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时间:2019-05-14 12:0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泰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泰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第一篇:泰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泰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第3课:炎帝与黄帝---“人文始祖”:名字、称谓、各自主要贡献。(图)P12---14 第5课:夏朝的建立、意义:时间、名称、建立者、意义(地位)P22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顺序:记住顺序即可

P22-P25

第6课:西周分封制:朝代、目的、内容、作用(注意权利、义务以及与一些姓氏的结合及史料运用),分封制图

P28—29 第7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五霸名称、顺序、战国七雄名称及位置(图)P34-P37 第8课:商鞅变法:时间、人物、内容(注意切入口的变化,如性质的体现或新兴地主阶级拥护、贵族反对或平民欢迎、行政制度的措施)、影响及对人物的评价和改革的认识(相关图)P43—44 第9课:甲骨文:出现的朝代、含义和作用(注意教材中的图片)P46 第10课:老子、孔子及其主要贡献:老子生活时期、学派、主要贡献、著作P51;孔子:生活时期、地位、诸侯国,主要思想及具体内容、名言(注意结合学生实际、社会热点,如构建和谐世界、教育公平及今天对待儒家的态度等)、著作、人物图P50-51

百家争鸣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出现时期、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注意与时政的结合、运用及事件名称)P52 第13课:秦朝的统一的时间、意义:时间、意义、人物(图及教材中材料运用)P65 第14课: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及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实际上是两个考点:一个是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作用;另一个就是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思想五个方面。注意这五个方面的细化、迁移(如秦始皇的主要贡献)。P69----72 第15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者、实施者、影响P74(注意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共同目的相比较)

政治上---“推恩令”:建议者、实施者、作用,以及监察制度、注意人物图。P75-76

第16课: 张骞出使西域:时间、相关人物、影响、(图,注意与丝绸之路的联系)P81---82

西域都护的设置:时间、朝代、意义(注意与新疆的联系)P82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朝代、路线(路线图)、联系的两大洲、作用、P83---84

注意与新航路开辟的联系

第17课: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发明与改进的各自时期、改进的人物、影响(图)P86—87 第18课:司马迁与《史记》:时期、作者、体例、记述时段,名言P93-94 第20课: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P103---104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之联系的事件、各自时间、人物、国家、三国鼎立图 P105

第21课: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原因及主要原因、主要表现P110 第22课: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目的、措施(运用)、作用、事件名称及对改革的认识(图)P115 第23课:祖冲之与圆周率:生活时期、最主要成就(图)P117 第24课: “书圣”王羲之:生活时期、美称、赞誉、代表作。(图)P121

七年级下

第1课:隋朝统一的时间、意义:时间、人物、意义、注意与秦统一以及元、明、清统一的联系P2

隋朝大运河:开凿时期、人物、概况(中心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地位、评价(注意灵活运用及延伸拓展)(图)P6 第2课:唐太宗“贞观之治”:概念、措施(注意知识细化、教材中的图表)P10---11 第3课:唐玄宗“开元盛世”:概念、措施、(注意与唐太宗“贞观之治”比较)P15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创立、完善及僵化、废除的各自朝代、常设科目、评价、以及材料运用与现实的联系P20--21 第5课: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民族关系):民族、时期、影响(图,注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P27---28 第6课:鉴真东渡:时期、目的、目的地、出发地、影响(走出去,图)P33

玄奘西行:别称、时期、目的、出发地、目的地、贡献及作品(走出去)P34-35 注意对以上两个事件的认识:对外开放

第7课:《金刚经》:领域、时期、地位(图)P40 第12课:经济重心南移:时期、原因、表现、流域、谚语(注意史料运用)P64 交子:时期、地区、地位、评价(图)P67 第13课:瓦舍:时期、内容、原因、评价(图、注意别称及材料运用)P73—74 第14课:行省制度:建立者、内容、影响(省级行政区划的开始及与前面相关知识的联系)P77---78

回族:朝代、形成P78---79 第15课:活字印刷的发明:时期、发明者、意义(图)P81---82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各自发明或改进时期、外传及影响P82----83

注意以上三个知识点的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创造,同时注意时期。

第16课 :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注意人物时期)P87—88 关汉卿与《窦娥冤》:朝代、领域、人物及代表作、地位(图)P89 第18课:宰相制度的废除、八股取士:朝代、相关人物、影响(分清政治与思想文化,注意建立时期与建立者以及与前面科举制的联系)P99---P101

军机处:朝代及设立者、评价(政治上,图)P100-101

注意以上三个知识点的概述:皇权的不断加强或明、清专制统治加强的措施 第19课:戚继光抗倭:朝代、背景、意义、名言(图)P104---105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结果及意义、史料运用(图)P105---106

