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大宣传殡葬综合改革加强文明祭奠
新安办花园社区积极开展 殡葬综合改革文明祭奠宣传
为了革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祭奠,净化城市环境,建设美丽的现代化牡丹江,2018年8月9日,花园社区召开社区网格长会议,将殡葬改革的相关通知内容及时传达,在各个小区楼院宣传,做到家喻户晓,都能做到文明祭奠。此次会议网格员们表示不但在小区楼院进行广泛的宣传,张贴宣传大,还要做好宣传员,在亲属朋友中宣传。以往的祭奠形式不但污染了环境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行为极为不文明,这次政府做出的这种改革行为,备受市民点赞,破除封建迷信的行为,崇尚文明祭奠,遵章守礼,主动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故人,重实地实物祭扫为精神传承为主,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发扬美德,厚养礼葬。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老人在世时,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后,从俭办丧、文明祭奠,让逝者欣慰,让生者无憾。网格员们表示此次宣传将长期做,从自身做起,为崇尚文明祭奠做出积极的努力。
第二篇:殡葬改革宣传稿
殡葬改革宣传稿
各村(居)、镇属各单位、广大人民群众:
根据县委政府工作安排,为确保自2011年11月1日零时起,土城镇集镇规划区范围内所有人员全部实行遗体火葬制度,规范殡葬行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推进全镇殡葬改革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认识
殡葬改革是一场现代文明与愚昧、落后风俗习惯的斗争,是对几千年来丧葬习俗的深刻革命。推行殡葬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对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树立文明新风,构建和谐土城,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全镇上下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殡葬改革工作必要性、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来,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要求上来,把殡葬改革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深入推进我镇殡葬改革工作。
二、工作思路
(一)时间要求:
从2011年11月1日零时起,凡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人员(含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以及外来人员)死亡后,一律火葬。
(二)火葬区域:
土习方向:以水狮坝新辉组与平坝组分界点大沟头为界,上抵高速公路,下抵水狮河。
土赤方向:以长征街与九龙囤交界处华一纸厂房子尾端为界,上抵山顶,下抵赤水河。
土太方向:以关仓坝与儒维交界地袁可杰砖厂尾端为界,上抵三秋田
界,下抵赤水河。
新阳方向:以钟家湾高速公路桥墩为界,上抵山顶,下抵赤水河。红花方向:以大菩萨庙尾端大沟为界,上抵高速公路,下抵赤水河。镇中方向:镇中与九龙囤村交界处。
(三)狮子沟公益性墓地:
上抵九龙囤二层岩,左抵八中果场大沟,右抵三中大沟。
(四)殡葬规范
推行火葬制度地区城镇居民死亡后,骨灰一律进入狮子沟公益性墓地安葬,严禁骨灰入棺安葬。实行土葬改革的地区,死亡人员遗体一律进入农村公益性墓地深埋和不留坟头等方式安葬。
(五)严格执法
1、火化规划区内的人员死亡火化后,统一在集中治丧点治丧,一律安葬于五老山公墓或土城镇村(居)公益性墓地。其他没有推行火葬制度的区域,一律实行土葬改革,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推行火葬制度。
2、对不按规定实行集中治丧、火化及乱埋乱葬等行为,镇政府将组建由社会事务办、国土所、林业站、水利站、派出所、村镇建设中心等部门组成的殡葬执法队按相关规定实行处罚。
3、镇殡葬执法队对殡葬改革工作进行综合执法。
土城镇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25日
第三篇:XX办事处清明节期间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
XX办事处清明节期间“四到位”进一步
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提高殡葬管理水平,破除殡葬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使殡葬改革逐步法制化、规范化,推动以惠民殡葬、公益殡葬、绿色殡葬和人文殡葬为主要内涵的现代殡葬事业发展,XX办事处下硬工夫,动真格做到领导、宣传、落实和督查“四到位”,使殡葬火化工作化被动为主动。
一、领导到位。一是及时成立由办事处主任xx任组长,主抓纪检书记xx任副组长,包村干部为成员的XX办事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办事处殡改工作。二是规定凡在办事处行政区域内的死亡人员,除少数民族人员遗体可按其丧葬习俗办理外,其余一律火化,遗体火化率100%。三是建立殡改目标责任制,办事处与各村签订《殡改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并将殡改工作纳入岗位责任评比,与村委会签订殡改责任书不下达绝对火化数字,凡死亡者一律火化,同时殡改责任制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并进行考核。
二、宣传到位。为形成浓厚的殡改舆论氛围,重点抓好以下宣传工作:一是办事处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制定宣传方案和计划,反复宣传国务院《殡葬管理条理》、《河南省殡葬
管理办法》、《XX办事处殡葬管理办法》,以及在殡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使党和国家的殡改政策和法规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同时,对阻碍破坏殡改工作的行为坚决予以惩处。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各村根据群众的思想实际,召开各村会议,层层发动,做到墙上张贴殡改宣传标语,道路口悬挂殡改宣传横幅,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清明节期间XX办事处共发放宣传资料近5000余份,派出宣传车辆2辆,悬挂各类横幅20多幅。使广大干群充分认识到推行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引导人民群众转变丧葬观念,提高其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发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做好整治工作。
三、落实到位。一是进一步摸清底数,明确目标,对办事处所属辖区内的整治墓穴进行摸底,下发了XX办事处殡葬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二是严格落实殡葬管理责任制,与各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与年终考核挂钩,实行“谁主管、谁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四、督查到位。办事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督查各村殡葬集中整治工作,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实行殡葬整治信息月报告制度。各村委会在每月20日前向乡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殡葬集中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信息反馈,加强殡葬执法,宣传殡葬政策,化解矛盾纠纷,并将成立的殡葬集中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
单、宣传情况在30日之前上报办事处民政所。对在集中整治活动中工作不力的村,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篇: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殡葬改革步伐
