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辛集小学高曰泉
数学学具作为数学中一种新生事物一出现,就显露出其强有力的生命力。它的利用成为数学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下面粗浅的谈几点自己教学中的感受和体会。
一、使用学具能有效的调动学生所有感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学具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调动其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事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结论印象是深刻的。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圆锥体积时,让学生通过实验自行获得圆锥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这一规律。其具体步骤如下: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后,先不急于引入课题,而是引导学生拿出学具做游戏。学具袋中有一个圆柱和三个不同的圆锥体器皿,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用三个不同的圆锥体器皿盛沙土倒入圆柱体器皿中三次。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积极投入活动之中。不久就会惊奇地发现:其中有一个圆锥体器皿三次盛的沙土和圆柱体盛的沙土一样多。这时,学生因年龄小,只发现问题,还没有认真分析原因,教师应抓住时机,让学生再研究这个圆柱体和三个圆锥体的关系。学生因发现了问题,为能找到答案,活动非常“卖力”。很快就会发现:三个圆锥体中,一个同圆柱体等底但不等高;一个同圆柱体等高但不等底;一个同圆柱体等底等高,并且只有这个同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三次盛的沙正好同圆柱体器皿盛的沙一样多。这时,教师适时出示课题,让学生研究圆锥体的体积,学生就会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得到:圆锥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二、使用学具能有效的调动学生质疑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科学发明与创造也正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然而,过去数学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先教,然后学
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方法和结论模仿例题做一些类似的题目。学生仅靠死记硬背学习一些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中教学模式下,根本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
随着学具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打破。在学具教学中,学生所探索的问题已不是那些只靠模仿或套用教师已经教过的例题就可解答的问题。对小学生来说,它属于一种从未涉入的新领域,是一种需要学生大胆质疑,创造性的利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我并没有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旋转和平移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材料自己研究如何求出梯形面积。由于学生人人参与研究,使得学习热情高涨,解法也各异:有的学生把梯形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平行四边形,一部分为三角形,再利用原有知识解答问题;有的学生把梯形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长方形,另外两部分为三角形,再求出面积;有的还用割补法使梯形变为平行四边形再来求面积;还有的发现学具中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正好拼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于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便得到梯形面积等等。可以说学生的解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此时,教师首先肯定其解法的正确性,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梯形不便于割补,我们怎样求它们的面积呢?是否寻求一个通用的公式呢?此时引导,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生积极投入活动中,最后通过旋转和平移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正是这种无疑——有疑——解疑的不断变化,促使学生思维积极灵活的运用,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使知识不断深化,能力逐步提高。
三、使用学具能有效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在于揭示每个儿童的力量的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智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学具的产生改变了过去利用教具分组实验的教学模式。在分组实验中,几个学生一组,共同操作一套设备,那些思维活跃,能力强的学生势必成为教学的主角。“差生”还没发现问题,想出解决的办法就随着“潮流”得到答案了,常此以往,“差生”必定真的成为差生了。而学具可以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潜力,切实体现了其主体地位。使每位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性变化。
四、使用学具可以加强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产生活,反过来说知识又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更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地联系。有些学生没有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它们看作是毫无联系的两回事,于是不理解课本上的应用题所表述的意思。使用学具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及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在教学时,我没有按课本上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先引导学生根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让每组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形实物,如圆柱形的茶叶筒、易拉罐等,讨论:要做这样一个盒子,需要多少铁皮?分组讨论计算方法,全班交流后,再进行测量、计算,最后总结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不仅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可以说,学具在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可以自由、轻松地学习。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想一想、讲一讲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使学生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加强。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概念会更清晰,记忆会更牢固,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作用不可忽视,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主要应该这样做:
第一,学具的准备和使用要求有序。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学具摆设有序。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即突出了效果也节省了。
第二,创设情境,灵活使用学具。新课标数学教材的主题图包含了大量的实际动手操作内容,而且新的教材教法也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强调学生利用学具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如: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当分数的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时应该怎样比较大小,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讲解,让学生相互合作,利用相关学具动手操作,从而得出同分母和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于探索的好习惯。教学中教师也应恰当使用教具,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所以,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创设情境,让教具和学具成为强有力的教学用具。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创设合适情境,使学习变得轻松自然,而且能对所学知识形成更加牢固的印象。
三、学具使用的时机以及结论的归纳总结
利用学具探究学习,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方法,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思维能力。
第四,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在“认识厘米”时,课内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的兴趣盎然。