注意以上两个知识点的概述:明清维护国家统一,抗击外来侵略。第20课:**、**册封制度:朝代及各自时期、影响(图)P110---111 驻藏大臣:时间、内容、影响(注意以上两个知识点的概述:清对西藏管辖的加强以及与唐、元朝相关知识的联系)P110--111 第21课:明长城:目的、起止点、地位(图、注意与秦长城的联系)P117---119 第22课:《红楼梦》:朝代、作者、地位(注意我国相关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及体裁)P124 第23课:郑和下西洋:朝代、时间、出发地、最远到达地、目的及意义(注意与丝绸之路、大运河、新航路开辟等交通相联系,如共同作用)P127—129

闭关政策:清朝对外政策、含义、评价及认识(注意纵、横向比较及史料运用和今天革开放的分析比较,以及认识。)P129----130

八年级上

第1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背景、时间、地点、内容(理解)、影响。(图,注意延伸如事件)P3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时间、影响(开始沦为、近代史开端,注意理解)第2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期、地点、侵略者(罪行)、事件(图)P9-10 第3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危害:背景、国家、代表、时间、名称、内容(理解)、危害、事件。(图、注意与《南京条约》的比较)P17-18 第4课:《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影响:时间、名称、内容(注意切入口的变化)、影响、事件(图、注意与以上两个条约的比较)。P21-23 注意以上4课的延伸与拓展,如:受欺负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或认识)。

第6课:洋务运动:背景、时期、代表人物及阶级、目的、前、后期口号及创办的企业名称、结果、性质、作用(注意与后面相关知识的联系及史料运用)。P29-30 第7课:公车上书:原因、时间、地点、代表人物、内容、影响 P35 百日维新:别称、时间、代表人物、开始标志、内容(理解)、结果、失败原因、影响。(注意与前、后相关知识的联系)P37 第8课: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时间、地点、人物、组织、地位及性质(图)、纲领及意义P40 中华民国成立及意义:时间、地点、人物(职位、贡献)、意义(注意迁移及最大功绩)、法律及性质(相关图,与华盛顿进行比较)P43 第9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口号、作用: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两面大旗)、作用、(相关图、注意与前面有关知识及当今文化政策的联系)。P45-46 注意 以上4课的联系与拓展,如概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或特点)及认识。同时注意与西方近代化历程的比较。

第13课: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重心、主力、意义:时间、导火线、口号(理解)、重心、主力变化、性质及意义。(图)P63-65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及历史意义:标志(时间、地点)、意义(分析)。(图)P65-67 第14课:北伐战争:时期、北伐对象、先锋及称号、主要战场及战役、性质(注意儿歌运用)P70-71 第15课:南昌起义的时间、意义:时间、意义。图P75-76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时间及时期、地点、内容、意义。(图)P78 第17课:九一八事变:时间、借口、蒋介石的方针、结果、影响。图P85-86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时间、目的、发起者、中共态度及派出代表、结果、意义(注意初步)。P88-89 第18课:七七事变:别称、时间、地点、影响。图P91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时间、人数、罪行。图P93-94

第19课:台儿庄战役:时间、指挥者、结果、意义。(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史实)P97-98 百团大战:时间、指挥者(图)、内容、意义。(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史实)P98-99 第20课:中共七大的意义:时间、地点、毛泽东思想(注意是革命时期)、意义(理解)。P103-104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时间、标志、主要原因、意义(理解)。图P104-105 第23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人物、标志、意义。(注意史料运用)P120 第24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各自时间、战术、北平和平解放及人物。P123-127;南京解放:事件、影响。(图)P127-128

八年级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时间、标志、意义(注意理解、延伸)图P3---4 第3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人物、内容、影响(图)P16 第4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时间、主要成就(注意与苏联成就联系及材料运用)(图)P21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意义:完成的时间、内容、意义(理解)P24 第6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大跃进的主要标志、人民公社的特点、后果及失误原因、危害(注意延伸及与斯大林模式的比较)、启示(图)P32----34 第9课: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间、联大届次、意义及主要原因。(图)P47---48

中美建交:“小球”“大球”的含义、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事件、时间、影响、最大问题、前提原则、认识(图,注意拓展)P49 第11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图P59

农村改革、深圳等特区的设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地点、方式及体制

名称、评价(注意与前面相关联知识的联系)、深圳等特区设立的时间、作用、概述对外开放的格局(注意与近代开放的比较并结合泰州)。(图)P60----63 第12课: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人物及主要成就、时间、赞誉、认识(图)P65 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与之联系的基本方针、人物、各自回归时间及相关国家、主要原因(图)、启示P71----73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方针、原则、表现、作用(注意结合时政)P73-----74 第14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及内容、代表企业P77

注意以上相关知识点的整合及启示 第17课:《汉穆拉比法典》:国家、地位、性质。图P91 第18课:雅典的民主政治:国家、代表人物、内容、地位、评价(图)P95----96 第19课:伊斯兰教:创立时间、创立者、地区、经典、影响、标志P102 第20课: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地位及概述

