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19-05-14 18:4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范文》。

第一篇: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范文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整体要求,也是对新农村建设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深刻剖析。”“乡风文明”四个字准确诠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运作方式转变、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严重滞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村文化落后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加速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实现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看清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全面顺利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一个魂,这个魂就是文化,而且

是新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文化也是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维系一个民族成长、进步、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文化的进步会带动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1、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为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眼界宽、思想新的新型农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只有顺应变化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才智,才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文化知识、增进致富技能、增强经营本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而与此同时,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比较缓慢。在一些落后地区农村,农民看不上书报、电视,听不到广播,一年文化生活局限在几场庙会,农闲时间闲逛、喝酒、赌博打发时光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娱乐农民,满足他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2、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转变农民的思想,消除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它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操守与时俱进,并且蔚然成风。而当前在广大农村宗法观念、重男轻女、虐待老人、买卖婚姻、烧香拜佛,修庙塑神、信教等现象较为普遍,封建传统思想和行为还很有市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鞭挞丑恶落后现象,宣传时代新风,移风易俗,陶冶世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在广大农村占领思想阵地的重要举措。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是各种落后、反动文化易于滋生、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宿命论、有神论等思想和观点在农村很有市场。实际神、法轮功等邪教人员往往趁虚而入,走村串户,宣传反动思想,蛊惑人心,扰乱社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4、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开发、挖掘、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民间文化,先进的现代文化,汇集、融合、同化,形成新的时期新的文化,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指引文化发展的方向,修正文化发展的角度,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使文化的发展向着博大、深远、文明的方向发展。

二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1、思想基础不够牢固。有的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 3 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

2、组织基础不够牢固。一是乡镇文化员队伍薄弱,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二是村级没有文化指导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

3、群众基础不够牢固。人民群众既是农村文化成果的受益者,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当前,个别地方受认识、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文化下乡活动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不快,接受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给低俗文化、宗教、迷信留有渗透和腐蚀的空间。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不够有力

1、经济支持不够有力。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经济基础支撑,对基础薄弱的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来说更是如此,而经费不足已是多年来困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欠发达,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文化建设

投入有限;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自身造血功能缺乏;三是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仍然缺位。

2、文化阵地建设不够巩固。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农村校舍改造、村道硬化、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而集体经济增长和投入滞后,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窘境,许多农村只有变卖未能发挥更多作用的闲臵会堂、校舍等集体资产,出现了本已无力投资加强的现有文化阵地流失现象。另一方面,新的文化阵地建设较难,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新建文化阵地难度较大。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不够优化

1、政策不够配套。文化建设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机制。而目前文化建设方面的立法及政策性规定较少,文化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性支持

2、软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建设中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还远不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村落向现代文明转化过程中,触及的深层文化心理要素处于悬搁状态,如家庭、祭祀、民间信仰等。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现代的文化建设显得步履维艰。比如,村民自治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元明时期,但自治时至今日,村民自治的风气还没有完全形成,村民要求也不太强烈。这就不仅仅是制度建设和思想转变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者缺乏培育新 5

文化的耐心和勇气。

3、符合村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公益性投入大量集中在镇区,对农村的投入相对不足。面对新一轮村民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品的针对性也是不够的。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相当有限。村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一般是通过新闻媒体。

4、农村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问题。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内涵显得较为欠缺,对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也还缺乏深入思考。

三、发挥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新农村应是农民的新农村,享受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应该是农民,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农民才是受益者。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质和目的是以农民为本,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搞清楚农民们所想、所需、所急、所好,组织农民参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方案制定,这样,就可以避免主观臆断、闭门造车和搞政绩或形象工程等现象的发生。

享受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应该是农民,那么,农民更应该是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是主体,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另一个基本点。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开放程度的扩大,对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为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服务农民,更重要的是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农民群众培养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如果文化都靠上面下发、社会送,尽管层次较高,满足了一时之需,却并不能解决农村的长期文化需求。鼓励、激发农村本土文化的自生和繁荣,既不必忧虑是否对路,也不用考虑经费问题,才是长久之计。农村文化活动是否丰富与经济是否发达并无因果关系,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虽然滞后,但仍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我国的民间舞蹈、戏曲、歌曲本来就来自农村,都是农民自己创造的成果,千百年来农民一直靠这些文化自娱自乐。挖掘、开发乡土文化,能够得到乡亲们的热情参与,也为心灵手巧的农民提供了显露才艺的舞台,7