可见,合理适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第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在教学中,操作的主体不同教具学具的选用应有所不同。教师演示的教具应大一些,便于全体学生都能看清,颜色鲜艳一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用的学具可简单一些,以免无关属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中要尽量采用活动教具,因为活动教具容易引起注意,容易被知觉,它更有利于使知觉的主体与背景分离,使主体更加鲜明。同时,活动教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便于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
另外,教具学具数量、操作递减有序。教具学具操作的目的,是用直观感知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具学具的数量和操作的次数亦应逐渐减少。我们还须注意,操作的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儿童的注意。应尽可能利用记忆表象来帮助儿童理解初步的数学知识。当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应通过观察、了解,评估,允许发展较慢的儿童使用学具,操作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操作要求,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篇: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从认数、读数、写数到学习计算,应用题解答以及认识几何图形,都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实物。在教学中,教师应用教具或电教进行教学,能使教学直观形象,但还是有局限性——学生只能当观众。如果在教学中,教师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识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下面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谈谈一些体会:
一、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在讲授几何概念知识时,要善于让学生多操作学具,从直观感知中,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获得知识。例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师应让学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具,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通过动手量一量,从中发现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征?对边长度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征?接着再让学生用直角三角板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个角是什么角?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自己去发现角和边的特点,从而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归纳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出几何形体的特征,就会记忆忧新,知识掌握得更深刻。
二、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要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关键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来源。计算公式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 成长起来的。因此,教师讲授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应用旧知识的迁移,适时、合理的让学生操作学具。从操作学具中去观察、分析,去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导出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两个形状一样、大小完全相等的梯形拼一拼,想一想能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拼图,很快就能发现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教师在每个学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这个操作、观察、思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为了让学生验证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可以让学生拿出梯形的纸板图形,沿着梯形的中位线剪开,分成两个梯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可以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发现还是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梯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再次发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使原来推导的梯形面积公式得到证实。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寓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于学生操作之中,通过拼一拼,剪一剪,再拼一拼学具,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去思考梯形面积与拼成的新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并验证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
三、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学具操作。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多给学生创造动一动学具的机会,帮助学生从操作学具中,去发现算理、理解算理,达到掌握计算方法。例如:教“9加几”进位加法时,我们除了应用教具学习例题,让学生从例子皮球图中直观地感知到“先凑十”再相加计算比较简便外。为了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应用,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9个红圆片,代替盒内的9个皮球,放在桌面的左边,再拿出两个黄圆片代替盒外的两个皮球,摆在桌子的右边。要算9加2得多少?怎样移动圆片使9凑成10?学生通过想一想、动一动,理解了先把小数的2分出1,分出的1和大数的9凑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1得11的“凑十”计算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认知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维发展过程。所以,在学生初步得到感性认识后,还必须借助学具的多次操作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凑十法”的算理。因此,学习例题,9+3、9+7得多少时,教师还是要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学具,从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中来加深理解先凑十再相加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有利于在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顺利地过渡到抽象地看算式说计算的思考过程。这样教学,不但
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自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操作学具,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答较抽象的几何形体的拼、割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两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解答这一题目,需要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小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拿出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让他们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原来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学生就不难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2×3+3×2×3+3×3)×2=90(平方厘米)。这时,我们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又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3×2×3×4+3×3×2=90(平方厘米),3×3×6×2—3×3×2=90(平方厘米),3×3×10=90(平方厘米)等算法。接着引导学生对几种算法进行比较,哪一种既简单又合理。通过讨论,学生们都的目的。认识到了3×3×10=90(平方厘米)这种算法是最简单,又合理的。可见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寻找到既简单又合理的算法,达到正确解答问题
