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河北省魏县为例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河北省魏县为例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肖海英
内容提要: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思,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的指导方针——生活宽裕 生产发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这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步骤,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两年时间过去了,笔者今年有机会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情况作了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障碍因素,期待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携手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问题
思考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但决不是全部,改革和完善基层政府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培养新型农民,净化农村风气,营造健康科学文明的村风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必不可少的微观基础,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一、广大农民政策认识不清,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风气需要扭转
“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的事业,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新农村建设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一种价值追求,必须从实现农村的社会进步角度来衡量,除了改善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必须发展科学教育事业,着力培养新型农民。但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对于农民来说千方百计的挣钱,盖房、娶媳妇更实惠,更有吸引力,尽管这些事耗尽了他们全部心血、尊严,甚至是生命!农民对于自身事业的冷漠,有传统因素的影响,有体制、制度的制约,最主要的是基层政府工作的缺失导致农民对国家方针、政策的不理解,对政府和社会的不信任。“政府作为公民契约的结果及意志代理人,培育和健立合理的制度结构和激励机制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传统社会,离开了政府推动、政策和制度引导,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只能是步履蹒跚,甚至是寸步难行”[2],这集中概括了政府,尤其是基层公共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惜的是基层公共组织,包括党组织和政府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现状令人寒心,“某些地方农村党组织涣散,基层政权的退化、弱化和软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能适应我国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党员不能带头致富,更不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的党员干部自私自利,光为自己算计,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分山头、闹派系、搞裙带,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3],最可怕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对这样的局面无动于衷,对公共组织没有要求,不思考全局,小农意识十分根深蒂固,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可概括为两点,一是政府没能很好的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行官僚主义作风,脱离群众,二是缺乏公平、公正的氛围,社会风气日益腐化,农民观念守旧,极端崇拜权利和物质利益,攀比、享乐之风盛行!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发挥,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在社会安全和保障机制缺失的条件下,农民的归宿在感情、在互济,不幸的是在缺乏道德和信仰制衡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让人变得实际和物质化,农民对利益的渴求达到了极限,最典型的就是婚姻关系的物质交换倾向明显,“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的传统婚嫁标准已没有约束力和指导意义。“娶了媳妇忘了娘”曾经被唾弃的社会现象也变得理所当然了,这不是小事情,这与中国的孝道背道而弛,它正在颠覆着农村伦理和价值。那么为什么媳妇的地位不断上升呢?这源于婚姻指导思想的恶变和娶亲成本的增加,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速度加快,“二元差别”使得城市对农村青年有神秘的吸引力,同时也使农村男青年立足城市的代价增加,而女青年,特别是相对优秀女青年与城市人群通婚的成本降低,最终导致农村青年男女比例失调。有的家庭为防止儿女进城后有“意外婚姻”,把年轻人的婚育年龄提前,所以农村事实婚姻也大量增加,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婚姻成本增加的另一因素是农村传统家庭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和已经存在的社会压力已经有效影响了农村家庭规模,但农村家庭人数的减少与日益增加的农村养老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形成了强烈反差,比如家庭赡养的模式没变、农村新势力不断增加、也仍然存在相互攀比的观念和恃强凌弱的现实等,这都使得父母更加重视儿女的婚姻,为了所有的一切,父母们甚至可以放弃应该得到的尊重和安逸。“农村婚姻消费呈现出节节攀升的趋势---借债办婚事成了这些家庭沉重的负担。富裕起来的农民花在结婚上的费用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农村居民婚姻消费的上升也体现出农民要‘面子’的心理和从众心理。农民普遍重视社区内部家庭财富和面子上攀比”[4]。
道德的重建依赖科学教育和信仰的回归,良好生活习惯和风气的形成也需要公共组织的干预和指导,只有科学教育和信仰可以阻止社会风气的恶化和伦理的颠覆,公共组织是教育和实施有效干预的桥梁,社会需要宽容理解、互助互爱、安全保障和心灵寄托。农村基层公共组织的现状已在上文中作了浅析,这里重点谈谈农村教育问题和信仰状况。农村教育可概括为“家庭教育失败,国家教育严重衰退,私人教育兴盛”,家庭教育肩负培养个体人和传承家庭伦理、传统文化的重任,显然目前大多数家庭教育仅仅是养活人;国家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政策教育三部分,其主要载体是国立学校和基层公共组织,由于考学的动力使得农村文化教育长胜不衰,但有公共组织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政策教育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适应,所以农村教育整体滞后,国家承担的文化教育甚至“保工资、保安全、报运行的问题一直没得到彻底解决,其结果是一方面教学设备落后,进而导致教育质量低下”[5],在这样的形势下,加之升学的动力使得私立文化教育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而国家花大钱投资的农村国办学校门可罗雀,每况愈下,在农民眼里学校是国家的形象工程,教师是可有可无的吃闲饭的懒人,无形中增加了矛盾。