九年级上

第1课: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时间、发源地、核心思想、实质及拓展(先进思想作用)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国别、注意相关知识点的细化如《神曲》的地位。(相关图)

P2---5 第2课:哥伦布的发现:时间、率先国家、主要贡献。(相关图)

新航路开辟的作用:、积极、消极作用,注意与丝绸之路、大运河及郑和下西洋的比较(如积极作用、目的、相关图)P8----12

注意以上两个知识点的整合,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第3课:“光荣革命”:时间、别称、影响(相关图)P16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注意前移后延,即《权利法案》目的、时间、内容、结果P17 第4课:《独立宣言》:时间、起草者、主要内容、意义(拓展)P21

“开国元勋”华盛顿:贡献及评价(人物图)、美国独立战争性质(理解)P24 第5课:《人权宣言》:时期、主要内容、性质(图)P27-----28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注意理解、分析P29 第6课:《拿破仑法典》:人物、主要内容、评价 P33----34

注意以上四个法律文献的比较,各自最主要特征。

第8课:珍妮纺纱机:时间、发明者、国家、地位(图,注意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P42

瓦特和“蒸汽时代”: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国家、人物、意义、进入时代(图)P42---43

火车机车发明及影响:发明者、国家、影响(图)

P44

工业革命的后果:起止时间、特征、后果(注意补充、迁移如英国)、启示

P45--46

第14课:废除农奴制法令及进步作用:时间、人物、主要内容(理解)、性质、注意设问的变化以及注意废除的是农奴制

P74---75 第15课:《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事件、时间、人物、内容、作用,注意废除的是黑人奴隶制P80

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性质、作用,以及林肯的首要任务和对林肯的评价,注意与美国独立战争和罗斯福新政的结合P81 第16课: 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时间、领导者、目标、主要内容(注意理解、角度变化)、性质

P86

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作用,注意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对

我们的启示 P87

注意以上革命与改革的比较,如它们的共同影响,以及由古今中外成功改革得出 的结论

第17课:电的发明和使用:核心、主要标志、进入时代、领先国家、相关人物及主要贡献

赞誉、注意与生活实际的结合P90---91 第18课: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相关交通工具的发明时间及发明者(国家)、生产工艺的改

进者、影响

P94---96

注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两次工业革命各自的动力机器及能源 第19课: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各自名称、组成国及核心国、性质P100----101 第20课:萨拉热窝事件:时间、人物、影响

P104

凡尔登战役:别称、地位、说明的道理

P106---107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一战的起止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性质、认识(或态度)P107

第22课:启蒙运动:时期、主要国家、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影响、图P113-115

注意与第一课的联系

第23课:牛顿、达尔文等人的成就:各自国别、最主要成就、著作、赞誉

图P119—121

九年级下

第1课:新经济政策:背景、时间、实施者、内容(理解)、特点、作用、评价、启示(史料运用)P4---5 第2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路线、方针、措施

P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成就、模式及特征、主要问题、启示P7----9 注意与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失误的联系

第3课:《凡尔赛和约》:时间、会议、国家、内容(切入口变化)、性质、影响、注意与五四运动的联系。图P12--14

《九国公约》:会议、针对国家、内容(理解)、影响P14

战后世界新秩序:名称、有关会议,注意设问变化P14 第4课:经济大危机:起止时间、首先爆发国家及引发事件、特点、表现、影响(对美、德、日的影响)。图P18-19

罗斯福“新政”: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切入口变化)、核心与基础及发动的运动、特点、作用、启示。图 P20---21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组成轴心国的国家及集团名称

P34 第8课:《联合国家宣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注意拓展运用(图)P44 大战的转折:时间、战役、意义P45---46 雅尔塔会议:时间、目的、参加者、主要内容、评价 图P47二战结束时间、性质(相关图)P47-48 第10课:杜鲁门主义:表现、人物、目的、影响(相关图)P58

马歇尔计划:表现、人物、内容及地区(相关图)P58---59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标志: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名称、影响、P57-61注意美苏关系的变化(战时的盟友到战后的对抗)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当今形成的世界格局(结合我国)。注意以上三个知识点的整合即冷战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表现;同时还要注意有关从美国独立战争到现在美国国别史的整合。

第13课:欧洲联合的趋势:欧共体的组成、成立时间及作用,欧盟成立的时间、单一货币名称、影响(目标)、注意是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相关图P77---79

日本经济的发展:时期、内、外因素、启示,注意日本史知识的整合并结合当前热点P79---80。另外注意以上两个知识点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与热点的结合和当今我国应怎么办才能处于有利地位

第16课:雅尔塔体系结束的标志:时间、事件P100,注意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到苏联解体有关国别史的知识整合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过程。

第18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时期、标志、核心、领先国家、注意三次科技革命的整合、启示。P110

第19课:应对全球化问题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实例、利与弊(双刃剑)、问题及措施、合作成功事件、中国如何应对并能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形势P118-121

