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论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时间:2019-05-14 11:5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师德论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师德论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第一篇:师德论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单位:XXXXXXXXXXXXXXXX 姓名:XXXXX 日期:XXXXXXXXXX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古语也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一句话,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自古就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培养人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发展。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

(一)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教师,特

别是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及组织者。在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三)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为了听领导的话,居然教唆学生如何去说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扔阴影,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

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比如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张皇失措,退避三舍,还是从容镇定,迎难而上呢?又比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是领导同事的误解,或是家庭内部矛盾,是大吵大闹,怨天尤人,还是不争不辩,宽宏大量?完整的德育教育应包含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是今后德育中应该加强的地方。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在现代多元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古人云:“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日有余。”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和进行正确引导,会使教育效果出现偏差。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育中应注重提高人格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及可行性,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体特点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注重言传身教的结合、情理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的结合,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

首先是教师要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它占12%。这表明学生碰到麻烦,他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敞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搞师道尊严,不能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作为班主任,热情关怀,热心帮助,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班主任和蔼可亲、坦诚相待才会有力地做好教育工作。

其次是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的职责是育人,作为在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育人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种观念:学生接受能力有强弱、学习进步有快慢,在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因人而异、分类推进、互帮互学。教师要用健全的人格素质和良知影响学生,关心学生。一切师德要求都要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因此,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教师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种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癖,则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

三、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在我教学生涯的初期,曾走过一段费力不讨好的道路,对于学生的错误,我非得揪出来,从不轻易放过。因为我认为如果不管他们就是不负责,而教师就得负责,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有的学生“不认真”做值日,我就在班上公开批评他,而后便是罚他再做一天,并申明,如再不认真就再做,直到会做为止。结果值日问题只是在短期内有一些变化,时间不长又开始恢复原状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请教了老教师之后,我才明白这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家长们总认为孩子干点儿活得很累!于是,大人们便剥夺了孩子们的锻炼机会,直至今日孩子们没有能力。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在家里根本是不干活的。因此,他们中的多数并不是故意偷懒,主要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做才算是认真?怎样才算是做好了;再有就是有些学生已经养成了偷懒的坏习惯。基于这种情况,我在班上没有责怪他们,而是对他们讲:“我认为大家都想努力为班级奉献自己的一份心,只是有些同学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后,我会教同学们做。”从此,我几乎每天都和同学们一起做值日。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在班里大力表扬。从此,班里的值日问题基本解决了。从这件事情的解决中,我领悟到了学生绝不是我们可以随便发泄怨气的被动接受者,对于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我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象我们照镜子一样,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怒,他就对你怒;你对他冷淡,他就对你冷淡。有所不同的是:你若对他微笑,他可能对你大笑;你对他冷嘲,他可能对你抵触。而后,你再对他笑,他也有可能无动于衷。

所以,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

四、是教师要全面发展。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对于一名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都是应当尽量加以避免的。

总之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理解,摘要: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一、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奠基作用、催化作用、修正作用、完善作用。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教师待人要真诚;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仪表、举止、语言、礼仪等);教师要全面发展等等。

关键词:以身立教 教师 为人 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本人想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来谈谈如何“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现代人在走向社会前,总要在学校里生活。学校与教师就是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和向导。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行就是模仿的榜样,可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甚至是终身的影响。因此,为人师表的地位在师德的各项内容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若想成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必须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论是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之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入木三分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要义。

人们把教师誉为不辞劳苦、辛勤耕耘的园丁,不仅是对他们教书育人丰硕成果的十分赞许,更是对他们为人师表高尚师德的充分肯定。用美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一段话来评价为人师表的意义是再恰当不过了:“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教师的言行、学识、情趣等都是为人师表的载体,但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

第一,品德修养。现今教师的品德修养从大处看应充分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从小处看应努力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应该让学生懂得,完善品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挥斤运斧、凿璞成玉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正因如此,教师本身更要努力做到“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鸠斯语)。就拿某些教师来说,一次黑板报的评比,学生会已经判出第一了,可某些老师自以为是,知道第一不是自己班时,跑去得第一的那个班里看。然后居然说出一些低素质的话语。让学生会把第一名换了„„自己尚未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那些教师怎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品格修养?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应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

