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崇信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专项“十一五”规划
崇信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专项“十一五”规划
(2006年——2010年)
劳动和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现状
“十五”时期,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十五”计划的各项主要任务均已园满完成。新的劳动用工制度已经确立。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得到实施。养老、失业、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扩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已初步实施。截止2004年底,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00人,覆盖面达到9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00人,覆盖面达到99%,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00人,覆盖面达到9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00人,养老金社会发放率保持在100%,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得到了保障。截止2003年底,全县累计165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达到100%,并完成了失业保险并轨,进行了公益性岗位安置,同时对于失业人员中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也进行了公益性岗位安置,累计安置公益性岗位下岗失业人员239名,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全县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就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县城镇人员就业总量达到8980人,年农村劳务输出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截止2004年底,全县所有国有、集体企业基本完成了改革改制,企业新的用人机制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监察机制已经建立,确保了基金的安全性。“金保工程”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健全了劳动保障工作机制,实行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障“一站式”服务工作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保障调控功能较差,劳动者素质偏低,就业岗位不足,城乡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保险覆盖面低,资金筹资渠道单一,人口老龄化和失业人员的增加,将对基金支付构成很大压力,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管理还不适应新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全县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法规,不断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进一步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作用,严肃执法,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单位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灵活就业机制,全面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县经济发展要求的比较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城镇劳动者得到较为充分的就业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和强化服务功能齐全的就业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十一五”期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五年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8万人次,创劳动收入1.6亿元。
——建立完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镇劳动者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并向农村逐步扩展。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障,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实行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和运营。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十一五”期间,实现社会保险覆盖到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及劳动者。
——完善和强化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为社会提供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三、对策与措施
(一)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
全县社会保障宣传教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要求为指针,围绕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全面、系统、深入地宣传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法律意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变被动强制为主动自觉,形成良好的社会保障工作氛围。劳动就业宣传教育工作要以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为主,以正面引导和违法案件查处相结合,逐步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为劳动者创造良好宽松的就业环境,增强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
劳动就业
——加大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体系。一是强化和完善就业机制,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察力度,打击非法劳务中介,规范职业中介行为。积极开展职业介绍,提高职业介绍服务水平。二是不断强化对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的调控功能,规范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管理,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对企业新的裁员数量的计划管理。凡企业裁减人员要受计划指标的限制,限制企业进行大的裁减人员,保持企业大多数人员的生活稳定。
——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失业保险制度,保证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对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并给予有关优惠扶持政策,扶持和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坚持城乡就业统筹,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输转。一是通过调整产业和农产品结构,大力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二是加强与县外、市外、省外的劳务信息沟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合理有序流动。三是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加强转移工作管理,逐步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就业机制。
——大力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加强完善职业培训机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再就业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对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十一五”期间,再就业培训率达到100%。
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一是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管理,使用办法,积极推进完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二是依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将城镇各类企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基本实现全覆盖,并积极探讨农村养老保险统筹办法。三是进一步规范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行为,完善补充养老保险办法。
失业保险。一是加强失业保险的管理服务工作。失业保险金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加强和完善失业人员管理服务体系。确保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二是依法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将城镇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全覆盖。三是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功能,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的使用效益,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医疗保险。一是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同时通过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机制,医疗行业竞争机制和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监督机制,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健全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微机网络管理系统。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管理办法,保证职工合理的就医用药需要。三是研究探索弱势群体医疗保险救助办法,使他们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是严格执行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按规定达到全覆盖,确保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二是加强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完善政策,不断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有关政策法规,完善和规范收缴、管理和社会化发放工作,将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制,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依法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和挪用、扣压、拖欠社会保险资金等行为进行查处,防范化解基金管理风险,保证基金安全。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全体职工中逐步形成团结、实干、奉献的良好风气,树立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务实作风、协作精神和廉洁形象。对本系统干部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逐步造就一支业务素质高、思想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以适应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第二篇: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资源整合阶段。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明确“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政策框架,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劳动保障事业新格局,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估价
