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重点

时间:2019-05-14 11:5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教学论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教学论重点》。

第一篇:体育教学论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3.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4.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的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

5.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的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先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6.体育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7.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布的体育教学指导条件。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制订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

8.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即体育教学总目标。体育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的标志。

二、简答题。

1.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五大规律?

答:(1)运动技能形式规律。(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4)体育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规律。(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2.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过程。

答:1.热身和逐渐加强运动负荷的阶段。2.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3.恢复和逐渐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

3.如何区别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1)体育教学目的就是人们设立体育学科和实施体育教学的行为意图和初衷。是贯穿整个体育教学的知道思想,是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概括性的和总体性的要求,它把握着提议教学进展的方向。(2)体育教学目标是人们为达到体育教学的某个目的在行动过程中设立的各个阶段预期成果以及最后的预期成果。(3)体育教学任务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目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和必须做的事。(4)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的总和就是体育教学目标。(5)最终的体育是实现了体育教学的标志。(6)体育教学任务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的实际工作和责任。

5.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②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③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④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7.简要阐述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

答: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①为谁而组织?——学生;②谁组织和实施的?——教师;③为什么要组织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目标;④教师教和学生学得是什么? ——体育教学内容;⑤沿着什么样的途径达到目标?——体育教学过程;⑥在什么环境下组织的?——体育教学环境;⑦怎么实现最好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方法;⑧看到的体育教学是怎样的?——体育教学评价。(三要素: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法体系)8.简答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和含义。

答:答: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体育教学原则的含义: ①体育教学原则是众多体育教学要求中的那些最基本的内容 ②这些要求是最具有体育教学特征的那些性质

③实施体育教学时首先必须遵循这些要求,如果不能遵循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就不能称为好的体育教学,甚至不能称为体育教学 9.当前中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

答:1.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3.促进活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4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5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11.小群体教学模式的作用。

答:指导思想: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交往和社会性提高为目的。主要依据体育学习集体发展和发挥教育作用的规律而设计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素质特点、兴趣爱好特点等,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而且要让各组推选组长,形成团队精神,还要求各小组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本组的学习目标。教师要起指导、参谋和保证安全的作用,单元的前半时要以活动为主,后半时则以联系探究活动为主。

12.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

答: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反馈、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教学研究和评课、学生的评教活动、教学反馈性。13.我国体育教学论比较常见的方法。

答: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

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小群体学习法。14.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讲解与练习的矛盾。

答:1.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的不同课型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

(1)在授新课中,教学任务以学习新技术为主,教学的组织应以讲解和示范为主。(2)在复习课中,教学任务以熟练技能为主,教学的组织应以练习和素质锻炼为主。(3)在探究课中,教学任务是发现和探究问题,明白道理,因此围绕发现问题的引导性讲解是很重要的。

(4)在活动和锻炼课中,教学任务是身体的发展。

2.在不同任务的不同课堂叫雪儿阶段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

(1)在课的开始部分,教师主要采用简明扼要的讲解方式向学生说明本次课的任务,并根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安排准备活动。

(2)在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段一般是技术学习,在课的基本部分后半段一般是技术的熟悉。(3)在课的结束部分,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和进行总结。

3在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技术性不强,但活动性强,入长跑;有的体育教学的内容活动性不强,但技术性强,如体操和武术。15.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矛盾。

答:讲解与练习的矛盾。约束与自主的矛盾。师生关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矛盾。成功与挫败的矛盾。

16.制订教案基本内容步骤。

答;1.确定教学目标。2.排列教学内容3.针对各内容组织教法4.安排各项内容教学时间和各个练习的次数5设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6.计划本课所需的场地器材和用具。17.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答:1.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学生实际来选择教学方法。4.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5.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方法。6.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来选择教学方法。

18.课时优化的策略。

答:

1、指导策略:体现“四化”要求。(1)课堂教学目标化——注重全面发展(2)获取知识过程化——突出思维训练(3)训练方法科学化——求得练习实效。

2、学习策略:形成“四学”机制。(1)明确目的,唤起需求——使学生想学(2)学用结合,发掘魅力——使学生爱学(3)诱发情感学中感乐——使学生乐学(4)教给方法,培养习惯——使学生会学。

