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初中毕业班第一阶段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复习检测题
2018年初中毕业班第一阶段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检测题
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聚焦中考]
命题点:维护公平、协调发展
1.(2017·贵港,9)2017年养老金并轨改革启动,近4000万公职人员缴纳养老金,公职人员和企业职工领取同样水平的养老金。养老金并轨有利于(A)①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玉林、崇左,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后,截至2016年9月,全国已有30多个省份取消了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意味着,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取消农业户口(C)①将使我国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④将使我国消除城乡发展差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6·贵港,4)2016年6月迎来了《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此次修正案将组织作弊、替考等行为正式入刑,国家打击考试作弊的力度越来越大。这警示广大考生(B)①要维护社会公平,坚决抵制替考行为 ②法律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③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④要诚信应考,避免因违反规定而受到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2015·河池,11)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机场、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地,于2014年10月1日前关闭了所有民航、金融、电信等行业的贵宾厅。这一做法(C)A.从根本上遏制特权意识 B.能完全实现社会平等
C.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D.侵犯了游客的自主选择权
提分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平等的基础是(A)A.生命的平等
B.地位的平等
C.法律权利的平等
D.人格尊严的平等 2.(2017·柳州)2017年4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各省(区、市)高中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则要显著提升,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该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是为了(B)①提高大学入学率 ②统一城乡教育特色 ③提高国民素质 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17·黄石)2017年,承载过太多青春和梦想、见证过太多欢笑与泪水的高考走到恢复40周年的历史节点。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广大学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国家恢复高考制度(D)A.积极维护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 B.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 C.满足了公民接受教育的一切需求 D.为公民的发展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4.(2017·福建)从2017年春季开学起,全国城乡统一实施“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贴生活费”的政策。这对发展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是(A)①促进教育公平②健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一体化
③迅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④是提高城乡办学质量的唯一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边漫画《禁》中学校的做法(D)
①有利于推动学校同步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 ④不利于孩子成长,是非正义的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一个农民工到银行取钱时,发现银行保安刚刚拖完地,就脱下鞋子。尽管保安说“没事,你进去,一会儿我再拖一次”。农民工还是跪着进到银行ATM机前操作。从平等的角度,我们不支持农民工这样做的理由有(D)①农民工有良好的公德意识 ②每个人在法律地位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农民工这样做矮化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③农民工忽视了自己作为消费者拥有平等的权利 ④保安做到了平等待人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 7.2017年2月,某市首次面向残疾人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名残疾大学生被录用。这(A)①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 ②体现了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要求 ③增强了残疾人维护合法权利意识 ④解决了日益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2017·安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此举(B)①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②能够迅速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③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④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 9.(2016·河池)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指出,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请回答:
(1)农村贫困人口属于弱势群体之一。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弱势群体吗?(至少列举两例)答案: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遭遇灾祸的人群等。
(2)要让我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其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案: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017·德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2017年我国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有利于(B)①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保护弱势群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缩小贫富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二篇: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单元教案
课题: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能力目标: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习观察研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让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育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生存的状况。本课的教学内容的学生而言并不难理解,但要想使教学获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查找大量的资料,让学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了解体会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查找资料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弱势群体学生既认识自己的处境,又能够树立信心,以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引入:看看他们
1.播放一组反映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照片(如本备课系统提供的照片《弱势群体》),让学生说说照片中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并说说自己的周围是否也有这样的人群。
2.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人确实处在困境之中,他们最需要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其实,他们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和关心,是全国人民想方设法帮助的对象,国际上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弱势群体”,可见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他们的情况。
设计意图 :引出“弱势群体”的概念,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教学环节一:什么是弱势群体
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6页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归纳交流概念中所强调的弱势群体的三个特征。
2.了解其他学者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学生阅读本备课系统提供的资料《什么是弱势群体》,了解其他学者对弱势群体的认识。
