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社区公章使用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1:3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规范社区公章使用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规范社区公章使用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规范社区公章使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规范社区公章使用的调研报告

根据领导安排,我们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所属社区的公章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此次调查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全面摸底。对社区盖章项目和社区社会组织逐一清理登记,了解社区公章使用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二是座谈走访。通过到社区走访群众及召集社区书记主任座谈等方式,对当前社区盖章的总体情况、原因分析、解决措施进行了收集梳理。调研结束时,调查组对以上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一、当前社区盖章的总体情况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社区盖章主要体现在盖章太多、太杂,该盖的章在盖,不该盖的章应群众和单位要求也在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盖章项目多数量大。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心城区要求社区盖章、出证明的部门单位涉及30多个、110余项。其中经常盖章的有40多项,内容涵盖户籍管理、社会保障、房屋权属、居民婚姻关系和家庭成员情况、居民现实表现等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性的盖章项目有50多项,主要涉及 到居民计划生育、申领救济救助、住院医疗、保险理赔等;偶尔盖章的有20多项,如当兵政审、随军家属孕情、学生社会实践等。城区每个社区每年为居民出具各种形式的证明都在1000份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社区的工作负担。

证明内容杂社区把握难。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在上述110多个项目中,不该由社区证明,或虽可证明但社区难以掌握和核实的事项,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一是要求社区出具本该由政府职能部门出具的证明。如一、二代身份证是否为同一人,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只能由公安部门出具;居民婚姻状况,应由民政部门出具;房屋权属证明,应由房产管理部门出具等。有关单位把这些证明一股脑推到社区,明显找错了责任主体。二是要求社区出具职能部门自身能够掌握的情况证明。如居民在申请经济适用房时,房产部门要求社区出具居民无商品房、无福利房证明,但房屋买卖、福利分房最终都是在房产部门办的手续,显然房产部门掌握情况应该比社区更清楚。又如民政部门、工会组织每年为困难职工家属发放补贴时,要求社区出具其家庭生活困难的证明,这对社区来说也是强人所难,职工家属困不困难,工会和民政部门应该比社区清楚。三是要求社区证明一些难以掌握的情况。如老年人退休金核查每年要求社区出具老人健在的证明,但居住外地的老人社区很难核实;医院在居民医药票据遗失时,要求社区盖章证明情况属实,但社区对居民票 据是否遗失的情况并不了解;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员要求社区出具其现实表现证明,商业保险、交通事故理赔时要求社区出具亲子关系证明等,这些情况社区都很难核实。

盖章责任风险大且群众意见多。社区公章使用远远超出了其居民自治组织的职能范畴,给社区带来了很多困惑和担忧。据社区反映,社区最为难的是居民在办理抵押贷款、营业执照、房屋买卖、离婚官司时,有关部门要求社区出具居民收入、房屋产权归属、居民家庭内部情况、婚姻状况等方面的证明,稍有不慎,社区就会陷入纠纷,甚至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一些部门、单位随意要求社区出具证明的现象,居民群众也很反感,明明凭有效证件就可以证明的事项,偏偏要求居民多跑一趟社区,碰上社区不了解情况不肯证明,又有一番解释争论,既增加了群众办事的难度,又影响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关系。

二、社区盖章乱象原因剖析

社区“万能章”现象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社会信息系统不完善、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等直接原因,又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区体制机制不顺等深层原因。

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不对等。从工作任务来看,随着城市体制的不断调整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群体汇聚到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社区,社区日益成为社会综合管理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从工作方法上来看,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思想的变化和利益的调整,城市社区居民大多数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社区在公共服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网格化管理推行以来,社区的主导作用和公共需求服务更加明显,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依赖性,从而使社区成为各种公共服务的汇聚地和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地,被推到了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万能章”现象,正是伴随着这些职能向社区转移和扩张而产生的,是其工作随意性、无序性的现实反映。