3、主导策略:实施“四导”方法。诱导 指导 引导 疏导。

4、教学策略:强化“四个”意识。1.参与意识2自主的意识3创新的意识4竞争意识。5.评价策略:推行“四项”评价。1.形成性评价——教学高效度。2自我性评价3鼓励性评价——效益大幅度4相互评价。

四、论述

1.体育教学中“主导”和“主体”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性”也可以理解为教师的指导性,应该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质量和强度”,而“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是指“学生朝向自己学习目标清晰度和学习过程中前进动力的强弱”,两者的连接点是“学习过程”,换句话说:教师的指导性就是“对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教师指导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一个去正确的“导”,一个在主动积极的“学”,因此两者应该说是统一的。没有正确“导”的积极的“学”,只能是“瞎学”;而没有积极“学” 的“导”,即使正确也只能是白费劲的“导”了。

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性越强,学生的主体性就越强,相反,教师的指导性差,学生的主体性也差。

学生学得越好,学生得主体性越强,越说明老师了解学生,越说明教师对教材理解得透彻,越说明老师选择得教法得当,那么也就越说明教师的主导性很强了。

因此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浑然一体的关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4、当前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①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 ②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 ③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 ④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 ⑤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 ⑥因材施教原则

⑦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第二篇:体育教学论复习重点

1.体育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 体育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持续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体育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 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登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工作 2.评价 评价:通过系统地收集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 评价 的活动 3.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根据 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需要和特点来安排 4.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 体育教学过程 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5.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性差异 与不同需求;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6.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 1>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学校体育教学条件 2>体育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7.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 5 个领域 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领域、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领域、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领域、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领域、心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 个领域: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 心理 健康领域、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领域 6 级标准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初中、高中、高中阶段的发展性目 健康 社会适应 标 8.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环境的开放性、运动技能学习的主要性、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人际关系的多边性、教学效果的综 合性 9.体育教学的三大规律 体育教学的三大规律 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10.体育教学过程的六个层次 体育教学过程的六个层次 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学年体育教学过程、学期体育教学过程、单元体育教学过程、课时体育教学过程 11.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体育与智力活动的相结合性、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动态性、实践性、社 会交往性、组织具有复杂性 12.发挥教师主导性的 3 个条件 教学观念、教师熟知体育教材 体育教材、教师熟知学生 发挥教师主导性的 个条件:教师熟知体育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 体育教材 13.教师主导性发

第三篇:教学论重点整理

教学论重点整理

知识点:

1、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知识点)

2、现代教学萌芽的两个端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运动,美国出现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知识点)

3、教学论的研究任务:解释教学规律、确立教学价值观、优化教学技术。(知识点)

4、对教学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有三种思潮:人文主义思潮、自然主义思潮、主要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思维的思潮。(知识点)

5、赫尔巴特的学生戚勒在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基础上,把“明了”分为“分析”和“综合”两段,而他的学生莱茵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著名的“五段教学法”。(知识点)

6、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知识点)

7、学习的特征:计划性、间接性、高效性(知识点)

8、自主创新学习的特征: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知识点)

9、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知识点)

10、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社会需要。(知识点)

11、教学功能的一般特点:人为性、先导性、历史性。(知识点)

12、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传承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知识点)13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社会生活、学生、学科。(知识点)

14、教学内容的载体: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知识点)

15、教学行为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序列性、个体性。

16、有效教学行为的共性特征:有效教学行为具有时代性,文化性,情境性,整体性,功能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性。

17、教育评价之父是泰勒。(知识点)

18、教育评价的功能:(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激励功能。(4)教学功能。(5)管理功能。(知识点)

19、测验的三要素:行为样本、标准化、客观测量的评价指标。(知识点)20、行动研究过程的环节:1.计划。2.行动。3.观察。4.反思。(知识点)

名词解释:

1、教学: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教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文化化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名)

2、现代教学:现代教学是与古代教学相对应的教学形态。它最初萌芽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在19世纪形成基本体系,而后,从西欧和北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逐步分化和多样化,直至今日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3、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其特特点是揭示学习中各种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名)

4、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从狭义解释,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名)

5、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名)

