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学具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具操作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而我在前几年教学高年级时并没有体会到它真正的优越性,总感觉一让学生使用学具,课堂就会一团糟,学生都沉浸在好奇中,对学习起不了太大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就很少应用。但是通过今年一年级的教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真正体会到了学具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下面就结合着我的教学谈一谈学具在课堂教学中作用。
一、使用学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是整个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尤其是2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孩子以后学习所有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可让学生理解算理,如果只是老师告诉学生,学生理解起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学具,让学生从操作学具中,去发现算理、理解算理,达到掌握计算方法。
如:我在教学“9加几”进位加法时,首先让学生独立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自己探究计算方法,通过归纳总结,优化算法后感知到了计算9加几时,“先凑十”再相加计算比较简便。为了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应用,然后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9根红色小棒,放在桌面的左边,再拿出6根黄色小棒,摆在桌子的右边。要算9加6得多少?怎样移动小棒使9凑成10?学生通过想一想、动一动,理解了先把小数6分出1,分出的1和大数9凑成10,随之让学生动手把10捆成一捆,10再加上剩下的5得15的“凑十”计算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认知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维发展过程。所以,在学生初步得到感性认识后,还必须借助学具的多次操作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凑十法”的算理。因此,学习此红点后,又进行了巩固练习9+3、9+7得多少,还是要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学具,从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中来加深理解先凑十再相加的计算方法。通过此活动,学生在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顺利地过渡到抽象地看算式说计算的思考过程。这样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使用学具可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数学是一门较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尤其是一些概念的学习,如果让学生只是单纯的记忆,学生会感到没有兴趣,并且记忆起来非常困难,即使记住了,也很快就忘了。如果使用学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把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大家积极参与,使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重点,解决了难点,而且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更有利于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如,一年级上册《加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太抽象了,所以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一共有几只猴?然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代替猴子,先摆出树上的3只猴,再摆出山上的2只猴,再结合前面学习的合成的基础上理解一共就是把它们合起来,然后让学生边操作边说,一共几只就是把3和2合起来是5,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把3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让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认识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为了让学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组织学生再利用学具在小组中结合3+2这个算式边摆边说3加2就是把3和2合并为5。通过此环节使抽象的加法意义的教学,在学生的学具操作中轻松理解,从而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使用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们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学生被动的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窒息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如果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大大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创造性,而且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后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述说独到的看法。
如,我在教学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一课时,出示24-8,让学生先摆小棒寻求答案,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想出了很多算法。
1、从两捆中拿出一捆拆开和4根合在一起,从14根里取走8根,剩6根和10根合为16根。
2、先拿走4根,拿一捆拆开后再拿走4根,剩6根和一捆合为16根。
3、把两捆小棒全部拆开和4根合并在一起,从总数中拿走8根,剩16根。待学生操作后问:你是怎么摆的?只要方法正确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接着问“哪种摆法最简便?”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又问:同学们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这时有学生提出:把2捆拿出一捆拆开和4根合在一起,再拿走8根太麻烦,不如拆开一捆,拿出8根剩2根和14根合起来是16根,我认为这种方法更简便。“这种想法可以吗?”这时我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再摆一摆,在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肯定他们的想法。最后告诉学生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通过有目的地操作、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学生不但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直观到抽象,从表象到内化,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培发散思维能力。
四、使用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实与课堂往往是两回事,只有将所学知识恰当、灵活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把学具操作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借助学具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此,我们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结合教学内容构建开放型教学。
例如,在学习了“米、厘米的认识”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开展了“米尺的作用有多大”的活动。调查测量分三部分进行:
1、测量自己的用品,包括课桌、文具、书本;
2、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阳台、房间等的长宽高;
3、观察家里人什么时候用到米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知识时刻发生和运用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关系。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在以后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仍要积极探索学具的功能和作用,不但要大胆的、正确的运用学具,而且要做到巧用,妙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第二篇:浅谈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清河镇梅集小学 作者姓名:马清水
浅谈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具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易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实践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特别留意学具的使用,现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收集整理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学具在“圆的周长”中的应用
我在执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圆的周长”这一课题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问:“要研究圆的周长,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方法?”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提出猜想,“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绳子的长度”。“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对于这个圆,用绳子量出它两个直径的长度,试一试还能否围成这个圆?”“不行,得需要两三四个直径的长度”。显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猜想,我接着追问:“为什么你要提出这样的猜想?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让我们试一试吧!”顿时班内所有的学具被充分运用起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以上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圆周率的概念便迎刃而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也水到渠成的引出来了。这样通过学生一系列的猜想、实践性测量、计算,“圆的周长”一课轻松愉快的结束了,从而也诱发了跳跃思维,加快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自制活动角”在“角的认识”中的作用
