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阅读6综合性选择题突破限时训练

时间:2019-05-14 12:2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阅读6综合性选择题突破限时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阅读6综合性选择题突破限时训练》。

第一篇: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阅读6综合性选择题突破限时训练

综合性选择题突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把往事调成花色

王 健

很多日子是随阳光一起开放的,很多心情也是随花朵一起明媚的。

闲暇的时候,我总喜欢一个人背着相机来往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在一个乡村古老的街道上,我看到了一堵石墙上花开烂漫,眼前一亮,我知道那将会是一个写满故事的小院。

主人是一个戴着眼镜的老者,正用放大镜认真地看着报纸,他坐在门口,A身体有些蜷曲,像棵老藤。很难相信,在这样的村庄里会有这么一个学者一样的老人。他的文雅、淡然,安静和自若的神态,让我感觉他和这些花、这个小院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耳聋,面善,和蔼可亲,很善谈,他生活在自己沉静的世界里,却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通过那些花,我知道了他是个95岁高龄的老人,以前做过教师。难怪他身上有股与众不同的味道呢!

他告诉我,墙头上这些艳丽的花是凌霄,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去年有人想花1 000元买走,他没舍得。他继而又补充道,如果多点儿我就卖掉它,卖些钱好给老伴治病。

数落起这些花就好像数落着自己的子女。这些是兰,这些是莲,这是栀子,这是何首乌„„我突然就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诗情画意里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然后他便开始数落那些子女,仿佛在数落着自己院里的那些花草。

我很想从这个高寿的老人口中知道幸福的定义。我问幸福是什么,他听不清:什么? 后来他告诉我幸福是“什么”。

我没懂,他笑:什么都是幸福。小时候想上学堂,以为那就是幸福,后来就去了。后来想当教员,以为那就是幸福,后来真就当了教员。退休了,想安养晚年就是幸福,于是有了这满院花香相伴。现在有人能欣赏我的这些花,我也很幸福。

那么你幸福吗?他回答,我满足于我人生的任何一件事情,无论成败得失。就像我养的这些花,花开花谢,它们不会长开不败,却能在最美的时候开放„„

终于明白一个无私、无欲的老人的幸福观。能够像他院中的花一样,顺从自然、与世无争、坦然处世,就是一种美丽和幸福。

他,何尝不是开在这尘世间的一朵浮莲,B甚至是一棵开满花朵的老藤?

他把我当作客人,我把这里当作我内心的家园,仿佛一杯茶汁泼出的茶园,至今梦里尚带几分茉莉香。而且他的花香弥漫的脸,是媚人的,沧桑中写着“生活”两个字。如果你仔细地去读,会读出更多的内容。

赏过凌霄,闻过芝香,也饮过菊花,愿意在这远离世俗的地方喝醉。感觉阳光、童年、往事和爱,还闪亮在老屋的深处,只是感觉偶尔等一个人,是偶然的缘分。在多年后,10年或者20年时给它浇水,叶年年青翠,花年年明艳,而眼睛却暗了„„ 人生莫过于此:头发掉了,牙齿没了,眼睛花了,耳朵聋了,内心却十分明亮。如今,往事皆调成这满院的花色,花开了,年年更新,心就是不老的,还有爱和希望,快乐和幸福。

我突然看到那暗淡的老屋里,窗台上竟然摆放着一瓶栀子花!一个年迈老人对生活之爱,远远浓于这满院的花香,我要告诉你那是心香呵!是生命之香!

我独自走在乡间,一位蜷曲的老人,一座破旧的老屋,一些美丽的花,美好的事物走在我的前面,我记得那老人的话:“我要把我的那些花安放在冬天的前面„„”

(选自《当代人》,有删改)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章第二段对街道,石墙,小院环境的简笔勾勒,意在引出主人公及其生活故事,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学者一样的有故事的老人。

B.“数落起这些花就好像数落着自己的子女”与“数落那些子女,仿佛在数落着自己院里的那些花草”两句,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但表达的重心有别。

C.倒数第三段中作者所说的“往事皆调成这满院的花色”,起到了点题归旨的作用,蕴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D.倒数第二段融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为一体,间接地表达了老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E.作品借用老人的话收束全文,一方面进一步展示了老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启人心智。

解析:B项“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错。D项“说明”错误,本段并没有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答案:BD(答对一项得2分,多答不给分)2.文中A、B两处画线句中的“老藤”分别有什么具体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解析:解答此题应从对句子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形象、情感的揣摩入手。文中两处画线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由形及神,展示了老人的性格特征与人生态度。沿此思路作答,即可把握方向。

答案:A处“老藤”:饱经风霜、历经沧桑的老人,年事已高,形体不能够伸直。B处“老藤”:顺从自然、与世无争的老人,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乐观,幸福。(每处2分,共4分)3.作者用较多笔墨叙写了老人的幸福观,你是否认同这种幸福观?为什么?(6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老人的幸福观是什么。作品主体部分,作者着力展示了老人的幸福观,可据文整合对应信息。对于“认同与否”的探究,则可采取既体现创作意图又适当开放探究的策略答题。对老人的幸福观,可以答“认同”,具体阐释理由时,要结合文 本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和自身感受,指出这种幸福观的合理性,即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如果答“不认同”,则要从这种幸福观的消极影响等角度进行阐释。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认同。①“什么都是幸福”是老人一生风雨沧桑的体悟,自我满足于人生的任何事情,这是一种与世无争、坦然处世的人生态度,值得尊重。②活着就是幸福,人要如花开放,这是一种活在当下、顺从自然、珍惜生命的哲学思想,应该肯定。(观点2分,每条理由各2分,意思相近即可)(示例二)不认同。①“什么都是幸福”虽是老人的真切感悟,但不符合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具体事实,“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里不都是幸福的感觉,不应认同。②“满足于人生的任何一件事情”,就会在无私无欲中不知不觉地催生与世无争、得过且过的消极处世的人生态度,应予以否定。(观点2分,每条理由各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生死之间 雷抒雁

①一位墨西哥的作家曾说:“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是的,即使一个人的手不慎失去了,残肢还会提醒他手曾经的存在。死亡,如雪的融化,雾的消散,云的飘移,永远没有了,没有了。

②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你如此熟悉的面孔。如果没有找到,你会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是在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是在为孩子们做晚饭,还是在专注地看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房子里空荡荡的,她不在。看着墙上那张照片,你知道她已永远离开了。那张一直带给你欢乐的母亲的照片,你突然发现其中竟有一缕忧伤。难道,照片也有灵性,将她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凝聚在目光中?

③我不愿再走进母亲的房间,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留存着,任灰尘去封存。唉,每一件遗物都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刺伤那脆弱的神经。

④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再流泪。谁不知道死是人生的归宿!生,让我们给生命打了一个结,死,便是一种解脱。妻子这样安慰我,儿子也这样安慰我。他们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忙忙碌碌,快快乐乐,去干他们自己的事,好像母亲的离世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母亲的死,给他们留下的只是短暂的痛苦,并没有留下伤口,而在我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伤口,有很多的血流出,我常常按着胸口,希望那伤口尽快愈合。可是很快我发现,愈合的只是皮肉,伤痕的深处无法愈合,时常会有疼痛蔓延开来。

⑤我永远不会忘记2001年9月6日下午5时,在中国作协的会议室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我以一种近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早点结束,然后迫不及待地奔向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我打电话给家里,想马上听到母亲的声音。铃声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

⑥推开门,像往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里面的房间,看 见妈妈躺在地上呻吟着。我扑过去,一把抱住她,想让她坐起来,问她怎么了。她只是含糊不清地说着:“我费尽了力气,可是坐不起来。”我看着床上被撕扯过的被单,看着母亲身上揉皱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可是一切挣扎都没有用,母亲左边的身子已经瘫痪了,无法坐住。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经十分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脆弱!