信仰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之一,也是人不断追求进步、提升人格的精神动力,因信仰产生事业,事业会凝聚人心,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主义信念的支配下,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脚步从未停止,尽管道路艰辛,代价惨重,但实践已经证明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追求是科学的,有生命力的,党的方针、政策、理论是指导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不能否认的是共产党的精神信仰没有涵盖到全部人群和全部的社会生活,或者说相当部分的人群,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生产需要更加有指导意义的精神动力、信念规范,承认党在政治生活和重大事务中的指导地位,也要尊重广大农民实际,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培养成共产党员,在没有主动发现和培养农民统一精神信仰的条件下,盲目相信鬼神的游戏仍然活跃,人们无所事事,日常行为的不理性,甚至不孝、不仁、不义、不和谐等背人常情,扰乱社会的消极因素很多,社会风气需要净化、扭转!当然会有人说制定“村民行为规范”和“村民文明守则”等约束性的规定来倡导文明新风,可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组织没有这样做,不会这样做,甚至矛盾冲突不断,官和民的界限明显、利益不一致,这是整体情况,个别地方好风气和个别人的思维和价值追求并没有改变“当官是为民做主的”集体观念,这与现代社会政府与群众关系认识存在很大距离;二是外在的规定与自醒之间存在极大的效果差,人的意识和思维需要长期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规律的引导,才能产生普遍认可的行为,这种价值判断必须是人性的,又是有利益导向的,但不是利益追求。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农村特殊的历史和现状有其发展的特殊性,也是根本性的障碍性因素,但农村在模仿工业文明过程中,也同样产生了“全球性问题”最主要的是环境问题和人口膨胀导致的城镇规划和交通问题。
1、农村环境面临众多污染源,是影响农村发展和农民健康的根本。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早已是共识的问题,因此被认为是最受关注的全球问题之一,而我国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过程本身都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发达地区日益重视环境和人居的同时,广大农村地区的生存环境正在遭受空前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而且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村环境恶化日益突显,生态问题令人担忧。[6]”具体表现为1: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污水、粪便及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处理,柴草乱堆乱放,畜禽乱跑,2: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在发达地区已基本实现集中供水,但存在供水效率低,设备简陋的问题,特别是饮用水的家庭存储方式简单,容易污染变质,很不卫生,3、工业垃圾污染严重,一方面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导致的对水、气、地的污染,如小型造纸、煤炭、造糖、砖窑及玻璃生产等都是严重的污染源;另一方面是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加快,主要是城市行政中心地位优越产生的不平衡观念、垃圾转移权利可能,同时广大农民把回收垃圾作为谋生也加速了城市垃圾向农村流动的速度和规模,4、以木为生,树木砍伐严重,树木是保护环境的屏障,但由于地方煤炭行业发展所需,成材树木需求急剧增加,导致树木过度砍伐,林业发展缺少规划和科学指导,5、农村交通工具尾气排放增加,在河北魏县一带,家庭三轮车占有率约75%,摩托车拥有率91%,家庭汽车的数量也有较大数量增长,这一方面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6、农业生产导致的土壤和水污染日益明显,这主要是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地膜和污水灌溉的结果,它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7、取暖污染是老话题,但有了新的更严重的形式,在河北魏县的农村地区,正在流行一种耗费大量柴火的“地火”,在室内,约一米见方,塞满柴火密封后烘,其污染程度是传统火炉的几十倍,是农村环境的主要祸害之一。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积极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部署,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观念更新,推广清洁、节能技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当限制私人交通工具数量,发展推广沼气、太阳能技术,采取集中供暖等等,这些已经成熟的技术在这一地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乡镇发展缺少整体规划,交通问题突出
孟建柱同志在《问鼎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一书中写到“村镇建设没规划,无序,布点杂、乱、散,环境脏、乱、差是农村的普遍现象”[7],这是对农村地区建设环境现状的精辟概括,广大农村的住房、道路及其他公共事业发展缺乏科学论证和规划,这些行为基本上依据传统习惯,公共建设不估计长远,只谋求短期效果,公共建设的不科学与迅猛发展的农村经济和私人交通形成鲜明对比,所以乡镇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代价沉重。私人建设很大程度上村民说了算,抢地盘、乱搞建设的现象严重,加之攀比心态,建高房、建大房成了时尚,华而不实,浪费严重,结合环境治理,应该大力开展“以村镇规划为龙头,一‘三清三改’(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水、改厕、改路)为突破口的村庄整治”[8],应该下大力气“引导和规范农民建房行为”[9],坚决制止盖房中的盲目攀比和抢占公共用地行为。