过
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经济体制转型、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形势,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者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劳动保障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两个确保”得到落实。全县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的发放率达到===;累计筹措专项资金====多万元,用于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切实保障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二是就业再就业稳步推进。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个,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其中安置====人员===人;全县职业培训共=====人,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次,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建站率===,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征缴养老保险基金由====年的===万元增加到====万元;征缴失业保险基金由====年的==.=万元增加到===万元;征缴医疗保险基金由====年的===万元增加到===万元。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均有大幅度增加,全县初步构建起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险种齐全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
四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卓有成效。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私招乱雇、无证上岗等行为,劳动力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万元,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份,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起,及时进行调处,结案率达==以上。
到“十五”末,我县劳动保障工作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就业的服务机制和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二是社会保险扩面难、基金征缴清欠难,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够广,基金承担风险能力较弱。三是国企改制职工转换身份面临一定的阻力和困难,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险预留资金增加了企业和财政压力,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四是劳动者的择业观念、文化和技能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职业技能培训滞后,整合劳动力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劳动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十一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全面推进劳动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二)战略目标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就业再就业的基本目标是:拓展劳务经济,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战略,全面建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通过就业促进发展,以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扩张就业总量。
一是切实做好政策导向。全面建立就业基础台帐,开发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实体,鼓励劳动者自主择业和创业,开展跨地区劳务协作。通过政府政策导向,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的就业政策。保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次。
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就业。大力开发保安、保洁、家政服务、公共设施维护、托老托幼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妥善解决“====”人员的就业问题。通过市场化运作、网络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社区就业样板”,对就业成效突出的社区提请政府实行奖励。
三是建立就业援助机制。就业服务机构主动掌握就业供求信息,建立规范的就业供求数据库,有效调控公益性就业岗位,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实行空岗公告制度。分季举办招聘会,定期开展社区就业援助活动,为求职人员提供“零距离”服务。
四是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工程”,全力抓好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十一五”期间,培训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万人,认真抓好“技能就业工程培训基地”建设申报筹建工作。大力援助“技校贫困生”,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送技能、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下乡,服务上门。全面开展师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就业训练中心及民办培训机构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教师。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十一五”期间,
第三篇: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精选)
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吉林省人民政府 www.xiexiebang.com 2007-03-06 15:35 来源:省劳动保障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为指导和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项劳动保障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劳动关系保持了和谐稳定,为维护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经济稳步发展,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了较好效应。2005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4.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经济的稳步发展,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了较好效应,城乡就业总量实现了稳步增长。到“十五”期末,全省城乡就业人员达到1238.9万人,比“九五”期末增加74.88万人,初步扭转了“九五”时期从业人员逐年递减的被动局面。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和城镇劳务输出达328.48万人,比“九五”期末增加了五倍多。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十五”期末,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5.7:18.7:35.6,与“九五”期间的50.2:19.1:30.7相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提高。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失业保险、低保和再就业联动机制等措施的有效施行,较好地控制了失业率的攀升,2005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各项保险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到“十五”期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4.96万人,比“九五”期末增长10.6%;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从无到有,到“十五”期末,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3.02万人和136.70万人;失业保险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大量下岗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十五”期末参保人数仍达到199.44万人;生育保险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和健全。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和以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圆满完成,社会保障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实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以来,累计为106.8万名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43.64亿元,确保了在中心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稳步推进,到2005年末,全省有130万名下岗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实现了百万职工身份的战略性转移。
(三)职业培训工作加强,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职业培训机构改革取得较大成效,职业培训队伍和机构不断壮大。“十五”期末,全省共有培训机构840个,师资队伍9163人,培训基地723处。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得到强化,“十五”期间,组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7万人次,有4.1万人参加创业培训,有2万人成功实现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有了一定的增长。“十五”期末,全省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96万人,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的36 %。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2.9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1.5 %;高级工10.9万人,占5.6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五”期间,全省有123.7万人参加不同职业(工种)和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有113.7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与“九五”相比,分别增加92.3万人和86.2万人,增长294%和31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启动了“阳光工程”,培训25万人次,促进22万人实现了就业。
(四)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形成,职工收入水平提高。初次分配的市场机制基本形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不断完善。在竞争性行业,以市场为基础的工资形成机制已基本确立。随着经济发展,职工收入水平逐步提高,2005年,职工年货币平均工资达到14409元,比2000年增长81.8%,年平均递增12.7%。