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了文化创作和表演的自豪,容易调动其兴趣,往往能事半功倍。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在农民当中,有表演才能、有文娱天赋、有组织才能的农民并不少。因此,要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开展命名活动,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文化特色乡村”、“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创建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支持他们扎根民间、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广大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对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和长期规划,往往只有热情没有目标,只有干劲没有步骤,这就需要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充分的发挥好主导的作用。

一是顺应民意,当好舵手。新农村文化要靠广大人民来共同建设,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力量,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一定要顺应民意。政府机构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新文化建设中的技术指导,把

握好总体的布局,制定好长期的规划,协调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新文化建设中的各类难题,规范好新农村的文化市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政府机构要认真监督检查,快速准确的剔除腐朽没落的思想,修正偏激文化的倾向,指引新农村文化建设向着健康、积极、文明的方向发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把好舵,护好航。

二是建立文化交流体系,丰富新农村文化。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吸取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成功之道才能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局面铺开。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间文化,多姿多彩的世界各民族文化,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涵,只有让我们原有的农村文化与他们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交流才能形成新时期新农村文化,才能使文化建设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政府机构要建立健全文化交流体系,通过网络、图书、电视、通信、教育等手段加大先进文化与农村的交流,增强先进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渗透,弥补原有农村文化的单一,丰富新农村文化。

三是增加文化建设投入,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现今,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文化设施缺乏,文化品味低,文化生活匮乏的现象,要扭转这一局面,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尤其是农民活动中心、9

老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图书馆、影剧院、文化宫等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新文化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上品味。在增加投入的同时,也要充分的挖掘农村文化潜在的资源,调动广大农民为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出钱出力,整合保护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文化活动,弥补文化设施的不足,有效解决文化阵地的短缺。

四是加强文化建设队伍的培养,巩固文化建设的基础。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者,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新农村文化的水平档次的高低。要积极扶植农村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注重文化建设队伍的培养,形成从上到下素质过硬、高效务实的文化建设梯队。要重视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从广大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文化活动;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巩固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同新农村建设一样是一个长期的浩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把农民的思想活跃起来,把农民的观念转变过来,把农民的精力集中起来,把农民的动力发挥出来,让他们自觉主动的投入到自己的文化建设中来,让他们拥有新农村文

化建设的建设权、发展权、自主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才会繁荣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才能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11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

论文摘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这是当前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农村的文化建设问题倍受关注,广大农民在物质生活条件富裕之后,面临着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大需求和渴望,提出要解决基层农村农民的“文化饥渴”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实际,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迫在眉睫,责无旁贷。文章从具体操作角度,提出农村文化建设重在实践探索的问题,以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宏观管理、中观管理的分析比较透析,而在微观管理方面的分析较薄弱的现状。

关 键 词实践农村文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无疑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举措。

2005年11月份,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见》,这是当前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指导性文件。《意见》的制定,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意见》的实施,对于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文化部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大局和中心工作,市、县(市)区、乡(镇)街办三级整体联动,认真谋划、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城乡基层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市文化局响亮提出“把先进文化送进千家万户”的口号,紧紧抓住市、县、乡镇、村四级网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部门联合表彰为省“三下乡”先进集体。2004年开始,南通市文化局在全市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百千万”工程,即市区组织较高水准的文化活动一百场;县(市)区组织有一定影响的文化活动一千场;乡村因地制宜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一万场。据统计,2004年全年市级重点文化活动128场次,受众面32.8万人次,县(市)区有影响文化活动1026场次,受众面171.6万人次,乡(镇)村(社区)各类小型文化活动17060场次,受众面超过708万人次。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新情况不容忽视。

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大量新问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新矛盾。基层文化建设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很不平衡,在一些地区,某些层面上,基层文化建设正面临着严峻形势。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02年,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展我市文化事业的几点意见》(即文化经济政策),在乡镇、街道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绝大多数乡镇财政仅保证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人头经费,文化站办公经费和业务经费微乎其微,或者完全靠自筹,远未达到市规定的“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的要求。少数乡镇财政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文化经费却在逐年减少。乡镇文化经费每年也是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得到落实。

(二)乡镇文化站阵地流失、蜕化情况比较严重。一些乡镇虽保留文化阵地,但分散在乡镇机关各处,逐步蜕变为乡镇机关内部文化活动场所,丧失了作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不少乡镇文化站阵地破落,没有经费整修。农村文化活动项目单调,活动器材陈旧老化,对群众吸引力不强。图书室形同虚设。部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以前属于万册图书室,但多年未购进新书,图书陈旧不堪,基本无人问津。