中考复习建议

1、熟练掌握知识:由于我市中考历史实行的是闭卷考试,那么熟练掌握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同学们的解题就会陷入无本之源、无米之炊的境地。为此,务必要抓好学生对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要帮助他们了解历史阶段性特征,构建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体系。这在中考复习的第一阶段尤为重要。

2、回归教材:由于中考考点它本身就来源于教材,因此,我们在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扣教材进行。包括教材中的文字、图、表等内容,同时还要注意教材中相关联考点之间的纵、横向联系。要打破古今、中外历史事件在时间、地域上的界限,并按照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归类,做到有的放矢,所谓“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就是这个道理。

3、精讲精练:中考所列考点只是让我们知道考哪些知识点,并没有告诉你会怎么考,切入口在哪,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是搞题海战术就能奏效的,必须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思考、比较归纳、迁移组合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关注生活、关注热点:纵观近几年来的中考历史命题,直接考学生死记硬背的题目较少,往往都是结合情境的创设进行设问,而情境创设的素材大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及一年来的重大时事、社会热点有关。因此,我们在平时复习中要多注意相关素材的搜集、处理、归类。让学生增长见识,提高能力,以达到中考历史成绩效益的最大化。

5、技巧、方法指导:在历年的中考成绩公布后,一些平时历史学得较好、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同学,却拿不到高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历史学科的解题技巧与方法,从而导致失去不该失的分,实在可惜。所以中考前夕老师们除了要抓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注意不要忽视读图题。这样方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不让我们的学生因历史成绩不好而留下遗憾。

第二篇:泰州市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解读小抄版

泰州市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解读

【七年级上册】考点1.知道自信和自卑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自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自信是获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2)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

2.自卑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自卑会导致消极情感,总是和失败相伴。

考点2.懂得自尊的重要价值

自尊的重要价值:(1)自尊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2)一个人有了自尊,就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就会光明磊落。(3)社会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自尊的人,才更加繁荣强大。

考点3.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他人人格

1.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尊重他人人格:

(1)认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做到尊重他人人格的前提。(2)只有尊重他人人格,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考点4.正确认识生活需要宽容友善

1.宽容友善的重要性:

(1)宽容待人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使人相互信任亲近。(2)宽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2.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1)宽容不是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也不是麻木不仁,熟视无睹。(2)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两者是一致的,严格是爱,纵容是害。(3)依法维权是对社会、对他人最大的友善。

考点5.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及发挥集体力量的基本要求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的集体使个人享受快乐,催人奋进,乐观自信,成长成功。(2)集体也离不开个人。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2.发挥集体力量的基本要求:

(1)必须有共同的目标。(2)必须有共同的行动。

考点6.懂得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具有独特性,从而构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平等相待,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友好往来。

(2)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考点7.知道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青少年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考点8.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自主学习使我们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而能够使我们成为独特的自我。要求:(1)学习活动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2)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3)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它要求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七年级下册】考点9.珍爱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1.珍爱生命:1)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2)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地球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机勃勃(3)我们要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还要爱护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与大自然和睦相处。2.让人生更有意义:(1)有意义的人生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2)有意义的人生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3)有意义的人生需要敢于创造。考点10.了解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1.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出现闭锁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使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任其发展下去会形成有缺陷的人格。2.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1)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相信父母和老师,在交往中分享友谊。(2)有想不通的问题大胆向别人倾诉,不让问题长期困扰自己。(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心情。(4)可以写日记来倾吐、宣泄等。

考点11.了解情绪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1.情绪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促进、增力作用,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消极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削弱、减力作用,会产生不良的结果。

2.做情绪的主人:(1)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情绪。(2)调节情绪的常用方法:意志控制法、注意转移法、认识改变法、合理发泄法、尽情倾诉法、情绪升华法等。

考点12.知道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依法进行自我保护

1.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四大保护领域: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特殊保护:

(1)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2)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展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1-

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3)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4.依法进行自我保护:

(1)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抵制不良影响。

(2)在面临险境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3)面对不法侵害,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考点13.懂得维护公共秩序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1.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维护公共秩序的措施:维护公共秩序要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惩处扰乱、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考点14.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考点15.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此考点在这里不解读,与考点39一并解读)

考点16.知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年级上册】考点17.自觉培养良好习惯

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好习惯必须:

(1)有完善可行的计划。(2)有实际行动。(3)有毅力。

考点18.知道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1)克服依赖心理。(2)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包括学习生活技能、家庭生活技能、社会生活技能等。(3)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

考点19.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保持乐观心态的基本方法:(1)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2)要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3)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4)要借助运动以保持健康。(5)要学会“爱”别人,宽容别人。

考点20.知道坚强意志品质的力量所在及其培养的方法

1.坚强意志的基本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性。

2.坚强意志品质的力量:(1)坚强的意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2)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3)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3.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

(1)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2)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3)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4)制订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考点21.懂得要孝敬父母并掌握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技巧