殡葬业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行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我区殡葬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殡葬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殡葬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从计划经济下实行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设施由政府修建、人员由政府选编、经费由政府划拨,殡仪服务也大部分由政府组织提供。向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转变,受政策保护,垄断经营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殡葬行业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改革步伐应对新的挑战,成为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殡葬业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行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我区殡葬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殡葬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殡葬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从计划经济下实行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设施由政府修建、人员由政府选编、经费由政府划拨,殡仪服务也大部分由政府组织提供。向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转变,受政策保护,垄断经营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殡葬行业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改革步伐应对新的挑战,成为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
一、我区殡葬行业的现状
二、我区殡葬事业单位的现有优势与不足
汉中殡仪馆建设于70年代初,全面分析其优势表现在,硬件上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全馆占地近30亩,绿化面积达70%,建设面积近2000m2,现有车辆6台,运用一定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殡仪服务,固定资产达千万,软件上,有丰富经验,通晓民情、民俗,掌握政策的管理者;有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的专业技术员。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殡葬业受社会歧视,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积极进取之心不足,对事物的认识落后,不能理解和满足顾客日益发展的多种精神消费需求,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缺乏进取心。
汉中公墓建于1974年,是汉中市殡仪馆的配套设施,开始是公益性公墓,从1994年后,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按照省民政厅的指示,而转成经营性公墓。从白手起家开始,近年不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电、路全面改善,墓区全面绿化,现有车辆一台,累计安放墓位近3000余座,固定资产达600万元,具有位置优势离城区不到6公里。
由于从开始建设时,仅仅从距殡仪馆近,属公益性考虑,没有结合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一是面积小(只有40亩面积),二是地理环境差与传统的陵园“前有川、后有山”思想相悖,属先天不足。
三、几点意见与建议
从我区殡葬行业优势上考虑,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殡葬行业逐步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仅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更要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充满人性化的殡仪服务体系
殡葬服务的处理对象是永远停止思维的人,但死者的人格尊严并不因死亡而自动消灭,它依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在全部服务过程中却是同逝者的亲友、同事等活生生的群体打交道,死亡现象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是我们应当思考并应努力去做的事情。殡葬服务消费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消费,丧主对服务的满意程度,丧葬用品的喜欢程度和爱好程度是对殡葬服务业的要求标准。满足其一切合理需求,是殡葬服务业的努力方向。
(二)建立一支过硬的殡葬事业队伍。
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成就一定的事业。殡葬事业同样如此,没有现代化的人才,就没有殡葬事业的明天。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形式和内容深入细致对行业人员进行转变观念教育,要彻底摒弃以前那种“增加利润靠提价,更新改造靠政府”的惰性思维,树立起“丧户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以优质服务赢得良好的信誉,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并且加大对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教育的投入,鼓励职工一专多能,一岗多证,推动职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结构,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强、工作作风正、文化素质高,业务技能精的殡葬职工队伍,通过提高殡葬行业的工作服务质量,提高殡葬事业单位的竞争力,以使其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与时俱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阵地,加快发展。
(三)转变殡葬行业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运行机制
现行的殡葬管理模式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支配体制,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推行以火化为重点的殡葬改革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既不利于殡葬事业单位自身的经营管理,又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转变殡葬行业的管理模式,建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已成为促进殡葬行业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管理形式上,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殡葬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意识,促使其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则,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殡葬单位的内部管理上,要以“热情、周到、准时、文明、礼貌、廉洁、高效”为准则,为殡葬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殡葬服务,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切实做到人人有准则,处处有规范,从上到下实行指标管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使管理逐步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在工资待遇上,逐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大锅饭”、干不干都一样等弊病。实行竞争上岗、考评上岗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相结合的工资结构及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