(五)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基本理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逐步形成。按照“分类指导、分类处理”的办法,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劳动关系逐步规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基本理顺。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建立。全省2581户企业建立了集体协商制度,涉及职工达49万人。全省各市县(市、区)全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劳动保障信访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在效能建设上成效明显。
(六)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先后颁布实施了《吉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吉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吉林省失业保险办法》、《吉林省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等4部地方法规和政府规定,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支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取得成效,劳动者弱势群体保护得到加强。集中组织开展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共查处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0.44万件,为农民工追讨工资达8098万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势头得到遏制。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
(七)劳动保障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劳动保障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不断充实和加强,全省普遍建立了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站(所),配备了专职人员,为全方位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场所面积不断扩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已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广泛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劳动保障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劳动保障信息化(“金保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引领劳动保障工作逐步走向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轨道。
“十五”时期各项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十一五”实现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这些都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预计未来五年,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还十分突出。在城镇,全省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合流预计可达到205万人。受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十一五”期间,预计城镇可安置就业175万人,城镇就业供大于求30万人。同时,困难地区、行业和社会群体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亟待解决。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技能人才短缺,培训能力、质量、经费、设施等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职业技能培训以就业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尚需完善。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保障面临新的挑战。“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压力等诸多挑战。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差距过大,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配套措施不到位,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特别是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资金来源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社会救助体系不健全,进城就业的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农民、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
3、劳动关系更趋复杂化,劳资矛盾日益突出。未来5年,我省经济和社会结构仍处于较大的变动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将更加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严重,劳动力流动频率的加快,使劳动关系变得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对加快完善劳动关系调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工资分配关系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的矛盾仍然突出,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在全国位次下滑。劳动争议案件继续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现有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机构与人员队伍难于适应工作需要。在劳动保障领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4、劳动保障立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完善,在社会保险费征缴、基金监督、促进就业等很多领域急需法律约束和规范。由于缺乏财力投入,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建设标准低,服务功能有待增强。
二、“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支撑,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完善制度,稳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劳动关系和谐。
(二)发展目标
1、促进就业。“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改善就业创业环境,统筹城乡就业,到“十一五”期末,劳务输出人数力争达到400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50万人,境外输出20万人。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基本解决我省经济调整转轨时期历史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制比较健全、利于各类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计划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0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2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0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9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0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2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0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0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4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0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85万人。
3、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和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交流、使用、激励和保障的新机制。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专业化、开放式公益性公共实训基地,推动行业企业建立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同时,加大对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及已进入非农产业的农民工的岗位培训。
4、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立法逐步健全,重点研究制定完善就业、社会保障等9部政策法规和规定,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效能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得到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社会各类群体利益关系更加协调平衡,基本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健全收入分配预警体系,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工资水平稳步增长。各类用人单位普遍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实际年平均工资增长10%左右。
三、“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积极促进就业
1、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鼓励和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继续深入开展“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大力拓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的发展空间,积极组织省外、境外劳务输出,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措施办法,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服务型就业岗位,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2、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统筹城乡就业,改革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制,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进一步做好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有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劳动力省外、国外就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3、继续实施促进就业扶持政策。通过综合运用各项扶持政策,重点解决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通过施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做好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解决好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继续坚持施行失业保险、低保和再就业联动机制,突出解决体制转轨时期遗留问题,鼓励和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缩短失业救济周期。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对象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