1.孝敬父母的原因:

(1)父母赋予子女生命,抚育我们成长。(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3)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4)尊敬赡养父母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2.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父母和子女都希望也需要彼此相互尊重。

3.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技巧:

(1)主动交流。(2)认真倾听。(3)善于体谅。(4)控制情绪。(5)主动道歉。(6)承担责任。

考点22.正确认识和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1.正确认识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表扬与批评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1)受到表扬,要找出差距,继续努力;受到批评,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

(2)我们不仅要经得起老师的表扬,还要能承受得住老师的批评。让表扬与批评成为我们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增进感情和不断进步的动力,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考点23.学会承诺

学会承诺的基本要求:

(1)学会承诺,就必须在作出承诺时量力而行。(2)学会承诺,还要求在承诺之后尽力而为。

考点24.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每个人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2)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负责的行为会受到谴责甚至法律惩罚。

2.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

(1)在行动前对行为做出最优化的选择。(2)重视行为过程中及时调控,促使行为结果向积极的预定目标发展。(3)对行为后果及时自省,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

【八年级下册】考点25.知道公平的内涵,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做一个维护正义的公民

1.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在要求他人对自己公平的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2.正义的基本要求:(1)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2)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3.做一个维护正义的公民:(1)维护

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2)维护正义,要有一颗同情心,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

考点26.知道法律的特征,比较法律与道德的异同,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2.法律与道德的异同:(1)共同点: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2)不同点:①表现形式不同。道德通常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大多不成文;法律则是明确、严格和具体的规范性文件。②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的约束来实现;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调整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活动;法律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2)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3)青少年既要增强法治观念,又要提高道德素质。

考点27.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含义,理解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

1.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2.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3.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1)法律维护公共秩序。(2)法律维护公共安全。(3)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4)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考点28.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理解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②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③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2.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享有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考点29.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主要有:

(1)安全保障权。(2)知悉真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6)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的权利等。

2.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消费纠纷、维护合法权益:(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考点30.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总称,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尊老爱幼。(2)见义勇为、匡扶正义。(3)诚实守信。(4)重义、勤俭、慎独等。

考点31.了解科教兴国战略

1.科技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2.教育的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3.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考点32.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相应的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1.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城镇化水平不高;人口素质偏低。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我国的资源现状:从总量上看,是资源大国;从人均资源来看,又是资源小国;资源存量地区差异较大,组合错位;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我国的环境现状: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生态的恶化、森林草场的减少等。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4.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1)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3)我们要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九年级全一册】考点33.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觉亲近、服务社会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①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②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③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2)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①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②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2.青少年应当亲近社会、服务社会:(1)亲近社会必须: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②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③善于明辨是非,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2)服务社会要:①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②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考点34.知道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意义:(1)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2)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激励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②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35.了解挫折对个人的影响,知道战胜挫折的正确方法 1.挫折对个人的影响: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或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给人以教育和磨炼,使人奋起和成熟。挫折对人产生什么影响,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挫折。2.战胜挫折的正确方法:(1)认知调整训练。如:确立奋斗目标;树立自信;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找准基点,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等。(2)行为训练。如:放松训练;自我对话训练;换个角度思考;请求帮助等。

考点36.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参与竞争1.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合作与竞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1)合作中存在竞争,因为合作者之间往往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2)竞争中需要合作,因为竞争者之间需要互相帮助、相互学习、互惠互利、共享成果。2.正确参与竞争:

(1)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敢于参与竞争,“相信我能行”。(2)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先后、得失、成败,胜不骄,败不馁。(3)竞争中必须审时度势、扬长避短。(4)反对不正当竞争,反对在竞争中弄虚作假、损人利己。

考点37.懂得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诚信的重要价值1.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1)对人守信。重诺守信是诚实人的做事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尺。(2)对事负责。对事负责既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3)说老实话。对人对事,与他人交往,都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事。2.诚信的重要价值:(1)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个人高尚的人格魅力。(2)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是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器。(3)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无形的资本和竞争力。

考点38.知道依法治国的本质、核心、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自觉树立法治观念 1.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2.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公民应当自觉树立法治观念:(1)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2)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考点39.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正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坚持基本路线的伟大意义:①坚持基本路线,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坚持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

考点40.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人民代表:①由人民群众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②人民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根据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在各自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听取群众意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人民代表大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以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①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3.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①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方略。

考点41.知道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1.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有: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③对人民代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2.公民应当珍惜并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1)每个公民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政治权利及自由。(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考点42.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考点43.知道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核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1)关系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2)关系到地区协调发展,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考点44.了解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正确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当今时代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1)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2)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考点45.了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2)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考点46.知道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青年学生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积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①要努力学习,积极完成自己的学业;②培养俭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贪图安逸;③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迎难而上,不畏难而退。

第三篇:江苏省泰州市2010年历史中考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2010年历史中考试题

吴涛最后整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中赞颂的历史人物是()A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B A.鉴真

