡情风俗画啊。

⑤可是,情依旧而景全非。河塘不见了,桃李梨杏不见了,竹篱茅舍不见了……中式西式不中不西式的楼盘和闲置撂荒的土地,延伸到了视野尽头。

⑥一路上,我对孩子喋喋不休地说着小镇的过去,一一一过去的河塘,过去的田野,过去的物产,过去的风情……

⑦当孩子一声“田野呢”让我从温馨的怀旧中走出,我茫煞若失地对孩子说: ⑧我找不到原来的田野了,找不到了!

那条小河

①老家屋后有一条小河。

②河水从大山深处流来,像一条飘带似的由西往东从镇中蜿蜒而过。小河两侧十里长街,临河而居十万人家。沿河一色二三层的木结构楼房,参差错落,平平仄仄。河上横卧着许多石拱桥,桥上黄发垂髫、蓝衫红袄,都一律倒映在河中。河岸点缀着桃红柳绿,河中流动着灯影桨声,水面飘荡着清月明霞……读了一点书后,觉得这小桥流水,就成了唐诗宋词。

③长街上十万人家吃的用的都是小河的水。晨雾中洗菜,灯影里捣衣,黄昏时游泳,一河欢笑一河歌,也都是别样的风情画呢。

④天刚启明,家家根据梆子铁绰的不同声响,将泔水和便溺提出去交给专门收拾的人,一车车拉向郊外拉向田野。同用一河水的十万人家小心呵护着小河,小河以其自净能力回报十万人家。

⑤年年冬天枯水季节,镇上为头的一组织,每家每户或出钱或出力,十万人家疏浚河床,来年春天、河又是莹莹亮亮,一天天漫上一级级石阶,招呼十万人家。

⑥小河,就这样清洌洌地流过了多少世纪。

⑦离家二十年,当我回到小河边,我的眼,涩了。小河窄了,浅了。才是仲秋,小河也干瘪着身子,不再丰满。我的街坊乡邻啊,如何就不再呵护小河了呢?T水道的污水向小河排放,烂菜残羹向小河倾倒,废物破瓶向小河抛掷,小河发黑了,变臭了。

⑧我的梦魂萦绕的小河呢?我的可以照出石拱桥弧线,可以照出乌篷船倒影,可以照出浣衣女娇容的小河呢?我的一河欢笑一河歌、十里小河十里画的小河呢?

⑨……

⑩生活一天天走向未来,也就一天天走向历史?

(选自《名家雅谈》丛书,有删改)【小题1】简要阐述两处标点符号在文中的表现作用。(4分)

(1)《找不到田野》文末“找不到了”后面所带的感叹号。(2)《那条小河》第⑨自然段的省略号。

【小题2】《找不到田野》写田野,为何第③自然段却写古樟,有何表达意图?(5分)

【小题3】《那条小河》第②自然段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含修辞手法),请选三例作简要赏析。(6分)【小题4】探究作者在《故乡二题》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

【解析】 【小题1】

【小题3】

第五篇: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咬文嚼字5

第08课 咬文嚼字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1897年9月19日生。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秋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朱光潜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文艺心理学》和《诗论》是朱光潜1933年回国以前的代表作。1933年回国之后,在执教之余,继续从事美学和文学研究工作。主要是结合新文学运动的实际,撰写论文和书评,文章分别收入《孟实文抄》(后略作增删,改名为《我与文学及其他》和《谈文学》)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朱光潜的著作,除了上面举述的以外,还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谈修养》《克罗齐哲学述评》《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翻译了柏地耶、哈拉普、柏拉图、克罗齐、黑格尔、莱辛、维柯等人的论著。【重点理解】

《咬文嚼字》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第一部分(第1至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其中,第1、2段举出《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说明“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不同句 1 式有不同的意味;第3、4段举出王若虚《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5段举出贾岛“推敲”的故事,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

第二部分(第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第6段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第7段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

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结。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难点探究】

1.讲究“咬文嚼字”有什么好处?

