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1、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工作首位,普及提高质量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己觉有行动。同时,按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全面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2、建立健全科室技术质量管理组织,适当安排兼职人员负责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内容包括:指定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实施施检査、总结、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定期向上级报告。
3、各专业实验室要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做到日有操作记录,月有小结、分析、年有终结。发现失控要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检验报告、纠正后再重检、报告。
4、引进或维修后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新
仪器須经校正合格后,方可用于检测标本。
5、及时掌握业务动态,统一调度人员、设备,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
6、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规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7、做好新技术的开发和业务额技术的保密工作。
8、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水平。
第二篇: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一、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工作首位,普及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同时,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ISO 17025)》的要求,全面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二、建立和健全科、室(组)二级技术质量管理组织,适当安排兼职人员负责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内容包括:制订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实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定期向上级报告。
三、各专业实验室要制订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做到日有操作记录,月有小结、分析,年有总结。发现失控要及时纠正,为纠正前停发检验报告,纠正后再重捡、报告。
四、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新引进进或维修后的仪器须经校正合格后,方可用于检测标本。
五、及时掌握业务动态,统一调度人员、设备,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
六、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七、做好新技术的开发和业务技术的保密工作。
八、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水平。
九、制订技术发展计划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 查。
急诊检验制度与范围
一、急诊检验制度
(1)全科人员要十分重视急诊检验,经常检查急诊检验的仪器、试剂,认真做好每件急诊检验工作。
(2)急诊检验单由医生填写。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生采集;血液及分泌物或排泄物由护士或检验人员采集。急诊检验单连同标本应及时送检验科。
(3)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标本后,应迅速进行检验,准确、及时地报告检验结果。
(4)认真做好急诊检验登记、查对工作,虚心听取临床医生、患者的意见,不断改进急诊检验工作,提高急诊检验质量。
二、急诊检验范围(1)急诊患者。(2)门诊危重患者。
(3)急诊观察室患者病情突然变化者。(4)住院重症患者或病情突变者。
三、急诊检验的基本项目
(1)血液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DIC诊断项目、疟原虫检查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2)尿液常规检验:尿蛋白、尿沉渣镜检、尿糖、尿酮体、尿隐血、尿胆原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大便常规检验:理学检验、涂片镜检、潜血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4)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检验:理学检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和定量、氯化物定量、糖定性或半定量、涂片法作细菌检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5)生化检验:钾、钠、氯、钙、葡萄糖、肌酐、尿素氮、淀粉酶、血气分析,心肌标志物测定,氨基转移酶,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6)急诊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其他项目,根据临床需要,由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商定。
检验仪器管理制度
一、检验仪器应由专人负责,并制定操作规程。仪器与仪器资料不能分离,应妥为保存,以便查询。
二、检验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上机前应经操作培训,熟练掌握仪器性能,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正确地进行操作。自动分析仪器运行参数的设置应规定权限,不得随意或私自更改。
三、每天检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操作中若发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设备科检修,不能擅自乱动、乱修。使用后须检查仪器并恢复原位。清理好试剂瓶、操作台,写好使用、维护、修理记录。
四、按照仪器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努力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五、进修、实习人员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仪器,不得任意操作。指导教师必须严格带教、监督,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六、做好仪器的安全、清洁工作,严禁在仪器室内吸烟、进食或接待客人。外来参观人员须经科领导同意后才可接待。
七、选购仪器应由医院领导、科主任及专业人员经多方考察后,按正常渠道进货,并组织验收,培训人员,建立仪器档案,登记入账。
八、带有微机配置的仪器,不得运行与本机工作无关的软件,不得在电脑上玩游戏。
九、科主任要经常了解、检查仪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检查试剂管理制度
一、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要根据实际需要,以保证检验质量和节约开支为原则,有计划地申购试剂,并尽量使用与仪器配套的专用试剂。申购所需试剂应经科主任及有关部门审批。
二、确定专人负责试剂管理,协助科主任做好试剂的申购、登记入库、领发、保管、清点盘存、报废等工作,做到账册、实物相符。即将用完的试剂要有记录,及时申请补购。
三、试剂进货应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优质、有效,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试剂进货时要有验收人签名。发票须经科主任或顺位规定签字人签名后方可报销。
四、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要做好试剂的申购、使用、保存、检查工作,谨访变质、过期和浪费。如有异常发现,应及时处理。要做好记录。