第二,治学态度。提倡教师应成为“职业学习者”、“终身读书人”,这样才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打开一个新的天地。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号召青年人要“用人类已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这对每个教师如何治学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个教师有了这种“知不足”、“知困”的精神,就会端正治学态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教学相长,从而为学生作出榜样。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在学校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渡过了教师们带给他们的人生之初最美妙最难忘的时光,教师们的言传身教,使学生们感叹知识世界的奇妙,领略了人类创造的伟大,仿效着恩师迈向社会迈向人生。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其次是人格。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种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癖,则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第三是全面。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对于一名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都是应当尽量加以避免的。总之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落实到教师人格塑造上,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是热爱科学追求真理。

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科学真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具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德。要努力培养出求实、严谨、虚心、刻苦的学生。学风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和精神风貌在对待科学真理态度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教师的优良作风,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爱科学的品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人活着,就要敢于为真理抛开个人的得失,敢于为求知而坚持不懈的奋斗。要致利于形成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专博相济、富有活力的知识结构。从纵向上讲,应当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对自己所任学科有较为深入的钻研;从横向上讲应当具备相当开阔的科学视野;从发展上讲应当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体系造成一种开放的态势,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形式的要求。

二尊重规律,勇于创新。

教育是一门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科学,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千百万人的成长、发展和人生幸福的事业。必须小心翼翼的严格的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现代教育是主体化、开放式的教育,学生的成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教育合力”综合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力的组织者和专门者,应当对教育合力的形成、发展和优化发挥主导作用和调节作用。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尽一切努力,妥善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各方面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校内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教师集体。在校外积极开发和利用一切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教育因素。这对教师的品德,素质和能力无疑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就要宏扬集体主义精神,处处坚持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为重,努力培养开阔的胸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四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对于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的具体要求是: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这方面的要求是要清洁整齐,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二是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三是语言。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四是礼仪。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富有时代特点的必要的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为人师表作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人师表做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为人师表作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出色解答。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应主动成为为人师表的表率。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那份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用师爱建立与学生间崇高、无私、美丽的情感;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才会成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一面旗帜。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学生,要教育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作文,一个学生说自己最讨厌的人就是小学时候的一位老师,说这个老师教育方式简单,说话很难听,而且经常因为学生学习不好而迁怒于家长,甚至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由要求家长送孩子去她家里上补习班。在这个学生的心目中,他的这位老师是一个师德缺失的人。当时看完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知道该如何给这篇作文下评语。也许这个老师还不知道自己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了多坏的印象,但她的所作所为却给孩子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蒙上了一层深厚的阴影!

可能是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熟悉的面孔、课本、教案,又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久而久之,厌倦、懈怠如荒原上的野草在生长,如同一位医生看惯了死亡而对病人的伤痛麻木不仁一样,我们确实有部分老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经常戴着放大镜来看待学生的错误,不能用一颗包容的心来爱每一个学生,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诋毁教师的言辞。面对这种现实,我们不能抱怨,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反思自己的行为,尤其是我们的党员教师。因为党员就应该是先进的化身,我们有责任教育和影响周围的广大教师。党员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师德的表率,更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和健全的人格。

如果说“为人师表作表率”是思想上的自我准备,那么“爱岗育人当先锋”则浓缩着我们的工作方向:热爱自己的岗位,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祖国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创新靠教师。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对学生,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党员教师更应先行一步,做加强学习,自我教育的带头人,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的先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们才能真正在三尺讲台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艺术品。

三寸粉笔写信仰,三尺讲台谋发展。信仰是浩瀚海洋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发展是对学术的追求,是对人生的锤炼。只要我们始终牢记自己在党旗下宣誓时的豪言壮语,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那么我们的信仰就会在发展中谋求辉煌。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老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虽然我们依然清贫,但我们因为充实而快乐。我们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用爱播撒希望。拼搏吧,战友们,为了我们的梦想与希望!奋斗吧,老师们,我们的事业无尚荣光

第三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定稿]

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为人师表是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从教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对教师、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真实施这一职业道德规范,必须牢记它的具体要求。

第一,要做一个优秀品德的垂范者。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有高尚的节操,要尊老爱幼。要团结同事,谦虚礼让,要勤奋学习,勤劳节俭,要律己宽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公正无私;

第二,做高素质的教育者。牢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认真贯彻和实施党的教育方针,把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实行启地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具有健康的体魄;

第三,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牢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做出表率。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理解,摘要: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一、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奠基作用、催化作用、修正作用、完善作用。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教师待人要真诚;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仪表、举止、语言、礼仪等);教师要全面发展等等。

