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破产清算流程.资料
企业破产清算流程
企业破产清算主要是分六个步骤来完成:
清算组的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1986年12月0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的若干问题的意见》(1991年11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企业破产清算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破产程序前期工作和清算组总体工作:
一、破产清算程序的进入
破产清算程序是破产制度的一部分,破产清算程序的进入取决于破产程序的开始。根据我国法律,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由其债权人或债务人向企业所在地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其次,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并宣告企业破产,企业由此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二、清算组的成立
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由人民法院自宣告之日起15 日内成立清算组。清算组由人民法院与同级人民政府协商指定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财政、计委、审计、税务、物价、劳动人事、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的人员和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组成。
三、清算组成立前的准备工作
* 法院指定清算组人员;* 刻制清算组图章;* 在银行开立帐号。
四、明确清算组的主要职责并进行内部分工
五、破产企业的全面接管
当清算组正式成立并进驻破产企业后,清算组便正式替代破产企业以其自身名义进行运作。对破产企业的全面接管包括以下内容的工作:
* 破产企业印章的接收;* 破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接收;* 破产企业重要文件合同的接收;* 破产企业财务的接收;* 破产企业财产的接收。对破产企业的全面接管后,清算组作为替代破产企业运作的实体还须对破产企业进行必要的管理包括:
* 对破产企业的人事管理,如留守人员的确定、员工的安置及人事档案的管理;* 对破产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 对破产企业的资产管理,如固定资产的管理、流动资产的管理、无形资产的管理、投资资产的管理、在建工程的管理;* 对破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如财务帐册、财务凭证的管理、银行帐号的管理、日常开销的管理和控制。
清算组的主要职责和内部分工
一、清算组有以下主要职责: * 接管破产企业。包括对破产企业人、财物各方面的管理,接管破产企业印章、财务帐册和凭证重要文件及合同等;* 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 负责接收破产企业的债务人和财产持有人清偿的债务或交付的财产;* 决定解除或继续履行破产企业未履行的合同;* 对破产企业财务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对破产债权进行清理、审核债权人申报的债权;* 对破产企业对外债权进行清理,并依法追讨破产企业对外债权及外在财产;* 根据需要,要求债权人会议主席或法院召开债权人会议;* 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债权人讨论后报请法院批准执行;* 破产企业内属于他人的财产,通过清算组由该财产的权利人取回;* 在清偿有财产担保的债务后,收回破产企业的担保物;* 对破产企业于法院受理案件前六个月至破产程序终结的期间,其进行的
1、隐匿私分或无偿转让财产;
2、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
3、对于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
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
5、放弃自己的债权等行为,清算组有权向法院申请追回财产。
* 于破产财产分配完毕后,提请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破产程序终结后,向破产企业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决定破产企业自破产宣告之日起是否继续进行生产经营。
二、清算组内部的分工
(一)清算组组长的工作(一般由律师担任):
* 编制清算组工作计划并报告法院;* 主持清算组的清算工作,包括确定分工、掌握清算进度、处理清算中的问题、协调清算中各个环节的关系;* 负责与法院联络向法院报告工作;* 代表清算组对外签定合同、参加谈判、出席会议、代理诉讼等活动;* 以清算组名义向法院及债权人会议起草各类报告;* 掌管清算组公章;* 审批破产清算支出;* 出席债权人会议并代表清算组做工作报告;* 主持清算会议并形成清算组清算工作会议纪要。
(二)清算组内部律师的工作包括:
* 破产企业债权的审查;* 破产企业对外债权的审查;* 破产企业财产的产权界定;* 对破产企业投资,包括项目投资及投资形成的法人实体进行权益比例和股权比例的界定,并负责起草权益转让和股权转让协议书;* 代理破产企业进行起诉和应诉活动;* 负责财产所有人行使取回权的审核工作;* 负责审核破产企业所签定并正在履行中的合同,并决定是否继续履行;* 负责抵销权、别除权内容的审核。(三)清算组内部会计师的工作包括: * 负责破产企业债权数额的核定,并编制破产企业债权清册;* 负责破产企业对外债权数额的核定、对外债权形成过程、整理相关证据,并编制破产企业对外债权清册;* 负责破产企业注册资本缴交情况的审计,并作出肯定性结论;* 负责破产企业对外投资的数额过程及收集整理相关证据材料;* 负责了解破产企业全部资金的去向、用途盈亏情况、分析破产原因,向债权人通报;* 负责盘点破产企业的财产、编制破产财产清册;* 负责了解破产企业职工人数、工资数额、社会保险情况;* 负责查清纳税情况。
(四)清算组内部评估师的工作评估师,在个别情况下被指定为清算组成员,一般负责根据清算组提供的关于财产的资料,对该财产进行评估,作为清算组处理破产财产的底价。
(五)清算组内部拍卖行的工作,拍卖行在个别情况下被指定为清算组成员,一般负责根据清算组的委托和所提供的关于破产财产的产权证明材料,公开拍卖破产财产并协助竞得者办理过户手续。
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
清算组全面接管了破产企业,并进行必要的管理后,便开始对破产企业开展一系列的清算活动,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对破产企业的财务进行审计,应注意以下内容:
(一)破产企业公司的基本情况,如公司注册登记情况、股东情况及股权比例情况、破产企业注册资本情况及到位情况。(二)破产企业财务管理情况:
* 破产企业财务人员情况和变动情况;* 财务凭证及帐册保存情况;* 帐目记录情况;* 财务审批情况如负责人支出程序等;* 财务帐册及原始凭证的真实和完整情况。(三)破产企业负债情况
(四)破产企业涉诉案件情况,包括破产企业作为原被告正于诉讼中的情况、败诉案件的执行情况及破产企业不作为原被告但为其他公司提供财产抵押或经营担保而涉诉的案件。(五)破产企业的主要资产流向,作为债权人非常关注的问题,一般应对其作专项说明:
* 用于投资的款项及回收情况及亏损情况及原因;* 用于还债的款项的本金偿还情况、利息偿还情况以及缴纳罚息滞纳金情况;* 生产经营投入的款项及亏损情况;* 办公开支的款项;* 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 用于支付工资、奖金、保险、国家税款的款项;* 借出的款项情况,借款人、时间、数额、及审批人员;* 被有关部门罚款罚没的情况。
(六)破产企业历任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责任的审计情况。(七)破产企业现有职工情况、集资情况、保险情况、缴交税款情况。(八)破产企业有无在破产案件受理前六个月的无效行为的情况。
破产财产的清算
主要指清算组对破产企业的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分和分配。(一)破产企业财产的清理。
这主要是指清算组对破产企业的财产进行权属界定、范围界定、分类界定和登记造册的活动。如破产财产产权归属的确定主要在破产企业移交财产后,对哪些是破产企业的财产,哪些不是破产企业的财产,哪些是尚有争议的财产的分清和确定。