【探究】有些人不大重视语言文字,误以为语言文字是细枝末节,无关宏旨。读了本文,应有很大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然有那么大讲究。由此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2.课文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探究】作者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思想感情走的,强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

3.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 【探究】第一,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拿“你是”式、“你这”式来说,仅仅一字之差,作者却品味出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且讲出表达效果不同的原因。这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一个字也马虎不得。第二,咬文嚼字要有较强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作者之所以能对课文中所举的例子进行精辟的分析,不仅得力于作者有极强的语感和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得益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例如,作者对“推”“敲”二字的品味。从“推”字想到门是虚掩的,由虚掩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想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的咬文嚼字就显 得很到位。第三,咬文嚼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敢于创新。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对任何见解、任何名人不迷信、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发表新的见解。对郭沫若,对王若虚,对韩愈,尽管他们都是名人,但作者不盲从,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尤其韩愈对“推敲”的意见,似乎成了定论,获得许多人的认同,作者却提出相反的看法。4.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探究】这篇课文是随笔,作者以漫谈的方式,似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字字句句沁入读者心田。作者不以深奥的理论吓人,举例子,做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作者所举例子都十分典型,十分精辟,很有说服力。对例子所做的解说,周密精要,令人心悦诚服。全文道理与例子、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材料产生观点,观点又建立在材料基础上。

5.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4)《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两句的剖析。(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探究】(1)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3)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4)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5)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6.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对 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

【探究】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

7.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

【探究】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可举的例子很多。例如:(1)《为了忘却的记念》:“眼看朋辈成新鬼”改“忍看朋辈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变化。“眼看”,是眼睁睁看着的意思,说的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之情。(2)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既写活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3)《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蹓跶、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呢!”最后一句改为“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思想感情由羡慕而调整为赞美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尺牍(dú)斩截(zhǎn)适宜(yí)斟酌(zhēn)....B.没镞(zú)鲁莽(lú)调和(tiáo)倒涎(yán)....C.骨子里(ɡú)岑寂(cén)清沁(qìn)付梓(zǐ)....D.意蕴(yùn)锱铢(zī)累积(jí)蕴藉(jí)....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2.A【解析】“坏习惯”和“不很好”,不是转折关系,是因果关系。“必须”表示事理上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做到;“必需”表示一定要有的,常指需要的东西。第三空从搭配使用上来看,应选“表现”。“思想”应“透彻”,不能“精确”,“精确”指非常准确,非常正确。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B.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C.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D.在巴格达几乎未经多少有效抵抗就迅速落入美军之手后,美国人难免为军事上的优势自鸣得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朱光潜的《谈美》一书中还谈论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它不包含功利目的,它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对象当中。所以说,艺术可以使人出世。

①那么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 ②区分了这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

③指出“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④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 ⑤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

⑥用“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这一生动的比喻

A.⑥②③④①⑤ B.④①⑤②⑥③ C.③④①⑥②⑤ D.②④①⑤⑥③

5.当代著名文学家秦牧在谈到读书方法时,主张“牛嚼”(反复钻研)和“鲸吞”(广泛阅读)。某校举办辩题为“‘牛嚼’与‘鲸吞’孰优孰劣”的辩论会。假如你是参赛辩手,选择一方观点,写一段80字左右的辩词。要求语言简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示例一:读书旨在讲究质量。只有“牛嚼”,才能汲取内容的精华,做出正确的判断,产生自己的见解。杜甫曾云:“精能尽其妙。”而“鲸吞”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可见,“牛嚼”优于“鲸吞”。

示例二:只有“鲸吞”,才能博览群书,去芜存菁;广泛吸纳,兼收并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诸葛亮读书就“独观其大略”。而“牛嚼”只能咬文嚼字,视野狭窄。因此,我方主张“鲸吞”优于“牛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简明的能力。表达时,首先要理解“牛嚼”和“鲸吞”的含义,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你认为更好的一种方式,然后选择恰当的修辞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6.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孔子:你们都毕业了,怎么又回来了? 弟子:外面就业太难,我们回来读研。这幅漫画意在讽刺当今怎样的一种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些读书人,适应环境能力差,逃避现实。

【解析】孔子的弟子毕业了,因外面就业太难,回来读研。那就需质疑:一样的就业环境,为何别人就业不困难?这说明这些弟子不能适应就业环境,采取了逃避的态度。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 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1.下列有关文中联想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字的联想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积累的种种关系,是由文字引发的种种联想的内涵,具体呈现出来又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