关键词:以身立教 教师 为人 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本人想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来谈谈如何“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现代人在走向社会前,总要在学校里生活。学校与教师就是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和向导。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行就是模仿的榜样,可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甚至是终身的影响。因此,为人师表的地位在师德的各项内容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若想成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必须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论是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之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入木三分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要义。

人们把教师誉为不辞劳苦、辛勤耕耘的园丁,不仅是对他们教书育人丰硕成果的十分赞许,更是对他们为人师表高尚师德的充分肯定。用美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一段话来评价为人师表的意义是再恰当不过了:“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教师的言行、学识、情趣等都是为人师表的载体,但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

第一,品德修养。现今教师的品德修养从大处看应充分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从小处看应努力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应该让学生懂得,完善品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挥斤运斧、凿璞成玉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正因如此,教师本身更要努力做到“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鸠斯语)。就拿某些教师来说,一次黑板报的评比,学生会已经判出第一了,可某些老师自以为是,知道第一不是自己班时,跑去得第一的那个班里看。然后居然说出一些低素质的话语。让学生会把第一名换了„„自己尚未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那些教师怎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品格修养?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应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

第二,治学态度。提倡教师应成为“职业学习者”、“终身读书人”,这样才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打开一个新的天地。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号召青年人要“用人类已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这对每个教师如何治学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个教师有了这种“知不足”、“知困”的精神,就会端正治学态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教学相长,从而为学生作出榜样。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在学校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渡过了教师们带给他们的人生之初最美妙最难忘的时光,教师们的言传身教,使学生们感叹知识世界的奇妙,领略了人类创造的伟大,仿效着恩师迈向社会迈向人生。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其次是人格。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种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癖,则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第三是全面。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对于一名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都是应当尽量加以避免的。总之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落实到教师人格塑造上,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是热爱科学追求真理。

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科学真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具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德。要努力培养出求实、严谨、虚心、刻苦的学生。学风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和精神风貌在对待科学真理态度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教师的优良作风,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爱科学的品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人活着,就要敢于为真理抛开个人的得失,敢于为求知而坚持不懈的奋斗。要致利于形成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专博相济、富有活力的知识结构。从纵向上讲,应当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对自己所任学科有较为深入的钻研;从横向上讲应当具备相当开阔的科学视野;从发展上讲应当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体系造成一种开放的态势,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形式的要求。

二尊重规律,勇于创新。

教育是一门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科学,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千百万人的成长、发展和人生幸福的事业。必须小心翼翼的严格的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现代教育是主体化、开放式的教育,学生的成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教育合力”综合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力的组织者和专门者,应当对教育合力的形成、发展和优化发挥主导作用和调节作用。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尽一切努力,妥善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各方面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校内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教师集体。在校外积极开发和利用一切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教育因素。这对教师的品德,素质和能力无疑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就要宏扬集体主义精神,处处坚持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为重,努力培养开阔的胸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四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对于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的具体要求是: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这方面的要求是要清洁整齐,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二是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三是语言。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四是礼仪。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富有时代特点的必要的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为人师表作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人师表做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为人师表作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出色解答。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应主动成为为人师表的表率。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那份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用师爱建立与学生间崇高、无私、美丽的情感;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才会成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一面旗帜。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学生,要教育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作文,一个学生说自己最讨厌的人就是小学时候的一位老师,说这个老师教育方式简单,说话很难听,而且经常因为学生学习不好而迁怒于家长,甚至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由要求家长送孩子去她家里上补习班。在这个学生的心目中,他的这位老师是一个师德缺失的人。当时看完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知道该如何给这篇作文下评语。也许这个老师还不知道自己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了多坏的印象,但她的所作所为却给孩子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蒙上了一层深厚的阴影!

可能是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熟悉的面孔、课本、教案,又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久而久之,厌倦、懈怠如荒原上的野草在生长,如同一位医生看惯了死亡而对病人的伤痛麻木不仁一样,我们确实有部分老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经常戴着放大镜来看待学生的错误,不能用一颗包容的心来爱每一个学生,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诋毁教师的言辞。面对这种现实,我们不能抱怨,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反思自己的行为,尤其是我们的党员教师。因为党员就应该是先进的化身,我们有责任教育和影响周围的广大教师。党员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师德的表率,更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和健全的人格。

