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2.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3.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
4.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我们来说也容易对这种情况产生困惑。在现实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另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为实现既定的理想,要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
(一)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
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远大理想,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是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正确办法。
(二)努力走出理想认识上的误区
1.走出“渺茫论”的认识误区
在认识社会政治理想问题上,“渺茫论”认为,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愿望,是渺茫的幻想。这种错误认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对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没有把握准确。共产主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二是指由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所揭示的社会制度;三是指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最高奋斗目标的现实运动,即共产主义实践。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也有80多年的历史。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高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第二,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长期性、艰苦性和曲折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遇到挫折便动摇、怀疑,失去信心。第三,仅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就怀疑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现实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制度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可能性,放弃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2.走出“怀疑论”的认识误区
持有“怀疑论”观点的人,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存在种种疑虑。毫无疑问,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层次性,要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要用共同理想来动员、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但是,这一切与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矛盾。既然共产主义是科学真理,既然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反倒不能宣传了呢?而且,理想本身具有超前性。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理想是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产生在物质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的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事实证明,理想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关系,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政治制度,而且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大多数人的思想水平。如果否认这种高于和超越,完全拘泥于现实,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就只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宣传,人们也就失去了长远的、根本的、明确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
3.走出“实惠论”的认识误区
在对待人生理想的态度上,“实惠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讲理想,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太空洞,还是讲“实惠”好,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实惠论”的错误,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往往是放弃或轻视思想品德要素,片面追求有才能的实用型理想人格;表现在职业理想上,往往是功利化倾向严重,选择职业时过分强调个人需要,一味追求既能多挣钱,又能轻松工作的职业;表现在生活理想上,往往是迷恋拜金主义,只追求眼前的物质享乐,羡慕和效仿“大款”的高消费生活方式。这种“实惠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必须指出,共产主义者绝非抛开物质利益空谈理想,而是要为了人类享有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去追求理想。如果只讲眼前的“实惠”,忘记了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那么国家和民族就没有了希望。
(三)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对理想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模糊的看法,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很必要的。
1.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是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把二者对了立起来。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告诫人们,“不要迷信,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一定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才要进行改造,把坏的东西改造成为好的东西。” 毋庸讳言,我国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消极腐败等丑恶现象,对此不能视而不见。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的现象。但这些毕竟不是生活的主要方面,怎么能因为看到这些东西,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不满或失去信心呢?而且,这些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现象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克服的东西。应该同这些现象作斗争,而不应逃避现实,更不应把对这些东西的怨愤发泄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身上。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应当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做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2.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有的学生在开始走向社会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时间长了就不以为然,甚至自己也搞起腐败来,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惠”,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会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理想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理想很重要,所以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中国古人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等等。
但我认为,关注“理想”不如关注“梦想”。每个人都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期待,但不能过深地思考理想、志向、未来这些问题。这是因为,理想往往诞生于热爱,热爱一定产生自爱好,而爱好来自于兴趣,兴趣则来自我们周围的生活。反过来说,从兴趣到爱好,再到热爱,再到理想,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接触新鲜事物后熟悉、了解、探究它的过程。每一个孩子,从咿呀学语到升入初中、高中,都会不断地接触到新鲜事物,会对其中的一部分产生兴趣。为什么会对这个的事物而不是那个事物产生兴趣呢?不用问为什么,鸭子生下来就喜欢水,天鹅生下来就喜欢蓝天,天鹅即使长在鸭群里,也必然会与众不同。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鸭子型的,有的则是天鹅型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种兴趣爱好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不必刻意去关心理想的问题,随着不断接触新鲜事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当作一个爱好,直到开始热爱它,你的理想就很自然地在你的头脑中萌发了。
我认为,对年轻人来说,理想就是梦想,有理想,就意味着对明天充满了追求与渴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有诗人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我看,诗中的“理想”也不如换成“梦想”,梦想虽然不像诗里说的一样伟大、神圣,但它的确会成为我们披荆斩棘不断前行的动力,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有梦就有希望。
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发展程度要远远超过中国,竞争力也远远大于中国,但孩子们也不会过多关心将来要干什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一直倡导自由思想,表现在孩子们身上,就是大人对孩子的要求不多,愉快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这些就足够了——至少18岁之前是这样;18岁之后,自由发展,大部分人凭兴趣选择职业,考虑的是自己的幸福程度或舒适程度,考虑的是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而不是简单的干什么能赚多少钱。
所以说,理想确实很重要,但比理想更重要的东西有很多,不单单是“努力”、“机遇”、“财富”、“快乐”、“健康”等等,最关键的,是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对事物的热爱!