⑦可是,无论如何,我明白了那个下午失态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的心。我的心如紊乱的钟摆,失去了平衡。我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也许,只要她的手抚摸一下我,或者,她的眼神注视一下我,我心中失控的大火就会熄灭。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离开了她生活了81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被带走了,随着她走了。我猜想,一个人的理论生命也许很长,它就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被失去亲人、失去情感分割,生命最终变得短暂了。

⑧医治心灵伤痛的唯一处方就是“忘记”。可是,对于亲人,要忘记又谈何容易!只好寻求书籍,寻求哲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

⑨我想起了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有一位母亲,她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希望能救活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要一粒芥菜籽给我。那位被痛苦折磨得愚钝了的女人马上去找,可是她找遍了全城,竟然没有带回一粒芥菜籽。因为,世上根本没有没有失去过亲人的家庭。

(摘自《名家散文集》,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叙述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人称各尽其妙,形成了相互辉映之效。

B.本文以抒情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失去母亲后备受煎熬、悲伤无法排遣的内心世界。

C.妻子和儿子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并且劝慰“我”,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无法切身感受为人子者的丧亲之痛。

D.本文在生存与死亡、疼痛与忘却、焦虑与平静的两极振荡之中,抒发了作者对亲情、死亡等命题深刻而又独特的探讨和领悟。

E.本文语言风格可谓独具特色:行文朴实平淡、不事雕琢,呈现出了返璞归真、清浅通俗之美,同时,字里行间又流露出浓浓的情感。

解析:C项,“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纯属臆测,无中生有;E项,本文的语言风格应是诗意化的,不是“清浅通俗”。

答案:CE(答对一项给2分,多答不给分)5.文章第①段引用了一位墨西哥作家的名言“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请分析其作用。(4分)答案:①引出“死亡是生命彻底的结束”的观点,强调死亡就是消失。②与下文“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形成对比。(每点2分,共4分)6.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宗教故事”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案:(示例一)不能删去。①用宗教故事作结,表明家家都曾有亲人去世,人人都有可能失去至亲,痛苦是人生常态,难以避免,因此要正视痛苦,用理性化解。②主旨与上段作者“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的观点吻合。并且这个故事富含哲理,寄寓深远,能给读者以深刻启示。

(示例二)可以删去。①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已经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用理性治愈丧亲之痛,宗教故事只是这一观点的一个例证而已。②删去此段,文章结尾会显得简洁,也可以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情感更加鲜明。(观点2分,每条理由各2分)

第二篇: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阅读1分析作品结构限时训练

分析作品结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姥姥的泪 赵振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眼窝儿变得浅了,浅到轻轻一碰就能碰出大把大把的眼泪来,因为一本书、一首诗、一部影视作品抑或一个梦。

那天夜里,我又从梦里醒了,梦里没有见到姥姥,梦见的是一条蛇。猛地想起,姥姥是属蛇的。不禁又怀念起姥姥来了。

3岁的时候,父母把我送到了乡下的姥姥家,这一“送”,就是13年。即使14岁那年我的户口迁到了城里,也还是和姥姥一起生活着,只是生产队不分给口粮了,要到粮站去买,每月29斤半,直到16岁入伍。小学三年级以前,我按着姥爷的姓氏——姓刘。那个乳名,其实也是我上学后用的大名,极臭极臭的,也是姥爷和姥姥给我起的。我曾问过姥爷,怎么给我起这个名字,说是越不好听的名字越好养活。现在,偶尔回到姥姥家,还有人在叫着我的乳名,听起来仍觉得亲切得很,温馨得很,仿佛回到了儿时。

想着想着,睡意随着回忆的长风旋转着、飘荡着,不晓得散落到哪里去了。脑子清醒着,虽然有着小夜曲的催眠。

我悄悄下床,披着衣服来到了阳台。

望着南天,朝着姥姥生活和长眠的方向,本还在眼窝儿里打转的眼泪此时已经滚到了嘴边,舔了舔,咸的,带着稍苦的味道。

也曾经看到过姥姥流眼泪。

好像是初冬,也可能是暮秋,只记得地里没有多少庄稼了,人也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姥姥拉着我走了很远的路,还穿过了一条铁道,来到野地里的一座坟前:“这是你姥姥娘(邢台方言,姥姥的母亲)的坟。”随后,从篮子里拿出了些许粗糙的黄纸、几块饼干,还有一盒火柴。“你到那边玩去吧。”姥姥随手指了一下。我不明就里,撒着欢儿跑开了。等我回头的时候,看到坟那边慢慢地升起了一缕青烟,伴着烟雾,听到了姥姥的哭声。

在姥姥家,我幸福地成长着。看到小伙伴在父母怀里撒娇,也难免有些寄人篱下的惆怅。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瞻前顾后和安分守己的性格,被自卑的牢笼紧紧地囚着,并生长着。

即使如此,也有做坏事的时候。

一天和同伴去割草,不知谁说要比试一下谁的镰刀更锋利,我就挥舞起来,齐刷刷地割倒了邻居家的一大片庄稼,那是只有一人高的玉米,正在吐着金黄色的穗儿。邻居找来了,姥姥当着我的面给人家赔了不是。说,眼下正在受灾,吃都吃不饱,粮食那么金贵,糟蹋粮食就是作孽。不爱惜粮食的人,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

邻居走了,姥姥关上门,左手把我拉过来,右手照我的屁股打了一巴掌。我没有觉到疼,但还是“呜呜”地装哭起来,其实并没有流泪。当我转过身来偷偷看姥姥时,发现姥姥流泪 了。

姥姥生育过一个儿子,当年就夭折了,就抱养了一个和亲生儿子同年出生的孩子,就是我现在的舅舅。姥姥视舅舅如同亲生。后来,舅舅结婚生子,家庭人口慢慢多了起来。那时,我仍住在姥姥家。舅舅、妗妗对姥姥、姥爷很孝顺,对我也很好,没有觉得他们嫌弃过我这个白吃白喝多年的外甥。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姥姥和妗妗没有当着我的面磕磕绊绊过。有时我放学回到家,在门外也能听到她们的争吵声,但一进家门,顿时鸦雀无声了,看到的是姥姥那红红的眼睛。多年以后,当重提往事时,姨姨告诉我,因为你这个外甥,你姥姥当年背地里不知流过多少泪,她憋屈啊。

看见姥姥最后一次流泪,是在我入伍的时候。那是个冬天的午后。午饭时,姥姥一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叮咛和嘱咐了很多话。要动身了,前去和姥姥告别,一进屋先叫了声“姥姥”,只见姥姥坐在炕沿上,低着头抽泣,不抬头看我,也没有应声。我的两眼刹那间模糊了起来。妗妗见此情景,抱着孩子把我推出了门外,我也看到妗妗的那双泪眼。

我哽咽着离开了姥姥。这一别,就是4年。在我4年后第一次探家时,姥姥对我讲:“在你走了以后,4年里,我不能听到人家提起当兵的,也不能看见当兵的。听到了,看到了,我就想起你,会流泪。”

我从儿时记忆的长河里,虔诚地捧出姥姥的眼泪,咀嚼着,犹如咀嚼姥姥的酸甜苦辣、岁月沧桑。

姥姥曾经的眼泪,是怜悯的泪?舐犊的泪?憋屈的泪?是盼望我快快长大的泪?哭坟时报恩的泪?一定不是痛苦的泪。痛苦时,姥姥是不流眼泪的,即使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忍受着病痛的巨大折磨时,都没有哼过一声、叫过一句,也没有流过一滴泪。

恍惚中,我仿佛看到,姥姥蘸满一生的泪水,在曾经生活的土地上,书写的是一个大写的“爱”。

“爱”,足以使我受用一生了。

(选自《散文百家》2014年第6期)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姥爷和姥姥给“我”起的乳名虽不怎么好听,但“我”当时却觉得很亲切,这源于“我”对姥姥的爱。

B.姥姥说,不爱惜粮食的人,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这流露出姥姥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C.“你姥姥当年背地里不知流过多少泪,她憋屈啊”说明姥姥为“我”在生活中忍受了很多。

D.文章在塑造姥姥形象时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E.本文语言通俗,情感真挚,通过回忆姥姥的一系列泪,抒发了“我”对姥姥的深深的眷念。

解析:A项“‘我’当时却觉得很亲切”错,“我”觉得亲切是在长大后,这一乳名让“我”想起童年的一切。D项“肖像描写”于文无据。(答对一项给2分,多答不给分)答案:AD 2.文章标题为“姥姥的泪”,但开头部分却写“我”的泪,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答案:①由“我”梦里流泪引出对姥姥的怀念,引出下文叙写姥姥的往事;②“我”的泪是对姥姥无尽的爱,姥姥的“泪”实质上也是一个大写的“爱”,两者的情感是相通的,前后相应;以“泪”贯穿全文,“泪”是文章的抒情线索。(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3.文章最后说,姥姥的爱“足以使我受用一生”,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①姥姥的爱,让“我”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让“我”幼小的心不再孤独;②姥姥的爱,让“我”逐渐长大、懂事、成熟,让“我”懂得珍惜,懂得感恩;③姥姥的爱,是“我”从她的泪中读出来的,让“我”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坚强、乐观,坚定“我”走向成功人生的决心。(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雪 鲁 彦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忙碌地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飞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的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情人的窃窃的密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札札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现在,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喜欢,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记得某年在北京,一个朋友的寓所里,围着火炉,煮着全中国最好的白菜和面,喝着酒,剥着花生,谈笑得几乎忘记了身在异乡;吃得满面通红,两个人一路唱着,一路踏着吱吱作响的雪,踉跄地从东 长安街的起头踱到西长安街的尽头,又忘记了正是异乡最寒冷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和今天的一比,不禁使我感到惘然。上海的朋友们都像工厂里的机器,忙碌得一刻也没有休息;而在下雪的今天,他们又叫我一个人看守着永不会有人或电话来访的房子。这是多么孤单、寂寞、乏味的生活。

①“没有意思!”我听见过去的我对今天的我这样说了。

但是,另一个我出现了。他是足以对回想过去的北京的我射出骄傲的眼光来的我。这个我,某年在南京下雪的时候,曾经有过更快活的生活:雪落得很厚,盖住了一切的田野和道路。

②“没有意思!你这老年人!”我听见幼年的我对着过去的那些我这样说了。正如过去的那些我骄傲地对别个所说的一样。

不错,一切的雪天的生活和幼年的雪天的生活一比,过去和现在的喜悦是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一样,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然而对着这时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则我的幼年时候快乐的雪天生活的意义,又如何呢?这个他对着这个我,不也在说着③ “没有意思!” 的话吗?