对于交通问题,应从环保和尊重村民的生存、生命安全的角度开展教育和指导工作,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注重发展规划,设计科学,着眼长远,同时又要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三、基层公共组织的作用缺位、错位 社会事业需要社会公共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农村基层公共权力是国家治理的基层组织和重要落脚点,其运行有效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安危。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基层公共权力问题更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其地位更为重要。[10]”如上所述,基层公共组织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基层公共组织职能的回归,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1、发挥基层组织的宣传教育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公共基层组织是连接国家和人民的纽带,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能否落实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程度,而这一过程与基层公共组织的宣传有密切联系,传统的农村宣传只是标语和广播,这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对基层公共组织的宣传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有效宣传,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增强政策的实用性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这要求发挥学校教育、各级公共组织民主生活会和集体学习讲解的功能,使党和国家的政策深入民心。
2、发挥基层组织的组织优势,指导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是大拆、大建,不是搞盲目的统一,而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之路。基层公共组织工作“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11],比如规划村镇房屋建设,为农民住宅建设设计、提供实用样式,限制房屋过大、过高等铺张浪费行为,指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婚葬消费观念,提倡节约、质朴、科学的风俗习惯,必要时要强制干预,严厉批评教育、打击赌博和封建迷信行为等等。
3、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的保障。政府应积极推动观念转变,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宣传发动、制定规划、政策扶持和投入支持上,引导而不代替,支持决不包办。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服务农民观念转变,服务农村发展大局,服务党的伟大事业。“农民主体就是始终把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发动农民放在首位,农民的事情让农民做主,农民的事情农民来办,切实保障农民的决策主体、实施主体地位”[1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1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应该是基层公共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事业!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XX县为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XX县为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国家实行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标本兼治的重大决策。然而,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各基层市县如何在实践中推进新农村建设,仍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通过对XX县几个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抽样调查,本文发现在基层干部和农民空前的积极参与和建设下,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其成效仍然与农民的诉求有一定的差距。
一、调查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摸清家底,基本完成村庄规划工作。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新农村建设实施的总体方案和规划。村庄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先行环节,初步实施村庄规划编制。以“新村建设 ,规划先行”为前提,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等要素,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长远目标,注重保护文化遗产,按照“一村一规”的要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全县部分村庄已完成村庄规划工作,计划3-4年完成全县所有新农村建设村的规划工作。
2、“三清四改”和道路硬化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经过新农村建设的几年,一是着手进行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开展了“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和“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的宣传和建设,部分村庄已取得初步成效。二是以农村公路为突破口,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个乡村进行农村公路通达和畅通工程,作好乡村道路硬化。通过调查表明,在各个县领导挂点的示范村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农民积极性很高,而贫困的村庄实施力度较弱。三是继续进行人畜饮水工程、堤防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四是加快第三期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农村电网,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目标,同时进行通信建设,电视入户数占总户数的98.9 %,现代生活气息日益浓厚,信息渠道日益畅通。五是加强以沼气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和农村通信设施建设。调查发现有些村庄生活能源中沼气的使用率达到14.3 %。
3、发展特色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XX县抓优势资源开发,发展了一批精品农业。近年来,XX县通过深入调研,把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聚集到优势产业和有利区域上,重点培育远山农业、汀东片区米粉产业、以板栗为主的水果业、无公害蔬菜等许多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并通过组织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培育了远山农业、三洲杨梅、“马老七”米粉、XX豆腐干等品牌农产品。可以说,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典型,既为农民增收开源,也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