理想与现实区别:当你抛弃理想,只有现实的时候,你一定一步一步走向一个死胡同。从来没有一种现实能够满足人类,人类不是完全活在现实的东西,很可能,明天你可以赚更多的钱,后天可以更有名。可是,更多的钱能够做什么?更有名能够做什么呢?但是当你为了理想而抛弃现实的时候,你会变成一个空中楼阁的英雄,很快你就牺牲了,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诚恳的,没有一个人是好人。在人生的整个路上,你只有把持着你的理想,但是你要看到现实,用现实的方式去实现理想,你的整个人生才可以做出自己要做的事,走出自己要走的路
理想太美,现实则太不尽人意。许多人都热衷充当“空想家”,然人们想象力如此丰富,那也没办法。当人们拿自己的现实状况与美好的理想相比时,会不禁埋怨现实世界带来的不幸,乃至残酷。即使是在许多人看来都算得上是令人满意的现实生活,那现实生活的所有者也可能未必满意,因为人总有所希冀,现实往往在理想之下,现实永远也无法与理想相提并论!在座每一位,有谁能够举起手告诉我,你的现实已超越了理想呢?我不相信人的欲望会停止!人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大,至少可以说不会减少。当现实的某一领域满足了你,你还会力求追索其他东西,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也是不断提升的。从以上观点看来,理想与现实永远也不可能相遇。生活中有部分人容易满足,〔满足现状确实会让人活得比较快乐些〕但容易满足不代表无所追求。这个时代的不存在无欲无求的人,无欲无求根本就是一种境界。现实生活中如果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也该是寥寥无几吧。
有欲望,有追求,才有了理想可言。然而,符合希望,真正令人满意的常常是难以达成的,因此就有了现实。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通常很大,甚至会出现反差的情况。好坏、优劣、美丑等矛盾个体的对比,总结概括起来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或许有人会质疑:我长得并不丑,还算得上好看,怎么能把现实都看做是不好的呢?问得很好,我说的这种观点当然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种意义上才成立的,否则,我也会认为那是谬论。
再说出我很内心的事来讲理想与现实这个问题吧。我是很喜欢懂得玩音乐的男生的。这类音乐型的男生很懂得用他们的歌声或舞步去张扬个性和演绎生活。他们轻唱抒情的慢歌所反射出来的令人心动的温柔,散发出的浪漫气息以及跳节奏舞时表现出来的动感和力度,实在令我销魂„„ 简直就是不可奢想的王子!然现实中让我死心塌地的人却不如此。他根本就是王八蛋,老让人伤心难过的坏人!„„ 看,这就是理想与现实。你一面追求美好的理想,一面又离不开你整天抱怨的现实。我想,如果有一天,那不可奢想的王子真出现在我面前,我果真会与现实的王八蛋挥手告别吗?应该不会吧,即使会,也是个很艰难的过程。
理想的未必是适合自己的。你从前就住惯了瓦房平屋,现在如你所愿让你住上几百平方的高级别墅,不多久你可能埋怨从大厅走到房间要花你好几分钟的时间;一直以来你渴望娶一位温文尔雅的美妻,可婚后不到一个月,你发现她太安静、太无聊,成天坐在梳妆台前抹脂涂粉;你在街上见到一超级火辣,款式又新潮的紧身牛仔裤,你在那里摸了又摸久不愿离,然而却不必要买下,因为你155厘米的身高足有60公斤的体重。
理想毕竟是理想,现实依旧是现实,理想与现实真的难以相融。太完美的理想实质也是空想,空想是虚幻的,不可能实现的。现实跟不上理想,理想也难取代现实。像开头所说,理想美得无法攀,而现实又不太尽人意,然而,如何呢?
理想和现实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理想和现实的区别在于:理想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李大钊同志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理想就其本质来说,是人们对客观事实发展的超前反映,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给自己构筑的未来蓝图,是观念上存在的明天的现实。”但理想不等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总是美好的、完善的。是真、善、美的集中表现。正因为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更美好,所以,它才成为人们的奋斗目标,对人们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的理想,经过实践,可以变成现在的事实。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人们之所以追求理想,无非是为了用理想状态去改变现实中那些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和不合理的状态,使之更加完善。
只要能顺从自己的良心,必有所获。
人生若不从时代的枷锁中解放,活着也只是在呼吸而已,丝毫不具意义。
建设那跨越你自己生命之河的桥,非得你自己动手所不可。
世上似乎有很多为你搭好的桥梁和捷径,但却都是陷阱,不可不提防啊!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条除了你以外,别人无法走的路。
能够成为你自己本身的导师和典范的,唯有发自你自己的天性。
唯有自己,才有资格成为自己的导师和内心的解放者。
教育本身便是解放。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或那个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 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了!我们的群体本性如是说。
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
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毫不迟疑,就象别人向他打听去附近那个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拉,自我欣赏就够拉!”傻子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的欣赏呢?” 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的需要信仰。意志作为命令的情感,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标志。
忠告:你是否旨在博取声望?若是,这信条务请记取:自动放弃名誉,要及时!