4、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大力开展人本服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覆盖各类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举办的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巩固和完善街镇乡、社区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并逐步向村延伸,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工作手段,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失业人员就业、扶助困难群体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的基础作用。
5、加大再就业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促进就业和培训资金筹措力度,各级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就业任务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合理增加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形成制度性的预算安排;将公共就业服务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免费的职业介绍经费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资金投入,探索建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解决老工业基地困难群体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就业再就业问题;进一步完善就业再就业经费管理,科学合理的分配和使用资金。
(二)营造有利于推进技能劳动者培养的环境
1、全面推动技能劳动者培养。结合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工作。坚持职业培训机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方向,形成以省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为龙头和区域分布合理的技师学院分院。技工学校、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公办职业技能培训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与民办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提高和改善职业培训实训设备设施,建立面向社会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到“十一五”期末,建成省级技师学院1所、二级分院2所;职业技能实训基地50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200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达到15所;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达到20所;高级技工学校达到15所,新建技工学校30所。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从国债资金、职业教育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技能人才和师资培训。鼓励地方政府建立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制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2、强化职业培训。清理整合社会各方面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培训力量,结合就业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新生劳动力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岗位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实现用工信息与职业培训信息网络连接,为求职者的培训和就业提供服务。
3、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政策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逐步形成以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为主体,以企业业绩评定和学校课程考核为补充的职业技能鉴定格局,培育科学规范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推广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推进技师考评社会化管理工作,构建技师成才通道。发动全社会普遍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逐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工作机制,组织优秀高技能人才出国培训提高。在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职业培训和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衔接机制。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统帐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帐户从6%起逐步做实到8%,实现基金积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将私营、个体劳动者和符合参保条件的灵活就业者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改革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有效分解老龄化的风险与压力。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社会化发放办法,逐步实现离退休人员由社区组织管理。
2、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参保,研究制定相关人员参保政策。加强失业保险费扩面征缴,全面实现失业保险地市级统筹,完善省级调剂金制度。调整失业待遇水平,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再就业,制定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不裁员或少裁员的政策,帮助其组织富余人员开展转岗专业培训,以利于稳定就业,减少失业。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预警预报制度。
3、积极推进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在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下,不断完善基本保障制度、保障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下,将城镇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制度,探索覆盖全体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办法。建立财政投入机制,着力解决好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明确各级政府责任,通过财政适当补助和多种筹资渠道,妥善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费来源问题,帮助无单位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促进失业人员接续医疗保险关系。研究参保人员跨地区流动引起的医疗保险关系接续和地区间基金平衡问题。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完善工伤保险政策,积极探索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将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和有雇工的工商户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积极研究和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政策办法。在统筹地区逐步建立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建立工伤职工待遇水平的调整机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4、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我省实际,以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出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农民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从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财政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农民社会保险的支持力度,从缴费上重点扶持务农农民参保。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的其它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从农民工的迫切需要和实际可行出发,有步骤地推行社会保障项目。
5、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机制。在全面落实企业和个人责任的基础上,强化征收管理,实现应收尽收,按统筹层次,明确各级政府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平衡的责任。完善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在明确原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经费标准和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探索退休人员医疗保障资金的财政支持机制和困难企业职工、城镇低收入居民参保的多渠道筹资途径。
6、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市县全部建立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协调、指导社会保障监督工作,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管理、调剂、投资运营和结余等情况实施监督。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和完善个人账户基金和企业年金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以科学规范的方式,探索和实施基金投资运营办法,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加强对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监督,完善社会保障监督制度,以监督基金运行状况、防范基金风险为核心,建立完善的基金预警监测体系,实行基金预算管理和风险储备金制度。建立健全内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审计和稽核制度。强化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实现对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管理、支付等环节运营的全程监管,保证基金安全。
7、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将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大力发展老年社会服务,按照产业化、社会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老年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满足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养老需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力求做到跟踪一生,服务一生。积极推动老年公寓等养老工程建设。普遍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探索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各级经办机构服务功能,为参保对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完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
1、加强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建设。规范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中的劳动关系,基本理顺企业改革中的劳动关系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在各类企业与职工普遍建立劳动合同日常管理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动态化管理。建立健全企业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研究探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完善职能,健全工作机制。