如果说“为人师表作表率”是思想上的自我准备,那么“爱岗育人当先锋”则浓缩着我们的工作方向:热爱自己的岗位,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祖国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创新靠教师。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对学生,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党员教师更应先行一步,做加强学习,自我教育的带头人,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的先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们才能真正在三尺讲台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艺术品。

三寸粉笔写信仰,三尺讲台谋发展。信仰是浩瀚海洋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发展是对学术的追求,是对人生的锤炼。只要我们始终牢记自己在党旗下宣誓时的豪言壮语,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那么我们的信仰就会在发展中谋求辉煌。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老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虽然我们依然清贫,但我们因为充实而快乐。我们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用爱播撒希望。拼搏吧,战友们,为了我们的梦想与希望!奋斗吧,老师们,我们的事业无尚荣光。

教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 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呢?

一、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书育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 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礼记》中说:“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徳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切实做到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决不能只管教不管导。一个只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在面临我国加入的今天,有个别教师却把这个给忘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益于祖国、有益于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加强语言修养。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语言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交流中,在评价学生的言语中,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在参与学生的活动中,教师必须把好语言这个关口。特别要注意:表扬不能失实、超限;批评不能贬斥,刺伤。要很好的掌握分寸。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教育性、启发性、简练性和 直观性等。

三、规范自己的行为。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这是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相互接触,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把尊重师德规范变成自己深刻的信念,才能有为人师表的自觉行动。教师的言行,点点滴滴,随时都注入到学生的心头,起到影响和感化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试想:“一个上课迟到,学生作业不及时批改的教师,如何让学生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一个难不帮,见坏事不制止的教师又如何教出救困济贫、助弱斗凶的学生。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命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是学生的模范,事事是学生的榜样。

四、以高尚的形象树立威信和尊严。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服饰。庄重、大方、整洁、朴素的着装,能够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特点与美感,容易引起学生的 敬爱之情,进而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尊严。过分鲜艳、浮华或过分拘谨邋遢,都是不适宜的。

教师的威信和尊严不是自封的,而是通过“教书育人”实践逐步树立起来的。在这方面教师还要注意不能在学生面前把自己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如果这样,学生当面不敢“冒犯”你,但心里不服气,在一定的时机总是要“冒犯”你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把学生自己同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要讲清道理,以理服人,不要大动肝火,更不能挖苦体罚学生。一旦自己有过失,要敢于承认,有错必改,以取得学生的谅解和信任。

五、对自己严格要求。

学生每时每刻都注视着教师的言行举止。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受着象教师这样的严格监督,也没有有任何人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的深远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做到事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呢?那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一身作则,注重身教。必须不断注意自我修养,陶冶情操,自觉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增强教育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雪笑吟

师表,是表率的意思。为人师表是指品德、学问上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

其特征可用5个字概括,那就是“德、才、学、识、貌。”

何谓德?德即品德。为人师表的人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才:才能。学:学问。识:见识,经验。也就说为人师表的人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不但有自己从事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人文地理、科学社会知识),而且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貌:即精神面貌。为人师表的人行为举止要端庄得体、文雅适度、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应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

明礼貌。

教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呢?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应该有博大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品德、伟大的情操、广博的知识、教育、教学的才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时时、事事、处处用“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为教师是社会道德的引领者,教师的一举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学生又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教师应该热爱自己本职工作,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你只有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你才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你只有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你才能甘受清贫,抗拒诱惑、耐得住寂寞;你才能无怨无悔、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你只有热爱事业,你才能追求卓越;你只有热爱事业,你才能乐教善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你只有胸怀大志,你才能矢志从教,你才能悦纳、追求自我,自强不息。用自己的真心换回学生的爱心,你才能用自己博大的爱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真善美来哺育那一颗水晶般的心。教师要想做到为人师表,教师还应该做一个智者、仁者、强者。“智者的底气是聪慧;仁者的底气是善良;强者的底气是博大。强者的博大在于能让对手心悦诚服地拥戴和情不自禁地喜爱。他的威不在怒,他的力不在吼。” 教师还应该做一个“谦虚的人,因为看得远,所以不躁;因为想的辽阔,所以不妄;因为脚站得高,所以不傲;因为路走得远,所以不妒。他的底气中沉淀了更多的豁达、柔和,善解人意和悲悯情致,于是谦虚成了人性中极高的品

