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规范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听证工作的通知(闽建%88
【发布单位】福建省建设厅 【发布文号】闽建房[2008]26号 【发布日期】2008-10-13 【生效日期】2008-10-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规范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听证工作的通知
(闽建房[2008]26号)
福州、泉州、漳州、龙岩市房管局,莆田、三明、南平、宁德市建设局,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
根据原建设部《城市房屋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的规定,为规范行政强制拆迁听证行为,保证听证工作的独立、客观、公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现就做好我省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听证工作规定如下,请各地遵照执行。
一、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的,在提出申请前,应当邀请有关管理部门、拆迁当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代表等,对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等内容,进行听证。
二、听证主持人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指定本部门办理该强制拆迁申请所涉及行政裁决案件(含拆迁产权不明确房屋补偿安置方案审核案件,下同)承办人以外的人员担任。
三、在听证过程中,负责办理行政裁决案件的工作人员应当就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过渡周转房是否落实及是否符合实施强制拆迁的条件等重点陈述。当事人有权在听证会上进行陈述和申辩,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证据、依据。
四、听证会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根据听证笔录写出听证报告,提出听证建议,连同听证笔录、听证申请材料、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一并移交行政裁决工作机构审查;行政裁决工作机构应当根据听证笔录、申请材料和其他事实对房屋行政强制拆迁申请提出书面审查意见,提交房屋拆迁管理部门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作出是否申请强制拆迁的决定。
五、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听证其他相关程序参照《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的通知》(闽建房[2006]61号)执行。
福建省建设厅
二○○八年十月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关于规范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听证工作的通知
关于规范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听证工作的通知
闽建房[2008]26号 浏览次数:4696
福州、泉州、漳州、龙岩市房管局,莆田、三明、南平、宁德市建设局,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
根据原建设部《城市房屋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的规定,为规范行政强制拆迁听证行为,保证听证工作的独立、客观、公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现就做好我省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听证工作规定如下,请各地遵照执行。
一、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的,在提出申请前,应当邀请有关管理部门、拆迁当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代表等,对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等内容,进行听证。
二、听证主持人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指定本部门办理该强制拆迁申请所涉及行政裁决案件(含拆迁产权不明确房屋补偿安置方案审核案件,下同)承办人以外的人员担任。
三、在听证过程中,负责办理行政裁决案件的工作人员应当就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过渡周转房是否落实及是否符合实施强制拆迁的条件等重点陈述。当事人有权在听证会上进行陈述和申辩,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证据、依据。
四、听证会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根据听证笔录写出听证报告,提出听证建议,连同听证笔录、听证申请材料、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一并移交行政裁决工作机构审查;行政裁决工作机构应当根据听证笔录、申请材料和其他事实对房屋行政强制拆迁申请提出书面审查意见,提交房屋拆迁管理部门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作出是否申请强制拆迁的决定。
五、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听证其他相关程序参照《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的通知》(闽建房[2006]61号)执行。
福建省建设厅
二○○八年十月十三日
第三篇:吉林市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办法
吉林市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办法
(2005年6月24日吉林市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5年6月30日吉林市人民政府令第162号公布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建设委员会是市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主管部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市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实施部门。
第三条本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涉及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土地收购储备、棚户区改造等建设项目的房屋拆迁,经市建设委员会行政裁决,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或其他住用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拒不搬迁的,由市建设委员会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强制拆迁。
第四条拆迁当事人自拆迁公告发布之日起至拆迁期限届满之日前,就拆迁补偿安置等事宜未达成协议的,可向市建设委员会申请裁决。
第五条市建设委员会受理房屋拆迁裁决申请后,必须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向被申请人送达房屋拆迁裁决申请书副本及答辩通知书,并告知被申请人的权利;
(二)审核安置用房、周转用房或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房屋拆迁许可证、房屋拆迁估价报告或专家评估委员会鉴定报告、被拆迁房屋权属证明、拆迁当事人书面协商记录等;
(三)市建设委员会必须组织拆迁当事人进行调解,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的合理要求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做出损害申辩人合法权益的裁决;
(四)拆迁当事人经调解不成或拒绝调解的,市建设委员会可在法定期限内依法作出裁决。
第六条市建设委员会应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裁决并出具行政裁决书。裁决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争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
(三)裁决的依据、理由;