3.学生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弱势群体”的资料,谈谈对弱势群体的看法。设计意图 :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知道社会对弱势群体非常关注和关心
教学环节二:我国弱势群体的类型
1.继续观看本备课系统提供的照片《弱势群体》,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学生根据备课系统提供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依次说出我国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科书第46—48页分别阐述了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这是本活动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应掌握。本备课系统提供了相关的 PPT,可供教师参考。
2.教师整理学生的回答。
3.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说说还有哪些其他类型的弱势群体,说说他们为什么是弱势群体,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哪些援助。
设计意图 :弱势群体及其生活处境,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环节三:体验生活,感受幸运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8页最后一段阅读文字,体会人生的艰难。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拥有的幸运或不幸。
拓展:给政府的建议组织学生讨论,说说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怎样的关心和支持,给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如应制定怎样的政策,采取什么措施给予社会弱势群体以有效的支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课题:走近同龄人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弱势群体”;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特别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生活状况,懂得贫困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能力目标: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习观察研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育学生关心他人情感与价值取向。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活动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感受他们的生活境况,了解贫困等不利条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对于生活境况优裕的中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对社会和人生比较敏感,但要站在弱势儿童的立场上,运用同理心去感受他们的困苦,甚至是心灵上的伤痛,是很不容易的。而对自身就是弱势儿童的日子来说,则有励志、图强的问题。因此,理解贫困等不利因素对儿童成长的不利影响是本活动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弱势群体学生了解自己的处境,让他们认识到,贫困和疾病不是自己的过错,自己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帮助,而不应该受到歧视。教师要引导他们奋发向上,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在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
引入:看照片,谈感受
1.播放一组反映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照片,让学生谈观后感想。
2.教师:的确,人的生活境遇是很不一样的。有的人生活条件优越,有很好的成长环境;有的人则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生活在不利条件中的儿童少年的生活境况,了解不利的生活条件对他们成长的影响。设计意图 :步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感受他们的不利处境。教学环节一:我们的不同遭际
1.教师:从刚才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还有不少同龄的伙伴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他们或者因为贫困而缺衣少食; 或者因为贫困而失学,有的甚至很小时就担负起沉重的家庭负担;有的因为家庭变故而生活在困苦之中;还有的因为残疾而失去了常人应有的快乐;等等。今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境况。
2.呈现一组反映我国处境不利少年儿童现状的数字或研究成果,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的现状及其遭遇,并交流感想。
3.学生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有关处境不利的儿童的生活境况的资料,可以是个案,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等。
设计意图 :生活境遇的人们着想,特别是能够体会生活境遇不利的同龄人所处的困境。教学环节二:不利境遇的影响
1.教师:不利的境遇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他们中有的因为贫困而过早地离开学校,从而失去发展的机会;有的因为身体残疾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快乐地生活;有的因为疾病而远离正常人的生活,被抛弃在社会之外;等等。那么,不利的境遇到底会对儿童青少年 产生哪些不好的影响呢?
2.学生自由发言。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以及查找的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3.教师呈现不利境遇给儿童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的研究结果或者具体案例,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 :深刻理解不利境遇对儿童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激励处于不利处境的学生发愤图强,克服不利条件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勇敢地面对困难,走出一条自我发展之路 教学环节三:直面困境
1.教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境遇不一样。不同的境遇对人的影响不同。好的环境能促进人的发展,不良的环境则会给人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处于不利环境中的人,是否就可以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甚至破罐子破摔?
2.呈现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不同案例,学生就此进行讨论交流,设计意图 :针对班级中的,处境不利的学生,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做一个不向困难低头的少年,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发展的道路
课题:平等的真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的生存条件、社会地位之所以有差别,就主要在于人际遇不同,懂得平等社会的建立需要大家的努力,需要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平等社会的美好。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事例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会辩证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育平等意识,坚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形成追求平等、正义的价值追求。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引入:分析案例,体验平等1.呈现教科书第52页中的两个案例,学生阅读案例,并展开讨论。
2.教师:“公平”和“平等”是现代社会两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理念。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平等的真谛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些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3.学生自由谈论对平等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平等的思想,并引出本课的教学主题
教学环节一:平等的含义
1.教师呈现如下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平等的含义。让学生阅读后发表看法。某单位车辆违反交通法规并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两人身亡。其中一人为某大学教授,另一人为进城务工农民。在理赔时,肇事单位认为,应给教授赔偿30万元,而农民工只赔8万。
2.呈现一组学者、思想家对平等的论述,学生阅读并谈自己对平等概念的理解。(见多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 理解平等的 含义,懂得公平公正对于人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二:高低贵贱之辩论
以“人是否有高低贵贱之分”为题展开辩论。正方辩题为: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反方的辩题为:人实际上有高低贵贱之分。正反方分别用事例、他人的言论等证明自己的论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辩论对公正和公平形成深刻的认识,深切体会平等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三:维护平等
1.教师:追求平等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现代社会注重人与人的平等。维护社会的平等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那么应如何维护社会的平等?