天呵,我们不能再想了。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世界无终极之点,人类亦无末日之时。我既生为今日的我,为什么要追求或留念今日的我以外的我呢?今日的我虽说是寂寞地孤单地看守着永没有人或电话来访的房子,但既可以安逸地躲在房子里烤着火,避免风雪的寒冷;又可以隔着玻璃,诗人般的静默地鉴赏着雪花飞舞的美的世界,不也是足以自满的吗?

抓住现实。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

眼前雪花飞舞着的世界,就是最现实的现实。

看呵!美丽的雪花在飞舞着呢。这就是我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

(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第二段,作者从眼前的雪花写起,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了雪花带给人的感受,笔调优美,感情细腻。

B.作者在文中分别详细地描写了自己某年在南京下雪时经历过的快乐生活和幼年时代下雪时的快乐生活,其中对童年下雪生活的描写是对长大后见到雪花时的喜悦之情的否定。

C.文章注重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比如直接描写了雪花和雪天生活的快乐时,也间接描写了他人的生活,以此对比来突出文章的写作主旨。

D.文章描写了上海的雪,北京的雪,故乡的雪等。作者认为上海的雪最美,因为上海的雪花是作者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

E.本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作者紧扣一个“雪”字在回忆和现实中穿梭,使我们既 欣赏到雪的那份清韵,又了解到生活的一种哲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文中对作者“某年在南京下雪时经历过的快乐生活和幼年时代下雪时的快乐生活”描写得都比较简略,不属于详细描写。C项,文章对他人的生活描写采用的也是直接描写的手法。

答案:BC 5.文章第三段叙述了北京雪天怎样的情景?作用是什么?(4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分析语段的具体内容以及体现的作者情感等。这段话主要叙述的是作者在北京与朋友一起围炉畅饮、踏雪夜游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当时的快乐之情;作用方面,这段话呈现的记忆与作者目前在上海的雪天生活形成了对比,为下文展开一系列对比蓄势。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答案: ①叙述了作者在北京雪天与朋友一起围炉畅饮、纵情谈笑,然后踏雪夜游的情景。(2分)②将在北京快乐的雪天生活与在上海的雪天生活作对比,表现了上海雪天生活的刻板、孤单、寂寞、乏味,以此否定眼前在上海看到雪花飞舞时的喜悦之情,为下文展开一系列对比蓄势,从而得出珍惜现实的观点。(2分)6.文章中三次写到了“没有意思”,请简要解说三个“没有意思”的含义。(6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词语出现的位置和前后文的意思,由此判断词语的具体含义。三个“没有意思”其实是作者对之前生活的三步否定和三层转折,也是对作者在文末提出的要把握现在的思想的肯定等。

答案:第一个“没有意思”出现在回忆了北京雪天的景象后,第二个出现在回忆了南京雪天的生活后,第三个出现在用幼年的生活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对比后;(2分)三个“没有意思”是三层转折,通过三次对比,依次否定了以前认为十分有意义、欢乐的雪天生活;(2分)这样层层递进,使得文章卒章显志,表明了作者主张把握现在、抓住现实的观点。(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鸟 群 高亚平

①又是一个金风送爽的季节,我携妻带子回到了故乡。原野上,一丘丘成熟的水稻、苞谷、大豆散发出一种诱人的清香。农人们正在修车磨镰准备秋收,孩子们在乡场上玩耍,一群群的鸡在田畔渠头觅食。我望着眼前这些熟悉的场景,心里感到异常亲切。然而,于我的记忆中,似乎总少了一些什么,是什么呢?是鸟群。那种一到秋天,便一群一群的,于空中盘旋起落呼啸而过的鸟群。

②在我童稚的心灵里,在我少年无羁的记忆里,鸟群实在是一种令人陶醉的景观。③我的家乡在樊川的腹地,它南依终南山,北靠少陵原,东傍一片丘陵,西依神禾原。川地中有无数的溪渠沟汊穿流其中。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水丰地肥,林木丰茂,是鸟类栖身觅食、繁衍生息的理想所在。记忆中,少年时代家乡的鸟似乎特别地多,房前屋后,水湄旷野,到处可见到鸟儿们飞翔的身影,觅食、嬉戏的踪迹。我家的门前是一道小溪,缘溪边生长着两排高大的树木,树木多为白杨、榆柳,也有一棵苦楝。树木的顶端有许多鸟窝,小巧玲珑的斑鸠窝,棕色硕大的喜鹊、铁老鸦窝,还有白鹤窝、黄鹂窝,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鸟窝。至于燕子和麻雀,它们的窝多筑于人家的檐下屋内,树上找不到它们的巢穴。因了这个缘由,故而,我一年四季可以听到鸟儿们的鸣啼。

④春天,草木萌动,乡间便是一片欣欣向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大雁北迁,它们开始忙碌筑巢。杜鹃声声,黄莺乱啼,麻雀亦嘁嘁喳喳,让人觉出一片盎然的春意。我常常于酣眠中被窗外树木上的鸟鸣声惊醒,睁眼一看,外面已是一片明媚;阳光已越上了窗棂,爬上了树木梢顶。这时,我的心情便无限愉悦,穿衣起床吃饭。邀上小伙伴们,奔向原野上拔猪草,游玩嬉戏,找鸟窝,掏鸟蛋,或用自制的弹弓打鸟。鸟往往罹弹而殒,鸟蛋也往往被我们从树洞鸟窝中摸出,这些都被我们用湿泥裹了,放在火中烧透烤熟,洒上从家中偷出来的盐巴,分而食之。那种甘美、醇香,让我至今难忘。

⑤一首外国歌谣这样唱到:“夏日来了,令人回忆。”其实,令我回忆的鸟群,在家乡的夏日里是决然看不见的。这并非鸟儿不多、不能成群的缘故,而是因为鸟儿们这个季节正忙于繁殖哺育后代;或者耐不得炎热,藏进绿树丛中。整个夏天,其实是鸟儿最多的时候,它们不扎群,亦不大鸣叫,只是在蓊蓊郁郁的树林里飞来飞去。只有到了傍晚,百鸟噪林的时候,你才可感到鸟儿的繁多、鸟群的庞大。一次,我和几位伙伴在树林中找蝉蜕,耐不得鸟儿的聒噪,我随手捡了一块石头,向树枝间使劲扔去。随着一声哀鸣,一只麻雀便若一片骤遭虫蛀霜打的树叶一样,从树枝间掉了下来。受惊的鸟儿“轰”地一声飞向天空,霎时间,鸣声一片,黑了头顶上的一片天空。

⑥然而,最让我痴迷的还是家乡秋天原野上的鸟群。

⑦几场秋风、几场秋雨之后,故乡的原野上便是一片金黄了。于丽日下,于澄明的碧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道魅人的风景,那就是雁阵。大雁们排着“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伍,嘎咕嘎咕地鸣叫着,从我们的头顶飞过,由北而南,渐去渐远,以至于无,令少年时代的我,生出无限的畅想。而呼啸的麻雀群,若风暴骤起于萍末,在庄稼地的上空,在乡场,刮来刮去,亦让人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有时,麻雀群停驻在十几棵光秃秃的树上,树上便立刻像长满叶子。这些叶子在叫嚷着,吵闹着,让人觉出一种无限的生意。至于灰喜鹊,它们往往也在这个季节一大群一大群地从村庄的上空飞过,从原野上飞过,不知从哪里来,亦不知往哪里去了。还有一种鸟,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专门吃柿子。也是大群地来,每次来,家乡的柿子便会遭一次劫。但家乡人似乎并不恨这种鸟,有时在摘完柿子后,往往还给树上留下几个,供这些迟来的鸟儿们吃。⑧曾几何时,家乡的鸟群在我们不知不觉间消失了。生态的破坏,环境的变迁,使河流干涸,树木减少,鸟群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供栖身、生存的家园。现在,家乡广袤的原野上偶尔还能见到麻雀群。但在我看来,亦没有记忆中的庞大、壮观了。若干年后,连麻雀们是否也会弃我们远去?我说不清楚。社会在进步,人类在繁衍,但我们谁愿意面对一个没有鸟群的明天呢?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我翻捡着少年时代的记忆,于心灵深处默默地呼唤:归来吧,我的鸟群!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回到故乡,感到异常亲切,却因为没有看见过去那种秋天时节一群一群的鸟儿在天空翻飞的景象,心里若有所失,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B.作者的故乡水丰地肥,林木丰茂,是鸟类栖身觅食、繁衍生息的理想所在,鸟群已经成为作者童稚心灵和少年时代的记忆里令人陶醉的景观。