(四)根据行政裁决申请需要裁决的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
(五)告知当事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及申请复议期限、起诉期限;
(六)裁决日期并加盖市建设委员会公章。
第七条市建设委员会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前,必须组织听证。
第八条市建设委员会向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强制拆迁申请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行政强制拆迁申请书;
(二)裁决调解笔录和裁决书;
(三)被拆迁房屋的证据保全公证书;
(四)被拆迁人拒收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应当提交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提存证明;
(五)行政强制拆迁听证记录和结论性意见。
第九条市人民政府接到市建设委员会行政强制拆迁申请后,责成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审理委员会进行审理。对符合行政强制拆迁条件的,在5个工作日内责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进行行政强制拆迁。
第十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接到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强制拆迁意见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制定出行政强制拆迁具体实施方案。行政强制拆迁15日前,应将行政强制拆迁有关事宜在拆迁现场予以公告。
第十一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进行行政强制拆迁时,应对被拆迁房屋及物品进行证据保全,并将有关资料存档。
第十二条拆迁当事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影响行政强制拆迁的执行。
第十三条拆迁当事人无理阻碍行政强制拆迁,妨碍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城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和强制拆迁实施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办法,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本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各县(市)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工作规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工作规程
为进一步提高城镇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促进城镇房屋拆迁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规程。
一、《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审批
1、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将办理《房屋拆迁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2、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的,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按规定要求申请人提交下列资料并提供原件核实:
(1)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4)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5)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
其中,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拆迁实施方式;
(2)拆迁期限和过渡期限;
(3)预计实行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的面积;
(4)拟用于房屋产权调换的安置用房和周转用房情况;
(5)所需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测算;
(6)拟对拆迁范围内依法应当予以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树木等采取的保护措施。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审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时,应审查项目批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之间的规模、用地范围等相关数据及相关内容是否保持一致。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告知。
3、申请延长拆迁期限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审查拆迁人提交的拆迁进度、补偿情况等相关材料,并自收到延期拆迁申请之日起10日内给予书面答复;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同意延长拆迁期限的,应该作出书面决定,并同时以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二、发布拆迁公告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在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之日起的三日内,在拟拆迁地域的明显位置发布拆迁公告,公布房屋拆迁的许可文号、拆迁人及其实施的拆迁单位、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并书面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房屋新建改建扩建、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房屋租赁等有关手续。同时,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被拆迁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三、行政裁决
依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的规定,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应严格遵循以下程序:
1、案件受理。拆迁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裁决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通知书;申请裁决应提交的资料不齐全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可以当场补正的,应当当场补正。受理时间从申请人补齐资料之次日起计算。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受理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申请前,是否进行听证,按省建设厅《关于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裁决受理前举行听证的标准和程序的通知》(闽建房[2004]48号)规定的程序进行。
2、告知被申请人权利。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3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房屋拆迁裁决申请书副本及答辩通知书,并书面告知被申请人的权利。
《受理通知书》、《答辩通知书》应当同时载明案件主办人员、受送达的当事人应提供的证据、规定的举证期限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3、举证、证据质证。当事人举证期限为10日(申请人收到答辩书副本后,认为需要补充举证的,补充举证期限为3日)。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裁决机关提交证据材料,同时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分类编号,制作证据清单,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并签名或者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逾期提交的,不予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当事人双方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提出举证完毕的,可以提前进行质证。