2、在更新改造资金来源上,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力度的加大,包括殡葬行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殡葬行业社会化成为总的发展趋势,政府已不可能象以往那样从财政拿出资金进行基础建设和设备改造更新,而我区殡葬设施(殡仪馆、公墓)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丧属的服务要求,必须要有大的投入,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要增强自身能力和发展能力,要改变过去单一靠向上争取资金的做法,在发展资金来源上,即要争取上级支持,也可尝试采取银行贷款、单位职工集资的方法筹措资金,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加快其自身发展。
3、在殡葬服务价格上,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殡葬行业由过去的政府确定价改成政府按一定幅度定指导价,放开价格管制,特别是放开大部分服务项目的价格,有利于刺激竞争,为社会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合理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各方面的利益。
(四)形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的经营理念
殡葬事业单位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者的信任度,最终决定着殡葬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因此,实行殡葬服务的优质化,努力提高殡葬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实行规范服务,形成情感氛围。严格按照各自岗位操作标准做好一系列服务工作,通过熟练、细致的操作展示殡葬事业单位的精神面貌;以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硬件设施博取消费者的好感,并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要以殡葬事业单位为依托,搞好综合服务开发工作,实行一条龙服务,为殡葬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赢得人们的信赖。二是实行安葬形式的多样性。要改变现行的单一安葬模式,同时开辟公墓、陵园、骨灰塔、草坪、艺术、植树安葬等多种安葬场所,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和需要,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三是实行安葬场所的园林型。安葬场所的修建,应与周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建成集安葬、游览、生态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园林式场所,既为死者提供一个环境优雅的安息之地,又为生者悼念先辈、寄托哀思提供一个清静之所。
***
二00四年十月三十日
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殡葬改革步伐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殡葬改革步伐
殡葬业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行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我区殡葬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殡葬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殡葬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从计划经济下实行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设施由政府修建、人员由政府选编、经费由政府划拨,殡仪服务也大部分由政府组织提供。向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转变,受政策保护,垄断经营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殡葬行业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改革步伐应对新的挑战,成为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殡葬业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行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我区殡葬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殡葬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殡葬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从计划经济下实行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设施由政府修建、人员由政府选编、经费由政府划拨,殡仪服务也大部分由政府组织提供。向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转变,受政策保护,垄断经营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殡葬行业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改革步伐应对新的挑战,成为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
一、我区殡葬行业的现状
殡葬行业是由两上即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构成,“殡”是指殡殓,它包括对遗体的运送、防腐、整容、化妆、换衣等一系列处置过程。基于此,我们首先对我区“火葬场”更名为“殡仪馆”,以还其与之服务对象相符的名称。“葬”就是遗体的最终处置形式,即安葬。它可分为土葬、水葬、天葬、火葬等多种形式,我区是全面推行火葬区。全区现有常住人口51.6万人,除去少数民族及山区非火葬人口。按6‰人口死亡率计应火化业务年总量是50×6‰均3000具左右。而现在火化情况是2003年约1100具,2004年是1441具,只占年业务量不到50%。全馆现有工作人员30人(含3名临时工),业务用车3辆,火化炉2座,日均火化量4具左右,人与设备的效能基本只能发挥50%,现已基本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型经营管理,保工资成为企业最艰巨的任务。我区现有经营性公墓2个,即汉中公墓和宏钹陵园。汉中公墓是民政局直属自收自支服务性事业单位,现有职工13人,(含3名临时工)年安葬量在150座左右,不进行大的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下,基本能保工资发放,宏钹陵园是由个人全部投资经营的陵园,全员实行聘任制,民政局对其进行业务监督和政策指导。
二、我区殡葬事业单位的现有优势与不足
汉中殡仪馆建设于70年代初,全面分析其优势表现在,硬件上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全馆占地近30亩,绿化面积达70%,建设面积近2000m2,现有车辆6台,运用一定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殡仪服务,固定资产达千万,软件上,有丰富经验,通晓民情、民俗,掌握政策的管理者;有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的专业技术员。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殡葬业受社会歧视,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积极进取之心不足,对事物的认识落后,不能理解和满足顾客日益发展的多种精神消费需求,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缺乏进取心。