(三)基层文化人才匮乏。近5年间,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为基层文化工作输送了一批年富力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年轻干部,但新上来的文化站长大多数在文化工作的组织能力、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有个镇文化站长兼镇征兵、团委、规费征收等3项工作。有个镇文化站长身兼包括屠宰等5项工作。有的镇文化站要完成数万元征收任务,才能拿到全额工资。有些文化站工作人员没有拿到今年的工资。部分乡镇文化站工作同志的保险金没有完全落实。有的镇文化站站长四项保险从来没有办过。

(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各县(市)区经济条件的制约、领导重视程度等原因,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极不平衡。南三县(市)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普遍高于北三县(市)。各县(市)区内乡镇之间发展情况也区别很大。海门市海门镇、三和镇、麒麟镇都拥有设施齐全、环境一流的文化活动中心,这与

不少乡镇缺乏文化设施形成鲜明反差。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滞后于城市。只有半数的行政村建有综合活动室,其中大部分只有场地,没有相应的活动条件,缺乏正常的文化活动。

(五)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滞后于人民群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为农民提供的化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特别是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场次越来越少。在基层,特别是在农村,为农民创作的作品实在很少。在许多地方出现了群众文化需要不断增长与公共文化服务不足的矛盾。群众喜欢的、需要的文化服务,基层文化站不能提供;基层文化站提供的,群众不喜欢。

(六)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县级图书馆购书费用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我市一些地方在撤乡并镇时,或将文化站与广播电视合并为广播电视文化服务站,或将文化站与党校合并为文化服务站,极少数的甚至将文化站与党校合署办公又挂靠广播电视服务站。由于上一级机构仍履行原有职能,造成交叉领导,各自为政,条线不清,职能不清,工作十分被动。造成了宏观难调、微观失控的局面。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重在于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按照既鼓农民“钱袋”又富农民“脑袋”的思路,重视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致力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一)构建文化体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传统文化的“根”在农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强健的生命基因,所以,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要充分利用其内在因素,促进“内生先进”。构建农村文化网络体系。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社会总体发展规划,要建立由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协调指导全市的农村文化工作,发挥宣传、文化、科技、教育、妇联、团委等市直部门和群众团体的只能作用,实行上下联动,齐抓共促;镇级成立文体站,建立文化活动中心,配置工作农村文化大市。经过努力,要形成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体系,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建立农村文化责任体系。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细化、量化,作为市、镇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奖惩兑现。各镇、村把农村文化工作同农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实行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验收,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健全农村文化投入机制。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投入是难点,也是关键。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低于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坚持三级联动,搭建农村文化载体。文化设施落后、文化阵地匮乏,是农村文化单调乏味的主要原因。要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为农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搭建载体。市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抓好一批为农服务的文化设施龙头。为农民传送科技致富信息,提供服务,捐赠物品。表演以科技致富、科技兴农为内容,贴近农村、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镇级强化示范引导职能,重点建好文化站的文化活动中心。要结合小城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每一个镇规划建设一处包括影剧院、图书馆、农民夜校和各类游艺室在内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抓好队伍建设。要有几支素质高、拉得出的文化队伍。没有队伍就没有活动。文化站除了自己直接组织、培养的“正规部队”外,更应有众多的、分散的厂矿、企业、学校中的“地方部队”,要经常深入基层,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基层文体骨干,利用这些“地方部队”,做到资源共享。文化站的根一定要扎在基层,扎在群众,才能拥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骨干队伍,才能开展热热闹闹的文化活动。村级突出经济实用原则,重点管好“两网、一院、一室”。“两网”是指有线电视网和远程教育网。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进村率达到100%。市电视台开办农科频道,定期播放政策、农技、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节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在村(居)全部建起远程教育实施,实现资源共享、一网多用。“一院”是要在全市农村开展创建文化大院的活动。一到农闲季节,让农民自发聚集到大院,看戏跳舞,打球下棋,吹拉弹唱。“一室”是指建立农村图书室,旨在倡导全民读书活动,设立家庭图书角,培养知识型农民,鼓励群众“少抽一盒烟,少喝一瓶酒,多买一本书,多学一点科学文化知识”。

(三)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要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以组织大型文化活动为抓手。定期举办群众文化节、农民文艺汇演、农民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文化、妇联、体育等部门经常组织民间艺术展、家庭文化展、棋类比赛、:“十佳文化大院”、“十佳图书馆”、“十佳藏书家”系列创建活动。发动市直机关为农民送文化。根据“三下乡”要求,常年组织文化下乡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组织演出等形式,为农民送去科学技术、卫生知识和文艺节目。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让群众登台唱主角、当明星。

第三篇: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因素,丰富精神文明生活也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盼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战略部署,也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其中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现阶段,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成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化建设 矛盾

