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力资源建设问题(正文)
【 正 文 】
前 言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大历史命题。这是我国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又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不只是要改变我国现有农村的落后贫困面貌,更是要实现农村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与城市协调发展,建设一个现代、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变革中,当代农民义不容辞地担当重任,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无论从当前人力资源建设现状着眼,还是从长远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管理和运用的政策性考虑。都需要有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强农村劳动力发展的整体规划,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加速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供给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有鉴于此,我国国情问题专家胡鞍钢掷地有声地指出:“农村的问题,主要不在于资金的匮乏和物质资源的缺少,而在于知识的贫乏和人才的短缺。”可见,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整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质量的高低。河南省平顶山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在话下,同样关键在农村的问题,只有农村的问题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为期不远了。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9月22日,国务院通过《中部崛起规划方案》,这对于身在其中的中原城市群之一的平顶山来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显得更为指日可待了。因此,如何充分挖掘平顶山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着力为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将是平顶山各级领导当务之急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平顶山市新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发展的整体规划以及人力资源建设的基本对策。本文还从公共政策分析这一特定视域,围绕当前新农村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一一分析,进而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管理和运用的政策性思考,梳理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里,把农民素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从河南省平顶山市来看,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整合与再造是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农村人力资源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其总量是两者的乘积。数量指农村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表现为人力资源的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的乘积。人力资源整合(Human Resource Integration简称为HRI)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是指引导组织内各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面靠近,从而改善各成员行为规范、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平顶山市在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整合上,提出中心村建设思路。中心村本身是一个社区的概念,必须按照农村社区化管理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总体思路是:按照政府主导、政 策引导、辐射带动、农民自愿、统筹兼顾、集约集聚的原则推进中心村建设。突出中心村建设,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公益事业吸引周边村的农户集聚中心村。平顶山市在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再造上,认识到要变人口负担为资源,依靠最大的内部能动,实现以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与人口协调发展,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减负与人力资源再造的合二为一,培植与激发出农民强大的内生力。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果,是决定和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要必须以教育和培训为动力源,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构建农村人力资本长效投资机制,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在人力资源上再造一个平顶山。实践表明,发展经济的关键资源不是物,而是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新农村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再造。
1、新农村建设凸显人力资源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有8亿之多,从人口数量上看农村人力资源很丰富,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们细细盘点,都明显感到人力资源凸显出的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过剩,而劳动力资本存量不足。农村劳动力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相对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据平顶山市农村人力资源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市280万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9.8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3.22%,小学以下的占26.98%(其中文盲、半文盲占8.3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3.62%。平顶山农民的这一基本素质现状,必将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是说,一种新要素技术特征及其使用方法的教育是复杂的科学教育,其前提是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而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低下时,关于农业及农业科技的图书、报刊显然是不能起作用的,他们不仅没有技术创新能力,甚至不能较快地运用新的农业技术。此外,2008年平顶山市农村住户调查显示,外出务工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占18.31%,初中文化程度占71.32%。由于整体素质太低,大多数劳动力只待从事着工作环境较差的工种,且收入较低的工作,无法在转移性增收上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得不到有效保障。平顶山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
目前,通过对平顶山市人力资源进行的调查,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堪忧,农民素质偏低。2008年,在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4年,文化水平不高。而我国每年农村约有1209万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没有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平顶山市也不例外,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寻求更高层次地正规的教育,而农民对职业教育很少问津。农民素质低下,不仅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合理的流动和农民就业空间的选择,而且阻碍了乡风文明的形成。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平顶山市总人口为498.732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312.4331万人,占总人口的62.64%。这就必将对农民就业形成巨大的压力,对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并将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难题。尽管平顶山资源型城市受经济危机影响不大,但是城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却面临着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实际困难无疑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设置了障碍。
第三、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据2008年《平顶山统计年鉴》资料,平顶山农村人力资源所从事的产业,第一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4.32%,第二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6.43%,第三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9.25%。第一产业集聚了大量体力型农民,他们不具备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技术职业能力,这使农村科技技术推广缓慢,给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第四、就业结构偏重以第一产业,偏重重体力劳动者。2008年平顶山农村共有从业人员205.7342万人,三个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60.57:18.35:20.08。其中,工业从业人员比例为10.94%,第三产业中32.03% 以上的从业人员集中在传统的商品批零和交通运输业中,从事新兴服务业的人员相对较少。农村劳动力中大部分人从事传统型的重体力劳动,不具备现代化农业所需要的技术能力。