2.学生就下面的观点开展讨论。
(1)我不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平等的问题与我无关。(2)保护弱势群体,是政府的事情,我们个人做不了什么。(3)谁让他们生不逢时,生活条件差是他们的命苦。
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享有尊重的权利。良好的条件不是一个人获得人格尊严 的前提条件。社会成员的人格尊严,需要法律的保障,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维护。(4)我是社会弱势群体,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5)像我们这种人,社会不会在乎我们的,学好不学好都一样。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处境不利的人,要用自己的奋斗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赢得他人的尊重。
3.学生就教科书第54页的蒋聪伶的故事开展交流,说说她的经历给自己以什么启示。学生也可以在课前查找有关自强不息的案例,在课堂上交流。
4.学生进行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不公正、不平等的观念,说出来,与他人交流。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捍卫人的尊严、维护人的平等权利是每个人的责任。无论是“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都要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责任,尤其是在社会中处于优势的人们,更要为帮助弱势群体尽自己的责任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弱势群体应通过自强发展自己,赢得他人的尊重
课题:平等的脚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党和政府在保障人民权利方面所做的努力,知道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学会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懂得为他人的幸福付出努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在维护人民各项权利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包括政治制度、宪法、法律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状况从而存在不平等、不公平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要面对的各种困难以及党和政府的决心。本节中的教学重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的政治、法律、经济等保证,以及我国的有关现状。教学的难点则是查找有关资料。另外,教科书中的有关图表以及一些数字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方可理解,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自由谈对“平等”的理解
1.教师:“平等”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理想目标。那么,什么是平等?我们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2.学生自由交流对“平等”的理解。
设计意图: 引出话题,并让学生初步整理自己对平等概念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环节一:了解历史上有识之士对平等社会的向往
1.学生阅读并翻译古文《礼记 ·礼运大同篇》中的段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闲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学生阅读古文《桃花源记》,理解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感情。
3.教师:“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作者虚构的这个故事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战乱不断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疾苦有了更深的体会,于是构想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快乐,人与人之间极其融洽而友好。这样的社会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下面,我们一起来追寻前人的足迹,看看他们理想中的平等社会以及为追求平等而做出的努力甚至牺牲。
4.学生交流中外历史上追求平等的人和事。
设计意图: 了解历史上的有识之士对平等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认识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懂得实现平等社会的重大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的对平等社会的向往 教学环节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维护人民平等权益所做的努力 1.教师: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 推翻阶级压迫,由劳动阶级当家作主,最后消灭阶级差别。为了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实践自己的诺言,进行了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党和政府在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重大成效。
2.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并明确规定了公民在教育、劳动、医疗等方面享有的平等权利。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完善法律、制定倾斜政策、实施各种项目,在扶贫济困、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3.学生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有关信息,交流我国政府在扶贫济困等方面所做的努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具体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维护人民平等权益方面所做的努力 教学环节三:了解我国的现状
1.教师: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尽管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在维护公民平等权益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因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民个人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归纳起来,主要是:一是城乡差异;二是东西部地区差异;三是由社会转型而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劳动者收入差别过大。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6页中的图表及表下的阅读资料,了解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3.教师呈现一组反映社会转型期低收入者出现原因的漫画,让学生理解教科书第57页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自己身边或者自己家人受到社会转型影响的事例。
4.教师:我国东西部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靠着优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发展较慢。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帮助西部边远地区发展经济,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党和政府为缩小东西部差异、改善西部人民生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5.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漫画,让学生理解教科书中的“社会转型造成弱势群体.总结: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感想等,对本课进行总结性发言。
课题:政府的努力和社会的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政府以及民间组织和机构在扶贫济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努力,了解帮助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情社会弱势群体,力所能及地帮助弱势群体。教学课时:1~2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1.呈现一组反映各地开展扶贫工作的照片,让学生看照片并讨论:这组照片反映了是什么?