通过对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的调查,基本反映调查地区的农业劳动力的情况。统计发现,调查对象超过40岁的占6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为73%、;农业劳动力年龄明显偏大,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制约着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调查区之间农业劳动力年龄和素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提高收益和致富的路径选择中,越是贫困和资源禀赋差的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外部转移的“拉力” 和
“推力”的作用越强 ,粮食主产区由于“五补一免”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对劳动力回迁的拉动在增强,而城郊等较发达的农村从事农业和农闲非农产业的兼业劳动力相对较多,从而使得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当地。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山区的特种种养业的现实和预期利润吸引了部分高中以上毕业创业者的视觉,而粮食主产区的大田生产对技术和文化的要求相对较低,缺少对具有较高文化人力资源的吸引。
2、基层干部和农民缺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层次理解。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普遍选择,主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结合“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达到缩小城乡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的目的。在调查中,100 %的基层干部和90 %以上的农民都知道新农村建设,但是,对于贫困山区农业县、粮食主产区和较发达的农村,为什么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现实条件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性,大部分的干部和农民并不清楚和缺乏理解。因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习惯于上级的指示,没有主动性和创新性,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千村千面。
3、基础设施薄弱 ,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建设优先序。
基础设施的薄弱表现在“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通讯)的不通畅:一是8%的村没有通公路,40%以上的村没有实现公路村组通,12%以上的村没有实现乡村道路硬化,造成农村农产品和城市工业品交换的交易成本高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脱贫的步伐。二是人畜饮水和山区灌溉存在较严重的季节性缺水。在较长期的农业增产不增收和农业税费取消带来基层财政更加困境的情况下,80%左右的山塘和小型水库以及渠道多年失修,抗旱功能大为弱化,一遇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随之发生。三是电视和通讯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到调查日为止,贫困山区60 %的村组没有数字电视,10 %的村组存在通讯“盲区”,45%以上的村组没有网络等现代信息服务。此外,在调查和座谈中,大部分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如何进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形成清晰的优先序,以致在建设中点与点没有有效衔接,缺乏系统的规划。
4、贫困地区整体表现出市场意识缺乏,主导产业供应链条不长。大部分种植区地处较偏远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市场意识薄弱,缺乏现代经济和管理营销理念,更没有注意到产业供应链的延长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因而,作为农业生产大县却很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绝大多数都只能以农产品原形的形式对外进行营销。使得“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主体,主导产业的供应链条不长。
5、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滞后,农民缺乏与市场和政府的对话权 转型时期农民合作赖以发生的诚信社会基础弱化和可信赖地方精英的流失,调查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在与市场和政府的交易中成本高昂,而且在诸如农业科技服务等公共产品中失去了与各服务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权利,因而也就不存在博弈均衡。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能为农民真正提供各种话语权的组织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建设,制约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滞缓了农民的致富进程。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1、明确各个行为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对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等的制约,加之农产品更多的表现出公共产品的特征,因而,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主导,最大可能利用财政资金弥补资金缺口,避免因为新农村建设而加重农民的负担,农民因致富而返贫。但也要防止农民因为政府的主导而变得对政府更加依赖,忘记了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政府一
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切不可大包大揽,好心办坏事,浪费宝贵的财政资金。还应该注意的是,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和建设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关键是要进行配套改革,不能一轰而上搞运动,搞政绩工程。
2、创新激励机制,使基层政府更加“有为”。政府集体行动的“有为”行为根源于对“政府人”的激励程度,而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职位升迁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由于职位升迁的考核主要在上级部门,加上社会评价机制的缺失,必然造成基层政府行为脱离农民的诉求和期盼。因此,要使政府服务合乎农民的意愿,需要改变“政府人”的考核主体(比如农民或者农民代表可采用无记名投票公开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提升工资相结合,将使政府在主导新农村建设中产生最大的“有为”行为。