在教学“角的认识”这课时,我根据学生已经具有的角的认识知识,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制的活动角学具,然后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对角的认识,这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个说:“角是由两个长条连在一起的”。另一个说:“不对,角应该是有两个长条和一个图钉构成的”。不待他说完,有一个学生抢着说:“不能说长条,而应是直的线”。其他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总结出:两条线和一个点就组成了角。在小组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发表对“角的组成”的独特见解,并交流学习知识所采用的方法、感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感受了角的组成,觉得有话说,然后,教师见机行事,及时总结角的概念,使学生愉快的接受了新的知识。
二、实践体验材料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中的应用
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为学生准备好实践体验的学习材料: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和一把剪刀,要求同学们去实践体验,怎样利用这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去探究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就使实践体验不是单纯的获得知识的结果,而是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在激励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剪、拼等操作程序,去探求概括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由学生参与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实践体验,观察分析,综合探索获得知识,学生终身难忘。
四、积木玩具在“认物体”一节的应用
准备一些积木玩具,让学生分小组搭积木,然后让学生说说各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拼搭的。接着让学生按照他们的形状分一分,也引导学生从中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让学生 在组内按这四种形状把积木相同的放在一起。最后,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类物体的形状特征,在此基础上再抽取相应的立体图形,说明各自的名称。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吗没有用文字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而是组织学生实践体验,在充分的活动中感受这四种形体的特点,启发学生在“玩”中观察,在“做”中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小发现。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向大家汇报自己组内的“小发现”,最后教师做简单的小结。整节课以学生愉快的操作、积极的讨论交流为主,教师只是在一边提供必要的建议、指导和鼓励。学生在堆、搭、推、滚、数、交流的主题活动中,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并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准备了若干组圆柱和圆锥体学具,如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和等底等高等等,放手让学生做盛水试验。通过实验,学生知道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才能建立起联系,学习圆锥体体积也就变得很简单。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等制作一个长方体,虽然不十分美观、标准,但是在制作学具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为进一步观察、概括特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能动的作用,他是儿童认识问题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实践活动中,由于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的各种感官都协同活动,大脑处于特别兴奋的状态,儿童对空间的感知更为清晰、牢固。因此,利用学具,让学生进行具有儿童情趣的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让儿童通过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测一测,动一动,做一做等实践,通过对几何形体的主动的改变乃至能动的变革,学生将获得对于空间观念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三篇: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从认数、读数、写数到学习计算,应用题解答以及认识几何图形,都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实物。在教学中,教师应用教具或电教进行教学,能使教学直观形象,但还是有局限性——学生只能当观众。如果在教学中,教师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识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下面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谈谈一些体会:
一、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在讲授几何概念知识时,要善于让学生多操作学具,从直观感知中,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获得知识。例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师应让学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具,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通过动手量一量,从中发现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征?对边长度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征?接着再让学生用直角三角板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个角是什么角?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自己去发现角和边的特点,从而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归纳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出几何形体的特征,就会记忆忧新,知识掌握得更深刻。
二、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要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关键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来源。计算公式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 成长起来的。因此,教师讲授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应用旧知识的迁移,适时、合理的让学生操作学具。从操作学具中去观察、分析,去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导出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两个形状一样、大小完全相等的梯形拼一拼,想一想能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拼图,很快就能发现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教师在每个学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这个操作、观察、思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为了让学生验证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可以让学生拿出梯形的纸板图形,沿着梯形的中位线剪开,分成两个梯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可以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发现还是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梯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再次发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使原来推导的梯形面积公式得到证实。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寓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于学生操作之中,通过拼一拼,剪一剪,再拼一拼学具,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去思考梯形面积与拼成的新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并验证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
三、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学具操作。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多给学生创造动一动学具的机会,帮助学生从操作学具中,去发现算理、理解算理,达到掌握计算方法。例如:教“9加几”进位加法时,我们除了应用教具学习例题,让学生从例子皮球图中直观地感知到“先凑十”再相加计算比较简便外。为了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应用,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9个红圆片,代替盒内的9个皮球,放在桌面的左边,再拿出两个黄圆片代替盒外的两个皮球,摆在桌子的右边。要算9加2得多少?怎样移动圆片使9凑成10?学生通过想一想、动一动,理解了先把小数的2分出1,分出的1和大数的9凑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1得11的“凑十”计算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认知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维发展过程。所以,在学生初步得到感性认识后,还必须借助学具的多次操作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凑十法”的算理。因此,学习例题,9+3、9+7得多少时,教师还是要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学具,从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中来加深理解先凑十再相加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有利于在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顺利地过渡到抽象地看算式说计算的思考过程。这样教学,不但