第五、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投入较少。平顶山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完成的,但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却导致农村教育普及率低,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规模难以做大。同时,在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上的不合理,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较,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严重不足,形成人力资源积压、浪费和短缺并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较低。2008年,平顶山市农村从业人员205.7342万人,受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力的8.53%。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比例为l‰,而发达国家是30‰~40‰。在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然占多数,文盲半文盲比例较大,制约着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建设好新农村,关键是解决凸现出来的人力资源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吸引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与培养好农村人力资源,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引导农民用自己聪敏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平顶山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知识或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新知识生产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阻止物质资本投资中出现的报酬递减现象。”这是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内生增长理论中的一个观点。人力资源开发一般是指充分、科学、合理发挥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数量控制、素质提高、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活动。平顶山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形成的人力资本将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其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是解决新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是平顶山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农村有合理的人才结构安排,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只有加强农民素质建设,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为全市现代农业生产提供高素质的初级农产品生产者,加工产品制造者,销售产品经营者,以及提供技术、信息、物资保障的服务者。
二是解决新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城镇化。当前,平顶山创造性地提出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其实质就是走就地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它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就地城镇化要依靠平顶山农村现有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要依靠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民转化身份后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是解决新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是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平顶山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教育、靠科技、靠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来实现。
2、人力资源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意义
人才是创业之本,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在创业,这同样要求我们重视人才这个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搞好人力资源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保障意义。
第一、从政府引导上促进人力资源建设,对保障新农村建设具有象征意义。
农村人力资源建设问题由来已久,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平顶山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非农业的劳务性收入将是农民收入结构中占有份额最大的一块。要保证农民在工业化、城市化中分享到社会福利增加的好处,保证农民积极参与市场化的竞争而不被边缘化,并让没有从事农业的农民从农业中得到好处,就需要政府象征性地引导农民参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平等工作机会和提高自身生存的竞争能力。
政府要逐步打破二元结构的户口界限,在户籍制度以及城镇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诸多方面向农民工提供最具优惠的政策,用感情和事业留人,鼓励到平顶山具有一定工作时间、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工优先留居城镇。
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带来的制度创新,逐步消除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户口迁移制度在内的各种限制、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制度,创建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平顶山市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建立规范的、功能齐全的农村人才市场中介组织,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培训、法律及保险等全方位的服务,减少进城农民工因盲目流动而增加就业的成本,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合理有序地进行。还要从维护农民工权益上着眼,保障农民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等平等权。
第二、从教育事业上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对保障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近观平顶山农村劳动力市场,既有农民工潮,流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体力劳动者;又有因农民工荒所需的蓝领工人劳动者。前者反应的是农民工的数量,后者则反映出农民工的技能与市场选择之间的差距问题。为此,从教育事业上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就要求平顶山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力度,适当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全市农村义务教育能够平衡发展。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平顶山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教育体制,不是城市向农村输送人才,而是农村一直向城市输送劳动力。农村学校的学生课程设置、学制以及教材与城市基本相似,缺少专门的农村实用教材和必须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村学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考取大学;二是因缺少第一、二产业的知识技能,一时间不能成为现代农业的建设者,反而成为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所以,从教育事业上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就是要改革职业中专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上突出社会性、实践性和操作性,让职业中专的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一两门有利于社会急需的实用技术。平顶山高级技工学校注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同时,利用国家阳光工程在农村建立劳动力培训基地,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促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质的问题,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对保障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三、从人才开发上提高农民素质,对保障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历史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因此就要求我们树立长远观念,从农村人才开发上提高农民素质,不断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建立一套有效的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机制。建设平顶山农村人才市场目的在于形成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对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意义深远。当前,我们应进一步加快全市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拓宽农村人才市场服务的领域,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人才市场规范化的运作,为农村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积极良好的条件。一是打造全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基地。依托平顶山农村人才市场,下联县市区人才市场和乡镇人才市场(工作站),运用市场功能,构建 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运作框架,形成三级人才市场为网络的农村人才市场运行框架。二是健全全市信息服务机制。建立发布各类人才的供求信息服务机制,定期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村发布人才信息,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信息服务,及时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提供各种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及时举办各种农业技术交流会,组织农业专家智囊团、技术能手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现场进行技术辅导,解决农民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通过提供宽松条件和优厚待遇,为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提供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当前,在价值取向上,人们追求人力资本收益高的城镇,稍有本事的农村劳动力便会流向人力资本收益率高的城镇。出于同一原因,农民对待子女教育上目的更是明显,就是为了让子女考上学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而不是学成后返回到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这势必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因此,只有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才能依靠制度创新,激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农字号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去,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开发那些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突出表现的农村本土人才,将政策、教育、资本、财政等外部力量转化为农村社会的内部力量,整合农村社会资源,不失为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一条捷径,不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意义深远的保障作用。