C.第④段写作者少年时代早上穿衣、起床、吃饭,然后和小伙伴们到原野上拔猪草、游玩嬉戏、找鸟窝等,意在突出作者小时候天真、活泼、淘气和爱鸟。

D.作者家乡有一种专吃柿子的鸟,但家乡人似乎并不恨这种鸟,有时甚至还在树上留下几个柿子,让迟来的鸟儿们吃,这体现了家乡人浓浓的温情。

E.全文以故乡的鸟群为叙写对象,以记忆中的故乡的鸟群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为线索,写出了作者回到故乡后看不到鸟群的无奈与苦闷的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C项,“突出作者小时候天真、活泼、淘气和爱鸟”曲解文意,应该是“突出作者在鸟鸣中醒来的无限愉悦的心情”。E项,“写出了作者回到故乡后看不到鸟群的无奈与苦闷的心情”不符合文章主题,应是“写出了作者回到故乡后产生的忧思与期盼”。

答案:CE 8.本文围绕“鸟群”展开叙述,条理清晰,请具体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4分)解析:梳理文章思路就是弄明白作者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文章是怎样展开的。解答此题,可分三步走:第一,梳理结构层次;第二,概括事件(适当取舍),第三,准确表述[关注示例、抓关键句(起首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关键词语、提炼整合]。本文可从回家乡不见鸟群、忆家乡的鸟群、对家乡鸟群消失的思考等角度概括。

答案:开头写回家乡不见鸟群的怅然若失,接着回忆家乡春天和夏天的鸟群“令人陶醉的景观”,再写秋天的鸟群最让作者“痴迷”,最后表达作者对家乡环境被破坏、家乡鸟群消失的忧思。(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9.作者最后说:“若干年后,连麻雀们是否也会弃我们远去?我说不清楚。”作者为什么“说不清楚”?他要表达什么?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6分)解析:此题考查探究语句蕴含的丰富含意和写作意图的探究能力。第一问,可从文中找到“若干年后,连麻雀们是否也会弃我们远去?我说不清楚。”所在的语段,然后根据语段 内容,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生态的破坏,环境的变迁,使河流干涸,树木减少,鸟群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供栖身、生存的家园”,“但我们谁愿意面对一个没有鸟群的明天呢?”从对故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忧思等角度探究作答。第二问,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联系社会现实,从整个社会环境问题角度阐述作者的忧思与期待即可。

答案:①“说不清楚”含意丰富,语气沉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思和期盼。②作者的意思是说,现实环境生态破坏严重,如果再不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切实改善生态,故乡环境就会进一步恶化,连麻雀这道最后的风景都会消失。③其实,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不仅是对故乡环境、生态的忧虑,更是对整个社会生态现实的忧虑。如果我们继续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生态,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会不堪重负,带来的恶果也只有我们人类自己承受。(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4分)

山垭口 [俄]蒲宁

“马上就到山垭口了。”我对自己说,“马上就能翻过山岭到安静的地方,到有人烟的明亮的屋子里„„”

然而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了„„每分钟我都觉得,山垭口离我不远了,只有两三步路,可是光秃的山石坡道却老是走不完。松树林早就落在后面了,低矮的、弯弯曲曲的灌木丛也早已过去了,我开始感到疲乏,直冻得打冷战。我记起离山垭口不远的松树之间有几个坟墓,那里埋葬着被冬天的暴风刮下山去的樵夫。我感觉到,我现在正身处人迹不到的荒山之巅,感觉到自己周围只有云雾和悬崖峭壁,因此心里不禁想到:我怎么能越过那些像墨黑的巨人般屹立的浓雾中的孑然挺立的石碑呢?我现在就已经失去了时间和地点的概念,我还有足够的气力走下山去吗?

前面,在飞驰的浓雾中现出一个模糊不清的黑咕隆咚的东西„„这是一些昏黑的山丘,样子像睡着的熊。我爬上去,从一块石头跨到另一块石头上,马挣扎着,费力地跟着我攀登,马蹄击在湿漉漉的光秃的石头上,发出叮叮声。突然,我发现道路又在慢慢地升向山上去!于是我停下来,感到了绝望。由于紧张和疲乏,我浑身哆嗦着,我的衣服被雪渗得湿透了,风直穿过衣服,冷不可挡。要不要呼叫一下呢?可是现在甚至连牧羊人也和他们的山羊、绵羊一起躲在荷马时代的简陋小屋里,谁会听见我的呼叫声呢?我害怕地四下张望着:“天啊!难道我迷了路吗?”

夜深了。远处的松树林传来低沉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涛声。夜变得越来越神秘了,我能感觉到这一点,虽然我既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现在,深深的谷地里的最后一点灯光也熄灭了,灰蒙蒙的雾占领着整个谷地,它知道,现在正是它当令的时刻——漫长的时刻,仿佛地面上一切都死绝了,早晨永远不会再到来,只有浓雾会继续增大,笼罩着在半夜里执勤守卫的突兀的群山。在山上,林木会继续发出低沉的响声,在荒凉的山垭口,雪 会刮得越来越大。

我避着风,转身走到马的身边。这是和我在一起唯一的有生命的东西!然而马对我看也不看。它浑身湿透,冻僵了,蜷缩着身子,高高的马鞍笨拙地矗立在它的背上。它顺从地耷拉着脑袋,两耳紧贴在脑袋上。我狠狠地拉着缰绳,重新面对着潮湿的风雪,重新迎着风雪顽强地前进。我试图看清周围的东西,但只能看见灰白色的一片,在飞驰着,闪着耀目的雪光。我侧耳静听,只能听到耳边的风声,以及背后单调的铿锵声:这是马镫互相碰击的声音„„

然而很奇怪:绝望的心情开始使我变得强壮起来!我更加有力地迈着步子。由于使我必须忍受这一切而对人家产生恶意的埋怨,这种心情反而使我感到愉快。这种埋怨的心情已经变成一种忧郁而沉毅的驯服,决心对必须忍受的一切逆来顺受,在这种心情下,即使无望也是心甘情愿的„„

最后,山垭口终于在望。然而我已经无所谓了。我沿着平缓的草地走着,风把浓雾吹得像一绺绺蓬松的长发,把我吹倒在地,可是我毫不介意。只需根据风的呼啸声,根据浓雾,就可以感觉到,深夜牢牢地占领着群山——渺小的人们早已在谷地上,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睡觉了;可是我并不匆忙,咬紧牙关走着,不时冲着马嘟囔几句:

“走啊,走啊。拼命地走吧,直到倒下来为止。在我的一生中,这样荒僻难走的山垭口已经走过不知多少遍了,灾难,痛苦,疾病,亲友的背叛,这一切都曾像黑夜一样向我袭来!继续走吧,走吧!”

我磕磕绊绊,仿佛在睡梦中走着。离早晨时间还很长。往下到谷地需要走一整夜,也许黎明时才能够在什么地方沉沉地睡一觉——蜷缩着身子,心里只有一个感觉:受凉后体味到温暖的甜蜜。

(有删改)10.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真实地再现了“我”在孤独绝望中思想转变的过程,经过艰难的挣扎和思考,成功在望。

B.文章写离山垭口不远的松树之间的几个坟墓,既有渲染恐怖环境、突出前行艰难的作用,也有哲理意味,暗示着人生的必然归宿。

C.第三段写牧羊人和他们的山羊、绵羊一起躲在荷马时代的简陋小屋里,以假想的“有”来反衬现实的“无”,以凸显路上的荒凉。

D.第四段写道:“它知道,现在正是它当令的时刻。”表达了作者此时对前面光明的目的地的热情追逐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E.作者认为,人的一生会面对很多的困境、疾病、痛苦、亲友的背叛,像黑夜一样将我们包围,但是我们应该坚持走下去,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漫长的黑夜,相信黎明终会到来。解析:B项,“渲染恐怖环境”“暗示着人生的必然归宿”不当,文中无此意。D项,理解不当,这句话是说此时是夜统治的时刻,漫长而荒凉,没有表现出作者的“热情追逐”和“积极乐观”。

答案:BD 11.文章以“马上就到山垭口了”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解析:作答本题,可从直接点题、照应标题、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扣合主题等角度进行考虑。作答时既要点出具体作用,又要结合文章有适当的阐述,避免堆砌术语。