3、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农村产业是农民的产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经济社会环境,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培养农民的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农村经济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以促进公平和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强调的是机会的均等,而农民素质的提高是获得这一机会的前提和关键。
4、尊重农民诉求,推动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业靠政策,农民靠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极大地节约了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企业的交易成本,恢复和提高了农民在社会中的“话语权”。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供金融服务,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业,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农村资源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农村产业的收益为农民享用,使农村经济主体在与其他主体的博弈中,能分享更多收益,维护现实权利,当好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5、创新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如通过减免税减轻企业负担,培育市场主体;通过财政贴息、补贴、奖励等,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通过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三篇:以农村沼气为载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生产发展在农村首要指的是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也就是面向国内外市场,依托各地优势,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依靠技术进步、体制创新,不断生产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安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做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环保几方面的统一。发展“安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走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带动种养业的良性互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使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
2005年,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农村沼气建设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新彭州”这一目标,按照“以沼气为抓手发展循环经济”为主题,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奋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用能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全市承担了省小型公益设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500口、成都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270口的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体推进,项目带动,掀起群众性沼气建设高潮
在农村沼气建设上,仅仅依靠项目是不行的,群众才是投资的主体,沼气建设的主体,在抓好项目的基础上,必须真正让群众行动起来,充分调动群众沼气建设的积极性,掀起群众性沼气建设高潮。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动群众。沼气建设利国利民,不仅能增加经济收入,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但由于过去沼气建设失败过,所以不少群众对新一轮的沼气并不了解,还缺少足够的认识。这方面我们通过组织项目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到广元市元坝区、眉山市洪雅县曲沿村参观学习,亲身感受沼气给农村带来的好处,并多次召开会议,利用电视、“今日彭州”、“彭州农牧信息”、发放致广大建设沼气群众的公开信——“新型高效沼气好处多多多”、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沼气建设的意义,宣传沼气技术知识,让群众真正全面地了解沼气、认识沼气。二是组织群众。搞项目目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是为什么,就是为了发挥它的示范作用,我们通过组织非项目村的农户到项目村、项目户进行参观考察,让他们看到实效,让更多的农户自筹资金建设沼气。三是服务群众。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群众愿意发展了,我们主动为群众搞好服务,帮助他们规划、设计,组织技术人员,调配器材物资,现场解决沼气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隆丰镇岚锦村王维江的妻子,开始对沼气建设不理解,反对家里修沼气,池子修好后,全家一天三餐都用沼气做饭、烧菜,家中连煤柴灶都折了,还能洗澡,家里的面貌得到了大为改观,她见人就说:“不修不知道,修了才知好处多,花了钱,值,真的值”。岚锦村已全面完成了128口沼气的建设任务。
二、广泛推广玻璃钢沼气技术,大力提升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当前推广的“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结合改圈、改厕、改厨)小型高效沼气池建设内容的实质是针对一家一户的生态家园建设,将沼气作为“抓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建设以生态保护,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切入点,通过沼气生物链的作用,能实行种养业的有机结合,形成农户基本生产、生活单元内部的能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环,达到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使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通过与砖混结构沼气池相比,玻璃钢沼气池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能减轻施工劳动强度和耐酸碱腐蚀,气密性好,免日常维修,无运行管理费用,池容产气率高,原料利用率高的特点;同时,通过对项目村农户的大力宣传和投资成本对比算帐分析,镇村干部及农户、施工人员都对推广玻璃钢沼气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信心。今年,岚锦村128口、蒙阳镇20口、熙玉园区12口项目建设任务,全部推广建设的玻璃钢沼气池,效果十分良好。
三、坚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施工质量。