二、新农村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平顶山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取得了实质性地进展,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规模、水平和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人们长期习惯于在计划经济的思路和模式下审视城市和农村,平顶山新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同城市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相比,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存在着对新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素质较差、人口教育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
1、农村人力资源在开发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全国农村人力资源情况了解和对平顶山市农村人力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对农村人力资源在开发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和培训程度较低。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目前,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为19.06%。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差距较大。1975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为11.7年;荷兰农民大部分达到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水平,而且每年还有将近20%的从业农民进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职业性的继续教育;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有54%以上受过不少3年的职业培训。查资料显示,调查1991年内参加过培训的农业劳动力比例是:美国38%,加拿大30%,德国27%。
第二、农村人力资源体质较差。农村人力资源受农村医疗、保健和营养条件所限制,存在着身体素质差的问题。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健资金投入根本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农村公共预防保健服务十分薄弱,卫生硬件条件相对较差,办医形式以及农村人力资源的健康保障制度受到较大影响,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水平较低:一些贫困地区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还很高;一些地区农村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减缓或停滞;一些地区农村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一些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单一,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低,机制不活,效率不高;一些地区新农村合作医疗面临许多困难。第三、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一是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尚不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二是原有的乡镇企业受国际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的影响,出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滑落的现象,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受到限制。三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没有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平顶山相当部分区县没有统一的劳务开发管理机构,没有系统的农村劳务开发管理工作政策和办法,劳动者权益保护、外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第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组织体系缺位。以往,平顶山对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多是无计划性、盲目性。因为从骨子里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一个统一得认识,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更缺乏时代的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说,农村人才使用脱节广泛存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目前,平顶山迫切需要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工作和组织领导,按照市场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和创新原则,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基本适应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人力资源结构更加优化,人力资源效益更能得到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分布更为合理,专业人才资源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乡土人才资源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要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建立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法规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监督保障体系,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评价选拔机制,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根本上讲,新农村建设要解决核心和焦点问题是农民问题,所以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如何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怎么讲,都将对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推动作用
2、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原因,针对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原因一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机制没有形成。目前,国家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工作机制,不同地区工作开展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只有少数几个省确立了相对明确的工作机制。即使在这些明确了工作机制的省份,这项工作机制也无法真正全面地落实。因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涉及众多部门与组织,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需要建立一套明确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相关部门协调一致。总的来看,中央与地方的各个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与物力用于开展这项工作,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工作机制,各自为政,彼此重叠,效率低下成为各地工作的短板。平顶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指导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由于各个系统对农村都有多少不一的扶持项目,条块分割,致使惠农政策车马各道,不能发挥整体作用。有鉴于此,平顶山市领导正考虑把各个系统的力量统一整合到一起,发挥更大的作用。
原因二是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当前,从全国来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投入不足的问题同地方财政的紧张状况及财政体制有直接的关系。平顶山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有很多乡镇财政明确说就是“吃饭财政”,一些县市区的乡镇政府负债运行。这两年,我国强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06年全国农村彻底取消农业税,使乡镇财政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乡镇财政的紧张原因在于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与事权划分不相匹配,以及乡镇财政的自我扩张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有关。
原因三是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影响着农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状况;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通过公共人力资源来实现。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后果已经比较充分地表现出来,比如,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针对目前平顶山农村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改进:进一步完善全市农村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机制,加大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力度,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加强教育与培训工作。
原因四是缺乏一整套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和组织体系。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一整套计划和组织体系,有些县市区实施培训似乎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的认识。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还没有真正做到制度化、法律化,对农民的培训随机性很大,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此外,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农民受教育水平与技能水平普遍偏低。不仅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空间的选择,而且阻碍了文明乡风的形成。;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农村人口中大部分人从事传统型体力劳动,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属于体力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这使农村许多农业科技产品无法大面积推广,给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上供大于求,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设置了障碍;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投入少,人才积累少,劳动力资源文化素质水平低。这将制约着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和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管理和运用的政策性思考