答案:①以“马上就到山垭口了”开头,直接点出地名,开头便照应标题,且有设置悬念的作用;②为下文写自己丧失信心和最终克服困难作铺垫;③表明“我”此时正满怀信心和力量,能够克服困难到达山垭口,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12.作者在倒数第二段反复强调一个“走”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6分)解析:作答本题,可从困境的不可避免,要有坚定的信念、拼搏精神,脚踏实地等角度展开阐述。答案须分点,要言不烦,点到即可。

答案:①人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必须有经历风霜雨雪的思想准备;②任何时候都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困难一定能够克服,风雪过后必有晴天;③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面对困境绝不轻言放弃,一步一步坚实地朝前走去。(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

第三篇: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阅读5综合性选择题突破限时训练

综合性选择题突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潘建伟:量子世界的“中国耕者”

李陈续 刘爱华

①从读本科时与“量子”结缘,今年45岁的潘建伟已经与“量子”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本科毕业后,潘建伟继续在校攻读理论物理硕士,方向是量子基本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潘建伟认识到,量子理论中的各种悬疑需要尖端实验技术才能验证,于是硕士毕业后他选择了去代表世界研究水平的国外高校留学。

②1996年,他来到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导师塞林格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要在中国建一个和您的实验室一样的世界领先的量子光学实验室。”一年后,潘建伟与同事一起在《自然》上发表了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学术论文,这个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并入选《自然》“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③此时,量子信息已被国际科技界预见为会对未来信息技术和人类社会生活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兴学科。2001年,潘建伟得到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金支持,在导师张永德教授和近代物理系同仁的支持下,从零开始组建实验室。潘建伟像“候鸟”一样,一边回到欧洲继续从事合作研究,一边指导国内的研究生建立实验室。2004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成果。这一成果同时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的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这在中国科学家中还是第一次。

④在快速推进国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潘建伟继续在欧洲从事冷原子量子调控方面的学习与合作研究,并通过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选派学生到国际先进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力量,完成了光与冷原子量子信息技术方面至关重要的人才和技术原始积累。潘建伟的人才布局,从中国科大起步,分别辐射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马普量子光学所、瑞士日内瓦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他积极进行着人才的分众深耕。

⑤2008年,潘建伟团队整体回归中国科大,以陈宇翱、陆朝阳、张强、赵博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学者组成了强大的研究阵容。从2004年开始,这个团队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现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首次实现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利用八光子纠缠首次实现拓扑量子纠错„„《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的成果时评价:“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⑥“科学家要做原始创新,为国服务。”潘建伟有着明确的科研路线图:从初步实现局域的量子通信网络,到实现多横多纵的全球范围量子通信网络,以保证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通过量子计算研究,实现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有效挖掘;通过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

⑦早在2008年秋,潘建伟团队就在合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一 次一密”加密方式的实时网络通话,建成真正做到“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2012年和2014年,潘建伟团队分别建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和“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这标志着大容量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成熟。2012年底,潘建伟团队的量子通信装备在北京投入常态运行,为十八大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⑧2014年1月,依托于中国科大研究力量,中科院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同时通过整合院内相关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国防科大等高校的优质资源,在教育部支持下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潘建伟同时担任了这两个中心的主任。他说:“我们希望能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贡献。”

⑨目前,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正在稳步建设,将于2016年年底前建成连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同时,潘建伟团队牵头实施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将于2016年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旨在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我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选自2015年6月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潘建伟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大容量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成熟,其量子通信装备为十八大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B.2001年,潘建伟仅凭一人之力,从零开始组建实验室。一边回到欧洲继续从事合作研究,一边指导国内的研究生建立实验室。

C.第六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文潘建伟团队整体回归,组成强大研究阵容,为国效力,引起下文对潘建伟团队工作成果的实际运用和发展前景的介绍。

D.潘建伟量子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保证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挖掘,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

解析:B项,“潘建伟仅凭一人之力”有误,他“得到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金支持,在导师张永德教授和近代物理系同仁的支持下”组建实验室。

答案:B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潘建伟在硕士毕业后选择到国外高校留学,主要原因是中国在量子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落后,缺少验证量子理论中各种悬疑的尖端实验技术。

B.潘建伟与同事一起在《自然》上发表的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学术论文,在量子研究领域影响深远,他因此被称为量子科学的开山鼻祖。

C.潘建伟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实现了许多个“首次”,《自然》杂志在报道这一团队的 成果时称,他们的研究已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D.潘建伟团队在信息安全传输方面颇有建树,他们的量子通信装备已在北京投入常态运行,并为国家一些重大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

E.中国量子科学研究起步虽晚,但成就斐然,许多成果已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在潘建伟团队和中科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广域量子通信体系也将很快建成。

解析:B项,原文只是说“这个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并没有说潘建伟被称为量子科学的开山鼻祖。C项,原文说的是“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此项将未然说成已然。E项,“我国广域量子通信体系也将很快建成”说法不准确,原文是说“将于2016年„„旨在„„初步构建我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答案:AD 3.潘建伟成为中国量子科学领军人物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解析:本题要求探究潘建伟成为中国量子科学领军人物的原因,这就要求考生对潘建伟的思想品质、个人追求、奋斗过程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他的思想品质,可以从潘建伟的话中分析得出。他的个人追求和奋斗过程,从他的行为事迹中不难得出。

答案:①有赤诚的爱国之情。潘建伟认为科学家要为国服务。②认定目标,坚持到底。留学之初,他就已经有了在国内建立先进实验室的梦想,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③建立并领导一个优秀团队。潘建伟通过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选派学生到国际先进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力量。④不断开拓与创新。他认为“科学家要做原始创新”,带领团队开创了中国量子科学的许多个“第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凡·高:情之热烈,心之悲悯

丰子恺

凡·高幼年的生活,只是亲近田园的自然。他的性格从小是阴郁的,沉默而寡言笑。他的身材矮短,背脊稍向前屈。头发带红色,额上多皱纹,颜貌古朴,显然是一个富于冥想而内心深刻的人。八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向一个美术家的助手索得一块黏土,拿来塑成一只小象,手法非常精巧,犹如学过雕塑一样。又有一天他看见一只花猫跳上庭中的苹果树,就在纸上描出它的活泼的姿态,笔致非常灵动。然而他这成绩不是技术的产物,乃热情的产物。他向来不习雕塑与绘画,一旦心有所感,形象就会得心应手地产出。他一生并未受过正式的绘画的基本教育,他的杰作都是随感兴而产出的。这特点从小就已显露。

凡·高有一颗强烈的宗教心。他在比利时的时候,已曾把所见的不能忘怀的情状,用真挚的态度描表为绘画。作业中的坑夫、小舍前的男子、拾石炭屑的女子„„题材类似米勒而盛情比米勒更为激烈。

自从父亲带他从比利时归家之后,虽然他的身体离开了那苦难的群众,然而他们的悲惨的幻象时时显现在他的眼前。“用绘画来表现!”这念头崛起在他的胸中。从此他把自己的全 身奉献于绘画——其精神完全与从前的奉献于苦难的群众一样热烈。

不但父母亲不欢喜他描画,画布与颜料的钱也没有着落!在父母看来这不过是浪费。因为他的作画,完全不晓得迎合俗众的心理,完全抛却利害得失的念头,只晓得追求他的“真实”。家庭的圆满和爱,从此有了缺陷,终于使凡·高不能再留在家中了。

凡·高飘然地逃到海牙,用他犀利的眼光,赏识其地的风物,又批判来自诸画家的艺术。他对于米勒尤其富有崇敬之情,因为他与米勒同是用了宗教的敬虔的态度而进行画家生涯的。

他就作一幅素描,题名为《悲哀》。画中所描的,是一个病弱的女子把脸孔隐在两手中,俯伏在膝上哭泣。枯草一般的黑发垂在她的颈与肩的没有光泽的皮肤上。阳春已到人间,她的脚下有嫩草萌芽着,她的旁边有果树开花着;然而在她如同看不见,只管哭泣、叹息。

这画的模特儿,是一个抚育五个无父的小儿的伶仃孤苦的母亲。她每天叩访画家的画室,为他们当模特儿,拿所得的钱来养活六条性命。凡·高有一次雇用她,听她诉说了她的长而悲惨的故事,热情的宗教徒兼画家十二分地感动,决意要为她减却一点苦恼。他慷慨地允诺这女子,从明天起,由他担负她家六口的生活费。于是,凡·高又将陷入像在比利时时候的穷困了。

父亲得知了这消息,亲自来海牙探望儿子的情形。就和在比利时一样,带了他一同归家。

新迁居的小村是织工所集居的村落,富有特别的诗趣。低矮的房屋,宽广的农场,夹道的胡桃树。有质朴的村人、园丁、农夫,劳动者们憧憧来往于其间。

这些于凡·高都是美妙的题材。他每天朝出晚归,没有片刻的休息,为了采择画题,不问路的远近。普通人所欢喜的事物,往往是他的好题材。贫苦的人、拙陋的人,在他看来反觉得可爱。他能用同他们一样的朴素的调子,和他们攀交,请他们做模特儿。他对于模特儿,不但从丰报酬,遇到小孩子或老人的时候,又备糖果、烟草,亲切地款待他们。

