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关于《观察和饲养蚯蚓》实验的几点思考(精)

时间:2019-05-14 11:5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关于《观察和饲养蚯蚓》实验的几点思考(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关于《观察和饲养蚯蚓》实验的几点思考(精)》。

第一篇: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关于《观察和饲养蚯蚓》实验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观察和饲养蚯蚓》实验的几点思考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实验要取得成功,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课前精心准备,实验时要做到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及时解惑,方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从教20多年来,不知做了多少实验,也不知上了多少节实验课,这些课有成功也有失败,但真正满意,有所收获的是本周所做的一节实验探究《饲养和观察蚯蚓》,这是我从学生到教师以来,最为成功的一堂实验课,也是收获最大,感触最深的一节课,现在我把这节课的实验过程整理出来,与各位同仁分享。

按照教学进度,本周我们上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第二个内容《蚯蚓》,按照以往的经验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采集并饲养蚯蚓。

上课时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每个学生手里都有观察材料,所以,学生观察得都很认真仔细。实验步骤如下。

一、实验步骤

按照计划,我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挖到蚯蚓的地方,并介绍所处环境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总结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由于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总结的都很好,都能总结出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有枯枝落叶的地方。

第二,我让学生观察蚯蚓的体形、体色。这一步进展顺利。

第三,我让学生观察蚯蚓身体分节的现象,观察每个体节的特征,并引导学生找到环带,这一步进展的不是太顺利,因为有的学生挖到的蚯蚓比较小,体节不是太明显,有的甚至连环带都很难看出,为了使下一步实验能顺利进行,我对学生会手里的蚯蚓做了调整,把个体较小不易观察的蚯蚓淘汰掉,并把学生重新调整,保证每个小组至少有一条较大的蚯蚓,保证每个小组都有同学能动手(因为有的女生对蚯蚓这种蠕虫害怕),以保证后边的实验顺利进行。

第四,让学生观察分析,学会区分蚯蚓的前后端,学生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有的说:运动时,先伸出去的一端是前端;有的说:身体较细的一端是前端,大家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我没有做出解答,而是给了学生一副蚯蚓静止不动时的图片,要学生区分哪是前端,哪是后端,学生把图片和手中的蚯蚓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离环带近的一端是前端(这是本次试验的收获之一)

第五,在探究蚯蚓体表粘液的作用时,我发现第一组的蚯蚓体表已经有点干,蚯蚓的活动已经非常迟缓(几乎是不动了),学生说,这条蚯蚓已经死了,另外第八组的蚯蚓由于饲养时土壤太湿,蚯蚓已经死了,我当时没说什么,继续指导学生探究蚯蚓体表粘液的存在,在触摸蚯蚓体表时,第一组的学生发话了:“老师,我们的蚯蚓体表是干的,它好像已经死了,一会儿动一会儿不动。”听了他们的话,我叫他们继续观察,然后指导其他组的观察。等交流探究结果时,我点名叫一组的学生总结他们的蚯蚓为什么死了,他们给我的答案出乎 了我的意料,他们说:“老师,我们的蚯蚓又活了。”我问他们:“那你们是怎样让它起死回生的呢?”学生回答:“我们用棉签抹了一点水在它身上,它就活了。”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蚯蚓体表粘液的作用以及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浸水的棉签擦蚯蚓的体表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六,在观察蚯蚓的运动时,我们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也是本节课最大的收获。

我让学生按照探究步骤观察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过程

1、用手指轻轻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你有什么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能看到什么?

答:有粗糙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有一些小突起,这叫刚毛。

2、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让蚯蚓在纸上自然爬行,把耳朵贴在纸上,仔细听一听,能听到什么声音?

答: 较大的蚯蚓在纸上爬行时,可以听到类似硬物划过纸的“嗞”“ 嗞”“ 嗞”的声音,这是蚯蚓爬动时,刚毛划过纸,以纸发生了摩擦,所产生的声音。

3、观察蚯蚓在纸上是怎样运动的?蚯蚓运动时身体的粗细、长短有什么变化?运动速度怎样?