在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应对证据进行质证,并提前两天将质证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4、评估鉴定:根据《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的规定,当事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均应对评估报告进行鉴定。需要对被拆迁房屋、安置用房评估报告进行鉴定的,应当在质证的基础上,由裁决机关委托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并以鉴定的估价结果作为裁决依据。
5、调解:质证、鉴定结束后应当及时进行调解,未经调解不得裁决,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出具裁决终结书。调解和质证过程应当制作笔录,并由申请人及其代理人、被申请人及其代理人签字认可,不愿意在笔录上签字的,记录人员应在笔录上注明原因。调解和质证过程应至少有两名裁决人员参加,并应在笔录上签字。
6、裁决: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应在审限内作出裁决。需要中止裁决的,应书面告知当事人,中止裁决的因素消除后,恢复裁决。裁决书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案由、申请裁决和立案情况、当事人的理由、查明的事实、裁决的理由、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裁决结果、不服裁决起诉(复议)的期限、裁决机关名称、裁决日期。部分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的,裁决时应当予以确认。书面裁决须经裁决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
7、审理期限:裁决机关应当在30日内作出拆迁裁决。办理证据保全、重新评估、鉴定、公告期间不记入裁决期限。
8、送达:裁决机关法律文书的送达应当符合《行政诉讼法》中关于送达的法律规定。
四、执行
行政强制拆迁执行程序:
1、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后,方可向当地政府提出行政强制拆迁申请。
2、决定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前,拆迁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等内容,进行听证。
3、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拆迁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公证。
4、裁决机关在行政强制拆迁前,应当提前15日通知被拆迁人,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再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动员被拆迁人自行搬迁。
司法强制拆迁的,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
五、拆迁项目的批后管理
1、加强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监管。督促拆迁人就资金使用的范围、计划、监管等事项与金融机构签订监管协议;定期检查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发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不足的,应及时通知拆迁人补足。
2、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已核发拆迁许可证的拆迁项目确定一名项目跟踪管理人员,对该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监督拆迁人和拆迁实施单位依法依规拆迁,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3、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建立拆迁信访责任制,尤其要建立和完善初信初访责任制,应在每一个拆迁项目的拆迁现场设立举报箱,受理对拆迁人以及拆迁单位的举报和投诉。要建立拆迁纠纷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化解拆迁矛盾,解决拆迁纠纷。
4、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制度。配合拆迁规范化管理需要,对内建立岗位责任、目标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对外建立限时办理承诺、公示、信访接待、投诉举报、监督检查等配套制度。力求拆迁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5、建立并落实房屋拆除安全管理制度。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定期派人到现场检查指导,确保房屋拆除工程安全。
6、建立拆迁统计制度。加强房屋拆迁动态跟踪管理。配备计算机管理系统,基本实现房屋拆迁数字化管理,确定专人负责,准确填报房屋拆迁统计数据,及时跟踪拆迁动态,掌握最新信息并更新数据,确保每月一次报表。
7、建立健全拆迁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较完善的拆迁许可审批档案、拆迁行政裁决档案、拆迁行政处罚档案、拆迁单位管理档案等。配备专职拆迁档案管理人员,有健全的档案收集、登记、保管、利用等管理制度。
8、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拆迁人和拆迁单位违反《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经查实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理;拆迁管理工作人员违规发放拆迁许可证及核发拆迁许可证后不履行监管职责、对拆迁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暂行办法》等3个文件的通知(闽建法〔2002〕142号,2003
福建省建设厅
关于印发《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暂行办法》
等3个文件的通知
闽建法〔2002〕142号(2002年12月4日)
福州、漳州、泉州、南平、龙岩市房管局,三明、莆田、宁德市建设局,厦门市土地房产管理局:
现将《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暂行办法》等三个文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暂行办法
2.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技术规范
3.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规定
福建省建设厅
二○○二年十二月四日
附件1
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房屋拆迁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项目的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当事人,是指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涉及的拆迁人、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房屋拆迁纠纷,是指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对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即产权调换的房屋,下同)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达不成协议而发生的纠纷。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裁决机关,是指依照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受理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的市、县人民政府或房屋拆迁管理部门。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拆迁期限,是指《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拆迁人完成房屋拆迁工作的起止日期。