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动,从而实现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和目的的合规律地,现实地构建,生成和展开的过程,更是教学质量现实地形成的过程。(名)

7、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要对象,表现为各门科学中的事实,观点,概念,原理和问题。教学内容的载体主要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学内容的主要形态是书本知识,是根据教育目的,学生的年龄点而从人类千百年认识成果中精选的特殊的知识系统。(名)

8、教学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它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在工作中,尤其是在课堂这一特殊场景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实践行为。(名)

9、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名)

10、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1、教学媒体:被用于教学场景,承载,传递和控制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并介入教与学过程之中的媒体称之为教育媒体。(名)

12、学习资源:各种各样的教学媒体与一切可以用于学习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综合到一起,统称为“学习资源”。如教学教材、支持系统、环境资源、人际资源等。(名)

13、最佳表现评价:就是师生在动机得到充分调动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好教学表现,相应的最佳表现评价则是判断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以及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教学评价。(名)

14、典型性表现评价:典型表现是指师生在日常状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教学和学习反应,相应的典型表现评价则是判断师生的学习或教学兴趣、态度等个性素养。(名)

15、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搜集有关信息,以判明学习或教学的成败,并显示教学过程需要改进的具体的教学或学习的错误的教学评价。(名)

16、总结性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进行价值判断的教学评价,同时它还能提供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和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有效性的信息或资料。(名)

17、校本研究:所谓校本研究,就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方法。

简述:

1、简述教学的三要素:(1)学生

<1>学生是一种专门的社会角色,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者。

<2>学生既是教育对象,有时教学活动的主体。

<3>学生具有独特个性,深信不断发展完善。

(2)教师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负责人。

<2>教师是特殊的专业技术人员。

(3)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是师生活动的客体。

<2>教学内容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

<3>教学内容经过了教育化的加工处理。

<4>教学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2、简述教育本质观有哪些学说? 特殊认识说:教学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有其特殊性。具体来说,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特殊认识形式,教育性、间接性和有领导是它区别于其他人是活动的主要特点。交往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具体来说,有的把交往视为教学背景,有的把交往视为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有的把交往视为教学内容乃至目标。

3、古代中国丰富的教学思想观及其研究方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认识关

二、以人性问题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观

三、学思行结合的知行观

四、整体、辩证、直觉体悟的研究方法

4、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即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引、定向功能。

(2)激励功能,即教学目标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3)评价功能,即教学目标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不标准。

(4)聚合功能,即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学系统内的其他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协调。

5、简述教学内容的特征:

(1)预成型。教学内容是从人类已有的精神成果中选择出来的精华。它不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愿望决定的,而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先行确定的。

(2)与学生的相关性。正因为教学内容是预成的,所以必须尽可能地考虑教学内容对儿童的适宜性。

(3)基础性。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并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先进性。所谓先进性,是指教学内容是以当代科学最高、最新成果为起点的,也可以叫作高起点性。

6、简述教学行为与一般社会行为的区别:(1)教学行为价值的外在决定性。(2)教学行为目标的外部决定性。(3)教学行为主客体之间是不对等的关系。(4)教学行为具有意识性,但其水平因人而异。(5)教学行为负载的信息十分特殊。

7、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特点:(1)废除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讲授,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教师辅导学生按“公约”个别自学。

(2)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自学使用。

(3)设置成绩记录表,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记录学习进度,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更多地负责,也可以使学生管理简单化。

8、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1)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活动单位。(2)在教学活动程序的安排上,以“课”为组织单位。(3)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它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2)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4)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班级授课制的局限:(1)它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2)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9、简述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1)按照学习者容易接纳的方式呈现材料。

(2)不受教师的同一控制来传送材料,这样学生可以对学多少以及何时学进行自我调控。(3)使学习者调动不同感官体验材料,以全面体验信息。

(4)为学习者提供关于学科内容的重复的或不同的经验,促进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理解或意义。

(5)以生动的形式引起并保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注意。(6)提供激发学习者朝向学习目标努力的动机。

(7)超越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无法体验到的信息和知识,适应不同规模班级的需要。

10、为什么教育界人士称他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

在八年研究的基础上,泰勒提出了著名的“泰勒评价原理”,即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并明确地提出了“教育评价”这一概念,开创了教育评价模式。而教育评价则是在“泰勒评价原理”的基础上发生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