玻璃钢沼气池虽商品化程度较高,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它的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施工工艺是否雾茫茫,都将直接关系到玻璃钢沼气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益的发挥。因此,把好施工质量关至关重要。我们从项目一开始就坚持由取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确定了2名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施工队长,并从64名有沼气生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中挑选了24人进行施工,施工人员由市农能办统一制发沼气施工《上岗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坚持施工人员与农户签订施工合同制度,坚持质量终身责任制度。这样既保证了沼气池建设的质量管理,又保证需要了建池技术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既保证了技术人员有事可干,又保证了技术人员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思路和要求,做到以沼气为切入点,抓整体建设,围绕建一个生态家园村,脱贫一个村、卫生一个村、富一方百姓,因此,今年我市在土地治理,农民集中建新居的实施过程中,市委、市政府要求在规划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将沼气或污水净化池统一纳入规划范围,未规划沼气或污水净化池的一律不予审批新建。农村沼气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通过沼气池建设,进行改厨、改厕、改圈,使农户实现室内亮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生活污水无害化,彻底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今后,我们将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开拓创新,努力拼搏,为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以乡村特色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乡村特色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8年7月23日至26日,我随同团队走进了大梨树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进行了调研。采取参观现场、个别走访等形式,与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大梨树村在党的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和民主科学管理,已经改变了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旧面貌,实现了各方面稳定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整体推进,项目带动,掀起群众性宣传特产高潮
发扬“干”字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坚持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推进农、工、商、旅游一体化,实现村民增收。重点建设五味子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辐射东北三省,成为全国最大五味子集散地;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年均接待游客50万人次;开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北国江南”新村。到“十一五”末,全村总收入突破10亿元,利税突破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村民过上比城里人还好的日子。
必须真正让群众行动起来,充分调动群众生产五味子的积极性,掀起群众性生产高潮。据调查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动群众。生产五味子利国利民,不仅能增加经济收入,还能提强身健。二是组织群众。搞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它的示范作用,我们通过组织非项目村的农户到项目村、项目户进行参观考察,让他们看到实效,让更多的农户自筹资金生产五味子。三是服务群众。
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群众愿意发展了,我们主动为群众搞好服务,帮助他们规划、设计,组织技术人员,调配器材物资,现场解决五味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二、广泛推广五味子特产,创建度假村,促进城乡发展。
坚持优化经济结构,做强特色产业。开发2.6万亩果园。建成全国最大五味子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0亩,其中集体8000亩,个人2000亩。依托资源优势兴办了精湛食品厂、田丰食品厂、水果保鲜库、五味子烘干厂,村内企业达到14户。
坚持城乡并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市内凤泽大市场为龙头,兴建了青年点、庄家院、河边客栈等现代服务设施。打造了双万亩果园赏花摘果品牌,塑造了体现大梨树精神的干字碑,营造了万亩五味子田园风光,开发建设了药王谷、联珠三湖、仿古新村等景点,成为国家特色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三、坚持干字精神,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思路和要求,做到以五味子为切入点,抓整体建设,围绕建一个生态家园村,脱贫一个村、卫生一个村、富一方百姓,使农户实现室内亮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生活污水无害化,彻底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大梨树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逐渐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民营和家庭经济做补充的经济关系。在这种经济关系中,集体经济对民营和家庭经济发挥了三大作用。一是骨干作用,家庭经济依附于集体经济之上,防止了家庭经济游离分散,不利于管理的状态,从而易于解决选项、技术、资金、经营经验等问题;二是导向作用,为家庭经济的开发、发展作出样板,引领家庭经济的健康发展,防止了家庭经济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三是支撑作用,帮助家庭经济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走上平稳安全发展的道路。这种从大梨树村实际出发的经济关系和运行模式,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性,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1、加强科学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培养技术型人才。