汉中公墓建于1974年,是汉中市殡仪馆的配套设施,开始是公益性公墓,从1994年后,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按照省民政厅的指示,而转成经营性公墓。从白手起家开始,近年不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电、路全面改善,墓区全面绿化,现有车辆一台,累计安放墓位近3000余座,固定资产达600万元,具有位置优势离城区不到6公里。
由于从开始建设时,仅仅从距殡仪馆近,属公益性考虑,没有结合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一是面积小(只有40亩面积),二是地理环境差与传统的陵园“前有川、后有山”思想相悖,属先天不足。
三、几点意见与建议
从我区殡葬行业优势上考虑,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殡葬行业逐步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仅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更要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充满人性化的殡仪服务体系
殡葬服务的处理对象是永远停止思维的人,但死者的人格尊严并不因死亡而自动消灭,它依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在全部服务过程中却是同逝者的亲友、同事等活生生的群体打交道,死亡现象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是我们应当思考并应努力去做的事情。殡葬服务消费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消费,丧主对服务的满意程度,丧葬用品的喜欢程度和爱好程度是对殡葬服务业的要求标准。满足其一切合理需求,是殡葬服务业的努力方向。
(二)建立一支过硬的殡葬事业队伍。
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成就一定的事业。殡葬事业同样如此,没有现代化的人才,就没有殡葬事业的明天。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形式和内容深入细致对行业人员进行转变观念教育,要彻底摒弃以前那种“增加利润靠提价,更新改造靠政府”的惰性思维,树立起“丧户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以优质服务赢得良好的信誉,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并且加大对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教育的投入,鼓励职工一专多能,一岗多证,推动职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结构,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强、工作作风正、文化素质高,业务技能精的殡葬职工队伍,通过提高殡葬行业的工作服务质量,提高殡葬事业单位的竞争力,以使其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与时俱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阵地,加快发展。
(三)转变殡葬行业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运行机制
现行的殡葬管理模式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支配体制,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推行以火化为重点的殡葬改革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既不利于殡葬事业单位自身的经营管理,又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转变殡葬行业的管理模式,建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已成为促进殡葬行业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管理形式上,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殡葬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意识,促使其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则,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殡葬单位的内部管理上,要以“热情、周到、准时、文明、礼貌、廉洁、高效”为准则,为殡葬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殡葬服务,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切实做到人人有准则,处处有规范,从上到下实行指标管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使管理逐步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在工资待遇上,逐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大锅饭”、干不干都一样等弊病。实行竞争上岗、考评上岗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相结合的工资结构及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
2、在更新改造资金来源上,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力度的加大,包括殡葬行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殡葬行业社会化成为总的发展趋势,政府已不可能象以往那样从财政拿出资金进行基础建设和设备改造更新,而我区殡葬设施(殡仪馆、公墓)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丧属的服务要求,必须要有大的投入,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要增强自身能力和发展能力,要改变过去单一靠向上争取资金的做法,在发展资金来源上,即要争取上级支持,也可尝试采取银行贷款、单位职工集资的方法筹措资金,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加快其自身发展。
3、在殡葬服务价格上,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殡葬行业由过去的政府确定价改成政府按一定幅度定指导价,放开价格管制,特别是放开大部分服务项目的价格,有利于刺激竞争,为社会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合理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各方面的利益。
(四)形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的经营理念
殡葬事业单位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者的信任度,最终决定着殡葬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因此,实行殡葬服务的优质化,努力提高殡葬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实行规范服务,形成情感氛围。严格按照各自岗位操作标准做好一系列服务工作,通过熟练、细致的操作展示殡葬事业单位的精神面貌;以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硬件设施博取消费者的好感,并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要以殡葬事业单位为依托,搞好综合服务开发工作,实行一条龙服务,为殡葬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赢得人们的信赖。二是实行安葬形式的多样性。要改变现行的单一安葬模式,同时开辟公墓、陵园、骨灰塔、草坪、艺术、植树安葬等多种安葬场所,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和需要,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三是实行安葬场所的园林型。安葬场所的修建,应与周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建成集安葬、游览、生态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园林式场所,既为死者提供一个环境优雅的安息之地,又为生者悼念先辈、寄托哀思提供一个清静之所。
***
二00四年十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