2、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员资格认定和资格注册制度;建立劳动争议案件公开审理、监督检查、错案追究、廉洁办案、立审分离,专兼职劳动争议仲裁员培训、考核、聘任、管理等项工作制度,形成比较健全完善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制度体系。
3、继续改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制度,使劳动者工资水平与人力资源市场价格相适应。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决定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进一步健全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
4、进一步加强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告、预防和处理工作,完善维稳工作长效机制。继续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建立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处理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反映灵敏、指挥有力、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完善信息报告制度。
(五)积极推进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1、加强劳动保障立法普法工作。在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以制定出台《吉林省促进就业条例》、《吉林省社会保险条例》、《吉林省劳动合同条例》、《吉林省集体合同条例》、《吉林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为重点,加紧研究制定《企业工资办法》、《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医疗保险办法》,修改完善《吉林省失业保险办法》,调整相关政策,完善制度架构。全面形成和建立我省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使之逐步完善。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建立企业劳动保障的诚信评价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主体自觉守法。
2、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继续完善工时、休息休假、艰苦岗位津贴等劳动标准,坚持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费征缴、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等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强化日常巡视检查、举报专查和年检,加强对违法行为较多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管,加大对各种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维护法律尊严。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继续聘请劳动保障法律监察员,加大对各种违法行为的监督打击力度。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理或处罚决定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违法行为严重的,除依法进行处罚,还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推进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的建立,保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3、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督职能。制定和完善行政监督、政务监督和层级监督等内部监督制度和程序,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规程,完善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制度。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建立专门的劳动保障法制与监察执法机构,有条件的地区,要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劳动保障监察分支或派出机构,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与劳动者的比例达到1:8000-10000。
(六)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各级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向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开展五项基础设施建设:①每个市县劳动保障部门有一个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场所,实现一站式办公;②省及市县(区)有一个达到国家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求职就业提供优质服务;③省里建立1所国家级职业技术学院,市州建立1所与本地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二级技师学院或国家级的技工学校,县(市、区)要办好1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技工学校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④省及市县都要建立劳动仲裁院,仲裁庭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以上,面积达到规定标准,为做好维权服务提供基础保障;⑤建立适应劳动保障服务功能发展需要的信息网络,为科学决策提供便捷服务。
2、组织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十一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规划,重点组织实施“五大工程”:城乡统筹劳动保障示范区建设工程、国家高技能劳动者培训工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十一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创造有利条件。
3、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地方政府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积极促进建立劳动保障预算制度。加大为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安排紧缺技能人才培养专项建设费。安排国债资金和政策性贷款大力扶持技工学校和中心城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采取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各级政府用于就业的经费和征缴的失业保险费中,要确定一定的比例用于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重点落实各级政府对养老、失业金收支缺口以及做实个人帐户的补助资金,使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各级政府要继续对人力资源市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及运行维护等劳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第四篇: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资源整合阶段。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明确“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政策框架,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劳动保障事业新格局,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估价
过
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经济体制转型、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形势,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者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劳动保障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两个确保”得到落实。全县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的发放率达到100;累计筹措专项资金1100多万元,用于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切实保障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二是就业再就业稳步推进。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3640个,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500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875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156人;全县职业培训共16732人,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次,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建站率100,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征缴养老保险基金由2001年的501万元增加到1068万元;征缴失业保险基金由2001年的14.1万元增加到145万元;征缴医疗保险基金由2001年的100万元增加到482万元。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均有大幅度增加,全县初步构建起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险种齐全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
四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卓有成效。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私招乱雇、无证上岗等行为,劳动力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137.8万元,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10345份,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5起,及时进行调处,结案率达96以上。
到“十五”末,我县劳动保障工作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就业的服务机制和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二是社会保险扩面难、基金征缴清欠难,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够广,基金承担风险能力较弱。三是国企改制职工转换身份面临一定的阻力和困难,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险预留资金增加了企业和财政压力,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四是劳动者的择业观念、文化和技能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职业技能培训滞后,整合劳动力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劳动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十一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全面推进劳动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二)战略目标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就业再就业的基本目标是:拓展劳务经济,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战略,全面建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通过就业促进发展,以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扩张就业总量。
一是切实做好政策导向。全面建立就业基础台帐,开发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实体,鼓励劳动者自主择业和创业,开展跨地区劳务协作。通过政府政策导向,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的就业政策。保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次。