在科学管理方面,首先,实行产业化经营,把全村的经济活动分门类经营,组建了果树农场、五味子农场、五味子生产合作社,成立 了旅游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由大梨树村实业总公司统筹管理。其次,实行市场化运作,所有企业和经济实体都紧密跟着市场走,独立核算。再次,运用新的管理手段,把科学的管理手段同科学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统一起来,不断提高管理技能。利用网络系统研究市场变化、发布收集信息、推销产品。引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外招了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来大梨树村工作,参与村里的管理。
2、加强政治建设把领导与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密切干部群众关系
村党委和村委会把自己的职责落实在为村民的服务上,在服务中体现领导和管理。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活动中,村党委和村委会为村民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为村民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对村民的引导;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把村民的致富活动落实在致富能力上;为村民提供供销服务,规避了致富过程中的风险;为村民提供资金服务,帮助村民解决致富的燃眉之急;为村民提供扶贫服务,帮助没有能力致富的村民摆脱贫困。几年来,为150多户村民安排了致富项目,帮助180多户村民解决了供销问题,帮助村民解决120多万元贷款,帮助15户无能力致富村民摆脱贫困。除此之外,村党委和村委会对村民的其他问题也热心帮助解决,比如帮助村民打官司,帮助村民讨要债务等等。这种服务看似解决的是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但本质上是在维护村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这种服务不是简单的有求必应,而是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领导和管理真正人性化;在为村民服务的同时,进行民主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以德行政,增强了村党委和村委会的威信和凝聚力,密切了干部群众关系。现在,我们村党委和村委会同村民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已经具体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村民成为村政治社会生活的主体,成为村一切事物和活动的主人。这种关系也有利于村党委和村委会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
3、加强文化建设把以人为本落实在提高村民的素质上实现农民知识技能化
在提高村民素质上做了大量工作。首先,用大梨树村传统的干字精神武装村
民。在十几年改造荒山的艰苦奋斗中,大梨树村民形成的干字精神主要是:想干,思想不保守;敢干,不怕困难;实干,不搞花架子;苦干,弯大腰流大汗;会干,遵从客观规律。现在,艰苦创业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但干字精神已经成为大梨树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次,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增强村民的致富能力。同3所大学结成帮学对子,对460多名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派出180多名技术骨干到外地进修,科技示范户460多户,使得村民大都有一技之长,努力实现农民知识技能化。第三,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每个村民组都有秧歌队。每年村里都要组织文艺汇演、秧歌比赛、篮球比赛。春夏秋季节,几乎每周都有露天电影,或者村民同游客的文艺联欢活动。常设的大梨树农民艺术团用反映大梨树新生活的歌舞说唱节目来为游客服务和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第四,用法制来规范村民的素质提高。除了广泛宣传法律法规,进行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外,村党委和村委会还在普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村规民约,教育与惩治想结合,以教育为主;尊重民俗民风与移风易俗相结合,大力提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风尚;注重实践性,不搞空洞的说教;注重操作性,规定明确,易于落实;在村规民约面前,干部村民完全平等。第五,用优越的物资生活条件保证村民素质的提高。村里为保证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发展生产外,已经免除或代交村民的一切税费负担。每年春节还要给村民发放大米、白面、豆油、以及烧柴补贴等。家家有自来水,家家有有线电视,家家基本有电话,家家基本有汽车或摩托车,家家基本都住上了新房。对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给1000元养老金,凡考入大学的村民子女,每人奖励5000元。从今年开始,每个村民年终分发福利补贴1000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让大梨树村民的生活方式逐渐走向了现代化。另外,利用外来人才推动和促进村民素质的提高。大梨树村不仅聘请专家来讲学,还引进专家来大梨树村落户,不仅增强了管理技术力量,而且也影响带动了村民素质的提高。几年来大梨树村没有发生一件违法乱纪案件,没有发生一次上访闹事事件,没有发生任何有碍社会和谐稳定的情况。
4、加强社会建设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农村城镇化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我们村党委和村委会带领村民奋斗了二十多年。我们把贫瘠的荒山
秃岭全都修整成水平梯田,建成10600亩果园,5000亩药材园,最近又新发展了5000亩药材园,总计达到10000亩,在山上打井50眼,修作业道90公里。修建5座水库,蓄水40多万立方米,修整河道5公里,使得无水干涸,有水泛滥的小河沟成为风光秀丽的运河,并在河面上架设了7座形态各异的石拱桥。改建村路56.6公里,通往各村民组的道路都是黑色路面。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环境的质量也提高了。我们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积极地保护自然,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既为人的生存改善了环境,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早在2000年我村便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示范村称号,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土开发整理示范区称号。