他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常常对着日间所描的画,一面端详,一面咀嚼。有时对着画出神。他的心中、眼中,只有画;口中咀嚼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也不知。家族的谈话转到了关于文学的问题上,他就兴致勃勃地参加,而且见解很高。他的论调能使全家的人倾听。

他的作品源源地产出。他所选的题材,第一是劳动者。他对于劳动者一向有好感;从比利时归来以后,这好感更深,疲劳的人、忧愁的人、病苦的人,一直不离开他的脑际了。他的初期的作品,大部分是劳动者生活的深刻的表现。一切上流社会的人物,他都不描。因为他的心一向不被牵引向上流社会的方面。又因为他的经验范围限于下层阶级,对于下层生活的风俗、习惯、气质,都有彻底的理解。他用急迫的态度来描写他们。不但表现他们的外部的形态,同时又描出他们的内部的生命。

这倾向达于顶点的时候,他描出一幅代表性的作品,题名曰《吃马铃薯的人》。北方特有的阴暗而污秽的农家的内部,一天的劳动完了之后,男女五个人围着食桌,啖马铃薯,酬 偿他们的一天的辛劳。这可说是他当时怀抱的露骨的表现,是他的荷兰时代的代表作品,他的全生涯的纪念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比利时归家之后,那些苦难群众的悲惨的幻象时时显现在凡·高的眼前,他用真挚的态度把不能忘怀的情状描表为绘画,把自己的全身奉献于绘画。

B.凡·高和米勒都是以宗教的敬虔的态度作画,并且两人的作画题材相似;凡·高对米勒怀有崇敬之情,而且对绘画投入的盛情更激烈。

C.父亲两次在凡·高陷入穷困之时带他一同回家:第一次是他在比利时时,第二次是他在海牙担负起一个模特儿一家六口的生活费时。

D.凡·高的作品都是表现下层劳动者的生活的,他的生活经验范围也仅限于下层社会,他对下层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气质都有彻底的理解。

解析:D项,“都是表现下层劳动者的生活的”错,原文中说的是“他的初期的作品,大部分是劳动者生活的深刻的表现”。

答案:D 5.请简要概括凡·高在绘画领域能取得成就的原因。(4分)答案:①对绘画充满兴趣和热情。他从小喜爱绘画,并对创作充满激情,为了绘画,不辞辛劳。②对生活敏感度高。他以独到的眼光欣赏生活中的风物,将所见所感付诸绘画,态度真挚,用心描绘。③坚持自己的爱好并为之不懈努力。家人不喜欢他绘画,绘画所需的物质条件也不充足,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旧坚持自己的爱好。

6.人们评价凡·高是一个有“草根”情结的画家,文中哪些事例表明了这一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答案:①关注“草根”。他在比利时时,把所见的不能忘怀的情状,如坑夫、小舍前的男子、拾石炭屑的女子等,用真挚的态度描表为绘画。②牵挂“草根”。从比利时归家后,那些苦难的群众的悲惨的幻象时时显现在他的眼前,他决定全身奉献,“用绘画来表现”。③同情、资助“草根”。在海牙,他对他画作的模特儿——一个抚育五个无父的小儿的伶仃孤苦的母亲慷慨援助,担负其一家六口的生活费。④走进“草根”的心灵深处。他乐于和底层的人们相处,并亲切地和他们交流,热情地招待他们,在画作中不但表现他们的外形,还描出他们内部的生命。(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第四篇: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4鉴赏人物形象限时训练

鉴赏人物形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麦 季 袁省梅

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地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

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嗪”,迅疾,慌乱。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

竟是老王头。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

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

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给老王头扣在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给老王头的烟筒里塞半截砖。

大斌子抓过布袋子,冷冷地说:“人可以走,赃物得留下。”月下,老王头佝偻着腰,搓着手,嗫嚅着,不知说了句什么,低下头走得风快,简直是小跑了。大斌子哈哈大笑:“慢点啊王老师,别摔了您的老腰。”

月亮隐在了云后,有风吹来,潮润、燠热。大斌子叫我去场院,自己走了。过了好一会 儿,他才来,手里却不见了老王头的布袋子。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大斌子偷了半袋子碾好的新麦,刚出了场院,让队长撞见了,大斌子说是想用麦子换甜瓜吃。队长气得一跳脚,骂他家贼难防,叫来他爸。大斌子挨了一顿狠揍。

天黑时,大斌子来找我,瘸着腿骂他爸:“下手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亲儿子。昨晚倒霉,今晚你给我放哨,偷回来。”那晚,他顺利地偷出半袋子新麦。朦胧的夜色下,他的两条长腿舞得飞快,在小巷子穿来穿去。我追得气喘,也不敢喊。谁知他竟然把袋子放到了老王头家的柴房子前。

我问他:“昨晚的也是给老王头?”他说:“你认为呢?”我说:“那前几天的布袋子还老王头了?你不是恨他吗?”他说:“你喜欢他?那天我是想把布袋子交给队长,从他门口过时就听见他媳妇在屋里骂他犟驴,说屋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窝在学校不挣钱。老王头一句不吭,我听着就心软得不行了。”

谁知,我跟大斌子刚把半袋子麦子放到老王头的柴房子前,老王头“呼哧”从柴房子出来了。他扯住大斌子叫把麦子拿走,他说:“我偷你们不能偷,小小年纪可不能沾染了这坏习气,你们得走正道。”

大斌子“噗”地吐了口唾沫,甩开他要走,老王头死拽住就是不让走。大斌子没法子,只好背起袋子,也不理我,气呼呼地走了。

我悄悄地叫他把麦子藏起来,明天换甜瓜吃,大斌子哼了一声:“吃吃吃,就知道吃。”大斌子把麦子倒到了场院,说:“这个老王头,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一会儿,他又说:“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

后来,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我跟老王头也成了铁哥们。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开头说“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面对父亲的要求,我似乎有些叛逆,年轻时期的“我”,不懂得父亲的艰辛和无奈。

B.文中第四段有关农村夏夜的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两位年轻人内心的躁动不安,也为下文写大斌子捉住偷麦的老王头这一故事情节做铺垫。

C.“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小说中委婉地批评了老王头性格暴躁的特点,也为后面大斌子报复、嘲讽老王头做了很好的注脚。

D.“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这句话表现出大斌子被老王头拒绝后的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对老王头恨之入骨,“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另一方面似乎也理解了老师的内心世界。

解析:B项,“突出两位年轻人内心的躁动不安”文中无依据;C项,小说中写老王头批评、“揍”学生的事主要是为了写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小说的最后也很好地强调了这一点;D项,“对老王头恨之入骨”不符合作者的表达意图,小说的后半部分,大斌子已经改变了 对老师的看法。

答案:A 2.请概括大斌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塑造大斌子所采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5分)答案:(1)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

(2)前后对比(欲扬先抑)。前面写大斌子抽烟、捉弄老师、偷麦子,让人感觉他很坏,结尾写他为了帮助老师,甘愿挨打和背负罪名。前后对比鲜明,使人物形象突出,也使读者印象深刻。

3.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大斌子还是老王头?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答案:(示例一)大斌子。①小说从正面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大斌子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的人物形象。②用“我”来烘托大斌子的形象,使其性格更加鲜明。③小说中写老王头对学生严格要求、为生活所迫偷麦子的事,都是为了衬托大斌子的性格特点。④从大斌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示例二)老王头。①老王头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小说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刻画了这一形象。②在小说中,老王头虽然着笔不多,但他善良、严厉,淡泊名利、注重尊严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③小说的结尾写老王头让大斌子把麦子带走,宁愿挨饿也不让学生变坏,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突出人性中的善良美。④小说写大斌子性格的改变,正是老王头言传身教的结果,写大斌子主要是为了衬托老王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非常罪

[美国]海因茨·利普曼

两个月前我来到纽约,和另外两位也是来自德国的朋友合租了一间阴暗破旧的房间,房东是一个身材肥胖、脾气暴躁的爱尔兰人莫菲。我们当时既没有钱又没有固定职业,全靠做点临时工维持生活。莫菲是个鳏夫,独自带着5个小孩,吉米是最小的一个。我们住的房子位于南曼哈顿一个落后、贫穷又拥挤的社区,社区里有许多像这样的大型租赁住宅。

我们在莫菲那里住了将近三个月的时候,吉米突然一病不起,病情看来不甚乐观。来美前,我的房友古特是柏林有名的儿科医生,但他表示不能替吉米治病,因为他还没有通过美国的国家医生执照考试。