少数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不明确。在社区一年出具的1000多份各种证明中,除少数属于居民自治和政府明文规定的赋权范畴外,绝大多数还是一些部门、单位在为群众办理各种证照、手续时,把社区盖章作为前置条件。这一方面说明职能部门权力下放、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有利于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另一方面,不排除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盈利性组织为减轻工作负担,将各项行政事务盖章、调查核实工作程序转嫁于基层社区承担。如工商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时,要求社区出具不扰民和周边居民同意的证明;法院在判案时,要求社区出具居民放弃继承权、夫妻长期分居的证明等。

社区服务与信息化管理不对称。由于社区任务繁重、责 任不明,件件工作好像都与社区相关,职能上的长期错位,致使社区工作人员很难很好地为盖章“把关”。其次,尽管民政、劳动、计生、公安等部门在社区都建有信息平台,但信息壁垒还没有打破,管理联动的格局还没有形成。目前社区平均有居民3000多户10000余人,且流动性大,依靠现行工作手段,社区难以掌握这些居民的所有情况。

盖章当事人的主观认定。现在很多居民并不十分理解社区工作,尤其到社区盖章开证明时,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主观认为社区就应该为自己盖章开证明,社区人员多询问两句,居民就会不耐烦或者不愿意回答。可是社区在不知晓、不核实清楚情况,是不能随意盖章的。为此,社区工作者即使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做好解释工作,也难免出现不理解甚至谩骂威胁等不愉快事情发生。

三、关于社区公章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此次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参照借鉴外地经验,我们建议,通过以下三项措施来加以规范管理。

明确社区盖章的责任范畴。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社区现有盖章项目进行清理,对法律法规赋予或规定社区职责范围内,且社区有能力承担并为居民提供方便的盖章项目予以保留,其余取消,坚决剔除相关部门强加于社区的盖章事项,并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意见对社区公章使用规范管理。

建立职能部门调查准入机制。建议政府职能部门,但凡需要取证事项,严格实行准入调查制度。所涉社区有责任和义务提供相应的人力和信息配合支持,对未经审批准入的居民证明类社区盖章项目,社区有权拒绝受理。

健全完善统一的社区个人信息系统。建议政府适时建立社保、公安、工商、计生、劳保、药监等分类动态信息系统,统一向各部门及社区公开,同时加强相应的保密管理,通过档案资料的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解决社区“跨界”证明、重复盖章的工作负担。

第二篇:社区村民委员会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社区村民委员会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正确行使权力,避免工作失误,根据民政部、公安部对印章使用和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现对村委会公章的使用管理规定如下:

一、公章制度村委会公章一律由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发。公章要妥善保管,如有遗失要及时向制发机关报告并申请补发,由制发机关登记后办理补发。使用已作废公章的,按私刻公章行为处理。

二、公章的使用

1、凡需加盖公章的,一般都应事先由村委会主任签署意见后再盖公章。对证明村民年龄、文化、民族、职业等基本情况的,保管公章人员本着高度负责、实事求是的精神给予办理。

2、凡涉贷款、承包、担保、对外签订合同等重大问题使用村委会公章时,应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表决通过后方可盖章。如有违规行为,保管公章人员可有权阻止或拒盖公章。

3、不准非保管公章人员擅自随身带公章外出,不准保管公章人员家属随便使用公章,严禁白纸盖公章。

三、公章的保管村民委员会公章由专人保管,保管人应严格按规定使用公章,不得借机吃、拿、卡、要,不得乱盖公章,违者按规定予以撤换和处理。

第三篇:XX社区公章使用规定

XX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一、印章的使用范围

1、公章使用:由长春市南关区全安街道XX社区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XX社区)名义签发的文件、文书,包括各类通知、通报、报告、计划、函件、报表等,代表XX社区对外工作联系的介绍信,需证明的各类材料,与我XX社区的各类合同、项目协议、授权书、承诺书及其它需要的签章等。