现在的大梨树村正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就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中央近两年出台的两个“一号文件”,广泛地涉及了“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但是着眼点和角度又有所不同。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2005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是解决农业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是解决农村问题,是从农村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和考虑解决“三农”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较多,而农村在经济、社会和政治诸方面与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是不和谐现象的主要领域之一。第三,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农业要求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素质。第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说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然要求?这是由我国目前城乡差别的特点决定的。我国的城乡差别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可以划分为一次分配差别和二次分配差别。一次分配差别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差别和消费水平差别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关系出现过不同的变化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扩大趋势。2004年,城市居民收入为农村居民的3.2倍。收入水平的差距导致了消费水平的差距,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消费,城市居民普遍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二次分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水、路、电、通讯等等;二是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等;三是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
就一次分配造成的差别看,农民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缩小。例如,通过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通过提高利用科技的水平,通过生产结构的调整,或者通过就业方式的改变(兼业或者外出务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改善政策,提供服务,为农民增收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外部条件。增加收入,最终还要靠农民个体自身的努力。发达国家的政府可以通过高额补贴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而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就二次分配造成的差别看,仅仅靠农民个体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二次分配造成的差别,主要原因是政府财政投入水平的不同,是政府在财政支出结构上,重点倾向了城市,而农村获得的较少。二次分配的目标和原则,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调节一次分配不公所造成的差别,而不是“谁纳税贡献大,谁就要多享受”。如果这个目标和原则实现得不理想,就形成了差别。农民个体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解决二次分配所造成的差别,主要靠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即“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从其长远目标和最深刻的含义上讲,对于全面缩小城乡的差别,尤其是二次分配领域方面的差别,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要有新认识
新农村建设不是呼口号、搞运动,也不是搞形式、模式化。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第三次重大调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和构思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问题。
1、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两个趋向”理论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形成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这种剪刀差的存在,是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不得不由农业承担起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所致。农业部门每年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和农民生活的消费基金;一部分作为社会扣除由国家集中使用。也可以这样说,我们以往改革的成本大多是由广大农民来承担的。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农民的负担也就逐渐加重,农民感受强烈和敏感,“三农”问题也就自然成了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具有深刻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上要坚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两个趋向”理论。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2、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一贯方针
“多予”简单地给钱给物是不够的,着眼点是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少取”仅仅是减税免费是不够的,必须从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人手,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放活”就是要切实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真正还山、还林、还利于民,实现“均山到户、预期到组”的目标。这样农村的生产力就能得到解放,经济就能持续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要有真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干出来的,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广大基层干部要带领群众从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要扎实推进五大工程建设。
1、农民增收工程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三农”工作的关键。顺昌县是海峡西岸农业特色显著的绿色腹地。要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中国竹子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推进低产竹林改造,实施科学养竹育竹,培育速生丰产高效毛竹林,做大毛竹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中国杉木产区核心区的技术优势,打响“中国杉木之乡”品牌。二是促进劳动力就业转移。当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农民增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