莫菲请来的医生是个老态龙钟、瘦骨嶙峋的意大利人,他一共来了两次:一次是上午10点,一次是下午。午夜一过,吉米的体温不断升高,气息渐如游丝般微弱。古特催促莫菲再去叫大夫。一会儿后,莫菲却独自回来了。

“他不愿意来。”莫菲喃喃说道,无助而愤怒的眼泪在他眼眶里打转,“上次看病的费用我还没付清,他坚持要先看到钱才肯来„„”

此时低矮的房间里挤满了人。邻居里臃肿的意大利妇人、白发苍髯的犹太人和波兰的传 教士都站在门边,他们窃窃私语并忙着凑钱,最后却失望地摇头叹息。

莫菲怔怔地望着垂死呻吟的孩子,猛然转过身对古特吼道:“好歹你也是个医生,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眼睁睁看着我的孩子死掉!”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古特身上,古特脸色惨白。

我了解古特此刻的心情。再过几个月他就可以参加美国国家医生执照考试,开始一个崭新的生活。如果他站在法律这一边,可以看到的是他灿烂的将来;如果站到另一边,他就会辜负这个提供他新家园的国家,违反法律并失信于政府。而且万一被捕,他会丧失居留权,陷入无边的困境中。现在夹在中间的却是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孩,在发烧和痛楚中瑟缩。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决定。

古特终于做出决定。他为吉米的小生命奋战了十天十夜,几乎未曾合眼,两眼深陷,面容变得枯槁憔悴。吉米总算过了危险期,捡回一条性命。不过真正的故事才刚开始。

正好在吉米可以下床的那一天,警察逮捕了古特,据说是那个意大利老医生告的密。这在邻居街坊中引起了骚动,一张张历经沧桑的苍老面孔因愤怒而涨红。隔天这批人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去上班,大伙全都赶往纽约市立法院,我们把法庭挤得水泄不通,据我估计大概超过一百个人。古特被传讯时,这些人蜂拥而上,法官坐在法院的高台上,惊讶地望着下面这群奇怪而沉默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有罪还是没有罪?”法官问道。在古特还没来得及开口之前,一百多个人齐声喊道:“没有罪!”

“肃静!”法官呵斥道,指着站在古特背后的莫菲说,“你说说看。”

莫菲开始叙述。孩子生病,意大利医生的见死不救,自己无奈请求古特医生施救„„法官专心听着,并环视着一张张老迈的脸孔。

“„„所以我们就来到这里,”莫菲在结束时说,“我们来这里就是要保释我们的医生。如果你判他坐牢的话,我们已经凑足了钱,如果他因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只是为拯救一个小孩的生命——而被判罚金的话,我们已经准备好68块美金了。”

法官面带微笑地站起来,举起木槌敲向桌面。“古特先生,您违反了法律!”法官说,“原因是为了要遵循另一个更高的法律。因此我判您——无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场“大审”是1935年1月24日在纽约市立法院开庭的。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小说叙述了一位还没有拿到美国国家医生执照的德国人古特在美国不惜违背美国法律抢救莫菲的小儿子吉米的故事,小说使用了第一人称,这让故事显得十分真实、可信。

B.小说第一段介绍“我”和另外两个德国人合租一间破旧房屋的内容,一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二是侧面描写美国也有贫穷的地方,以此引出下文情节。

C.“此时低矮的房间里挤满了人”一句表现了这里的人们即便是在贫困状态下也没有忘 掉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帮助,尽管贫穷,他们依然愿意为小吉米凑钱看病。

D.文章最后一段主要告诉读者上述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作者只是客观叙述了故事,特别是具体的时间、地点等也都说明这个故事曾经发生过,很多人还没有忘记。

E.古特是一位有同情心和爱心,并且医术精湛的人。他为了抢救奄奄一息的吉米,宁愿牺牲自己美好的前途,用十天十夜的时间来治疗吉米的疾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侧面描写美国也有贫穷的地方”错误,不是侧面描写,而是正面描写。D项,“上述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特别是具体的时间、地点等也都说明这个故事曾经发生过,很多人还没有忘记”错误,写出具体的时间、地点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答案:BD 5.如何理解“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古特身上,古特脸色惨白”?(4分)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古特此时的处境,即古特在柏林是有名的儿科医生,但在美国还没有获得行医资格,这使他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道德上,不抢救吉米于心不安;法律上,抢救吉米,自己没有美国的国家医生执照,会违反美国法律,甚至被捕、丧失居留权等。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因为当时的古特处于两难的境地,无法抉择。法律上,如果医治这个孩子,他将失信于政府,万一被捕,就会丧失居留权,失去即将到来的崭新生活;道德上,如果不医治这个孩子,孩子就可能失去生命,这令他于心不安。无论怎样选择,对他来讲都是痛苦的,所以他脸色惨白。

6.请简要概括法官的心理变化。(6分)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法官在法庭上的表现及其心理变化。如开庭时,小说通过法官的视角写了其“惊讶地望着下面这群奇怪而沉默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这体现了法官内心的疑惑;在法官询问古特是否有罪时,大家齐声高喊“没有罪”,法官“呵斥”大家“肃静”,这体现了法官对这种表现的不满;然后写了法官专心地听莫菲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写法官微笑地宣布古特无罪。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①开庭时,疑惑于来了这么多奇怪、沉默的人;②庭中,对大家的表现很不满;③后来,专注于莫菲的陈述;④审判时,欣慰于古特的救人之举,判其无罪。(6分,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5分,四点给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逃 兵 曹德权

“预备——”随着执刑官的一声厉吼,一排枪刺齐刷刷地抬起,对准了五米外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十一条汉子。

十一个战场逃兵有的耷拉着头,有的双目紧闭,有的瞪圆充血的双眼盯着执刑官,有的 嘴角斜拉出一丝惨笑„„

逃兵们面前,肃立着一千多刚从战场上撤下来的国军弟兄,这场恶仗拼去了三千多条国军弟兄的生命,换来日军一个半大队的尸首,此时,一千多生者愤怒地盯着面前这十一个败类,十一个丧失血性的孬种。

逃兵是在上士班长向二狗的带领下从河堤上溜走的,他们没跑出去,被连长带人截住。少将旅长冷酷地盯住面前这十一个兵,鼓起的腮帮抽搐着。

执刑官的右手凝固在右耳上方,就要劈下。突然,少将旅长向执刑官摆了摆手。执刑官举起的右手缓缓放下。行刑队抬起的枪刺缓缓放下了。

少将旅长来到向二狗面前:“你说,你为什么要带着全班当逃兵?”

“旅长,我错了,我前天接到家里的信,我媳妇被保长给糟蹋了,跳了井„„我七十岁的老娘„„也气„„气疯了!我想,这一仗我们会被打死的,打死了,我怎么报仇呢?我就„„就„„跑了!”向二狗泣不成声。

少将旅长盯住向二狗,一言不发。

“旅长,我向二狗不是孬种啊!我不是孬种啊!我犯了军纪,死而无怨,只求旅长为我做主,给我报仇啊!”向二狗仰天惨嚎,嗵地跪下。

少将旅长将向二狗扶起,命人拿来十一支手枪,二十四颗手榴弹,蹲下身亲手将手枪压满子弹,然后站起,亲手解了逃兵们身上的绳索,再将枪和手榴弹发到逃兵们手上。

少将旅长的双眼挨个将逃兵扫过,说:“生死一人一回。你们犯了军纪,罪不容留,必须死,可这个死法,如何对得起父老乡亲?你们„„自个选个死法去吧!”

逃兵们惶恐而不解地望着旅长,好久才回过神来,向旅长行了个礼,拖着沉重的双腿在一千多生者鄙视愤恨的眼光下离去了。

五天后,情报处长将一份详细书面报告递到少将旅长手上,下面是一段节录:“逃兵李二牛、何喜发,刑场下来后逃往伏牛山,加入赵明英匪部;逃兵方财旺、陆邦才日前夜袭高桥日军弹药库,炸毁其2号炮弹库后滚入烈火中自焚;逃兵王磊、王玉清,深入汪伪张汉田旅部,击毙张旅参谋长高志国部下多名,弹尽拉响手榴弹自尽;逃兵刘四方、魏功德、毛金银,在上士班长向二狗带领下,猛攻日高堡车站,炸翻日军军列,击毙日伪军多名,向二狗以及三名逃兵全部阵亡„„”

少将旅长长久地盯着报告,叹了口气:“派出两个小组,将李二牛、何喜发和那个保长杀掉。余下这九名逃兵„„把他们记入阵亡将士英名录吧!”半月后,派出去的两个小组先后回来,报告李二牛、何喜发二匪已被击毙,只有那个保长不知被何人砍了头,祭了向二狗媳妇的坟。少将旅长正惊异间,忽听门外一声报告,两名卫兵架了一个血肉模糊的人进来。