教学环节一:我国政府的扶贫政策
1.教师: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是贫困人口。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但是,贫困仍然是困扰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重大难题,弱势群体主要是贫困人口。据统计,我国目前仍有近3000万人口生活低于绝对贫困标准。有近6000万人口没有实现稳定脱贫。因此,扶贫工作是我国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国政府在扶贫济困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2.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列举我国50多年来主要开展的扶贫工作。主要有国家扶贫项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等。本备课系统的“多媒体资源”中提供的资料可供师生参考。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按照扶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义务教育等几个重要方面分别开展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政府所做的有关工作。特别是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多年来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开发工作。
设计意图:本活动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政府实施的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了解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从而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政府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知道我国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以及个体差异 教学环节二:民间的力量
1.呈现“春蕾计划”标志、“中国扶贫基金会”会徽、“联合国难民署”标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会徽等图片,让学生就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内容进行交流,说说这些组织和机构的目标、宗旨及其工作成效。
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民间团体和组织,讲叙它们的扶贫故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现场上网查找这些民间组织的有关报道或登陆这些民间组织的网站,以进一步了解它们;也可以与在网上与这些组织进行互动,或参与他们的公益活动。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参看本备课系统提供的几个网站的网页样张,直观地 了解这些民间组织的有关信息
设计意图:本活动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支持弱势群体的国内和国际民间组织和机构,了解它们的目标、宗旨及其工作成效,体会人的善良、高尚的本性,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仁爱之心,引导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总结:可以采取学生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学习后的感想。也可以引导学生成立一个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民间组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社会同情心,引导学生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课题:我们的关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懂得从哪些方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会利用社会资源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引导学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引导学生立志为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看动画,体会生命的可贵
1.学生观看根据教科书第66 页阅读资料改编的动画故事《回归大海的小鱼》并谈观后的感想。
2.教师:人贵在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想问题,即具有所谓的“同理心”。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感受,就不会不为他人着想。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生命的可贵,体会帮助他人的意义,引导学生确立“同理心”,形成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教学环节一:如果我是他们
1.呈现一些反映弱势群体艰难处境的案例,让学生站在案例主人公的角度,说说他们的心情以及他们最需要的帮助。
2.呈现一些反映弱势群体得到帮助的案例,让学生站在案例主人公的角度,体会他们的心情。本备课系统中的多媒体资源《获得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了一组有关事例。
3.让学生就上面提到的案例,说说自己能够为他们做点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弱势群体的心情,理解他们的处境,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 教学环节二:我们的榜样
1.呈现一组被称为我国“民间防艾第一人”的高耀洁老人的照片,让学生看照片并阅读教科书第67页的阅读资料,了解高耀洁为防治艾滋病所做的贡献,感受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人的伟大与无私,从中学习如何帮助他人。
2.学生就高耀洁的事迹展开讨论,说说自己要从哪些方面向高耀洁老人学习。设计意图:用高耀洁老人的事迹感染学生,让学生懂得帮助他人应从自己开始,从点滴开始,让学生感受为他人付出的快乐 教学环节三:我们能做什么
1.教师:服务社会,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无论我们是什么人,无论我们的职业 是什么,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有一颗爱人心,我们就可以为他人做点事情。其实,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爱,就可以做到我们自己认为难以做到的事情。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8页最上方的主题文字,并展开讨论,说说自己平时观察到或者体验到的社会弱势群体所处的困境及其对他人帮助的渴求。
3.学生看教科书第68页的漫画,说说漫画中的路人给了乞丐什么(尊重),说说尊重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意义。
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不但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教学中可以采取表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尊重他人,特别对于弱势群体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
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9页中的阅读资料,说说资料中的学生给了范老伯什么(照顾),说说给予弱势群体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他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5.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倡议开展献爱心自愿者活动,或者成立志愿者服务中心,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并不困难,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进一步认识到对弱势群体的帮助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爱他人的情感,认识到尊重对于弱势群体的重要性,认识到细微的帮助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为社会弱势群体献爱心的情感
总结:可以采取学生自由发言的方式进行本节课的归纳,让学生自由谈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发表个人感想。
第三篇: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汶南二中 韩明国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友谊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安慰。”这句名言告诉我们()A、友谊十分宝贵,我们任何时候应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它
B、友谊的价格最高
C、友谊十分宝贵,能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安慰
D、友谊能给我们金钱,给我们财富
2、友谊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在()
①友谊能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②友谊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③友谊能使我们获得前进的动力
④友谊可以使人获得一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是部分初中生的行为表现,其中属于青春期闭锁心理表现的是()①沉默寡言,自我封闭
②自我封闭,离群独处
③喜怒不定,情绪烦躁
④滔滔不绝,言无不尽
⑤对父母、师长依附、顺从
⑥莫名的孤寂和烦躁感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马克思说:“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这说明()