第七条 城市房屋拆迁纠纷由被拆迁房屋所在地的市、县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被拆迁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裁决。
第八条 裁决机关审理城市房屋拆迁纠纷案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的原则。
第九条 裁决机关审理城市房屋拆迁纠纷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裁决。
第十条 申请裁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是拆迁当事人;
(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三)有具体的裁决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裁决机关受理裁决的范围。
第十一条 申请人申请裁决的,应当在距拆迁期限届满40日前向裁决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同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申请书副本。
当事人确因确权等客观原因无法在前款规定期限内提出裁决申请,但在拆迁期限届满前提出的,裁决机关可以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受理。
第十二条 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裁决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当事人对被拆迁房屋或者安置房评估报告有异议要求予以鉴定的,应当在申请书中载明。
第十三条 申请人为拆迁人的,申请裁决时应当提供以下证据材料:
(一)《房屋拆迁许可证》复印件;
(二)被拆迁房屋产权审查证明;
(三)被拆迁房屋、安置房结构、面积、平面示意图以及相应的评估报告。
因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拒绝提供必要配合,拆迁人无法提供被拆迁房屋结构、面积、平面示意图及其评估报告的,可以在裁决申请书中做出说明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裁决机关经核实情况属实的,可以先行受理。
第十四条 申请人为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的,申请裁决时应当提供以下证据材料:
(一)房屋产权来源证明或者租赁关系证明;
(二)户口簿、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对被拆迁房屋、安置房评估结果有异议的,还应提供相应的评估报告。
第十五条 裁决机关收到裁决申请及相应的证据材料后,应当在3日内进行审查,并向符合申请裁决条件的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不符合申请裁决条件的,向申请人发出《不予受理决定书》。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书》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六条 裁决机关应当在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3日内将申请书副本、《提出答辩通知书》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上述材料之日起7日内提交答辩书。被申请人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裁决机关审理。
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的,裁决机关应当在收到答辩书之日起3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第十七条 《受理通知书》、《提出答辩通知书》应当同时载明案件主办人员、受送达的 2 当事人应提供的证据、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举证期限及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三款、第二十三条第六款规定的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第十八条 当事人举证期限为10日。申请人收到答辩书副本后,认为需要补充举证的,补充举证期限为3日。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裁决机关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裁决机关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第十九条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的证据材料,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裁决机关调查收集。
第二十条 裁决机关进行现场勘查的,应当由二人以上勘查人员进行,并邀请拆迁裁决纠纷所属项目的拆迁实施单位、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成年家属应当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查的进行。
勘查人员应当将勘查情况制作笔录,记载勘查的时间、地点、勘查人、在场人、勘查的经过和结果,由勘查人员、当事人和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不到场、不签名或盖章的,勘查人员应当在勘查笔录中注明。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参加裁决活动。委托他人代理的,必须向裁决机关提交其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裁决请求,进行调解,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第二十二条 裁决机关应当在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实施调解之前组织对案件证据材料进行质证和对被拆迁房屋、安置房评估报告进行鉴定。当事人双方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提出举证完毕的,裁决机关可以提前进行质证和鉴定。
第二十三条 裁决机关应当提前2日将举行质证的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质证或者未经裁决机关同意在质证过程中拒绝继续质证的,可以按撤回申请处理,被申请人提出反申请的,申请人的上述行为不影响裁决机关审理;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质证或者未经裁决机关同意在质证过程中拒绝继续质证的,不影响裁决机关审理。
质证由裁决机关指定的人员主持。
当事人质证时,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认可的,可以认定该证据的证明效力;对方当事人予以否认,但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进行反驳的,裁决机关可以综合全案情况审查认定该证据的证明效力。
质证必须制作记录,并由参加质证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办案人员逐页签名或盖章。
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本条第一款规定不影响裁决机关审理的情形除外。
第二十四条 需要对被拆迁房屋、安置房评估报告进行鉴定的,应当在质证的基础上,3 由裁决机关委托房地产估价师学会(没有设立房地产估价师学会的,应当委托房地产业协会)依照本规定组建的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
没有设立房地产估价师学会或者房地产业协会的县(市),裁决机关可以将评估报告鉴定工作依照前款规定委托设区的市的房地产估价师学会或者房地产业协会组织进行。
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由三名以上单数、从事房地产评估满5年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组成,由裁决机关从省建设厅或设区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供的专家名册中随机抽取确定。
与拆迁当事人或出具拆迁评估报告的评估机构有利害关系的专家,不得作为相关案件的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
第二十五条 裁决机关可以根据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的要求通知评估机构和估价人员到场,就评估报告的有关情况向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说明并接受拆迁评估专家的询问。
