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19-05-14 11:5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分析》。

第一篇: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分析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以写作或者说文为主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表达或交流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对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的优势、特点与实际运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先导式 优势 教育创新

随着我国语文多媒体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语文教学重点已实现了由内部结构到语言功能的转变,教学工作者对语言与外部环境结合的重视程度也大大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就是在不同环境下进行表达的练习过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帮助学生将表达与语境结合起来,这将是大有裨益的。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然而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缺乏情感表达、词汇贫瘠等问题。同时,在传统教学观念下,写作教学是高年级教师的责任,但实质上低年级学生练习看图写话就是在为日后的写作教学打基础。教学实践证明,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1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概况

所谓作文先导式教学就是以写作或者说文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借此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效果。因此,作文先导式教学实质上是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

1.1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做法

作文先导式教学打破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自主进行表达或交流,再以作文的形式内化阅读和识字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在作文先导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机动地调整方案,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知识。

1.2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作文先导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固有模式,不再是单一地传授课本知识。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作文或是说文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情景模式下的教学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它更加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得到了保障。

2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2.1系统性

人类的认识活动自成系统,只有对于事物进行整体把握才能将机体的整体性唤醒。因此,教师便运用了这一理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组织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识字、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写作要点。

2.2主动性

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引导。教师通过设计情境或组织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理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大胆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要相信学生有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主动性。

2.3趣味性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存在很强的趣味性。教师往往能抓住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

2.4丰富性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它所建立起来的学习空间是丰富而又开放的。无论校内还是校外,课堂或是课余,作文先导式教学能让学生运用在课堂中学会的方法,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积累素材。

2.5互动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常规思路是学生听老师讲然后动手写作。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却是在促进写作教学成为一个互动的过程。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3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3.1作文先导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先导式以看图写话、观察日记、仿写儿歌、编写故事等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大致分为游戏说写、绘画说写、创作说写、想象说写、复述说写这五种类型。①游戏说写。在游戏时间或是课外活动时间,老师可以在组织学生玩耍的过程中诱导学生进行说写能力的训练,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方式。②绘图说写。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变化,低年级学生普遍有较浓厚的绘画兴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创作自定义主题的儿童画,再让他们口述自己的色彩搭配并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下来,这也是对学生语文和美术等综合能力的培养。③创作说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一些小制作、小艺术品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后组织他们相互交流创作的心得,这在培养他们说写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能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④想象说写。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存在着天马行空的幻想,应该把握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利用听有声读物等方式支持学生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去阐述观点。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他们的错误观念得到及时纠正。⑤复述说写。可以让学生以背诵或是复述的方式,将优美的诗词和有趣的故事与大家分享,这可以为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3.2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作文先导式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运用先进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建立生动有趣的情境,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境体验和阅读交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运用说文的作文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的汉语拼音和阅读理解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多媒体所展示出的生动的画面,小学生很容易地就能够进入情境去观察思考,在视觉上对教学内容便有了清晰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去概述图片中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在表达中理解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对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制定出书面作文训练方案,通过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记录下来或是描写身边的人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运用上述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帮助学生主动地进行表达和交流,最终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论

小学生的学习潜力是不可估量的,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与耐心培养。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写话的能力,更为学生日后学习写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使小学生的整体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吕艳辉.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2]刘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37.[3]王晓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式探微[J].教师,2013,24:69.

第二篇:小学语文“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分析

小学语文“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作文是学生表达能力及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从目前小学生现状看,有很多学生极其地畏惧写作文。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还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兴趣。文章通过几个方面介绍了小学语文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的理念、方式、对各个方面的意义,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先导式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习作实践,培养小学生的书面表达、阅读表达以及观察思维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是以小学生为对象,将“导”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教”,从而带动小学生识字、阅读、表达、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多方位开发小学生表达能力、思维拓展等方面的潜能。所以,习作的先导式教学模式对今后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习作“先导式”教学模式是以“导”而非“教”为主要教学理念,采用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依靠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得的知识为基础,从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习作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为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和提高习作水平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小学语文习作“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方式