破产企业财产范围的确认。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破产宣告时破产企业的所有财产;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止前所取得的财产;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商号等;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其变现的价额超过其担保的债务数额的超过的那部分财产。
破产企业财产自然状况的核实。该部分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的各项财产一一核实与确认,一般对企业的有形资产进行,包括核实与确认财产名称,形成时间,原值,坐落型号,新旧程度,法律手续是否完备等。
(二)破产企业财产的评估。这是为破产财产的处理作准备提供参考价格和底价,一般由专业的评估师进行。
(三)破产企业财产的处理。一般指清算组对破产财产中非货币财产变现为货币财产的过程,是整个财产清算的最后一项工作,一般由清算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遵循先估价、再公开、最后经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的程序在债权调查完结后,以不公开变卖或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
由于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对其的处理按以下程序进行:
* 法院对破产企业的担保财产进行单独登记;* 抵押权人将担保财产全部证明资料向清算组移交;* 抵押权人将其直接占有或管理的担保财产向清算组移交;* 抵押人向清算组出具解除抵押关系的书面证明,由清算组办理担保财产过户手续;* 清算组将担保财产交由拍卖行拍卖;* 清算组将担保财产拍卖款项单列扣除费用后交给抵押权人。
对外投资的清算
企业的对外投资一般有项目投资、证券投资和股权投资三种形式。因此对破产企业的对外投资的清算也相应的分为:
(一)对破产企业项目投资的清算。首先,应了解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了解相关法律文件、破产企业对该项目的实际投资情况、该项目本身的实际运作情况、投资各方对投资协议的履行情况等。接着,应委托评估师对该项目及破产企业在该项目中的投资权益进行评估,得到相应的参考依据后,清算组对该项目投资进行处理,一般有两种方式:清算或将投资权益有偿转让。
(二)对破产企业证券投资的清算。清算前一般应对以下情况进行了解: * 证券投资的凭证情况;* 证券的所有权归属情况;* 该项投资的现状;* 投资的数量及投入的时间。
由于证券投资的特殊形式,对其的处理一般应按照国家有关证券交易的规定进行。(三)对破产企业股权投资的清算。一般而言企业的股权投资有与他人合资设立新公司和设立独资子公司二种方式。对前者应了解被投资企业的注册登记情况、其他股东投资的情况和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资产负债情况。由于股权投资的特殊形式,对其的处理不能采取一般的变卖或拍卖的形式,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转让。对于后者,除了对其的登记注册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及经济效益情况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对子公司的资产是否和如何并入破产企业进行清算的决定。
对外债权的清算
对外债权的清算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真正的对外债权清理出来,将所谓的对外债权清理出去;一是对已确认的对外债权进行实际追讨。(一)破产企业对外债权清理的程序和步骤:
由清算组会计师对破产企业的应收帐款进行审计并编制成册;由清算组律师根据该应收款帐册,通过与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知情人的谈话,了解每笔应收帐款的形成过程和证据情况;由清算组律师根据审计报告以及相关证据起草破产企业对外债权确认报告,提交法院。(二)破产企业对外债权追讨的程序和步骤:
了解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对未知债务人进行调查;对已知债务人核定数额,列明清单并向法院申请偿还财务通知书;向债务人送达偿还财务通知书;做好追讨债务工作的登记工作;
破产债权的申报与审核破产债权的申报与审核也是破产清算中的重要部分,也可称之为破产债权的清理。由于破产债权主要是法律问题,故律师在这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破产债权的申报
该项工作主要是由债权人向法院申报,清算组的工作不多。(二)破产债权的审核
清算组在破产债权的清理中主要的工作是对其进行审核,主要有: * 破产债权申报的期限;* 破产债权的诉讼时效;* 破产债权的形成依据;* 破产债权的计算;* 对破产债权的重复申报的审核;* 编制破产债权申报一览表。
还有对担保债权的审核。全部审核完毕后,一般出具破产债权审核报告和破产债权确认报告。
破产企业合同的清理
首先对破产企业合同的清理,然后由清算组决定对破产企业已经签定并生效的合同决定是否继续履行或解除。
(一)破产企业合同的清理包括以下内容:
* 合同类别的清理;* 合同履行情况的清理;* 因合同引起的纠纷诉讼情况的清理;* 对合同内容,尤其是主要权利义务的清理;* 对合同效力的清理。
(二)清算组对破产企业合同决定继续履行或解除,由清算组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自行决定。
破产企业涉诉案件的清理
破产企业涉诉案件的清理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破产企业为被告的案件和破产企业为原告的案件。对于清算组而言,清理破产企业涉诉案件应注意以下内容:(一)案件当事人的情况;(二)诉讼请求的内容和依据;(三)法院受理案件情况;(四)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情况及审理结果;(五)法院对已结案件的执行情况。
清算组查明破产企业的涉诉案件后,将其制成书面报告并提交法院。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制定
清算组完成了对破产企业各项情况的清算和清理,对各项情况有的业已编制成册,有的业已掌握了相关的证据和材料,接下来应是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并对破产企业财产的进行分配。
一、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制定。在该方案中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破产财产总额及构成;(二)应优先拨付的破产费用总额及构成;(三)破产企业所欠员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总额及构成(四)破产企业所欠税款总额及构成;(五)提留款暂不分配的款项总额及构成;(六)用于破产债权分配的财产总额及构成。
二、破产财产分配的程序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清算组提出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二)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后,报请法院裁定后执行;(三)清算组在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法院确认后,三日内制作分配表;
(四)清算组执行分配方案,并通知债权人限期领取财产,逾期未领取可以提存;(五)追加分配。
破产清算报告
清算组全部破产清算工作完成后,应当制作一份破产清算报告,提交债权人会议和法院。破产清算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破产清算组的成立情况,即交代清楚清算组的由来。(二)清算组完成的主要清算工作,分以下若干项:
* 全面接管破产企业接管的具体时间、接管的具体内容、参加接管的人员等;* 指定留守人员、明确留守人员工作职责等;* 对破产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及审计结果情况,包括资产负债情况等;* 对破产企业的财产进行清理、评估处理及结果情况;* 对破产企业对外债权的清理情况和追讨的结果,及追讨中遇到的问题;* 对破产企业对外投资的清理情况和处理情况,以及处理的结果;* 对破产企业的清理和审核情况及审核结果,包括对破产债权总额、有财产担保的债权总额、无财产担保的债权总额等;* 对破产企业涉诉案件的清理情况及清算组参与诉讼情况;* 对破产企业签订合同的清理情况及解除合同情况和继续履行合同情况;* 对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情况、拖欠工资、社会保险费的清偿情况;*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制定情况,及对通过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执行情况。