若不是在通向知识的道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愧要加以克服,知识的魅力便会很小。
鄙薄自己的人,却因此而作为鄙薄者,尊重自己。
要填饱肚子,是人不能那么容易的把自己看作上帝的原因。
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因此而变成怪兽。如果你长时间的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由感觉产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证据。
赞扬比责备有更多的强加于人的成分。
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其他人的虚荣心只有在和我们的虚荣心相反时,才会令我们反感。
人们不相信聪明人会做蠢事:人的权利竟丧失到了如此地步!
每一位深刻的思想家较为害怕的是被人理解,而不是被误解,后者可能会伤害他的虚荣心;但前者会伤害他的心灵,他的同情心,他的心灵总是说:“你怎么也和我受过同样的苦?”
人与人之间是应当保持一定距离的,这是每个人的“自我”的必要的生存空间。一个缺乏“自我”的人,往往不懂得尊重别人的“自我”需要生存空间。你刚好要独自体验和思索一下你的痛苦,你的门敲响了,那班同情者络绎不绝的到来,把你连同你的痛苦淹没在同情的吵闹声之中!
我们越是接近事物的起源,事物对于我们就越是变得兴味索然。
如果我们老是寻根究底,那么我们就会走向毁灭。
一些人统治是由于他们愿意统治;另一些人统治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统治---对于他们来说,统治不过是两害中之轻者。
我走在命运为我规定的路上/虽然我并不愿意走在这条路上/但是我除了满腔悲愤的走在这条路上/别无选择
充耳不闻的智慧。---如果我们整天满耳朵都是别人对我们的议论,如果我们甚至去推测别人心里对于我们的想法,那么,即使最坚强的人也将不能幸免于难!因为其他人,只有在他们强于我们的情况下,才能容许我们在他们身边生活;如果我们超过了他们,如果我们哪怕仅仅是想要超过他们,他们就会不能容忍我们!总之,让我们以一种难得糊涂的精神和他们相处,对于他们关于我们的所有议论,赞扬,谴责,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闻,连想也不去想。
赞美使一些人变得谦逊,使另一些人变得无礼。
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致孤独者。如果我们在我们一个人独处时不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时那样尊重别人的荣誉,那我们就算不上正人君子。
没有根据的根据。你讨厌他并且为这种讨厌提出了一大堆根据--但我只相信你的讨厌,而不相信你的根据!由于在你自己面前以及在我面前把那些本能使然的行为说成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你提高了你在你自己心目中的位置。
成为道德的行动本身不是道德的。使人们服从道德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奴性,虚荣,自私,阴郁的热情,听天由命或孤注一掷。服从道德,恰如服从一位君主,本身并无道德可言。
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们认为,我冷酷,是开着可怕玩笑的嘲讽者。
不要再把头埋进天堂这类东西的沙滩里,而要使头自由,使这颗尘世头颅为尘世创造意义!
我学习过走路,从此我让自己奔跑;我学习过飞翔,从此我能就地飞走,而不愿首先被推送。我现在轻松自如,我现在飞翔,俯视下方,现在有个神明在我内心舞蹈。
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 38 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
总有一天孤寂将会使你厌倦,你的骄傲将会扭曲,你的勇气将会咬牙切齿。有朝一日你会呐喊:“我孤独!”