“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贯彻落实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采用导写的方法,在小学语文习作的“先导式”教学模式方式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情境创设―感受交流―自行习作―互评修正”。

(一)情境创设

合适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情境的选择可以让学生大胆进行写作。

在小学语文习作中,教师可以自行选择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学生个人生活的情境、创设社会生活的情境等来进行教学,以“趣”作为导向、以“真”作为基础、以“美”作为追求、以“思”作为核心。所以,习作“先导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依据合适的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感受交流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这就要求师生之间拥有真正的交流。

在创设情境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要展开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互动,让学生可以“说”出自身的感受,让学生有内容写,更好地打开学生书面表达的通道。这种“先导式”的习作教学模式可以逐渐的打消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阴影,让他们爱上习作,善于表达,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师的习作教学质量。

(三)自行习作

教师在课上已引导了学生进入创设的情境中,所以自行习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行依据所创设的情境和自己要写的作文,拟定题目,自由书写。

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选择自身最擅长的表达方式,让他们做到自由倾吐、自行习作。

(四)互评修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传统的习作教学中的评改是单向的教师“评”,而“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中,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修正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及其他同学的作文修整中,教师进行示范性的点评。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根据各自从互评中所得到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对自己的习作做更全面的修改。

二、小学语文习作“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意义

1.听、说、读、写能力的共同提升。

小学生的习作,是初步掌握书面表达能力的练笔。“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将“导”放在相当重要的首位,让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表达自己对习作主题的想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写作兴趣,乐于表达与沟通。

2.情感体验,培养创新。

习作教学的情感体验是多元的,在“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中,让小学生在写作时“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学出自己最想表达的话。因此,这一习作教学模式,很好地将情感体验和创新思维贯穿于小学生的整个习作中,无论是情境的创设中还是最后的互评中,这种教学模式都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以及真挚情感的表达。

3.观察事物和扩大阅读的良好习惯培养。

小学生惧怕、厌烦习作,就是因为平时没有更好地积累素材。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没有从生活中留心观察事物,没有生活中的素材,是写不出带有真挚情感的作文的。再者,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让小学生在习作中逐渐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所以,“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及扩大阅读量的良好习惯。

(二)“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意义

教师在此种习作模式下,可以体会到作文教学中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也会感受到作文评价的不同模式,以及教学观念及理念的创新和互动。

1.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小学语文“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让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中进行角色的扮演,从而在这种轻松的环境里抓住习作的重点。这样的体验会让学生习作描写得更生动与真诚,从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2.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

教师在传统的作文评价教学模式中,总是针对作文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忘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观点和看法。“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中的作文评价是相互的。教师针对作文情况先谈出自己的看法,学生担任评委,挑出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让学生自己可以亲身体会到完善作文的整个过程,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习作能力。

3.创新教学观念及理念。

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及理念作为理论支撑,这种传统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过分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而新理念强调的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也在教学观念及理念上做了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可以在教师引导创设的习作情境中,感知身边的事物、景物,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习作方法,让他们爱上写作文,而不是把习作当成“苦差事”。

(三)“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对语文课程的意义

我国语文课程中长期存在“重理解、轻表达”的现象,这导致很多学生语文的题目做得相当不错,但表达能力却十分欠缺。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把语文课程当作应试教学,而真正的语文课程是要以学生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收获作为最终教学目的的。

所以,“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正是将理解和表达共同融合在一起,将习作教学更好地与听、说、读、写、表达等方面结合,不仅提高了小学生习作能力,更培养了小学生喜欢语文课程,爱上习作,爱上语文。

三、结语

小学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包括了字、词、句、篇的方方面面。所以,小学习作教学亟待选择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爱上习作课。“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正是从新颖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逐渐喜欢语文作文,不断提升其习作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作文教学质量,不断打开小学生自身思维,让他们可以在“导”的模式里体会到身边事物、人物的美好,从学习习作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树立良好的学习观、生活观。

参考文献:

[1]蒋蓉.小学语文教学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3]宋翠英.小学作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教学方法,2015,(1):95.