①建立真正的友谊,要以诚相待
②朋友之间应持谅解和宽容的态度 ③要为朋友“两肋插刀”
④朋友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应答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见心诚则灵,让我们永远是朋友。”《永远是朋友》这首歌告诉我们()A、多交朋友,是为了自己方便
B、交朋友必须以诚相待,真诚是发展友谊的基础
C、朋友间要以诚相待,达到彼此间没有秘密的境界
D、只要有了朋友,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6、“世界上最广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发展友谊时()
A、要以原则纯洁友谊
B、要以宽容维护友谊 C、要以真诚换取友谊
D、需要有高度的热情
7、下列做法能体现同学间真正友谊的是()
①同学病了,主动帮他补习功课
②同学被打时,“拔刀相助”
③演讲比赛时,多给自己班同学打分
④对同学的错误给与诚恳批评,并帮助其尽快改正
⑤发生矛盾后,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七年级思想品德单元测试题第9页
8、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A、友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是生活中所必须的 B、每个人都需要有朋友,但不能多,最多只能有几个 C.、结交品德好、有知识的朋友,会使人受益 D、友情是美好的东西,交友多多益善
9、对于友情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友情
B、友情是可有可无的情感,不一定是人们的正常需要 C、友情是建立在真诚平等的基础之上,互帮互助
D、友情是可以分享欢乐,也有助于人们解除烦恼
10、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在我国,人们常用“红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美誉来称赞老师。这是因为()
①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②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③老师教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④老师诲人不倦,默默奉献,给了我们无私的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是老师帮我们战胜它;当我们骄傲时,是老师让我们清醒;当我们徘徊时,是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这说明老师()A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
B具有无私奉献是精神 C是最辛苦的D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12、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
A、尊重老师的劳动
B、听从老师的教诲 C、老师有礼貌
D、接受老师的批评
13、下列做法属于尊重老师劳动的有()
①小明在语文课上总能专心听讲,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②小强在课下总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能认真复习③小伟上数学课老是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
④小红在做作业时老是马虎,字迹也很潦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下列现象符合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有()
①师生互相尊重,教学相长 ②主动和老师进行思想上和情感上的交流
③向老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④不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5、许诺和肖冉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许诺学习很刻苦,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每天学习到很晚,但他不愿与老师接触,认为有了参考书,什么都可以迎刃而解。而肖冉则相反,她上课认真听讲,遇有不明白的地方,课下就向老师请教。一学期下来,七年级思想品德单元测试题第10页
肖冉比许诺进步了许多。这个事例说明了()
①在学习上要多听老师讲,个人努力并不重要 ②要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与老师 成为朋友③多与老师切磋,有利于自己的进步④要与老师建立良师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A①②
B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16、老师在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B、老师是我们的朋友 C、老师是我们心灵的治疗师 D、老师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17、尊重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②认真倾听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③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 ④见到老师有礼貌地打招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以来受人赞颂。下列名言警句中,赞美教师奉献精神的是()
A和为贵,与人为善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我们与老师在学校中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共同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
①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 ② 师生之间相互学习、教学相长
③ 老师是我们的良师,更是我们的朋友 ④老师要充分尊重和采纳学生的任何意见和建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所以在寻找友情的过程中应注意()①相互帮助 ② 真诚友爱 ③谨慎交友 ④ 尊重别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21.(16分)中学生兵兵的父亲因犯盗窃罪被判重刑,母亲因此一病不起,兵兵内心受到极大打击,既自卑又伤心,变得不愿与老师、同学交往,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缺乏自信,成绩直线下降。同学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主动接近他,跟他聊天,约他一起打球、爬山,还帮他补课,帮他料理家务,使他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慢慢振作了起来。
(1)遭遇不幸后,兵兵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2分)
(2)是什么使兵兵重新振作了起来?(2分)
七年级思想品德单元测试题第11页
(3)这则材料说明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12分)
22.(24分)
2008 年我国第24个教师节的主题是“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谭千秋;身体被砸成了三段,仍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的人民教师向倩;临死前护着三名小学生的代课教师杜正香……他们在危难的一刻,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师魂。
(1)读了材料后,你对老师的爱是如何认识的?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真实感受。(2分)
(2)从懵懂孩童到花季少年,在你的成长记忆里,一定接受过许多老师的关爱和教诲,老师给予我们的爱是怎样体现出来的?(9分)
(3)谭千秋等老师用自己的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完美的一课。为了回报老师的这种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9分)
(4)尊师是许多国家的传统,而且许多国家特设了教师节,你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2分)在教师节这一天,请你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2分)
七年级思想品德单元测试题第12页
第四篇:九年级政治 第3单元《同在阳光下》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 教科版
第3单元《同在阳光下》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
1.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1)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2)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3)我国当今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中,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势人群和富裕者,而另一部分人则成为失败者和贫困者;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2.平等的真谛
(1)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2)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