所有的人都没有我这样的耳朵,在这样的地方,我说话又有何用!我来这里为时过早。
谁明知恐惧而制服恐惧,谁看见深渊而傲然面对,谁就有决心。谁用鹰眼注视深渊,用鹰爪抠住悬崖,谁就有勇气。
谁的思想过于丰富,谁就宁愿把自己变愚。
对财富的喜爱,以及对于知识的喜爱,是推动地球的两种力量,其中一种力量增加了,另一种力量势必减弱。
天生的精神贵族是不太勤奋的。
高贵的灵魂,是自己尊敬自己。
梦想和现实的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的趋势。人们越上了年纪,越能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梦想必定屈服于现实。现实是何等残酷,岂容尔等贱民有翻身的机会?曾经踌躇满志的青年最终也会摸着自己油光的头发,说,我还是被现实和谐了。梦想就好像温水里煮着的青蛙,现实就是那温水,最终梦想会毫无知觉地葬送在现实环境当中。韩寒在《1988》里说,实际上有这种想法的人纯粹是给自己不能坚持梦想找的借口。他说他做了实验的,青蛙一感到周围的水温不对头了,它立马会从里头跳出来,而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继续傻*呵呵地在里面游直到被煮熟。
我承认在现实面前梦想多么渺小多么无力,但是当面临选择的时候,如果能多那么一点坚持,“老男孩”里面的人命运会改变吗?我也说不清。或许,梦想对于有些人来说并不是那么值钱。“老男孩”,只会感动年轻人,那些有梦想,或正立于选择的路口的人们——他们并没有经历过因为现实而抛弃梦想的过程,只是对未来的无知无限放大了他们对现实的恐惧和排斥。其实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梦想和现实怎么会有如此激烈的矛盾呢?如果去问我爸爸这个年龄的人“你还记得你的梦想吗?你觉得现实会不会磨灭一个人的梦想?”这一类的问题,他一定不会露出惆怅的神情,他多半会头也不抬地玩着麻将,吐出一句:“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不考虑这些问题。”
第二篇: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
(一)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
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远大理想,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是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正确办法。
(二)努力走出理想认识上的误区
1.走出“渺茫论”的认识误区
在认识社会政治理想问题上,“渺茫论”认为,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愿望,是渺茫的幻想。这种错误认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对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没有把握准确。共产主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二是指由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所揭示的社会制度;三是指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最高奋斗目标的现实运动,即共产主义实践。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也有80多年的历史。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高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第二,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长期性、艰苦性和曲折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遇到挫折便动摇、怀疑,失去信心。第三,仅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就怀疑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现实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制度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可能性,放弃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2.走出“怀疑论”的认识误区
持有“怀疑论”观点的人,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存在种种疑虑。毫无疑问,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层次性,要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要用共同理想来动员、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但是,这一切与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矛盾。既然共产主义是科学真理,既然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反倒不能宣传了呢?而且,理想本身具有超前性。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理想是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产生在物质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的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事实证明,理想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关系,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政治制度,而且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大多数人的思想水平。如果否认这种高于和超越,完全拘泥于现实,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就只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宣传,人们也就失去了长远的、根本的、明确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
3.走出“实惠论”的认识误区 在对待人生理想的态度上,“实惠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讲理想,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太空洞,还是讲“实惠”好,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实惠论”的错误,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往往是放弃或轻视思想品德要素,片面追求有才能的实用型理想人格;表现在职业理想上,往往是功利化倾向严重,选择职业时过分强调个人需要,一味追求既能多挣钱,又能轻松工作的职业;表现在生活理想上,往往是迷恋拜金主义,只追求眼前的物质享乐,羡慕和效仿“大款”的高消费生活方式。这种“实惠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必须指出,共产主义者绝非抛开物质利益空谈理想,而是要为了人类享有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去追求理想。如果只讲眼前的“实惠”,忘记了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那么国家和民族就没有了希望。
(三)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对理想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模糊的看法,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很必要的。
1.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是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把二者对了立起来。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告诫人们,“不要迷信,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一定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才要进行改造,把坏的东西改造成为好的东西。” 毋庸讳言,我国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消极腐败等丑恶现象,对此不能视而不见。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的现象。但这些毕竟不是生活的主要方面,怎么能因为看到这些东西,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不满或失去信心呢?而且,这些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现象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克服的东西。应该同这些现象作斗争,而不应逃避现实,更不应把对这些东西的怨愤发泄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身上。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应当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做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2.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有的学生在开始走向社会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时间长了就不以为然,甚至自己也搞起腐败来,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惠”,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会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第三篇:理想与现实是什么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什么关系?
有人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丑恶的,我追求美好的理想,鄙视丑恶的现实。也有人说,现实是实在的,理想是空洞的,我注重现实,而轻视理想。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第一,理想与现实的区别。理想与现实的区别就在于:理想是一种思想观念,而现实却是一种客观实在。现实是人们面临的客观实际。在现实之中,既有假、恶、丑,也有真、善、美。现实比理想实在,但是,它有待于发展。理想是一种思想观念,是对现实的超前反映。理想是真、善、美的反映,是通过人们的努力而实现的一种未来的现实。我们应当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被现实中的假、恶、丑所迷惑,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实现;应当不懈地努力,奋力拼搏,改变现实,实现理想。
第二,理想与现实的联系。理想与现实有着重大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理想是现实的反映,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虽然是现实的超前反映,并且高于现实。但是,理想不能离开现实,理想必须以现实为基础。理想是对现实的反映,离开了现实,就不能产生理想,离开现实的想象必然是空想。理想的实现也必须从现实开始,按照理想的设计认真的改造现实,才能实现理想。离开了现实,就不可能实现理想。因此,我们应当从脚下开始,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走好现实通往理想的道路。
青春·理想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叫做《青春·理想》。
我们,撇下无知迎来了属于我们的青春。青春,让我们肆无忌惮,畅然释怀,体味风那样的自由,感受云那般的自在,因为青春赋予我们的是生命的巅峰,我们无须成熟,我们不再无知,我们唯有执着。
人生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灯,失去了这灯的作用,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因此,只有坚持远大的人生理想,才不会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尔斯泰将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辈子的理想,一个阶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个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理想。当你听到这里,同学们,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理想?