(三)破产企业大宗资金的走向及回收情况,主要讲清楚每笔资金经谁手批出、走向哪里、用途是什么、有无收回、未收回的原因、是否属于亏损,而且要一笔一笔落实。(四)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经营管理人员的离职在职审计情况。
(五)企业破产原因分析,是经营管理和经营机制问题,还是市场环境或决策问题等导致企业破产的,谁应对企业破产负主要责任。
(六)本破产清算案待研究和待完善待解决的问题,如职工的安置费问题、工资问题、住房问题,究竟应怎样处理也包括完善破产清算的操作规程问题。
清算组完成以上全部工作,在办理相关的手续,如注消原破产企业登记,提请法院终结破产程序等,清算组正式撤消,破产企业的破产清算程序正式终止。
第二篇:国有企业破产清算流程
第一阶段 破产申请与受理
(一)破产申请
企业自愿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应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书以及企业财产情况说明书等相关材料。
破产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债务人)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1)请求事项。请示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
(2)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说明,或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说明;
(3)债务人的资产状况以及债权债务的总体陈述;(4)其它应说明事项。如所附证据目录;(5)申请人名称、加盖印章、申请日期。相关材料包括:
(1)企业亏损情况的说明;
(2)有关的会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3)企业财产状况明细表。如果是有形财产,还应说明财产的处所;
(4)债权清册和债务清册。清册应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名单、住所、开户银行、债权债务发生的时间、债权债务的数额、有无争议等事项;
(5)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中申请破产的意见;(6)申请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7)法院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破产申请的受理
法院收到破产申请后,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受理。
通常审查范围包括四个方面:
1、破产申请人是否具有法定资格;
2、破产申请是否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
3、法院是否有管辖权;
4、着重审查被申请人是否具有法定的破产能力和破产原因。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审查,法院在法定期限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裁定。对于不予受理的裁定,破产申请人可在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法院在决定立案受理后,应发布公告,并通知已知的债权人,要求债权人申报债权,此时破产程序开始。
在债权申报时限届满后15日内,法院应负责召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以后的债权人会议在人民法院或者会议主席认为必要时召开,也可以在清算组或者占无财产担保的债权总额1/4以上的债权人要求时召开。
第二阶段 破产宣告
(一)法院作出破产宣告的裁定
通常由企业自愿提出破产申请时,不必经过和解整顿时期,即可直接进入破产宣告阶段。法院可依法直接审查企业是否具备破产宣告的条件,作出宣告企业破产的裁定。
企业宣告破产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经营管理不善;
2.严重亏损,且是由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 3.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对于法院作出宣告破产的裁定,当事人是不能提出上诉的。如果有异议,可以向做出裁定的原法院申请复议。但是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二)破产宣告后相关事项的处理
为防止破产企业的资产流失,法院在宣告债务人破产后,应依法对下列相关事项及时处理:
1.自破产宣告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 2.在破产企业中指定留守人员,由其协助法院、清算组维护破产企业的财产安全,提供有关债权、债务方面的材料。留守人员包括企业的原法定 代表人、财务主管、财物保管、保安等;
3.通知破产企业的开户银行(附破产裁定书副本),撤销破产企业银行账户,并将资金余额划入指定账户(一般为清算组账户);
4.通知破产企业的债务人或财产持有人向清算组清偿债务或交付财产。
(三)清算组的设立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现行规定,破产企业清算组的设立是由人民法院商同级人民政府从企业主管部门、政府中的财政、工商、审计、税务、劳动、人事等部门和专业人员中,用公函指定清算组成员。
第三阶段 破产清算
在企业破产案件中,破产清算是一项具体而繁重的工作,也是破产案件的核心阶段。
(一)破产企业的接收和管理
1、破产企业的接收
清算组一旦宣告成立,应立即接管破产企业。其接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破产企业文件、档案、印章的接收;(2)破产企业财务的接收;(3)破产企业资产的接收。
2、破产企业的管理
对破产企业的管理,是对其人、财、物三个方面的全面管理。(1)对破产企业的人事管理。
主要就是职工的安置问题,应做好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编制破产企业员工清册;
——发放拖欠工资及遣散费。即在优先拨付担保债权、破产费用后,应先发放破产企业拖欠的员工工资;
——办理待业手续、交付社会保险费用或安置基费用。(2)对破产企业财务管理。
主要包括:处理和监管破产企业日常开支、清理银行账户、审查破产企业会计账目。
——破产企业财务审计。破产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主要是由清算组内的会计师或清算组聘用的会计师来承担的,目的是依照国家破产法和会计法的规定,清理破产企业会计账册,编制破产企业财务审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债权债务清册,同时从财务角度分析导致企业破产的原因。
——清理银行账户,开设清算组账户,统一管理破产企业的资金收支。
——破产企业日常开支的管理。破产企业清算期间,存在着如生活费的发放、差旅费、房屋管理费、水电费、办公用品费用等大量日常开支。清算组应该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批制度,以确保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犯。通常实行两级审批制,即限额以下由清算组负责人审批,限额以上则在清算组负责人审核的基础上报法院审批。在清算工作结束后,应将清算期间支出公开列表,接受债权人会议监督。
(3)破产企业的资产管理
破产企业的全部资产基本可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投资资产、在建工程资产五类。根据这五类资产的不同性质,清算组应全面依法实施管理,以保证破产企业财产的安全。
——固定资产的管理。
对于固定资产,在清算实务中一般采取下列管理办法: ①集中管理。如对于运输工具等易于流失的资产,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②适时维护。如对于易损机器设备,应组织破产企业留守人员定期维护,以防止在处理前损坏。
③发挥效用。如对于房屋等资产,如果清算周期较长,可在征得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外出租,一方面可以使破产企业财产增值,另一方面又能起到维护和保养的作用。
④参加保险。从清算案例实际来看,一般清算周期在三个月以上,因此应具有风险意识,注意购买固定资产的财产保险,以避免无法预见的不必要损失。