B.玄奘 C.晁衡

D.郑和 3.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

交子 会子 美元 英镑 A B C D 4.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C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5.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6.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渡江战役 7.有关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③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④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某电视台组织了一次“追寻历史足迹”活动,途经卢沟桥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是为了纪念()C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9.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国民党政权覆灭

10.右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1.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C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A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3.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B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4.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C

A.对外交流频繁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农耕文明发达

15.名画《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主要表现在()B

A.达·芬奇成功地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它歌颂世俗人生,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 C.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D.它充分体现了神权的力量 16.“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对于以上材料的解说不正确的是()C A.该材料摘自《权利法案》 B.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C.体现了孟德斯鸩的“三权分立”学说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总统之一。他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主要贡献是()B

A.领导美国赢得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C.领导美国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D.使美国经济复苏 18.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英国生物学家是()D A.哥白尼 B.爱因斯坦 C.牛顿 D.达尔文 19.右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21~1925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B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0.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出现,说明西欧国家联合的趋势是()B

A.西欧国家之间的矛盾已完全消除 B.由经济合作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

C.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联合 D.西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2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 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1)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问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儒家学说从哪一时期开始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2分)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2)列举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两项宋代科技成就。(2分)材料三 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材料三中提及“李杜诗篇万口传”,其中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谁?明清时期独领风骚的文学形式(体裁)是什么?(2分)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不超过20字)(1分)21.(1)百家争鸣;汉朝;(2)印刷术;指南针;(3)杜甫;小说;(4)言之成理即可。22.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 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也由此拉开了大幕。10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求索与奋斗,告别了曾经的苦难,正以崭新的面貌融人世界。阅读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有关解说词,回答问题。(8分)探索篇

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 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其目的,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

戊戌变法它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是推动了民族的工商业的发展。(1)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从戊戌变法政治和经济主张看,维新派代表了哪一阶级 的要求?(2分)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一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2分)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3)毛泽东为建立新中国,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2分)跨越篇

2007年7月1日,香港,这个中国近代百年沧桑的特殊见证者,以它在回归祖国10年中所走过的历程骄傲地告诉世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早已驶出了1840年的海面。两年后,澳门也将迎来回归祖国10周年。

(4)香港、澳门的回归,是邓小平提出的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运用?(1分)感悟篇

(5)回首过去的100多年,历史发生了沧桑巨变,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一个有着灿烂文明的民族今天渴望再创辉煌,有许多历史经验应该去继承和发扬,请你写出其中之一。(1分)22.(1)自强、求富 ;资产阶级;(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任选其一)(4)一国两制;(5)只要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23.今年是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的举办之年,也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清政府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并下令关闭沿海其他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并以《防夷规条》限制外国人在华的活动。

(1)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推行怎样的对外政策?鸦片战争后,上海是在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2分)材料二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的诞生。

(2)根据材料二,结合当时英国的国情,试从经济(或科技)的角度说明英国能够成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最主要的原因。(2分)材料三

蒸汽机车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多利(3)1992年,为纪念一位航海家发现美洲500周年,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世博会,把博览会的主题命名为“发现的时代”。请问这位航海家是谁?中国馆展出四大发明及一些最新的科技成就等,被评为“五星级展馆”。材料三中哪一展品最有可能在中国馆展出?(2分)材料四

(4)结合材料四回答,20世纪90年代,上海迎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你认为会对泰州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2分)23.(1)闭关锁国;《南京条约》;(2)经济:世界第一强国或者日不落帝国;科技:工业革命的完成。(3)图片三;(4)开发与开放浦东新区;只要有利于泰州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即可。

24.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之间的争斗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请写出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2分)(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意、日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对内实行法西斯暴政,对外不断发动侵略战争。试举德国法西斯对内实行恐怖统治的史实一例。(1分)(3)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西方大国采取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1分)(4)二战爆发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5)二战后,随着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逐渐形成的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是什么?(1分)24.(1)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2)国会纵火案、屠杀犹太人等。(3)签订《慕尼黑协定》;(4)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和平与发展。

第四篇:2018中考历史考点梳理

2018中考历史考点梳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1688年 2.原因: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经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开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3)条件支持: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劳动力;

(4)阶级矛盾:靠圈地起家的贵族地主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他们与资产阶级在经济利益上是一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结成联盟,利用议会与国王进行斗争;

(5)思想基础:文艺复兴运动中莎士比亚的作品极大地解放了英国人的思想,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3.领导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和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中小贵族)。4.革命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5.导火索:

苏格兰人民起义。6.经过:

(1)序幕: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筹集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的军费,召开议会。议员们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发展:查理一世公开挑起内战,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

(3)高潮: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担任“ 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4)挫折:克伦威尔去世后不久,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复辟。查理二世及其继承者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5)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另立新国王,史称“光荣革命”。7.结果: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2)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8.历史影响:

(1)国内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即君主立宪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2)国际影响:对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 欧洲范围的革命”。9.文献:《权利法案》

(1)制定时间:1689年;(2)制定机构:英国议会;(3)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4)主要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和停止法律的执行;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议会必须定期召开等。

(5)意义: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使英国从“ 人治”走向“ 法治”,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1775~1783年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代表:华盛顿)。3.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阶级矛盾:英国殖民者对北美人民的反抗采取高压政策,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3)民族意识:新兴的美利坚名族的形成;(4)思想基础:启蒙运动的影响。

4.革命任务: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5.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6.经过:

(1)准备:1774年9月,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号召北美人民团结起来;

(2)开始:1775年4月,北美民兵在波士顿附近的来克星顿同英军交火。从此,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了;(3)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4)建国:1776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大陆会议通过并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5)转折:1777年,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美军打败英军,迫使英军五千多人投降,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此后,法国等国家开始对美国提供军事援助;

(6)胜利:1781年,美法联军取得约克镇战役的胜利,至此,北美独立战争中的军事对抗阶段结束;

(7)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7.性质: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8.历史影响:

(1)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际: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启蒙思想由理论变成了现实;(3)局限性:美国独立战争没有解决土地问题,也没有解决奴隶制问题,使得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朝着两种不同的经济道路发展,最终导致南北战争的爆发。9.胜利原因:

(1)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美国人民积极参加,英勇斗争;(3)法、荷等国的军事援助;(4)华盛顿的英明领导。10.文献: 《独立宣言》

(1)颁布时间:1776年7月4日(2)颁布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3)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4)主要内容:

① 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彻底与英国脱离关系,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② 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③ 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指出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④ 对美国建国以后的国家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5)意义:

① 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

② 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原则,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也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成为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范本;

③ 是北美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1787年宪法》

(1)颁布时间:1787年

(2)颁布机构:费城制宪会议(3)内容:

① 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② 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③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4)性质: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即“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5)特点:体现了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民主原则。(6)意义:

① 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② 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与美国的现实相结合,在美国建立起联邦制总统共和制; ③ 对当今世界其他很多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有借鉴意义。

法国大革命

1.开始时间:1789年7月14日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代表:罗伯斯庇尔)3.原因:

(1)根本原因:18世纪末,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阶级矛盾:等级制度森严,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国家面临深刻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3)经济原因:为解决财政危机,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4)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传播了启蒙思想,起到思想解放作用;(5)国际因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4.革命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5.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6.导火索:三级会议召开。7.经过:

(1)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7月14日后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2)制宪:1789年8 月26日,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3)发展: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处死国王路易十六;(4)高潮:1793年,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权,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革命达到高潮;

(5)结束:1794年,国内发生“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8.历史影响:

(1)对法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一般民主原则,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对欧洲:它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体系,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宣告了欧洲范围内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对世界:是世界历史上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范围内的反封建斗争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4)局限性: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为少数人所享有,全体人民的“民主、平等”与“自由”仍然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和目标。9.文献: 《人权宣言》

(1)时间:1789年8月26日;(2)颁布机构:制宪议会(3)内容:

①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②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 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⑤ 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 ⑥ 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4)意义: ① 《人权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明确地提出人权和公民权,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② 是反抗封建专制的旗帜,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③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④ 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所宣传的基本原则。《拿破仑法典》(1)内容: ① 又称《民法典》,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

② 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等。

(2)意义:它是拿破仑帝国的一座丰碑,是资产阶级国家中最早的一部民法典,它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为其他国家制定法典提供了范本。

对比: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比较。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和《法典》的比较。

第五篇:中考历史考点11 解放战争

(一)内战爆发

1.重庆谈判

(1)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3)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4)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5)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国民党发动内战

(1)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学科#网

(2)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

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中共中央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①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②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到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③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考向一

列表比较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

【典例引领】在历史课本剧《西安和平谈判》和《重庆谈判》两个节目中,你会看到哪一人物都出场了

【答案】B

考向二

归纳从1924—1949年国共关系的四个阶段

【典例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在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导致“再分裂”的原因是

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

C.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答案】C

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国共谈判地点是在A.广州

B.重庆

C.西安

D.北平

2.毛泽东评价道:这个会谈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这是历史没有过的。也就是说,中共取得了与国民党的某种平等地位。“这个会谈纪要”最终

A.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B.满足了人民对民主、和平的愿望

C.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D.在全面内战的枪炮声中被撕毁

3.对于重庆谈判,有人说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下列哪一史实说明重庆谈判失败了?