(3)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4)一些处境不利的人,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平等的真谛,捍卫了生命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3.辩证地看待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1)平等不等于平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2)平等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我国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实现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平等,任重而道远。4.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1)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2)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意义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
【特别提醒】中学生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除了自己主动去帮助他们外,还可以呼吁社会中更多的人去关注、帮助弱势群体,也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使弱势群体获得更大的帮助。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2011年1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称,该部与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通知说,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了保障企业工资支付工作力度,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目前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依然存在。通知要求加大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力度,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其他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
答案:(1)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3)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与尊重。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社会才可能是稳定的。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弱者受到歧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协调发展的社会。2.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党和政府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者,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不仅有利于帮助农民获得报酬,享受正当权利,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且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廉政建设、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树立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信都具有重大意义。
2011年1月29日《京华时报》报道:为讨回3 200元工资,河北农民工刘德军毅然喝下剧毒农药;2011年1月30日,《新京报》报道:因招商企业与当地政府“顶牛”,200余名在湖北枝江市打工的农民工被拖欠150万元工钱;就在同一天,《京华时报》报道:因被农民工拦车讨薪,广东江门一老板驾车强行冲出厂区,致使一名讨薪民工严重受伤。
用心
爱心
专心 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网上阅读了上述材料后,决定举办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原因探析】每到年关,各地的农民工讨薪新闻便见诸报端,请你思考,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为什么得不到彻底解决?
(2)【建言献策】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感悟升华】参加了这次主题班会,你有何感想?
【解析】本题以农民工工资拖欠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综合性都较强,难度较大。第(1)问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概括工资拖欠的原因,需从企业、农民工、执法部门三个方面入手。第(2)问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不能泛泛而谈。第(3)问开放性较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①行业市场不规范;②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 差;③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2)①所有用人单位必须按月支付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等,坚决杜绝“平时只发生活费,年终结算工资”的违法行为。②企业在登记注册时须根据用工规模向政府部门缴纳一定比例的“欠薪保证金”,如果该企业出现拖欠工人工资情况,政府部门先责令该企业支付,企业无力支付的,则由政府部门动用“欠薪保证金”支付工人工资。③在“欠薪保证金”之外建立了“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应急周转金”由公共财政支出,当工人工资被拖欠时,如果该企业没有“欠薪保证金”可供支付,政府部门则动用“应急周转金”先行垫付工人工资,然后由劳动保障部门通过执法或者法院通过拍卖向欠薪企业追回。
(3)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农民工是社会底层的职业,他们的生存状态异常艰难,各级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真正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做到不拖欠、不克扣工人工资。只有让农民工生活在春天里,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和谐。1.(2010·内江中考)城乡居民在交通等事故中的“同命同价”、在人大选举中的“同票同权”以及工资支付的“同工同酬”三项权利不约而同地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文本中集结。这表明()
A.平等从理想状态向实际状态又前进了一步 B.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相当完备 C.弱势群体都得到了特殊的关照
用心
爱心
专心 D.通过立法杜绝了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
【解析】选A。本题以“同命同价”、“同票同权”、“同工同酬”三项权利同时出现在相关法律文本中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平等的准确把握。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备,所以B说法错误。C说法太绝对,排除。杜绝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不只是靠立法,所以D说法错误。A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2.(2010·宜宾中考)200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侵权责任法》。该法第十七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这表明()
①人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 ②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③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我们积极提倡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解答本题要注意认真审读题干中的材料,实现共同富裕与本题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无关,所以③属于答非所问,将其排除,故选C。
3.(2010·常州中考)据专家介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之比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09年的3.3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容易产生经济风险,也会造成社会矛盾。这表明,政府需要()
A.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 B.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C.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D.实现人民生活的同步富裕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容易产生经济风险,所以政府需要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所以B错误。C说法绝对,排除。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D错误,排除。故选A项。
4.(2010·龙岩中考)福建省教育厅决定从2011年起,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文化学科竞赛中考加分政策,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纳入其综合素质评价考核。这一决定()A.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 B.能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升学的机会
C.打击了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解析】选A。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文化学科竞赛中考