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就业。大力开发保安、保洁、家政服务、公共设施维护、托老托幼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妥善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通过市场化运作、网络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社区就业样板”,对就业成效突出的社区提请政府实行奖励。
三是建立就业援助机制。就业服务机构主动掌握就业供求信息,建立规范的就业供求数据库,有效调控公益性就业岗位,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实行空岗公告制度。分季举办招聘会,定期开展社区就业援助活动,为求职人员提供“零距离”服务。
四是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工程”,全力抓好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十一五”期间,培训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5万人,认真抓好“技能就业工程培训基地”建设申报筹建工作。大力援助“技校贫困生”,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送技能、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下乡,服务上门。全面开展师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就业训练中心及民办培训机构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教师。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十一五
”期间,继续向企业职工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展,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五是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培训政策宣传力度,扩大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影响,切实增强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法律意识。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分类指导,突出本地培训特色,适应市场需求。有效利用再就业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商业、服务
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烹饪、车工、焊工、电工、电脑、美容美发师、营销管理等专业技能培训。“十一五”期间,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万人,基本达到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建设规划的需求。健全就业准入制度,加强“两证”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六是加强劳务输出工作。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服务机制,有序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5—2010年,利用劳动力市场广泛搜集招工信息,强化与东北、南方沿海等地的劳务协作关系,拓展大西北输出渠道,组织劳务输出45万人次。并建立规范的劳务输出管理、流动服务、市场调节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扩大劳务经济成果。
七是建立政府支持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积极向县政府汇报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和政策落实情况,政府对就业再就业财政支持资金逐年增加,力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养老保险
(1)积极做好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社保经办机构切实搞好服务工作,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进一步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做到管理重心下沉,服务位置前移,促进参保人数回升,基金征缴到位,基金积累增多,支付能力增强。
(2)切实抓好农村养老保险接收工作。按照“编内接人、全额预算、不吃基金”的原则,2005年底至2006年初完成接收任务。研究制订农民工、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办法,探索农村养老保险,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3)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制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统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与企业制度相衔接、坚持退休人员待遇平稳过渡、坚持基金自求平稳。
(4)积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到“十一五”末,基本养老保险要覆盖到城镇各类用人单位及从业人员,覆盖面达到100,参保率达到95以上,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5)切实抓好清收历欠工作。从2006年起,对欠缴养老保险费数额较大的单位,分别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督缴。对原破产单位的养老保险债务,组织专门人员核实债权,清理债务,以年清缴35的速度,在“十一五”期内基本清收完毕。
(5)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巩固和完善委托银行代发退休费制度,确保社会化发放率100;加强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推行属地生存认证的监管机制;建立对离退休人员走访制度,提升退管服务水平。
(7)做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落实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精神,规范“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做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加强基金数据库建设,全面推行“社会保障卡”制度。统一五项险种数据,实行一卡通,为参保人员提供便捷服务。
(8)进一步规范职工提前退休审批工作。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规定,规范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基金支出。
(9)增加社会保障事业财政支出预算。在现有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县政府要逐步加大社会保障支出预算比例,每年保持不低于15的比例,逐步达到年支出比例为20。
2、失业保险
(1)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强化基金核定力度。失业保险的扩面重点是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用三年左右时间将失业保险制度覆盖到位。做好改制、重组企业和转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关系的接续服务工作。以2005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基数,每年新增参保人数15—20,基金核定率达100。
(2)清收失业保险基金历欠。在依法规范社会保险缴费申报,缴费程序的前提下,清理失业保险基金债务,理顺债权债务关系,运用法律、行政和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强化清欠力度。年清欠率达20,到“十一五”末基本完成清欠。
(3)建立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将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与劳动保障信息系统有机结合,纳入“金保”工程同步实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平稳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在实施并轨过程中,做好失业职工待遇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实现基本生活保障方式的转变,平稳推进改革。
3、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十一五”期间,要逐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稳妥推进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按照“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指导思想,完善全县生育保险制度,实行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统一参保、统一征缴、统一管理的模式。
(1)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统帐结合,双方负担”的原则,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到“十一五”末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100,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覆盖面达60以上,参保总人数达3万人。
(2)全面启动生育保险,到“十一五”末生育保险参保率、基金核定率均达到95以上。
(3)建立完善生育保险业务运行系统,实行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分别确定费率,基金分别立帐,待遇分开支付的运营机制,协同推进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作。
(4)加强医疗保险管理。以定点药店、定点医院“两定”管理为重点,强化对医疗保险各环节管理工作。
4、工伤保险
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按照“注重法规宣传,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工作职责,夯实基础,稳步推进,重点突破,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扩面、征缴和待遇支付等工作,切实保障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的参保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1)积极扩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首先启动矿山、建筑、化工等风险较大的行业、企业,逐步覆盖到各类用人单位,到2010年末,覆盖面达95以上。
(2)狠抓核定。严格核定缴费基数,准确确定各行业缴费费率。
(3)落实待遇。认真做好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积极组织申报,严格按照待遇支付项目和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落实参保人员的待遇审核支付。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1)根据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劳动保障监察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十一五”期间,保证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四到位、四落实”。并建立规范的文件备案审核制度和劳动监察重大案件报告备案制度,推行主办监察员培训制度。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5以上。
(2)建立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察执法机制,持续开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打击非法劳务中介和非法使用童工等为重点的各类专项监察活动。
(3)建立劳动保障执法信息管理系统。2006年基本配备信息管理系统,培训专业人员,2007年全面建成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系统。
(4)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大力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十一五”期间,按照劳动部、省劳动厅要求,建立我县规范的仲裁庭,切实做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和维稳工作。重点是做好企业安置分流方案的审核、保障职工的经济补偿兑现、催缴社会保险费及维权维稳等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5)推行用人单位守法诚信制度,建立用人单位诚信档案,完善诚信信息交流体系,推行失信惩戒制度。