五、操作学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作与思维密不可分。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颖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 动一动、试一试。所以,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能突出知识特点的、带有 色彩的直观材料,“投其所好”,让其亲自动手,感知实践。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组织学生摆彩色小棒。先拿出10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 方形,问可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同时写出剩下的小棒数,然后再让学生分别取出11根至15根小棒,仿此一一进行操作,板书,强化训练,使其程序规范,动作熟练。通过这一动作和感知的协调,促进动作思维不断进行,使学生初步理解了余数的产生和余数的含义,并初步概括出余数的概念。这样引导学生自己从动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想一想、讲一讲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使学生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加强。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概念会更清晰,记忆会更牢固。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正确适当的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第四篇: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何榕
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通常有一些较为抽象的公式、题目、概念,如果只是按照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进行,显然教学效果不好。我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多次的实验与探索发现,教学中运用各种媒体或学具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显著。学具的操作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参与只是形成的全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隐含的数学规律,形成稳定的思维方法,从而使其获得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更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脑动手能力。在此,粗浅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利用学具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数学的基本动力之一。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特点,制作无论是在颜色、形状等方面都近似于儿童玩具的学具,学生能在教学中动手操作自己喜欢的学具,学习兴趣盎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制作了学生喜欢的各种动物、卡通形状的钟面,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中利用学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困难。在教学中运用动态的学具为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直观支持。动手操作学具是学生由形象直观思维像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桥梁,学生可以把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摸得见、看得到的知识,学生在操作的同时,把操作思维与语言逻辑思维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进行分析、比较、抽象,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课时,学生运用各种形状纸盒的基础上,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形状时,能运用这些图形拼出小鸟、蝴蝶、飞机、房子等各种常见的事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思维能力。
三、教学中利用学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新的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教学中充分运用学具,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方针,更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动口、动脑,自主探索新知识的,由不知到知的探索过程。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各种废弃纸盒、球等,通
过摸、看,从直观上将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分为一类,从而达到从直观理解到抽象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等各类物体的特点。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中利用学具可以提高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达到预定的知识目标,更要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同桌间需要公用一个钟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潜意识的明白了同学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才能完成此次操作,同时也知道了在运用学具时轻拿轻放等。教师应善于把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抓住思想品德机会,达到教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教学效果。
五、教学中学具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小,语言知识经验相对贫乏,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感性材料,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已形成了一定的表象过程,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整理复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制作科学的学具并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在轻松、快乐的操作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第五篇:论学具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论学具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教 师:黄
敏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学具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形象,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而运用学具,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教材中举例的事物、提问的情景、思考的问题、讨论的主题、选择的探究项目都源于学生身边的事物。利用学具进行实验、探究活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科学实践和探究活动过程中建构认识,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科学概念。教学《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一课时,当同学们将自己领到的实验盒放在桌上时,兴奋的表情写满每一个人的脸上。这时我就对同学们说:“看看今天的实验盒里的东西很多,大家一定很想连接,对吗?不过老师想看看,这节课哪个同学会动手连接,发现其中的奥秘!”这时,孩子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跃跃欲试。老师继续说:“以以小组为单位连接。在连接过程中,可以与同学一起观察不同的连接有什么特点。”于是在大家尽情连接的过程中,就有了很多的新发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的探究中。
二、运用学具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是实际的实物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真实性的特点,直接感知和语言传递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溶解的快与慢》的课上,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来比较。对于他们的方法,我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大家先动手实验后,再互相评价:哪种方法更准确、更科学、更省时。学生想出了各种方法,这时我及时引导:对,要想准确的知道哪种情况下可以加快溶解速度,就要进行实验。实验一: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然后分别往杯中加入一样多的盐,观察:实验二:出示两杯同温度同样多的水,并加入同样多的盐,然后给其中一杯进行搅拌,观察:实验三:出示两颗水果糖、两杯同样多同温度的水,然后把其中一颗糖磨碎,再分别放入两杯水中,观察。……通过相互观察|、交流、讨论,思维不断激烈地碰撞,从而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溶解的快与慢的最佳方案也就很自然地得到大家的认可。
三、教学中使用学具,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实验操作中,自主学习,亲自动手,自主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表述结论等,整个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油菜花开了》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到田间进行观察,上课时,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汇报出来:一株油菜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一朵油菜花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等。在课堂上,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知识的地位转变到主动探究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