2、其它情况需加盖公章时,必须由XX社区书记、副书记签批。

二、印章的使用要求

1、凡在账目款项、重要数字、以单位名义发布信息与我XX社区的各类合同、项目协议、授权书、承诺书等重要材料上加盖公章的,必须由XX社区书记签字后,方可盖章。

2、凡涉及到财务、人事、工资等内容的各类型报表、报告、申请、便函、介绍信等必须由具体负责人签字后盖章,否则,不予盖章。

3、凡涉及个人事项需加盖公章的材料,如贷款、担保、落户口等一律由XX社区书记同意签字后,方可盖章。

4、一般报送材料、便函、需加盖公章的,由审核材料的具体负责人同意签字后,方可盖章。

5、单位介绍信盖章时均应由具体负责人批准;单位介绍信由网格长统一编页,存根由专人保管存档。

6、公章禁止带出本单位外使用。如因特殊需要,必须经XX社区书记同意后,方可带出。公章带出期间,借用人只可将公章用于申请事由,并对公章的使用后果承担一切责任。

7、对一些行文不规范(字迹潦草、有明显涂改痕迹、表达不清、落款单位不明)的文档,拒绝加盖印章。

8、印章一律不得在空白纸页上使用。严禁在空白的纸张、表格、信函、证件等上面加盖XX社区公章。严禁填盖空白合同、协议、证明及介绍信,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提出书面申请,XX社区书记签字同意后,方可用章。

9、特殊情况急需使用公章的,由公章使用人注明事由,并向具体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取得联系后可先行用章,但公章使用人应在事后及时补办手续。

10、负责管理公章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管理,按照管理程序办事,应当认真核对有关内容,使用人所填写的内容和拟使用公章的文稿材料不符的,不予用章。

11、规范使用印章,做到“齐年盖月”(即印章的左边缘与落款日期的年相齐,月、日盖在印章的下面);盖章时用力要均匀,落印要平衡,印泥(油)要适度,保证印迹端正、清晰。

12、有下列情况,公章必须停用:单位名称变动;公章使用损坏;公章遗失或被盗,声明作废。

13、经批准停止使用的公章由XX社区办公室统一封存或送相关部门销毁,不得私自处理。

三、印章的保管

1、XX社区所有公章由副书记负责管理,未经书记批准不得私自转交他人代管;保管人员要建立“公章使用登记表”,按照规定程序使用,严禁私自交于他人。

2、保管人需负责对印章保管的安全,公章存放在指定安全的地方,严禁擅自携带外出。

3、公章保管人因事离岗时,须由书记指定人员暂时代管,以免贻误工作;公章保管人外出,移交公章时,需由主要领导同意。

4、保管人需负责对印章的保养,使用中达到干净、字迹清晰、色调鲜艳。

第四篇:社区公章的使用(试用本)

公章的管理和使用

(试用本)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和社区印章的使用管理工作,维护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合法权益,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市有关规定,现就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及印章使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及印章使用管理的原则及范围社区居委会的印章是居民自治权利的象征。印章的使用管理要坚持“依法自治、明析责任、审批用印”的原则,既要体现为居民服务和对居民负责的态度,又要增强职责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加强对社区居委会的印章使用管理工作。

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或盖章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范围:

1、根据辖区居民的需要,社区居委会确实能够证实的情况;

2、经过社区居委会申请或核实的最低生活保障、抚恤金、残疾保障金、子女助学金和减免学杂费等项;

3、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由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或盖章的事项;

4、原则上不出具短期居住证明,不为空表盖章;

5、证件丢失类证明,原则上以个人声明丢失或挂失为主,社区一般不再出具相应证明;

6、居民要求社区居委会出具相关证明时,必须提交户口簿和本人身份证等合法有效证件,并为社区居委会提供关于需证明事项的有关信息;社区必须对需要证明的情况进行详细核实,确定无误后方可证明或盖章。

二、严格社区居委会印章使用管理制度

(一)明确制发机关。社区居委会印章由区民政局统一规格和制式,所属街道办事处(社区委)负责制发。如有遗失,应及时向制发机关报告、申请补发,并报区民政局备案。

(二)实行专人保管。社区居委会印章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指定专人保管,妥善存放。未经批准不得带离办公室。

(三)严格审批程序。社区居委会印章使用,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审批;凡涉及重大问题需经公示或由居民会议表决的,应待公示结束或表决通过后盖章。如违反程序,公章管理人员有权阻止或拒盖印章。

(四)建立备案制度。印章使用情况应进行详细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用印时间、用印内容、用印份数、签批领导、经办人员、申请用印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用印登记册年终归档以备查考。