答:蚯蚓在纸上做蠕动,蚯蚓运动时身体一会儿变细、变长,前端往前伸,一会儿变短变粗,后端就往前端靠拢。运动速度有点快。

4、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其身体的变化?

答:运动状态同上。

5、比较蚯蚓在纸上和玻璃板上的运动,并总结有什么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蚯蚓在纸上的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快,说明,蚯蚓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在做结果交流时,学生给了我两个意想不到的答案,这两个答案是我从大学学习到做教师的23年来,所做的上百个实验中,从没有观察到的现象。

二、意外收获

第一个意外:有几个组的学生的答案出现了意外:有两个组的同学是这样描述的:当蚯蚓的前端往前伸时,嘴里伸出了舌,吸附在纸上,然后后端向前端靠拢。另外,还有一组的同学这样描述,蚯蚓的前端往前伸时,嘴里伸出了一个吸盘,牢牢地吸附在纸上,然后后端 向前段靠拢,蚯蚓就向前运动了。在解释蚯蚓在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快时,他们的答案都差不多,它们这样描述,当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时,吸盘吸不住玻璃板,会往后退,然后前端再往前伸,只有吸盘吸附住玻璃板,后端才能往前端靠拢,蚯蚓才能继续运动。第二个意外是:有一个组的同学在报道观察结果时,提出,蚯蚓在向前蠕动时,环带前后几个体节的背部有液体冒出,第三个意外是:有一个组的同学在比较蚯蚓在纸上和在玻璃板上的运动状态时,提出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它们说,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比在纸上快。

听了他们的描述,我甚感意外,赶紧走到他们的实验桌前,和他们一起观察,结果我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一幕,确实,我看到的情景跟他们描述的一模一样。当时,我非常兴奋,因为前两个结果我不仅从没看到过,也从没听说过,第三个结果,通过我观察,我发现,是因为他们在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时,在蚯蚓的体表抹了水,由于变量增加了,所以,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我就此,提醒学生在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有一个变量,(即纸和玻璃板),其他的都必须相同,为了留下珍贵的资料,我叫学生用手机拍下了这个珍贵的视频(可惜在视频里看不出体液渗出的过程)。

说心里话,我已经忘了蚯蚓口前端这个结构的名称,但我知道,它既不是舌,也不是吸盘,我当时只好叫学生把看到的结果如实记录下来,至于前端这个结构的名称及作用,等我下来查阅资料再告诉他们。

后来,我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蚯蚓口前端的结构叫“口前叶”,它的作用是在体腔液的压力作用下饱胀,有摄食、掘土及感觉作用,没有任何报道说它跟蚯蚓的运动有关。体液渗出是由于约自12/13节间起,直到身体的后端都有背空,平时紧闭,遇到干燥或刺激时张开,射出体腔液,湿润身体表面,使蚯蚓易于在土壤中钻洞和保护身体。

通过这个实验我有了以下的思考:

三、试验后的思考

(一)知识结构的思考

1、蚯蚓运动时,不仅刚毛起着固定身体协助运动的作用,并且口前叶也起着协助运动的作用。

应该把蚯蚓的运动状态这样来描述,当蚯蚓运动时,先是后端刚毛固定,环肌收缩,身体变细,纵肌舒张,身体变长,前端往前伸,然后口前叶由于体腔液的压力增大而饱胀伸出,吸附在纸上,同时前端刚毛固定,后端刚毛抬起,环肌舒张,身体变细,纵肌收缩,身体变短,后端向前端靠拢,这样蚯蚓就向前运动。