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丽,却短暂。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在这一时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每个人主宰着自己的明天。
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仅要有理想,还要大胆幻想,但更要努力去做,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如果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正在梦幻的理想中彷徨呢?
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那些无志之人的“志”,就是美梦,就是所谓的“理想”,他们把自己的蓝图构画得再美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罢了。同学们,你是立长志之人,还是常立志之人呢?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跟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烧;愿每一位青年都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
放飞理想——希望的萌动(类似作文的演讲稿)
我们每个人都从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着一条河流逆勇而上。
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一些美妙、绮丽而又略显天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河流边那些五光十色的鹅卵石。我们都曾陶醉于那些绚丽的颜色中。渐渐地,我们长大了,目光由脚边的鹅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头,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想。一个最美的字眼!~
理想,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金色的童年,沉淀着儿时的快乐、沉淀着淡淡的稻香。就像陈年的女儿红,愈久愈香,愈久愈让人不满足于回味。小时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妈妈能多给我买些玩具和好吃的。现在看来,才觉得儿时的我多么的天真。
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理想,不在于一朵娇嫩的鲜花,需要我们渴望的目光去滋润,更需要我们用真挚的心灵去呵护。” 的确,每个人都有理想,但要让这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关键还要看自己。在失败中振作,在振作中奋发,在奋发中取胜,这才是我们要的精神。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塌实的学习,一定会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当然,理想也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前进用不气馁。
让我们为理想插上翅膀,让我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
第四篇: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论文
试述怎样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班级 高维(1102)
姓名胡鑫楠
2011年12月21日
试述怎样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社会实践过程中较之以前的工作变化的所思,所想,所感,发表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以及总结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其实也并非遥不可及。并结合现实----自己的大学生身份,体悟仍未有实用技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努力学习高等技能充实自己的同时,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未知的现实及其残酷性,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但不管理想有多么远,坚定信念,做好一切准备,总有一天,乘风破万里浪,我们终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现实差距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今年九月,我终于成为大学生。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我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可是,成为大学生后,我问自己,我到底会些什么?当我踏上社会后,我有什么资格与别人竞争,有什么能力在社会上生存呢?
理想中的大学生,满腹才纶,无所不能,夸张了些,但离此也不远吧?可叹的是,理想与现实始终是有差距的。
我想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因为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到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大坑日用服装厂去了。
本来这个寒假,我是打定主意,进服装厂参观,体验一下各种工作的特别性,像设计、剪裁、缝纫等,后来发现,大学生的身份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优越感,却反而像是种无形的压力,毕竟看到这么多工作,自己却没有这类技能。我不会设计,不会剪裁,不会缝纫,连只有中专学历的主管都比不上,所以最后只能选择剪线头。
以前只把剪线头当成是一门赚钱的工作,而如今的我却开始有些唾弃它了。我以为上了大学,会学一些特殊的技能,至少打工不再只能选择像剪线头这类机械化的工作嘛!
虽然如此,我还是只能认真地把本分工作做好。剪线头这工作,做了很多次了,还是觉得充满挑战性的。毕竟在这讲究效率的社会,要高质量与高效率并存,确实不简单。每做一次工,我就想,有什么办法加快剪线头的速度,但又不会剪得不够干净,或者剪坏衣服呢?计件的工资计算法可没有计日的来得好,这是就一个被雇用的人来说的,从个人利益方面为讲啊!虽然大大提高了积极性,可是也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疲乏性。不在其位的人们是很难理解的。当工资计日时,人能忙理偷闲,可计件的工作,在如今的社会,会让人为了五斗米而折腰,仿佛世界没有了日夜之分,人便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高的利益。
然而,不管理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人总是要带着理想,而对现实的,不是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一开始怀抱雄心壮志,想要一展抱负,鹏程万里,可惜的是充满挫折的现实,会将人的锐气消磨殆尽!有多少人能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能赚进更多RMB的工作呢?事实上更多的人只能抱着“行行出状元”的心态,只求温饱,早先的什么精神追求,已经抛诸脑后了。就像我二表哥吧,他大学毕业,刚踏进社会,遇上2008该死的金融风暴,企业削减人员还来不及,哪还容得下他进驻呢?因此,学机械设计的他只能转向土木建筑工程发展了。可见,有了才能,机遇也很重要,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吧!