(五)确保规范管理。社区居委会印章的审批和管理人员不得为同一人。不得在空白的信笺、表格及其他纸张上盖章。

加盖印章前要对所盖印章的文书内容进行认真审阅,确保内容真实有效。印章更换时,原印章应缴交制发机关,不得弃置。

三、加强对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及印章使用情况的监管

(一)加强管理指导。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社区的业务指导,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尽量简化办事程序,减少需要社区出具证明或盖章的事项。如有超出上述规定范围且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委)权限范围内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向街道办事处(社区委)请示,经批准后方可使用印章。特殊情况下街道办事处无法确定的,由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完善民主监督。社区居委会要进一步健全印章使用审批、登记、备案制度,并经社区居民会议讨论通过,纳入居民公约,实行民主管理。社区居委会定期向居民会议通报印章使用情况,实行民主监督。

(三)实行责任追究。凡违反印章管理制度、私盖公章或利用公章舞弊者,一经发现依法严肃处理。因用印不当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后果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诫勉、引咎辞职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五篇:社区公章管理亟待规范

社区公章管理亟待规范

社区居委会是辖区居民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对很多涉及居民利益的审批事项既无管理权利,法律也没有赋予其调查的职责,但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审批事项均要求社区出具证明呈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需社区出具证明的事项多达几十项,如到邮局取汇款,收款人姓名与身份证不一致,必须要有社区的证明;居民家中人民币被老鼠咬坏到银行调换,银行必须要有社区的证明;居民摔伤申请医疗保险,保险公司也必须要有社区的证明;存折或身份证丢失要求社区出具证明,在校学生是否参加社会实践也要社区出具证明,无固定职业居民购买房屋按揭贷款要求社区出具其收入证明,低收入居民申请廉租住房租金补贴也要求社区证明其无住房或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废房产证过户或房产证遗失补办证都要求社区提供办理人的婚姻状况证明等,这些事项使社区不堪重负,社区干部反映,社区只能提供自身所掌握的如计划生育、户籍、死亡等民政、综治方面的证明,对于居民的许多个人行为和活动,社区没有管理的职能和管理的可能,而大多数要求社区出具的证明内容,有的是根本不了解或不可能了解到的,社区没有职责也没有义务出具这些证明。不了解情况而冒然证明,万一情况不实社区无法承担可能带来的法律或经济责任,而不出证明盖章,居民办不成事,居民又会迁怒于社区,使社区面临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旦社区因证明不实陷入经济和法律责任的纷争,这会严重影响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工作任务在基层的推动和落实。上述情况隐患较大,期望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要求社区证明盖章行为,为社区工作和社区干部减负。

下载关于规范社区公章使用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规范社区公章使用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规范公章使用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公章使用的通知 各部门、各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参股公司: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公章使用管理, 提高公章用印质量,维护公司利益,根据公司《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对公章使......

    某某联社规范公章管理使用通知

    某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公章管理和使用的 通知为进一步加强信用社(部)及联社行政公章 (以下简称公章)的管理,规范用印行为,保证印章安全,现将公章管理使用方面......

    使用公章申请书

    关于携带公司合同章外出使用的申请书 公司领导: 申请事由:为工伤职工办理工伤医疗程序、工伤认定程序和社会保险缴纳核对等相关手续,需携带公司合同章到普安县劳动局使用。 申......

    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一、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1、 公章由企业总经理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掌握使用。使用公章一律登记,要由经办人签字。 2、 以公司名义上报、外送、下发的文件、资料、报表等,经总经理......

    公章使用规定

    ***公章使用管理制度为提高我镇党委、政府公章使用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印章使用的规范性、严肃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党委、政府公章使用范围 1、以镇党委、政府......

    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公章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学校公章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公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明确公章的使用权限和范围,严格事务审批程序,规范用印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

    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公章使用管理制度一、印章的使用范围 1、公章使用:学校的文件、文书,包括各类通知、通报、报告、决定、计划、纪要、函件、报表等,代表学校对外工作联系的介绍信,需证明的各类材......

    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公司印章使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 公司印章是企业合法存在的标志,是企业权力的象征。为了保证公司印章的合法性、可靠性和严肃性,有效地维护公司利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