当前,农民主体仍然是靠体力挣钱,只有很少的农民靠技能、技术赚钱。根据2008年《平顶山年鉴》资料显示,2008年对全市10个县市区、58个乡、540个村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0.23%的村认为本村青年劳动力以外出打工为生,这样比例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只有29.77%的村认为本村仍有青壮年劳动力赋闲在家。这一比例从全国平均数来看每村平均青壮年劳动力为48人,比例为17.82%。东部赋闲率最低,为11.3%,中部为20.42%,西部为26.06%。这说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过剩”是指总量上按劳动力时间衡量是供大于求的。“不足”是指结构上有技能的、年轻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短缺,特别是有技能的劳动力高薪难求。郏县一打工仔因掌握熟练的数码机床技术,年薪创出80万人民币的天文数字。由此看来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管理、运用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力不能仅靠出卖一般的劳动力来挣钱,而要更加重视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升值,将给农民带来很大实惠。应当不断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政策,把开发、管理和运用农村人力资源的政策性思考作为促进新农村发展的一个长远大计。
1、农村劳动力发展的整体规划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中国煤炭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面积886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520万,市区人口98万,以汉族为主。2003 年,平顶山市被河南省确定为中原城市群九个中心城市之一。被誉为中原之崛起城市。农村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贫乏,农业产业承载劳动力数量有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目前,我市农村有143万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3万多农村劳动力。目前,平顶山市常年外出务工农民达45万人,每年挣回工资性收入约20亿元,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某种意义上说,未来劳动力就业的竞争,就是劳动技能的竞争。因此,提高我市农民工素质和劳动技能是实现我市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的当务之急和长远的战略决策。因此,结合平顶山市实际,应制定农村劳动力发展的整体规划。
一是战略意义上讲。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平顶山市委提出到2015年提前五年跨入小康行列,实施二次创业,打造经济强市,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平顶山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关键,这对加快平顶山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多年来,平顶山市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应当看到,农民工培训工作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激励政策不足以及培训资金缺乏、培训手段亟待加强和培训资源缺乏整合等问题。平顶山市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意义,站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全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统筹规划,分工协作,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发展的整体规划工作。
二是指导思想上讲。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平顶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面向工业化、面向现代化、面向城镇化的方向,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竞争、激励手段,进一步调动农民工个人、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行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
三是基本原则上讲。要政府扶持,齐抓共管。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培训事业,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各有关部门协调合作,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农民工培训工作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开展。把农民工培训作为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内容,深入调查研究,认真组织实施。摸清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已转移就业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要突出重点,逐步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当前主要是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的地区和贫困地区开展培训,重点支持农民工输出地区开展转移就业前培训。
要合理配置资源,创新培训机制。以平顶山市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渠道,发挥多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充分调动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加强政府引导,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优化配置培训资源,建立新的培训机制。要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研究平顶山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区分不同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培训目标任务上讲。要逐步扩大培训规模。2005—2010年,每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6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3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平顶山市非农产业就业的20万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
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营造重视农民工培训的良好社会环境。制定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工主动参加培训,鼓励用人单位主动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加大培训投入,形成“先培训后就业、以培训促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要提高培训质量。完善教育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培训机制,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开展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率。
五是培训内容上讲。要开展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性培训主要由县(市、区)、乡(镇)政府共同组织,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引导性培训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
六是保障措施上讲。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编制培训计划,落实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培训工作。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要加大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财政资金来源:争取国家、省“阳光工程”项目资金100—150万元;按“阳光工程”项目资金配套规定,每县(区、市)财政配套不少于10万元,共100万元;市财政配套不少于100万元;扶贫开发资金按15—20%切块用于扶贫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可筹集到225万元;岗位培训所需资金由用工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财政补助资金要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对农民工的培训补贴,确保受培训农民直接受益。要制定农民工培训激励政策。要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
此外,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要逐步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每县(市)要集中力量抓好2—3个教学培训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要加强农民工培训服务工作,加强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简化办学申批程序,做好农民工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做好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
2、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平顶山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管理和运用的政策性思考,我认为,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措施有:一要将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目前,国家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仅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2%左右。这些经费 的主要是用于城镇居民的职业教育,相比较而言,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所占比例较少。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投入捉襟见肘。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与承担的教育培训任务不成比例。针对农民进行培训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成人中专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成人中学等的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6%。职业培训一贯倾向于城市,就业培训城明显大于乡。平顶山培训机构大部分设在市里,县级培训机构缺乏,如果贴近农村的话,理应当是利于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建议国家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和方向,把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并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用人单位也是转移培训的重要受益方,应当负担一定的培训投入。农村劳动力是转移培训的主体和直接受益人,从谁受益、谁投入的角度来讲,理应承担投入的绝大部分,但是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在生产生活尚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要大幅度增加靠预期收入决定的转移培训投入是不现实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的有效开展,必须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民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转移培训投入机制。