2008的国际金融风暴,使得从事经济与金融相关方面工作的人,产生了失业危机,下岗人员不在少数。在这经济全球化,行业联系化的总体态势下,其他行业也被波及。原本“十分吃香”的行业,多少人挤破头脑,踏损门槛啊!到头来,没有优胜劣汰,企业选择降低工资或者直接贴出裁员启示,如果你忍受不了低待遇,那么卷起铺盖走,回家待业,也是无法避免的事。多少跟单的工作人员啊,终于禁受不住无单可跟,于是回家吃自己了。这就是社会现实的残酷啊!
我想,现在的我也只能学好专业知识了,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待机遇的到来啦!作为一名大学生,身份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唯有真才实学,才能在如今的社会中屹立不倒,尽吾才,奋吾志了。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最现实、最需要所握的是今天。与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美妙的幻想,不如在旭日东升之际勤奋投入工作;与其在垂暮之年因理想未能实现而懊悔不已,不如乘见华正茂之时躬身实践、奋斗不止。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理想的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于理想实现的艰难往往估计不足。渴望早日实现理想,希望顺利实现理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实现理想设想得过分容易,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缺乏思想准备,那就会影响理想的实现,甚至会导致我们在困难面前对理想失去信心。因此,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我相信,人总是要有梦,才会去追求,才会渴望生存。要实现理想,也许十分艰难,但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早已从祖祖辈辈的先人那里得到了证实。理想之花灿烂,理想之果甘美,要使理想开花结果,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不应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要觉得实现理想很困难、很渺茫,不要认为还是“实际”一点好,不要做什么“理想主义者”,不要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
所以呢,我们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担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未来的路还好漫长,新的一个学期又要开始了。我又要扬帆启航,去寻找又一个彼岸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没有一技之长,要如何与他人抗衡呢?没有过硬的本领,要如何抵挡命运的风浪?哲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改变天气,那么你可以改变心情;如果你不能改变容貌,那么你可以改变笑容;如果你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那么你可以拓宽生
命的宽度”。如今我要说,既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无法改变现实的性质,何不改变我们自己,漫漫人生,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坚定信念,中流击水,“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希望通过每一次的实践,积累充分的经验,让自己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希望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地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不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还是成功,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明确了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之处,面对社会更加自信。这是大学生的任务吧,很基本的任务,为了将来就业奠定的基础,也是实现理想,面对现实有所作为的表现。
我常想,要是能有更好的实践地点,那该多好啊!毕竟我现在学的专业与我服装厂中实践出来的经验格格不入,这是多么滑稽的事啊。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现在只能备好一切资源与经验,只求毕业之时,可以找得一份切合我专业的工作啊,实现我的理想。如若不能,就当又是人生的一次重大的考验吧。
谈及未来的时候,我们总是怀揣着憧憬,因为我们都有理想。理想之于我们就是希望,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们让我们能够冲破一切困难艰险攀上梦想的高峰„„
少年人谈理想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规划与实践,一件件地去落实„„每达成一项计划,年轻的脸上便是藏不出的兴奋;年长的人谈理想或满足或痛苦,这是由于他们真正懂得生活的含义。不错,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心中认为最完满的最适合自己的结局,但正如人们常说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总有那么多的挫折失败,现实的残酷性会一次次打击到我们尚显稚嫩的心灵。
这一方面,古人用他们的一生向我们叙述了什么是生活的真谛,并且告诉我们现实总会让理想显得不完美„„
楚怀王客死秦国,屈平自沉汨罗江以殉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鬼李长吉为避父亲名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而抑郁成疾26岁便离开了人世。
嵇康追求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想要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悠闲,却最终被他显赫的名声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子所连累„„
这些人年少时早已为自己定下了目标并不断向着理想前进,却不得不在命运的玩笑前低下高傲的头颅。
现实的沉重打击远比想象中来得残酷,心中的激愤让他们选择了放弃生命以示自己对理想的坚持。
这种精神博得了很多人的共鸣,可是我不禁要问他们这样的作为在现世是否还可以被视为正确的。难道我们不会以为他们太过脆弱,竟然就这样轻易向命运低头了么?楚太子尚在楚国,屈原既然有一腔报国之心,为何不回楚国辅佐太子将楚国建设得更加强盛?李贺既然不能应试状元为何不学习柳永将自己的特长发挥?