第三篇: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难度略高,通过新课改,语文的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经过了多种措施的整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就是一个重要整改措施。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必须的一个举措,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性格、习惯等自身因素也要有所掌握,新的教学模式只能通过不断的探寻摸索,才能够不断完善,进而可以完全适用于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前言: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口语能力还未完全完善的时候,就要将语言以文字的方式书写出来,这显然十分困难。如何将口语变为书面语言就成为小学教师面对的一大难题。作文先导式的引入,不仅在完善学生的语言表达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不断的锻炼,随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引入,给小学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灵感,弥补了之前小学教育的种种不足。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概念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将语言表达作为中心,不仅要培养作文能力,同时也要将说文变成学生的必要能力。这种新的教育模式能降低写作难度,增加学生写作兴趣,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灵感,彻底打破传统语文教育的牢笼,以建设全新教育模式为契机,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挖掘,善于运用大脑进行分析、思考,同时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主动交流、沟通,以作文的形式调起字词积累的积极性,培养善于表达、阅读的能力。要发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功能,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不同的引导,对教学内容也要合理的安排规划,最好能够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动态化,这样的课堂就会变得充满趣味。总之,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各方面因素为基础,通过亲身经历来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优势

1.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作文先导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因素,依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爱好进行个性化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是规范学生和培养学生最好的时期,也是对事物充满好奇的一个阶段,所以要利用这段特殊时期,对学生的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进行鼓励和耐心讲解。同时也要激励学生要用于亲身体验,相信学生的自我挖掘的能力,不要给学生压力,放开手让其大胆发现、体验、探索、解决问题,让学生有疑问时就提、又不懂就问。

2.实现多元化教育。

人是个多元化的生物,认知活动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人的认知活动是由不同因素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需要将其元素进行整合,才能达到对事物的充分了解,看到事物的本质才是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作文先导教学模式对关于教育的相关元素进行整合,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不同的元素,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不同兴趣,有了兴趣便有了积极性,经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完成探索发现,在完成写作的同时,也同时培养了阅读、认字等能力,在学生的语言发展方面举足轻重。

3.增加教育活动性。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各方面还不成熟,所以对许多人、事提出疑问,针对这一独特的时期,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最为关心的事。例如,可以以此为主体开展相关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亲身体验,然后把自己的见闻、感受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等写作完成后学生就可以拥有成就感,对文字的潜在意义就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并且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加强印象,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引入

1.激励学生勇于表达。

语言表达是人类交流的简易方式,同时也是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表达出来,激励学生要勇于表达、善于表达、勇于提问、敢于提问,并对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对于勇于表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和吸收知识的能力,阅读量的提升有助于对自己兴趣的确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例如,通过对相关兴趣书籍进行深入阅读,逐渐的积累知识,了解其写作风格,能够印象深刻、巧妙利用,对写作极为重要。

3.对学生的写作要仔细指导。

抄袭对写作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仿写是写作最好的开端。例如,作文内容可以逐渐的由短到长,慢慢引导学生掌控字、词、句,也可以通过工具书等辅助书籍,对学生的语句控制进行加强,对不认识、不会用的字词要自主查询,增加自身词汇量和知识量。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将学生的发展变得更加全面、多元。小学生的发展空间是丰富的、无限的,教师不应该画出一个边框来限制他们的发展。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思考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对症下药”,打破传统语文教育理念,这对于提高?W生课堂上知识吸收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辉蓉,朱德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7.[2]张慧贤.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研究[J].考试周刊,2013.