——流动资产的管理。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存货、应收款(破产企业的债权)三项。货币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和现金存款两项。对于银行存款采取全面销户集中存款的方式,划入清算组账户集中管理;对于现金存款则应由清算组派专人负责保管与核算,同时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已生产出的成品、半成品,清算组应指定专人负责,进行盘点并编制存货盘点表,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处理。
应收款也是破产企业的资产,由清算组依法予以追讨。——无形资产的管理。
无形资产主要指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和专用技术三类资产。首先应依法确定无形资产的权属;其次是依法评估,即确定无形资产的合理价值;其三是合理转让,清算组在评估的基础上以合理的价格进行转让。——投资资产的管理。
投资资产主要指企业对外进行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在实践中,清算组一般根据破产企业所占的股权份额分别进行管理。对于全资子公司,清算组应全面接管,进行资产清理和转让,收回投资后纳入破产财产分配;对于控股的公司,则应视实际情况进行接管,在资产评估和股权转让后退出,收回投资纳入破产财产分配;对于其他参股企业,则应正式致函该企业,要求依法进行资产评估和股权转让,收回投资纳入破产财产分配。
——在建工程的管理。
如破产企业有在建工程,应征得债权人会议同意作出续建、停建或转让的决定。在债权人会议决定前,清算组应组织在建工程负责人对工程的资产进行核算,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二)破产财产的清理
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后,应对破产企业的财产进行清理,编制破产企业财产盘点和破产财产目录。
(1)破产企业财产盘点表
破产企业财产盘点表是破产企业财产的移交文书,它是由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及有关的负责人(指财务负责人、物业负责人)与清算组共同进行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 盘点时间、地点、参加人;
② 固定资产及存货的名称、规格、数量、位置、账面价值、折旧等; ③ 无形资产的名称、注册登记情况、所有权凭证;
④ 投资及资金情况,包括股权股资、有价证券、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币种、金额、银行账号等;
⑤ 参加人代表签名,签署时间。(2)破产财产目录
破产财产目录是法定的清算文件,是由清算组在破产财产清理完毕后编制的反映破产完整情况的文件。破产财产目录的内容包括:
① 编制人姓名;
② 财产目录编制原则的说明;
③ 固定资产及存货的名称、规格、数量、位置、账面价值、评估价值;
④ 无形资产的名称、数量、账面价值、评估价值; ⑤ 投资情况,包括项目名称、股权份额、评估价值; ⑥ 有价证券和资金情况,包括币种、金额。
(三)破产债权的审核
对破产债权的审核分形式审核与实质审核。形式审核主要是对申报债权的资料是否齐全、完备的审核;实质审核主要是对申报债权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审核债权后,清算组应编制破产债权清册。
破产债权清册的内容包括:
(1)债权人名称、住址,或代理人姓名、联系地址、电话;(2)债权申报时间;(3)债权性质;(4)债权数额(其中包括本金、利息数额),以及债权合计金额。
(四)破产企业财产变现
破产企业财产变现的方式主要有变卖与拍卖两种。这主要由清算组根据债权人会议的授权灵活掌握。
(五)破产费用的支付和破产财产的分配
1、破产费用的支付
破产财产应优先用于支付破产费用,破产费用的范围包括:(1)破产财产的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的费用,以及聘任工作人员的费用;
(2)律师费用、会计师费用及其他中介机构费用;(3)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4)清算组成员的酬金;
(5)为债权人共同利益在破产程序中支付的其他费用,如债权人会议费等;
清算组在支付破产费用前,应编制简明破产费用支出表。它包括: ① 支出项目; ② 支出金额、币种; ③ 支出时间; ④ 支出金额合计; ⑤ 备注。
最后,表中应有制表时间和制表人、审核人签字。
2、破产财产的分配(1)破产财产清偿的顺序
破产财产在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① 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② 破产企业所欠税款; ③ 破产债权。
如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2)破产财产的分配
清算组在破产财产清理工作和破产企业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依据。主要指法律依据和清算依据,即法院的清算函。
② 破产财产的情况说明。清算组应根据对破产企业的财产清理状况,说明在清理破产企业银行账户、追收债权、资产变现事项后,破产财产的总体状况,包括现金总额,实物总值。
③ 破产费用的说明。对于依法属于破产费用的支出项目,应作说明,并将破产费用各项支出列表附后。
④ 优先顺序请求权的清偿说明。即对破产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及国家税款的数额及有关问题做出说明。
⑤ 可供清偿破产债权的破产财产总额。总资产数额减去破产费用和优先顺序的支出之后,剩下的破产财产数额就是可供清偿破产债权的破产财产总额。
⑥ 破产债权的基本情况和分配清偿的比例、清偿数额。这部分内容应详细写明破产债权的总额、清偿分配比例,债权人的姓名、地址、申报债权限数额、确认债权数额、清偿数额。
⑦ 附注:对有关事项的说明,例如是否还进行第二次分配等。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由清算组制定后,应经债权人会议通过,并报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后,即可实施。
第四阶段 破产程序的终结
(一)破产程序终结的情形
出现下述两种情形之一时,清算组应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1)破产财产不足支付破产费用;(2)破产财产分配完毕。
(二)破产程序终结的效力
(1)破产程序终结后,未得到清偿的债权不再清偿。(2)破产程序终结后,清算组应向破产企业原登记机关办理破产企业注销登记,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告知人民法院。
清算组办理破产企业注销登记手续,应向工商管理部门提交如下文件:
① 清算组组长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 ②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③ 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的破产裁决书、终结破产程序裁定书; ④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及人民法院对其核准生效的裁定书; ⑤ 税务机关出具的完税证明; ⑥ 公安部门出具的缴回公章回执。(3)清算组应予以撤销
清算组应向法院提交关于撤销清算组的请示报告。在该报告中应讲明清算组已完成其全部法定工作,具备了撤销的条件。
同时,清算组还应向法院提交企业破产原因分析报告。该报告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 案情的基本情况; ② 企业债务构成及原因分析; ③ 企业破产原因的归纳总结;
④ 破产程序终结后发现的破产企业的财产请求权,由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行使。追回的财产,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清偿顺序进行清偿,但是如财产数额较少,法院认为没有必要再进行分配的,可划归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篇:国有企业破产流程
一、国有企业实行破产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发生在特殊的体制改革环境与特殊的经济成长阶段中,它涉及到国有企业结构分布、规模调整、产业及企业组织结构改造、制度变迁和创新等等一系列问题。它不仅反映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而且是国有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后普遍面临的必然选择。破产本身既是国有企业脱困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适应国内相关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复杂的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临危授命