2、蚯蚓保持体表湿润的结构不是体壁分泌的粘液,而是蚯蚓体壁干燥所引起的反射性反应,体壁干燥时,体腔液压力增大,刺激背孔张开,射出体腔液,湿润体表。

3、指导学生实验时,要提醒同学们,蚯蚓在纸上和在玻璃板上运动的实验是一个对比试验,我们只能有一个变量,及蚯蚓附着的物体不同,其余的条件都要一样,得出的结论才 有科学性,因为我曾经在一个群聊天记录中也看到过类似的实验答案,有一位聊友提出问题:为什么蚯蚓在玻璃板上不能运动(很多资料都这样说,其实蚯蚓在玻璃板上也能运动,只是运动速度慢一点),而另一位聊友的答案是:蚯蚓在玻璃板上能运动,并强调是他的亲身经历,他说只要在蚯蚓的体表抹上水,蚯蚓就能运动,并且,运动的还比较快(跟我们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

(二)情感态度的思考

1、鼓励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客观真实记录

在探究时,我们往往会受已有知识的束缚。根据原有的知识或思维定势去探究,这往往会使我们失去发现真理的机会,因为原有的知识不一定就是标准答案。就像我自己,蚯蚓的实验从学生时代到从教20多年,我做过的实验可以说不低于三位数,就由于受固有知识的影响,我从没有去看过蚯蚓口前端的变化,对于蚯蚓体表能保持湿润的原因,我也从没有去思考过,研究过,只是教条的告诉自己和学生,蚯蚓体表能保持湿润是由于体壁分泌粘液的缘故。我想可能其他的同仁也犯了这样的错误,所以才没有发现口前叶在蚯蚓运动中还起着重要作用,也才没有看到蚯蚓背孔射出体腔液的过程。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客观真实的作好记录。如果学生的结果以书本知识不符,要和学生一块再仔细观察,看学生的操作过程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要及时指出问题在哪,并和学生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学生的操作没问题,那我们就要大胆设想,是否是个新的发现。

2、激发学生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有的实验不是一次就能成功,为了得到科学的结论,往往要做出很大牺牲。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用尽毕生精力,一把雨伞,一本书,一支笔陪伴他一生,他观察每一种昆虫都可能耗费几十年的时间,比如:他观察土蜂用了30年的时间,观察蜣螂用了40年时间,有个故事记载他为了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一动不动,以致被误认为是个疯子。我们虽不能向这些大科学家作出如此伟大的牺牲,但我们要得到一个科学的探究结论也需要耐心细致,也需要举一反三的精神。

像我们这次所做的实验,由于是晚上做的,光线不是太好,所以,学生拍下来的视频不是太清晰,这个学生可以说是个有心人,她第二天又去挖了一条更大的蚯蚓,重新拍摄了蚯蚓运动的全过程,第二次拍下的视频比第一次拍到的视频更加清晰。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结论更接近真相

其实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如果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见解是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说明学生已经主动参与,是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这正是符合素质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与主动精神一”的思想。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协同质疑,多问一问,会发现很多我们平常没有在意的问题,另外,在质疑的过程中,凡是学生会回答的都应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独立回答有困难时,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点 拨下试着说,降低回答的难度后再请学生说,我们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问难。从某一种方面来说,学生的质疑,还可以提醒教师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使探究结果更接近事实真相。比如,我们做的蚯蚓运动的实验,过没有学生提出上述两个问题,那我们到现在也不能发现,口前叶参与了蚯蚓的运动,也不能亲眼看见蚯蚓背孔喷出体液的过程,这都是难得见到的两个生理过程。

总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有知识点的收获,也有思考方式的收获,探究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借鉴这次探究实验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失败的原因,争取每个探究或实验都有所收获。

第二篇:实验观察蚯蚓x

实验观察蚯蚓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蚯蚓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3、观察蚯蚓的运动。技能目标:采集、饲养蚯蚓。能力培养目标: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由创设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态度情感目标:

通过采集饲养蚯蚓、观察蚯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观察蚯蚓的外形、及运动方式 难点:学生实验前的蚯蚓采集与饲养

教学方法:步骤:教学导入——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学生互动——相关知识测评 课前准备:学习小组实验一周前寻找蚯蚓并进行饲养(3—5条为宜);预习课本P9——10内容;通过网络了解有关蚯蚓的资料。实验材料用具:

活蚯蚓、玻璃板、糙纸(吸水纸或纸箱片)、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实验探究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大家基本知道了,对蚯蚓的观察。

二、学生活动自学内容

1、小组长引导小组学习目标和查验实验材料用具。

2、认真阅读P9—P10实验方法及步骤、注意事项(时间10分钟)

3、介绍小组采集蚯蚓的过程、装置的设计。

4、经过讨论完成P10页1、2、3、(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教师、学生互动学习

1、学生介绍自己的实践过程记录,介绍实验器材----------略 教师总结:

采集 蚯蚓的生活环境很广泛,在田间、草丛、路旁、庭院等地方的土壤里都可能有蚯蚓。采集蚯蚓最好在夏季大雨过后,到池塘、河渠边的湿润土壤里或肥沃的菜田土壤里挖掘。(如果地表有蚓粪,你可以根据蚓粪颗粒的大小来判断蚯蚓的大小。学生活动: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小组完成)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颜色,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认清蚯蚓的头部、尾部、环带所在部位?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是否有黏液?

(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你有什么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你所看到的腹面是否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如果有,它有什么作用?(4)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端?

2、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想想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2)将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其身体粗细、长短的变化,并注意与它在粗糙纸上的运动做比较。能否听到“沙沙”声响?

第三篇:初中生物实验论文

初中生物实验论文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探析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掌握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

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适当。再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

观察,就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三、运用简易方法,做好初中生物实验

(一)模拟生态法以少量活体生物完成量大的生物实验

教师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前到灌木丛间铲取地表的潮湿、疏松、富含水分的枯腐落叶泥土装在较大号的黑色方便袋中装至半袋处。当学生捉到鼠妇交到实验室时,就将它们放入袋子里的泥土上面,袋口敞开,袋身竖起向上,这样鼠妇自然会好好的生活在袋子里面,不会跑出来也不容易饿死。每次实验后都将收回来的鼠妇放入袋中,若时间较长,泥土有发干的现象,则向泥土中洒入适当水分保持泥土和落叶始终呈湿润状态,这样采来的鼠妇可保存一个多月。运用此种方法,原本只够一个多班使用的鼠妇现在就可满足近十个班实验之用,且最后一个班级完成实验后还留下一活的鼠妇让学生放回适宜的生态环境中。

(二)替代法克服药品或器材差缺的困难

比如在使用北师大新世纪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教材,其中的第一节课就要运用吲哚酚试剂检测维生素C,然而上级部门目前还没有为初中生物实验配发这种药品,市场上也无法购买到。于是在多次实践中,我总结出运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医院用来消毒的碘伏就可代替吲哚酚试剂而很好地完成褪色反应。高锰酸钾和碘伏在一般的药店或村的卫生室都能买到,且价钱便宜,用量也少。应用此法,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能很好地完成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实验。实践证明,对于条件较差的学校以下方法也是比较实用的:米汤代替《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所需要的淀粉浆糊;84消毒液代替《制作叶脉标本》中需要的漂白剂;野油菜花或红菜薹的花或白菜花代替冬季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难以找到的桃花;米豆腐代替《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中所需要的不易购买到的琼脂;配制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以取代使用现在还无法买到的尿糖试纸检测葡萄糖;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时,用校园内的杂草或灌木叶取代小麦种子,能够在一次性做好多组对照实验的同时节省一定数目的实验经费;用嫩的紫花茉莉等植物的叶取代香蕉也能做好《DNA的粗提取》实验;用市场上销售的白醋代替稀盐酸清洗盛过石灰水的试管、烧杯等玻璃仪器其效果比较好,同时也比较安全。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1)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3)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4)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5)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学生先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及细胞特点,教师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当学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后,教师再次要求进一步观察,以发现四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 生长点既受根冠保护,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 伸长区的下部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

四、结束语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为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

摘 要:笔者通过预习指导,现场操作示范及实验操作考查等方法,强化了生物实验课教学,使毕业会考优生率达90%以上。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三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