解决

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加快文化建设,才能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不断巩固精神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列;才能提高党领导文化发展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文化精神的与时俱进,巩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走在前列。总书记强调:齐心协力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号召全党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享有者、传承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长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人的思维和态度决定着今后的发展方向。而文化建设且主要倾向于人们的思维与认识,属于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事实上,科学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一旦缺乏了文化建设,必然不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当然,文化建设并不是片面的建设运行场、图书室、唱唱歌及跳跳舞,而是要继承传统的文化,有效提升农民的致富本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文化建设就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关键,有效的满足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基本条件。

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现阶段人口还是一半是农村人口。怎么样才能够将在众多人口中做到文化建设做到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素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中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现状

1.农村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要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需要全体农民的全新参与,这就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就从目前我国农民素质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相比较低,和现代化素质要求还相差甚远。这就使得,在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文化活动单一,农民在文化活动中的主动性不强。

2,。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和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健全。广大群众没有文化活动的基地和场所,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近些年,国家政府大力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来支持各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但就总体来说,由于传统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倾向于城市,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

3.文化市场发展滞后,不良文化对农村侵袭严重。如今在农村的文化市场,充斥着各种盗版书刊、大肆宣扬封建迷信、各种非法出版物等,出租或出售着各种淫秽色情光碟、非法音像制品等,各种不良文化肆意扰乱着文化市场。尤其在一些学校附近更是摆设着游戏机室及网吧,许多未成年学生进出自由;各种茶馆、棋牌室更是麻将声声,赌博风气浓厚,;虽然有一些农民自发组织了文艺演出,但是缺乏引导与管理,屡屡出现低俗乃至色情的表演。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农村文化市场朝着畸形发展。

4.缺乏系统的组织领导建设,文化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在政府工作中,农村文化建设往往成为软任务,没有被摆上应有的位置,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化状态,所以党和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部署到基层大打折扣,在执行中走了样。

5.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对农村社会起了动员作用,重教兴教蔚然成风,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生活,越来越多的小孩随着农民工父母外出求学。并且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小孩的数量增长缓慢。这就从而导致学校生源不够,很多村级小学撤消、合并,学生上学的路程增加。学生的学习愿望、目标不明确。其次,农村教师数量少,专业单一。有些学校的采用复合式教学,就是在一个老师在一个教室轮流给几个年纪的学生上课,而且一个老师同时担任几门课程的传授,还是业余的,责任心不够,其能带给学生的知识可想而知。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严重影响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6.农村人口的减少,文化人才队伍匮乏。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成因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影响,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制约。具体表现在:

第一,城乡二元经济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二元结构又称社会二元化或经济二元化,是指在同一国家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城乡长期分设、分治、分管,致使二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别特征。”城市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作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代表和引领着整个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而农村由于其相对的封闭性和缺少资源支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城市文化中优秀部分无法完全得到乡村社会的接受。例如中国农村社会重视“亲疏有别”而法律却强调“一视同仁”的普遍性。以“礼尚往来”互惠原则的人情关系网,保障了普遍性的法律在以差别为原则的伦理政治的有效运行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既阻碍了文化资源的整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又迟滞了农村文明的进程。

第二,基层党组织思想的片面性也在一定程度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大多数基层干部能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但在具体行政过程中,却往往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同时,很多基层干部缺乏一种整体意识,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中只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即可,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把经济增长速度。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这是从指导思想的角度提出来的,只有指导思想正确,人们在执行具体事物时才不会偏离主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6]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三位一体的关系,没有三者的协调发展,完善的社会主义

2.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城市“文化设施也相当齐全,文化人才相对集中,城市文化的整体水平大大高于农村,城市中的社区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3拓宽筹集文化资金的渠道,增强硬件设施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约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这也是许多不发达地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一定要取得各级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便于持续稳定的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同时文化部门应该积极拓展多条筹资渠道,包括自身积累、社会筹集及国家拨款等多种方式筹集经费。有了资金就要合理开支有效增强硬件设施。

4.夯实基础教育基础.。

新农村文化建设最直接的体现在基础文化教育,只有基础文化教育得到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才能得以夯实。基础教育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整合农村公共教育资源,确保受教育者机会均等,打破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锻炼学生的能力,同时融洽学校与群众的关系,也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5.健全和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市场监管作用。

建立各级政府部门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和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及稳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多措并举,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同时,必须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相关文化的法规,增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制意识。开展文明村社、文明家庭的创示范活动,引导农民抵制迷信、崇尚科学,引导农民科学健康生活方式与文明向上道德风尚。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精神内核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有序发展和“四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态势良好,但从整体看,农村文化设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因此,研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分析和思考,对于推动乡村文化在促进乡风形成、增强农民素质、改变农村面貌、丰富农民生活、凝聚农村人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自觉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本固基之举,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第四篇: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