11、简述测验的设计:(1)测验目标的确定。(2)测验内容的选取。(3)测验形式与题目形式的确定。(4)测验题目具体类型的确定与编制。(5)测验的题量与时限的确定。(6)测验题目的编制与组织。(7)测验的评分与解释。

12、简述一个好教师必备的素质:1.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并有使这一关系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的能力。2.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3.明确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4.最好程度地利用有关资源的能力。5.适应新情况的自我判断能力。

论述评析题:

1、论述杜威的教育教学思想:

一、教育哲学观

杜威哲学的特征是“经验自然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他认为实际经验的过程和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和必要的练习;新教学哲学信奉某种经验的和实验的哲学、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

二、儿童观

杜威对传统的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杜威明确提出:儿童是起点,儿童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三、知识观和经验课程观

以“教育即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形成新的课程观、知识观。经验在杜威的思想中,既是课程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基础。杜威将知识看成是一个通过学习活动连续构成、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知识是生成、发展的过程,这是一种生成性的、构成性的知识观。

四、做中学的学习观

基于“经验来自行动”和“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过程”这两天基本原则,杜威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与发展。杜威所说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能动的活动,社会性的活动,身心统一的活动,探究性的活动。

评价:总的来看,杜威在思想体系中所突出的是,在成人指导下,儿童能动的、有理智参与的、对事物的实际活动是儿童生长、发展的基本力量和机制。但他片面强调了儿童的能动作用,忽视了老师对课堂的指导、控制作用。此外,他在“做”中学的教育教学观,片面强调了直接经验,否定了间接经验,片面强调了感性知识,降低了理论作用,破坏了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

2、论述学习策略的训练步骤:

(1)激活与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这一步不仅要使心理活动处于觉醒与兴奋状态,更要激活同当前学习活动有关的所有因素与学习方法关系的意识。

(2)分析学习情境。这一步要求学生把握有关学什么、何时学、在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估计自己的学习风格等,以提供选择学习方法的依据。

(3)选择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这一步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学习情境的有关因素与学习方法的关系,确定学习的时间安排表,把学习任务分为具体的几个部分,列出可能需要的学习方法。

(4)执行学习计划,实际的使用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这一步骤要求学习监控性地检查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地把有关学习变量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联系起来对照检查,一股极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

(5)维持或更改已选用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对监控结果做出反应,如果监控结果令人满意,可维持原有方法;反之,则重新评价或修改原有计划与方法。(6)总结性地评价选用的学习计划与方法所达到的效果,作为这次学习分反馈与下次学习的准备。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终结性评价,如果学习效果佳,说明原有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互适合的水平高。

3、论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内容:(1)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该领域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目标。

(2)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该领域共分为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评价:优:(1)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兼顾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的完整性,承认人不但是一种理性的存在,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感情生命体,以此教学目标导引下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2)布鲁姆吧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细化的比较具体,他把教学目标分割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而且认知领域又分为六个不同等级的目标,情感领域五个不同的层次,动作技能领域又分为七个层次。此外,布鲁姆及其合作者还就每个层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释,相对于以往比较模糊的教学目标分类而言,这样清晰的划分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缺:(1)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割成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每个领域又分割成不同分部分,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规定性,这样,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就被分割成彼此毫无联系的各个孤立的部分,从而破坏了目标系统完整性的和谐。

(2)布鲁姆关于各个领域内不同层次的分类有些不科学。

(3)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能力可以通过可见的行为表现出来”为前提假设,这种假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能力并非都是以行为表现出来的,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内在体验等一些隐性方面的收获不一定都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4、评析特殊认识说:教学过程的特殊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我国教学论专家王策三认为:“教学过程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任务、内容和整个活动,或是认识世界或是对世界的反映。它的特点就在于是学生个体的认识,主要是间接性的,有领导的,有教育性的。”而强调“学生个体的认识”之于人类历史的认识、科学家和艺术家及一切从事各种工作的人们的认识的特殊性,是“教育性的认识”。由于其重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特殊性的分析而产生巨大影响,同样也由于仅仅从认识角度看待教学过程而表现出相当大的局限性。