用心
爱心
专心 加分政策”,这一做法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A符合题意。B说法片面,排除。这一做法不会打击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故C、D说法错误,排除,选择A项。
5.(2010·苏州中考)我国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国亿万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享受到有国家财政补贴的养老生活。下列说法中与材料反映的寓意不相符的是()
A.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B.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 C.我国社会救济的范围不断扩大 D.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解析】选C。本题结合社会热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中通过分析材料和漫画可以看出,这是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表现,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健全。解答时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题干的要求是下列说法中与材料反映的寓意不相符的是,材料反映的寓意并不是社会救济,因此,C与漫画所反映的寓意不相符,故入选。
6.(2010·梧州中考)无论是汶川、玉树地震,还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最需要的时候,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善心帮助他人,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的行为说明了()A.要集体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我们的责任
D.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志愿者的行为说明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我们的责任。A说法错误,排除。B、D虽然说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属答非所问,应排除。C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项。7.(2010·滨州中考)1993年底,中国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从北京奥运会赛场内外到汶川地震现场,从青海玉树的救援到2010上海世博会的微笑服务,无数的青年和社会公众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无数的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活动()①体现了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利益
③能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 ④有利于提升自身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活动)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社会,培养社会情感,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②说法错误,排除即可,①③④说法正确,故选C项。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五篇:2018年中考政治第三部分九年级第17课时同在阳光下复习课时作业教科版
同在阳光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漫画《拒载》中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社会上有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②弱势群体的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③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④应自觉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发表的主题为“2025年非洲粮食安全展望”的研究报告预测,20年后将有4 190万名非洲儿童每天要过食不果腹的日子,比现在多330万。而这种状况在布基纳法索、尼日尔、索马里、苏丹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将会更为严重。这说明()①很多少年儿童生活在困境中 ②这些儿童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 ③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 ④所有的未成年人都属于弱势群体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3.漫画中这种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因为()
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②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 ③人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④人格尊严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既是按摩师又是软件开发师的杨加昌12岁那年的一场爆炸让他失去光明。但他没有因此而颓废,而是努力学习。2004年开始,杨加昌先后进修中医推拿和临床理疗法,从事理疗工作,自学Windows系统软件开发。成立了梅州市振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他被评为2016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杨加昌的事迹主要说明了()A.残疾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B.人格尊严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C.一些身处逆境的人,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平等的真谛,捍卫了生命的尊严 D.全社会都在关爱弱势群体 5.下图漫画中的做法()
A.能够实现绝对的教育公平B.是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表现
C.是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的表现 D.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6.[2017·衡阳]国务院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指出:“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维护公平的重要性在于()
①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②教育发展需要绝对公平③公平体现着人们对权利的尊重 ④公平能为个人发展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下图漫画《脱贫致富》中的举措()
①能够实现全国人民同时富裕的目标 ②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全国各级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了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等34起重大刑事冤假错案,共依法宣告3 718名被告人无罪,受理国家赔偿案件16 889件,赔偿金额69 905万元。这表明()A.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我国依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C.正义的制度能够实现绝对公平D.公平正义能化解一切社会矛盾
9.国家《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印发,提出到2020年,实现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这一举措能够()①保证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上大学 ②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拔掉穷根 ③治贫先治愚,不让贫困代际传递 ④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17·青岛]近年来,青岛市采取教师城乡轮岗交流、“强校+弱校”等措施,使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居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首位。青岛市的举措()①缩小了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②从根本上解决了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③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④为学生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供了机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关注弱势 追求公正。
材料一 2016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三个“扶贫日”,也是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脱贫攻坚领域,我县取得的了优异的成绩:经过37年的努力,我国7亿多农村人口实现脱贫。
材料二 2017年2月8日,因遭遇客车事故,张某、王某夫妻离世。其未满12岁的子女小张从此变成了孤儿。2月9日当地党和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帮助小张的具体方案,确保他像其他孩子一样顺利完成各阶段的学业和健康成长。
(1)“小张”这样的群体属于社会的什么群体?请说出这种群体的主体有哪些?