五、所用试剂要有瓶签,按不同要求分类保管:需要冷冻、冷藏保管的试剂应保存在低温冰箱或普通冰箱内,并经常检查冰箱温度;剧毒药品由两人负责保存于保险箱内,并有使用记录及双签名;易燃、易暴品要远离水源、火源,存放于安全的沙堆内;强酸、强碱试剂要单独妥善保存。
六、确需自配的试剂要经校正,记录校正结果、时间、配置量及配制人。
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一、全科人员要十分重视检验标本,正确采集、运送、验收、保存、检测,避免错采、错收、污染、丢失。否则,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检验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容器、采取时间、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
三、接收标本须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对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或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的审核,所送标本必须与检验项目相符。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重送。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填写的检验申请单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合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予接收。
四、向外单位送检或接收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有专人负责并有专门记录。
五、急诊检验标本要及时采集、核对、检验、报告。
六、检测后的各种标本,应保存一定时间。尤其是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腹水、胃液、血液等标本,检验后应保存至少1周,以备查对。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一、全体检验员要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的法制观念,严格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各实验室要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应及时登记报告,及时处理和整改。
二、事故: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操作规程,造成检验失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并经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定的事件。
三、差错:由于责任性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技术因素而引发检验错误,但对患者未造成人身损害的事件。差错按程度不同,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
一般差错:
1、不遵守操作规程,导致血液等标本管在离心时破损,或工作中不慎打破、损坏标本,影响检验者。
2、漏做、错做一般标本的检验项目,编错试管号码,标错标本联号,采错患者标本,写错检验结果并已发出报告者。
3、计算错误,写错报告难以挽回者。
4、使用未经校正或过期、变质的试剂或不按时绘制工作曲线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者。
5、其他不属于严重差错和事故的差错者。严重差错:
1、因责任心不强,丢失或损坏重要标本,如脑脊液、心包积液、骨髓,以致不能检验者。
2、重要标本漏查或做错项目,且标本已处理,需再次采取标本检验者。
3、血型定错或交叉配血错误,已发出报告,或发错血而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4、无论发生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或检验事故均应由实验室及时登记,查明情况,保留标本,主动向科主任报告,不得隐瞒,并要迅速采取措施,把损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5、要经常进行安全医疗教育,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要定期向医院医务科报告差错事故的登记情况。以属于严重差错并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的更应及时报告,并按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信息反馈制度
一、反馈信息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临床科室反馈的信息,如要求、意见、协商情况等;
2、患者及家属的反馈信息,如要求、意见、建议、抱怨、投诉等;
3、本科室人员的建议、报告、要求、意见等;
4、向临床科室发布的检验科业务信息;
5、与临床科室的各种沟通。
二、检验科要定期向临床各科室发送检验信息反馈单,同时要求备有反馈登记本。
三、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收回已由临床医生填写好的信息反馈单,逐项审阅,登记处理。对重要问题的处理,要及时与临床科室联系、商议。
四、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并做好患者意见的登记、处理。
五、全科人员要重视信息反馈工作,虚心听取临床医生、患者的意见与要求,对重要意见要及时登记,认真改进。
六、对临床科室因疾病诊治需要的特殊检验要求,应结合实际,尽力配合。
七、建立并不断完善电脑信息网络。
教育培训制度
一、全科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政治时事、业务技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
二、参加培训应以结合专业、在职学习和自学为主。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
三、根据工作表现、专业需要和科室条件,选派专业人员参加省内外学习班或学术交流会。必要时,选派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外派人员回科后有责任向全科传达、交流学习情况。
四、对进修、实习生要有进修、实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定期检查、考核。带教老师要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严格要求。
进修实习人员要虚心学习,认真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五、科主任应每年制订教学培训计划,定期检查、考核、总结,促进计划落实。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管理范围:包括科室人员业务技术情况、业务资料(含有检验操作规程、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等)、仪器及试剂资料、财产情况、教育及科研资料、医疗纠纷资料、管理制度等。
二、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规范、保密,不得用圆珠笔书写,不得用热敏纸打印,不得任意抽样或丢失,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
三、所有档案资料应登记、分类、编号,并由专人保管。
四、归档资料中的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及操作规程应至少保存五年。销毁前必须经科室领导审批。
五、档案资料多时,为便于查阅可建立索引。
六、外来人员查阅档案资料,均应经科主任同意。
七、上述档案亦可存入计算机,并按上述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打开。可用加密措施保护档案的安全。
预防院内感染制度
一、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患者操作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四、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其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h。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五、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六、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七、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八、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九、菌种、毒株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十、实验动物应严格管理,防止逃逸或造成人与实验动物的交叉感染;实验后的动物必须焚化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安全制度