A.“双十协定”的签订

B.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C.全面内战爆发

D.国民党对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

4.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各解放区军队遵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与作战方针,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下列关于这一战略部署和作战方针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

B.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C.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展开大规模阵地战

5.1947年,指挥西北野战军英勇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是

A.朱德

B.彭德怀

C.邓小平

D.周恩来

6.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A.没收地主的土地

B.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

D.废除土地私有制

7.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转战陕北歼强敌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齐心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8.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的办法,其中“门”是指

A.沈阳

B.锦州

C.长春

D.大连

9.“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跟这段材料相关的战役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0.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悲喜剧,在报纸的头版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1949年4月23日,最有可能在当天报纸上阅读到的头条新闻是

A.城头变幻大王旗,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B.火烧赵家楼,30多名学生遭政府逮捕

C.应蒋之邀,毛泽东抵渝共商建国大计

D.南京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11.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三大战役示意图

图二

人民解放军入北平城

(1)观察图一,根据①②③处的要求填写内容。

(2)图二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情景。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下,哪位将领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

(3)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运筹帷幄,前线将领各展才智。请至少写出四位三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

(4)请简要回答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1.(2018年广西贵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地点在A.北平

B.南京

C.延安

D.重庆

2.(2018年四川南充)“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电文中“陪都”是指

A.南京

B.北平

C.上海

D.重庆

3.(2018年新疆)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下列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北伐战争

②西安事变

③黄埔军校建立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4.(2018年江苏无锡)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人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5.(2018年海南)毛泽东曾打趣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下列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2018年江西)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

B

C

D

7.(2018年湖北孝感)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方农民支援前线。准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准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

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是一个重要原因是

A.民众的大力支援

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D.党中央指挥正确

8.(2018年河北)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A.人心的向背

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

D.外部势力的介入

9.(2018年福建)“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2018年陕西)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下图。六个序号分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②战略反攻开始

③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

A.①⑥②④③⑤

B.④②③⑤⑥①

C.③②④⑥①⑤

D.①⑤⑥②④③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故选B。学科&网

2.【答案】D

3.【答案】C

【解析】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但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重庆谈判的成果被毁,从这方面说,重庆谈判失败了。A、B是重庆谈判成功的表现,C符合题意,D晚于C。故选C。

4.【答案】D

【解析】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各解放区军队遵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与作战方针,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A、B、C正确,D中“阵地战”的说法错误。故选D。

5.【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

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故选B。

6.【答案】A

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B。

8.【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特点是“断敌退路,关门打狗”,其中的“门”指的就是锦州。故选B。

9.【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在平津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故选A。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49年4月23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A发生在1912年;B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C反映的是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故选D。

11.【答案】(1)①1948年9月;②平津战役;③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或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2)傅作义。

(3)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四位即可)

(4)三大战役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根据所学可知,三大战役中,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主要进行了辽沈战役,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

(4)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直通中考

1.【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故选D。

2.【答案】D

【解析】材料内容“倭寇投降”指的是日本投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电邀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故选D。学科&网

3.【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项开始的时间是1926年;②项发生在1936年;③项的时间是1924年;④项的时间是1945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④,故选B。

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

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不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B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D

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图片A这出现“辽北、沈阳”等信息,故应该是辽沈战役示意图,A符合题意。图片B出现“张家口、天津”等信息,应是平津战役示意图,B不符合题意;图片C中出现“徐州”信息,应是淮海战役示意图,C不符合题意;图片D是台儿庄战役示意图,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准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但题干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故选A。

8.【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的“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可以看出,决策者的失误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故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决策者的作用,C符合题意。人心的向背、军队的士气和外部势力的介入都属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但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C。

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为了彻底摧毁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在毛泽东、朱德的进军命令下,又发动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D符合题意。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主力的决战,与题意不符。故选D。学科&网

10.【答案】D

下载泰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泰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陕西中考历史考点

    2011年中考考点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册、第二册) 主题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知道商鞅变法的主要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主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 2、了解秦兼并六国......

    深圳市中考历史部分考点(全)

    2007年深圳市中考历史部分考点 中国历史与文化 1、我国境内几个重要古人类遗址的区域位置。元谋人。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河姆渡人和半 坡人的定居生活。 (1) 元谋人、北京人、河......

    2014 陕西中考 历史考点专题

    2014年陕西中考历史考点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册、第二册) 主题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化 1、知道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知道商鞅变法的......

    2014年泰州市中考时政

    简 明 时 政(2013年5月-2014年4月)1.2013年6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庄园会晤”,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会谈中,习近平“三问中美关系”,提出不冲突、不对......

    泰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

    我依然为蜀国纵情悲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耳畔又响起这首铿锵有力的词,脑海中又浮现出三国时期战火不断,连年征战的......

    泰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中考作文满分

    “幸福隔着玻璃,看似很美丽,却无法触及„„”每每听到这一句淡雅却蕴含着无限的忧郁与无奈的歌词,总能颤动我内心深处的那根弦——幸福有多远。难道我的指尖与它真的是无止境的......

    江苏省2018年中考思品考点解读

    第一部分 考点解读 七年级上册 考点1.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科学方法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实事求是,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 2.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科学方法,常用的......

    新疆2015年中考历史必背考点

    八年级上册 1、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他是民族英雄。 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