B.因为联想意义是游离的,是偏于个性的,所以也是不易控制的,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蕴含糊,甚至支离。

C.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联想上面。

D.由“烟”这个字,能生发的联想意义会很丰富,可能是燃烧体冒的烟,可能是燃烧弹,可能是“一川烟草”,可能是“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2.下列理解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美人都是“柳腰桃面”,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所以作者认为最早运用这些词语的人,没有去创设新奇的意味。

B.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这样的人缺乏创造意识,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难免如此。

C.苏东坡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里写出了作者在饮茶时的情景,明月照着泉水,清茶泡在泉水里,于是就有了这美妙的诗句。

D.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于是我们不知不觉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所以要抗拒习惯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的直指意义易用,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尽量用文字的直指意义。

B.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不肯用俗滥的语言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所以只有尽量用现代的新词新语,才能创作出深刻新颖的作品。

C.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到了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种精神,无论是阅读或写作,我们都会逐渐养成欣赏和创作的一些好习惯。

D.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精益求精,时时推敲思想情感,锤炼语言,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答案】 1.D 2.B 3.C

3.A项,“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尽量用文字的直指意义”这点有误,写作关乎文学创作,所以要用好联想意义,才能创作出真正有文学意蕴的作品;B项“只有尽量用现代的新词新语,才能创作出深刻新颖的作品”,这点无法从文中推断出来,文章是说我们的语言表现不要落入俗套,要有创意,这不等于要尽量用现代的新词新语。D项,“精益求精,时时推敲思想情感,锤炼语言”一句偷换了文意,文中强调了推陈翻新,强调了思想情感与语言的吻合。这一选项里没有了这个意思。【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

刘巽达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病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的“雅风”,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才会感染到青少年。毕竟,对语言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选自2015年01月14日《光明日报》)

1.下列句子对“语言癌”的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常见到的“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等)”之类的冗词赘句。B.在生活中表达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不分场合,全都将句子“拉长”。C.服务行业中为让人听起来感到委婉、温顺、礼貌,故意使用长一点的句子。D.已扩散并渗透到大众口中、标语、平面媒体、文字语法中的语言表达现象。2.下列句子对“语言癌”产生的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手机点赞、播放音频和视频代替文字表达,使用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导致“语言癌” 生成。

B.中文“恶性西化”,大家只顾学英文,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C.电视记者常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

D.大陆电视节目中的“口水”较多;现实中,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3.下列句子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癌”这一概念能迅速升温,是因为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击中了命门。B.两岸的“语言癌”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但在症状上,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C.台湾有关部门的应对方策虽然可喜,但在全社会形成说“雅语”的“雅风”更为重要。

D.治愈“语言癌”的过程中,既要吸纳流行语中健康生动的词语,也要适时对语言清污。【答案】 1.B 2.D 3.A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6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_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主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答案】 1.D 2.B 3.D 2.B项来源于第四段:“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可以发现,古史辨派批判的对象是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并非是对全部的旧史学进行批判。而且B项“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的表述,也过于绝对。3.其实在殷墟甲骨文被发现之前,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也是有所凭依的,如《说文》利用小篆来研究古文字,北宋时期的学者利用金文进行研究等等。因此D项的表述“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是不正确的。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雅文化与俗文化哪个更值得推崇的问题摆到面前,作何选择?雅俗,共赏乎?分赏乎?

翻开书一看,宋玉曾经跟楚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在郢这个地方唱歌,开始的时候他唱了两首,一首叫《下里》、一首叫《巴人》,唱起来的时候,周围好几千围观的人都跟着哼哼,最后他又唱了《阳春》和《白雪》,随着他唱的观众就剩下数十人了。宋玉告诉楚王,所唱格调越高,能够击节欣赏的人越少。人们后来以“下里巴人”对应“阳春白雪”来形容雅俗不两立,大概源于此故事。看来雅俗是要分赏的。