二是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一个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我国可以进行职业培训的资源是可观的,机构覆盖率也比较高。要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发挥好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减少财政负担,取得最大效益。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或者采取“3+X”等方式,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要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优化培训资源配置,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办法,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中小城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方式,推广“培训券”等好的做法。2001年9月,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借鉴美国的做法,面向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开展了“教育券”的试点。常山县推出的“劳务培训券”制度是农民培训方式的一个重大创新。这种做法最明显的好处是,不是去建培训机构、招教师、购设备,而是把政府有限的钱直接补给支付能力低的受培训者身上,让受培训者自己去选择培训者,有利于在培训机构间展开竞争,让市场对培训机构进行优胜劣汰。
四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开展针对农民的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工种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鼓励开展“订单培训”。不能强迫农民接受培训,更不能以培训之名,向农民乱收费,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是农村职业技能教育要有一个大的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农村学生大部分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素质状况显然与产业发展、城市化的目标有相当距离。农村职业教育还面临诸多困境,如招生数量急剧下降,办学效益日渐低下,学校资源不断流失。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设计是“个人、企业(行业)负担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农村职业学校的生存状况大多是“财政投入保工资,收取学费保运转,适度负债求发展”。职业教育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要求,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大幅度增加政 10 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吸引外资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多元化。
结 语
因此,在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着眼长远,少走弯路,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良策。要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人的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教育以获得知识和能力。全面振兴农村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也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基础。要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到第一位,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要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一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以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要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机制。农村人才市场是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快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拓宽人才市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总之,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这既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瞿振元 李小云 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2] 窦鹏辉: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3] 孙百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J].教育探索,2004,3 [4] 刘道吾 钟世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史博览理论,2007,1
第二篇: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
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
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区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一)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区,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我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尽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力推进,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我区一再加大农业基建投资,但农业基建投资占我区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灌溉和生活用水设施严重老化,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村上不存在进行科技服务活动的场所,没有文化设施,村民一般不进行集体文化生活,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三)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我区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重复时有发生,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2000年以来,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呈逐步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85:1发展到2004年的3.2:1,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五)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我区部分地区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80是普通砖瓦房,20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巷卫生很差,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六)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04年我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以上,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7年,仅刚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第三篇: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广大农村的具体实践,它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广大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8亿农民的知识化,就不可能实现广大农村的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提高亿万农民的整体素质,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又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果。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角,也是最终受益者。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采取各种宣传手段,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教育农民,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知识型农民,使大部分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生产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
新农村建设的宏大计划,正在呼唤亿万新型农民的参与。实践表明,人越是全面发展,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因此,新型农民形成的过程,也必然是伴随着新农村建设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成果,它将是我国广袤的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不竭动力,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新农村建设将使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一次空前的提高,对我国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二,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
我国最大的消费人群在农村,潜藏的最大社会购买力也在农村。如果农村不发展,农业不进步,将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如何化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局面为主动局面,让广大的农村更有活力,从而产生旺盛的消费
愿望和需求,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未来发展蓝图中,成为新的战略基点,这是需要我们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把广大农村潜在的巨大的消费需求变成现实的消费能力,就必须着眼于大力发展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让广大的农村市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希望在绿色的田野上,当前改革向纵深发展,我们的希望仍在绿色的田野上。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力度的财政支付能力。加快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按照“工农商建运服协调发展,山水林田路屯综合治理”的要求,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一次根本性的改观,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样,必将带动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炊事沼气化、热水太阳能化、饮水自来水化、电视有线化、网络宽带化、道路柏油化、出行公交化、垃圾日清化、排污专管化、环境生态化,使农村面貌发生一个质的变化。这也是农民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而希望的一个更高、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适的,和现代城市生活模式没有太大区别的美好远景。新农村建设就为实现这种美好远景提供了历史机遇。