位和人格中让人仰慕的魅力。” 为人师表的人既不要狂傲自大、文人相轻,又不要妄自菲薄、自惭形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有一种完备的人格、宽广的胸怀、自强不息、乐关向上的气质;要追求一种求实致远、朴实高雅的品位;要有一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品格。让我们广大教师用这样的气质、品位、品格来熏陶、感染、引领学生,使他(她)们逐步养成真诚、正直、公平、平等和友好的品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国家的有用人才。

着装是“为人师表”的内在要求

南京市教育局下发《给南京市中小学教师15条礼仪建议》,要求教师着装要“忌脏、忌露、忌透、忌短、忌紧、忌异”等 “六忌”。《建议》指出,外穿的衣服不能过于单薄透明,不外穿吊带衫,不佩戴夸张的耳环、项链等饰物,不能染指甲和头发。

什么是“师”?今人多认同韩愈在《师说》中所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我们要知道,韩愈写作此文时,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当时社会士大夫之族存在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因而韩愈写作此文倡导从师而学的良好风气。正因如此,《师说》中才会反复强调老师在知识传授方面的重要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实,“师”的另一意思即为“范”。也就是说,作为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在为人处事上以身作则,为学生做榜样,做表率。老师着装得体自然也是为人师表的应有之意。有人以穿什么样的衣服是个人自由为由,反对对教师着装进行统一规范。但是不要忘记,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相对的。作为一个个体,你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着装,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干涉的。但是,自由的前提是,你的行为不能对他人造成影响。因为,如果你的自由是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前提的,那么,这种自由就是不道德的,严重者甚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穿着自由、舒服不等于得体。比如,在海滨浴场,任何人都可以只穿着泳衣,因为,在这样的场合,穿着泳衣是为人所认可的。但是,如果你在酒店的大堂或者公共汽车上也穿着泳衣招摇过市,你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你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但是,在这种场合穿着泳衣虽然不违法,却不得体。什么叫得体?就是你的穿着要适合你所处的场合。在正式的场合着装正式,在休闲的场合着装休闲,在私密场合着装尽可以随意,就叫得体。老师也是一样。当你在浴场游泳时,尽可以穿着泳装;当你在步行街逛街时尽可以穿着休闲,吊带、短裤、紧身皆可;但是,当你站在讲台上时,你就是一名为学生表率的老师,在着装上当然要特别注意。

中小学老师面对的是未成年学生,他们都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老师不修边幅过脏的着装会让学生们认为“老师可以穿那么脏,我为什么要那么干净”,而过露过透的着装则可能对处于青春期的异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引起同性学生不合其年龄的效仿。任何一个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职业道德,注重着装是教师“为人师表”的要求,也是教师尊重学生并获得学生尊重的必然要求。南京市教育局下发的“礼仪建议”之所以是建议,就在于为师者的“礼仪”是道德的要求,不可强制。但是,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自有其“强制力”,因为,要想教出好学生,就要做一个好老师;要做一个好老师,必然要在着装上做一个表率。这样的《建议》,是恰当的。

第四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为了花的事业 根的基础

摘要:在众多教师的教学历程中,写满了险峻的挑战和艰难的探索以及成功的收获;积满了满腹的心酸和喜悦。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对于教师而言又是一轮新的挑战,作为教学工作者,不止是授人以业,更重要的是传人以道,解人之惑。窦桂梅曾说: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谁来给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教师自己。”本文就如何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展开论述,分析了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作为教师如何自主成长,追寻自己的教育人生,做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师德建设;精神品格;以身立教

教书与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然而对于教师本省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断思考努力创新的学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榜样和表率,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以至于学习情况。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以满腔热情对待教育工作和学生外,还必须不断自我“更新”,包括对自身知识的更新,还有自身职业道德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中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教师其本身都存在诸多问题,教育工作也会反其道而行,最终受害者也是成长中的学生们,因此教师的行为、能力尤其重要。[1]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

据调查现实: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师德状况,总体来说是不错的。大部分的教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上班,认真讲课,细心答疑,努力融入到学生中去,受到学生以及社会的肯定和好评。但是,事物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对于师德,由于每个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思想觉悟都难免有不足的地方,加上不良思想在教育行业的传播,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已经发生扭曲,师德状况开始出现滑坡,对学生也有直接的影响。1.1 师德意识差,让学生误入思想的深渊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反面思想不断在社会各界流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思想素质。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不断功利化,过份追求个人利益、功利思想不断膨胀。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接触尤其居多,教师个人的师德意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思想。例如:有的教师平时对学生管教不是很严格,对待一些学生不按时交作业的问题也从严处理,然而一旦期末评比时期到来,关系教师奖金方面的时候,他们对待同等问题,他们的态度立即转变,由最开始的不怎么管理,变得更加严格。像这样的情况教师价值观的扭曲和失衡会对学生产生误导,甚至会将学生思想带入错误的深渊,影响其心里健康正常发展。[2]