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

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区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一)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区,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我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尽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力推进,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我区一再加大农业基建投资,但农业基建投资占我区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灌溉和生活用水设施严重老化,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村上不存在进行科技服务活动的场所,没有文化设施,村民一般不进行集体文化生活,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三)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我区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重复时有发生,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2000年以来,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呈逐步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85:1发展到2004年的3.2:1,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五)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我区部分地区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80是普通砖瓦房,20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巷卫生很差,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六)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04年我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以上,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7年,仅刚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第五篇: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广大农村的具体实践,它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广大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8亿农民的知识化,就不可能实现广大农村的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提高亿万农民的整体素质,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又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果。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角,也是最终受益者。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采取各种宣传手段,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教育农民,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知识型农民,使大部分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生产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

新农村建设的宏大计划,正在呼唤亿万新型农民的参与。实践表明,人越是全面发展,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因此,新型农民形成的过程,也必然是伴随着新农村建设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成果,它将是我国广袤的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不竭动力,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新农村建设将使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一次空前的提高,对我国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二,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

我国最大的消费人群在农村,潜藏的最大社会购买力也在农村。如果农村不发展,农业不进步,将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如何化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局面为主动局面,让广大的农村更有活力,从而产生旺盛的消费

愿望和需求,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未来发展蓝图中,成为新的战略基点,这是需要我们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把广大农村潜在的巨大的消费需求变成现实的消费能力,就必须着眼于大力发展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让广大的农村市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希望在绿色的田野上,当前改革向纵深发展,我们的希望仍在绿色的田野上。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力度的财政支付能力。加快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按照“工农商建运服协调发展,山水林田路屯综合治理”的要求,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一次根本性的改观,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样,必将带动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炊事沼气化、热水太阳能化、饮水自来水化、电视有线化、网络宽带化、道路柏油化、出行公交化、垃圾日清化、排污专管化、环境生态化,使农村面貌发生一个质的变化。这也是农民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而希望的一个更高、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适的,和现代城市生活模式没有太大区别的美好远景。新农村建设就为实现这种美好远景提供了历史机遇。

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前提和基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通过农业和非农业的产能提升,增加效益,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漂亮起来,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资金。这样,新农村建设和富民工程就会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相得益彰。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新农村建设就绝不会是仅仅建几间房,修几条路,通几条渠那样简单的事,而是一项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系统工程。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中,投资和外贸对GDP的增长起的作用相对大一些,而国内需求的作用相对较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大多数人生活居住的广大农村地区,其市场所占份额相对较低,而原因正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因此,只有让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有足够的购买力,中国的市场才能真正打开,扩大内需的方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打开这个市场的一把钥匙。

为此,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形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强烈氛围,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以极大的热情,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农民尽快富起来上下硬功夫,打持久战,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基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归结点。

三,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之新,当然要有新环境、新房舍、新道路、新设施、新制度、新风貌等,但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新,还是新农民。没有这一新,其它的新就失去了根本。怎样的农民才算新农民?那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只有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才称得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

造就新型农民的关键,是在农村实现高质量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狠抓农民培训。要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增加培训投入,不断改进培训方式;要尊重农民意愿,依据当地实际,调整培训内容,注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要广辟培训渠道,动员和支持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和有培训能力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要提倡市场竞争,强化培训机制,加强培训监管,有效提高培训质量;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农民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积极鼓励广大农民刻苦自学。只要调动起广大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新型农民的涌现必将势不可挡。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如果农民收入不能持续增长,农民生活得不到大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如果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也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关键。

农产品开发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建设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创建农产品加工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资源增值。

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措施,把劲用在实处,逐步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这就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实施“两免一补”步伐,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还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需要大量的投入,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盘子”中统筹谋划、积极安排。同时要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城市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要引导广大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有全党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我们坚信,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能够得到明显改观,我国城市和农村一定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农村改革的主体。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改革和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量,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下载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适应时代形势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在新农村建......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5篇

    摘要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科技进步及现代化建设相互交融,进一步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培育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之我见_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选修课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之我见姓名学号院系指导教师纪爱真二零一三 年六 月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之我见1.绪论1.1论文摘要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

    浅谈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中共正宁县委党校师亚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报告 —基于典型示范村西双塘村发展模式的思考 摘 要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

    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陈冲李新中 摘要: 建国以来, 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在各级政府和财政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