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前提和基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通过农业和非农业的产能提升,增加效益,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漂亮起来,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资金。这样,新农村建设和富民工程就会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相得益彰。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新农村建设就绝不会是仅仅建几间房,修几条路,通几条渠那样简单的事,而是一项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系统工程。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中,投资和外贸对GDP的增长起的作用相对大一些,而国内需求的作用相对较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大多数人生活居住的广大农村地区,其市场所占份额相对较低,而原因正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因此,只有让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有足够的购买力,中国的市场才能真正打开,扩大内需的方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打开这个市场的一把钥匙。
为此,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形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强烈氛围,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以极大的热情,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农民尽快富起来上下硬功夫,打持久战,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基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归结点。
三,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之新,当然要有新环境、新房舍、新道路、新设施、新制度、新风貌等,但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新,还是新农民。没有这一新,其它的新就失去了根本。怎样的农民才算新农民?那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只有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才称得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
造就新型农民的关键,是在农村实现高质量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狠抓农民培训。要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增加培训投入,不断改进培训方式;要尊重农民意愿,依据当地实际,调整培训内容,注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要广辟培训渠道,动员和支持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和有培训能力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要提倡市场竞争,强化培训机制,加强培训监管,有效提高培训质量;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农民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积极鼓励广大农民刻苦自学。只要调动起广大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新型农民的涌现必将势不可挡。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如果农民收入不能持续增长,农民生活得不到大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如果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也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关键。
农产品开发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建设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创建农产品加工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资源增值。
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措施,把劲用在实处,逐步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这就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实施“两免一补”步伐,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还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需要大量的投入,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盘子”中统筹谋划、积极安排。同时要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城市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要引导广大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有全党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我们坚信,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能够得到明显改观,我国城市和农村一定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农村改革的主体。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改革和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量,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第四篇:论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范文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道德建设
摘要:生态道德建设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培养21世纪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平等、和谐、公正、适度、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与教育,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培养道德情感,建立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监督机制,规范道德行为,并最终建立生态道德评价机制,巩固道德建设成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明确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将生态文明这一崭新亮点写进党的报告中,文明生态村已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创建载体。因此,无论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来说,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
生态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的产生、繁衍与进化都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完成的。第二,人类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手段,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注重可持续发展。第三,人类应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以及自然界的恩赐的同时,彼此的矛盾和不协调因素会逐渐显现。人只有遵循客观生态规律,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凭借人类的聪明才智来逐步消除这些矛盾。第四,应坚持制度、科技进步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从表象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出现异化现象,但从本质来看,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异化的反应,要解决这个困扰全人类的难题,唯有解放人类,消除人与社会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核。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是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要充分尊重自然、珍爱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代际利益,把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人与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是与马克思自然观一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思想精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明的综合体。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步经历了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回归过程。其中,如何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尺。按照人的需求理论,人类生存首先要解决饮食男女等物质生活的需求,当这些条件满足后,人们必然有更高层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例如,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喜闻乐见的生态文化,等等。其中,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居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幸福指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生态道德体系,必将极大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体来说,生态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公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美学观念等三个方面。所谓生态公德意识就是要求公民积极树立起保护环境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生态保护要摆脱狭隘的自我意识和地方保护主义,要着眼于人类整体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生态道德规范即是指建立起从生态道德认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行为等三位一体的道德约束、监管与奖惩机制,以规范环境个人行为、环境集体行为、环境职业行为、环境决策行为等。