然而这也未必。从宋玉讲故事的时代再往上看。《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应该是中国文艺的雅乐的源头了。但是就在这本诗集中,除了《雅》、《颂》这两个部分外,还有十五国风。国风里的诗篇,虽然据说经过孔子删定,但还是保留了从民间采集来的民歌的风貌,都是老百姓平常哼哼的,而不是乐官们谱写的。作为“六经”之一的《诗经》把雅俗融为一炉,实为雅俗可以共赏作了权威的注解。

精英的日子也不是都好过,精英的作品也不是都能留存。精英也分三六九等。以他们生前的爵位俸禄来衡量,精英有等差;以他们作品在后世的影响而论,精英也有高低。屈原、杜甫、苏轼等是一流的大诗人,他们的作品至今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而我们引之为骄傲的不 仅是他们格律的精致,更因为他们的作品中有时代风云、人世风情和民间风貌。至于那些围着宫廷选材的精英们,如“台阁体”、“西昆派”、“酬唱集”,于今不仅草根们不认识,就是精英也得翻箱倒柜才知道。

俗文化就像原上草,虽不会都得到历史的放大,但延绵不绝。一如精英们推崇的高雅作品一样,数量更多的俗文艺作品也消泯在历史的长途上。为什么?因为俗文化也有等差,孔子保留了“国风”,但坚决抵制靡靡之音,所以主张“放郑声”。如果说“望子成龙”更接近于草根阶层的心态,那么有多少草根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学那些可以偷着乐但不能明着教的戏法、说法?大俗可以入雅,就像《诗经》中的“国风”那样,但低俗即便到了极致也与雅无缘。大雅也可以做到深入浅出,但故作高雅到每一个细节反而不如朴素感人。

流传能够可持续多久是价值研究的根本课题。不分高下为雅文化辩护的精英们,应该知道那些在历史的半途上难以为继的精英是如何倒下去的。并非所有的《阳春》、《白雪》都会随年年的阳春、年年的白雪而被代代传承。不辨良莠地为俗文化撑腰的草根们,应该明白并非所有的《下里》、《巴人》都会被千千万万下里、巴人奉为心声。

从西周到东周,下至战国,原本可和平共处的雅俗,也变得对立了起来。换句话说,雅俗之辩乃是政治经济格局之变的延伸。今天我们提及的“有意义”和“有意思”的纷争,无疑也是雅俗之辩的分支,是侧重凸现价值负载和利润负载矛盾的表述语。

应该承认雅俗有分别,也应该看到雅俗有共融。精英们也喜欢听笑话、传段子,草根们也仰慕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吴天明导演的《老井》是一部内涵深刻的作品,但他并不回避片中老井村村民喜欢“荤曲”的实情。去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可谓雅俗共赏,这是医治“雅俗偏执”症的一部教科书,需要我们好好研读。雅之于俗的意义在于,以庙堂之正纠江湖之偏。俗之与雅的意义在于,以江湖之活纠庙堂之僵。《诗》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摘编自赵彤《雅俗:共赏乎?分赏乎?》)1.下列属于“宋玉曾跟楚王讲故事”内容所要表达的观点的一项是()A.“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是战国时期的音乐作品。B.如果所唱的格调越高,那么能欣赏的人就越是很少。C.人们认为雅俗文化势不两立,雅俗文化是要分赏的。D.雅俗文化都值得珍惜,我们应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属于“雅”,同属《诗经》中的国风则应当属于“俗”。B.不是所有精英的作品都能流传下来,真正的精英就是以爵位和俸禄来衡量的。C.低俗只要是到了极致它就会与雅有缘,但如果是一般的俗就不会与雅有缘的。D.作者虽然没明说雅俗文化哪个流传更久的问题,但是倾向于雅文化流传久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意思”和“有意义”分别针对的是“雅”和“俗”来说的,两者之间的争辩是政治格局之变的延伸。

B.大雅可以做到深入浅出,甚至在每一个细节方面我们都要认真追求,这样才会给人一种朴实感人的感觉。

C.雅俗没有什么分别,很多时候存在共融性,《老井》、《舌尖上的中国》这两部作品就是雅俗共赏的佳作。

D.雅之于俗或者说俗之于雅都有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不可以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可以把二者对立起来。【答案】 1.C 2.A 3.D

下载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5 Word版含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5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