1.2 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社会进步的同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得到提升。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种状况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深深的影响着人们对于事业的心态,很多人开始将事业仅仅看成是挣钱的手段,而对事业本身失去了奉献精神。在教育领域,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责任感,只是将教书视为谋生的手段,而不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去主动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培养,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不督促,更不去关心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个人的能力。在专业上也没有进取精神,上课只按课本讲,没有创新思想,对学生的问题也是敷衍了事,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个人事情上。这种缺乏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的例子在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1.3 能力不够,缺乏创新思维,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目前社会存在一部分这样一部分教师,未成为教师之前,他们不断学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然而从事教育工作之后就开始懒惰,不思进取,能力逐步衰退,教学中没有创新思想,教学呆板,对学生而言,没有新意的课堂让他们对学习兴趣不断减退,积极性不断下降,最后导致学习能力无法提高,耽误了前途。如何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做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事业是我国培育人才的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怎么才是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呢?首先对待教育事业要真诚。教师既是学生的引路者,也是学生的带头人,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具有言行统一、表里如一的良好品德,对待任何一堂课,都需要认真、严格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对待学生更需要发自内心的关爱,让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其次是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该不断的全方面发展,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种健康、和谐、全面的人格,德才兼顾,不拘小节。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言,这些都是必须具备的,教育事业是对教师能力和人格的考验,只有义无反顾的不断向新高度攀登,其教育事业才会开出幸福的花朵。[3]

2.1 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修养

作为教师,学习再学习是一个必须的过程,通过学习增加自身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社会在进步,时代在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的知识,走在社会前端才有资格称之为“师表”。很多教师在业余的时候会报读一些新课程,如:多媒体课程,然后在教学中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让教学有新意有特色,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大部分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读书,通过读书,加深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修养。教育事业坎坷多,困难重重,业余时间读一些大师作品能让自己身心舒畅,还会经常收到激励和启迪。

2.2 学会在教学中反思

目前各个行业都在实行可持续发展,对于教育事业也是如此,随着教育改革,教师也应该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生涯经验,在总结上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很多教师他们着重在教案上下手段,认为教案写得好,教学效果就会很突出,往往结果就会相反。教学更注重的是教学手段,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对知识记忆犹新。俗话说“教而不思测浅,思而不教则空”。因此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创新教学方式,是教师成优秀的必经之路。反思的方面很多,例如:仔细研究教材、总结教学经验,思考让学生轻松理解的教学思路;多听课、与同事交流思考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多观察、询问,理解学生的心里,思考如何集中学生课堂上的集中力。“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行为,结合新鲜的教学工具,如:有趣的实验,多媒体等,从撰写教案、课堂教学、课后总结等方面来获得体验,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让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成熟起来。诸多优秀教育者都认为不断反思能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助力者。

2.3 不断摸索,思考,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师晋职中,每一位教师都权利展示自己的能力,有的教师平时千篇一律的教学,在晋职课的时候,却花费诸多心血去备课,反复修改教案,似乎这堂课才是真正应该认真对待似的。要知道,高级教师的资格和他们独特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实践,在不断摸索、思考的结果。教学也一样,都应该从点滴做起,从每一节课做起,长期严格对待教学,做到课堂既严谨又生动,学生对知识也更容易接受。不断摸索和思考,能掌握教学中的技巧,在课堂上将同一问题举一反三给学生讲解、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让学生把课本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才能达成教学的真正目的。小结

总之“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不断地进取,孜孜不倦地学习,才能教育、哺育和发展所有渴望成长的“幼苗”。作为教师如何自主成长,去追寻自己幸福的教育人生关键在于自身,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让感染学生,才能真正的被称之为“师表”。

第五篇: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现代人在走向社会前,总要在学校里生活。学校与教师就是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和向导。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行就是模仿的榜样,可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甚至是终身的影响。因此,为人师表的地位在师德的各项内容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若想成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必须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论是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之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入木三分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要义。

不同的年代,赋予教师不同的使命,当代人民教师的使命,再也不是韩愈在《师说》中所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狭义要求了。温总理在2003年教师节主题上的第三句话:让为人师表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准则。传道: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传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温总理的话高度概括了教育发展与改革方向和教学方式,明确了当代教师的任务。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做好为人师表呢?