生态美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视角,感受生态美的愉悦性,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坚持“三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原则和“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发展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3.农村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农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构想,是人类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思想强调,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最佳组合与可持续发展。在农村,某些地方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代际效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有助于加强农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唤醒农民的危机意识,树立起生态意识,从而有效制止破坏生态道德的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农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生态道德教育从塑造理性生态农民的方面来展开,把农民培养成具备生态道德修养的劳动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就可持续发展人才。从根本上说,就是造就具有优良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新型农民,使他们具有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具有把开发、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意识,具有为维护生态平衡而献身的精神。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主要原则。
1.平等和谐原则。
生态环境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然环境的价值并非是无限的,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就要遵循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只有顺应了这种规律,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才能不断进步。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道德的形成,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都是直接在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更应尊重和顺应生态环境的内在规律,树立与生态环境平等和谐的观念。这种与生态环境平等和谐的观念,并非是农民对其所处的环境毫无干涉,而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的内在规律,并按照这种规律去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状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解,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公正原则。
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实行利益公正,具体而言,生态道德范畴的“利益公正”原则主要涉及人与天地自然间的关系,人与人在共同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过程中权益与义务关系以及基于长远利益考虑的当代与后代的关系。首先是人地公正,即人类和自然应保持一种公正关系,人类要理性地对待自然,合理节制自身欲望,有效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次是代内公正,即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权限明晰、机会均等、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其目的是强调社会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要公平享有和保护自然资源,要公平拥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更要求先进富裕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上要承担比落后贫穷地区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最后是代际公正,主要是指地球上有限资源在不同代与代之间的合理分配和补偿。
3.适度原则。
适度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性原则。第一,适度发展。要彻底扭转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重增长不重结构的粗放式农村经营模式,适度发展传统农村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型和环保型农业,将生态环境作为潜在物质财富和潜在生产力保护起来。第二,适度消费。要积极倡导消费文明化、消费生态化和消费适量化。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包装、流通、消费都要环保化,要在全社会树立消费的生态良心;同时要积极调整消费结构,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第三,生育节制。从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角度分析,控制人口是重中之重。农村人口的增加会加剧代内矛盾冲突,势必影响代与代之间的利益平等,这就要求树立自觉节制生育的道德观念,控制农村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将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结合起来,与社会文明进步结合起来,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4.统筹兼顾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要坚持德治和法制相结合,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首先,生态道德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培养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公众,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进而培养广大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其次,应加大环保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包括加大执法频次和处罚力度,使农民感受到国家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形成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利舆论氛围。最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公众环境意识,要通过农村素质教育培养农民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提高其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能力。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路径。
1.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生态道德认知。
生态道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广大农民是否能够受到全面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形成清晰的生态道德认知。首先,我们要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以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使生态道德观念成为广大农民深层次的道德认识,并使这种道德意识渗入到农村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环保长远教育规划,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依靠县农干校、党校、职业培训学校、村委会等农村教育平台,以农村领导干部、中小学学生和农村居民为受众重点,以环保常识、环保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生态教育。最后,要特别注重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完善干部考级制度,将环保工作列入考核范围,使他们正确处理环保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改变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信息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研,增加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报道频次,树立典型,推广经验。环保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要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利用图片、乡土教材、乡村短剧、村头板报、科普报告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知识性与趣味性,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环保理念,树立起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念。农村生态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农民具备环保能力的基础上,因此,有关部门还应加大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生态技术的宣传与培训的力度,如沼气使用技术、合理施肥和施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珍稀动植物的繁殖和保护技术以及防污、排污、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等。
2.发展生态农业,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有理念的树立,还要有情感的培养。生态情感的萌生主要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重和爱惜之情;二是因为自然界是满足人生存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始基础,对此有深刻认识的人们会对自然产生出一种认同、依恋、感恩和爱护之情。因此,我们要重视从审美需要和生存需要的角度去培育农民的生态情感,培育农民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的生态情感,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道德教育要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发展新产业。当前,重点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
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层面。生态道德教育要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生态知识、运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同时,生态道德教育还要与改变农民生存环境相结合。当前,生态道德教育重点要与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农村的规划中来,建设新人居,使“三清”(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强化管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