(6)加强劳动工资分配和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宏观调控用人单位工资分配体系。继续执行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规定》,推行新的《劳动合同规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查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收入分配的调控,进一步规范工资分配秩序。
——加强基础设施和队伍素质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1)改善各经办机构办公条件。继续完善办公场地和设备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本部门基础建设达到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的标准。
(2)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平台服务功能。2006年要逐步实现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和工作“六到位”,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开展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指导社区平台做好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管理服务台帐,建立集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职业介绍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窗口。进一步提高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2、队伍建设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教育活动,坚持党组、党总支、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和中心小组学习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升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政策水准。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干部职工文化素质教育。鼓励干部职工自学成才,支持离岗专学。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对策与措施
1、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劳动法》为基本法律准则,全面贯彻实施《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熟练掌握和运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各项政策法规,依法行政,确保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
2、进一步强化管理,落实目标责任。一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经办机构、股室,层层分解工作目标,责任到岗到人,限时达标,逐月考评,汇总,奖罚分明。二是对参保单位一把手,实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按政府经济工作的要求签订责任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政府分把社会保障工作考核情况作为参保单位年终评比、一把手职务升降的重要依据,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分段落实。
3、健全人大、政协监督机制。每年定期向人大、政协报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请县人大、政协领导到劳动保障局视察工作,检查督办。
4、加大基金监督力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建立健全基金监管制度和财政、审计协同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改进监管方式,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督并举,查处少缴、漏缴、虚报冒领、滥批滥发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基金预决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挤占挪用基金行为。
5、增加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透明度。定期向群众公开劳动保障政策及实施结果,坚持政务公开,取信于民,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建设项目
1、完成“金保工程”建设。
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建设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督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简称“金保工程”)。先启动“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两大子系统,配置设备,培训人员,建立规范化、现代化的服务大厅。到“十一五”末全面完成业务经办、劳动力资源管理、公共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工资价位确立、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的“金保工程”建设。
2、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建设功能齐全的再就业培训综合服务楼,为劳动者提供便捷服务。培训对象主要是下岗失业职工、农村贫困家庭、失地农民中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初、高中毕业生,计划投资600万元,争取2005年下半年动工,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
3、完善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功能。
拟按照上级一栋楼办公、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三个一”的要求,兴建一栋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楼,计划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2007年动工,2008年完成。
第五篇:盐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盐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006年,《盐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在省厅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现按照省厅要求,对我市“十一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
一、主要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和主要成效
(一)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将就业再就业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2006年制定出台了《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盐政发[2006]99号文件)和8个相关配套文件,在不折不扣执行国务院和省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强政策的普惠性。通过狠抓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及措施的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46万人,达到规划目标22万人的83.9%;促进8.56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达到规划目标11万人的77.8%;帮助2.7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达到规划目标3.5万人的78.6%,其中“4050”人员1.3万人,达到规划目标1.5万人的86.6%;新增劳务输出22.05万人,达到了年新增10万人的规划目标,其中向对口协作的常州市输出4.46万人,达到每年输出2万人的规划目标;2006年末、2007年末、2008年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2.73%、2.42%,均控制在4%以内。截止2008年一季度末,我市充分就业社区达76个,占社区总数的40%,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20个、充分转移村400个,均超过规划的目标进度。
(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按照“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我市相继建立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2008年一季末,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68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5%。2006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征收养老保险费30.4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8.5%,支出养老金36.78亿元, 达到“十一五”目标的48.4%。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8.46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98.46%,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93万人。2006年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共征收医疗保险基金17.84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77.56%,支出14.48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8.95%。全市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分别达到48.9万人和40.72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97.8%和101.8%。2006年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共征收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0.68亿元和0.56亿元,分别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8%和62.2%,支出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分别为0.59亿元和0.33亿元, 达到“十一五”目标的65.6%和47.1%。
全市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2.4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8.9%。2006年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征收养老保险费12.24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1.9%,支出养老金12.7亿元, 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5%。
全市参加农村养老保险119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79.33%;全市农村养老保险投保率为26.4%,离“十一五”目标要求的30%的目标仅差3.6个百分点;全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2006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62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81%,支出养老金0.98亿,完成“十一五”目标109%。
(三)劳资关系进一步协调
积极推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5%,全市百人以上企业开展工资协商的达到90%。深化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848元,较2006年增长20.13%。2007年发布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企业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4%,预警线20%,下线较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2007年10月1日,全市提高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取得明显效果