1.我国正处在结构转换、工业化加速的历史时期。迄今为止经济发展史上体现不同成长阶段的重要范畴,如农业国、工业化、后工业化、信息化等等,核心首先是一种结构意义上的转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但经济发展作为结构的转变,如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往往还需要更长时期的积累和发展。
2.国有企业的宏观体制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的财政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有企业的筹资来源和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资金由无偿使用改为有偿使用;二是企业流动资金增量需求全部由银行贷款;三是税制改革由税前还贷改为税后还贷;四是财政体制开始向公共财政转化。以上财政体制改革,结束了国有企业吃财政大锅饭的历史,国有企业进一步被推向市场。
3.我国所有制结构已从单一演变为多元。我国现阶段的企业重组是在所有制结构发生并仍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制度背景下展开的,特别是在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展开的,因而,企业重组如何与所有制结构演变目标相协调,尤其是与非国有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不能不成为企业重组重要的考虑因素。
二、国有企业实行破产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传统体制下积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难以退出市场,不仅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也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出台,1988年正式生效。但由于各方面认识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改革成本不落实等原因,国有企业破产工作一直难以实质性推进。为促进国有企业破产工作,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在《破产法》的基础上,自1994年以来,国务院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推进了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逐步展开。起步探索,抓好试点的阶段(1994年—1996年)。199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发59号文件,提出在上海等18个城市进行国有企业破产工作试点。试点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启动了国有企业破产工作的探索,另一方面引导人们突破思想禁区,开始认识到企业有生有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国有企业破产的现实逐步为社会各方面所接受。
完善政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2003年)。1997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发10号文件,补充完善了破产政策,并将试点扩大到全国111个城市。1999年以后,在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又把关闭破产的重点集中到纺织、煤炭、有色金属、军工等结构调整任务重的行业,国有企业破产工作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针对资源枯竭矿山的关闭工作,200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了中办发11号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安置职工的政策。随着破产工作的全面实施、探索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破产工作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并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出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统筹规划,稳步过渡阶段(2005年-2007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为适应金融等领域改革的深化以及新《破产法》即将出台等新的形势,从2004年初开始,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地和有关中央企业共同编制完成了全国企业关闭破产总体规划。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和部门协商,2004年12月总体规划上报国务院,2005年2月国务院第80次常务会议审议批准了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对今后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任务,实施的范围、时间和重点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提出到2008年要基本完成政策性关闭破产任务。
全面完成,收尾攻坚阶段(2008年)。2008年是国务院确定的实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总
体规划的最后一年,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阶段。按照工作部署,全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克服困难,国务院确定的总体规划内项目基本上完成了审核工作。
三、国有企业实行破产收到的成效
十五年来,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
大中型困难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基本平稳有序地退出市场,对于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1.促进了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一是劣势企业的关闭破产,消除了一批亏损源。在国有企业3年改革脱困期间,1997年亏损的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中,有1529户是通过兼并破产消除亏损的,占脱困企业的29.49%,3年间企业兼并破产工作使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减少亏损316亿元。
二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关闭破产加快了军工、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并使这
些行业逐步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在纺织行业限产压锭、亏损糖厂关闭、有色金属行业重组下放、煤炭行业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军工企业改革脱困等多项工作中,政策性关闭破产都是关键性措施。
三是促进了国有企业素质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好转。据统计,1998年到2003年,全国国有及国
有控股企业户数从23.8万户减少到15万户,减少了40%;实现利润从214亿元提高到4951亿元,增长了22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宏观调控保证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效果开始显现,其中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2.促进了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激发了企业深化改革的内在动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只能生、不能死,不仅破产不行,行政性的关闭、撤消也难以做到。