少将旅长吃惊地盯住血人:“是你!” 血人正是向二狗。

少将旅长逼前一步:“你,怎么没死?” 血人艰难地喘着气,从怀里掏出一件染血的衬衣,双手捧着挪前一步:“旅长,我们攻了高堡车站后,弟兄们掩护我冲出去„„去杀保长,报仇!弟兄们要我报了仇后把这件衬衣交给您,我,爬了三天,爬„„回„„回„„来了„„”

血人说完轰然倒下。

少将旅长展开那件衬衣,上面是歪歪扭扭的六个血字:“我们不是逃兵。”还有九个血写的名字。

少将旅长将衬衣裹了向二狗的尸体,紧紧地抱着他,走出旅部,走向操场„„ 这一夜,一个国军少将旅长为一个死去的国军士兵守了一夜灵。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这篇小说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有十一名士兵在班长向二狗带领下逃跑的事件,说明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合理性,都会实现其不同的人生价值。

B.“这场恶仗拼去了三千多条国军弟兄的生命,换来日军一个半大队的尸首”,一个“拼”字,两个数字,写出了战斗的惨烈,也衬出了战士们的军人气节。

C.少将旅长 “盯着向二狗,一言不发”、解绳、装子弹、送枪等一系列的动作,透露出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感情因素占了上风,侧面刻画了他鲜明的人物形象。

D.从情报处长的书面报告看出,作者笔下真正的逃兵只有两个:李二牛和何喜发。他们与其他九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衬托出其他九人知耻后勇,是真正的勇士。

E.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不可预知的外部环境会给人性带来暂时的迷失,但血性男儿终会有颗维护正义的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本题C、D两项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其他三项考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只要仔细阅读全文,把各个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即可得出答案。A项,“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合理性,都会实现其不同的人生价值”说法不合适。C项,“感情因素占了上风”不对,他亲手放开逃兵的同时,又派人暗中监视着他们的动向,并且刻画形象是正面描写。

答案:AC 8.小说中的向二狗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能力等级D。本题看似容易,但有一个陷阱:学生会忽略向二狗最后爬回来的举动,因此能否对这一形象赏析具有深刻性和全面性就要看学生分析的是否细致。试题难度一般。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历来是设置密度最大的考点之一,一是由于这个考点能看出学生基本的鉴赏能力,二是学生容易入手,三是能看出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人物形象的分析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定身份—看外表—理行为—析心理。其中理行为,一定要把人物的所有事情一一列出来,加以分析。还要注意有些侧面的表现。像向二狗的战场表现就是通过战报表现出来的,是侧面表现。

答案:从为家人报仇而临阵脱逃可以看出向二狗性情冲动;(2分)从情报处长的书面报 告中可以看出向二狗的勇敢;(2分)从爬了三天送回血衣可以看出向二狗性格中的重情义、有血性。(2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9.有人说,真正的英雄,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在战友们用性命与敌人相搏之时,冲到最前头,坚持抗战不退缩。可是,作者笔下的这几个人他们会逃跑,为的只是报私仇。这会不会是个败笔?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艺术手法的辨析和鉴赏能力,能力等级D。本题属于常规考题,题目涉及的手法也比较常见,难度中等,可能在刻画人物作用上有一些分析难度。文艺作品高于生活,但永远来源于生活。英雄不是天生的英雄,而是有一个血与火洗礼的历练过程的。英雄也不是圣人,他们不完美。其不完美,他们身上的那点可贵才更让人目眩神迷。注意分析形象的现实性。

答案:不是败笔。①这正是文章的精髓所在,作者的这种写法,打破了人们圣化、神话了的“英雄偶像”,代之以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普通士兵的形象。他们有家,有妻老儿女,在家破人亡的时刻,他们也会悲恸,会失去理智,这才符合人之常情。②作者把他们放在战争的背景下,战争的残酷不容许他们做出这样的举动,他们用不怕牺牲,勇于杀敌,用血衣来印证誓言洗刷清白,在暂时的迷失后同样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展现了他们“即使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的英雄形象。(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1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4分)

天 职 许 行

海尔曼博士的诊所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没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诊所的。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撬开他的诊所,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您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

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 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魅力。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唯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

“噢,你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这是上帝的安排。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 这件事更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

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

(有删改)10.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小说中两次提到“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这里的“上帝”就是海尔曼心中最高的信念——反法西斯。

B.小说首段中用“手术刀”作喻体来形容海尔曼的性格,既生动形象,又切合人物身份,显得浑然天成。

C.小说末段可视为故事的尾声,与许多小说的尾声一样,它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 形象更生动,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D.“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这句话使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突出了海尔曼声音的洪亮高亢和他精神的感召力。

E.这篇小说立意深刻,构思精巧,人物形象鲜明,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达到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解析:A项第一处“上帝”是“安排”“海尔曼”救死扶伤,不是“反法西斯”;D项句中没有比拟手法,全句也不是突出声音“洪亮高亢”,而是突出“坚定有力”。

答案:AD 11.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4分)解析:可从他的语言及故事中整合答案。他救治小偷和情敌,说明他宽容、善良,履行了医生的天职;而他杀死敌人,又表现了爱国精神,所以他是一个丰满的人物,内心有着矛盾,但天职使然。

答案:海尔曼是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他心地善良、宽容,为了救助他人,他不计个人恩怨,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最高的职责;他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以他的手术刀作武器,沉着勇敢地处死了凶怒的法西斯头目,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6分。答出基本要点即可)12.在写主人公除掉法西斯头目这一中心事件前,小说先写了他救助“小偷”和“情敌”这两件事。这对刻画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6分)解析:前后两个故事似乎有些矛盾,但因为病人不同,对他的意义不同,所以他的对待方式也不同,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他的品德。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小说中的前两件事着力表现海尔曼高尚的品德,特别是他把救死扶伤看作医生的天职这一点,从而对中心事件做了有力的铺垫。这样一位医生却把手术刀变成了武器,这就更加突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厚重,有说服力,也强化了小说的主题。(6分,意思对即可)

第五篇:【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 专题限时规范训练二

语基+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二)

(推荐时间:35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创伤/怆然

殷红/殷勤

纳凉/按捺不住 ......B.桑梓/渣滓 ..C.讣告/埠头 ..D.内讧/起哄 ..

角色/角落 ..

请帖/妥帖 ..粘贴/粘合 ..

忖度/户枢不蠹 ..

损耗/号啕大哭 ..命脉/厉兵秣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

B.“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人民币升值无法扭转美国对华外贸逆差,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直接投资区域重点转移所决定的。

B.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C.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多年来教育事业有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是我国今后工作的重点。

D.这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先生过去所使用的物品和书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是中国文学极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唐诗绚烂、宋诗清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实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情风貌,易为人们所接受,流传十分广泛。

①所选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 ②它们既表现了中国文字的艺术魅力 ③又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雍容典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④从感时怀伤到离别赠友、从凭古吊今到故园之思、从写景状物到羁旅之愁 ⑤《千家诗》选取唐、宋各朝名家名诗,每一首都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咏物拟人,富有情趣

A.①④②③⑤

C.③①②④⑤

二、名句名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B.②③⑤①④ D.①④②③⑤(1)__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2)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3)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宠辱偕忘。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①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②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吗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③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④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乎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

用心

爱心

专心 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⑤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⑥“它在哪儿呀,奶奶?” ⑦“什么,你说什么?”

⑧“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⑨“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⑩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⑪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⑫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⑬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⑭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是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6.文章题目为“消逝的钟声”,但作者却详写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加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结合本文,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谈谈对第④段画横线句“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含意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析第⑫段画横线句“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

爱心

专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异地听到钟声时感到“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于是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请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对“故乡”含义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D 3.C 4.B

5.(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只是当时已惘然 白露横江

(3)起舞弄清影 箫鼓追随春社近

(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则有心旷神怡

6.(1)详写童年生活,交代出听到钟声的过程,突出幼时聆听“晚祈的钟声”受到震撼等特殊的感受。(2)为后文在异地听到钟声感到“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作铺垫,使“我”对“童年”的感受更加真切。(3)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新的理解。

7.(1)此句将听到的琴声和歌声幻化为触觉的风,形象地写出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和歌声后内心受到的洗礼,灵魂受到的震动。

(2)内容上写出了“我”听到钟声心灵受到震撼后却不能再听到钟声的遗憾;结构上呼应了标题“消逝的钟声”,又为下文在异地听到钟声作铺垫。8.(1)“故乡”并不是一片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辽阔无比的心情。(2)作者童年时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晚祈的钟声”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这是他童年中重要的心灵印记。(3)当久逝的钟声在异地突然响起,童年的生活印记一下就涌现脑海,从而产生了对童年、故乡的怀念。(4)其实,我们在异地他乡时,都可能会因一个小的事物而引起对过去的某一段生活的回想,从而产生相应的复杂的感受和心情,这种心情就应是一种特殊的“故乡”吧。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下载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阅读6综合性选择题突破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阅读6综合性选择题突破限时训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