“十一五”以来,我市职业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再就业培训10.67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71.1%,培训合格率达到98%,超过了95%的目标。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5%;创业培训0.74万人,成功创业率达到6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9.09万人;全市共有技工学校7所,在校生规模达2.8万人,2006、2007年,培养技术工人2.09万,完成“十一五”目标的34.8%,培养新技师2500人。高级工及以上的技术工人比例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在职职工的技术等级初、中、高技能构成比例由38:54:8提升到42:46:12。全市由劳动保障部门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机构已达187个,涉及30多个专业,年培训能力达到3万人次。
(五)劳动保障法制监察与劳动仲裁得到加强。2006年以来,以“劳动合同促进年”、“劳动保障和谐企业创建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年”等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一是全面建立劳动保障诚信制度,探索劳动保障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源头监控,促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树立企业诚实守信的社会形象。二是不断完善案件办理制度。2006年以来,我市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为目标,以强化制度建设为抓手,修订完善了3大类计53项制度,不断夯实工作基础。三是探索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建设。目前,我们在部分街道、社区进行了试点,三个试点网格的信息采集和微机录入工作基本完毕,正准备进一步扩大推广范围,“两网化”建设已具雏形。2006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共查出拖欠农民工工资3018万元,清退童工14名,补签劳动合同71099份,补办社会保险19399人。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527件,结案3422件,结案率达97.02%。
(六)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市共建立了劳动保障所28个,劳动保障站192个,工作人员327人,其中,社区专职工作人员236人。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向纵深推进,2007年全市劳动保障系统有5个窗口单位被省厅授予优质服务窗口称号。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市政府在江苏盐城技师学院挂牌成立了盐城市公共实训鉴定基地,江苏盐城技师学院成为全省首批重点技师学院,升格为副厅级。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开通12333咨询服务系统人工服务,设立人工电话服务座席3个,加上自动语音服务,截止2008年五月底,电话接听量达到5万人次,以“盐城劳动保障网”为载体的公共电子政务平台已经形成,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就业再就业方面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同时并存。目前,全市结存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无业农民及就业困难群体,加上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需要就业的群体不断增大,这部分人员技能缺乏,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就业难度较大。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出现了“用工难”现象,市内一批新上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急需的服装缝纫、纺织挡车、化工操作、机械加工等工种的熟练工、技术工严重短缺。全市开展的“用工服务到企业行动”为服务企业用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劳动力就业的选择性和流动性等客观现实,一些工资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工种,如:服装缝纫、纺织挡车、化工操作、机械加工等工种的熟练工、技术工短缺,企业招用工较为困难。
2、再就业资金支付压力加大。随着新一轮就业政策的出台实施,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资金需求量增大,而省、市财政对再就业资金的投入没有相应的增加,我市原在失业保险金中调剂的部分,也因相关政策的出台而不允许继续调剂,2006年、2007年全市再就业资金缺口均超过3000万元,再就业资金不足将影响到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
3、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有待增强。随着城市在做大,就业工作业务量的不断扩大,现有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与省提出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必须达到四星级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全市138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虽然挂牌,但部分乡镇工作机构不健全,存在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不落实的问题。
(二)社会保险方面
1、医疗保险。①由于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二元化,城镇与农村分割,导致部分县区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面窄,共济能力弱,基金容易出险。②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滞后,不适应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社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基本属于“简单型”医院,难以聚集优秀的医务人员,也难以保障医疗技术质量,同时医疗条件和设备较为简陋,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保障,在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管理上距离规范化,科学化上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医保事业发展的需要。
2、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问题突出,2006年有2家经办机构基金出现了负增长,2007年有7 个经办机构出现了负增长。形成原因:一是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多,在职参保人员由于事业单位、改制等原因却呈减少趋势;二是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增幅高,在职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增幅相对较低,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人均养老金和人均缴费基数分别增加218元和139元,人均月养老金达到1667元,而人均月缴费基数仅为1555元;三是养老金待遇高,缴费比例相对偏低,缴费标准仍维持在十年前的水平。
3、农村养老保险。①新型农保制度试点工作,各地进展不平衡,个别地区实施方案还没有形成,主要原因是新农保财政补贴渠道尚未完全落实到位;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在数据统计、资金筹集、部门工作衔接和账户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培训方面
职业培训总体实力与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不相适应。目前,全市技术工人中初、中、高级之比约为42:46:12,高级工以上比重低于全省的平均值,汽车、纺织、机械、化工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紧缺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比重更低,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培训规模不大,培训层次相对较低,有的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训练设备落后。培训资金投入与培训规模不相适应。既存在培训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存在培训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很少。企业对技能人才重使用轻待遇、只使用不培养的问题相对突出,部分企业中的技能人才待遇难落实,导致技能人才流失。
三、规划需要调整和修正的内容及政策建议
(一)就业方面
在“十一五”规划第四部分,即“十一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与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到规划中,从而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
将《规划》的第三部分重点目标中的“劳务输出培训”的概念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二)社会保险方面
(1)完善医疗保险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医疗健康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从组织机构,协调机制和基础信息入手,探索居民保险社区服务首诊制模式,完善政策,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有效利用卫生服务资源,让更多的居民,得到就近、廉价和周到的医疗保险服务。
(2)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①2008年开始到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市每年新增参加新农保3万人,到2010年全市新型农保制度建立率达到80%;②基金征缴:2008年征缴基金5000万元,2009年征缴基金6000万元,2010年征缴基金7000万元,三年合计征缴1.8亿元;五年全市征缴基金2.76亿元。③积极推进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强化督查、规范管理,努力实现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即征即保”目标,2010年全市总体覆盖率达95%以上;④实现市、县(市、区)、乡(镇)农保业务计算机联网管理,全面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⑤建议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中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参数除去,因为未来的几年,农村劳动力会不断的涌向城市,他们更多的会选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这样就使得农村养老保险新参保人数得不到保证。
(3)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对参保人数、征缴保险费金额的规划无法用数字确定,需根据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的不断发展进行调整确定。
(4)工伤保险。由于近年来我市加大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力度,将事业单位及民间非盈利性组织纳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较快增长,预计到今年底可实现50万人。为此,建议将《规划》中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调整为53万人。
(5)生育保险。《规划》中全市生育保险期末参保人数为40万人。截止2008年5月末,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0.7万人,已经提前达标,预计年末将达到42万人。为此,建议将《规划》中的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调整为44万人。
(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高技能人才培训 建议增企业技术工人培训的相关内容。
(四)公共服务能力方面
建议明确“十一五”末,金保工程建设相关指标:12333电话咨询服务达到6万人次;联网上传率达到100%;联网数据上传准备率达到100%;城域网覆盖率达到99%。
二〇〇八年七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