第一,品德修养。

现今教师的品德修养从大处看应充分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从小处看应努力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应该让学生懂得,完善品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挥斤运斧、凿璞成玉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正因如此,教师本身更要努力做到“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鸠斯语)。就拿某些教师来说,因为学生上课违反纪律,令教师在课堂上脸面尽失,教师不甘示弱也大大出手,然后居然说出一些低素质的话语。让课堂气氛尴尬不已„„都说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难想象学生以后的品行会是如何?况且自己尚未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那些教师怎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品格修养?就如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应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

第二,要热爱教育事业,发扬敬业精神。

敬业是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治学态度,提倡教师应成为“职业学习者”、“终身读书人”,这样才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打开一个新的天地。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号召青年人要“用人类已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这对每个教师如何治学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个教师有了这种“知不足”、“知困”的精神,就会端正治学态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教学相长,从而为学生作出榜样。

第三,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学而不厌。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在学习方面做好榜样,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现在我们很多老师都要去进修,很多都挑灯夜战地学习,形成良好的考研、考博风气。众所周知,药理教研室的韦健全老师坚持每天早上与学生一起在草坪上朗读英语,这样的学习态度直接带动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当今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学高为师,教育界的名言说得好“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一是高度分化,门类越分越细;二是知识更新快,新知识多,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三是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广泛渗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精深的专业造诣,必须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除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和研究学生,探索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规律,实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爱护、尊重学生,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我们应该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爱思想,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且远离父母身边来到这里读书。因而新来的同学总有这样和那样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能够既来之则安之,最后能够“乐之”。作为班主任,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上有困难时应该想办法帮助解决;当学生学习上有困难时应该引导怎样解决;当学生心理有障碍,需要倾诉,需要安慰时,应该倾听、安慰和开导他们。决不能因为工作忙,而置之不理。作为任课老师,也应该多参加学生的活动,多和学生进行心灵和感情的交流,做学生身边的向导而非讲台上的君王,上课脸绷得紧紧的,一副严肃样,下课不闻不问一走了之。这些事虽然很烦琐,这些爱虽然很细小,但它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有人说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基础差、素质低。但作为一名教师不可以这样看待学生,要尊重学生,要给自己信心,更要给学生信心。差生可以变优生,素质可以提高,结果如何,关键是在教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师生关系更融洽,情更浓,学生就会爱戴老师,学习也自然会更努力。

第五,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当年孔夫子办教育,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贯彻的就是因材施教。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学院开设多专业、新专业,允许双学位,开展导师制等就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设计的;还有外语部根据学生的基础高低进行分班学习,在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们不要瞧不起“ 问题学生”。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朴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差在知识上, 但他们有了个性品质这些优势,还有什么不能战胜、不能克服、不能容纳呢? 想想我们身边的例子,我们惊奇地发现,在现实生活中, 真正的成功者, 往往是当年班级中十名左右的学生。众多敢于“下海”闯荡并取得成功的人, 往往是班级中的“ 后进生”。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

第六,要注意仪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师每天都接触那么多学生,教师的仪容体态对学生心理有一定的影响。教师仪容不整,反映精神不佳;奇装异服,有损严肃端庄;满口粗话,有辱文雅„ „这些都不利于教育工作。所以教师必须衣着整洁、大方、朴素,必须举止端庄、高雅,必须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必须生活节俭,必须遵纪守法,充分体现二十一世纪教师应有的素质,树立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最后,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为了教育事业,为了祖国的未来,兢兢业业地工作,严格地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样才无愧于“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下载师德论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师德论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主题师德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教师的灵魂。春秋时的《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征文(5篇可选)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通过学习,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师德师风道德规范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师风学习心得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 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国家和社会要保持持续的发展必须要依赖于教......

    以身立教_为人师表心得体会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心得体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总结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一个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步入职业教育刚刚两个月。也许只是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还远远不能充实我对教育内涵的认知。但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从小就在......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征文(五篇范例)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征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征文吧,征文的结尾要或紧扣开头,首尾呼应,或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相信写征文是一个让......

    浅谈“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浅谈“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心得体会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力量,......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用心育人(精选五篇)

    以身立教 用心育人 有人说,教师手中的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有人说,教师身后的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有人说,教师面前的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这些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