强化管理是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机制运行的保障。要综合运用法律、新闻舆论、经济奖惩、技术检测、行政处罚等多种手段,加大生态环境的监控力度,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明确责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彻底转变资源部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资源部门担负着资源保护执法监督、生态建设、资源经营和开发等多重角色,政企不分,严重制约了其生态保护的主要职能的发挥,因此,实行资源管理政企分开,明确各自责任,已迫在眉睫。第二,建立并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展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提高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优先建立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监控系统,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第三,制定有关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土壤污染等方面的法律,制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矿山生态恢复、生态脆弱区评估、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生态旅游管理等法规和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加大对重点区域和流域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第四,建立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纳入政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上来,建立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下游对上游、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积极探索建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机制。
4.监督反馈,科学设计生态道德评价体系。
设计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反馈系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推动和强大约束。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提供了途径,反映出绩效。所谓提供了途径,就是明确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寻求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重点和关键,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其他各项社会事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相互作用及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应立足践行科学发展观,设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环境友好和运行效率五个方面并兼顾其他因素,能体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能否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是否分享了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不仅要体现经济增长,更体现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作用。所谓反映出绩效,就是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判,体现出各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差距及出现的问题。通过社会评判和公众监督,形成强大的约束力,督促各级地方政府不断纠正偏差,使公共决策和执政行为更符
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决定着制度设计、政绩考核,影响着公众评判和舆论导向,唯有科学设计、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对其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果做出全面准确的评判。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2]李培超。自然与人文的和解:生态伦理学的新视野[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
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深加工品已经占到原产品的70%以上,增值部分一般都是原值的3—5倍,而我国只有0.5—0.8倍,差距明显。因此,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第三,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我区由于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传统生产和现代技术支撑等,许多农畜产品如优质大米、清真牛羊肉、长红枣、枸杞等生产在全国极具优势。因此,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尽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培植宁夏农业的名优品牌,以增强我区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如果继续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就根本无法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性和限制政策。在长
期内,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一则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则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3、实现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生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80年代每年从农业部门净转出资金平均达1400亿元,比同期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多10倍。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应尽快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转变,采取必要的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动和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农业及其相关产业部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化农业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稳定农业生产。同时,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对我国农业适度保护,应大力实施属于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的“绿箱”政策,包括政府的公共性服务、作物保护与收入安全计划、环境保护、贫困地区援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大江大河治理、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检疫防疫、质量检测、市场信息等产前中产后服务;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增加农业科研投资,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国家投资逐步集中于农业基础研究和公益性项目,尤其是动植物品种资源和转基因工程研究,以保证充足的农业技术储备。
4、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实现全国农产品信息联网
目前,许多地区的农民和地方政府都已认识到:调整农业结构,种植或养殖养市场上畅销的农畜产品,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但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农户、每个地块,到底应该种什么、养什么,群众往往束手无策。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缺乏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农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消费心理等信息的发展变化方面的了解,缺乏有关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及其分
析和判断。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的建设,通过互联网搜集现代农业科技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建立相应的预测预报系统,定期向农民发布相关的信息,真正使农民的农业生产与国内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农产品的生产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消费需要。
5、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生态示范县建设,积极推广沼气、节柴灶、太阳能,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狠抓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加强执法监督,巩固达标成果,为广大农村长远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
6、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一是尽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法规。这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功能就是稳定农村社会和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缓和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能依法有序地进行,为农村人口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多渠道筹措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采取国家出大头、地方拨一点、农民自己出一点方式,将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带入实质性运行轨道,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况,使城乡更加协调发展。三是对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及使用。
7、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二是狠抓农村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培育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充分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三是实行村民自治,规范建章立制。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四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农村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五是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开展各项积极向上的群众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8、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一是面对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