坚持理想的方法又很多种,在理想与现实相遇爆发出强烈火花的时候,他们只听到了梦想破碎的声音却没有发现寻回梦想的道路,只懂得在强光后的无尽黑夜里逐渐放弃希望,却不懂得何谓凤凰之鸟的浴火重生„„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也会开始踏入别人的轮回,经历和他们一样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的过程。现在的我们感受着对未来的跃跃欲试是因为我们依然站在梦想刚刚启航的地方,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困惑,也会看着承诺看着梦想逐渐变成白色或者虚伪的泡泡;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有可能站在十字路口做出选择„„
然而,不论面对怎样的选择我们都不应该轻易地放弃原先的理想。美国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跟家人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到了很坏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他母亲停下来对他说: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人生正如打牌,发牌的权利不在你手里,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遇到什么,但想要继续就只有用手中的牌打下去,并努力做得更好。在命运捉弄我们的时候我们为何不将其视作一次考验,让手中的这副命运纸牌发挥得更完美些?
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世界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尚还弱小的我们生活在大学里,已然是已踏上了半个社会。这预示着我们将正式迎接命运的挑战,有很多不能预料的困难等待着我们,我们会迷茫会痛苦会讨厌自己的改变,但这正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参考文摘:
青春的梦想,是未来的真实的投影(英国)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法国)
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
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詹·哈尼克)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梦想家的缺点是害怕命运(斯·菲利普斯)
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奥赖利)
梦境每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古龙)
第五篇: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一、主题活动目的和意义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四有”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周恩来在中学时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毛泽东也曾在中学时用一首律诗表达自己的雄心抱负,秋瑾女士更是用剑胆琴心来表达报国雄心,虽然时世造英雄,市场经济讲究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年轻人,爱国奉献、民族自尊、社会责任等美好理想是断然不能缺失的。我们在强调个人权欲的同时,不能总是忽略自己作为高尚人应承担的义务。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我们的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理想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有一定文化技能的人,更是需要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灵魂、有追求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这也是我们开展理想教育主题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之所在。
二、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关的活动,进行一次寻找理想、探究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从而认清理想对人生的作用和意义。青少年学生应树立起人身奋斗的目标——立志从现在开始,并落实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三、活动准备
1、小品
小品1概要:
有两个小孩求教一位老人:“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 ”结果,老人给他们一人一颗种子说:“谁能把它保存最好,便能通达理想”。几年后,老人去看他们;结
果,一个把种子放在锦盒里,样子仍和以前一样;另一位则把种子种在地里,每天浇水,现已长出遍地的果实。最后老人说:“?”
小品2概要:
有一名学生常立志,立短志。(冲动型,常受外界影响,结果一事无成。)
2、每人写下自己的理想,折叠后备用。
3、主题班会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总结前一阶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对理想与现实问题作进一步地探讨。
4、随笔《“理想与现实”之我见》(活动后的延续)
主题班会教案:
理想与现实
师: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事情:在美国,一位小学教师退休后拿
出当年孩子们留下的“我的理想”作文,逐一找到那些已长大成人的孩子,“核对”他们理想的实现程度,结果发现有近半数人实现了当年的理想,还有两成人接近于实现理想。于是他得出结论:理想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我们的事业与生
活的精神支柱。那么,我们在座的各位是这样认为的吗?经过前一阶段的活动,我想大家对理想一定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同时,对理想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请出今天班会的主持人,一起来作进一步的探讨吧。
主持人:大家好,让我们先以一首短诗开始我们的主题班会吧。(配乐)理想是石,敲击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多媒体课件)
那么,看看我们的同学有些什么样的理想呢?
第一部分谈一谈
从同学们写的理想纸条中随机抽取,请大家谈谈对它们的看
法。(主持人根据大家的发言即兴评论。注意不能喧宾夺主。)
小品《常立志,立短志》
学生发言(略)
主持人(或请同学)简单小结
第二部分议一议(小组讨论交流、小结。)
马加爵临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想过当科学家,长大后就没有什么理想了,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理想很重
要,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没什么理想的人了……”“没
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是失败的”;
“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充实一点,有所追求”。你对他临刑前的这番话怎么看?
小组发言交流(略)
现在还没有理想怎么办?