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应当从评估机构选用的估价方法是否适宜估价对象和估价目的、是否符合估价原则、是否遵循估价程序、参数选择是否合理、公式选用是否恰当、基础数据是否准确、计算过程是否有误等方面及其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进行技术鉴定,提出鉴定意见。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经鉴定认可评估报告的,应当出具由技术鉴定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名的认可意见;认为评估报告存在涉及评估结果的问题需要进行修正的,应出具由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名的修正意见,由裁决机关要求评估机构按照该意见对评估报告进行修正。
第二十六条 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报告修正,不得向委托人收取评估费用。
第二十七条 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报告修正的期限为7日,自评估机构收到修正意见之日起计算。
评估机构在前款规定期限内未向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提供修正后的评估报告,或者评估机构未根据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的修正意见对评估报告进行修正,致使修正后的评估报告仍得不到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认可的,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应当出具不予认可的意见,该评估报告中确定的评估结果不作为拆迁纠纷裁决的依据。
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不予认可评估结果,造成裁决缺乏相应依据的,由裁决机关另行选定一家评估机构重新进行评估,重新评估的费用由原委托评估的当事人缴纳。当事人缴纳评估费用后,可以依照委托评估合同向评估机构追偿。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委托评估或裁决机关另行选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报告(含按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提出的修正意见修正后的评估报告,下同)经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可的,该报告中确定的评估结果作为拆迁纠纷裁决的依据。
当事人双方各自委托评估,双方的评估报告均得到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可的,被拆迁房屋货币补偿金额、安置房的产权调换价格以双方经鉴定认可的评估报告中确定的评估结果之和的简单算术平均值确定;其中一方的评估报告存在本办法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以经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可的另一方的评估报告中确定的评估结果作为拆迁纠纷裁决的依据。
第二十九条 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应当在3日内完成对一份评估报告的鉴定。裁决机关另行选定评估机构进行重新评估的,重新评估期限不得超过15日。
第三十条 拆迁评估技术鉴定费用由评估结果异议方在申请裁决时向裁决机关委托组建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的房地产估价师学会或者房地产业协会预交。当事人双方各自委托评估且对对方提出的评估结果有异议的,由双方各自预交鉴定费用。评估结果异议方未交纳鉴定费用造成对评估结果无法进行鉴定的,应当对所提评估结果异议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经鉴定评估结果异议成立的,鉴定费用由原委托评估的一方承担;经鉴定异议不成立的,鉴定费用由评估结果异议方承担。
评估结果异议成立,造成原委托评估的一方承担鉴定费用的,委托方可以依照委托评估合同的约定向评估机构追偿。
第三十一条 质证、鉴定结束后,裁决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调解。
调解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达成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其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调解达成协议的,终结裁决程序。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裁决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第三十三条 裁决机关应当自收到裁决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拆迁裁决。办理证据保全、重新评估、鉴定、公告期间不计入裁决期限。
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不得超出拆迁期限,因前款规定事由造成搬迁期限可能超过拆迁期限的,拆迁人应当在拆迁期限届满15日前,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延期拆迁申请。
裁决机关作出拆迁裁决,应当制作拆迁裁决书,并加盖印章。拆迁裁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三十四条 拆迁裁决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及代理人的姓名、身份;
(二)裁决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三)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依据;
(四)裁决决定;
(五)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期限和受理机关。
第三十五条 拆迁裁决书应当在作出之日起5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
第三十六条 拆迁裁决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裁决规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裁决机关提请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裁决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行政机关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拆迁人依法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诉讼期间不停止拆迁的执行。
第三十八条 《受理通知书》、《提出答辩通知书》中规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当事人没有在裁决过程中依照本规定提供,在复议程序中提供的,对该证据复议机关一般不予采纳。裁决机关了解证据线索并且能够自行收集的证据除外。
第三十九条 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裁决机关责令改正,并可提请拆迁评估专家管理机关取消其专家资格:
(一)收受当事人、评估机构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二)在鉴定过程中擅离职守,影响鉴定程序正常进行的;
(三)所提出的的个人鉴定意见明显违反法律、法规、房地产评估有关规范及本办法的规定并坚持该意见的。
拆迁评估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的上述行为影响了鉴定工作的继续进行或者鉴定意见的客观公正的,已出具的鉴定意见无效,裁决机关应当及时更换拆迁评估专家,重新组成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第四十条 裁决机关违反《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裁决申请、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裁决或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程序进行裁决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上级行政机关发现裁决机关存在上述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其改正,并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的建议。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福建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