在这种僵化的体制下,企业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普遍缺乏市场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破产法》出台后,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破产长时间只能停留在法律和研究层面,并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找到了一条在现实条件下国有困难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形成了一套使国有企业能够退出的政策措施,使国有企业的破产从理论探讨变为现实行动。国有困难企业不仅可以破产,而且能够破产,像其他非国有企业一样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优胜劣汰机制。这种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也激发了
国有企业提高经营能力、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的内在动力,形成了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源泉。
3.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国有企业关闭破产的难点和重点是如何在破产过程中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政策性关闭破产实
质上是政府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企业关闭,特点是政府介入深、组织程序严谨,动用各种社会资源,保证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平稳进行。任何一家企业破产,当地政府或集团公司都要组织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工作队伍进入企业实施操作,宣传和解释政策,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动员各方力量,测算和拨付职工安置托底资金,接收企业所办医院、学校等,对破产企业离退休职工实施社区化管理,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依法维护破产企业的正常秩序等等。
在国家财政比较困难,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的条件下,政策性破产通过多渠道筹措改革成本,化解了资金来源不足的压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在地方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破产企业职工最关心的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等问题也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多年来,有关部门和国有金融机构为了支持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国有金融机构担负了大量破产项目的审核和债权损失核销工作,为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承担了大量资产损失。各级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在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各项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破产企业下岗职工的稳定。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各级财政承担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用不足的托底责任,几年来各级财政为此支付了大量改革成本。
正是由于政府的直接介入和主导运作,化解了许多矛盾,几年来,虽然破产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逐年明显减少。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已经到了最后收尾的攻坚阶段,广大长期工作在政策性关闭破产战线上的同志再接再厉,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坚决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工作任务,为历时15年的政策性破产工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四、实施破产的流程和准备工作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强对破产工作的领导
国有企业实行破产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定的大事,它既是一件重大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我公司领导对企业破产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结合公司十五规划来抓好企业破产工作,从战略调整的角度来认识企业破产的意义,变被动破产为我要破产,从讲政治的高度,积极稳妥地做好破产工作。为此,公司做到二个依靠,四个落实。二个依靠是:一依靠政策,思想认识要统一到政策上来,严格执行,依法工作;二依靠党的领导,统一步伐,恪尽职守,负责到底;四个落实:首先是组织落实,公司成立了破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亲自挂帅,同时下设破产工作组,指定一名副总经理具体负责破产工作;其次是职责落实,公司对每个破产企业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各项工作落实到职能部门,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各职能部门对每项工作的实施进度,存在问题及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及时沟通,定期召开破产工作例会,结合市对企业破产工作的批示,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布置下阶段的工作重点;第三是考核目标落实,公司在计划安排中,对破产工作确定了明确的量化考核目标,并以此作为全年考核破产企业党政领导及相关处室业绩的主要依据之一。公司党政一把手亲自找破产企业厂长、书记谈话,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各种后顾之忧,给予妥善安置工作,明确提出在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过程中绝对不能发生职工集体上访事件,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保证首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企业虽然破产了,但是企业是党政工团组织依然存在,工作不能削弱,要认真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及时掌握队伍动态。对破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在破产过程 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对工作确有成效的领导给与奖励,这些措施激励了他们,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破产工作操作过程中效果明显。第四是资金落实,为了保证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按计划顺利进行,公司领导在资金上作出了特殊安排,筹措施破产周转金,以保证在破产准备金不足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从客观上保证了破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破产企业教育宣传