第四篇: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

李青云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所以,我认为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建立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去发现更多的问题,有更多的创新。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念

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主要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阅读主体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主动的体验、探究,不断领悟、发现,并在体验、探究中获得经验积累、知识建构以及精神滋育,进而获得整体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主体性2.多维性3.人文性4.交互性5.创造性。

二、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流程及操作方法

针对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所具有的主体性、多维性、人文性、交互性、创造性等特点,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探究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流程。

下面第七册《鸟的天堂》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具体操作的:

第一步:激趣导课 自学探究

激趣导课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学生的活动。上课伊始,先绘声绘色描述:“同学们,鸟的天堂是我国的一处游览胜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导游去游览一下鸟的天堂。”随即放映游览鸟的天堂的录像。学生观看后,我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巴金爷爷是如何描绘这美丽而奇妙的景致的?”学生显然有了兴致,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自学课文,①回答几个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②找出描写大榕树茂盛的段落,大声朗读,并想一想这株大榕树有什么特点;③提出几个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和大家讨论。这些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重点,弄清文章脉络。自学探究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学生为了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必然会主动阅读,积极思考,最后通过大脑加工、语言组织,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就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第二步:点拨解疑 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我在课堂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鼓励学生先在小组内质疑,再用3—5分钟的时间,简要表述本组合作学习后无法解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但要综合大家的提问,就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选用哪一种更好,这三种形式是:①生生合作探究。②小组合作探究。③大班集体探究。经过合作探究,同学们最后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我不急着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联系全文,结合挂图,展开小组讨论。学生经过互相启发,最后达成共识: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指能让鸟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没有加引号。

事实告诉我们,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和合作探究读懂了许多内容,有些甚至是教师想不到的。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至尊无上”的主宰者,只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

第三步:举一反三实践探究。

学生实践探究是吸收巩固、扩大内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它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使之具有层次性、典型性、启发性和创造性。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想象鸟儿们生活在“天堂”里自由自在、无比欢乐的情景,我精心设计了有坡度的说话练习:请同学们以“这里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为开头,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然后要求学生在“叫”、“飞”、“扑”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两个词语,使原来的句子表达的内容更具体些。我先让每个学生按要求轻声自由地说一说、练一练,然后再请几位同学站起来交流。学生述说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都在情理之中,我及时地给予肯定。毫无疑问,这样的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使他们懂得怎样模仿课文的例子描写事物的动态,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从而完成了一次从读到写的飞跃。

第四步:激励评价,延伸探究

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让学生自评、互评、学生总结、教师补充,教师评价学生要以表扬为主,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把握时机提出问题:这茂盛的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也参与各小组的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相继得出以下四个理由:①树大叶茂,鸟能筑巢;②环境幽静,适合孵卵;③紧挨大树,不愁食物;④农民爱鸟,因而无人伤害鸟。这个相当全面的答案,表明学生已经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了课文内容,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懂得了许多道理。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

三、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教学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走进教学情境。比如:我在教学《草原》一文开始时,给同学们播放了腾格尔的《天堂》这首豪放的草原之歌,并放映美丽的草原风景图: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如棉花般的羊群。这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再加上音乐的渲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去仔细读书、深刻感悟。有一名学生则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们赶快读书吧,带着我们的感情去朗读那些文字,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这时,我不能不认识到,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开放阅读课堂,拓展探究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应开放而具有创新活力的。”所以,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里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比如: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愿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句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瀑布的美景;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激情飞扬地读一读„„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在学生们汇报学习情况时,有的说:“我画了一条闪闪发亮的瀑布从青山上飞流下来。”有的说:“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烟雾,从远处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它像飞一样的直飞下来,足足有三千尺,就像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这景象多雄伟,多壮观啊!”还有的说:“听着同学们的描述,想像着气势磅礴的瀑布,我觉得瀑布就在眼前,多么令人陶醉啊!”这样,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开放了课堂,学生的思路也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探究中来,极大程度地发掘了他们探究的能力。