5、评析交往说:教学过程的交往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是在有知识和经验的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的特殊场合,师生间的交往就是教学存在本身。近年来,这一观点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以获得比较普遍的认可,随着教学基本理论特别是教学哲学理论研究的不断开拓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教学与交往的关系问题。

6、评析戴尔的“经验之塔”教学理论: 内容:

(1)“做”的经验。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设计的实验;演戏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教育电视;电影;录音、无线电、静止画面。

(3)“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评价:这一过程中,教学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视听媒体为学习者提供了替代性经验。但是,强调实际经验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说一切学习都要从直接经验开始,这里更关注的是要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以使学习者较好地理解概念。因此,“经验之塔”提供了一套在特定情境中学习抽象概念的适当方法。

大题目:

1、结合实例阐述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大题目)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将这单元放在前面主要是以儿童的生活圈为序逐步展开教育,先由家庭之中的人际关系入手,到学校中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再到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本单元以爱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所给予的关爱。本单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本单元分为三个主题:

一、家人的爱,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三、来自社会的爱。强调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三是使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条款,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队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一)细化、具体化目标

(二)分析、确定任务

(三)寻找教学起点(1)对学习者社会特征的分析

(2)对学习者预备技能的分析

(3)对学习者目标技能的分析

2、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教学行为的转变:(1)教学角色行为的转变。(2)教学准备行为的转变。(3)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4)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活题,材料分析)

第四篇:体育教学论

1.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和科学。

2.体育教学的基本因素: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3.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1)要坚持健康第一的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名学生收益

4.说课的内容:(1)说指导思想(2)说教学目标(3)说教材(4)说教学对象(5)

说教材重点,难点(6)说教学手段(7)说学法(8)说教学过程(9)说学习评价(10)说运动负荷(11)说场地教材(12)说创新设计

5.说课评价标准:(1)评析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2)评析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

合理使用(3)评析方法是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4)评析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以及达到教学目标

6.当前我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1)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2)注重体验身体运动

乐趣(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4)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5)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学(6)因材施教(7)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

7.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选择出来的,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

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

8.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

第五篇:体育教学论

体育教学论

第一章

1、自1954年起,在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中,体育教学法便作为《体育理论》课程的内容之一。

2、今天,体育教学已不限于学校体育,它还兼及竞技运动和群体体育的教学。

3、体育教学论这门学科所要研究的客体领域就是体育教学活动。

4、体育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以教学论、心理学、解剖生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探讨体育教学的任务、内容、原则和方法等具体问题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

5、最早提出体育教学法的是瑞典体育教师斯卡斯特罗姆,他在1914年出版了《体育教学论》。

6、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体育之研究》。

第二章

1、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贯穿人的素质各部分、能动地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依据。

2、终身教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

3、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各试验区进行试行。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这些文件与大纲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教育观由增强体质向健康第一、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多数向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转变。

(2)课程价值更加强调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3)课程目标由“三塔”向体质健康标准、培养体育兴趣、人际社交健全、培

养合作精神、健全生活方式转变。

(4)教学内容由国家一级管理向三级管理方向发展,并注重新课程开发。

4、队列指挥中口令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1)短促口令:只有东陵,发音短促有力,中间不拖音、不停顿

(2)断续口令: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停顿

(3)连续口令: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

(4)复合口令:兼有断续和连续口令

5、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5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

6、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4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7、美利坚大学的国家健康中心研究指出,个体只有在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会5个方面都健康(也称健康五要素说),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或称之为完美状态。

第三章1、2001年,我国在全国推广了《体育健康课程标准》。

2、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对体育教学活动所应促成的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总的设想或规定。

3、体育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4)学期体育教学目标

(2)学段体育教学目标(5)单元体育教学目标

(3)学年体育教学目标(6)课时体育教学目标

4、一般体育课分为哪几个部分:开始部分(4分钟)、准备部分(7分钟)、基本部分(30分钟)、结束部分(书本的66页有案例)

第四章

1、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长期体育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反映。

2、当前我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有哪些?