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

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

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初一九八级一班59名学生中有32名学生在北碚区初一下期末统考作文《我最难忘的一节课》 1 题目中写了《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实验课》。生动地说明了生物实验课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我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小测验,结果181名学生有160名均在90分以上,其余在80分以上。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我们在初九七级4-6班,初九八级1-3班进行了实验考查,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种子成分,鲫鱼的解剖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结构后,对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进行考查,这个实验既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又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也考查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后面的生物实验打下基础。我参照了高中毕业生物实验考查《显微镜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方式及评分标准,三分之一的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评90分以上;多数在8分钟内完成,评80分以上;极个别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评60分。这样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如初九六级3-6班171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平均成绩88 8分,优生率90 2%。其中四班人平94 2分,优生率95%;满分有八人,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初九七级5-6班116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及格率100%,平均92 1分,优生率91 5,其中五班人平96分,优生率95%,满分6人。

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我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自己决心将实验课的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第五篇:观察蚯蚓实验教案

观察蚯蚓实验教案

一、目的要求:

1认识蚯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活环境。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用具、材料: 烧杯,放大镜,透明塑料瓶,湿棉球,干土,粗纸板,光滑玻璃板,水,三、方法步骤:

1课前准备工作,四人一组挖蚯蚓(记录好蚯蚓的生活环境并将挖蚯蚓的过程以故事形式向同学们讲述;提醒学生不要破坏身边的花草树木及其生存环境,注意安全)。

2分组观察蚯蚓,(老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学生观察),(讲解观察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不时地用湿棉球擦拭蚯蚓体表)并将各组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3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四大组)老师先布置好任务并指出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交流讨论。蚯蚓喜欢在什么环境中生活?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运动的快?让学生自己自由挑选。(老师加入其中帮助学生完成探究实验),最后要提醒学生做完实验后一定要把蚯蚓放回到大自然

四、教学策略: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活动如挖蚯蚓发现蚯蚓生活的环境及到什么地方找得到蚯蚓,观察蚯蚓的运动会联想到爬行的快慢,即通过观察能发现问题并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的激情和兴趣。

五、巩固练习:

1观察蚯蚓应先观察外形特征,看得出蚯蚓体型呈-------------形,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组成;身体上有一较粗且色淡的结构叫---------,与之相近的一端是-------,较远的一端是-------。

2用手触摸体表的感觉有:一面较粘滑,一面有粗糙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会发现着生有许多的------------。观察时,要不停擦拭蚯蚓体表为什么?--------------------------.3探究活动中,如果你所探究的是蚯蚓喜欢在什么环境中生活?那么你设计的实验变量时-----------;如果你探究的实验是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运动快?则作出的假设是----;前者得出的结论是--------------,后者得出的结论又是------------------------。

六、小结:

通过对蚯蚓的观察,我们了解到蚯蚓适应在潮湿的富含有机质的土中,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因此被称之为环节动物,蚯蚓与我们的关系密切,是人和家禽家畜蛋白质的来源,为我们清理垃圾,美化环境,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因此我们要爱护蚯蚓这个小动物,保护它生存的环境。

下载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关于《观察和饲养蚯蚓》实验的几点思考(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关于《观察和饲养蚯蚓》实验的几点思考(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 河西中学杨文才751300 ) 一、综述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及社会地位; 二、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和重视程度; (一)、社会、家庭对生物学教学的态度; (二)、学......

    饲养和观察蚯蚓教学设计牟平区大窑中学李美妍教学目标通过对

    《饲养和观察蚯蚓》教学设计 牟平区大窑中学李美妍 教学目标 通过对蚯蚓的饲养与观察,使学生能阐明蚯蚓适应陆生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具有一定......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中学生物实验要注意以下几点

    中学生物实验要注意以下几点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之略谈 一、 在实验方面;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多种情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养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让学生动起来内容提要:“活动化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大都冠以“课外”前提。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论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 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实......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 地址:丘北县腻脚中学 教师:沈立国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几例实验设计的创新与改进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的灵魂,离开了实验,生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实验也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