实施破产最主要、最直接的就是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和安置工作。在破产工作中,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是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引导职工理解和支持企业改革,理顺和稳定职工情绪的关键。企业进行破产,职工分流工作与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很可能引起职工的忧虑和焦躁情绪。只有在破产工作中坚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把国家的政策、企业的现状,职工分流方案向职工讲清楚,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认清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大趋势,才能不断强化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促使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由怨气、抵触到平心静气的面对现实,理解和支持企业改革。企业破产后职工思想动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坚决反对时期,职工一旦知道企业将要破产,首先第一反映就是坚决不同意;
第二阶段,追究责任时期,职工明白企业破产已成定局,于是纷纷要求查清追究企业领导的责任,为什么将企业经营到破产的地步;
第三阶段,“对号入座”时期,随着破产工作的推进,职工开始计算自己的出路及应得的补偿多少。针对不同时期职工不同的心态,我们坚持宣传教育工作先行,使广大职工知厂情,明道理,懂政策,增强承受能力,依靠职工,发动职工共同做好破产工作。
首先我们把涉及企业破产的法律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实施方案等全部整理好,印发了《破产预案》、《破产实施方案》、《职工分流安置意向通知书》、《致全体职工一封信》、《致离退休人员一封信》、《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及《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相关社会保障待遇、政策解答》等材料,发到每一名职工手中,向职工进行宣讲,使每一名职工都了解国家政策,理解和支持企业改革。通过大会宣讲,个别人谈心,重点人家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及时掌握职工队伍的动态,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第二,做好召开职代会工作。
坚持开好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破产申请报告,这是实施破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代会召开前,要前后召开几种类型座谈会,即:领导班子成员会,代表团组长会,职工骨干会,职工代表座谈会等。从五个方面向职工代表进行宣传,一是企业现状;二是外部环境的影响;三是企业为什么要破产;四是职工分流安置基本意见;五是对职工的希望和要求。特别是要做好每个职工代表的思想工作,不能单从个人或某部分职工角度考虑问题,更要从全体职工的根本利益考虑,作到统一思想,增强全局观念。
第三,做好职工接待工作。
考虑到企业在破产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职工切身利益,专门设置了职工接待站,对破产企业职工公布接待电话。公司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明确提出要认真对待每一个职工提出的问题,对符合政策的问题要坚持落实到位。我们工作人员认真接待职工的来电来访,对每个职工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记录,能解答的问题当时给予解答,不能及时解答的问题经研究后给予答复,总之对每个职工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个明确的说法,对个别职工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明确指出其不合理的同时,也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对破产企业中出现的职工群情激奋,难以控制的复杂局面,总公司领导一方面强调应依法反映问题,一方面不回避矛盾,坚持到一线深入现场与职工对话,当面向职工讲解政策,回答职工提出的问题,尽最大努力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确保首都稳定,不给市里添麻烦、增压力。
(三)分工分组高效完成任务
认真学习企业破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预测在破产工作中会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预案、应急措施。为了做好企业破产工作,企业对应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织,分别进行工作准备。具体的分工是:
资产组:根据破产清算和资产拍卖的要求,主要负责破产企业的房地产的界定,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土地和建筑物的核认。包括企业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债权债务组:根据企业破产清理债权债务的要求,主要负责企业在追诉期内的债权和债务的清理,并进行总体分析。以时间和金额作为标准,同时落实债权人的所有制性质,对影响企业破产的债务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提前处理矛盾,保证破产工作顺利进行。包括企业内外债务、内外债权。
人员分流组:根据企业破产后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安置的政策要求,主要负责编制企业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分流安置细则。包括:按照政策要求细化自谋职业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本企业工龄的计算方法,在医疗期、哺乳期等补偿办法,农转非人员的补偿办法,拖欠工资、医疗费的清欠办法,住房公积金的清算办法等等。
思想工作组:学习文件、宣传政策、摸清职工思想状态,组织编写宣传材料,并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包括:企业破产的原因分析,破产后职工安置的有关政策,离退休人员的安置政策等等。
(四)积极稳妥地做好职工分流工作
企业破产中分流安置职工工作,政策性强,难度大,是职工关注的焦点,不能出现任何漏洞和过失,否则易引起混乱,影响稳定。准确细致的了解职工的基本情况,掌握思想动态,是确定切实可行的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的前提。为此,公司和企业做了大量工作,对企业职工基本情况,政策选择意向进行反复调查摸底,了解职工意向及困难职工的家属情况。而后对职工情况逐个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个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分流安置方案中,职工自谋职业安置费标准的确定是个十分关键敏感的问题,安置费基数和年工龄补偿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每个职工的利益,是每个职工都十分关注的事情。破产工作小组要根据每户企业职工结构等具体情况,对几个方案经过反复测算、论证、分析、比较后加以确定。工作的原则是贯彻一个“稳”字,把稳定职工队伍作为出发点和前提;坚持一个“理”字,在面对各类人员、各种问题时坚持以政策为准,不搞一刀切,安置费标准的确定以最大限度满足大多数职工利益为落脚点,对其他职工讲清道理,以理服人;突出一个“情”字,破产是无情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就要求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做到耐心、细心,同时要有信心,用真情的服务和充满人情味的工作来换取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制定分流政策时,充分考虑到职工的年龄结构,特殊群体职工的就业难度。在实施过程中,即要坚持原则,又要在确定政策前根据实际灵活掌握。要实事求是的为职工解决困难,真正体现“破产无情,操作有情”。
1、依法、公正、有理有节地处理好企业破产前积累地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供暖费等问题;