(1)合理运动负荷原则(4)集体性教育原则

(2)体验运动乐趣原则(5)安全性教育原则

(3)巩固提高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

3、本书把体育教学方法界定为: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

4、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1)主题教学法(5)信息教学法

(2)探究教学法(6)激励教学法

(3)对话教学法(7)留空法

(4)讨论教学法

第五、六章

1、小学生游戏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种:趣味性游戏、智力性游行、活动性游戏、竞争性游戏。

2、体育教学评价组织是指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评价目的,选拔一定数量的评价人员,组成结构合理、权责分明、精干有效的评价机构。

3、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一般按以下五个步骤实施:

(1)确定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2)成立评价小组或评价机构

(3)制定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4)收集体育教学评价的信息

(5)判断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果

4、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原因:

(1)认识不足(5)身体状况不佳

(2)缺乏准备运动或准备运动不充分(6)场地、设备、着装的缺陷

(3)动作技术不合理(7)运动量过大

(4)天气、光线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8)动作受外力影响

第七章

1、课程资源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侠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2、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

3、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1)人力资源的开发

(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3)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4)课外和校外资源的开发

(5)自然资源的开发

第八、九章

1、教师角色包含以下三种含义:教师行为、教师社会地位、对教师的期望。

2、体育教师参与社会、社区体育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与改革

(2)有利于缓解社区体育人力资源紧缺的状况

(3)有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科学化、合理化

(4)有利于学生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

3、体育教学研究是为完善体育教学理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以体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揭示体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并探索体育教学规律所进行的探究工作。

小学音乐教学论

第一章

1、音乐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

2、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

3、音乐教育的价值:审美体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个体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

4、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1)注重审美体验,培养音乐兴趣。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4)突出音乐特点、提倡学科综合(5)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5、音乐教育目标具有以下作用:

(1)导向——明确音乐教学方向,主导音乐教学过程,提示音乐教学方法,决

定音乐教学效果。

(2)规划——明示音乐教学计划,界定音乐教学范围,规范音乐教学进度,提

出音乐教学要点。

(3)调控——调节音乐教学过程,制约音乐教学方式,变化音乐教学方法,调

整音乐教学操作。

(4)评价——检测与评价音乐教学过程与效果。

6、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音乐性原则、情感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综合性原则(12页)

第三章

1、小学音乐教学的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2、感受与鉴赏领域:

(1)《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觉能力与鉴赏

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感受与鉴赏领域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3、表现领域:

(1)《标准》确定了 “表现”的性质、地位及作用: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

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领域内容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艺术语言,形成良好、稳定的乐感,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表现”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表现领域包含了演唱、演奏、综合性

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四项内容。

4、创造领域:

(1)《标准》明确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

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创造领域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5、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

(1)《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

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觉,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教学领域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学科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

1、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2)合理运用音乐知识技能

(3)注意相关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在音乐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可细化为五个具体目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3、阶段式音乐教学过程设计:起始阶段、展开阶段、结束阶段。

第六、七章

1、音乐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强调情感体验、注重探究学习、重视合作交流、加强综合实践。

2、音乐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

3、音乐教学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改进功能、调控功能。

4、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5、对教师的音乐教学评价主要是从课堂音乐教学、课外音乐活动、音乐科研成果三方面来考察。

下载体育教学论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教学论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物教学论重点

    中学生物教学论重点 第一章  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必修课程 地位:生物学与任何一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生物技术研发投入量加......

    化学教学论重点

    1、化学科学的概念、价值及特点 2、化学课程的价值 3、科学素养的内容 4、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5、 STSE教育的实质 6、课程P20~25 7、教材 8、课程标准 9、英、美等发达国......

    语文教学论重点

    语文教学论重点 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语言与文学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结果和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是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创造出一种精神财富,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语文课程教学论》重点

    《语文课程教学论》重点 一、 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从夏到清) 语文教材: 1、识字类:“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2、韵语知识类:《昔时贤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重点

    信息技术教学论(有些多余内容可删减) 问题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P5-P6) 1.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概括地讲......

    体育教学论精简版

    1. 体育教学论: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现象、要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科学和学科。 2. 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性成 果和最......

    体育教学论名词解释

    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

    体育课程教学论

    我对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认识 众所周知,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20 世纪初的事情,但课程实践则是与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同步进行的,因为教育活动总会涉及一定的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