一、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二、专人保管易燃、易暴和剧毒药品,建立易燃、易暴、剧毒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三、易燃、易爆药品的贮存,应有专业的危险品库,并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剧毒药品应由两人保管,存放于保险箱内。
四、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五、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六、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侵入,防止泄密。
七、使用煤气的实验室,要防止煤气中毒或失火事件的发生。
八、每天下班时,个实验室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窗。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九、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值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因事确需短时间离开值班室时,务必标明去向。由于失职而造成的纠纷或医疗事故,应由值班者承担责任,并严肃处理。
二、值班人员要急患者所急,及时、快速、准确地进行检验并报告结果。抢救患者标本应优先检验。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总值班报告。
三、当班者应在做好检验工作的同时,做好值班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
四、当班者要做好值班记录并签名。重要问题应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汇报。
五、下班前,做好交班工作。
六、非本科室人员不应进值班室。
七、科主任要检查值班工作,查看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卫生制度
一、全科整洁卫生工作实行分室包干,责任到室、到人。
二、每天打扫、拖擦地面、地板,擦抹台面。定期擦抹门窗及玻
璃、桌、椅。物品放置有序,保持科室整治。
三、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食,不乱丢纸屑等。
四、注意个人卫生。
五、科内卫生情况由专人监督,科主任定期检查。
第三篇: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 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定相应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第四篇: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本站推荐)
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一、科室必须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设质量监督员一人,质量监督员必须做好有关质量管理日常工作记录,科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二、质量控制小组由科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质量管理员组成,监督实验室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
三、由科负责人或质量监督员组织质控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质量控制监督会”,并作好记录。
四、质量监督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各项指标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科室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各专业实验室质量管理员负责本室室内质控是否按照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有关要求进行工作。
六、室内质量控制:对检验科开展的检验项目检验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室间质量评价:参加省级检验中心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样本同时进行。对检验科参加室间质量的全过程,包括室间质评计划的制定、质评项目的确定;质控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结果回报后质评结果的分析以及不合格项的处理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八、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评价:对省级临床检验中心未组织室间质评的项目,应该积极开展实验室室间的比对。建立和实施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应用不同的程序或设备,或在不同地点,或以上各项均不相同时同一项目的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九、建立质量控制内审小组:为了保证ISO15189标准在检验医学质量管理中得全面落实,真正做到“写你应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查你所记的,改你所错的”。确保科室能够按照有效的文件体系运行,成立检验质量内审小组,进行严格的审查并督促落实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十、成员资格及组成:
1、内审小组长由质量监督员担任;
2、审核由质
李瑞娥 秦萍。
3、每日对检验报告的量管理员负责实施。成员:郭凯凡
结果审查一般由各专业实验室组长及任职主管检验师参加,严格双签名,对有疑问的结果,有权向检验者提出或令其复检等。
第五篇: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范文)
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2009-12-10 18:06:00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推荐: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网上辅导
1、各专业实验室根据区有关规定,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并制定有关措施。对室内质控应每日有总结,有质控日记,对失控情况有纠正方法,有预防性措施,对于目前尚无完整的室内质控体系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1、各专业实验室根据区有关规定,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并制定有关措施。对室内质控应每日有总结,有质控日记,对失控情况有纠正方法,有预防性措施,对于目前尚无完整的室内质控体系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
2、各专业实验室必须参加室间质控活动,对每次质控评价应有记录。
3、计量仪器应定期校正,每年一次。
4、大型分析仪器必须专人负责,有使用、维护、维修记录。
5、不得使用过期、无批准文号的劣质试剂,进货统一由科室管理,自配试剂须严格校正后方可使用。
6、必须建立完整的操作程序,并应严格按程序执行。
7、当日发出的全部检验报告单须经严格审核后方可发出。
8、科室在完成严格的室内、室间实验质量控制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对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等纳入严格的管理之中。
9、急诊检验应严格按照急诊制度执行。
10、试剂厂家更换后,为确保试剂更换后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必须作重复性、稳定性、灵敏度检查并作比对试验,并有书面记录。
本篇文章来源于 检验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