(三)、尊重个性阅读,培养探究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主动建构学生主动获取、读书内化的教学机制,即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读书,内化语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学生在对齐威王、田忌、孙膑认识的基础上,我趁机问:“文中的三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孙膑,因为他善于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聪明,还乐于帮助朋友。也有学生说喜欢齐威王,因为他驯的马好。更有的说喜欢田忌,因为他善于接受朋友的意见。面对同学们的不同回答,我说:“听同学们说的意见,其实每个人都有好的一方面,我们到底应该喜欢谁呢?”学生说:“都喜欢。”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做到了尊重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同时,又启发学生认识到:人都是有优点的,世界上既没有全优的“完人”,没有全劣的“庸人”。全面的去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这也充分体现了对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四)、延伸课内阅读,提高探究能力

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有谚语说:“生活是无字之书,眼光敏锐的人能看见精彩的词句;书是有字的生活,情感丰富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我们语文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捕捉、利用生活资源,将我们的阅读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精心策划一些语文综合活动,采用多侧面拓展、多渠道贯通,使活动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学习了《一个地球》之后,我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然后在班上汇报。在同学们积极的交流自己对周围环境的发现时,我问:“你们打算怎样来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呢?”这就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而且是到生活中探究。一段时间后,我了解到了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都有了良好的办法来保护我们自己周围的环境。有的说控制“白色污染”,有的说到河边、树林里放一些标牌,提醒人们不要把垃圾倒进小河,不要把污水排进小河,不要乱砍乱伐树木„„看到同学们的收获,就足以证明他们的探究能力已经提高了。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模式

践行“导学议练”实施探究式教学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喻屯第一中心小学 李惠贤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因此根据小学科学课的学科特点,结合区教研室倡导的“导学议练”,我们构建了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

以探究式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科学探究课,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为中心,以主动参与、亲历过程、协同合作、发展个性(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科学课程。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以提出或发现一个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能力并获得新知;

3、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建构知识;

4、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

5、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6、重视合作式学习;

7、重视发展性评价;

8、开放的学习时空。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操作过程

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以主题探究的形式展开,一般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拓展延伸。这一个个“板块”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基本环节:

1、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思想、方法和新知识的种子。只有通过问题的展开,从而实现学生的兴趣与欲望,实现探究学习目标,实现探究的全过程。探究式学习,就是一种典型的任务驱动型的学习过程,首要环节就是能提出或发现问题。本环节注意问题:

(1)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描述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某种事实现象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教学《纸的秘密》,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各种纸和不同用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想了解纸的哪些秘密?让所有学生充分提出不同方面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疏理分类,选择其中的部分问题(如纸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吸水程度等)进行探究。而对于课堂上不能或来不及探究的问题(如造纸过程,纸的种类及发展等),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查资料、参观访问或进行实验继续研究、又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前,让学生注意观察炉子壶水烧开时的变化,学生自然会问:“壶水为什么外溢?”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猜想,有的说:“可能是壶里的水胀大了》”学生的思维在碰撞,经过争辩达成共识。“可能是壶里的水被烧开后体积胀大了。”“怎么证明?”学生的探究又开始了。

(2)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符合教学目标需要。科学课中的探究不是儿童随兴所至的自发探究,而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规定性的有价值的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

2、猜想假设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与假设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中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研究者根据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是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做出的假定性解释。猜想假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合理解释,做到解释与观察、问题及证据相一致,避免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本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合理地猜想与假设。

(2)规律性原则。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3)方向性原则。是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活动,能明确探究的方向,指导整个探究活动的进行。(4)开放性原则。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因此会提出不同的猜想与假设。

3、制定方案

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师生制订出详细的探究方案,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制定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好探究活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设计、表达等综合能力。

本环节注意问题: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鉴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会制定简单的书面或口头计划就足够了,到四、五年级就不仅要求内容全面、周密,而且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2)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最初可以让学生经历“初步设计、交流探讨——再设计、再交流探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逐步完善的设计过程。在交流探讨过程中注意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相互之间提出修改意见,取长补短,共同设计出较为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3)合理、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的目的、准备的材料、研究的过程、观察的现象、研究的结论。

4、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展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多种探究活动,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探究的过程大致分三步:开展探究、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得出结论。本环节注意问题:

(1)探究材料要准备充足。科学探究活动的展开离不开大量的材料作支撑,充足的材料既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又可以促成一节好课,是探究活动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准备的材料还要有典型性、科学性、显效性。材料的准备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也可以师生共同准备,甚至让家长帮助准备。

(2)合作学习要有实效。“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到: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精心设计、有效讨论;适时引导,参与调控;及时反馈,激励评价。(3)重视数据的搜集与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在探究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的搜集与记录。及时记录是对探究活动成果的积累、记录的过程,又能强化学生对探究目的的认识。

(4)教师要少说、多看,必要时给予指导。探究活动中,教师没有必要提前告诉学生答案,也没有权利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探究的结果,而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只有当发现学生有困惑时给予点拨和指导。

5、表达交流

交流就是将自己或小组探究的结果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与别人分享。表达交流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组内交流,主要针对本组内共同进行的探究活动,对所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获得共识;第二步是班内交流,是在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体同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得出科学的解释或结论,获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如《我们的营养》一课,各组学生在实验后汇报:我把碘酒滴在馒头上,馒头变成蓝色了!滴在米饭、土豆上以后也变蓝了!碘酒滴在油菜上面没有变化,碘酒滴在辣椒上面没有变化„„在学生汇报了丰富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学生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中食物凡是有淀粉的,滴上碘酒都会变成蓝色;而不含淀粉的就不会变色。从而,使学生对淀粉遇到碘酒就会变蓝色的特性有了很直观的认识。本环节注意问题:

(1)表达与交流的方式要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不求一律。如学生可用擅长的语言描述、表格、图表、图画、报告、作品等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如《观察蜗牛》一课,让学生描述蜗牛的螺纹时,让学生说比较困难,但如果让学生画出来就简单、形象的多了。

(2)引导学生倾听别人发言,并鼓励学生作补充和评价。课堂交流时,学生既要阐明自己的观点,也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经验。让学生学会倾听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之一。

(3)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

6、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课标》中提出:不应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探究的起点和终点,课堂外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可以把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或新产生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解决问题。

如《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结束后,教师设计这样的拓展训练:邻居家的小朋友把盐都溶解在水中了,你能帮他把盐再从盐水里取出来吗?大家可以搜集资料,请教大人,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生活实际,沟通了科学课堂内外,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做了铺垫。本环节注意问题:

(1)为达到继续探究的目的,教师可做下面三项工作: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按制定的实验计划坚持做下去,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做好方法和技术的指导,做学生探究的坚强后盾;定期召开汇报会,及时反馈、交流探究情况。

(2)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如学习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根据声音产生的原理自制小笛子或小乐器,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又扩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

以上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过程,但是科学探究过程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从“提出问题到假设到设计方案直至后面的研究与分析等”这样的模式又不能绝对。它的每一个步骤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活动,具体情况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也不同。有些探究学习活动可能包括了上述全部六个环节,也有可能某些探究学习活动只包含了其中的几个环节。我们并不能寄希望每节课都重复这样的程序,因为这样的话每个环节都没有深入下去,科学探究只能是落空。所以,在新的科学中只能是有重点的来突出某个方面、只能是在不同的年级有所不同、只能是根据内容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重心,根据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对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把握,构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下载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品德“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品德“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 摘 要:小学品德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笔者尝试在小学品德课堂上进行“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归纳、总结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学新......

    构建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范文模版]

    构建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形形色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并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产生了广泛影响。根据其所依据......

    参与式教学模式

    1.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参与式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英国的一些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

    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模式 这一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餐桌式教学模式

    “餐桌式”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平等、互动、和谐、高效的“餐桌式”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切实做到了减负增效......

    越式教学模式

    越式教学模式 “跨越式教育”,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坚持了近10年的一项科研课题。如果以教育部的“新课标”为参照,“跨越式教育”实施后,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课时的前......

    参与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 (下发各校教研组) 以学校教研组长工作室、学科备课组为核心单位,开展教学模式的学习借鉴。其学习、借鉴的基本模式为: (一)小学 ——“参与式”教学。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