(2)是什么原因使“小张”成为这种群体?
(3)联系材料一、二,党和国家重视扶贫工作、当地党和政府对小张的解决方案,说明了什么?
12.从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就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至今已有10年。他们对乞丐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把手洗干净再阅读。不少网友对杭州图书馆的做法赞叹不已,称其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1)杭州市图书馆馆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些方面的内容?
(2)请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评析杭州市图书馆的这种做法。
13.[2017·嘉兴]互联网是人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有效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班级建立 QQ 群,通过“群公告”公布“一周班情”。为同学们了解班情、讨论问题、建言献策提供了人人参与、畅所欲言的平台,促进了班级良性发展。
(1)联系材料一,指出 QQ 群的建立对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2017年3月29日,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一时成为广大市民“网上议政”的热点话题。在一片点赞声中,也出现了吐槽、谩骂等不和谐声音,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教育”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应如何正确地行使“网上议政”的权利。
(3)有人说,我国城市网络普及率是农村的740倍,不少农村家庭买不起电脑,所以,公平地行使“网上议政”的权利是不可能的。请运用公平正义的相关知识,就公平地行使“网上议政”的权利,谈谈你的认识。
14.[2017·安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2月16日教育部等6部门在联合印发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材料二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区、市)比例达到95%,建成覆盖城乡更加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有利于保障学生的什么权利?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对待这一权利?
(2)为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党和国家近年来采取了哪些举措?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老人和孕妇属于弱势群体,但他们具有平等的权益,而拒载的行为反映了对处于不利地位群体的歧
视,侵犯了他们的权益,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C。
2.D [解析] 在一些不发达国家,有很多少年儿童生活在困境中,疾病、失学、贫穷、战火等是导致他们困境的原因。①②③均为正确答案,④观点太绝对,排除。故选D。
3.A [解析]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种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因此要尊重人的平等权,而不能以金钱、地位的差异来决定人的尊卑,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绝对,排除。故选A。
4.C 5.D [解析] 漫画中小升初摇号,不分学习好差,一律参与摇号,体现了公平原则。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没有绝对的公平;B说法错误,没有侵犯受教育权;C说法错误,这是公平的表现。故选D。
6.B 7.D [解析] 由漫画描述得知,图中举措全面实施,这一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正义,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②③④正确,而实现各族人民同时富裕,是错误的观点,排除含有①的选项。故选D。
8.B [解析]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体现。题干中全国各级法院纠正冤假错案,体现了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C说法错误,没有绝对公平;D说法错误,过于绝对。故选B。
9.C [解析] 题干中的举措有利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拔掉穷根,治贫先治愚,不让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②③④正确;①太绝对,排除。故选C。
10.C 11.(1)①小张属于弱势群体;②弱势群体的主体是农村贫困人口和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市居民。(2)意外事故(车祸)。
(3)关注、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和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党和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推进全面小康的建成;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等。
12.(1)平等;公正。
(2)①道德角度:杭州市图书馆不拒乞丐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对乞丐这些特殊读者的尊重,做到了平等待人。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在人格上,乞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有做人的尊严,不容轻视;②法律角度: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尊重乞丐的人格尊严权。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金钱、地位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生活中,我们应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3.(1)为学生平等、民主地参与班级管理提供了便捷条件。
(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他人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侮辱诽谤他人。(3)①公平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是相对的。只有逐步改善社会条件,才可能使城乡居民公平地行使“网上议政”权利;②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制度的支撑,正义的制度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公平地行使“网上议政”权利提供物质条件;③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4.(1)受教育权。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立志报效祖国;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增强终身学习能力等。
(2)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等。