(一时还不能明确说出自己长大了要干什么的人,不等于没有理想。先请听名人的理想,想想对自己有哪些启示。)
第三部分想一想
小品《一粒种子》
老人说:“理想只有用汗水浇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理想应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性,二者融汇在现实的发展台阶之中,才能铺就一个个不断提升和发展的阶石。脱离现实的理想是幻想,没有真实的力量;没有理想的现实是僵土,不可能有生机与活力。
朗诵:《最低的一级石阶》
我是山脚下最低的一级石阶。
所有的远眺和俯瞰,全都远离了我。
我也想欣赏苍茫的云海,想领略一收眼底的万千风光;但为了那么
多旅游鞋的攀登,我甘愿在这里默默地卧守一生。
虽然旅游者的纪念册里往往只有一挂飞瀑,万丈深渊,却没有
我,但我依然有我的自豪;那些到达顶峰的微笑,在他们山路般冗
长的记忆里,我是最初的一层铺垫。。主持人: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们追求的理想不管有多高远,总离不
开一步一步的攀登。也就是说:理想离不开平时持之以恒的努力。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但有些人却无法实现,原因是这些人都不愿意去付出、努力,只想不劳而获,或怕困难就放弃了;但也有许多不怕辛苦默默耕耘的人,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实现着自己的愿望。所以,能不能实现你的理想,全看你如何做了……
第四部分做一做
现场采访(有目的地采访身边有理想的同学,让他们谈谈在生活中怎样以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理想的,理想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又有哪些的影响。)
每人绘制一份从现在到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的行动图表。
(简洁、明了、可操作。)
主持人: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中间隔着一条湍急的河流,这个追求的过程便是人生的乐趣所在......。(归纳小结)
布置任务:每人完成随笔一篇《“理想与现实”之我见》。
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附:
背景资料:
当前在未成年人理想教育问题上有两个值得注意和克服的极端倾向:一是不讲理想,任其随波逐流,游戏人生;二是空谈理想,强制灌输,追求一律,脱离实际,事倍功半。这两极相通,都误解了理想,也无法有效地进行理想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平时经常对学生们说的是,“努力学习,考个高分数”;“成绩才是你的骄傲,分数才是你的资本”。我们的教育行为围绕着功利性,而那些与成绩无关的副科、美术音乐、生活乐趣、个人奉献、做人境界却没时间讲述,没心思讲述。刚开始还知道讲,久之,被作业弄得头大眼昏,也就没了心思。什么理想,都比不上考上重点校更让人觉得光彩!教育更多地关注眼前蝇头小利,忽视发展性和远期效果,更不关注学生未来、潜在的发展前景,这已经是不争的教育事实。
若有时间,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周围的学生,尽管学习是紧张的,但追星
族并未减少;尽管课堂纪律是严格的,但动漫一族还是“冒险”与老师捉迷藏;尽管他们都知道网吧害处多多,但并未阻止部分孩子的脚步。当我们感叹学生们道德问题时,有没有考虑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主导着学生们的生活?他们了解自己、有自己的追求吗?
我曾经对本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课堂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请问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他们给我的答案可谓高度的一致——为将来有好工作、赚大钱。(几乎占了调查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当然,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他们毕竟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过多现实的考虑埋没了应有的纯真,正确与错误、美好与丑陋都在功利面前失去了分明的界限。人生不能没有精神的追求,他们缺少的不正是这一点吗?所以,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胜于再多的知识积累(当然知识是基础,非常重要)。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愿望与想象,现实生活中,人生的理想往往与某些在社会中受到广泛尊重的职业有密切的联系,正如学生们把好工作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一样,但我们不能把人生理想仅归结为某种职业。一些人生的理想可以通过对某种职业的向往表现出来;但向往某种职业不等于就是有理想。理想应作为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对一个人的成长起激励作用。
人生的理想应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的人生理想是个人的最大兴趣点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理想既有一定的共同性,体现着社会对个体的普遍性要求
与规范,又有相当的具体性和现实性,只有为个人所真正认同并能自觉为之所奋斗才能发挥作用。同时理想应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性,二者融汇在现实的发展台阶之中,才能铺就一个个不断提升和发展的阶石。脱离现实的理想是幻想,没有真实的力量;没有理想的现实是僵土,不可能有生机与活力。理想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提出与实施一个一个的具体理想,更在于激发人性中的开拓需要与创新能力,养成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去挑战现实中的自我与社会。在这种意义上,只有让理想的光辉照亮脚下的阶石,眼前的每一步才能成为趋向未来理想世界的坚实基础,理想也才能最终实现!
理想是自由的,可以是幻想,也可以是梦想,但当理想转化为我们的使命后,就成为一个确定的行动,它不可动摇,不能放弃。永远处于求变之中是追求理想的必然,一个心中存在理想的人必然也是不满足于现实,力求超越现实的人。
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满怀理想,生活目标明确,那么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学生们从心底认可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与做”。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当然,这是很理想化的教育愿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为之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