2、及时发放生活费和离退休金,对重病大病职工的住院费、职工冬季供暖费等遇到的当务之急问题,都切实立即解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职工,逢节日期间,公司都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为企业职工送去慰问款。
3、对省、部级的劳动模范,尽量在系统内给予安排工作。对出过工伤和在医疗期的职工,按政策实施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对一些特殊困难的职工,如单亲家庭独自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职工,通过有关区、县职介部门,提前帮助落实就业岗位;
4、有的企业占地农转非人员较多,针对这部分人年龄偏大,工作时间短的情况,在制定方案时,从安置费标准上予以考虑,从而使这部分职工的分流工作也得以顺利完成。另外对厂办技校、离休人员、农民合同工等我们都从职工切身利益出发,千方百计地进行了妥善安置。
第四篇:企业破产重整流程
企业破产重整流程
一、公司出现《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重整事由。
二、债权人和债务人直接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启动重整程序。在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法院受理申请后宣告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自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整。(破产法7、70条)
三、法院对《重整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裁定债务人重整,并予以公告。(破产法71条)
四、法院指定管理人。
五、法院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并公告通知未知的债权人。法院应当缺点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并确定第一次债权人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六、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管理人收到债权申报材料后应当登记造册并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编制债权表并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
七、债权申报期满之日起15日内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八、在破产重整中,进入重整期间后,经债务人申请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经营事物,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经营事物。
九、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法院裁定之日起6个月内,同时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内容见《破产法》81条)。经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请求,法院可以裁定延期3个月。未按期提交的,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破产。(破产法79条)
十、法院应当自收到《重整计划草案》之日起30日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债权人参加会议进行讨论,并分组进行表决。(表决规则见《破产法》82、84条)
十一、各表决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重整计划》即为通过。未获得通过的依《破产法》87条处理。(破产法86、87条)
十二、自《重整计划》通过之日起10日内,债务人和管理人应当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的申请,法院审查认为合法的,应当自收到之日起30日内裁定批准,终止重整程序并予以公告。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草案》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均具有约束力。
《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得通过且未依87条的规定获得批准,或者已通过的《重整计划草案》未获批准的,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破产法86、88、92条)
十三、《重整计划草案》获批准后,进入《重整计划》的执行程序,由债务人负责执行。
此时,已经接管财产和营业事物的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物。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有管理人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在监督期内债务人应当向管理人报告《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收人财务情况。
监督期届满,管理人向法院提交监督报告。报告之日管理人监督职责终止。经管理人申请,法院可以裁定延长监督期限。(破产法89、90、91条)
十四、《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届满,债务人执行完毕公司恢复良好状态的,重整程序结束,公司恢复正常运行。
十五、债务人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重整计划》的,法院经管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应当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此后进入破产程序。
第五篇:企业破产清算后的还债顺序问题
企业破产清算后的还债顺序问题
清偿顺序,是民事诉讼法根据各种债务的性质,对债权人在两个以上的,债务人的财产又不足以清偿所有债务的情况规定的偿付顺序。
企业法人在清偿还债前,应当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破产费用。破产费用是对破产财产保管、清理、处理和估价时所需要的费用。例如,破产诉讼的费用、聘任工作人员的费用等。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企业法人在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债务:
1.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企业职工的权利首先应当得到保护,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应当优先支付,以保障广大职工重新就业前基本的生活需要。
2.破产企业所欠税款。税收是国库的收入,税收的多少直接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因此,破产企业所欠的税款,也应当优先清偿。
3.破产债权。主要指破产还债企业所欠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款项。企业法人清偿财产时,前一清偿顺序完毕后,有剩余财产的,才开始后一顺序的清偿。以此类推,一直到被执行人的财产清偿完毕。在同一顺序中,各个债权人的权利是平等的,他们之间不存在顺序先后。如果破产财产不足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则按债权的比例偿付债权人的债务。
已作为银行贷款等债权的抵押物或者其他担保物的财产,一般不能作为清偿的财产。因为,作为抵押物或者其他担保物的财产在债务人不能履行义务时,实际上已转换成债权人的财产。债务人已不能对它们再行使权利。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已作为银行贷款等债权的抵押物或者其他担保物的财产,银行和其他债权人享有就该抵押物或者其他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抵押物或者其他担保物的价款超过其所担保的债务数额的,超过部分属于破产还债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