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自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操作学具,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答较抽象的几何形体的拼、割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两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解答这一题目,需要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小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拿出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让他们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原来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学生就不难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2×3+3×2×3+3×3)×2=90(平方厘米)。这时,我们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又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3×2×3×4+3×3×2=90(平方厘米),3×3×6×2—3×3×2=90(平方厘米),3×3×10=90(平方厘米)等算法。接着引导学生对几种算法进行比较,哪一种既简单又合理。通过讨论,学生们都的目的。认识到了3×3×10=90(平方厘米)这种算法是最简单,又合理的。可见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寻找到既简单又合理的算法,达到正确解答问题
五、操作学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作与思维密不可分。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颖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 动一动、试一试。所以,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能突出知识特点的、带有 色彩的直观材料,“投其所好”,让其亲自动手,感知实践。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组织学生摆彩色小棒。先拿出10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 方形,问可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同时写出剩下的小棒数,然后再让学生分别取出11根至15根小棒,仿此一一进行操作,板书,强化训练,使其程序规范,动作熟练。通过这一动作和感知的协调,促进动作思维不断进行,使学生初步理解了余数的产生和余数的含义,并初步概括出余数的概念。这样引导学生自己从动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想一想、讲一讲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使学生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加强。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概念会更清晰,记忆会更牢固。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正确适当的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第四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一、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才可以击破难点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关心的重点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动画、声音等形式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处题目是让学生计算按照一定规律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总共有多少个,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计算出底层那些看不见的正方体的数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放在上面的正方体一个个挪开,摆放在下面的正方体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老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几种不同摆放模式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计算正方体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等;然后老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的深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也会特别激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具体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但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松地实现。
三、变化练习模式,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形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
四、结语
总的来讲,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能够从课堂导入、课堂练习等多个方面进行辅助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平台。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虽好,但是在教学中也不可滥用,要把握住应用的度,过多地使用声音、图像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使用不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得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更加丰富,效果更好。
第五篇:浅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本站推荐)
浅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 “做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说数学”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说数学”为“做数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因此,“做数学”的关键在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提出数学问题,组织探究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美国数学家波利亚也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第一学期我在对于《看谁搭得又高又稳》这节课的设计中就充分融入了“做数学”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探索,组织多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分层次解决实际问题,以突破教学的难点。在上课伊始,我就借助“知道了什么”、“怎样搭呢”、“看谁搭得高”展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此基础上,让学生再通过小组讨论、优化,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方法搭积木。在这整个探索搭积木方法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机会、创造了环境,更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了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快乐,发挥出自
己学习数学的智慧和潜能。
二、在“做数学”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我们也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掷数点块》这节课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切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例如在掷一个数点块的时候,小组的每位成员通过先后几次亲自试验,再通过小组里的汇总和全班汇总,逐步体会到:在掷一个数点块时,虽然有时某个数点会频繁地出现,有时另一个数点会频繁地出现,但当掷的次数相当多时,汇总的记录表明,数点块上被掷出的点数常常会相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在合作交流、分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
三、“做数学”与生活数学的联系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将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创设实际情境——教师与学生做“开汽车”游戏,教师做开汽车动作,教师后面(也就是汽车上)有4个学生。汽车启动,教师问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4个)。教师报站名,停车,又上来了3个学生。汽车再启动,教师问又上来几个同学(3个)。汽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
(7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2个学生,教师问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5个)。这时抽象出算式4+3-2=5。游戏如此反复轮流做几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这样,通过设计实际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理解算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运用学具,突出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新教材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模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认识立体图形》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滚一滚等方式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通过一些小组的活动,以实物和模型为研究对象,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
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为教师我们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
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究中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